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1

笔者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多年,从所从事的评估业务的范围来看,主要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破产清算、抵押贷款、中外合资、出资注册等经济行为;从评估业务的分布来看,主要是保定市及23个县市区。笔者所在公司作为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评估机构,已为联社评估抵押贷款项目千余项,一般抵押物都是个体工商户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而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应面对的主体——农民户本身,委估资产案例接近于零。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下面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角度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生态环境含义

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在国内,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学领域。《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5)一书中,把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主体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本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从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两个层面来理解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内生环境是指在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由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和基层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与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机制和环境;外生环境则是指农村金融的消费群体和金融主体生成、运行和发展所依赖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外部的体制、制度和环境。

(二)农村金融生态内生环境存在的问题

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内生环境的核心就是农村金融主体和消费群体之间的资金流动关系,即农村金融消费的供需状况。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村金融消费的供需不平衡。

首先表现为金融消费“量”上的不平衡。农村资金外溢现象严重,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存贷差较大和长期以来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致使大量资金被转存到中央银行,流出农村。其次还表现为金融消费“质”上的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即资金流动的载体)不充分,不能满足其服务需求。我国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金融服务的需求旺盛。然而,农村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偏少,面对庞大消费群体,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三)农村金融生态外生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经济水平、社会信用体系、金融运行独立性、法治、文化等外生层面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存在的问题如下:

1.?农村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环境作为金融生态的外生环境之一,其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和城市比起来,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薄弱。信用是指交易主体具有偿债意愿和能力。它包括人格信用和财产信用两个要素。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重要的外生环境。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薄弱,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在人格信用方面,存在债务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财产信用方面,则存在难以提供贷款抵押物等现象。

3.?农村金融运行独立性差。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是金融生态的外生环境,金融机构独立运行是金融生态有效循环的表现之一。只有金融独立运行,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我国农村金融运行独立性差,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较多。例如,在陕西省周至县2004年度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中,行政贷款就占了36%。

4.?农村金融法制缺失。法制环境也是金融生态重要的外生环境。法律以其稳定性、长远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在金融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法制体系缺失。关于农村金融的法律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专门针对农村政策性、合作性以及非正规性金融机构的建立、运行和发展的法律;同时执法程序不规范,打击农村金融非法活动力度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5.?农村文化习俗保守。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伦理规范、道德习惯等)作为非制度性的外生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生态。我国农村的文化习俗大体上是偏向于保守的。多数居民认为,消费应该有节制,“量入为出”,甚至有些偏激地认为“大进小出”更好;农村居民对理财的观念普遍停留在储蓄阶段,一般不愿意借钱,认为这是贫穷的表现,即使需要借钱,借贷行为也多发生在亲友间,对正规的现代金融的接纳程度不高。

二、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脆弱的,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原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农村金融生态的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2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 问题 对策 建议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利用金融生态这个概念对我国的金融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对于正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金融生态这一概念,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进行试探性的研究。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

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所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以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农村金融生态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与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具有相互互动的关系。主要包括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村的法制环境、农村的信用环境、农村的市场环境和农村的制度环境。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经济决定着金融,金融成为整个经济的核心,因此农村的经济环境成为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规模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农村金融运行的效率。要想农村的经济有一个好的发展,法制环境必不可少,因此农村法制环境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它能够为债权人、投资人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同时又能有效的遏制和打击违法行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协调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总体来说,农村制度环境为农村金融业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成为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制约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

(一)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金融的运行环境不理想。

当前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同时农业没有形成很好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以上种种原因决定了农业金融成为成本高、风险大的产业。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当时总体来说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城乡发展的差距依然扩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改善,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也日渐萎缩,一些银行为了追求一时的利润把资金投向大城市,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大量的资金涌现城市,使得三农资金缺口不断扩大,这样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使本来就不多的农村资金变得更少。农村资金涌向城市,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给整个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由于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从而阻碍了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

(二)政府干预过多,政府的政策不配套。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行政力量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正常的业务开展。导致金融机构在工作上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往往形成一切听从行政上的安排,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正常发展。行政干预还体现在维护正规的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限制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使得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过多,导致农村经济不能真正形成市场经济,表现出经济主体不够活跃,难以适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就不能真正振兴农村经济,实现规模农业。

(三)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够完善。

当前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法律法规比较少,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整体上体现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状,普遍存在着执法难得问题,行政的干预比较严重。个别部门因为自身的利益和局部的利益,经常会有保护现象的发生。执法效率低下,执法周期过长,致使金融机构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维护,损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降低投资的积极性。

(四)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

与大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与之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现状来看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在农村中农村信用社成为唯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农村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主体,因此表现为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为农村的金融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市场供求不平衡,供农业贷款的数额有限,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关于生产性的贷款比较多,而相对来说关于消费的贷款比较少。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也不完整,导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上只是关于农村货币的市场,而相对的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涉及的较少。另外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受到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业务只能维持在传统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的层面上,与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极为不适应,使得金融机构存在着较大的经济风险。

(五)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分工负责、相对独立的金融管理体系,但是从监管的角度看,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缺少风险主题致使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农村金融监管目标的错位,使外部监管职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农村监管理念落后,监管的内容陈旧,监管效率低下。当前我国关于农村监管管理的理念还很陈旧,没有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金融监管。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监管所依据的标准和监管的方式方法不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监管的要求。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随着我国取消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压力,有效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相对来说,农民和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负担。免除农业税,变相等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广泛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在面对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局面,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应该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力条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农民从事的农业生产大多数是分散性的,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应该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业带来的收入,还能广泛提高农民甚至是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业技术的推广也能促进农民的增收,为农村社会保障的贯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地方支付自觉克服保护主义,充分保障政府应有的功能,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做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切实做到从保护经济金融的角度出发,有效的防止地方保护行为对金融生态的破坏,时刻做到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在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的同时,要积极为本地的金融业发展献计献策。还要充分认识到,没有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那么农村的经济将很难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种产业并且努力为其良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

(三)完善配套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强力有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更好的完善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的基础。尽快制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加大法律的震慑力,并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保证经济发展从大局出发,提高执法的效率,更好的体现法律应有的作用。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村的信用环境处于健全的程度,从而实现对农村金融活动的有效管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凡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济[J].2007,1.

[2]李红.优化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农村经济》[J] 2008,6.

[3]董岚,安文龙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河北金融[J].2007,9.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3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Thepracticepatternof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asystematicprojectinvolvingvariousaspects,bothmaterialandspiritual.Inpractice,weshouldworkoutscientificandeffectivepatternsfor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oadapttotheactualsituationinthecountrysideintermsoftimeandlocality.

Keywords: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practicepattern;countrysideecology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1]。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化、市场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关于农村城镇化概念表述、问题研究、模式分析的成果很多,主流观点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2]。城市人口增加、面积扩张、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欧美城镇化模式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共识。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城镇化与欧美国家城市化背景不同,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文化、制度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不该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当做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孔祥云教授在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中提出“转移型城镇化”和“非转移型城镇化”模式。转移型城镇化模式包括自发转移型与强制转移型城镇化模式两种。自发转移型指的是由于市场力量的诱导促使农民向城市迁移而实现城镇化的模式;强制迁移型是指由于地方政府的某些行政行为,迫使农民向城市迁移而实现城镇化的模式[2]。非转移型城镇化指不以农民向城镇化迁移为必要条件,通过政府或企业开发农民所在的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笔者以孔祥云教授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为研究基础,以“非转移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开发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转化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所处开发环境之间是否匹配。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研究

中国加入WTO后,人力资源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学者们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构建。彭剑锋指出:所谓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人才与人才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及其制约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均衡[4]。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包括人才得到尊重、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人才流动与配置的市场化、教育资源的市场化等在内的十项标志。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是否引入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技术、优良的教育资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诱人的人才政策,而是取决于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的‘合适性’、‘有效性’、‘匹配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内涵,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是指,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的“适配性”。这种“适配”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必须保证开发主体在其中长期处于“开启”状态,即人才处于活跃的状态下。(2)凝结于人力资源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创新等能力必须适应开发环境,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如果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不匹配’、‘不合适’,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在对内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移植温州地区的‘重行动、轻学历、极强风险偏好、重商轻迁’的文化,就会不利于当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适配性的开发环境主要涉及区域文化适配性、科技适配性、教育适配性、区域自然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适配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以农村人口为对象,以现有人口质量为基础,包括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适配的区域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人才政策环境、自然环境。优良的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能充分发掘农村劳动人口的生产力,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的城镇化。

3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研究理论基础

3.1生态学理论生态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主流研究观点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5]。主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主体与环境相互适应;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转化、再生;协同进化。生态学是一门以“和谐”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的概念、价值观念和分析方法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哲学[5]。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系统要保持稳定存在,最可能的途径就是主体和环境之间形成某种和谐稳定的关系,即主体适应环境。生态学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同自然整体进化的关系之中[6]。基于此,人类应将生态因素纳入自身的行为体系中,将人类自身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匹配,形成人、自然、社会三者构成生态化的基本坐标。

3.2人力资源区域异质性异质性,英文为heterogeneity,是指质或种的多样性,质或种的变化性,无关联的质或种的杂含并存。《辞海》对异质性的解释是:由彼此差异较多的单元组成的组合的性质。如某群体的成员来自多种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参差不一,习俗各异[7]。经济学中,对于‘人’的异质性的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认为:企业家是‘具有特殊天才的人’,应该获得‘稀有天才的租金’。1960年,舒尔茨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家作为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其异质性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中国学者丁栋虹对人力资本异质性进行研究,并定义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是异质型人力资本(IdiosyncraticHumanCapital)。同时指出,企业家是拥有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周文斌将人力资源异质性研究推及到区域层次,提出人力资源的区域异质性,指出:人力资源的异质特色主要通过区域群体共同的或极其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区域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心理倾向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反过来影响思维方式,体现价值观[8]。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构建———五个适配性

非转移型城镇化模式中强调城镇化进程不以农民向城镇化迁移为必要条件,需要政府或企业开发当地农村,提供与农村现状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架构必须着力于五个“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五个适配性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4.1人力资源开发区域文化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与当地的区域文化相匹配。区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区域成员身上的文化,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区域的发展。霍夫史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为研究区域文化适配性提供了基础。他在研究中提出了辨别区域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权利距离、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倾向、不确定性规避、长期时间导向。权利距离指下属人员或者是上级感受到的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权利大小、影响力的大小;个人主义倾向用来测量个人受集体影响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指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忍受程度;男性化/女性化倾向用来测度表现自我、控制外界愿望的强弱、参与的深浅;长期时间导向反应社会对传统和未来价值的信仰程度[7]。周文斌利用霍氏五维度对温州和西安地区的区域文化进行研究后指出:温州地区比西安地区具有更高的男性化倾向和集体主义倾向,而西安地区比温州地区具有更高的权利距离。温州人具有强烈的追求事业成功欲望,特别是赚钱意识浓厚。区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整合、沉淀、归纳成型,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践证明,如果盲目推崇甚至移植温州文化到西安或其它地区,鼓励他们去创业,并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2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环境适配性主要是指技术要与应用它的人的知识结构、生活境况相对应、相匹配。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体是人,技术则是客体,主客体相互依赖,主体能动的把握客体,将客体放在自身的认知框架中,在自身实践技能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与客体融为一体。人们才能理解、吸收和革新他所使用的技术[9]。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其次,不同农村发展阶段,人们所能接受的技术应该属于不同阶段,所以对特定的人群应该有特定的技术发展形态。这种人与发展技术的匹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大量的先进技术的引进,只会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中国不少学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FDI带来的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是否相适应。许学军(2003)以拉美国家为例证实了大量FDI所带来的不合适的技术进步通过拉大不同劳动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会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而以东亚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适应性为例,证实了人力资源的先行累积与合适的技术进步不但能促进落后国家的快速发展,同时能进一步诱致人力资源形成,由此带来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10]。

4.3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环境适配性教育、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目前农村教育的最大困难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这种情况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相差甚远。教育环境适配性强调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农民需求相契合。因此,必须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要求与农村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发展先进教育观念,对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及考评制度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构建一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衔接的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化众生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1]。首先,全面巩固提升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关键,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农民需求出发,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结合当地特点、实际情况、农民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为农村农民青年提供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训,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再次,强化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终身教育的核心。因此,要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实际,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支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

4.4人力资源开发自然环境适配性自然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很大,自然环境适配性主要强调人力资源开发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匹配。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分析农村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例如,中国很多山区地质构造特殊,地貌形态复杂、气候多变,由此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2]。发掘当地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地区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培训相关技能,发展特色优势。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5

[关键词]寒地;小城镇景观;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1 寒地小城镇生态环境状况

1.1 寒地小城镇概念

寒地小城镇属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一种城乡过渡体,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和农村相比,它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以非农产业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社区,既同乡村保持着密切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与城市相比,它又明显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经济的集聚程度、结构的现代化程度等都不及城市,发展较为落后。

1.2 生态环境特点

1.2.1 人文环境

小城镇环境是由那些与小城镇居民生活、工作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物理(包括自然的、人工的)条件与社会、人文、经济、信息条件所构成的。其中社会人文环境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与深层结构之中,指导人行为与行动的非物质、无形存在的事物。

近年来,满足人的需求已成为生态环境设计的目的和归宿。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设计学科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潜在的内涵,即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然而现代的建筑与规划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到处是排列式雷同的住房和毫无意义的公共空间,单调、枯燥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其中的人们无法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精神调节。同时,越来越强烈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及人的不当行为都加剧了环境的退化。

1.2.2 气候条件

气候也是影响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寒冷地区一般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较为缓慢,生态平衡维持难度较大。寒冷气候使得生物的生长期漫长,延缓了恢复进程,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另外,在城镇建设和布局方面,寒冷气候也影响着城镇保护和恢复现有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植被覆盖率低,物种较为单一,当遇到风沙或暴雨肆虐时,易发生自然灾害,从而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1.3 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寒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存在着土地浪费比较普遍、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监管不力的状况。因此,只有建立生态型小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小城镇的生态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的问题。

2 寒地小城镇景观构成因素

2.1 自然条件

小城镇景观的构成主要是依附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种自然因素的特征和历史,并在寒地小城镇的景观规划中使之充分的展示出来。水体、地形、地质、气候、植物都是构成小城镇景观的因素。但寒冷地区气温较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自然生长的植物分布不均、生长缓慢、品种单一,受季节影响较大,景观规划需要人为改善。

2.2 人工因素

人们根据其主观的意愿所进行建造和加工的景观因素,主要包括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人工环境构成因素。建筑物的地方特征和历史特征都比较明显,且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还要与时代和地方特色相一致,成为创造地方性特色的因素。桥梁、电视塔等一些环境辅助建筑,可以有其独特的造型和处于标志性的位置,成为小城镇景观规划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结合自然景观合理运用的人工景观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3 社会影响

小城镇的景观设计必定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了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这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科技水平、审美意识和标准,一个地区的地域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相关规定等。

3 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规划思想

3.1 生态景观概念

指由地理景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景观(植被、动物、微生物、土壤和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经济景观(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产业过程)和人文景观(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的多维复合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3.2 生态景观环境规划基本原则

结合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现状,规划一般应遵循“4R”的基本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o“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建立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

4 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规划

经过以上对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的各项分析可知,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应依据自然条件,充分地了解各种自然因素的特征和历史,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人工环境构成因素。所以,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的鲜明特征就是人为因素的运用、生态小城镇景观环境和模式的建立。以下从小城镇生态产业规划模式、空间形态模式和城镇个性化模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寒地景观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

4.1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产业规划模式

根据产业部门的不同可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4.1.1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能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现小城镇的生态农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即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加速物流和能流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过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如把作物秸秆等不是烧掉而是用来发展畜牧业,用牲畜粪便制沼气,既可为农村提供饲料和能源,又可为农业生产增加肥源;三是因地制宜的开发农村能源,如兴建沼气池,推广节柴灶,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改变靠砍树来解决烧饭燃料问题的做法;四是保护、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保护森林,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及各种生物种群:五是防治污染,使农业生产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六是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扩大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修建大型氧化塘,保护天敌等有益野生生物,推广生物防治。

4.1.2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生

产-消费-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反馈式流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产品,达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业生态学则把工业体系预想为生态体系的一种特殊情况,将它描绘成如同生物生态系统一样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流动及储存的形态。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态工业”模式是“卡伦堡共生体系”。卡伦堡位于北海之滨,是丹麦的一个工业小城市。那里的主要5家工业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百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它们逐渐地,自发地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水以及各种副产品,并用专门地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工业共生体系”。

4.1.3 生态服务业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就是将生态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生态服务业包括生态旅游、生态物流、生态商贸、信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如生态旅游可以被视为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它被定义为“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仅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4.2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空间利用应遵循资源集约的原则,采取适度集聚的紧凑模式:即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居住小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此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4.2.1 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生态产业园区为最佳模式

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分散布局向集中格局转变,建立小城镇产业园区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有效方式。适当集中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的共享,以便降低成本,节约大量土地,有利于产业生态化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区位应该选择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低的地区,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布局在城区河流下游;应当相对封闭,与商业区和生活区隔离开:工业用地周围及与其它用地之间也必须有绿化卫生防护带。

4.2.2 人口向居住小区集中,生态住宅区和生态农庄为最佳模式

农村人口向居住区的集中包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已经转变身份的农民向镇区集中。现今很多农民已经彻底地从事二三产业,如进城经商而常住城镇的农民,被征用土地而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完成从这类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对于小城镇来说,就是要促进其向镇区的转移,使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居民,采用镇区集中人口的生态住宅小区是最佳的模式:

另一种则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向“集中居住区”的集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居住的分散特征,院落式居住形式和分散的道路使农村人均居住用地大大高于城镇,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宅地用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没有合理规划及管理的状况下,扩大了生态破坏的面积,造成了“到处放牧、山山种粮、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处处污水”的现象。建立生态农庄,有利于减少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4.2.3 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推行农田向大户集中,实行合作化经营,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和农业生产基地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铺平道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缩粮扩经,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在有利于保证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耕地面积不减。

4.3 生态小城镇个性化模式

寒冷地区气候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夏季少雨、气候干燥炎热,一年四季绿色较少,自然环境恶劣,因此,生态小城镇规划要突出个性化,充分利用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因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3.1 生态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结构模式

建设时充分利用小城镇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文物古迹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力求在绿地布局上形成“点、线、带、面”有机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城镇四周环状防护林带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林网化农田、放射形的绿色走廊从四周引向城镇中心,把城郊的大片绿色与城内各公共绿地联系起来,城镇内则将各公共绿地和各种带状绿地联系起来,形成包围居住区的绿色网,以这种绿色网为骨架再紧密联系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形成“点、线、面、带”相结合的小城镇绿地系统。

4.3.2 生态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地域模式

小城镇在镇区绿化方面,应设置合理的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和单位庭院绿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完整的绿地系统。由于每个小城镇都有其自然和人文积淀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地方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此,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应保留、延续、体现其地方性,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

5 结语

寒地小城镇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概念,依据小城镇自然条件充分了解各种景观因素的特征和历史,并通过人为因素的运用、小城镇景观环境和生态模式的建立,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唤起社会各界自觉的参加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卫东。我国北方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3.10

[2]陈俊华、吴晓娜,雅砻江上游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J],四川林业科技,2009.4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6

关键词: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生命支撑系统;规划内容

Abstract: The Village Living environment faces a huge threa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soil erosion, the uncontrolled spread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smart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laborated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principles and contents of the village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imed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een infrastruc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people,natural,social”.

Key Words: Rural Green Infrastructure;Life-support system;Plann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9年第46届IFLA大会主题为“绿色基础设施:高性能景观”,定义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意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农村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乡村却进入了生态恶化的尴尬境地。基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本文研究村庄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着重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绿色基础设施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全新的认识和尊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概念辨析: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

相对与“灰色基础设施”(Gary Infrastructure,常规工程规划的道路、机场、桥梁)而言,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的定义为: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它的核心是由自然开放空间来控制城市形态,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凸显了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价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大拆大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使得水土流失,乡野和自然开放空间不断减少。任其发展下去,将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乡村是快速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恰恰是破坏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真正基质。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它包含土壤、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自然区、绿色廊道、森林以及对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及其它空地等。在我们进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应该宏观的进行更具建设弹性,前瞻性和主动性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变被动建设为主动保护。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框架

2.1乡村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对耕地、水体、乡村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2010年底,国务院47号文件为促进乡村土地整治提出“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我国乡村的土地整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土地整治不仅包括田地,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①保护:保护具有景观生态意义的生态斑块,如林地、湿地、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体等。保护乡村人文景观,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村庄特色的保护和管理的意义,对有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风貌予以更新。②改造:通过生产性活动目的性的进行生态性建设,如河流堤岸的生态化改造,乡村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地表灌溉等。③塑造:塑造新的生态景观,如建立生态绿色廊道的道路廊道、建造防护林、建设分散的生态斑块等。

2.2乡村水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公路等不透水区域的迅速蔓延,加上乡村绿色植被的减少,导致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乡村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村庄建设之后已经将乡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措施来保护乡村本底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借鉴。如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设计,日本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

乡村水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和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环境并应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方式,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治理乡村水环境,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现乡村水体的良性循环。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渗透性道路铺装,植被浅沟等措施。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则主要是针对乡村现有的河道景观,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滨水生态景观带,滨水绿道,对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等,在较大范围层面上则可以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生态走廊等方式。

2.3乡村绿色空间网络建设

乡村绿色空间网络是由“网络中心”(hubs)和“连接廊道”(links)组成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包含了各种尺度的生态和景观要素,如绿道,国家森林,公园,农场,森林,湿地,岸线等。网络中心为动植物提供源地,链接廊道用来连接网络中心,使得整个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网络化,恢复生态的连续性和网络性,并且为乡村建设提供空间框架。通过对规划区内景观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确定土地整理需要达到的景观生态目标,构建集生态、景观、游憩、风貌和文化于一体的乡村绿色基础网络。

3、结语

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了各种天然和改善再造的生态景观要素,它将乡村生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有机融合,是乡村未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快速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大背景之下,一旦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它所产生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2004(7):35-38.

[2]沈清基.《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评介及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5(5):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