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原因 可持续利用 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 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 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 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 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主权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羲 国际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 1998
[2] 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1998
[3] 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 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 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出版社 2001
[6] 熊治延 环境生物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7] 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 科学生活 2004(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草坪;地被植物;生态景观
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地被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温度、净化空气、固土护坡等生态功能。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绿地景观效果、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1]。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载体的城市园林绿地 ,在规划和建设时可以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2]
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也视为地被植物。国外的学者则将高度标定为“From less than an inch to about 4 feet”,即从2.5cm到1.2m。
因此地被植物的广义定义是包括草坪在内的能较好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
1.草坪地被的特点及分类
草坪是最被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形式。其特点是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中国近代园林中也出现草坪。现代国际上将草坪覆盖面积作为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1969年,成立国际草坪学会(International Turfgrass Research Conference)。目前,全球草坪栽培技术,以高尔夫球场草坪为代表。它一般设置在屋前、广场、空地和建筑物周围,供观赏、游憩或作运动场地之用。
城市绿化的目的在于净化空气、保护水土、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隔离噪音,但冷季型草坪通常修剪得很短而几乎没有吸尘、降噪的作用,蓄水功能基本为零,它不能提供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它的定期修剪还引起了严重的噪音扰民问题,所以说冷季型草坪对环境的负效应很大。除此之外草坪还会抢占其它植物的用水,尤其一些大中形城市地下水资源匮乏,很多树种需要靠人工浇水来补充水量,而草坪的抽水功能往往让那些急需水分的树木得不到应有的水分。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连和青岛就曾大面积的应用草坪,现在这些缺点已经完全暴露出来。
2.其它地被植物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
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
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 草、马蔺等。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
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
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
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
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
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3.以沈阳为例探讨草坪的发展趋势
单一植物地被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这对于生态的和谐平衡是不利的。因此混播地被越来越受欢迎。此外由于混播地被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生物就会形成一个生态的平衡,可以根据生物内部的调节来达到平衡。
3.1采用乡土植物
寻求适合做草坪的乡土植物。跟国外的成熟的草坪相比,国内的天然植被却是藏在深山无人识。有些天然植被像蒲公英、大小羊胡子草、苦菜等在耐干旱性、耐践踏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土生土长的天然植被在管理上可以省下很大的一笔资金。
生态草坪的建设,就是通过模拟自然植被群落,建立草灌结合的草坪形式。它具有最大限度地稳定性和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根据环境及景观和生态需要,以当地乡土草种(一种或多种)为绿化骨干、和花卉、亚乔、灌木按生态原理来配置,使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和视觉效果都很好,且草坪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都较低,同时达到生态和经济效效益的双效结合。
3.2选用经济效益好的植物品种
选用管理粗放,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可大大减少地被景观的后期养护成本。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改造。
3.3适合在沈阳地区应用的地被植物
目前沈阳市园林常见地被植物165种,隶属46科97属。其中草本地被植物有117种,矮灌木地被植物有32种,藤本地被植物有16种。这些园林地被植物包括草本、矮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类型。[3]其中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一、二年生草花:紫花地丁、蛇莓、藿香蓟、二月兰、半支莲、孔雀草、叶美女樱、雏菊、白三叶草。宿根花卉:玉簪、萱草、鸢尾、马蔺。灌木:沙地柏、平枝枸子、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攀援植物:五叶地锦、山葡萄枝。极耐旱耐盐碱:紫花苜蓿、沙打旺、木地肤等。
【参考文献】
[1]安利波.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发展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的区域,”要想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那么就需要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具体化,其核心是将保护区同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居住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广大农民,世世代代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而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导致他们在土地使用决策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映冷漠。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制约是明显的,特别是在短期内,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农民承担着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短期内,保护的成本却是当地社区牺牲了一些发展的机会,致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一、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1 农村能源严重短缺
在大围山周边社区,现在农村居民大部分生活燃料来源于木材。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的增长,但当前农村的生活能源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主要依赖于农民自留地中的木材和掠夺保护区中的部分木材来作为生活燃料,这样就直接威胁到保护区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2 农业技术力量和交通条件滞后
社区的农民天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闭塞,很少接触到外面的环境,还是采用原始的轮歇耕作,缺乏现代农业工作需要的经验。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大部分村落都通路,但这些公路技术指标低,汽车难通行,尤其雨季,车辆无法通行,少数村还未开通公路,还是弯曲的林间小道。这样给当地发展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无法通畅的运输各种农产品。
3 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低
大围山周边社区是典型的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周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里的农民群众,生活靠山,发展靠山,森林资源成为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由于经济收入低,家家户户的生活烧柴、牧畜放养、房屋建盖等都需要靠山林提供的各种生物资源来维持。如果没有森林资源来维持,只是靠种香蕉、草果等经济作物来维持基本生活是难以发展的,从而使社区农民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的行为时时发生,依赖于大量的森林资源。
4 耕作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当地的大部分土地利用是以轮歇耕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存在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为了生存,当地农民追求粮食生产,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广种薄收,随之造成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带走土壤水分;根据调查局部地区已出现产量逐年降低的现象。
5 林农矛盾尖锐
大部分地区山势较陡,土壤较薄,海拔高差变化大(2265m),尤其是试验区林地被村庄、道路、农地等分割,林农交错十分突出。周边社区农户饲养大小草食牲畜,长期以来有野外放养的习惯,林农、林牧矛盾将突出尖锐。
6 文化素质低
保护区周边社区里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少数小学毕业,初、高中毕业就更少了(3.4%)。文化素质低,就导致群众生活普遍较贫困。
二、社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大农村节能改灶力度,降低木材低价消耗
对社区里的农户提倡以沼气代柴、以电代柴等能源结构,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大围山周边的少数村已建立起部分沼气池,给当地的农民带来诸多方便。但还是没有完全利用好沼气带来的好处,比如,建成“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和一个小鱼塘)的模式,或“四位一体”(即太阳能、沼气、种植、养殖)的生太家园模式。沼气不仅用作烧饭、照明,还被用作孵化家禽、贮粮、灭虫等。节省的稻麦草用作大牲畜饲料,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替代薪材,保护了森林资源。
我认为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适合第一种模式,大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建一个小鱼塘十分必要,沼气池中的沼液即可喂猪又可用来养鱼等,沼肥施果浇菜等,这样就很好的利用沼气带来的效益,同时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大能源建设,不但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为农民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可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很值得推广。
2 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交通条件
交通的畅通与否是打开信息的一个窗口,若没有便利的交通,那么大山里的农民一到雨季只能呆在山里;若交通方便,不管什么时候农民都可以把他们的农产品拿到集上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交通发达了,才能加快农村的林、农技术创新,引进一些已推广的种植技术,改善农民以前的种植模式,改变他们的原始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其经济收入。农业科技充分发展了,很好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才能减少农村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烧柴。要想使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只有让山区群众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森林和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广大老百姓都富欲起来了,保护区的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来越宽。
3 开发森林蔬菜,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
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的今天,森林蔬菜以其无公害、低热量、高营养的特点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森林蔬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我国营养学家对全国各地的近百种野生蔬菜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很多森林蔬菜营养价值比许多栽培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森林蔬菜有含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有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如蕨类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有的野菜中还含有ca、Mg、Fe、zn、P、B等20多种无机元素。
森林蔬菜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如蕨类中含有多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Bl谷甾醇等,这些化学成分都具有药理作用。
开发森林蔬菜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开发,重视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是保护区)。
(2)人工引种驯化,建立栽培基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3)拓展深加工领域(引进加工设备,建立加工企业,对森林蔬菜进行深加工、包装等),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发林庄经济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局长刘先新给林庄经济下了一个定义:林庄经济是以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为目的,以非公有制经营为主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明确的经营方向,固定的经营地点,明晰的山林权属,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坐落在丛林中,那里有天然形成的地质地貌,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还有农民自己经营的鱼塘、养殖场、沼气池等,这些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能感受到“乡里乡亲乡情”,看到“土里土气土货”;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河口县的民族村、二条半等,那儿的农户就是林庄经济发展的缩影。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树”上挂满财富
林庄经济的外在形象就是开发生态观赏、绿色旅游等,这一旦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便成了价值连城的“金元宝”,其老百姓也就成了“山上绿色银行”的主人。
4.2“树”上挂满理想
与传统农业不同,林庄经济始终与生态、绿色、环保相伴,鸟语花香是他们的家园,小桥流水,生活富足,文明和谐,这才是小康之家的缩影。
4.3“树”上挂满希望
它依托资源优势,主体特色鲜明;长短期协调共进,产业链加长;促进农民增收,广纳社会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借助产业的跑道,综合利用好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林庄经济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自然保护区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保护宣传活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宣教计划,宣教内容主要是与保护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及保护区特点、保护对象、意义和科普知识为主。
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管理的成败,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生产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文化素质低、认识水平不高,信息闭塞的实际,从提高思想意识、改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入手,从而带动社区发展致富。
在保护区的重要路段立一些宣教牌、宣教碑等;编写反映大围山工作动态的简报,寄往县各大机关、各级主管部门以及保护区周边的村民;编辑精美的林业生态旅游宣传资料、宣传片在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使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主动适应被动适应自然选择社会选择可持续发展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
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
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大自然的选择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统一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进化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适应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属性。换句话说,进化、适应和选择都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是物种演化过程中3个最重要的环节。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为人类造福。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DPSIR修正模型;物元分析法;耦合协调分析;舟山市
中图分类号:X24;X826;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158-07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21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不可再生的主要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早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并持续恶化。学界关于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领域下属的一个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但一般意义上包括以下3点:一是土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二是土地资源(或土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生态服务或保障,三是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健康和可持续的前提下,土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人类生态服务[1]。本研究基于第三点对土地生态安全展开研究。在当前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并以此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准确评价一个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并以此做出对策分析,对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和各指标权重科学确定是评价工作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方法是研究结果是否全面、科学、准确的决定性因素。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学界目前主要采用EES模型、PSR模型、DPSIR模型,其中DPSIR模型是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基于原有PSR模型存在不能把握系统结构和决策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只能通过环境状态指标间接地表述等缺点,对PSR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所提出[2]。基于EES模型,部分学者采用熵权法与物元分析法相结合、熵权法与集对分析法相结合或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分析法相结合的模型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3-5]。在PSR模型方面,有学者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或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权重计算方法,分别与综合指数法或物元分析法相结合得到评价模型[6-9]。另有学者基于DPSIR模型提出DPSIR模型与TM影像或TOPSIS模型相结合的修正模型[10-11]。在综合考量各个模型的优劣后,本研究提出基于物元可拓理论与耦合协调分析的DPSIR修正模型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DPSIR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充分、全面地反映了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各指标间的联系,使指标具有准确的评价能力。采用熵权法对权重进行计算能够保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12,13]。物元分析法与耦合协调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兼具物元分析法能够无丢失地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特点和耦合协调分析能够对各系统间联系做出动态评价的特点。模型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并能够基于各系统间的动态联系提出科学的应对建议。本研究尝试采用该修正模型对舟山市土地生态安全做出评价。
1 基于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按照模型对各系统间应具有内在联系的要求,分别从生态敏感地减少、土地污染压力增大与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减少3个方面选取指标。在具体指标的选取思路上,以土地污染压力增大方向为例,以单位土地废水负荷作为土地污染压力增大的替代指标,并以此为核心选取链式的5个指标:工业总产值、废水排放总量、单位土地废水负荷、粮食作物总产量、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资金。工业的发展会引起废水的增加。因此,工业总产值为驱动力,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为驱动力造成的压力。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会导致单位土地废水负荷的加大,即压力改变状态。土地状态的变化会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并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即状态产生影响。人类在感知到影响后采取措施,加大污染的治理力度,增加治理资金以作为响应,即影响带来响应。此外,在生态敏感地减少方面,研究选用水土流失面积作为生态敏感地减少的替代指标,以此为核心指标选取5个链式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除绿地外建设用地面积、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当年围垦已利用面积。在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减少方面,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减少的替代指标,以此为核心选取5个链式指标:总人口增长率、城市征用土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造林面积。在指标性质上,正向安全性指标定义为指标值越大土地生态越安全,负向安全性指标定义为指标值越大土地生态越不安全。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研究选用熵权法进行计算。具体权重的计算不再做过多的介绍。基于上述说明,得到土地评价体系(表1)。
3 舟山市土地生态安全实证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数据来源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9°32′-31°04′,东经121°30′-123°25′。行政区划为全部舟山群岛,有大小岛屿1 391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03个,礁3 306座。全市东西长182 km,南北宽169 km,区域总面积2.22万km2,其中海域面积2.08万km2,土地面积1 440.12 km2,海岸线总长2 444 km。历年平均降水量1 356.3 mm。2010年舟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44.3亿,其中第一产业占9.6%,第二产业占44.5%,第三产业占44.9%,工业与服务业发达。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12.13万人。
4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舟山市案例,将DPSIR模型、熵权法、物元分析法与耦合协调分析有机结合。在指标的选取方面采用DPSIR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选取的指标科学、合理,对舟山市土地生态安全具有准确的评价能力。采用熵权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熵权法基于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指标权重的计算上有着客观准确的优势。在评价方法上,本研究提出了结合物元分析法与耦合协调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对象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
1)研究利用该模型全面地分析了舟山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各系统间的动态联系,研究结果与舟山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基本吻合。对于舟山市现存的发展困境,建议制订系统的、全面的宏观性战略,尤其要重视土地的污染问题和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的保护重建工作。此外,在产业结构上舟山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减少工业的比例。
2)该模型既保留了物元分析能够无丢失地全面评价对象现状的特点又有耦合协调分析能够对对象做出动态评价的特点。在处理生态安全问题上,将抽象的、难以界定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化、简单化,将定性的生态安全量化、数据化。同时,将一个个单独的问题纳入一个整体,从整体上考虑处理方案,这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很大的助力。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在一些指标上缺少完善和准确的评定标准。因此,该模型在构建经典域与节域方面存在缺陷和遗憾,部分指标在经典域和节域的划分上只能参考以往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以及其他地区在这些指标上的实际值。经典域与节域的不完善会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相信随着学界对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深入,对指标的评价标准将会愈加明确,而该修正模型也将更具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智国,杨子生.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5-12.
[2] MARTINS J H,CAMANHO A S,GASPAR M B.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 to fisheries management[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2(69):273-281.
[3] 罗文斌,吴次芳,吴一洲.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物元分析评价――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7):3818-3827.
[4] 张小虎,雷国平,袁 磊,等.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88-93.
[5] 卓凤莉. 基于熵权系数和集对分析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河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6):111-114.
[6] 张 锐,郑华伟,刘友兆.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J].生态学报,2013,33(16):5090-5100.
[7] YE H,MA Y.DONG L M,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for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Dali based using PSR model-with data in 2009 as case[J].Energy Procedia,2011(5):2172-2177.
[8] 刘 蕾,姜灵彦,高军侠.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物元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117-121.
[9] BAI X R,TANG J C.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ianjin by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81-887.
[10] 张继权,伊坤朋,HIROSHI T,等.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89-195.
[11] 徐 美,朱 翔,李静芝.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冰川冻土,2012,34(5):1265-1272.
[12] 李晓倩,刘学录.土地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5):129-133.
[13] 高长波,陈新庚,韦朝海,等.广东省生态安全状态及趋势定量评价[J].生态学报,2006,26(7):2191-2197.
[14] GONG J Z,LIU Y S,CHEN W L.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development using a matter-element model: A case study in Zengcheng,Guangzhou,China[J].Land Use Policy,2012(29):464-472.
[15] 陈俊华,慕长龙,陈秀明,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景观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006,26(7):2093-2100.
[16] LI Y F,LI Y,ZHOU Y.Investigation of a coupling model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98):127-133.
[17]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36(5):38-45.
[18] 黄辉玲,罗文斌,吴次芳,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16-322.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生态设计;景观要素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A
一、综合性公园的界定及研究的必要性
(一)概念界定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定义综合公园为: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
(二)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多地城市空气重度污染已成为我国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导致了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度以及自然人文景观美感的降低,使城市人们的户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而一处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公园景观在遭受各种污染的城市里无疑是一块异常珍贵的自然之所,关系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公园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但随着城市公园数量的逐年增多,许多新公园在注重景观营造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的可持续构建。公园景观的生态可持续是一个整体的联系,从而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认识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探讨综合性公园景观各要素的生态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自然景观要素生态设计的探讨
(一)植物的生态设计
植物作为综合公园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发挥着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植物不仅是用于造景的元素,其配置更要满足使用功能、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要求。因此,公园场地植物的生态设计可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原则:
尽可能保护场地原有植物。在规划设计前,应对原有植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将健康状况良好的植物保留下来。对已有植物的分布绘制成图,在进行公园规划设计时,尽可能保护和利用原有植物成为设计构思的出发点。
进行植物配置时,最好以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作为较大规模的种植设计理论基础。植物配置应综合考虑植物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
绿化系统应保持物种生物多样性。以地带性植被为种植设计的理论模式,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多年生与一年生植物、常绿与落叶植物、速生与慢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复合群落结构,以利物种之间互补共生。
邻近公园外受空气污染较重的区域,应选择相应的抗污染植物种类。大多数针叶树和常绿树不抗污染,而落叶阔叶树的抗污染能力较强,如国槐、银杏等就属于抗污染较强的树种。
(二)动物与微生物
公园中的动物与微生物主要分布在绿地及水域,包括鸟类、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野生动物,适度的野生动物可以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补偿了生态环境。由于综合性公园中存在大量的人工设施与人类活动,区域生态景观在设计时应该有意识地营造适合部分本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公园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相关科学资料,包括本土的野生动物和迁徙的鸟类,在环境要素设计上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创造不同的生境。
公园内的道路设置应尽可能避免从生境内部穿过,以保护动物栖息生境的完整性。为某些物种所需不同的环境条件创造较为稳定的生境斑块,对于生境破碎化敏感种来说是很重要的。
植物群落创建的同时应考虑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例如,不同鸟类由于筑巢高度不同,丰富乔木与灌木的高度可以吸引各种鸟类筑巢。以及提高下层灌木的复杂性,可增加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
公园的水环境对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有着直接的影响。健康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中污染物、分解毒素并且吸收重金属物质。营造适宜水生动植物生长的自然驳岸水域和湿地,是保障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水体
公园系统中的水体不仅是构成景观的要素,也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转和发展的物质。在进行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建设雨水收集、节水灌溉和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这几项技术。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和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中水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浇灌水源,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宜人的休闲空间和场所。
1、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主要是规划建设集雨绿地和生态渗透池。集雨绿地是有植被的洼地,能降低排水流速和侵蚀程度,具有较强的渗透力。生态渗透池也可利用原有水体改造或新建,水池剖面一般设计成高、低水位两段。平时生态渗透池维持在低水位,下雨时水位可升至高水位以降低地表径流,其蓄水量可慢慢渗透地下。
2、节水灌溉
灌溉是对园林绿地在自然降水之外的额外用水补充,构成公园水资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灌溉方式由于水分蒸发而被浪费,因此可采用滴水灌溉将水直接引导到植物的根部,极大节约用水量。除此之外,应尽可能使用公园中集雨系统收集的雨水和经过生态处理得到的中水来作为灌溉用水。
3、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综合性公园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水如直接排放,则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营建湿地净化系统,将污水以自然生态方法处理成为中水,作为景观和植物灌溉等非饮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探索把这种生物净化系统与景观塑造和功能活动安排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公园生态与使用功能的统一。
三、人工景观要素生态设计的探讨
(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场地
场地是公园内动植物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有效手段,更可通过自身形状和高度的多样性营造不同的生境。场地的设计将生态原则放在首位,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确定景观美学特征,为丰富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供更多的空间。保护和合理利用公园场地,使场地保持生态健康应做到: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和破坏。通过规划确定尽可能小的施工区域可减少损害健康的场地,同时保护位于土壤最上部10~25cm的表层土。因其含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是植物根部活动重要的依附土层,如被破坏会严重影响局部的生态系统。
恢复被破坏的场地。在城市公园建设用地中,被破坏的场地一般分为废弃地和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地块,对场地的自然生态活动构成障碍。对场地被污染的土壤必须重建适当的地形,以及进行微生物或植物修复。
重视湿地系统的保护和建设。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场地中存在的各种自然湿地应作为保护区予以保留,限制建设和游憩活动等,以保护其自然结构和功能,并作为生物栖息地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使用生态材料
为了实现公园整体景观环境的生态可持续,除了植物所构成的生态环境外,公园的道路铺装、构筑物、服务设施等也应选择低碳环保、节能的材料类型。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使用当地和蕴涵能量低的材料,以减少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以及使用可再生材料,如木材、竹材等。
尽量利用天然和废旧材料,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时要最大限度利用旧建材。
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材料,包括建材及维护公园绿化使用的肥料、除草剂等。
公园铺地也尽可能选择生态环保及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传统材料如砖、砾石、卵石等也在铺装中发挥着独具特色的作用。
(四)绿色能源的使用
绿色能源是指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城市综合性公园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公园的生态化建设中具有普遍和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用来为建筑和照明设施提供所需能源。
公园中建筑规模相对较小,且功能单一,利用太阳能提供建筑物内所需部分或全部能源,以降低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将太阳能发电系统转换的电能用于园路灯、草坪灯等照明设施。风力发电系统在公园中的选址需考虑不同地点风向和风速的差异,高耸独特的形体可成为公园内的标志景观,结合太阳能光电系统为公园提供多种气候条件下的绿色能源。
四、结语
公园在提供给人视觉美和娱乐空间的基础上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生态循环中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和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设计的理念将不断渗透到公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生态格局的稳定正是建立在各要素保持较好的生态连接。因此,综合性公园中自然和人工景观要素的可持续性统一是实现城市景观环境良性循环与生态效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