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园林;生态绿地基地

中图分类号 Q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06-01

1 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1.1 有利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它的基因将很难保存,从而导致该物种永不再生。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对于人类后代繁衍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1-2]。

1.2 调控作用

生物多样性可以调控地球表面温度、大气层成分、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例如,地球早期的大气中含氧量很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现今地球大气层中的含氧量约为21%。据科学家估计,一旦失去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层中的氧气将会在数千年内消耗殆尽[3-4]。

1.3 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几千年前曾经土地富饶,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然而,由于长期战乱及过度开发,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极度贫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1-3]。

2 生物灭绝的原因

2.1 环境污染是直接原因

人类不仅数量迅速增长,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极大地增强,填海造田,长江截流,荒漠变农田。同时,人类活动也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如食物农残、工业“三废”、生活垃圾等。许多陆地和水体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再适宜野生生物的生存,如咸海生物群落已完成毁灭,许多海洋生物已经彻底灭绝;由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形成的酸雨,正严重危害着地球生物[1-2]。

2.2 世界人口增长过速是主要原因

人口增长导致人类对生存空间和食物需求量的增长,致使地球上许多自然景观被大面积的人造景观代替,这些人造景观包括农田、人工草场、人工林、楼群、混凝土地面和人工水产养殖基地等。因此,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大量侵占,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原生植被随之减少乃至消失,而公园、城市绿化带等多为人工筛选的植物,原生物种锐减,加剧了种群的衰退和灭绝的过程[1-4]。

3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1 开展物种的引种、驯化和推广

为了扩大物种的栽培范围、分布区和种群规模,建议开展物种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城市园林部门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引种和繁育工作,建立了植物园、公园、种子资源园等,如葫芦岛市20多年来进入新物种约100种(包括外来归化野生草本和栽培林木)。由此可见,城市引种比较丰富,通过引种大大增加了城市生物多样性。

3.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方法

一是为了给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操作的依据,要加大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的研究力度,逐步完善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关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工程措施、生物多样性检测、评估方法及其指标评定系统等。二是城市物种受城市空间的限制,易形成小种群,生境碎化、隔离以及城市污染物等系统胁迫加大了物种灭绝的概率和速度。因此,应大力研究城市化进程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内在机制和模式。三是为了分析和预测城市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后果,应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1-4]。

3.3 重视生物本身原有的生态规律

城市是人类的集中地,因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至关重要且非常必要的。为了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在建设项目中应该增加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使城市建设能够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协调功能、景观设计和城市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物种保存、进化以及保持生态系统完善、稳定的目的[1-4]。

4 建立生态绿地基地

4.1 建立生态绿地基地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态绿地建设既要注重其观赏性,更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借鉴自然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幅度,构筑和拓展生态位,合理配置乔、灌、藤、草,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尽量减少大面积草坪的建植。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使生物多样性体系具备地域特征,增加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要优化群落结构、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使人工群落和自然生物群落完善结合,提高其系统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1-4]。

近年来,在园林绿化中,由于忽视生物多样性而引发的病虫害问题不胜枚举,如长春市公园内因丹东桧柏与山定子等苹果属的观赏树木配植在一起而导致草锈病、桧柏锈病的发生;2001年辽宁省各市区内杨柳树烂皮病的大面积危害等,所有这一切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城市生态化绿地的建设,必须遵循生物多样性原理,在选择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同时,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使其能相互制约病虫害的发生,以达到生态化绿地发展的目的。

4.2 生态化绿地基地的建设类型

建设观赏型、保健型、耐污型、生产型的人工植物群,以色叶树、花灌木、宿根花卉等为主要素材,增加绿化层次的差异,用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重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实现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增加植物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性的目的。

为改善重污染区的生态环境,在绿化基地建设过程中选用抗性较强的植物构建复层结构为主的植物群落,这种结构通风透气性良好,生态效益高。在绿化基地中适当引进即将濒危和稀有的野生植物,可丰富景观,保存和利用物资资源。为满足市场需要和增加社会效益,可以发展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以增加经济价值,促进环境协调[5-6]。

5 参考文献

[1] 丛日辉,李研.浅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公园[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1):54-55.

[2] 张庆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7(4):99-102.

[3] 乔欣.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优先原则导入[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 郑瑞文.北京市城市建成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2

当然,现在几乎没有人真正地相信玛雅人预测的这个“世界末日”。有趣的是,即使依照玛雅人的这个历法,它既没有讲第一太阳纪、第二太阳纪、第三太阳纪、第四太阳纪,当然,在第五个太阳纪结束以后,它也没有说是不是还有第六个太阳纪……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末日概念是基督教文明独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所谓玛雅人预测的世界末日,很可能是西方人强加给玛雅人的。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的加剧,人类正在把自己带到一个真正的通向“世界末日”的路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即将到来。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

长期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其实在地球历史上,地球生命在6亿多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确曾经历过很多次不同程度的灾难,在分类学上属于科、目、甚至纲的生物物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这种波及全球,使大量的生物物种在短时间内消亡,造成突然集群灭绝的现象,科学家称为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至少发生了20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现象,其中最具破坏性的有5次,即五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历经6500万年。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千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中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种类便荡然无存。

泥盆纪历经约5100万年,是一个鱼类的时代。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3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

二叠纪历经4500万年,是生物圈的重大变革时期。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那次灾难毁灭了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70%的陆地物种,包括一些早期昆虫、原始爬行动物和鱼类。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地壳的频繁活动和联合古陆形成而引起的气候变化。

三叠纪历经约5000万年,是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2亿零3百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最为著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6千5百万年前,科学家认为,当时地球遭到巨大的陨石碰撞,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90%的地球物种。

灭绝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生物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它既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也是决定性的、由生物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每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都有其特定的生存要求,只有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才能稳定地发展,即便世界性分布也不例外。从化石记录可以看到,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类群在世界性气候和地质变化中常常灭绝,这并非是生物内部的原因,而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被破坏和变更的缘故。目前,科学家推测的导致物种大灭绝发生的因素有缓慢的地质变化、气候变迁和灾变事件等。

使生物生存条件变更的缓慢地质变化主要指地球板块的移动、海域消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陆生态地理条件的缓慢变化。地壳整个布局的改变破坏了原来的生存条件,同时又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如二叠纪和三叠纪交界时期,超级大陆与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大量生存在大陆架上的海洋生物灭绝。

气候的变迁也往往能够造成大量物种灭绝。根据化石记录,晚白垩纪全球气候的干旱化使38%的海洋生物彻底灭绝,陆地动物遭受灭绝的规模更大;第三纪始新世末期,由于气温迅速变冷,许多在古新世后期和始新世占优势的植物类群灭绝,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使大量的植物类群销声匿迹。

物种大灭绝往往与地球上重大的灾变事件相关联。有些灾变事件仅发生在局部区域,有些则是全球性的。这些灾变事件有些是地球内部的自身运动所致,如海退现象、火山爆发、造山运动及海洋作用;有些则是来自外部空间的干扰,如太阳系中一些小行星和地球相撞、超新星的爆炸等。

海退明显地使大陆架生物类群的生存空间减少,导致种群数目的急剧减少,最终使大量物种灭绝。如二叠纪后期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区系危机可能是由于巨大的海退所致。尽管海退在减少海洋性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又扩展了陆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但是,海退所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也同时使陆地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破坏,并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当大陆普遍被浅海覆盖时,全球气候相对一致,呈现温暖和湿润的特征。海退则破坏了这种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产生了从海域到内陆气候的差异,并且普遍出现干旱和气温的急剧变冷,大陆性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增强。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气温的急剧变冷常常是生物区系发生严重危机的前兆。

火山爆发则可以直接导致大量生物灭绝。火山爆发时,短时期内大量的火山灰冲人大气层,加强了地球对光的反射能力,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迅速减少,导致地球表面的气温急剧下降。例如奥陶纪后期、泥盆纪后期和白垩纪后期所发生的3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均伴随着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终导致地球局部生态系统的毁灭。

近年来,古生物学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是:是否有一个体积巨大的小行星和地球相碰撞,从而导致了晚白垩纪生物界的大灭绝?据推测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大约是火星体积的一半,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带。碰撞后所带来的灾变性反应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小行星在大气中燃烧以及和地球的相撞会产生大量的岩石碎片并弥散在大气中,至少要持续一个星期。这种尘埃云会阻碍所有的太阳光线射入地面,由于光线强度极低、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因此在几个月之内地球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并一直维持在0℃以下。除此之外,大气中会出现氰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并可能导致全球性酸雨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这种气候的大骤变势必对生物圈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全球性气温急剧变冷往往就是物种大灭绝即将来临的征兆。

大灭绝时,地球是什么样的景象?科学家做了这样的描绘:一个闷热的早晨,没有一点儿风,温度达到了48℃,却没有树荫可以乘凉。虽然有些植被,但是非常矮小。其它的生命几乎灭绝,在干渴的植被脚下的洞穴里,也许还可以发现一只蝎子、一只蜘蛛或是一些有翅膀的蝇虫,而大型的生物已经很难看到了。也许偶尔有几只瘦骨嶙峋、和人差不多高、两足行走的恐龙,它们已经饿得行走艰难。干旱蔓延,地面几乎变成了沙漠,但由于没有风,沙漠没有形成像撒哈拉那样的沙丘。此时的大海更是令人恐惧。海浪缓慢地拍打着寂静的海

岸,缓慢是因为海水变得像胶状物。远远望去,大海平静得就像是一面镜子,这是因为黏稠发紫的海水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水,也没有海浪搅起的泡沫。大部分的海岸线都被覆盖着已经被腐蚀的有机物,丝状的细菌团在太阳的爆烤之下开始腐烂。在近海地区,海面冒着巨大光滑的气泡,这是海水中的细菌产生的有毒气体。抬头仰望天空,从地平线到空中,一个绿色的帐篷把从前的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空气中弥漫着死亡和毒气的味道。

这是一次发生在远古的大灭绝。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今天的温室效应,正在把地球带回那个时代。

人类导演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与地球历史上发生的五次大灭绝不同,现在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不仅远远超过其它任何生物类群,而且也是地球历史上任何一个灾变事件所不能相比的。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单纯自然状态下的速度要快1000倍!物种灭绝不是单纯的自然选择,人类活动对多数物种灭绝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例如损毁动植物生存环境,过度开发物种、引进新物种和导致气候变化。

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变而形成的复杂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巨大财富。然而,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冲击,却首先表现在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动物物种由于被人类的大批杀戮而灭绝,更多的动植物种类主要由于人类改变环境而灭绝。地球表面40%的区域被人类作为农业、城市、公路和水库之用,那些天然的动植物栖息地被农作物、混凝土建筑和其它人工产品所替代。因此,那些尚未灭绝的物种也面临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巨大的环境挑战。

人类对动植物造成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人工引种以及以人工造林代替天然森林常常会改变某一区域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打破了该区域各个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平衡。此外,人工生态系统仅仅由单一或少数几个物种组成,如农作物种植、人工造林使得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降低,因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状况。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一种新的寄生病菌或捕食者可能使一个物种完全毁灭。人类活动也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病害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现代工业所排出的废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高,导致全球性的大气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与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海洋酸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冰雪融水减少从而导致一些大水系河流补水不足,草原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内陆湿地逐渐干涸、萎缩,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显著减弱,生物多样性衰退,一些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退化甚至消失,野生动物的生存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联合国国际气候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1℃,至少会导致一些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绝迹;如果升高2℃,目前世界上20%~30%的物种将会灭绝。而哥本哈根会议草案谈判允许地球二氧化碳水平在2100年提高到650ppm(百万分比浓度),也就是说,届时地球温度较现在相比将要提高3℃,这种升温幅度意味着地球上将失去数千个物种。因此,科学家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称为“一条通往物种灭绝的公路”。

地球历史上的大灭绝都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地质时期,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大量物种灭绝则发生在几百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地球上的物种受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并迅速地被推向灭绝的深渊。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的统计结果表明,现在物种灭绝速度和恐龙大量灭绝时代的速度相近,物种多样性的减弱逐渐明显,人类即将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

物种的形成和灭绝本来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其形成和灭绝的速率原本也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任何一个物种的非正常灭绝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失去一个物种,不仅意味着一座复杂、独特基因库的毁灭,而且会有很多依附于它的物种随后消亡,进而连锁性、累加性、潜在性地导致更多的物种灭绝,甚至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人类也无法幸免,那时将会有多达20亿人面临无水状况,更多的人会死于营养不良、疾病、热浪、洪水和干旱。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3

向污染宣战是我国20xx年的主题20xx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世界环境日历年主题70年代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80年代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环境与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90年代

1990年:儿童与环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1世纪

20xx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xx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世界环境保护日20xx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xx年:让地球充满生机(Give Earth a Chance)

20xx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xx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xx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20xx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保护对策;安徽

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1-0134-0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把生物多样性提到了与和平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已知物种的25%已消失,20%~30%还有消失的危险,现在植物以每天1种的速度消失[1]。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不可逆的,对人类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

安徽省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3个气候带,兼跨长江、淮河、新安江3大流域,境内山丘、平原、湖泊镶嵌交错,自然景观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蕴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近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也在迅速减少,严重威胁安徽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问题

1.1 安徽省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

1.1.1 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安徽省境内的淮河、巢湖等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部分重要湿地退化。内河湖泊的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淡水渔业资源大量减少。安徽省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至今围湖造田达1 667平方公里,占原湖泊面积的32.3%,而同期天然阔叶林面积由近1.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 1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则由全省总面积的7%上升到20%。

1.1.2 物种濒危程度加剧 据估计,安徽现有384种野生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占全省同类物种总数的3.2%;其中脊椎动物210 种,濒危比率达28.3%,大大高于全国的7.7%和世界10%的濒危程度。安徽的野生扬子鳄、丹顶鹤、白冠长尾雉、香果树等珍稀物种若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可能会在50年内灭绝。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下降趋势明显。

1.1.3 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一些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栖息地丧失,如野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已经消失或萎缩。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如曾经遍布安徽的华南虎已灭绝,野生扬子鳄、白豚(即下加鱼) 和大灵猫也面临类似的命运。

1.2 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1 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生物物种资源家底不清,调查和编目任务繁重,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尚未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不足,管护水平有待提高,基础科研能力较弱,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问题的能力不足,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1.2.2 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城镇化、工业化加速使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增加。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剧。环境污染对水生和河岸生物多样性及物种栖息地造成影响。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增加了生物安全的压力。生物燃料的生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新的威胁。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待评估。

2 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分析

2.1 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环境污染指的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由于经济的粗放式高速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生活污水严重破坏了安徽省的自然环境,致使动植物遭受巨大伤害。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在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使农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对那些周围无林地的湖泊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缺少林地的净化,农业污染源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加快,例如五大淡水之一的巢湖每年接纳化肥约20万吨,致使N、P严重超标,成为重富营养化湖泊。

2.2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水利水电、围湖造田、航道航运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存环境,造成大量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遭到破坏。如巢湖拒江倒灌后,鲫鱼、触科鱼类、马口鱼、胭脂鱼、铜鱼在湖区已属罕见[2]。

由于大面积的森林采伐、自然灾害、修路架桥、开发旅游等原因,安徽省原生的天然林不断遭到蚕食和破坏,其面积已不超过2 667平方公里,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森林群落的演替。同时,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岛屿化和片断化,造成一些珍贵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如20世纪30~40年代安徽沿江南岸的支流湖泊随处可见的扬子鳄,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不足200条,且被分割在六个县(区),近亲繁殖导致其变异性下降,处在灭绝的边缘。

2.3 生物资源被过度利用

尽管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的资源保护管理措施,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思想依然存在,乱捕滥猎现象普遍。另外,由于长期重捕轻养,许多湖泊经济鱼类捕获量明显下降,鱼类资源锐减又影响食鱼鸟类和兽类的食物来源,从而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稳定性。

2.4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入侵种由于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发生改变,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某个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增加时,就会改变食物链各能量营养级的组成,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空心莲子草和凤眼莲分别于20世纪30~50年代在安徽作为猪饲料广泛种植,后因农民不再将其当作猪饲料而逸为野生,由于其繁殖速度极快,造成了堵塞河道、阻碍排灌航运及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等危害。

3 保护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根据安徽省现有的地情、民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3.1 建立明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是通过不减少基因和物种多样性、不毁坏重要生境和生态系统的方式,来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以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3]。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基本组分: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安徽省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建立明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制定短期、中长期的实施规划,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保护工作。

3.2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就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安徽省应进一步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强化人们的生物保护意识,提高民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另外,应根据本省实际,加快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意识。

3.3 主体功能区划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根据安徽省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生态状况、环境容量、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全省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划定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关键物种列入禁止开发区,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齐头并进,有机结合。

3.4 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力度

严格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执法,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努力做好源头控制。要重点加强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道路、港口、水库等破坏生态项目的监督管理;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积极降低酸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3.5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安徽省的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比重相对全国而言十分滞后。应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规模,力争将所有的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纳入保护范围,同时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

3.6 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特别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物种、特有物种、指标物种以及外来物种的监测,全面、及时地掌握全省生物多样性动态信息。建立完善、准确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对全省境内不同区域的物种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及时处理。

3.7 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

必须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水平和管护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平.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J]. 生物多样性,1993,1(1):20-22.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5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介绍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世界环境日标志

1986年:环境与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世界环境日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区。中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世界环境日爱护环境的作文走在熟悉的小径,周围的一切很安静,离开了尘世的喧闹,但遍地的杂物,却堵住了心口,形成一道心墙。

我禁不住愤怒,不由得说道:“爱护地球,从我做起”。

当你把吃过的食品塑料袋默默地扔到翠绿如滴的草坪上,当你把用过的污水倒在公园的池塘里,你曾留心过沙漠一天天增加,昔日的月牙泉水流一天天干柯吗?

可能许多人都会认为随手只扔了一个垃圾,池塘很清澈,并不会因为一桶污水而变得浑浊。但是你却忘记了古人曾说过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忍住了自己的行为,换来的将是少一道伤痕。

随着工业化月线发达,人类任意的挖掘、开采,已让环境破坏;或许你想不到─位于我国山西临汾,每天每人吸入氧相当于三包烟,如果把白色的衣服晾到室外,干的时候会变成一件黑色的衣服,在全国九大环境污染城市中,我国山西临汾位于前三名。

也许,许多同学在叹息的过程中,却忘了自己的行为,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起。

记住: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谁都听过,可有谁真正做到呢?现在电视上个个台都在播爱护环境的公益广告,可是你们是不是把它当做耳边风呢?

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范文6

何谓外采入侵物柙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人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的疯狂入侵,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导致森林、水域和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据统计,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

中国部分外来入侵物种

食人鱼(桑氏锯脂鲤)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食人鲳”的一种,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具有一定攻击性,对血腥味较为敏感,对水质无严格要求,适应能力强。

福寿螺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1981年作为食用螺被引人中国。其因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物,可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每只雌螺年产卵万粒左右,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

牛蚌 原产于北美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牛蛙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等优点。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旦泛滥,当地两栖类生物则面临减少和灭绝的危险。

水葫芦 原产于南美洲,1901年作为花卉被引人中国,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

霸王草 学名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自上世纪40年代经缅甸传人云南后,以每年30到50公里的速度向我国内陆腹地疯狂扩展。只要有它出现,其他任何植物都将迅速消失,而且其极难根除。

凤眼莲 上世纪初从日本被引入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推广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其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目前我国已有120多个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大约50%是有意引进后扩散的。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的原因有:一是盲目引种。20世纪50年代,中国引入水葫芦,而如今却异化成为避之不及的环境公害。二是海洋业方面。其一,随废弃的塑料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飘进新的地区;其二,随海洋压舱水的排放,微型水生生物被不断运输和储存。三是旅游业方面。游客从全球各地带来各种物种,其中就包括有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四是国际贸易方面。全球贸易的不断增加、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和车船飞机的速度加快及大型化,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

如何应对外来入侵物种

目前抵御外来入侵物种有三个有效防控措施:一是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人工防治适宜于那些刚刚传人、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二是机械去除。利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防治有害植物。三是替代控制。替代控制主要针对外来植物,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