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 实训教学 现状 对策

近年来,社会和企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有增无减之势,但另一方面每年涌入社会的大量高职商务日语的毕业生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我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对其中141名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与日本贸易相关的某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从调查结果中发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岗位操作能力和商务日语应用能力较弱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在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中进行了总结、反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达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职商务日语人才这一目标。

一、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1.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受到广泛重视,使教师和学生都共同认识到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日语教师身处教学一线,没有接触外贸行业的机会,从而忽视了培养商务日语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导致在实训教学中较盲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实训教学中课程缺乏体系性。

从调查中可看出,目前外贸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我院日语专业为例,由于各实训项目开发的随意性较强,相互之间没有有机联系,整个实训教学缺乏体系性、完整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各项技能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偏弱,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致使该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3.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完善。

以往的实训教学虽然也大多使用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但往往只是利用这些基地看日剧、听录音,还有就是翻译资料、编写会话等,实训流于形式。显然这样的实训过程和结果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生感觉收获不大,对这类实训学习也没有浓厚的兴趣,更不要提充实感了。当然,与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科专业相比,展开外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本身的确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想使日语实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日语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从调查中毕业生所提出的建议中,总结出优化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人才。

1.采取模拟工作现场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在这方面,我院为了改善日语实训教学,建立了日语专业的具有日式风格的实训室,里面的布局有公司办公室、同声传译室、日文输入练习室、日式榻榻米房间等,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文风情并且体验公司文化。这样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学院已建成的共享网络资源与现有的实训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拟实际商务活动。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日本公司的若干部门,给每个学生以职位和虚拟业务,让学生练习发送日文电子邮件,作工作报告,商谈并制订活动企划,等等,这样的实训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这必须有指导老师的精心策划和有效引导,并且每次实训实施前都要有一份详尽周密的实施案。

2.组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调研过程中,毕业生们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比如,除了日常的校内实训教学以外,可以利用长三角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有规模的日资企业或外贸企业,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交际能力。又如,日文录入课部分可以让学生到外包企业去实习,进行实际操作;谈判日语方面的课程可以尝试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直接参与训练、授课,也可以请一些日企的一线校外专家到我院来开设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日本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最新信息。

3.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可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日语专业带头人,这是高职院校日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日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提高学院的办学能力。

三、结语

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教学环节。要达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职商务日语人才这一目标,高职日语教师必须深入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和方法。只有在教学中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将实训教学体系化,才能够确保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锦秀.辽东学院高职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陈为民.激活高职日语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孕育到发展,从决策到实践,时间较短,由于处在探索过程中,曲折和偏差在所难免。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外部原因

1、政府部门定位不准,政策法规支持不够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政府部门扮演的角色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制,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支持力度不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不准确,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是为高考落榜生提供的“次高等教育”。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仅限于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甚至把它作为短期拉动消费的权宜之计,或者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前的中专教育。某些政策法规对高职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2、认识不到位,鄙视技术的心态阻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中国历来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这一传统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社会、家长和学生轻视“稼墙百工之艺”,鄙薄职业教育,而对学术性大学情有独钟。要改变它,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二)来自职业教育由身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及管理,普遍采用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未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没有按职业岗位的分析去创新教学。缺乏长远规划,对学校规模的确定缺乏清醒认识。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定位不明确,不能体现出高职办学特色。

2、职业教育总体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数量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制约。一种较为合理的职教发展规模首先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对应、平衡。其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数量还必须与质量发展相统一,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

3、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的需要

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或是在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办起来,或是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与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数量不足;(2)学历达标率低;(3)结构不合理;(4)年龄结构失调;(5)职称结构失调。职业教育的师资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就像“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稳定、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仅有合理的发展规划、政策的倾斜,同样很难达到理想的职业教育目标。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从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因此,培养目标为: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既要遵从教育规律,也要考虑市场需求,需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

(二)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缺点,了解企业的竞争环境,确定企业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一个职业学校要在当今激烈的教育中求生存与发展,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如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等,又包括一般能力,如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生产能力等,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意志能力和健康心理等。“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应变能力三部分,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理论知识面宽,内容够用为度,基本技能基础要厚、要实;专业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弹性化”的处理,以适应经济和科技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同时,在课程体系上,对原有课程实施“删、减、改、并”,基础课程精选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增加工程问题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内容,削枝强干,减少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部分,合并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2、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的改进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技能的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场教学,创造出课堂里学生“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实践较强的课程,可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自编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CAD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彻底改变依靠黑板、粉笔、模型、挂图进行教学的状况,使教学变得生动而形象,易于理解。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学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弥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不足,降低教学成本。

(三)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有机化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61-03

一、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从1980年初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创办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职业大学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视实践,追求创新,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教育部2003年4月8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中普遍感觉较为吃力,因此,本文针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服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作为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类别设置较多,有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五个专业。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对有机化学基础课的知识需求侧重有所区别,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教学是本课程建设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课化繁为简,做到“必需、够用”也是本课程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 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学历高,学缘关系广,教师研究能力强:课程团队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7名,教师们都不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

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活跃的教研活动和良好的保障制度多措并举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安排多名在职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和培训,其中一名教师于2009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和学习,对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所有校内老师参加过高职高专培训基地举办的赴高校进行深造的培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完成后必须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知识水平。

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让青年教师广泛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积累讲课经验。经过这一过程,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开始讲课,讲授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

教研活动:每1~2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同行开展交流、公开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讨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方法、讨论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课时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科研项目开发、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业务比赛:积极参加业务技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自治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学院竞赛一等奖,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 实践能力提升方面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的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下厂锻炼、科研与技术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措施,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00%,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三) 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目前,课题组主讲教师中每人都参与过自治区级或院级课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力作用。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体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要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度,以“立足基础、服务专业、注重技能、教书育人”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依据上述原则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 “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以“服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目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在化工、煤炭、石油、工分等专业突出了脂肪烃的学习,淡化了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而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压缩脂肪烃的介绍,加重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同时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硫醚、磷脂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学习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删减合并了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了与专业相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内容,挑选出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作用的和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延长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上。

2.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传统的有机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制备实验、命题式综合实验、岗位认识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制备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的实验路线及合适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产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初步认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命题式综合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岗位认识实习模块包括参观学习我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及中试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四个模块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可以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验,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巩固。

(二) 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1. 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模拟辩论法 、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和专题读书报告等方法,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基本素材,精心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深受学生的好评。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运用了实体模型、让学生拆装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的概念。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录像、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链接到网上,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课下的学习;今后将逐步提供实用的在线测试等互动平台,可以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线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 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了习题库,包括复习思考题、课堂练习题、综合作业题等;建立了部分试题库并逐步完善;制定了与教学大纲对应的考试大纲,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具体见表,强调过程考核,注意学习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评价项目 分值 分值小计

价 课外

考核 作业、资料查阅 5 40

课堂

考核 学习态度、纪律、答问 5

单元检测 10

实验

考核 纪律、预习报告、

实验仪器和台面整洁 5

操作熟练度、规范性、

结果优劣 5

实验报告 10

终结性

评价 期末考试(理论+实践) 60 60

分值合计 100 100

(四)有机化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院化工、煤炭、石油、制药、工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企业调研,共同选取符合本校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自编特色教材《有机化学》2本,并在学院化工、石油、煤炭和工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五、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 创新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特色教学的改革。

(二) 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突出“三结合”原则与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服务专业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需求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三) 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穿行, 既能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又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教学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命题式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 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转型。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辩论法 、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法、“第二课堂”、“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应用性很强的模块四的教学内容都放在“第二课堂”中完成,通过让学生制作ppt、演讲展现出来,并纳入考核范畴。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机反应式和有机分子结构图片、三维立体动画、二维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给学生展示实体轨道模型,让学生动手拆装,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岗位认知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生产第一线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使我院的有机化学课程更符合学生及专业的需要,学生和老师反响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帮助。下一步就课程实践过程中在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逐步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春涛.提高高职学院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83).

[2] 尤莉艳,马朝红.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4).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1.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种已经在国外得到实践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碍,甚至可以说,校企合作受到了大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欢迎。然而,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得到的实际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理想。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没有长效机制的推动。根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多为专业开发、实习实训、毕业生安置等方面,然而这些方面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了解,对各自的运行机制不够熟悉,仅仅是凭借自己的认识来推动合作的继续。同时,无论是校方还是企业,二者都没有将校企合作纳入自己的绩效考核中,造成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尚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本就是从国外传入我国,而国外的很多国家在校企合作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职业群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模式等。然而,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2.造成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

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实质上牵涉到了多个方面、多种领域。因此,相应地,校企合作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将影响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缺乏指导。首先,政府尚没有出台针对企业的奖励机制,所以企业实际上在这项合作中可能会出现主动性不强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效果。其次,虽然我国很多地区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但是权威性的、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并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国家劳动部门虽然制定了市场准入机制,但是实际上,市场准入机制只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产生实效,很多行业并不受到市场准入机制的制约。

第二,合作教育的思想观念尚没有成熟。就企业方面而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充当的是选择人才的角色,而并没有参与到或者很少参与到人才的培养当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思想,人才培养完全成了校方的责任。就高职院校而言,合作教育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因为校企合作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些变化,所以学校的行政人员为了避免遭遇麻烦,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够积极,没有秉持合作教育的合作理念。

3.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构建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分析校方与企业双主体合作的利益需求。要想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共赢,就需要满足双方的利益,而在这个目标达成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合作双方的利益需求。对高职院校而言,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完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从企业方面来看,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才要求,因此,在高职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加重视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在分析了双方的利益需求之后,合作的方向将更加明确,所以合作所带来的收益也将超过预期。

第二,在利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识别共赢的主客体。合作共赢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识别共赢的主客体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识别共赢的主客体,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对各自的合作投入有更加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合作双方在利益的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中,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共赢主客体的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需要分阶段来完成,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校企合作的进程[5]。

第三,明确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方向,据此而实施相应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具有各自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在推动这些国家的高职教育发展和企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校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现状,另一方面则要注意借鉴其他国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吸收其他国家的校企合作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6]。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使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如果想实现校企之间的长远合作、深度合作,就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具体体现为挖掘校企双方的共同愿景;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使合作受到制度约束,进而保证校企合作的正式性和正规性;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高职院校和企业有足够的空间施行自己的方案,并利于双方协调工作,减少工作摩擦;最后,学校还应当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教学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从而使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4.结语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7-0100-03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基本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更是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从绝对值上看,我国大学生数量众多,但从相对值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就要少得多。2006年,美国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当时仅为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当年的22%的比例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这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就显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4]。一方面是大学生数量的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出现结构性失业。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程度如何,是要通过高校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人才来体现,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很多教材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编写的,授课的方式和课程基本上一成不变。再加上有些高校基本上不研究社会需求,因人设岗,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看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在新兴、交叉、综合性专业发展上缺乏力度,使紧贴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无法与单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岗位相适应。因此,对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通过市场特有的调节机制,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从而使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二者的结构都不断趋于合理化。

具体而言,首先,两者存在着统一关系。一方面,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发展、职业变化的需要,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对专业进行调整就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在操作层面上表现为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决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在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来不断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

其次,两者还存在对立关系。对专业设置来说,它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同时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两者很难同时兼顾。我国的专业设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课程安排、招生规模等权力基本掌握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一旦专业设置好,在几年内很难进行改变,当发现在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或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及时调整。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2]。

2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很多专业设置特点优势并不明显,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培养出的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且课程内容脱节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再加上高校扩招加重了毕业生竞争压力,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变动计划,涉及2 596个高校专业调整,其中两个专业同意撤销,撤销的原因就在于就业情况不理想。由此可见,社会需求的影响对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认真的市场调研,造成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甚至脱节。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学科在设置时参考内在逻辑发展规律,出现了很多长线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基础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很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便部分高校考虑到这一点,却由于专业开设时间长、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从事的名师、专家较多,从而不能进行改革,这一点在承担培养大量地方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上显得尤为突出;第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工科就业形势明显优于人文社科类的现象。工科学生尤其是技能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而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8.6%和66.1%,相对较低;教育类、农学类的就业率也明显低于各学科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2.5%和52.3%;法学近年来就业率也不高,仅为71.0%,而工科类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需求率;第三,很多高校为争取优质生源,盲目开设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断扩招生源。当“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趋于饱和,无法吸收,“热门”自然就变成了“冷门”,也就出现了招生挤破头,毕业遇冷门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不是社会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没有对称。因此,如何调整“刚性”学科的专业设置,合理链接学科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缺乏专业设置的自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专业设置自和调整权属于高等学校,学校设置什么专业,开设什么课程应由高校按照自身情况自行决定。但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除了少数学校拥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以外,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高校无权调整专业设置。因而,即使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无能为力,最终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在所难免,所以,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而言,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学校的权力和义务、利益和责任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设置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自主办学的地步。

3) 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3]

听到频率比较高的是通过就业来调控招生,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协调高等教育中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所谓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即指招生录取是超前性的,就业是滞后性的。四年学校的教育培养很可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种滞后会越来越明显。但现实情况是,即便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做出调整专业的决定,其原因就在于目前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都是与招生数量挂钩的,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不大。扩招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无关痛痒。因此,大部分高校更关心的是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几点建议和思考

1)融合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也要具有学校特色。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该专业就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如果学校的专业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很容易被其它高校相同专业所取代,最终命运同样是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融合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将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4]因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紧抓学校特色,把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充分把握市场节奏,牢牢占据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以地方性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教师教育、艺术教育等相关专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在相关学院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并根据上海教师培养,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专业,改进课程,使专业建设紧跟潮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普教教师,艺术人才,牢牢抓住上海基础教育就业市场,并在艺术教育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力争把学校的优势品牌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招生上有好的生源,在就业市场上有抢手的人才,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此外,学校也要下定决心,坚持摈弃劣势学科,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进行大力改造,减招或停招相关专业,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只有这样,专业发展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2)整合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

教高[2007]1号和2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对地方高校来说,学校的发展除了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外,还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的发展规划,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因此对相关专业如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的缺口很大。同时上海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因此相对应的机械、建筑、环境、园艺等人才是必不可少。作为上海地方高校三架马车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除了发挥自身优势品牌之外,还必须全面推广学校的其它专业,将其它相关专业也做大做强。学校要以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住市场节奏,提前规划,并根据上海发展可能需要的人才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以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跟得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节拍。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上海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能向前跨出一大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才涌入。在这场持续的人才竞争战中,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政策上和地理上的优势,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及时调整专业的话,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学校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会被其它高校所取代。

3)迎合高校专业发展与政策需求

一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为高校松绑,让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动建立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什么地方缺少人才,政府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做出统筹安排。近年来,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加强农村建设,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后推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项目。因此,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毕业生去西部,扎根基层,同时针对有立志于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学生在相关专业上加强学习,并结合政策的需要,加强相关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以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再如,近年来国家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扶持。因此,各高校应及时把握政策,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本校毕业生创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其他高校专业设置技巧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采取灵活的方式。特别是地方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转变思路,开辟途径,努力把学校的非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就专门成立金融学院,对热门专业―经济学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把专业建设成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专业,并选派学生到美国和法国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并和该校商学院传统的经济学专业错位竞争,效果显著。目前,该校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出国人数占很大比重,其余学生基本上都进入外资银行或外资企业。再如,该校信息与机电信息工程学院在机械专业上选择中美、中德合作,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思路,把非优势专业变为优势专业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对口人才,调整专业设置,采取错位竞争,明确定位,对学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行业非常吃香,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也有建筑类专业,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上做出调整,把目标放在实干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上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因此,如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做不到人无我有,专业优势也不够明显的话,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进行错位竞争,方能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双,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3]孙百才,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

[4]包F.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京津冀科协汇集“两科”智囊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

2009中国计算机大会(China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 2009, CNCC 2009)于2009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共同承办,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办。以“引领科技创新,展望计算未来”为主题的CNNC2009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计算机研究、教育、产业、政府、应用等各界专业人士、专家、领导和媒体记者等愈600人到场参会。

为期两天的CNCC 2009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会议。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大会主要由特邀报告、分领域学术交流、颁奖晚宴、专题学术论坛、产业发展论坛等组成,与会者从多个度角展示了计算机各个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会上,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10位业界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演讲。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国杰院士在会上所做的《21世纪上半叶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战略取向》主题演讲,在与会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李国杰在演讲中指出:“不论是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还是互联网,2020年前后都会遇到只靠延续现有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信息技术墙),强大的需求将激发原理性的重大突破。”李国杰在报告中分析阐明了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信息科技的认识所经历的转变,进而总结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国定律”。在演讲的最后,李国杰建议:为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我国应适当调整信息领域的战略取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在会上发表了《信息技术――面向10’年展的挑战》的主题演讲。邬贺铨认为,集成电路采用高K介质和金属栅极的工艺突破说明,信息技术至少还将持续高速发展10年。他同时指出,微纳技术正在重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计算机体系结构面临重大变革,软件技术发展需要新思想应对新需求。

本次大会承办单位负责人、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在题为《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ICT工程科技人才?》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对我国电子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龚克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存在着专业划分偏窄、内容更新滞后以及培养类型区分不清晰的不足。ICT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创造新的培养模式,认清新的时代特点,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

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税法》是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主要讲授税收的基本理论、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现在,在财经类的院校中,往往只有会计专业注册会计专业把《税法》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很多专业会开设譬如《财政与金融》、《财税基础》这类课程来介绍税收的法律法规。

其实,《税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在现代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会计师以及经济师考试中税法相关内容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在国家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中《税法》更是必考课程之一。与此同时,高职校正在逐步建设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而税法恰恰是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税法》也成为了会计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之一,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真正走向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需对《税法》课程教学的模式加以重视和改进。

2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对税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我们学校为例,作为省财经类高职校,我们的会计专业开设的与税收有关的课程是《财税与金融》和《税法》,《财政与金融》周学时是4,总学时56,在这短短的56学时内,财政、税法、金融相关内容要面面俱讲,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就会将税收作为一个章节内容来讲解,或者将税收相关知识省略,留给《税法》来讲授,而《税法》课程仅仅就56学时,对教师而言,为完成教材内容就会选择多以讲授一些税收的法律条文为主,没有充足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税收实训更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教学安排下,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近两年来,我校对税法教学进行了改革,要求《税法》课程中安排39%的实践学时,但是总学时56不变,以高职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在56学时内将税法总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全部学完, 还要实现让学生掌握我国现行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准确计算及涉税业务的处理的教学目标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还要安排22学时的实践让学生掌握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等具体业务的工作程序可谓难上加难,另外,我们都知道《税法》课程一般面对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大二学生,但是在近一两年间,居然还出现将《税法》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的现象,这更体现出了对这一课程安排的随意性。

2.2师资队伍经验缺乏

要想提高税法课程教学的质量,实现工学结合,关键之一在于税法课程教师的素质。就现有的师资来看,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培训上,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极强的政策性、时效性,税法的内容经常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相关的会计知识也在不断变动,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但高职校由于经费的原因,忽视对教师的培训,很多税法教师是学法律和税收的,没有相关的会计资格证,有的甚至没有会计基础,更谈不上精通,所以即使教师自己再努力学习,还是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对要求的涉税会计账务的处理还是无法适从。二是实践经验上,很多高职院校的税法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在一线工作过有实践涉税经验的教师几乎没有,缺乏了实际工作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会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3教学手段太过单一

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长期以来都是以 “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即“粉笔+黑板+教案+教材+嘴巴”的手段。课堂上,教师从上课铃声响讲到下课铃声响,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加上学时紧,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例题、案例,就连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也很少用上,使得原本抽象的税收理论更加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自己计算应纳税额和涉税问题时就无从下手,更不要说培养出有税收从业技能、有现实分析处理能力的教学目标了。

3税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3.1加强对税法课程的重视

3.1.1 以人为本,设置相应的课程

会计与税收是紧密相连的,税收是会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我们学院看会计专业是最大的一个专业,学生人数也比其他财经类专业多,但是税法的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这与重视程度是有关的。税法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往往在课程设置上是由会计专业的老师来安排税法课程,一方面会计老师在安排时会重会计课程而轻其他课程,这在实际安排中很明显可以看到会计课程的理论学时加实践学时要比其他经济类课程多的多,在我们学院03级、04级高职会计中《财政与金融》课程就安排了84学时,还单独开设了《税法》课程,但后来的年级慢慢将《财政与金融》缩减为56学时,直至这两年来取消了该课程,和税收相关的知识全部由《税法》课程来承担,而《税法》课程就必须由税收的基本理论开始讲授,在56学时里要讲完我国开设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包括税收征收管理、税收稽查和税收筹划,直至现在不仅要在56学时里讲完理论课程还要安排22学时的课内实践,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认清税法课程重要性,在安排课程时应更多地听取实际讲授课程的老师的意见,教师以纯理论讲授还是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讲授,可以适量安排不同的学时,而不是简单的削减理论学时来安排几次课内实训。否则教师没有了充分的时间安排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加强理解,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没有扎实的理论做后盾,学生怎么可能很好的完成课内实训项目。

3.1.2 以就业为导向,细化税法课程培养目标

《税法》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会计专业的学生,《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税收发展的概况,明确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主要规定及政策精神,掌握各种税收的基本知识,学会从事税收工作的基本技能,以加深学生对税收作用的认识,树立专业思想,适应工作的需要。也就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税收征管的有关内容,弄清税务机关组织税款收入入库程序的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各种业务活动的应纳税款,运用已学过的税收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经济问题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的纳税意识,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样的目标只是泛泛的目标,没有针对性,也不能体现税法课程的重要性。会计专业下设有很多的子专业或是方向,有注册会计,有涉外会计,有会计电算化,也有税务会计等,不同的会计方向对税法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要求是有差异的,但共同的是这些专业在高职层次上培养的都是企业从事一线工作的财务人员,作为企业一名基本的财务人员,就必须要掌握并且熟知各种税收的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为企业办理涉税业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安排税法课程时首先就要以就业为导向,要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来确定教学内容,时刻牢记税法是为了让学生去适应其就业的企业,在企业财会部门能做好企业涉税处理,或是担当办税员业务岗位亦或税务岗位办税业务的需要,明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应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的方式,而税收理论就在于各种税种的法律规范中,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先讲理论后讲实践的方式,等讲到实践学生就忘了理论,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学生也就很难深入理解理论。但如果先实践技能教学再讲理论,则学生在做实践项目时又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相关实践教学的内容嵌入到各个理论教学的学习中,将理论知识穿插到企业各项办税业务的操作过程中,这一方面能为学生日后考取相应资格证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进入企业从事财会工作做好铺垫。

3.1.3 因材施教,加强教材的建设

一本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税法课程的教学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主要税种,而对于这些税种除了要掌握其构成要素,包括税种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时间、纳税地点、税收优惠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并且还要培养学生能够处理相关的涉税事宜。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既要保证内容的最新最全面性,又要考虑到高职校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兼顾课内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展,教材必须既要注重对税法理论的阐述,又要配有相关的案例、例题来加深学生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院税法所采用的教材是王曙光编写的《税法》,与其配套的税法习题考虑到学时的安排问题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征订,更谈不上让学生去练习,所以,我们要利用校内的资源,结合学院开设税法都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加强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每个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设置是不一样的,适时的编写教材,以最新的条例为参考,由于学生毕业前都会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多数学生也都会进入各行各业从事财会工作,对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所得税这些税种要有侧重,要注重企业经常性业务涉税的处理,把会计和税务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是现有的教材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只能给教师提供政策法规的参考,教师应该针对本院学生课后的问题,有侧重地选择教学内容,更要加强对学生走入企业工作岗位最常遇到的实践性项目比如增值税发票的申领、增值税发票的填开、进出口退、减、免税等的编写。

3.2创新教学团队,建立“双师”队伍

要满足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构筑起一支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举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以多渠道地鼓励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到相关企业、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或到税务部门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和行业的现状,搜集各种原始数据和财会、税务资料,这样教师接受最新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实践,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实践水平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现今税法教学的教师很多是学经济出身,自己有相应的经济师证书,学院或者系部有时因为经费的原因认为经济师就可以了,但是从教学来看,这些教师在涉及到账簿的涉税稽查中往往会无所适从,所以应鼓励这些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税务、会计执业资格的考试,如: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对获取证书的教师也应当予以适当奖励。还可以从社会引进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中。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通常因为时间和待遇的问题很少能够找到,多数都是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来担任兼职教师,让这些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直接将他们的会计工作实际经验传授学生,能够很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办税技能。

3.3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手段

3.3.1 利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案+教科书+嘴巴”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它的长处,以讲授为主,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条例。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典型案例,配合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先分析,再通过现场讲解,加深学生对条例的理解。在选择教学时和现实相联系,选择相应的案例,帮助充分感知教材中的条例的含义,这样会使得概念更加清楚,结论更加准确,记忆更加深刻,在课堂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主动分析案例的兴趣。

3.3.2 利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教学资源支持

税法课程知识更新的快,法律条例多,案例穿插的多,如果运用多媒体、实训室或者网络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等于以鼠标来取代粉笔,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信息,这样能弥补税法课时不足的现状。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同时配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可视性和趣味性,能直观展现税收收缴过程、税法案件审理过程以及纳税申报等实际工作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

3.3.3 利用现有的场地,设置情境,模拟教学

在现有的教室、座椅、板凳和人员的条件下,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税款征纳的过程,模拟企业核算的过程,让学生有真实感。如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发生以后,当月需要缴纳的税额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发生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此外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还要进行印花税的计算贴花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整体的企业税金的核算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需要的学时也必然要增多。 3.3.4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高职学生从高中进入学校,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加上实践环节的薄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往往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这与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这就要求每一个高职院必须建立相应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在我们现有的实验实训室条件下,可以开发建设税收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税法模拟实验室中利用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以及其他会计和税务资料等,进行办理各种税务登记流程的实际演练。学生还可以按照税收征管的流程模拟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定期不定期实行轮岗制。通过校内模拟实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顺利走上一线工作岗位。

另外,要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知识有实际意义,最重要的是能解决社会生产、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学院、系部可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一些企业达成校外实践协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这些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参观,经过几次参观,学生对企业经营的观念提高,知道税收对企业资金的影响,通过走访参观可以调查到企业实际缴纳各种税的情况和征纳税的现状,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