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中美对比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90-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极其信息公开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是目前中国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做得最好的城市,但其距离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美国加州,其专门设置了一个“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用于于空气质量相关的信息、政策以及作为与公众的交流平台,对我国的信息公开提供极高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因此,本文基于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信息公开平台的研究,选取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比较城市,在两个城市空气质量公开平台的对比中,总结加州空气质量公开的先进性,发现我国城市信息公开的不足,以此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

二、北京与加州现状对比及问题分析

目前北京市与加州信息公开存在很大差距,北京信息公开平台主要为两个网站: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而加州建立了一个“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air resources board)网站,涵盖了极其全面的信息。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城市的信息公开平台主要有以下三大差距: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用户友好性。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对比分析。

(一)完整性

北京与加州在完整性上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污染物的报告、监测点的设置、数据的完整性及时间跨度上。

1、污染物的报告

中国目前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仅公开三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而对于入肺颗粒物(PM2.5)的报告处于试验阶段。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仅公布每个监测点对应的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级别与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少、污染物有关内容少。

相比北京市,加州空气质量共公开了包括:碳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系数,氢化硫,光散射,甲烷,二氧化氮,一氧化氮,非甲烷烃化物(nonmethane hydrocarbons),臭氧,PM2.5,PM10,二氧化硫,总烃化物等在内的共26项污染物。且其中对于最近关注较多的PM2.5设置了专门的一个对加州监测PM2.5项目的介绍。

2、监测点的公开

目前在全北京市,在几大区域仅设有27个监测点:东城东四、东城天坛、西城官园、西城万寿西宫、朝阳奥体中心、朝阳农展馆、海淀万柳、海淀北部新区、海淀北京植物园、丰台花园、丰台云岗、石景山古城、亦庄开发区、门头沟龙泉镇、房山良乡、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昌平定陵、昌平镇、大兴黄村镇、大兴榆伐、平谷镇、怀柔镇、密云镇、密云水库、延庆镇、延庆八达岭。平均每个区仅有两个监测点。且除了列举监测点外,无其他任何对监测点的描述。

而加州共有监测点433个,每个县约有8个,对监测点设立了特别的信息门户,被称作“有质量保证的空气监测点信息门户”,其中对433个监测点依照不同依据进行了三种分类,以便于查询:(basin)、县(country)、区域(district)。同时还专门设置了“州及当地空气监测网络计划”(state and local air monitoring network plan),对监测点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关于监测点信息的周密性、完整性都远优于北京市。

3、数据的完整性

北京空气质量公布的数据仅日报反映了表格式的信息,但这些仅对NO2、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试验中的PM2.5这四种污染物检测信息中常常有数据缺失,例如,4月20日海淀万柳监测点就出现了24小时的二氧化氮检测数据缺失,且并未对缺失进行说明。而所新增公布的PM2.5所公布数值为浓度值,没有对浓度进行相应说明,也没有监测地点差异,其检测地点称为“监测中心综合观察实验室”。

而加州公开的信息中,虽然数据也有缺失。但关于每个县的检测设备不同,且会对数据缺失进行一定情况说明。

4、时间的完整性

北京空气日报仅报告了当日24小时的数据,若需查询,只能进行不同日期的“空气质量日报”查询;相比而言,加州空气质量报告的时间跨度广、时间层次多、与时间相应的数据类型广:其可选择报告当日每小时的空气状况,或播报最近7天每天空气质量状况的最大值或平均值,还可跟踪最大值所出现的日期及时间点。

(二)及时性

加州公布所有有检测点的信息都会在一天之内公布,常规空气污染物如SO2、NO2、可吸入颗粒的公布达到了1小时内。而北京目前空气质量的日报更新较为及时,这是需要肯定的。对NO2、SO2、PM10的报告大约在1小时内,而关于PM2.5的报告大约在1小时30分内。但月报目前只更新至2011年12月,现已经2012年4月结束。其他公开信息几乎没有更新,而加州在其他对应信息的提供如相关PM2.5的知识、空气质量新标准修改等相关联信息内容上更新非常及时。

(三)用户友好性

1、信息的可理解性

北京空气质量公开网站有一个地图,用形象方式反映北京几大区域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差的状况,但其示意图的颜色和实际地图对不上号,对公众的理解产生混淆。而另一方面,其报告的浓度或空气污染指数无法让公众理解,缺乏一个对数值转化成现实理解情况的标杆。

而在加州方面,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不同类型的图表,且对于每一个图,都有现实监测数据与达标值或限值的对比线,可以直接让民众了解特定时间段内污染物超标或达标的情况。

2、辅助的宣传教育手段

北京空气质量的公开仅仅是公开一些指标数据,而加州的网站还将宣传教育手段直接渗透到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去。例如,在对每日观测点的空气质量预测数据中,页面在显眼的位置设置了“减少污染小贴士”(tips to reduce pollution),内容清晰明了。

3、信息反馈与交流

北京市空气质量检测的网站上仅有一项公众参与反馈的方式:设置了一个网上调查,仅有一个问题:“您认为网站上哪些内容还需充实和完善?”答案三选一:信息公开、网上服务、公众开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信息反馈与互动渠道。

而加州有详细的环境监测网络指南(air monitoring web manual),该指南中附有所有有关污染物监测的表格、工具使用的下载,且明确表达了对公众的参与与监督的鼓励。不仅如此,加州空气质量公开网站还设置了人性化的“常见问题简答”(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涵盖了公众对于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各种疑惑及解答,极好地搭建起政府和公众两方干系人直接交流的平台。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虽然在我国信息公开中处于先进水平,反映在主要污染物报告相对全面、信息公布相对及时,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参考加州经验,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以下建议:

(一)污染物与监测点的公布应更加全面、有意义

在目前北京每区平均只有两个监测点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增设一些更有代表性的监测点,比如主要的居民区、某个工业企业旁、公路边,这些监测点一方面可以反映公众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从事这些生产生活活动的公众应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而在监测点更合理的基础上,每个监测点所检测的污染物也应该有所拓展、有所侧重。例如,公路边的监测点,不仅应该检测北京现有的NO2、SO2、PM10,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对NO(X)以及PM2.5的检测,同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侧重点的分析。让民众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握空气质量的整体状况和细节状况。

(二)拓展信息的系统性

在公布污染物及监测点的基础上,应引入与城市空气质量相关的其他系统信息。可以参照加州,在指标公布的同时,有充分的链接信息能够让公众明白每个指标的含义,同时建立指标与病理的联系,特别是易感人群在怎样的空气质量情况下会出现哪些状况。进一步可以引入环保小贴士,正如加州空气质量网站的设计,将宣传教育手段与信息公开直接相结合起来。

(三)提高信息公开的用户友好性

信息公开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让公众获得清晰信息的同时,对信息进行理解并予以反馈。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日报信息必不可少,但同时还必须有用户自主查询信息的机制。加州建立了用户了解空气质量信息的最基础门户,其查询内容简单清晰,不仅仅使用表格,还有地区示意图及折线图的形式为用户清晰阐释了各个地区的污染情况。北京可以从此角度出发,在信息的同时考虑系统和信息给公众带来的阅读感受,这对信息公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建立公众反馈机制

信息公开作为公众参与的基础渠道,应该给公众提供一个充分的反馈、参与平台。不仅仅可以通过参考加州信息反馈机制:空气监测手册、可获得的监督再核查表格、民众的常见问题解答及直接公布的可联系可查询机构的邮箱和电话,还可以完善丰富网络调查方式,增加空气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这种快捷方便的形式获得民众的反馈意见与建议。通过以上手段,真正建立起信息公开基础上的公众参与、反馈平台,让公众切实参与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中去。

参考文献:

[1]宋国君,宋书灵.论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模式的完善[J].环境污染与防治,30,(2):87-96.

[2]胡冠九.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1-3.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2

王挺(1994―),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研究方向:科学教育。

徐菁菁(1993―),女,浙江人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研究方向:生物科学。

摘 要:近年来,连续不断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叫苦不迭,然而人们在欢度佳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PM2.5及其他污染与雾霾相叠加,会产生更加重的污染。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现今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探究如何平衡传统年俗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烟花爆竹;PM2.5;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背景

近年来,空气质量状况每况愈下。特别是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污染使公众将环保问题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虽然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但是燃放所产生的PM2.5对本就不堪重负的环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相冲突的情况下,积极寻找平衡两者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立足当前大气环境现状,结合相关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地位及影响

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传承近千年之久,必然有其深刻的内涵。其一, 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包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首先,爆竹声具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其次,爆竹具有庆贺的意义。另外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爆竹声表达了人民对新一年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美好期待。其二,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基础。

(二)燃放烟花爆竹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环境问题,春节期间大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导致pm2.5持续爆表会使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还会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其二是噪声问题,高强度的噪音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的危害十分严重[1]。其三是安全隐患,燃放烟花爆竹很容易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建筑越来越高,人口相对密集,高空烟花等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四是垃圾遗留问题,燃放烟花爆竹还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调查发现有关环境保护的讨论已然对对公众选择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还不够普遍和深刻。从调查结果看一部分人还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此外,其它的社会力量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平时政府相关部门存在好大喜功,注重经济忽略环保的现象,在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的执法力度不够严格。而且学校等相关社会机构并未及时深入贯彻环保知识。

(四)非法烟花仍在销售,先进的环保烟花技术难以推广

烟花专营企业在保护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烟花专营企业更重视功利,忽略了劣质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环境的破坏。另外,由于环保型的烟花的声、光、烟等效果比不上传统的内筒型组合烟花,不受消费者的认可等原因也阻碍了环保烟花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三、传统年俗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方法调查建议

(一)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改革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1)各地完成在本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方案

(2)加大保障资金投入,将环境空气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

(3)加强培训,制定监测人才培养计划,为科学检测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4)定期评估和考核,向社会公布实施情况。各地应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项目实施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情况,严格考核验收。

同时,要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为目标,整合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网、农村监测网、酸沉降监测网、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影响监测网、温室气体试验监测等信息资源,增加监测指标,建立健全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点位管理制度,完善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与信息机制。从而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全面、功能齐全、指标完整、运行高效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二)公开环境信息,引导公众行为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1)通过专业气象台向公众“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并在有雾霾等污染的天气里建议市民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2)通过微博、短信等多种手段,实时节日期间的空气质量信息;

(3)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进行信息公开;

(4)积极回复解决群众关于空气质量的问题及投诉;

(5)建立“禁放鞭炮自律联盟”,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引导公民行动;

当公众真正了解了环境的现实状况,也就有了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以此来建立起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引导公众行为,百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禁放令”或加收燃放税

一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对“禁放令”进行完善,从而达到“禁”与“放”之间的一个结合点――有组织限放,将原来的全面禁止调整为指定地点、指定时间的限制燃放 ,同时完善增强监督执法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收烟花爆竹的燃放税,以此减少消费者烟花购买量,间接达到减少城市烟花燃放的目的。

(四)积极推广环保烟花,降低其成本

若要从根本上平衡传统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燃放环保类型的烟花势在必行。据报告显示,近年来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不少包括“冷光烟花、无土烟花”在内的环保烟花[2]。政府在大力推广它的同时也应该引导鼓励环保烟花生产厂家进行新环保材料的研发,以降低制作成本。只有研发与推广都做到位了,传统年俗与环境才能同时被保护。

(五)筹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活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俗传统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有更环保的民俗活动例如舞狮、庙会、花灯、祈福等。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民俗庆典活动的资金投入,支持民间技艺的传承,大力宣传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群众的在放弃燃放烟花爆竹的同时,收获到同燃放是一样的喜悦,还可以发扬民俗传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四、总结

一边是民意千年传统民俗的表达,一边是十里“霾伏”持续笼罩神州大地,在两者产生矛盾时,我们必须积极处理两者关系,发挥环保科技优势,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思想素质使“鱼”与“熊掌”兼得。只有当政府尽职,社会尽力,企业尽责,个人尽心之时,才能使两者达到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大气污染分析变化规律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腹地,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随着敦化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增大,城市人口逐年密集,各类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尾气污染加剧,大气污染从构成到防治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敦化市一项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年(2006~2010)环境空气质量年度对比分析

(一) 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2006~2010年敦化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统计表分析,全市三个监测点位的五年各项污染物年均值均没超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三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二氧化硫年均值从2006年的0.02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25 mg/m3;二氧化氮从2006年的0.02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26 mg/m3,可吸入颗粒物从2006年的0.098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95 mg/m3。

根据各年度采暖期与非采暖各污染物浓度数据变化来看,采暖期各污染物浓度高于非采暖期,市区两监测点位(国税局、进修学校)的污染程度要高于江东地区,呈现出市区人口密集区污染程度在采暖期明显增高的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可吸入颗粒物在2006年度采暖期的0.106 mg/m3下降到2010年的0.093 mg/m3,说明敦化市在空气污染防治效果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变化趋势详见折线图。

(二) 污染物综合指数及构成变化情况分析

通过对敦化市2006~2010年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比较结果可知,5年来敦化城镇综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较2010年下降了0.130,详见表1-2-1。

表1-2-12006-2010年敦化市大气污染物构成统计表

从大气污染物构成变化情况来看,2006-2010年大气污染物构成不相同,但可吸入颗粒物仍为各年度的主要污染物,2006-2009年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负荷比保持平稳,在2010年出现五年来负荷比增大,由43.6%增加到47.1%,主要原因一部分供热取暖锅炉老化,设备有等更新,另外敦化市机动车辆由2006年的27226辆增到2010年的50037辆,因此市区环境空气污染有所加剧。

二、分析结论

(一)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敦化市大气污染物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冬季采暖期各污染物浓度值高于非采暖期各污染物浓度值。在空间上,市区两处环境空气监测点污染物浓度高于江东监测点位,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成为本市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的特征污染类型,呈现出市区人口密集区污染程度在采暖期明显增高的环境空气污染特点。

通过对敦化市2006~2010年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比较结果可知,5年来敦化市城镇综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较2010年下降了0.130。

从大气污染物构成变化情况得出结论,2006-2010年大气污染物构成不相同,但可吸入颗粒物仍为各年度的主要污染物,2006-2009年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负荷比保持平稳,在2010年出现五年来负荷比增大,由43.6%增加到47.1%。

敦化市上述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供热取暖锅炉老化,设备有等更新,部分小型洗浴锅炉的烟尘排放也为敦化市环境空气污染做了很大“贡献”,几处存在于市区的全年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生产性锅炉烟尘,也是导致市区非取暖期可吸入颗粒物难以下降的原因所在。另外敦化市机动车辆由2006年的27226辆增到2010年的50037多辆,因此市区环境空气污染有所加剧。

(二) 环境空气污染原因分析

除上述社会因素外,气象条件起到很大的作用。敦化市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采暖期与采暖期几乎各半,因此采暖期长为这一地区的空气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敦化市市区所处地形为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大气稳定度多以中性和偏稳定度情况出现,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通过对这一地区逆温发生频率统计分析,无论是非采暖期还是采暖期,该地区的逆温出现频率较高,非采暖期为75%,采暖期为80%,导致市区污染在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污染特点,因而控制人为空气污染源成为影响敦化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

三、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根据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五年评价结果,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非常接近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年平均的标准值,因而控制此项污染物的产生量是确保敦化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根据敦化市污染源分布情况,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严控燃煤污染,实行集中供热,推进脱硫、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控制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

2、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取缔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对违规“小炭窑”等大气污染源依法予以,强化环境源头治理力度。

3、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治理和检查,加强对经营性小煤炉、露天烧烤等行为的执法检查,治理低空污染。

4、深化扬尘污染治理,对市区内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堆放推行仓化、棚化储存;对建筑工地采取渣土车加盖遮篷等多项措施,禁止道路遗撒。

5、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严格在用车排放监管,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6、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扩大城乡绿化面积,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改造城区土路,提高城区硬覆盖率和绿化面积。

7、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 治理 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

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污染物在空气中成分的多少,决定着空气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好坏。所以我们要通过对空气污染物的研究控制其在空气中的比重,判断空气污染指数,寻找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证人类健康。

由于有些城市的企业对工业发达的追求,对污染物的负面影响理解不够,预防不利,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从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我们通过对空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他空气污染物以及空气质量的污染指数进行分析,找出对空气污染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控制其在空气中的比列,从而达到治理空气污染的目的。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应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本文是通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来分析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方法介绍

因子分析是从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而来的。1904年Charls Spearman提出这种方法用来解决智力测验得分的统计,这是因子分析的起点。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相似系数)矩阵的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影响所有变量(或样品)的少数几个变量,并用这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关(相似)关系。这里,这少数几个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被称为因子。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因子分析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主因子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

根据空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选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这五个指标。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化工、炼油、硫酸厂的生产过程。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人为产生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电厂废气的排放等。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可吸入漂浮物是指悬浮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将常规检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等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3.2.收集数据

3.3 进行分析

R程序:x

fact

fact$scores

各地区的因子得分:

Cumulative Var为累积方差贡献率,由结果可知前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5%,所以可选取前两个因子。

因子模型为:

x1=-0.873f1+0.318f2+ε1

x2=-0.254f1+0.748f2+ ε2

x3=-0.136f1+0.525f2+ ε3

x4=0.721f1-0.527f2+ ε4

x5=0.979f1-0.189f2+ ε5

公因子f1在x1,x4,x5上的载荷比较大,公因子f2在x2上的载荷比较大。

3.4 综合评价

通过数据和分析可知,越是发达地区的污染反而没有欠发达地区严重,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和环境问题。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森林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们通过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换将质量的污染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

四、建议

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

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2)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领导必须树立

正确的政绩观,学会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5

夏日来临,面对着户外高温炙烤,许多人减少了外出计划,喜欢呆在开启空调的密闭空间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时间一长不少人却出现了头晕鼻塞、呼吸道干涩,甚至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专家提醒,可不能轻视这些症状,在初期,“夏日密闭呼吸症”将通过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展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夏日密闭呼吸症”呢?“夏日密闭呼吸症”即由于长时间处于密闭室内,因室内空气污染物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由于夏日高温,可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更容易释放,闷热的环境也容易使细菌繁殖滋生。而空间的密闭,更加使室内空气缓于流动,从而造成了有害物质的积累,浓度进一步升高。

防范密闭空气“三宗罪”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进一步指出,导致“夏日密闭呼吸症”的三大元凶——甲醛、有害细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危害着人体健康。目前,甲醛已被归类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能诱发鼻炎、哮喘,更严重可导致鼻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并可引发白血病。

针对这种情况,宋广生提供了以下建议:首先,务必注意定期清洗空调机过滤网,保持在一年2-3次为佳。其次,若长时间密闭开启空调,应保持每2-3个小时定时开窗通风,从而保持空气流通。另外,宋广生主任还建议:“若室外气温过高或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只有拥有高科技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才能真正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譬如,如今市场上有与德国实验室共同研发的第三代M&H高效去甲醛滤网。”

保护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北仑 空气质量 特征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109-03

1. 前言

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于环境需求的不断提升,环境空气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难题之一,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而且给周边动植物的生长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等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为此,王宏等结合气象条件对福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得出了气象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一些相关性,而刘新玲等和杨书申等分别对比分析了山东五城市和北京、上海两城市之间的大气污染特征,均认为由于不同城市之间气象因素、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环境污染特征和成因。

北仑区作为一个临港大工业基地,集中了包括北仑电厂、宁波钢铁厂、台塑化工、吉利汽车、申洲织造公司等在内的众多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对北仑的环境空气影响究竟如何已经成为北仑区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北仑区进一步打造适合移居城市的必要参数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2010年度北仑区域内三套环境空气自动站的监测数据,对北仑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2. 实验方法

2.1 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

2.1.1 监测点位

北仑区域目前共设置三个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分别位于城中(监测站),城东(宁波钢铁厂宿舍区),城西(青峙变电所),其中城东和城西位于工业区周边。

2.1.2 监测项目

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

2.2 监测仪器和方法

采用三个固定的环境空气自动站(美国热电环境仪器有限公司)进行连续24小时自动监测,并对小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仪器设各原理和型号为:(1)PM10的测定:β射线法。仪器为FH62C-14型可吸入颗粒物分析仪。(2)SO2的测定:紫外脉冲荧光法。仪器为43C型二氧化硫分析仪。(3)NOx的测定:化学发光法。仪器为42C型二氧化氮分析仪。

3. 结果与讨论

3.1 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图1、图2、图3清楚的显示了城中、城东、城西点位的SO2、NO2、PM10的月均值浓度情况,显然,每个点位的SO2、NO2、PM10的浓度随着季节的变化,始终呈现出一、四季度高,二、三季度低的变化趋势,这一结果与董蕙青等对广西主要城市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与刘新玲等的对于山东五城市的大气特征研究结果(主要是SO2浓度)则略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北方典型的冬季燃煤采暖因素的影响,故南方地区冬季的污染物浓度基本与春季差别不大,而且相比于北方城市总体上浓度要低的多;此外,北仑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临东海,四季分明,受到这样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北仑区域气候情况总体上表现为一、四季度空气比较干燥,昼夜温差明显,大气逆温现象频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扩散,此外,较低的湿度和无植被覆盖的地面也加剧了污染,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的高浓度,而二、三季度太阳辐射强度强,逆温层的生成时间缩短,大气对流活动旺盛,污染物扩散较好,此外,夏季较多地降雨也使得污染物得到了溶解和冲刷作用,因此,总体上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3.2 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分析

为了考察三个污染因子在一天当中的浓度变化情况,随机抽取了2月、4月、6月、8月、10月和12月的一天对这三个因子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图5、图6所示,显然SO2在08:00~12:00范围内呈现出一个浓度的最高峰,凌晨和夜间浓度最低;而NO2和PM10情况则基本一致,均呈现出两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的情况,具体的来看,NO2的两个波峰分别出现在09:00和17:00左右,波谷则出现在13:00左右,而PM10的波峰和出现时间分别为08:00左右、18:00左右和14:00左右,总体上两者每天浓度的波动情况相似,这个结果与马彬等对深圳市环境空气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在出现峰谷值的时段略有差异,环境空气污染日变化趋势不仅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有关而且还和每天的气象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早上08:00~09:00左右是上班的高峰期,而下午17:00~18:00是下班的高峰期,这两个高峰期内均显示了较高浓度的NO2和PM10,而中午13:00~14:00以及凌晨和夜间均为休息时间,这一时段机动车少,企业生产和排放的污染物也较少;而SO2的波峰则与不利气象条件有关,即08:00~12:00,是太阳照射地面,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对流加强,夜间形成的逆温层遭到破坏,高空排放的二氧化硫向低层注入,而导致这一时段二氧化硫浓度峰值。

3.3 污染物的来源分析

为了考察北仑区域SO2,NO2、PM10三个污染因子的污染源情况,表1、表2、表3分别列出了这三个污染因子在不同点位的年均浓度、节假日浓度以及非节假日浓度情况,显然除了城西点位的PM10外,三个点位各个污染因子之间的差别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北仑区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大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机动车本身的流动性和大工业企业的高空排放都有利于污染物在北仑区域的快速扩散,从而使得污染物浓度在三个点位基本分布均匀,而城西点位的PM10浓度偏高则可能是由于城西点位附近土地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由其导致的建筑施工扬尘引起了局部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偏高。

为了进一步的考察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对SO2、NO2、PM10三个污染因子的贡献程度,对三个点位在节假日和非节假日的污染物浓度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然,三个污染因子在三个不同点位上均都显示了非节假日浓度要高于节假日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北仑区域的工业企业对于这三个污染物的浓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贡献,但是从比例的数据上来看,高出的浓度并不显著,其中相差最大的是SO2的节假日/非节假日浓度比例,其节假日比非节假日浓度高20%~30%,这说明工业企业对于污染物的贡献并不是北仑区域SO2、NO2、PM10三个污染因子的主要来源,其对污染的贡献是相对有限,更多的污染主要还是来自于北仑区域越来越多的机动车所产生的尾气,这个结果和王淑云等所提出的许多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的次要因素不一致,此外,SO2企业贡献比例相对较高可能与北仑区域的宁波钢铁厂、北仑电厂等大燃煤企业有关,其燃煤产生的SO2对于区域SO2污染存在较大贡献。

4. 结论与建议

北仑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存在典型的季节性特征和日变化特征。受典型季节气候的影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污染物浓度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一、四季度污染严重,二、三季度空气质量较好;受日气象条件变化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SO2、NO2和PM10三个污染因子浓度在一天中分别表现为一个波峰,两个波峰一个波谷和两个波峰一个波谷的变化趋势。

北仑区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其次是区域内大工业企业的排放主要表现为北仑电厂等大燃煤企业对SO2的贡献。

通过对污染物来源的分析,建议进一步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由于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故一方面需要倡议政府部门和公众公车或私车的使用频率,做到尽量坐公交车;而另一方面要加强机动车的准入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禁止使用,提倡低能耗、低排放的清洁车。

(2)要提高对于北仑区的三座环境空气自动站数据的反应敏感性,尤其是城东和城西点位,要加强实时监控,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监察大队和重大项目监管科等相关科室,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3)除了常规的几项污染因子外,作为一种监控手段,有必要对一些周围具有特征排放因子的污染物实行实时监控。随着城东和城西两个自动站在线色谱项目的开展,这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站无疑会成为对周围台塑、化工码头、宁波钢铁等等产生有机物特征污染因子的企业异常情况监控的排头兵,通过这样的一种监控手段,结合北仑区环境监测站的应急监测车和实验室分析,并与其它职能科室相配合,可以建立一套完整、可靠、有效的环境预警机制,这对于北仑区这样一个临港大工业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郭二果,王成,彭镇华,等,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J],生态环境,2008,17(2):851-857.

[2]黄虹,李顺诚,曹军冀,等,空气污染暴露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2):118-121.

[3]车汶蔚,郑君瑜,邵英贤,等,珠海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5):82-87.

[4]张菊,苗红,欧阳志云,等,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886-1992.

[5]陈晶,张礼俊,钟流举,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现状及特征[J],广东气象,2008,30(4):15-17.

[6]王宏,林长城,蔡义勇,等,福州市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及其与天气系统关系[J],气象科技,2008,36(4):480-484.

[7]刘新玲,王晓明,李小明,2004-2008年山东中西部五城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2):3390-3396.

[8]杨书申,邵龙义,杨园园,北京、上海两地2004和2005年大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323-327.

[9]董葸青,谢宏斌,郑凤琴,2003广西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及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J],广西气象,2004,25(1):36-39.

[10]马彬,陈志诚,梁鸿,等,深圳市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5):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