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地震;电子政务;系统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地形结构的原因地震给我国的人民的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平台已成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
一、电子政务平台对地震检测的重要作用
1.信息交流平台的需要
地震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而电子政务为信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政府网站迅速地对外地震救援的相关信息,这样减少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传统媒体深入第一线进行采访和报道时的人身安全和其他二次危险,为下一阶段的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帮助。
2.决策制定传达的需要
在地震救援中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需要有一个决策系统来支持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把决策群体的知识、经验融为一体,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利于决策的落实与执行。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专家等集合到一起进行群体决策。提高地震应对措施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及其网络迅速地传达到相关执行部门,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误,提高实施决策的效率。
3.普及地震相关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全民的危机管理教育很单薄,多数人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而仅仅寄希望于政府和其他外部力量的帮助。这大大加重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负担,也可能增加危机带来的损失。因此,强化危机管理的普及教育是政府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是非常合适的平台。在现阶段,要建立危机教育电子平台,具体操作可以是在政府门户网站下建立危机教育分站,或者建立单独的危机教育网站等,要将危机教育整合到政府网站群中。依靠该平台进行危机教育。
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进行危机相关的普及教育,指导公众在平时如何进行准备,在危机来临时,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其他人提供帮助。借助该平台公布危机救助方式,告诉公众在地震紧急状态下应该如何寻求救助。地震危机防范是面向可能遭受危机打击的公众,而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和完善该平台。
二、地震检测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后
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使得它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也难以避免偶然无意造成的危害。地震的破坏造成环境的影响温湿度、磁场、碰撞、污染、断电或电压不稳定。这些危害会损害操作系统设备有时会丢失或破坏数据甚至毁掉整个系统。
2.缺乏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和协议,无法进行严格的安全确认。我国缺乏技术改造尤其是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程序一旦发生重大情况那些隐藏在软件中的“特洛伊木马”就能够在某种秘密指令下激活,造成我国电子政务关键软件系统的瘫痪。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
再好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确保其信息安全。机房重地随意进出微机或工作站管理人员在开机状态下擅离岗位,没有设置系统的访问权限,可以轻易地绕过许多访问在内部系统进行网络刺探、尝试登录、破解密码等都相对容易。安全意识淡薄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瓶颈。我国在网络工程中网络安全的投入费用不到同国外的相比有较大差距。技术产品落后是地震检测中心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隐忧,这些年,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几乎都是美国生产的。管理机制的缺陷制约了电子政务安全防范的力度。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人才匮乏,不具备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资源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实许多政府部门没有从管理制度上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和应对保护制度。
4.电子政务系统缺乏法制化的防范机制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电子政务法所需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由于网络作案手段新、时间短、不留痕迹等特点给侦破和审理网上犯罪案件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出的要求
1.推进网站平台建设
建立防震减灾信息网,除了要有全球最新的滚动震情报告外,还有新闻中心、机构简介、政策法规、监测预报、地震目录、地震应急、地震科普的版块。及时反映了工作情况和最新的地震资讯。让网站成为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前沿阵地。及时公布信息,保证行政权力透明运行。
2.完善地震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
以当前的电子政务设施平台为基础。应急管理联动系统是综合的大型系统,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设施平台,将会节省大量的资金。地震联动系统本身就是电子政务的深度应用,离开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的作用将会受到限制。地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网络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为中心,以当前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平台为依托来打造,重点围绕如何使用设备,而不是从需求出发。
3.以优质服务改善管理功能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系统改革相互结合,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地震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数据仓库,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解决“信息荒岛”和“信息孤岛”。在应急时,有助于调度各个方面的应急资源,高效进行指挥。
4.建立地震危机状态跟踪子系统
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检测中心需要全面了解事态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才能及时正确地就危机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此时,地震危机状态跟踪子系统就将发挥重要作用。下设动态数据监测系统和反跟踪推测系统。动态数据监测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终端感应探头,将危机事件采用科学定量或定性的方式转化成可供分析的数据,通过电子政务环境下,传输到国家危机管理系统中心数据库中。反跟踪推测系统根据现有的状态参数,反向推测、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全面分析危机事件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俊.浅谈IERS建设存在的问题[J].信息化建设, 2005(11).
[2]蒋力群.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的因素[J].信息化建设,2006(6).
[3]范维澄.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计算机世界,2007(6).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城镇低保制度 执行 新疆
城镇低收入群体是指相对于国家或自治区规定的收入水平,其收入处于偏低水平的家庭。目前,新疆城镇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因病或因残无法工作的人员、无法定赡养人和抚(扶)养人又无储蓄的人员、多子女家庭、重灾和重病家庭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状况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因此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需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一、城镇低保制度及执行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城镇低保工作,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逐步提高标准、不断完善制度和加大支持力度。自治区于1997年启动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1999年9月,根据国务院颁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正式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2004―2012年中,自治区先后15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截止2012年底,全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37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86.2万。2012年,自治区共拨付城市低保资金24.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资金19.42亿元,自治区财政拨付资金4.68亿元。
2005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区27个县市启动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到2007年底,全区所有县市均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包括低保户,救助方式主要包括:资助参加居民医保,实行定额门诊救助,对住院治疗的实行分段按比例救助和年最高限额救助。
2011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当我区各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3.8%时,将启动联动机制并按月发放临时价格补贴,CPI涨幅每超过1个百分点,在原有待遇基础上,为城市低保对象、优抚对象每人每月增发12元。2012年,自治区共拨付各地城乡困难居民价格补贴资金2.65亿元。另外,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前还会为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加强社会管理、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城镇低保制度执行中面临的问题
(一)低保对象需求呈现不断扩增的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诉求交织,给城镇低保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例如,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收入型”贫困群体,而实际生活中存在一部分“支出型”贫困的对象,由于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大宗支出,导致入不敷出,生活窘困,如“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如何建立“支出型”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二)城市低保标准普遍偏低
由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有限,导致城市低保标准偏低,全区平均水平每人每月仅有237元,而乌鲁木齐市每人每月也只有311元,平均每日约10元,2012年自治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85元。近年来,随着物价持续上涨,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各项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现行的低保标准已难以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三)城市低保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配套矛盾突出
城镇低保工作直接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政策性强,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要求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承担着大量日常繁杂工作的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超负荷工作现象。从2012年1月起,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全区城市低保救助资金由以往的银行发放改为手工发放,全部实现面对面现金发放,这一发放方式的改变可以使低保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和关怀,但另一方面也给基层加重了工作负担。按户发放工作十分繁重,大量现金的提取、分仓和存放存在安全风险。加之户居分散、联系困难、工作效率不高,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全市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常年管理和服务的社会救助对象近2000人,管理和发放的救助资金超过了100万元。而全市80个街道(乡镇),仅有民政专干约200人,平均每个街道(乡镇)不足3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对承担的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出现严重缺位现象。
(四)低保对象家庭收入难以界定,动态管理难度大
低保对象的收入界定,是审核低保人员待遇的关键问题。低保对象的界定以家庭月人均收入为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人口增加,低保覆盖面扩大,多种社会救助并存,劳动者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还有人户分离、异地就业等复杂情况,低保家庭财产和收入难以界定,特别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能通过个人申报、入户调查、信函索证、群众评议、通过公示由社会监督等方法来核定。因此,仅靠民政部门对低保户财产和收入的调查核实难度较大,并会涉及到公安、银行、证券和房产等相关部门。
三、进一步完善城镇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结合新疆实际逐步提高低保标准
从最低生活保障这一基础制度入手,适时提标扩面,全面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强,应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覆盖面,逐步把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低保边缘户纳入保障范围。对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应从单纯的依据收入扩展到依据收入和财产两个方面。
(二)全面开展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
建议在政府的领导下,民政牵头,协同社保、财政、金融、公安、房管和统计等部门,整合相关执法部门的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和其他收益等现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起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和信息平台,建立救助资源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低保对象财产收入和赠予性收入申报评估制度和个别骗保行为的惩戒措施,加强思想宣传工作,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自谋职业、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
(三)建立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队伍
可借鉴国内社会救助工作的经验,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契机,狠抓街道(乡镇)和城镇社区社会救助机构的建立,进一步科学整合基层管理机构和人力资源,通过现有编制和富余人员调剂、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基层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建立精干高效、廉洁奉献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逐步改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的办公条件,落实工作经费,对基层民政专干,比照同类岗位解决工作津贴。
(四)改变低保金发放方式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震预测工作;应用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板块交界处,大陆板块的缓慢运动,使我国的地震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所以,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地震预报、监测以及震后救灾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遥感技术的特点是高效率信息收集、获取信息量较大、方式多样与间隔时间较短等,可以保证全方面24h的动态监测,所以其用于地震预测、地震灾害现场调查与震后损失核算等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该文主要对遥感技术用于地震预测工作进行简要描述。
1遥感技术与地震
遥感技术(RS)指的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方式能够远距离获取“物体”的各种信息。使用遥感器远距离获取目标对象的各种数据,再采用特定方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到目标对象的相关情况。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和地球表面物质之间的特定关系建立的,目的在于探测、分析、研究地球现有的资源和地理面貌,是对地球表面的空间与时间的特征以及规律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的新型技术。遥感技术的优点是概括性强、综合性优异、宏观调控力强、具有直观可视性等,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人为性的干扰,在合理分配有限资源的同时,使震区各项数据能够快速有效地传输。通过将遥感技术和传统地震探测技术进行对比,能够发现遥感技术要更先进、更科学以及更加具有时效性,其使用于地震的预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震的实质是地球内部的某种结构产生突然性的破裂引发震波,在某个范围中引发地震的现象。地震现象伴随的是灾难与危险,具有突然性、危害严重性以及影响较大等特征,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所处的位置是亚欧大陆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因此地震发生的数量也相对较多。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前十的地震中,有一半发生在我国。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等震前震后各种处理工作,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能有效控制和减少震后各种问题的发生。目前,遥感技术在灾后重建工作的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强震区之中,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评估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为管理人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震区的地理资料,为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科技保障。
2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
传统的地震预测、地震情况调查、灾情了解等信息收集方式只能采用实地勘测等方法。虽然能够得到精确性和可信度很高的数据信息,但其附带着巨大的人力和成本的投入。那么使用遥感技术能够优化传统实地勘测方式的缺陷,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的地震各个阶段的处理工作,其在地震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遥感技术主要以航天遥感影像分辨率为基础,伴随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遥感技术在地震各个阶段的广泛使用。
3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的预测工作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由于地震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且受到目前科学技术的限制,无法形成及时有效、准确的地震预测工作。现在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地震预测的研究正在处于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是很多难关需要攻克,现在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是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震前监测,其中心是对震区的热异常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地震发生前的地表温度异常在国际的历史上有很多记载,我国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资料记录了地震时地表温度异常的情况。在强烈地震发生时,震中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内将会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同时这种温度升高包括空气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地表下浅层温度等。传统地震预测技术对震前温度变化的研究主要是对全国台网监测的气温、浅层土地温度与中、深层水温等数据的分析,同时对震中位置附近区域的地表与指定深度的地下温度情况变化的分析研究。然而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监测局部位置的温度异常,无法形成范围性温度变化趋势的数据。热红外遥感技术的特点是覆盖性、24h动态信息监测、信息多样性等,因此能够对震区热异常信息影像形成连续性监测。
4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地震灾情的获取与评估是降低灾害影响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人工勘探途径不仅费用高,且工作效率低。实际上,早在1906年,美国科学界就利用风筝记录了地震灾后影响,从此,遥感技术开始应用在地震灾害的调查与分析中,自此之后,遥感技术开始普遍应用在地震灾害信息的预测中,获取了突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震害信息,可以及时收集到道路、桥梁、建筑物等设施的信息,为地震后的灾害评估提供资料支持。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遥感技术正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手段,并应用于各个不同的科学领域当中。对地震科学而言,快速、高效及准确地获取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遥感的特性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不同光谱段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应用于地震研究的各个研究方向。开展多源地震空间数据的综合研究,并建立多源遥感数据地震应用模型是今后空间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未来的发展应主要定位于结合高精度遥感数据和遥感震害模型的3S技术(RS、GIS及GPS)的应用,通过震害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和目标物的精确定位技术真正实现震害快速得出结论。
5结语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4
这次会议是我市第一次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形势,全面部署今后工作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地震局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十分关心,王建荣局长专程前来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对王建荣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刚才,市地震台吴小勇副台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报告,铜鼓县作了经验介绍,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王建荣局长的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地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各级政府防震减灾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市政府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职能主体,要求“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职能均由同级科技部门承担,并在科技部门增挂地震局牌子”。
二是地震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增强。市地震台更新了数字化地震监测设施,有效提高了监测能力,*年分宜县的4.0级、2*年樟树市的3.6级和*05年九江的5.7级地震,我市的地震监测机构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监测资料,得到了省地震局的肯定。
三是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和设施逐步完善。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工作制度和值班制度,初步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室,完善了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了城市应急避险场所建设,仅在*中心城区就建立了体育中心广场、袁山公园、松江园、秀水公园、迎宾广场等10多处城市应急避险场所。
四是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高。各级地震工作部门本着“服务大局、把握分寸、讲究时机、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每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采取播放专题片、街头宣传、科技下乡、社区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防震减灾意识。
五是防震减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省地震局指导下,我市地震台数字化监测设备*年已开通运转,数字化前兆观测项目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市地震应急指挥室和地震信息节点基础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通信光缆已经到位;丰城、高安地震数字化监测台站已初步建立。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地震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地震工作者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防震减灾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地震监测能力较弱,监测手段单一;抗震设防尚未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部分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评估和设防,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农村民居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等。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我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多条断裂带穿境而过,存在发生中等有感地震的可能。*年邻县分宜发生4.0级地震,彬江、下浦等乡镇和*中心城区有明显震感;2*年6月4日樟树市发生了3.6级地震,部分农户房屋受到破坏。这些都提醒我们,*不是无震地区,要时刻绷紧防震减灾这根弦,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负责的高度,深刻理解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常抓不懈,未雨绸缪,把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根据省政府要求,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力量,实现防震减灾工作由局部的重点防御拓展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不断提高综合防震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奋斗目标是:到**年,全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我市各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中心城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动员、组织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既要坚持地震部门的防震减灾主管职责,又要坚持民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既要坚持地方特色的防震减灾道路,又要借鉴国内外减灾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精神,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完善思路,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落实措施,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一)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在已建成*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站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丰城荷湖和高安米岭两个数字化台站的设备安装和环境改造,尽快完善全市地震监测、前兆观测和强震监测网络建设,发展城镇深水井观测,不断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震灾预防工作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各县(市、区)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把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列入项目规划、可性行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并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管理程序。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各级地震部门要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力度,并加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与监督;各级建设部门要加强工程抗震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生命线工程、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的专项审查。
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现状,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逐步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地震、建设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发推广既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又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同户型结构的农村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所在的县(市、区)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安全民居建设。
(三)继续推进地震应急和救援能力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速报系统建设,为地震应急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保障。各县(市、区)要尽快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
各级地震部门要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积极探索地震预报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强分析与会商。市地震台要充分利用地震数字化监测设施和前兆观测手段,加强地震监测和前兆观测,掌握地震监测资料和前兆观测情况,并对地震前的宏观现象和震时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会商,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监测预报。
(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各级地震、科技、教育、农业、建设、气象等部门要相互配合,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制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计划,共同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三、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努力营造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防震减灾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建立完善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及时部署工作;要根据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充分发挥该机构在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加大投入。各县(市、区)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地震监测、预防、救助、群测群防、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5
1.1西宁地震监测的建设
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已初步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其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方法较为齐全,例如专业与群测,测震、前兆、宏观观测等等,与此同时,西宁市地震监测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并为西宁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在群测群防工作发展起来,但是其监测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底子薄、监测设备较为陈旧、监测技术水平低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提高地震监测工作水平,监测工作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投入资金技术以加强台网的正规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手段构成的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西宁市测震地震台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自1998年后,西宁市先后完成了南山形变台、城北区廿里铺台站、西宁湟中佐署水化台站和湟中拦隆口地震背景场台站的建设。建成了21个地震监测台站(点),其中测震台网中心1个、强震单台3个、前兆台站4个、宏观观测点13个,初步形成了集测震、前兆、宏观为一体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以中国地震局“十五”科技成果为基础的测震分析、前兆分析、数据共享的工作平台,持续做好地震速报、震情分析、数据交流等工作,目前我市现有的测震台网(站、点)可监测西宁辖区及周边2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有感地震,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地震速报,为政府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服务。
1.2西宁地震监测的发展
2013年由市地震局建设的拦隆口地电阻率背景场,是经相关专家反复考察选址后新建的一座前兆综合观测台站,不仅是国家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也是我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台站的建设与运行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布局。拦隆口地电场的建成使用要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好台站,结合台站地质地貌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中国地震局“十五”、“十一五”科研成果,争取多学科、多手段的落实监测项目,进一步强化前兆监测工作;站在服务的角度上建设好台站,不仅为地震监测做好服务,还将依托有利条件将台站建设为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做好服务,要与省地震局及各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在监测项目的落实、科普基地的规划、观测队伍的建设上筹谋好、落实好,在建设与发展中把拦隆口地震台站建设成技术过硬、宣传兼备的现代化监测台站,湟中拦隆口地震台站新增设地电阻率、地电场检测仪器为西宁辖区2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提高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准确的地震预报,离不开地震前兆的观测资料,要想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提高观测技术水平。由于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空间具有随机性,地震监测工作具有长期连续性,这就对观测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观测工作环节提出了一定要求,观测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持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是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的,也是国家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青海的组成部分。目前,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采用的ZD8M地电祖率仪和ZD9A地电场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地震预测设备,具有完成地电场数据的采集、模数转换、物理量转换、缓存处理等工作特点。ZD8M地电仪配合供电电源能自动定时进行三个测道的地电阻率的测量,具有准确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而ZD9A-2B地电场仪基本观测方法主要采用向地下供直流电建立稳定人工电场的方法来测量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在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层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及地电场异常,按照EW:1600m、SN:1200m的电极级距布设ZD9A-2B观测装置,通过对每个测向同步测道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判定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获得观测方向的地电场强度变化。台站的建成及运行对合理规划西宁(市、县)台站和地震监测台网,深化地震监测台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使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共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加强地震趋势的分析研判
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完善地震观测系统。在综合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注重对观测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创新和改进年度地震趋势分析研究方法,大量的无震背景变化是识别、认证与地震孕震过程有关的前兆信息以及地震三要素预测预报的背景场干扰,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地震前兆信息的时间、空间、强度规律和特征,做好地震趋势和危险区跟踪分析、重点震情研判。
3加强台站建设的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的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建设西宁辖区200km地震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实现保持我市在地震预报领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3.1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
在现有台网基础上,发展地震观测,注重发挥地震监测台网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震情和灾情的报送速度,全面提高震后早期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能力,满足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需求。
3.2强化地震监测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对地震台站、台网选址、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与地震监测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满足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建设、日常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我市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科技含量;加强和拓展与省地震局在联合开展地震监测方面的合作,逐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
4结束语
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页岩气 地球物理勘探 储集层评价 增产改造
[中图分类号] P631.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75-1
0引言
上世纪开始,对煤气层、油砂、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就已成大规模商业化趋势,在页岩气的开采上,美国首先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为页岩气的开发创造了关键技术支持,首开全球页岩气勘测和开采之先河。我国是油气消费大国,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1从地球物理方面看国内外页岩气勘探技术现状
在页岩气的勘探方面,主要应用的方法是地球物理、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等,本文将从地球物理方面对页岩气的勘探技术进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将页岩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两方面:一、关于页岩气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对资源开发潜能的评价和地质-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二、加大力度进行工程技术攻关,以页岩气为开发目标,加快对增产工艺、新型钻井、压裂技术等技术的创新研发,带动了页岩气在美国市场的商业化勘探开发。2009-2011年,美国的页岩气开采公司已经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成功应用了地球物理技术[1]。以美国为首的对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始,关键技术和系统理论方法都在形成中,不过现阶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还没有出现对页岩气储层系统的、完善的预测和评价。
2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因为页岩气储层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性和常规油气层相似,所以目前关于页岩气勘测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了地震技术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目前全球有关页岩气的地球物理技术主要有: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技术、页岩气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技术、页岩气非地震技术、页岩气地震资料采集与特殊处理技术、微地震压裂监测等,下面将对其中几种技术的主要发展状况进行介绍。
2.1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
建立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储层情况的勘测井技术是很重要的。在水平井钻井技术中,随钻测井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地质导向的作用,而且随钻测井数据不会因渗入泥浆而受到影响,数据准确可靠,而且节省资金。在定量评价技术与裂缝识别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页岩气储层物性参数测井处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型,投入使用,并创建了一套识别和评判页岩气测井的使用标准[2]。
2.2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套系列技术,包括:通过对力学性质实验室测验技术与页岩运动学综合研究而形成的技术;超前研究页岩气储层地震各向异性岩石物理建模技术;为研究页岩气储层的地球物理相应特征而开展的储备页岩气储层电学、声学特征实验技术和实验手段。
2.3页岩气储层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技术
目前,页岩层厚度和埋深预测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主要针对的就是预测精度的提升;在页岩层地震响应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制出了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的预测与识别技术。
2.4页岩气地震资料采集与特殊处理技术
对地震资料的分析对储层地震识别来说是很关键的,要提升地震资料的质量,就需要在采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地震各向异性在资料处理和反演过程中是会产生影响的,所以需要重点辨析,也要加强研究、提升地震资料质量,努力降低这方面的影响。
2.5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
国外的微地震技术相比国内要发展的快些,国外的微地震技术从数据采集、分析到解释,以及监测油藏等已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技术体系。目前,国内的地震监测、采集、资料处理等设计方案和配套软件等却都还没有成型[3]。
2.6页岩层非地震技术
在对页岩层的勘测技术中,有地震、非地震和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其中非地震方法包括电磁法、磁法等。综合多种页岩气勘测和评价方法、技术是页岩气综合研究的必然趋势。
3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测技术发展条件
选择核心区、储层识别和评价是页岩气勘测技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其评价体系中应该建立起一套页岩气层测井评价标准、方法与解释理论;而地震技术在页岩气勘测中主要作用是对页岩气储层分布、物性和含气性等方面进行探测。从战略高度上来讲,除了我国科技研究人员对页岩气相关技术的攻关之外,还需要注意:
3.1页岩气基础研究
中国页岩气发展走到了一个高原期,这种情况是由于对一系列地质问题认知不充分造成的,与页岩气相关的基础研究对其工业化发展有深远意义。
3.2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
在页岩气开发方面,许多高精尖技术都被国际大公司掌控着,并已产生了经济价值。我国地质具有自身特点,在采用技术时要结合我国复杂的地质环境来进行选择和使用。
3.3以企业为技术研发主体
页岩气对我国改善对外能源依存情况具有极大积极意义。政府应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将企业作为攻克关键技术的主体,提高页岩气工程课题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中的比重,与国际优越的技术资源合作,以攻克我国页岩气相关技术,建立合理的体系、流程。
4总结
地球物理技术在关于页岩勘探的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核心技术的开发会对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要提高对页岩气储层相关的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大度页岩气储层物性研究,重视与页岩气勘探与开采的相关技术的攻关,将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逐渐创立符合我国地质特色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配套技术。
参考文献
[1]袁桂琴.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J].地质与勘探,2013,8(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