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育率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育率的意义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1

生态旅游说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旅游,其特点是:游客的大众性、地区的广泛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增长的持续性、影响的双重性和运作的综合性。

大众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大众旅游的另外一层含意则是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并且形成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所谓大众型,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借助各类旅游企业提品和服务,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和活动的内容,有计划的完成全程旅游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2

黄琮议香港一锅风副总经理兼行政总厨,台湾地区人,热爱美食,来大年多,到成都半年,以创意为主,提倡健康饮食,将美味的台湾菜肴带到了四川。

浓汤、鲷鱼的鲜香已经刺激到了我们的嗅觉,再加上一丝绿茶的清香,让菜中有茶香,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道特别的菜品为我们带来的不止是烹饪过程的考究,更是中国茶餐文化的升华。

台湾地区的茶餐文化

对于四川人来说,茶餐可能有些陌生,我们熟悉的茶叶煎蛋、茶粥等等,也只是茶餐文化中较为简单的菜品。但茶餐已经在台湾地区盛行了60多年,这和台湾地区是一个茶业发达的地区无不相关,以种茶为主,同时台湾人也很爱喝茶。在这种浓郁的茶文化背景后面,聪明的台湾人想到了将茶元素带进菜肴中,因此出现了“茶料理”。它属于农家菜系列,同时也属于养生系列。在台湾地区,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常常到了假期,便会来到茶农家,享受着茶农用采好的茶与其他食材融合在一起为他们做出的美味佳肴。

绿茶的功效

绿茶中含有一种鹅黄素,它不仅耐泡,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在台湾,盛行一种用绿茶做的“冷泡茶”,就是在矿泉水中加一点绿茶,封好后放进冰箱内。冷藏一段时间后即可品饮,不仅很解渴,还有减肥的功效。除此之外,绿茶也有去除腥味的作用。

绿茶浓汤煎鲷鱼:

准备材料:鲷鱼80g、枸杞3g、蛤蜊 30g 、绿茶3g 、豆腐50g高汤200g

调味品:盐2g、鸡粉2g、鸡汁5g、葱油1g、生粉5g

制作步骤(见图1-6):

1、绿茶取60度温水泡出汁水,加入盐、鸡粉腌鲷鱼10分钟,使其入味。

2、取浓汤加入鸡汁、蛤蜊、豆腐煮其入味备用。

3、同时将加入浓汤的食材放火上烧,烧开为止。

4、将腌好鲷鱼洒少许生粉入铁板上煎金黄。

5、将鱼取出后放入浓汤,再放入绿茶,枸杞即可。

菜品口感特点

绿茶尽量保持茶的清香,在菜肴中可以喝到浓而不重的鲜汤,品尝到美味的鲷鱼、豆腐渗透出的一丝丝茶香。

大厨烹饪心水

一定要选择海鱼,用绿茶来去除鱼腥味,调味不能太重,注意保持茶的清香味。浓汤要用大骨汤,用大火熬制,在熬的过程中加一些鸡汁,这样的话,还可以喝到汤的钙质。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中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教育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把法律规范不断内化,成为指导人们行为模式的一种观念。当前,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素养低下,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一、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状

1.中W生法律知识掌握情况

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让中学生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当前中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如何呢?通过对35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262人上过有关法律知识的课,占调查人数的73.2%。这说明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有关法律知识的课程。在“学校是否发放了专门的法律教育教材”一栏中,有97.3%的学生显示没有专门的教材,98%的学生表示法律教育大多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完成的,没有安排专门的法律教育教师,也不开设专门的法律意识教育课程。在调查中,当问到“哪一天是国家法制宣传日”时,有76.5%的学生选择知道,23.5%的学生选择不知道。

2.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多数中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观念,容易遭受不法侵害。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72%的中学生选择了逆来顺受,不会采取向上级教育部门或者家长反映问题等方式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一部分中学生守法自觉性不强,在日常生活中会做出一些侵犯他人权益的事情。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有限,法律知识储备不足,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模仿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效仿哥们义气,最终误入歧途。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开展路径

1.明确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一是提高中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在对中学生开展法律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重点培养中学生学习法律的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和遵守法律。二是增加中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中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才能懂得法律知识,并用法律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长此以往,便会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三是让中学生具备法制观念。首先要具备守法观念。通过法律意识教育,使中学生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杜绝一切违法行为,自觉遵纪守法。其次,要具备用法观念。通过法律意识教育,使中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国家、集体的合法利益。最后,具备护法观念。通过法律意识教育,使中学生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坚决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2.强化学校在中学生法律意识中教育的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意识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立专门的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其次,编订专门的教育课程教材。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编辑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教材,并确保课程开展的有效性。二是增强法律意识教育的力度。通过开设专门的法律意识教育课程,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中学生法律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情况,还要鼓励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综合考评来考察中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程度。三是提高教师的法律教育水平。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法律教育水平,从而培养更多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中学生。

3.发挥家庭在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一是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学习好文化课程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二是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溺爱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及习惯。三是提高家长素质。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更好地指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认知。

4.营造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一是优化社会环境。各职能部门应履职尽责,加强对网吧、出版物、娱乐场所的监管,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三严三实”“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道德风尚,减少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

总之,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关注,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中学生法律知识储备,促使中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法律的尊严。

参考文献:

[1]黄家亮,邢朝国.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代际比较研究――以北京市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2(6).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适宜;森林旅游环境;舒适;森林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81-02

一、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与人体健康。(1)红外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谱区放射的红外辐射对人体皮肤有刺激作用,红外辐射因波长不同产生的生物作用不同,长波红外辐射被皮肤表层吸收,短波红外辐射被皮肤深层吸收。人体皮肤接受长波红外辐射后,可引起块状红斑,停止照射后立即消失。过强的红外辐射,可穿透并损伤视网膜,引起白内障,因此,观察日全蚀时必须戴护目镜。较长时间接受红外辐射照射,会引起眼结膜、角膜疼痛发炎,反复多次接受红外辐射,皮肤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当然,适量的红外辐射可以消毒、杀菌和取暖。(2)可见光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红色具有温暖、兴奋作用,使人精神振奋,神经反应迅速,肌肉张力增强,但持续感知红色,使人很快疲劳;蓝、紫色具有凉爽和降低机体神经反应,使人镇静的作用;黄色能促进心和肺的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绿是生命之色,绿色光不含对眼睛有害的光线,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最适合,多看绿色可以保护眼睛。(3)紫外线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紫外光辐射按波长可分为三段:A段,波长0.32μm~0.4μm,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影响不大,当它与某些医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时可产生光毒性、光过敏性、光致癌性的增强;B段,波长0.275μm~0.32μm范围内,可抗佝偻病;C段,波长0.2μm~0.275μm范围内的辐射,对机体细胞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以用来消毒、杀菌,也可以透入活组织,破坏分子的化学键,对生物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可引起突变,使人致癌。(4)林内光照特点与人体健康。经过林冠层后,林内的光照强度比空旷地弱,光质以绿光为主,因而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都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森林游憩光照生态类型。(1)强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登山、狩猎、漂流、探险、游览观光、绘画、摄影等,往往需要在大晴天进行,或者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游憩效果最好。(2)弱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森林浴、负离子吸呼、疗养(静养)、林中漫步、乘车等,需在光线较弱的林内进行。(3)无光型森林生态旅游。像观鸟、露营等活动则需在无光(夜晚)进行。(4)中间型森林生态旅游。此类旅游对光的需求不高,光照可强可弱,如划船、垂钓、游泳、野餐、林区科考等。

3.森林生态旅游对光照生态类型的选择。在实际森林游憩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出游季节、天气、林地和出发时间等的选择而达到对光照的选择。如强光型的游憩活动往往选择在夏季、晴天、林中空地或林分郁闭度较低的林内开展,而弱光型的活动选择在春秋、阴天、林分郁闭度较高的林中进行。

二、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水热状况

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的水热环境。(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度与环境水热状况。人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卫生学认为,夏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小气候条件是:气温24℃,相对湿度70%,风速2m/s。按照这一标准,北京林业大学经长期观察研究认为: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林地对人的舒适度最高,而毫无绿化的广场使人感觉最不舒适。当代人们喜欢到森林环境中游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林区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2)舒适旅游期的概念。大多数人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称适舒度。通过心理感觉和生活测试,人对周围环境的感觉可分为11类:极冷、非常冷、很冷、冷、稍冷、凉、舒适、暖、热、闷热、极热(见表1)(气温与温湿指数的关系)。若气温降至16℃以下时,人体感觉冷,-10℃以下很冷。气温高,相对湿度大,人感觉闷热。一年内,感觉凉、舒适、暖的日数之和为舒适旅游期。中国舒适旅游期一般南方长于北方,东部长于西部,平原地区长于高海拔地区。

2.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温湿条件与生态旅游。(1)适宜的温湿环境与森林生态旅游。追求舒适是人的本能,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据研究,有利于工作的环境温度是12℃~20℃,17℃最适宜从事脑力劳动。超过这个温度范围,就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工作效率。气象部门确定日最高气温高于32℃的日子为“酷热日”,把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日子称为“炎热日”,日最高气温高于37℃的日子称为“酷暑日”。为避免暑热和寒冷,夏季位于炎热地区的人们向北方气温凉爽的地区流动;冬季,位于严寒地区的人们向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地区流动;内地的人向沿海避暑地流动,平原的人向山区凉爽的地方移动。在这里气候因子成了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大面积的林区,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不少风景名胜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森林景观,更具有优越宜人的森林小气候,因而成为人们炎夏旅游避暑的好去处。(2)高温高湿环境与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区除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旅游者清爽舒适的感觉外,其高湿环境也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久居林区的人常常容易患上风湿性疾病。而且,空气相对湿度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与气温的综合作用体现的。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2℃,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时,人体就感觉不舒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排出的汗液不易蒸发,皮肤发黏,感觉闷热,极不舒服。一般认为一年四季,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多在80%以上的地区是高湿区。川南、黔北、湘北、赣中、浙南、闽北、滇、桂等地都是高湿度地区,其中川湘交界地区是个高湿中心,月平均相对湿度近于90%。这些高湿区大都是山区或半山区。高湿地区的人对辣椒或芥末有着特殊的嗜好,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味。

三、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空气

1.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的空气特点。一是由于森林植物的制氧作用,使得林区空气的O2含量较高。二是林区由于森林、岩石、瀑布等物质的喷筒效应强,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多,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而空气负离子有杀菌灭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三是由于各种树木都能分泌植物精气,因而植物精气含量高。四是由于远离污染源,加上植物精气和负氧离子的作用,细菌含量低。五是由于森林具有吸尘、吸毒作用,加上大的林区往往远离城市、工厂,因而空气极少受到污染,飘尘和其他污染物含量低。据测定,每hm2松林每年可滞留36.4t灰尘,云杉林则为32t,松林每天可从1m3空气中吸收20mgSO2,1hm2柳杉每年可吸收720kgSO2。

2.森林生态旅游区空气对人体的影响。(1)充足的O2有利于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因为O2在血浆中的溶解量与氧分压有关,空气中较高含量的O2使氧分压提高,从而利于O2在人体内的运输与溶解。(2)丰富的植物精气和空气负离子含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它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能。空气负离子浓度在700个/cm3以上时人们会感觉到舒服,浓度在1 000个/cm3以上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负离子浓度在8 000个/cm3以上可以治病。据观测,城市空气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一般是0~200个/ cm3,空旷地200~600个/ cm3,而森林里一般在1 000个/ cm3以上,有水体的森林地段为10 000~40 000个/ cm3。森林里的植物精气又叫芬多精,为萜烯类化合物,其生理功效有镇痛、驱虫、抗菌、抗炎、抗风湿、抗肿瘤,促进胆汁分泌、利尿、怯痰、降血压、解毒、镇静、止泻等作用。林区低尘低毒的环境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状况。(3)城市居民在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作用下,极易患上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烦躁、失眠、高血压等。而林区洁静的空气可以使人远离上述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魄。

3.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风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由于风在林内迅速减弱的特点,使森林的存在可以形成一种比较湿润、凉爽、变化较缓和的与海洋性气候相类似的森林小气候环境。森林里的这种光线柔和,空气湿润,温度变化小,幽静无风的环境,加上花果的芳香和鸟鸣的悦耳,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的精神放松,疲劳消除,增进健康。

四、结论

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创造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通过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以最终达到生态旅游人与生态旅游环境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金池.森林生态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卢云亭.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粟维彬.森林生态旅游环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邹海晶.旅游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贺庆棠.森林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周晓峰.中国森林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5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eco-tourism and heritage tourismandputs forward the advantages of ecotourism,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eco-tourism are looked ahead.

关键词:生态旅游;传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谐

Key words: eco-tourism;traditional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rmony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55-01

1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

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应该是人们为了缓解生活中压力,在自然环境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享受大自然和了解大自然的同时,把增加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作为核心,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的,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旅游。从他的定义看的出来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旅游者以欣赏自然风光和以体验生态自然为旅游目的,可以说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只留下脚印和带走相片,这样对自然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的活动。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来说是比较原始的,没有受到人为活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地区。人们在体验生态旅游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自己的环境生态和平时自然生活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意识。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对生态的概念考虑比较全面,一般开发规划过程中对旅游的负面影响很小。生态旅游不仅不会给地方带来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旅游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旅游地内的居民和旅游地内的旅游者能自己主动充当旅游地内环境的管理者的角色,能对旅游地内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制止。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为,不会给下一代的旅游资源的使用造成任何影响。

2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差别

生态旅游就是保护性的旅游,旅游可以发展经济,但是生态旅游不以发展经济作为第一目标,它是强调社会、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各个要素统一发展,以营造和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在享受自然生态的同时,也把自己当成自然生态系统内的一部分,做到保护自然的职责,这些方面是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最根本的区别。

大众传统旅游的旅游路线比较单一,旅游人数比较多,经营者重视的是旅游者的人数的多少,给经营者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少。而生态旅游偏重的就是开辟新的而且不定的旅游路线,所以旅游的人数就可能偏少,讲究个性旅游,经营者重视旅游的质量而不是旅游者的数量。

传统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为旅游资源,无条件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旅游开发商也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旅游者觉得自己消费就是为了来享受,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了比较次要的地位,没有身体力行的来保护自然,还是用那种城市内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旅游,把住豪华酒店、坐缆车、吃野味、乱扔垃圾这种城市内的陋习也带到了自然旅游区内,而且传统旅游对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考虑比较少,没有很好的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生态旅游就可以比较恰当地把旅游与保护两者结合起来,能充分考虑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把人们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解决人们和自然的矛盾。生态旅游现在不仅仅是从自然资源这个角度来进行旅游,更包括了对社会文化的生态旅游,对自然文化所进行的生态旅游的要求和原则,对社会文化方面也是可行的,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增强人们对社会人文遗产的保护的意识,如古城平遥的生态旅游,就明显增强了平遥人民的古城遗产保护意识。

总而言之,生态旅游比传统旅游更加具有优势,在进行旅游的同时,能增强人们对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遗产的保护意识,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概念,应该在现阶段的旅游中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

3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保护自然、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强调旅游者、旅游区居住者和生态系统融为一整体,最终达到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这些方面都能说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仅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人们应该更加注意生态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在传统旅游经过发展成熟阶段后,生态旅游在我们国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为了良好的保护我国的旅游资源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生态旅游成为我国的旅游的主要方式,逐渐取代浪费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旅游,不仅仅在旅游区的管理、规划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旅游的生态性以及体验性,更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旅游的传统看法。

4生态旅游的有效措施

生育率的意义范文6

摘要: 艺术与生命的永恒存在佑护着叶芝的艺术创作历程,正是凭借这样的“佑护”,诗人的艺术创作之旅才既展现为现实的经验之旅,又展现为“超验”的启示之旅和永恒的关怀之旅。在诗人的眼里,现实经验的存在乃永恒世界的“象征”,“拜占庭”正好承载了这样的“象征”而成为永恒精神与艺术存在的现实代表。“拜占庭”既是现实之在,又是历史之在,更是宗教与艺术的不朽之在。它呈现给诗人的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图景,而且是永恒艺术与宗教主题的图景。所以,面对“拜占庭” 及其艺术辉煌的历史,诗人及其艺术创作的“真实”就在于它要凭借现实的象征,将有限生命的超越、艺术永恒的追寻和宗教关怀的召唤之旅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中图分类号: I10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2-0043-05

叶芝的诗歌主题别具风格,充满了对艺术永恒与宗教关怀的透彻思考和独特见解。在诗歌作品中,诗人为读者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总是在引导人们逃离现象世界的短暂愉悦与快乐,总是在将诗人的理性沉思、平静守望和永恒信念融入生命与艺术的创造过程,总是在将上帝、灵魂、不朽生命的主题持续地留住,并最终期盼寻觅一条艺术创造的不朽之路与人生的永恒的回归之路。

对于诗人叶芝来说,物质世界的生命存在转瞬即逝,现时的人们因为时光的短暂而困惑,因为生命的忙碌而迷失,因为信仰的缺失而痛苦,因此诗人的艺术创作之路必然就成为了一种走出“困惑、迷失和痛苦”的探索之举;或者说,他在生活与文学创造中所孜孜追求的总是朝向永恒的精神与艺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永恒之旅,诗人才走进了拜占庭,才经历了现实过程中的一次圣洁与不朽的洗礼。拜占庭,作为东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的交汇之地,对于诗人的永恒人生与艺术创作需要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独特的象征地位。它是一座圣城,一座历史、艺术、宗教的圣城,诗人从圣城那里所获得的既有艺术之在的完美,又有永恒灵魂存在的启示。当然,对艺术完美的追求应该成为诗人进入灵魂世界的必然之途,圣城拜占庭的艺术繁荣与完美同诗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信仰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一、现实的象征与老人的适宜之所

在诗人的眼里,拜占庭不仅是历史与艺术之城,而且是为诗人带来丰富想象与不朽象征的圣洁之城。一切关于圣城的现世之物,或人的、或物的,或自然的、或艺术的,无不联系在历史的进程里,无不联系在永恒的指向里。拜占庭,一座诗人心中的圣城,带给诗人的总是希望的发现与虔诚的追寻。在1928年写成的《驶向拜占庭》和1933年写成的《拜占庭》等诗歌里,诗人便将圣城拜占庭及其现实之物作为了诗歌象征的重要源泉。在写给朋友斯图尔格·莫尔的信中,诗人这样写道:

……此书名源于书里收录的诗歌《驶向拜占庭》,其目的在于赋予书名以更多的象征。《驶向拜占庭》与你提出的批评有关。你对诗歌的最后一节出现的“鸟”表示异议,因为它是古拜占庭工匠们的艺术品,它具有超自然的特征。显然,关于“鸟”的出现,我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1〕

主题诗人在这里不需要列出自己的象征图景,也无需建构自己的象征理论,因为圣城的象征就在诗人的艺术生命之中。跟随艺术之泉的流淌,这样的象征会更多,即使是源于圣城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会在诗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不断地标记着诗人的朝觐之旅。诗人不能忘却圣城艺术的不朽历史,也不会忘却“鸟”的到来,而且诗人要以“鸟”的象征呈现历史的岁月,要以“鸟”的象征开启意义深远的拜占庭之旅,并以此将拜占庭更为广阔的象征层面编制在诗歌的描述与内涵之中。不论是《驶向拜占庭》还是《拜占庭》,诗人所述说的远远超越了现实的拜占庭或拜占庭的自然之旅而指向了自身存在的永恒意义所在,所以《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应该成为审视诗人象征主义的出发点。

那不是老人的适宜之乡。青年人

互相拥抱,树林中的鸟雀

……那些临死的世代……在歌唱,〔2〕

不再年轻的诗人似乎已经体验了物质世界的欲望与无助,也似乎感知到了自身生命的存在危机。在这样的危机里,“老人的适宜之乡”又该去何处寻觅呢?往事的发生已经成为过去,所有源自现象世界的欲望与满足在诗人的心底并未留下平静与超然,也并未在诗人的面前昭示未来的希望之所,那些“互相拥抱”的热情与“树林中的鸟雀”的欢歌都是那么的短暂,都是那么迅速地归于沉寂。在这里,诗人用反讽的语调写出了现实的“年轻人”和“林中的鸟雀”,并且“年轻人”与“老人”形成对应,“林中的鸟雀”同《拜占庭》里的“金鸟”或“不朽鸟”形成对应,增加了现实对象与超验存在的呼应与对立,从而将艺术创作的现实活动赋予了永恒的象征意境。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体现在现实与历史的对应里:

鲑鱼回游的瀑布,鲭鱼汇集的河流,

水族、走兽、飞禽,整夏都在赞颂

萌发、出生和死亡的一切。

它们都沉溺于那肉感的音乐

而忽视了不朽的理性的杰作。〔2〕

在诗人家乡“鲑鱼回游的瀑布”,我们随同诗人的记忆会经历这样的视觉图景:史利果河从诗人居住的小镇流过,形成一系列浅浅的瀑布,河里的鱼群也通过瀑布上游到戈尔湖。无疑,这是诗人的美好记忆,它来自春天的史利果河,来自那河里跳跃的鱼群,它们所象征的是一种自然世界的优美与力量,而且这样的象征也出现在凯尔特文学中。鲑鱼本身不仅仅属于自然世界,更被凯尔特文化赋予了某种超自然的神奇特征,成为了非自然力量的象征。同样,“鲭鱼”的出现也为我们经历诗人的记忆提供着特别的图景:每当海湾出现鲭鱼群时,诗人家乡的渔民总是异常兴奋,因为“鲭鱼”的到来预示着丰收。从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水族、走兽、飞禽,整夏都在赞颂”,它们赞颂自己生命的幸福与快乐,赞颂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赞颂美好的时光延伸不竭。在此,“赞颂”成为诗人的凝炼之笔,包含着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赞颂的对象及其赞颂者并非诗人所愿,现实的诗人已不是这样的赞颂者,也不会再是这样的赞颂对象,因为在它们的赞颂中,诗人重现了自己往昔的时光,重现了不断获取与消亡的历程,而这样的时光与历程在诗人眼里却并未带来任何的适宜之地。诗人在《克洛坎和科罗—帕垂克的舞者》里也写有相似的体验:“那无论在林中、水中或云中/会跑或会跳或会游的一切/都欢呼、赞颂、攻击着他。”〔3〕在这里,攻击的对象“他”无疑代表了诗人自身,关注了老年的存在境况,在年轻人的眼里,“他”成了另类,成了“那肉感的音乐”之外的存在。对于诗人来说,除了过去获得的成就之外,现实世界的欢乐与舞蹈已失去魅力;“他”已经老了,“赞颂”与“欢呼”只能将他带进一个无限回忆的内心世界,“那肉感的音乐”和“互相拥抱”就是诗人对青春年华的回顾,也是诗人倍感困惑的原因所在。尽管诗人在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这样的成就足以使他“欢呼”地接受夕阳的温暖,但他依然会困惑、依然会缺失那老人的适宜之所。于是,诗人在寻觅之中走向了拜占庭,开始了自己的《驶向拜占庭》之旅。

拜占庭之旅乃诗人叶芝的精神永恒之旅,在诗人看来,拜占庭已不单单是一个现实的地方,它更是现实世界别地为诗人所留下的心灵朝圣之地。

二、现实的象征与拜占庭的永恒希望

离别赞颂与欢乐的青春往昔,离别短暂与流变的生命困惑,现实的拜占庭之旅远非一次身体的旅行,它应该为诗人传递着一种心灵的慰藉,指明着一种“超越”的方向;它应该成为诗人追寻灵魂不朽的人生与艺术之旅。只有凭借这样的神圣之旅,诗人才可忘却那源自生的恐惧;也只有凭借这样的灵魂之旅,诗人才可目睹那不朽灵魂的歌唱,并将老年置身在永恒的世界而自由,因为老年的“无用”在于对永恒灵魂存在的漠视与遗忘。诗人的拜占庭之旅及其诗歌写作就是一次逃离“无用”的心灵尝试。在诗人的笔下,老人的无用被寄予在稻草人的描述中,但稻草人的象征并不总是同无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因为诗人于稻草人那里不但看到了曾经的辉煌、当下的“无用”,而且看到了即将开始的新生与超越。“无用”的意义在于叩响那永恒心灵的歌唱,诗人在《驶向拜占庭》中写道:“一个老人不过是无用的东西,/像一根竹竿上破旧的衣裳,/除非灵魂拍手歌唱,在凡胎肉体里。”〔2〕此处所描写的“灵魂拍手歌唱”的场景对于诗人而言显然是“真实”的,不仅从自身的神秘体验里,而且从别人的介绍里,诗人叶芝都对此深信不疑。他相信自己能够迎来这样神圣而辉煌的时刻,他也相信自己能在这样的拍手歌唱里上升到永恒存在的灵魂世界去将不朽的乐章奏响。“更高声地为每一件破旧衣裳歌唱,/而且没有一所歌唱学校不在研究/自己辉煌的不朽乐章;/因此,我过海,/来到神城拜占庭。”〔2〕

在这里,诗人的神圣使命就在于歌唱,就在于创作自身存在的辉煌乐章,或许这样的歌唱就发生在诗人生活的现实中,或许这样的乐章就在那“破旧衣裳”的飘舞中。诗人都要在现实中依靠自己的创作来标示寻觅的方向,以及标示自身存在的价值目标,于是,诗人的歌唱艺术不仅是关于现实的诗歌的创作,而且是关于人生真实幸福的表白。诗人叶芝自然也意识到了艺术创造的重要价值,无用的老人背后将是艺术追求的完美和精神生活的永恒。因此,创作自己的辉煌乐章、掌握完美的艺术技巧、追寻不朽的人生便成为了诗人战胜衰老与死亡的力量源泉。在写给多瑞丝·威勒斯丽的信中,诗人写道:

……但是,它(指别人的风格)不是你和我要选择的路,我们的路只属于我们自己;我们的路是一条既自然又神奇之路。我们不断地从历史的积淀中发现智慧并创造自己的风格,因为我们的历史毕竟有了三千多年。我们能如智者一样思考,然而,我们思想的表达方式却是那么普普通通,与一般的人们没有什么区别。〔4〕

同伟大的智者一样,现实的诗人尽管“自然”与“普普通通”,却拥有自己不朽灵魂与永恒思想的眷念,正是“眷念”的引领才使得诗人开始了自己的“圣城”之旅。在诗人看来,生命的尽头远非一切的结束,所能结束的只能是那些像动物一样正在死去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思想反而愈加崇高,这种崇高的思想成就于完美艺术的追求,成就于不朽灵魂的真诚追求。在《人们随岁月长进》中,诗人凭借“充实而欢欣”的思想获得神性世界的图景,同样构成诗人对永恒存在的不断眷顾:“呵,伫立在上帝的圣火中/恰如那金镶壁画中的圣贤,/走出圣火吧,在旋锥转动中/来教授我灵魂的歌唱。/耗尽我的心;它思欲成病,/紧附一只垂死的动物肉身,/迷失了本性;请将我收入/到那永恒不朽的技艺里”〔2〕。

从壁画到圣贤,从肉身到圣火,诗人的现实之旅总是在期待着自身超越的崇高目标,总是在眷念着圣火的荣耀与净化。不论是在《驶向拜占庭》,还是在《拜占庭》里,来自上帝的圣洁之火都出现在了诗人的笔下,成为了诗人走向神圣净化与永恒的象征,也预示了诗人拜占庭之旅的主要希望所在。如同不朽艺术“金镶壁画”中的圣贤,诗人相信自己的升华之路就应该在艺术创造的进程里,也如同普罗提诺的伟大思想一样,“伫立在上帝的圣火中”的意象永远同生命的历程连在一起。圣火的象征源自于上帝,传递于普罗提诺,显现于拜占庭艺术,映照于诗人叶芝的心灵,依然辉煌、圣洁永恒:“从神圣火焰映照的生命流入,(燃烧的火焰造就不朽的生命)降落于盘旋上升的路上,尽管这路还躺着毒蛇;这是一条通向上帝之路,那火焰带来的光明将宇宙连在了一起;从神圣火焰映照的生命流入,必包括了自然产生我们人类和动物世界的环节……”〔5〕

在拜占庭的传说中,那里的街头拥有不灭之火,这使得诗人对圣洁之火的信念更加坚定,使得拜占庭与神性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走出圣火吧,在旋锥转动中/来教授我灵魂的歌唱。”老年的诗人已不再有激情与欲望,只是在艺术创造的静默中期盼,期盼圣火照亮旋转的上升,期盼永恒灵魂之门的开启。在诗人的神秘体验中,盘旋上升的旋锥体意象同圣火的意象一样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它对应着现实中的艺术创造之路,对象着诗人孜孜以求的心灵历程;通过诗歌描述的旋转意象,诗人不仅能看到上升的旋转体,而且能知晓那中心的旋转轴,旋转体和旋转轴所指向的应该是变换的和永恒的两方面,象征着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灵魂存在。当然,这样的旋转象征不仅仅源自拜占庭意象,而且源自诗人的往事记忆。诗人在《自传》里对旋转体意象有过这样的叙述:从史利果家中的窗户看出去,童年的诗人能够观赏到远处徐徐上升的炊烟,人们告诉他那炊烟就是旋转的磨〔6〕。也许正是这旋转的磨留给了诗人非常深刻的印象,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既和谐又遥远的共鸣。在《驶向拜占庭》里,旋锥成了旋转不止的时间旋体,其内还有一个不断上下移动的梭;梭永远在它的后面留下一根线,它为诗人立足现实、探寻生命的无限奥秘提供了线索。

中国学者傅浩在《第二次降临》的注释中这样阐述:“叶芝用两个交相渗透的旋转的锥体图形来说明造成人类历史循环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个文明从其中一个锥体的尖端开始,呈螺旋形旋转到底部而崩散结束,然后又从另一锥体的尖端开始反向旋转,开始另一文明的循环。”〔3〕“盘旋盘旋在渐渐开阔的螺旋中,/猎鹰再听不见驯鹰人的呼声;/万物崩散;中心再难维系”〔3〕。面对“万物崩散;中心再难维系”的时候,诗人选择了圣城拜占庭的圣火与不朽艺术,希望于炼狱之火中获得永生,希望在灵魂离开身体之后,不会依附凡胎而转世,他决意要投胎于古拜占庭工匠们铸造的金鸟,借艺术创造获得不朽的生命。正如诗人在《驶向拜占庭》的原注中所写:“我曾在某处读到,在那拜占庭的宫殿里,有一棵用金银制作的树和人造的会歌唱的鸟。”〔2〕完美的“树”与“歌唱的鸟”代表了诗人对于自身及其作品不朽的寄望,诗人所追寻的也正是这种不朽艺术与永恒的“金鸟”。

而只用古希腊金匠运用

铸金和镀金法制作的完美造型,

……

或栖身在一根金色的枝头吟唱,〔2〕

三、现实象征与拜占庭艺术的宗教关怀

诚然,诗人心中的艺术存在远非一般现实的艺术作品可以比拟,叶芝把一个类似于宗教终极关怀的本体艺术存在赋予在了自己作品的象征构建之中,因此,他也应该是一位将艺术不朽与宗教永恒视为信仰目标的诗人,于是,集东西方艺术完美与于一身的拜占庭自然也就成为了诗人艺术与宗教的朝圣之地。

叶芝是西方世界的诗人,却善于吸取东方的思想文化。诗人的思想体系渗透着深刻的东方艺术与宗教的内涵,诗歌艺术的完美创造同轮回转世的东方宗教观结合在了一起,直接影响了诗人对于东方拜占庭象征的认识与希冀,老年的诗人不仅迎来了不朽艺术的真谛,而且迎来了东方宗教的关怀。他在《驶向拜占庭》的最后一节里为自己挑选了理想的再生形式:“一旦超脱自然,我将决不再用/任何自然物做我身体的外形。”〔2〕在此,叶芝将诗歌的结尾与前文对应起来,并在诗中凸显了前后相继的两个情景:一是由于拜占庭的呼唤,诗人离开了充满“肉感音乐”的欧洲;二是在拜占庭不朽艺术的映照中,诗人从东方宗教的视角领会了自己不死的灵魂,将东方宗教的永恒象征融入到了诗歌写作的意象世界。因此,在诗歌《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里,既有诗人关于自身不朽艺术的无限展望,又有关于东方宗教象征的解读。

在宗教与艺术的双轨上,诗人的和艺术主题始终同机械唯物论和灵魂怀疑论背道而驰,诗人明显地表现出对形上灵魂的热爱和对永恒精神的深信不疑。正是因为植根于诗人的宗教虔诚,拜占庭的东方宗教象征才可能为诗人显示无限生命的启示。不论是生的过程还是死的时刻,诗人凭借艺术的不朽如圣贤一般去消解被毁灭、被惩罚的恐惧与畏缩,凭借不朽艺术创造中的东方宗教象征,诗人确信一个充满神恩的世界应该留有诗人不朽的灵魂,确信拜占庭之旅为自己铺就了一条聆听东方宗教圣言的艺术之途:“我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我不憎恨任何人,我不偏爱任何人。但凡虔诚地礼拜我的,他们寓居于我之中,我寓居于他们之中。……你要知道,信仰我的人永不会被毁灭。”〔7〕显然,诗人对东方神性世界存在的追寻正是对自己永恒灵魂的期待,生命的终结带给老人的将是更高存在形式的出现。因此,躁动的青年会因“我”的离去而安静思考,“昏沉的皇帝”会因金鸟的吟唱而淡泊名利,永恒世界的召唤“以使他们获得慰藉”。“人们凭不死的双脚舞蹈”,宗教世界的宏大舞台已经将现世流动易变的场景掩盖,“不死的双脚舞蹈”代表的是不朽的灵魂之舞,是拜占庭不灭的火焰之舞。在《佛格斯与祭司》里,这样的东方宗教意象依然存在:“所有一切都曾经伟大而辉煌;/如今我自身空无,心如明镜。”〔3〕

当然,诗人的拜占庭之旅也体现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的继承与坚守。诗人生活的年代为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传统的思想基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唯物主义等思潮将传统的信仰体系和现实的物质世界尖锐地对立起来,并导致西方社会出现了空前的反叛思潮以及对传统信仰的抛弃;在“上帝已经死去”的口号下,“它们都沉溺于那肉感的音乐/而忽视了不朽的理性的杰作”。然而,诗人叶芝却一如既往地关注传统宗教的理念世界,关注人类灵魂的存在问题。诗人的拜占庭之旅再一次向人们宣誓:任何对于物质世界的探询永远不可能取代人们对于永恒灵魂世界的寻觅,只有这样的“寻觅”才能带给老年的诗人以内心的平静和对生的感激,也只有这样的寻觅,诗人的艺术与人生才会走向伟大圣贤于“上帝圣火中”的超然与解脱。

在诗人的眼里,现实的全部乃永恒世界的象征,拜占庭正好承载了这样的象征而成为永恒精神与艺术的现实代表。拜占庭既是现实之城,又是历史之城,更是艺术的不朽之城,呈现在这样的城中的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图景,而且是永恒主题的存在,“因此,我过海,/来到神城拜占庭”〔2〕。

参考文献:

〔1〕Kelly,John.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W.B.Yeat〔M〕.Oxford:Clarendon Pr.,1986:220.

〔2〕Yeats,W.B.Collected Poems,VII〔M〕.London:Macmillan,1982:347,347,349,347,348,349,348,348.

〔3〕叶 芝.叶芝抒情诗全集〔M〕.傅 浩,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94:478,339,338,41.

〔4〕Yeats,W.B.Letters to Dorothy Wellesley〔M〕.London:OUP,1964:64.

〔5〕Yeats,W.B.Per Amica Silentia Lunae〔M〕.London:Macmillan,19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