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演变;生态环境;效应

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业、商业、住宅和交通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城市原来的自然和半自然的景观被日益增加的建筑、道路等景观所改造,造成城市硬面景观不断增加,并且由于道路的拓展分割了城市的原有景观,使城市景观不断破碎并趋向离散,削弱了城市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威胁城市的生态安全,为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陈利顶等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效应、刘艳红等对城市的热岛效应、王新杰等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借鉴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研究城市景观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规避城市发展的风险,为制定城市发展对策提供有效依据。城市不同景观其水热性质和物质能量交换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特点,城市景观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和硬面景观。这两种景观类型的演变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热量环境、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植物的数量、种类及其配置合理的高生态质量绿色斑块可以增强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高抵抗不良物质干扰的能力[1]。另外,城市区域的湿地、水体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具有滞留与净化的作用,例如漳州漳江口的红树林吸纳污染物的作用非常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自然景观与人工硬面景观出现互相背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城市绿地和湿地、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的不断消减,削弱了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使得城市生态难以在负面影响下进行自调节和修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景观破碎化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廊道和交通网络不断外延式伸展,建设用地强势嵌入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城市原有的自然景观日益破碎,失去承载较多物种和较多景观的能力,导致城市的生态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在澳大利亚、巴西和我国的科尔沁等地都发现了景观破碎化与荒漠化出现同步发展的现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景观离散化分布加重,住宅、工交等建设用地不断侵占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使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离散程度加大,此外道路的延伸带动郊野游憩和居住空间等建设景观不断向郊外离散,降低了城市景观的连通性,造成了联系自然生境之间的通道不断被切断,致使城市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受到破坏,降低了其抵抗和修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

2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1对城市热量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硬面增加使得在同等的太阳辐射下,城市道路广场的路面和建筑群体等硬质下垫面比绿地、水体等自然景观的软质下垫面吸热速度快,使城市的热量增加明显,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与植被的覆盖率及水体的比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2],并且城市绿地的减少还会使CO2的浓度升高并生成温室效应,产生更强大的热效应。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植被景观的破坏并引起碳的释放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已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估测和分析。此外,城市高大的建筑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空气的正常流动,导致了城市聚集的热量难于散发,使城市呈现出的热岛现象更为显著。

2.2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由于城市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不仅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滞尘、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调节大气环境中微生物等的作用,绿地对大气环境的调节效应和净化能力与其所蕴含的生物量有关,因此城市绿地面积若是越大且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配置得越合理其净化空气和调节大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硬面景观不断增加而绿地景观不断减少,削弱了绿地对大气温度和水分的调节能力和对大气污染物的吸纳和降解能力。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产业和居民不断在城市集聚分布,工业的废气、汽车的尾气、建筑工地的扬尘等不断向大气排放出污染物,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

2.3对城市水文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硬面景观的增加,不仅阻滞了地表水的下渗,而且破坏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分循环和水文联系,导致降水发生时,地表径流汇水量增大、汇水时间缩短、流速加快,易引发流域的水涝[3]。此外,城市天然水体面积的缩减会削弱蓄水和保水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的内涝风险[3]。几年来尤其2015年我国各大中城市内涝严重,其主因并不是降雨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城市硬质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构比例反向变化造成的水文失衡。随着硬面景观增加,一方面隔离了地表水的下渗,阻碍土壤对污染物的降解,造成城市水质下降,同时还影响到城市的水文循环,减少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对城市水体的补给,造成城市水体的环境容量大幅减少,进而使城市水体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地表径流速度,把城市硬面上的污染物带入河湖中,造成更大面积的非点源污染。

3结论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硬面景观增加并强势嵌入自然景观,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和城市景观离散化分布加剧产生,这一系列变化对城市生态、热量环境、水文环境等方面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为应对这一系列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设置合理的生态用地指标

重视对生态用地的建设,设置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指标,尤其是绿地指标,加大城市自然绿地和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的建设。除了要考虑绿地的覆盖率这一指标,还应重点考虑体现物种异质性能的指标,即对绿地中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进行合理配置的指标。因此必须构建出能够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物种类型等方面的综合绿地指标。绿地对大气环境的调节效应和净化能力与其所蕴含的生物量有关,因此城市绿地面积若是越大且植物种类和空间分布配置得越合理其净化空气和调节大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3.2合理规划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主要是对林地、农田、水体等生态用地进行空间布局,尤其要重视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根据绿地的功能规划出林业版块、农业版块、环保版块、水源涵养版块、游憩版块等绿地空间,并对河岸绿化带、道路绿化带、滨水绿化带等生态廊道进行合理规划,增强绿地之间的连通性,以绿色廊道为支撑串联起绿色版块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网络空间。

3.3构建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化的格局

重视郊外生态源的建设,可以在城市周围设计生态平衡地带和缓冲地带,提高城市景观对生态破坏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要重视蔬菜、花卉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把它嵌入城市中;要重视生态廊道的建设,利用河道、道路绿化带等沟通市区与郊外的生态区和生态源,构建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化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军民,夏雷.基于绿量思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控制研究[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

[2]李延明,徐佳,张济和,等.城市绿化对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J].此京园林,2002,18(62).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2

近些年来,国内畜牧业规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化趋向明显,在地方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畜牧养殖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比如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同样备受世人所关注。现阶段,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的话,势必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等和谐发展,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为此,以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在分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各种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基层经济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农户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同样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而受此影响,农村畜牧养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散户养殖,并逐步朝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发展。然而,由于受到诸多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们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养殖场发展速度上了,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畜牧的养殖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更不会去考虑如何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讨和分析

2.1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畜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畜牧养殖之所以就对水质等水环境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畜禽的粪便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规范的处理,一旦经过了人为的冲洗或者是雨水的冲刷,就会流入到池塘和江河湖泊中,慢慢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逐步恶化,甚至水体发黑,伴有恶臭,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影响着人畜的饮水,并同时成为了疾病传播的根源。

2.1.2畜牧养殖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规模日益扩大的畜牧养殖正在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空气环境,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畜禽无法完全消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导致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养分随着畜禽的粪便排出,在经过厌氧发酵之后就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2.1.3畜牧养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由于目前相关的配套设备相对滞后,无法很好地实现的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大量的有机物质渗入地下,从而被微生物分解,通常情况下,这些有机物质是可以被植物所吸收的,但是一旦超过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2.2畜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畜牧业之所以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畜牧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事实上,选址的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当时,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养殖户们在选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将这些相关因素考虑进去。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养殖场离溪流河沟太近,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饲养过程中的污水等流入河道,这样不仅仅会对居民的生活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非常不利于畜禽自身的生长发育。

2.2.2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虽然近几年以来,养殖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但是,依然有许多散户存在,这些分散的养殖户尚且没有注意到处理因养殖而产生的污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养殖户,往往也因为资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废水、排放物等无法及时处理,不仅仅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大增加畜禽的患病几率。

2.2.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事实上,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是大有用处的,然而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觉得多数的养殖户并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便有些有,面积也是相当有限的,根本无法保证粪便利用率。这样不仅仅是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粪便等处理不够妥当,导致环境污染,致使畜禽患病。

2.3减少畜禽影响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畜禽养殖固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3.1畜禽养殖场选址要科学、合理。这里所说的养殖场选址主要是针对标准化养殖户而言的,这不仅仅是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是指在地址的选择上,设备的配备上,基础设施的完善上、管理的提升上都要有很大的变化,不能再停留在过去那种低水平发展的传统路子上。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从场址的选择、建设的规模、建筑的布局、生产设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尽快实现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规范化。通常情况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地址应该位于法律法规等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排水条件和供电条件;与此同时,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距离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一定要满足防疫对此的相关;而在总体的布局上,要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加以严格的区分,净道和污道分开。总之,在选址方面,务必要做到选址恰当、布局合理。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3.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配套设施要尽快完善。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所一旦建成,就要为其配备相关的设施与设备。为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首先,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必须要符合标准,饲养的密度要合理、科学,与此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门口必须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等,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备相关的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和无害化的处理设施等,为无害化处理的全面实现奠定坚实、有力的保障。

2.3.3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规模化养殖者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尚且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也就很难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关设备的引进等方面。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引导一些养殖户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在加大对养殖户们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让他们尽快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从宏观层面上约束大家,让大家必须去遵守。

3结语

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的话,不予以足够重视的话,不仅仅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为此,一定要树立先进的养殖观念,意识到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实施、去践行,实现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可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启洋.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6):270.

[2]张海龙.畜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4):275.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煤矿开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进程加快,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将会不断地加大,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我国将会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会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民生、社会等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现阶段煤矿建设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内容。

1.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煤矿在开采中主要引发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影响大气结构、破坏生态平衡、噪音污染、诱发相关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1.1破坏土地资源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9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井工开采往往会造成地表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地下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如2013年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约220km2,大约是100个杭州西湖的大小)。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将直接造成土地破坏,矸石和剥离物排放压占土地。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固体废物、煤矸石在地表受降水、地表水淋滤溶液污染地下水,同时造成周围土壤结构恶化,植被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我国煤矿开采占用和损坏土地约为1.7万km2,还不包括煤矿交通、工业广场等服务于煤矿设施等占用的土地。这些土地因煤炭开采造成塌陷和占用,造成自然地形地貌遭到破坏,并且土地复垦难度很大或者无法复垦。1.2破坏水资源在采煤过程中会严重破坏岩层原始应力,影响岩层结构,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区域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地表水渗漏、造成河水断流及大面积树干漏斗,进而破坏了水资源地表。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又要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渗入地收稿日期:2017-01-05作者简介:许建军(1987-),男,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在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从事煤矿地质与项目前期工作。下或地表河流使得大量的洁净水被不同程度地污染。此外,煤矿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通过渗滤作用污染了土壤和水循环系统。1.3影响大气结构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及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和粉尘污染,不仅能改变当地大气成分和结构,也造成了能见度降低,以及有毒有害成分偏高等不良空气状况,对当地的气温、气流、降雨等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酸雨、烟雾等气象灾害。1.4破坏生态平衡煤炭资源开采过程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煤矿开采中会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使当地的环境与生物群之间原有的循环被打破,加之有毒物质的集聚,使得当地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致使自然生态环境失衡。1.5噪声污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的加快,大量先进设备被用于煤炭生产中,煤矿地面及井下机械设备也将越来越多,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矿工和当地附件居民的健康,噪声污染虽然没有大气污染、水污染范围光,但是其危害性却是不容我们忽视的。1.6诱发地质环境灾害煤炭开采中,因采矿方法、爆破震动和地震、降水等因素作用下,往往会诱发许多地质环境灾害,将严重威胁煤矿井下设施、井下采矿工人安全和矿区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如矸石山堆积和煤矿开采活动诱发山体滑坡、山崩、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

2煤炭开采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优化矿井开采技术在煤矿设计和开采中,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预防采矿塌陷,可以采用井下减塌技术,填充地下采空区,增加采空区的支撑,还可以采用条带采矿法和预留煤柱采矿法以减轻地面的塌陷程度。2.2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治理对在煤炭开采沉陷区,且未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采取监测、临时工程及示警等措施,以此来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对于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用削高填低、回填整平、采取防渗处理、植被重建、挖沟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对于地表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灌浆、填充等措施。2.3减少矿井废气与粉尘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只要向大气排放的废气是瓦斯,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通通风和抽放的方式,抽出煤层中的瓦斯并加以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矿开采中瓦斯的涌出。同时在煤矿开采中通过粉尘净化、通风除尘、泡沫除尘、声波雾化降低粉尘,来减少矿井废气和粉尘污染。2.4污水处理措施煤矿通过设立专门的排水系统,集中排放酸性水,并在地表拦蓄,使之蒸发、浓缩,而后处理,免除污染。其次可以采用新型水泵对采区分级脱水后的煤泥水进一步进化处理,循环用于采掘,做到煤泥水不上井或者处理后综合、循环利用。2.5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矸石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煤矸石同样是一种矿产资源,具有高发热量、建筑材料、提取硫黄等功能,把煤矸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综合开发利用。2.6噪声污染的处理措施在煤炭开采中合理的布置各种噪声设备,积极推广低音设备,并且保护个人防护,以此来减少噪声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煤矿的开采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恶化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强,等.煤矿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有色金属,2008,(2).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农业施肥;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相关对策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其一度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些年,化肥的负面作用逐渐体现,一些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与化肥的使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新时期,化肥使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高度重视,从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造成的影响,并且从中找到相关解决的措施,以优化化肥使用结构,不断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我国农业施肥现状分析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从整体上看,农业施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农业的长久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具体调查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肥结构不合理

农业施肥以化肥和农家肥为主,但是在其具体的比例构成中,施肥的结构不合理、过度重视无机肥以及忽视有机肥的情况时有发生,虽重视氮磷肥的使用,却忽视了钾肥的使用。而且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仍然有不少农户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盲目或仅依靠经验来进行施肥,这一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加大农业成本,却对农业产量没有丝毫积极作用,更可能无法满足作物需求,导致农业减产现象的出现[1]。

1.2施肥方法不合理

施肥的种类十分关键,施肥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当地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按照传统的施肥模式,没有对土壤进行分析研究,过分注重底肥,施过底肥后不再追肥,这一现象的存在极大降低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而且会使作物生长后出现脱肥现象,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此外,不科学、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大量的氮、磷等元素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营养化,污染水源,影响到生态环境[2]。

1.3对微量元素肥料不够重视

微量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有些土壤中缺乏农作物必要的微量元素,但是由于在耕种施肥的过程中没有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研究,不了解土壤中缺乏的元素,从而无法对症下药,及时为农作物的生长补充营养。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其本身含量比较少,不容易引起重视,再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导致微量元素无法得到补充,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农业的发展[3]。

2不科学的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科学的施肥就像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样,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施肥也是如此,不合理、不科学施肥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说造成减产。还会造成病虫害,而病虫害的出现会导致农药的使用,农药的使用会使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大打折扣[4]。同时一些氮磷肥的过量使用,会使水源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水环境的破坏,污染水源,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过量的施肥,本身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问题[5]。

3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在新时期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都在寻找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且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宣传教育,解决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要从思想入手来解决思想障碍,减少传统施肥理念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新时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设施的使用,对新施肥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可以从思想上逐渐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认识到传统施肥理念的落后之处,从而在实践中积极使用新的施肥理念和方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施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2科学规划施肥,加强相关政策建设

在新时期要推广科学规划施肥,平衡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对土壤养分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施肥比例,比如说氮磷钾的比例、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出的施肥比例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此外,还要加强政策建设,通过宏观政策进行全面调整,规范农业市场秩序,避免市场调节的弊端,通过对各方面利益的协调来实现整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减少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7]。

3.3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提高对施肥各个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其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笔者认为国家要从农业科技入手,通过使用经济手段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农业科技走入农村,帮助农村施肥实现科学化[8]。比如说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工作站,邀请农业专家帮助农民科普施肥的科学手段,帮助农民检验土壤养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做到对症下药,避免出现过量施肥的问题,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9]。

3.4重视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在新时期人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要对农业工作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促使其更新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其科学指导农民施肥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其树立综合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此外,要对农民进行全面的教育,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其具备简单的科学常识,以接受新的理念,提高施肥效率,从而减少施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10]。

4小结

施肥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农业发展十分关键的环节,在新时期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要从实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对土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症下药,提高施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收.磷肥及施用位置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9.

[2]薛峰,李建龙,李良霞,等.高温胁迫下不同氮肥处理对凌志高羊茅耐热性的调控效果[J].草原与草坪,2009(01).

[3]李文西,鲁剑巍,鲁君明,等.黑麦草轮作中氮磷钾配施对饲草产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9(06).

[4]杨清芳.古浪县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8(08).

[5]吕青松,蒋煜峰,杨帆,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10(03).

[6]彭国华,高菊生,董春华,等.“天地福”硫铁基腐殖酸多元肥在湘南红壤稻田的施用效果[J].耕作与栽培,2010(03).

[7]戴婷婷.土壤质地与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0.

[8]叶耿平.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D].浙江农林大学,2010.

[9]赵利利.养猪场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对土壤[D].南昌大学,2010.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森林;采伐;生态环境;管理

1.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环境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同时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林业的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通过采伐来将成熟林进行加工,以木材和林产品的形式使其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同时采伐并不是盲目的进行,采伐时根据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点,通过采育结合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采伐如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也可以充分的证明森林采伐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统一的关系。

2.森林采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目前许多地区由于对森林采伐和开发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树种较为单一,混交林不断的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使林木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大面积的皆伐后,群众开始进行全垦整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种植,这就更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采伐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的树冠能够有效的减缓降雨的强度,使雨水降落于地面的速度减慢,就这使地表径流的形成有所减缓,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而当森林采伐时,采伐后的林地,由于林木的减少,树冠的密集程度降低,这样对雨水的降落速度则起不到减缓的作用,导致地表径流的形成,这也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引发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水土流失量多少则由于采伐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皆伐导致土壤流失的量较大,择伐则要相对小一些。而在土壤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则会随着地表径流而被带走,这样则会导致林地土壤较为贫瘠,而采伐后林地枯枝落叶量变化也较为明显,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增加的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区、择伐区和皆伐区。

4.管理方法

4.1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从森林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并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从我省目前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分类经营的思想上看,分为三类比较符合我省的林情。兼顾商品林的利益与生态林的平衡,设置了缓冲区,增设兼融林。

4.2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方式

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森林特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主伐方式。但基本上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大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同一个轮伐期内对成熟林木的采伐次数不同。由于每次采伐量的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为更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新林分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择伐,从生态角度上看择伐是最完善的采伐方式,使森林的三种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而在集材方式上则应尽量考虑选择对地表的破坏最轻微的全悬轻型索道集材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

4.3及时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恢复森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马上进行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而且及时补种,保证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采伐迹地要求当年采伐次年春季及时更新。通过集约措施加快森林抚育和管理,扭转抚育跟不上采伐,迹地更新多年欠帐的局面。同时对森林更新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改变单一的人工更新方式,选择择伐、渐伐方式,推广和促进天然更新,尽可能培育生态效能强的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以维持森林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改善单一的炼山清林方式,多营造阔叶树和混交林以及速生丰产林,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5.结语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 生态足迹;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69-01

现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环境承载力分析方面有很多局限,往往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基本不可能度量。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中,如何度量的方法没有明确提出,很难量化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生态足迹方法在承载能力度量方面,能对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度量,可操作性强,数据资料易得,有助于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概念和方法。其定义为:维持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球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人类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按生产力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用生态足迹来衡量生态承载力的定义是:一个地区能够拥有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就是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

1.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是基于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能够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量可以折算成生产或消纳它们的生态生产性面积。人类活动的消费和污染消纳都归结为消耗的各种资源。将消耗的资源量分别折算成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Aj,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j=0,1,2,3,4,5分别代表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Aj为生态足迹,ha;EPi为单位生态生产力,t/ha;Ci为消费资源量,t;Pi为产生资源量,t;Ei为出口资源量,t;Ii为进口资源量,t。

由于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在不同地区间生产力存在差异,其实际面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其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乘以产量因子进行产量调整。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和生态足迹,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要乘以一个均衡因子进行等量化处理。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经过产量调整和等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加和就得到某特定区域的生态足迹。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足迹法的应用

生态足迹法可以定量地测算项目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把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折合成了统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应用生态足迹法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可按下列步骤实施:1)识别评价区内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占用,列出消费污染和生态足迹清单,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前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现状;2)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引起的消费和污染生态足迹的变化量,同时对在影响区域内造成的生态生产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对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能力的影响;3)计算和比较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可以获取其在其评价区域内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从而分析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者调整规划。

3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态足迹法可定量描述和评价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利用生态足迹法来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刘年丰等通过生态足迹法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资源产量法。陈述文等对重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熊等对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寇刘秀等对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生态足迹法虽然在建设项目或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主要对现状及实施后的生态足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定性化建议,缺乏对预测目标的定量评价;二是生态足迹核算均以“世界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在等量化处理中因均衡因子大部分数值相同,不能充分说明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导致得出的建议失真;三是现有生态足迹评价研究采用的是主要生态足迹的传统核算方法——综合法,由于所需核算数据部分难以获得,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的相关应用研究尚未开展,研究深度不强。

4 展望

为了让生态足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探讨以“地方公顷(或者实际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生态足迹评价模型,体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考虑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别性、土地生产力等,重点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生态生产力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研究,建立区域、流域的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标准值;二是开展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在计算生态足迹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年丰,谢鸿宇,肖波等.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述文,汪鹏.生态足迹法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