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1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23-01

0 引言

土地整理即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土地总体规划与调研的基础上,对土地的结构、用途进行分区,并且结合经济、法律与行政等多方面途径,对土地进行综合的整理,从而提升土地效益。土地整理是一种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目前正在大范围推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问题,这就需要对土地整理中的生态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积极采取适宜的措施妥善解决,以促进我国土地资料的合理利用。

1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1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对一些闲置地和坡度较大无法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比如:地改梯田、农林建设或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必须确保土地的生态条件不受影响。但是人类活动通过土地的整理活动,打破了生物和环境建立的长期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种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但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生态系统,使其变得更加脆弱,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缓冲性能,因此不合理的土地整理很有可能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2 影响生物多样性

根据影响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是影响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时,由于对高品位的设计过分追求,导致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在田间到处可见,大大减少了绿地地面、自然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区域性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1.3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问题

由于土地在整理过程中,虽然耕地与经济林的面积会不断的扩大,但更多的自然用地土地被开发成耕种,种植各种农作物。当前,人们过于追求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土地的肥力,在耕地中施加大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并且,为了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还会向耕地中喷洒大量的农药。这些肥料和农业的过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农业源污染,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大幅度的锐减。这样不仅违背了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也影响了农业产品的安全性。

2 针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合理控制土地整理的“度”

事实上,在进行土地整理时,我们的整理对象主要是利用率较低的耕地和散布于耕地范围内的其他地类以及园地林地等,并不是占用其他土地资源,包括沼泽地。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山坡荒地可以被用来进行土地整理,但是应当考虑山坡的坡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只对那些坡度较小,土层较厚的山坡进行土地整理;第二,那些受到污染的土地不宜进行土地整理为耕地或者园地,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发为生态林;第三,对于那些水库周围、河道中的滩涂、荒草地,都不能进行土地整理。

2.2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生命体的多种多样化及其变化发展过程是自然界的基本性质由此提供巨大的生态经济美学价值,农业也不例外。许多研究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中保持非目标生物的多样性,在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有益生物,消除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物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关键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关键物种的消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动态。因此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对重要物种、敏感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2.3 土地整理完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进行耕种时为了增加肥力而施用化肥应建立科学可靠的施肥制度,不要一味的为了增加肥力投入那些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药剂,而是根据作物的生理特点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合适的化肥,并确定一个合适的施用量,其次在农药施用时笔者认为应当特别注意多使用那些高效低毒、使用过后残留较少的农药以及那些乳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状农药的使用,在使用量的问题上要尽可能少用,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抑制病虫害;最后,在水资源利用问题上,要竭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尽量减少水资源的蒸发量,具体使用时可以推行滴灌或者渗灌等节水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耕作制度的推广。另外,也可以考虑引进抗旱抗病新品种的农作物进行耕种。

2.4 做好土地整理的环境生态评价工作

土地生态是土地整理中进行环境生态评价的主要因素,确保土地整理建立在环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建立土地整理环境生态调查机制,做好环境生态的保护工作。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区域进行划分,同时在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环境生态保护目标,进而实现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对具有环境生态功能的土地进行筛选和优化,将地整理中对环境生态的风险降低到最低,进而提升土地整理的环境生态效益和价值。

3 结论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的化的重要方式,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危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法进行土地的整理,最大化的实现土地的利用价值,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翠兰,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07:3837-3839+3842.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2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通过,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放签字,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目前有194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

《公约》主要内容

《公约》的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公约》重申各国对于自然资源主权的原则,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有责任保护他们行政管辖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缔约方采取合作行动,保护国家行政范围以外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也规定了缔约方有下列责任:

制订和实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战略、计划或规划;

监测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确定保护每一类物种的紧迫程度,根据他们所具有的风险,对他们采样、分析;

在查明、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生物多样性方面,开展研究和培训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在计划的国家项目有可能对其他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与他国交换信息和开展磋商。

《公约》在国际法中首次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公约》包括了所有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它将传统的保护措施同可持续地使用生物资源的经济目标相联系。同时还确立了公平合理地分享使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以及商业使用资源所产生效益的原则,也包括了正在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技术发展和转让、惠益分享和生物安全的问题。重要的是,该公约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缔约国有责任实施其各项条款。

《公约》提醒决策者,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它建立了一个可持续使用的哲学思想。过去的保护工作目的是保护特定的物种和生境,而《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必须为人类的利益而使用,但这种使用必须以不造成生物多样性长期的减少的方式和速度进行。

《公约》也给决策者就预防的原则

提供了指导。就是说,在生物多样性有明显减少和丧失危险的情况下,充分的科学肯定性的缺乏不能作为推迟采取措施防止和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威胁的借口。《公约》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要有充足的投资,作为回报,保护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约》涉及许多问题,下面是其中的几个:

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刺激手段;

依法获取遗传资源,包括提供资源方必须遵循“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获取和转让;

科学技术合作;

环境影响评价;

教育和公众意识;

财政资源的提供;

实现《公约》承诺的国家报告。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为转基因生物越境转移立法的第一个国际协议,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附属协议。该议定书于2000年1月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特别缔约方大会上通过,2000年5月在内罗毕开放签字,并于2003年9月生效。《生物安全议定书》现在有194个缔约方。

《生物安全议定书》对那些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的转基因生物(LMOs)的安全转移、处置和使用作出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越境转移。它包括管理转基因生物的进口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也包括预防的措施以及危险评估和管理的机制。

《生物安全议定书》建立了一个“生物安全交换所”,以促进信息交流,还包括了能力建设和财政资源方面的条款,特别重视发展中国家和那些没有国内立法制度的国家。

从本质上来说,《生物安全议定书》旨在规范所有对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生物多样性可能有负面影响的转基因生物的国际贸易、处置和使用,同时也考虑了到对人体健康的危险。

《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步骤。它特别强调对于转基因生物向环境转移要采取预防的措施。预防的原则是本协议的核心。它意味着缔约国在对于某些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缺乏科学认识和一致性的情况下,有权禁止和限制这些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和使用。

《生物安全议定书》要求缔约国在进口转基因作物的时候,事先要得到通知,并且要同意,这叫做“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缔约国必须首先得到进口国的明确同意,才能出口要转移到环境当中的转基因生物。

《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在国际法中首次明确地要求缔约国要采取预防的措施来预防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为了能够达成协议,许多重要的生物安全的措施没有列入,但是《生物安全议定书》还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现在的议定书制定了必须执行的最低标准。

名古屋议定书

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平和公正分享其利用产生的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以下简称《名古屋议定书》)。《名古屋议定书》的目的是通过以适当的方式对遗传资源的获取、相关技术的转让以及资金的提供,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因使用遗传资源所获得的利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地利用其组成部分。《名古屋议定书》于2014年10月12日生效,目前有57个缔约方。

《名古屋议定书》还规定了以下具体目标:在2020年底前,扩大保护世界上的森林、珊瑚礁与其他受威胁的生态体系,达成保护17%的陆地及10%的海洋的目标;控制或消灭外来物种入侵;使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所受的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压力降至最低;防止已知濒危物种灭绝,并致力改善或维持其保护状况;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的作业,要接受可持续性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在某个水平,以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为目标。

关于资金,《名古屋议定书》规定,《公约》财务机制,即全球环境基金是《议定书》的财务机制,还规定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依照《公约》相关规定所产生的资金需求。

关于生物遗传资源利用及其利益分配规则,《名古屋议定书》规定,利益分配的对象仅限于该议定书生效之后利用的生物遗传资源。

《名古屋议定书》还规定,2015年前,所有缔约国要制订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为加强监管,防止不正当对遗传资源的获取和使用,资源利用国须设立至少一个以上的监管机构。

补充议定书

于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赔偿责任和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简称《补充议定书》)。《补充议定书》通过了一些行政性办法,以解决一旦源于越境转移的转基因生物体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造成损害时采取的补救规则和应对措施。

缔约方大会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决策机构。到2014年底,《生物多样性公约》共召开了12次缔约方大会,《卡塔赫纳议定书》和《名古屋议定书》分别召开了七次和一次缔约方会议。下面对其中比较重要的会议作些介绍。

1994年11月到12月,在巴哈马拿骚召开了《公约》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这次大会建立了实施《公约》的总体框架,包括决定建立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机制和科学技术咨询附属委员会,并决定全球环境基金作为《公约》的资金机制。

2008年5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下列问题的决议:2010年前完成一项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分享国际协议的谈判的路线图;集资战略;需要保护的海洋区域科学标准和指南;以及建立一个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特别技术专家组。

《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于2004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下列决议:信息交流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决策程序;处置、运输、包装和标识(HTPI);议定书的执行;责任和危害纠正;监测和报告;秘书处;资金机制指南;中期工作方案。会议还决定建立执行委员会和责任和危害纠正工作组。工作组的任务是根据《议定书》的规定,研究转基因生物越境转移造成的危害的责任和纠正方案。

《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通过了《补充议定书》,还通过了其他16项决定,包括:执行委员会;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生物安全专家名录;处置、运输、包装和标识标准;转基因生物过境方的责任和/或义务;监测和报告;评估和审核;战略计划和多年工作方案;与其他组织、公约和项目的合作;危险评估和管理;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财务机制和资金;预算等。

《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于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经过激烈的讨论、谈判和多个深夜的会议,特别是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分享、战略计划和集资战略等问题上,大会通过了一揽子协议,使这次大会成为《公约》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会议。会议最大成果是通过了《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平和公正分享其利用产生的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

会议还通过了下列决议:《2011年-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战略计划》;实施第九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集资战略的行动和指标;事实上暂停转基因工程;在合成生物学问题上的立场,敦促政府对合成生命释放到环境中采取预防的措施;《公约》在“减少发展中国家森林砍伐和退化,包括保护造成的排放”(REDD+)中的作用;特加里瓦伊埃里道德行为守则。会议还确定了加强里约公约之间合作,为里约+20峰会准备的步骤。

《公约》第1 1 次缔约方大会于2012年10月8日到19日在印度的海得拉巴举行。第11次缔约方大会讨论了遗传资源获取和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的现状、《2011-2020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进展以及集资战略的实施情况等问题。

在第10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名古屋议定书》以后,第11次缔约方大会标志着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的转变。大会共通过了33个决定,从生态恢复、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到《名古屋议定书》的实施,从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的可持续利用到为在国家和地方一级实施《议定书》而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这次会议在资金问题上,包括实施集资战略的目标和预算这些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2012年10月20日清晨达成了一个妥协性的协议。会议决定到2015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财政资金的流动要翻一番,而且要将这个水平至少维持到2020年。会议还达成了改善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分享的目标,以及为了监测集资情况的一个初步报告框架。

《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于2014年10月6日至17 日在韩国的平昌举行。在第12次缔约方大会的第二周,即10月13至17日举行了《名古屋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

大会对《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中期审议,还审议通过了能力建设、科技合作和其他手段对《公约》实施提供支持的进展情况。大会还讨论了下列重要问题:集资和其他与资金有关的问题;提高《公约》的效率;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海洋和海岸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生物燃料;传统知识;可持续的野生动植物管理;入侵外来物种;合成生物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第12次缔约方大会围绕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共通过了33项决定。

2014年10月12日《名古屋议定书》正式生效。《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10项决定,其中包括: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信息交换所以及信息交流;监测和报告;《议定书》的执行;能力建设;意识提高;全球惠益分享机制的必要性和模式;组织、财务和预算等问题。

《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多个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开始了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配的《名古屋议定书》的实施进程。

履约状况

20多年来,由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公约》的履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约》本身是一个框架性的多边环境法律协议,缺乏实施的具体机制。后来通过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名古屋议定书》和《补充议定书》提供了这种机制,并扩大了《公约》的范围,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许多缔约国建立了履行《公约》的国家机构,制订了有关法律法规;170多个国家按照《公约》的要求制订了《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采取了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许多行动;各国能按要求递交国家报告;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举行了许多的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活动。这一切都推动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中国已经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是这两个多边环境法律协议的缔约国,并在履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履约行动主要包括:(一)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由25个部门组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二)了50多部相关法规和规划计划,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三)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成绩显著。截至2014年底,建立自然保护区2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 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14.84%,超过世界12.7%的平均水平;(四)重视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和修复工作,组织开展了多项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物种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教育活动,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

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履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美国对《公约》一直持消极态度,它于1993年签署了《公约》,但迄今没有批准,因此还不是缔约国。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生产了全世界90%的转基因作物,但他们现在还没有批准《生物安全议定书》。这些国家和其他一些支持转基因生物的国家,统称为迈阿密集团。《名古屋议定书》虽然已经生效,但至今只有57个缔约国,另有91个国家虽然签署了该议定书,但尚未批准,美国等国家至今没有签署该议定书。

资金的问题。按照《公约》的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完成《公约》所规定的义务,而且还规定,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基金机制。但是,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没有真正兑现他们的承诺,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一直短缺。在2010年召开的第10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再次呼吁发达国家兑现他们的承诺,并说明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他们难以实施《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但发达国家对此持消极态度。

2012年召开的第11次缔约方大会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会议决定到2015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财政资金的流动要翻一番。

但在2014年召开的第12次缔约方大会上,一些发达国家企图从11次大会作出的承诺上后退。他们要求将上次作出的目标推迟5年,即至2020年实现,但发展中国家坚持原来2015年实现的目标。最后大会通过的决定是到2015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要翻一番。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决定中写上这是“最终目标”,但遭发达国家反对而用了“目标”两字。这给以后在此问题上重新谈判留下了余地。资金的缺乏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完成公约所规定的义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转让也是履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联合国环发大会作出决定,发达国家应以优惠和减让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保护全球环境需要的技术。《公约》规定,为支持履约,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转让和科学和技术合作的方案。但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发达国家强调技术转让应当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且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此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技术一直持消极态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的转让问题上,各国也存在着分歧,有的国家担心这不能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还有一个分歧是谁来主导技术转让。第10次缔约方大会讨论了建立生物多样性技术方案的问题。

关于该方案的秘书处,非洲集团主张设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而欧盟主张设在联合国环境署。由于有这些分歧和争论,《公约》所确定的技术转让的目标一直没有真正的实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缺乏相关的技术而不能完成《公约》和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

关于国家层面的履约问题,《公约》本身存在着问题。它没有很明确的国家层面应当采取哪些行动的条款,譬如没有明确要求制定国家法律的条款。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3

[关键词]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发展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的区域,”要想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那么就需要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具体化,其核心是将保护区同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居住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广大农民,世世代代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而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导致他们在土地使用决策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映冷漠。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制约是明显的,特别是在短期内,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农民承担着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短期内,保护的成本却是当地社区牺牲了一些发展的机会,致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一、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1 农村能源严重短缺

在大围山周边社区,现在农村居民大部分生活燃料来源于木材。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的增长,但当前农村的生活能源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主要依赖于农民自留地中的木材和掠夺保护区中的部分木材来作为生活燃料,这样就直接威胁到保护区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2 农业技术力量和交通条件滞后

社区的农民天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闭塞,很少接触到外面的环境,还是采用原始的轮歇耕作,缺乏现代农业工作需要的经验。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大部分村落都通路,但这些公路技术指标低,汽车难通行,尤其雨季,车辆无法通行,少数村还未开通公路,还是弯曲的林间小道。这样给当地发展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无法通畅的运输各种农产品。

3 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低

大围山周边社区是典型的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周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里的农民群众,生活靠山,发展靠山,森林资源成为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由于经济收入低,家家户户的生活烧柴、牧畜放养、房屋建盖等都需要靠山林提供的各种生物资源来维持。如果没有森林资源来维持,只是靠种香蕉、草果等经济作物来维持基本生活是难以发展的,从而使社区农民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的行为时时发生,依赖于大量的森林资源。

4 耕作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当地的大部分土地利用是以轮歇耕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存在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为了生存,当地农民追求粮食生产,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广种薄收,随之造成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带走土壤水分;根据调查局部地区已出现产量逐年降低的现象。

5 林农矛盾尖锐

大部分地区山势较陡,土壤较薄,海拔高差变化大(2265m),尤其是试验区林地被村庄、道路、农地等分割,林农交错十分突出。周边社区农户饲养大小草食牲畜,长期以来有野外放养的习惯,林农、林牧矛盾将突出尖锐。

6 文化素质低

保护区周边社区里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少数小学毕业,初、高中毕业就更少了(3.4%)。文化素质低,就导致群众生活普遍较贫困。

二、社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大农村节能改灶力度,降低木材低价消耗

对社区里的农户提倡以沼气代柴、以电代柴等能源结构,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大围山周边的少数村已建立起部分沼气池,给当地的农民带来诸多方便。但还是没有完全利用好沼气带来的好处,比如,建成“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和一个小鱼塘)的模式,或“四位一体”(即太阳能、沼气、种植、养殖)的生太家园模式。沼气不仅用作烧饭、照明,还被用作孵化家禽、贮粮、灭虫等。节省的稻麦草用作大牲畜饲料,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替代薪材,保护了森林资源。

我认为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适合第一种模式,大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建一个小鱼塘十分必要,沼气池中的沼液即可喂猪又可用来养鱼等,沼肥施果浇菜等,这样就很好的利用沼气带来的效益,同时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大能源建设,不但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为农民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可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很值得推广。

2 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交通条件

交通的畅通与否是打开信息的一个窗口,若没有便利的交通,那么大山里的农民一到雨季只能呆在山里;若交通方便,不管什么时候农民都可以把他们的农产品拿到集上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交通发达了,才能加快农村的林、农技术创新,引进一些已推广的种植技术,改善农民以前的种植模式,改变他们的原始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其经济收入。农业科技充分发展了,很好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才能减少农村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烧柴。要想使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只有让山区群众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森林和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广大老百姓都富欲起来了,保护区的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来越宽。

3 开发森林蔬菜,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

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的今天,森林蔬菜以其无公害、低热量、高营养的特点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森林蔬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我国营养学家对全国各地的近百种野生蔬菜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很多森林蔬菜营养价值比许多栽培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森林蔬菜有含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有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如蕨类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有的野菜中还含有ca、Mg、Fe、zn、P、B等20多种无机元素。

森林蔬菜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如蕨类中含有多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Bl谷甾醇等,这些化学成分都具有药理作用。

开发森林蔬菜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开发,重视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是保护区)。

(2)人工引种驯化,建立栽培基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3)拓展深加工领域(引进加工设备,建立加工企业,对森林蔬菜进行深加工、包装等),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发林庄经济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局长刘先新给林庄经济下了一个定义:林庄经济是以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为目的,以非公有制经营为主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明确的经营方向,固定的经营地点,明晰的山林权属,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坐落在丛林中,那里有天然形成的地质地貌,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还有农民自己经营的鱼塘、养殖场、沼气池等,这些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能感受到“乡里乡亲乡情”,看到“土里土气土货”;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河口县的民族村、二条半等,那儿的农户就是林庄经济发展的缩影。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树”上挂满财富

林庄经济的外在形象就是开发生态观赏、绿色旅游等,这一旦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便成了价值连城的“金元宝”,其老百姓也就成了“山上绿色银行”的主人。

4.2“树”上挂满理想

与传统农业不同,林庄经济始终与生态、绿色、环保相伴,鸟语花香是他们的家园,小桥流水,生活富足,文明和谐,这才是小康之家的缩影。

4.3“树”上挂满希望

它依托资源优势,主体特色鲜明;长短期协调共进,产业链加长;促进农民增收,广纳社会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借助产业的跑道,综合利用好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林庄经济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自然保护区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保护宣传活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宣教计划,宣教内容主要是与保护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及保护区特点、保护对象、意义和科普知识为主。

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管理的成败,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生产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文化素质低、认识水平不高,信息闭塞的实际,从提高思想意识、改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入手,从而带动社区发展致富。

在保护区的重要路段立一些宣教牌、宣教碑等;编写反映大围山工作动态的简报,寄往县各大机关、各级主管部门以及保护区周边的村民;编辑精美的林业生态旅游宣传资料、宣传片在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使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4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1.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1.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如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1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疯牛病”最早于1986年在英国发现。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大规模传播。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

1.4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化学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又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参加第五届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专家们警告说,外来物种给生物多样化造成的破坏,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缩小和丧失。比如,原产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另外,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阶、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hm2;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hm2;脉草、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2 生物入侵危害产生的原因

2.1盲目引种

并不是所有的物种迁移或引入都会产生危害,而且许多新品种的引入确实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1859-1900年间,澳大利亚笔尾松鼠被引入新西兰,就成为了新西兰毛皮业的财富之源;然而,大多数的引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水葫芦,主要是为猪提供饲料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生猪喂养方式的改变,再采用含水量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饲料,其投入与产出已经不成正比,于是昔日人人争抢的水葫芦,如今便异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环境公害。专家认为盲目引种是造成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原因。

2.2海洋业

一是海洋垃圾:随废弃的塑料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每天都在向南极洲和一些热带岛屿进犯,并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据海洋生物学家表示,软体动物、蛀船虫、珊瑚虫这些寄居类动物如今正附着在漂浮的垃圾上漂进新的地区,对那些地区的物种造成危害,并开始改变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巴恩斯表示,能使海水结冰的温度可能是阻挡外来物种入侵南极洲的主要屏障,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削弱了阻挡外来生物的天然海水屏障,情况就将更加严重。二是海洋压舱水的排放:20世纪初,压舱水代替了固体压舱物,这无意中为水生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散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轮船变成了一个满载各种微型生物的“水族箱”,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输送货物时,不断地运输和储存这些水生生物。由于一些尚不清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与压舱水直接相关的异地种侵入事件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里时有发生。

2.3旅游业

很多的物种入侵是由于旅游者的携带而引起的,游客从全球各地带来各种的物种,其中就包括有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物种被游客有意无意地留在当地的生存环境中,对当地的生物入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4国际贸易

最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和车船飞机的速度加快及大型化,促进了鲜活植物产品贸易,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入侵的机会。例如美国白娥入侵亚洲,就是由于在二战后,日本木材奇缺,美国原木大量倾销日本,美国白蛾也就由此进入亚洲,进入中国;松材线虫传人中国、光肩星天牛(ALB)传人美国等都是由于国际贸易而引起的。同时种苗产业国际化与国际交流频繁更加快了病虫的入侵与扩散。

3 防治生物入侵的技术措施

3.1清除

当某一物种初到新地时,试图全面根除是可能的。这种手段虽然极端,但已经被南非的很多国家采用了。例如世界范围内的鼠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80多个岛屿已经清除了老鼠。但大多数情况下,试图清除是行不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早期预告系统来报告入侵物种的到来,很少有相应的专门小组执行有效的根除计划。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系统来确定是否新引进了某一物种,并且这一物种是否有侵略性。然而,我们都知道,只有在发现及时,立即采用有效手段和全面参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根除入侵物种。所以这种措施在实施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3.2防治对策

3.2.1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

检疫是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出或传人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14世纪中叶,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为阻止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疫病传人本国,对要求人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了进港前一律在锚地停滞、隔离40d的防范措施,后来逐渐运用到阻止动植物外来种传播方面,出现了动植物检疫.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达成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已成为一部国际检疫法。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我国共检疫国内外参展植物763批次、683140株,草坪165279m2,肥料8100kg,木包装7件.截获有害生物162批次,发现有害生物160多种,并进行了及时的处置。

3.2.2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

美国夏威夷为了消灭害虫,从非洲南部引进了一种玫瑰色蜗牛,谁知55年后,它竞将15—20种土生土长的蜗牛伙伴消灭得干干净净。为了改善牧草的营养结构,美国西部引进了纤维含量较高的胡枝于,结果它疯狂地繁殖、蔓延,致使原本能养活9万头奶牛的牧场寸草不生,最后被荒弃不用。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大面积种植的巴西橡胶林,种植面积最大时达到1亿株,40多万公顷。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毁,代之以巴西橡胶占绝对优势、土壤板结、物种多样性匠乏的生态系统。

所以这些出于良好愿望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提示人们,在进行人为引种前必须认真作好全面的生态评估,并进行引种后的跟踪监测。

3.2.1化学防治

对外来物种的化学防治(包括诱饵、驱赶剂和毒药)通常被认为不可取,因为众所周知的广谱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但据美国国会透露,有一些新型化学杀虫剂只对某一种或几种害虫起作用,不会影响人类健康。但是,这些化学杀虫剂非常贵,而且需要反复使用,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也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才有效可取。

3.2.2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有些时候是可行的。例如,在佛罗里达,手工除蜗牛就是根除非洲大蜗牛时使用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外来物种无法用机械防治(如小昆虫和地穴动物),而且,机械设备的成本很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可想象。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5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中药农业直接相关,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涉及中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保护等多个环节,因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科技部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制定的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1]。理解和掌握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于探讨其技术应用性对策至关重要。

    1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作为术语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2]。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在空间上,以保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前提;二是在时间上,以满足现代和未来需要为目的,已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3];三是政策制定的前瞻性,许多可再生的中药资源自我修复能力差,再生周期长,政策的制定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全局性和稳定性。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应该以不损害环境为前提,以保持中药资源永久性的可持续利用为关键,以满足中医临床医疗、康复保健和其他社会需求为目的,只有在兼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方可实现中药资源高效的、可再生的、兼有保护性的永久性利用。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涉及政策环境、经济条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本文对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中药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性对策进行探讨,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可再生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普查现有资源,保护濒危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3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以来,我国已有二十多年未进行过新的资源普查,目前所引用的中药资源方面各种数据大多为1983~1985年的数据。近三十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生产经营从原来的计划生产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基层药材公司大多已经改制,中药生产收购统计工作长期处于中断状态。近三十年也是野生中药资源变化最大的时期,由于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剧增,中药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例如,自1985年后,新研发的中成药达八千多种。与其形成剧烈反差的是野生中药资源急骤减少,有些品种资源面临枯竭,例如野生甘草上世纪50年代蕴藏量达二百多万吨,而目前还不到三十五万吨;麝香资源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70%;千金藤、松贝、霍山石斛、冬虫夏草、蛤蚧、人参、铁皮石斛、厚朴、杜仲、黄柏、黄芪、麻黄等野生资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有些种类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3]。因此,急需开展新的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普查,拯救野生濒危药用动植物。

    中药资源普查的任务:考察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分布种类、数量、质量;考察中药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及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普查的重点品种:即临床常用药材,道地药材,资源急剧减少的紧缺药材,具有显着功效的民族药和民间药,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原料药,需要重点保护的品种如名贵药材、濒危药材,与维护生态平衡密切相关的药材,种质外流的药材等;采集中草药标本,进行鉴别分类和存档;通过普查鉴定,纠正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从源头上澄清混乱;对普查发现的珍稀濒危物种,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提出保护对策。

    2.2  保存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种质资源(Gennplasn Resource)也称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具体对某一物种而言,种质资源包括栽培品种(类型)、野生种、近缘野生种在内的所有可利用的遗传材料,它与当今国际上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概念中的种内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相对应的[4]。广义的种质资源是指一切可利用的生物遗传资源,或全部物种资源的总和。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各品种、类型进行考察、收集、鉴定、评价、保存和应用以及遗传学基础、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研究。当同一种药材来源于不同的物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个体时,可能含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尽量寻找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材种质并加以利用,例如研究发现8种羊藿药材来源,羊藿苷类成分含量和比例均不相同,以天平山羊藿(宽序羊藿)和朝鲜羊藿含量最高,属优良种质,应当把这两个品种作为野生羊藿引种和种植推广的首选[3]。

    建立大型的药用植物种子库,有利于培育和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临床最常用中药约四百种,主要依赖栽培的种类有二百多种,约占常用中药的50%~60%。由于栽培品种的栽培历史长短不一,普遍存在种质混杂和种质退化问题。大量收集和保存现有的多样性的种质资源,结合种质特性进行科学评价,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优良种质,选择和培育新品种是种子库建设中长远的战略性任务。

    2.3  控制采收总量,促进自然更新中药野生资源的自然更新过程是缓慢的、渐进性的,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若采收过量,直接影响其自然更新过程和再生数量。应通过生长恢复能力、繁殖特性等资源恢复的实验来测算“年最大允收量”。

    “年最大允收量”应根据药用部位不同而加以控制。一般根和根茎类药材为10%,茎叶类药材为30%~40%,花和果实类药材为50%。确定“年最大允收量”应建立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注意植物种类不同,其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繁殖效率和药用部位的形成过程等各种因素。资源恢复的能力和周期存在较大的差异,确定“年最大允收量”和采收控制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加强野生抚育是指在生物原生态环境中,特别是生态环境明显退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地区,实行围栏保护封育和控制采收,保护生物生长繁殖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促进动植物的自然更新或加强人工辅助更新,是促进野生资源自然更新,增加生物个体数量和生物总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由于甘草需求量逐年猛增,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2001年,魏胜利等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野生甘草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密度盖度大且连续分布面积较大的甘草群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杭锦旗、鄂前旗以及宁夏盐池和灵武,原因是这些地区采取了围栏保护等封禁措施(封禁3~5年),使野生抚育得到加强的结果。相反,宁夏同心(曾是甘草密集的商品主产区)、甘肃黄土高原等地甘草密度却异常小,原因是常年连续采挖所致。另外,人们对森林资源采取“封山育林”,对江河湖泊实行“禁鱼期”管理,就是加强野生抚育的重要措施。

    2.4  扩大家种家养,加强人工培养野生资源总是有限的,保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除了保护好现有的野生中药资源外,还应加强中药材的野生变家种、家养技术研究,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药材,培养高产、优质、生长年限短、抗病能力强、易于栽培或便于人工饲养的新品种。实现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管理、产业化发展,首先应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指导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5],使中药材生产实现工程化和可控制化[4]。

    任何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当被人们利用时,野生资源就会受到威胁,直至枯竭。例如市场应用良好的中成药原料如果完全依赖野生资源时,往往3~5年就很难维持。因此,国家鼓励对资源紧缺的大宗动物类药材进行引种驯养和对植物药进行野生变家种研究以及技术推广。药用植物栽培是保护、扩大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例如银杏叶制剂的开发,随着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远不能满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采用取叶栽培。五年之后,我国的生产能力就达到一万吨以上,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还有杜仲、黄柏、黄连、厚朴、栀子、桔梗、川贝母、山茱萸、金银花等种类,都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野生资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开始人工栽培的,现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要货源。全国已经进行人工种植(养殖)的药材约二百种,大部分为野生资源匮乏品种。栽培生产的天麻、西洋参和人参,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黄芩、细辛、五味子、半夏、桅子、绞股蓝、金银花、丹参、防风、知母、柴胡、甘草、款冬花、麻黄、中国林蛙、海马等通过家种家养,许多已经成为主流商品。

    红豆杉是珍贵的抗癌植物。据测算,每生产l公斤紫杉醇,需16.67吨树皮,需采剥1 500~2 000棵大树,即使将全世界的现有红豆杉全部砍伐,所提供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可谓杯水车薪。发展种植是实现红豆杉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对策,而扦插育苗、发展人工原料林基地是最直接、最简单、周期最短、成本最低的方法。

    人工培育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应将优选种质资源,防止变异,减少有害物质,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应按照《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建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全面提高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解决措施范文6

关键词: 干旱;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41-02

1 引言

近年来,云南持续遭受严重干旱,百年一遇的旱情,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个沉重的打击。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重新回到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关于云南旱情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并形成降雨。但是,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仅从我们自身因素来说,云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是引发云南近年来持续干旱和降雨减少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云南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发现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主要原因又在于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这些人为因素表现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森林;大力建设水电站,破坏了一些流域的生态环境;盲目开发资源,导致地下水枯竭,水土流失等等。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解决好云南的干旱问题,就必须全民动员,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就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2 云南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主要省份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序,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总体来看,云南生态环境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其主要的生态问题表现为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现象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

2.1森林生态功能衰退。云南省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整体西多东少,因而引起了许多生态问题。同时,云南森林资源长期以来重开发而轻保护,重产出而轻投入,造成天然植被破坏,林分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减弱,加之由于农村能源短缺,长期靠砍伐森林烧薪柴,每年森林消耗的一半左右为低价值的农村能源所消耗。

2.2草地严重退化。云南部分天然草地过度放牧,毒草、害草大量侵入,一部分草地被开垦流转为坡耕地,草地面积减少,草地建设速度赶不上天然草场退化速度。人工和改良草地面积仅占天然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5%,多数人工草地缺乏基本管护设施。

2.3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6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水土流失面积达270万平方公里,每年以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矿大。通过遥感预测得知,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全省每年流失土壤达5亿吨,相当于全国土壤流失量的10%。特别是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对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下降。云南省73个贫困县中,有58个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且流失的大多是土壤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相当于每年冲毁240万亩良田,损失有机质980万吨。

2.4生物多样性锐减。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只占不到10%的国土面积,却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80%以上的植被类型。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6411多种,占全国总数的46.8%,而且云南仍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如西双版纳的动植物种类就占我国区系成分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0%下降到24%,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降解。从1951年以来,西双版纳消失和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就有500800种之多。

2.5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6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增加,耕地锐减,人口土地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粗放耕作、陡坡开垦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还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3 改善云南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云南可以结合重要河流上游的治理,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做到以大河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综合治理,全面开发,点、片、带、网配套组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决定的退耕还林措施,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民以发展林业和畜牧业为主,走上以开发促发展的道路。

3.2树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云南不但拥有像西双版纳那样的热带原始丛林,中甸那样的未开垦的香格里拉,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但是,我们必须从一些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地区引起警觉,吸取教训,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开发云南的生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中认真地保护环境,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少资源对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加速完成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能耗物耗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量,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改进产品结构,淘汰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削减结构性污染。

3.4谨慎选择投资方向。投资方向首先应对环境影响小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以基础设施的升级带动商业流通、加工贸易、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而为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铺平道路。采取这种积极稳妥的方针,将使云南的自然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使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而得到实现。

3.5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就需要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环境咨询、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一定的环保市场和环保产业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扩大环保利用外资的规模。

3.6抓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发展安全、环保、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察,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教育,倡导合理消费,鼓励健康消费,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和节约型机关,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7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创建节水农业,依法审批地下水开采,认真编制安全饮水规划,抓实安全饮水项目实施,着力解决人们的安全饮水问题。

3.8解决好极端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潜在荒漠化、沙化地区,采取以粮代赈,产业调整和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措施,深化林业发展改革工作,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体系,大力发展茶叶、泡核桃等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对生态极其恶劣,人类无法生存的地区,通过人口异地安置,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江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抓好近山面山水土流失治理。彻底消除这些地区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应尽快恢复其生态环境。

4 小结

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更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这就更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努力使云南的生态环境恢复到自然水平,共建美好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 深入分析云南干旱原因.中国气象局网.2012-03-1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