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1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学院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2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产业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09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治理成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水质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是外部性。因此,对于水环境治理,通常的思路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然而,无论是基于庇古传统的排污费,还是基于科斯传统的排污权交易,均属于末端治理,并未直接解决水环境恶化的根本问题――产业发展方式,使得水环境治理具有局限性。因此,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产业的生态化重构。

1传统“末端治理”模式的弊端

1.1导致污染转移,整体治污效果不显著

末端治理只是一种局部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全面的水污染解决框架。一方面,环保标准高的地区,将污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只是污染在更广范围的转移。局部外部性的解决导致了更广范围的外部性,局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以损害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产品服务化不可能全面推广,工业部门不可能全部转成服务业。很多地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将工业部门服务化,发展金融、互联网、商业营销等现代服务业。这种剥离制造环节的方式依然属局部方案,会导致制造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仍然是水污染的区域转移,在总体范围内达不到治水效果。因此,“末端治理”只对局部治水有效,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1.2治污投入递增,陷入“效益递减”困境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中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态诉求也越来越高,排放总量与治理标准同步增长,使得末端治理呈现“投入递增、效益递减”的趋势。一方面,“末端治理”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并且运行费用巨大(刘伟明,2014),为了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大幅度提高治理费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治污投入只有环境效益而无明显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许多企业生产技术有限,加工深度不够,物料流失严重,本已造成资源浪费,流失到水体中形成污染,还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去治理,从而形成资源的双重浪费。

1.3治污产业创造GDP,阻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常常呈现“两难”格局(张红凤等,2009),出现“不治理生存困难、治理了经济困难”的悖论(刘伟明,2014)。末端治理造成了短期内化解上述矛盾的假象:一方面,末端治理不用直接淘汰现有的落后产能和技术体系,不会造成GDP的显著波动,地方政府更易接受;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形成治污产业市场,反而增加了GDP,造成“污染增加国民财富”的假象,这部分GDP不仅不代表经济增长,而且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末端治理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政府和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结果就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现有的技术体系。

2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在于生产方式落后

2.1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从工业化进程看,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实施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由于技术与资本相对匮乏,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包括低价格管制下的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低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全球化进程看,中国企业以委托加工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只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原材料供应、初级产品制造、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且面临“低端锁定”困境(时磊,2006;卢福财等,2008),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环境污染严重是中国地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2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企业治污能力与动机双重缺失

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特点,尤以浙江块状经济为甚,例如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这些块状经济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集聚了成百上千的企业(很多只是家庭作坊),初级加工制造品差异性极小,同质化特征明显,企业只能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利。在低水平竞争下,企业既无治污动机,也无治污能力:一方面,竞争逼迫企业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润,产生大量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小企业依靠薄利多销维持生存,水环境治理会对其造成成本冲击而破产,导致企业对治污力不从心。这种“竞次策略”又导致政府在环境规制中面临“两难境地”,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地方政府往往会不顾环保约束而与企业合谋(袁凯华等,2015)。

2.3产业布局分散无序,治水陷入“不经济”困境

与大气污染治理不同,水环境治理需要依托网络型管道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性。一方面,污水处理行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被治理的企业越集中,越能获得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网络经济特征,需要以上下游企业集中生产为前提。因此,区域范围内的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才能体现出治水的“经济性”。然而,我国诸多地方产业却布局分散,管道建设滞后,治水难度较大。例如浙江省,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和个体厂商)分散加工为主,“小而散”的企业格局形成了众多零星的污染源,阻碍了水环境的集中治理,增加了治理成本和难度,使得水环境治理陷入“不经济”困境。

3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生态化重构

3.1秉持“零增长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要摆脱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同步增长的束缚,使得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新古典框架的环境经济学主张,只要经济增长的收益超过环境的代价,生产系统就可以继续扩张,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作为自然系统的子系统,生产系统的规模必然不可能持续增长。产业生态化则秉持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主张在经济系统最适规模下实现“零增长的发展”。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看,从左端拐点后上升速度放缓开始,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便已出现相对脱钩,到了曲线顶端,经济仍在增长,但环境压力进入零增长状态,此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出现绝对脱钩,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和表现是迈过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顶端开始下降,这是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完全脱钩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企业布局,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系统

传统生产方式是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开放系统,这种模式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产业生态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活动,参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其特征是“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工业生产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的子系统,应该构建一种系统化、循环化的企业共生网络,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系统是工业生产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要以产业布局优化为前提,只有企业的相对集中、上下游产业链健全,才能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系统,提高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性。

3.3摆脱“竞次策略”,实现价值链上的合作共生

产业生态化意味着市场机制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在经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呈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这种分散无序的竞争以追求低成本为手段,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环境、违规偷排是必然结果。产业生态化所构建的产业生态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共生性,企业之间通过物理交换或能源传递,以及知识、人力和技术的交换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不再是恶性竞状态,而是在经济价值上共创共享、在利益上互补互惠的企业耦合,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而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全面合作。在生态化的产业系统中,企业不再靠资源粗放利用、违规偷排污染环境等手段实现自身成本下降,而是通过获得循环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降低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成本。

4产业生态化重构的具体路径

4.1强化微观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清洁生产是末端治理的最早替代方案,基本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管理”和“源头削减”。清洁生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绿色产品设计,另一个是清洁生产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改善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战略,但核心仍然是生产工艺的提升,因为绿色产品需要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前提。政府规制行为需要从排放标准的制定转向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如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和环境管理等指标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这是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企业必须改进生产工艺,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才可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工艺提升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削弱竞争优势,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不断降低清洁生产技术成本,才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4.2推动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循环经济是企业清洁生产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拓展,从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转向企业间共生发展。基本思路是对自然形成的分散在各乡镇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链的生态化重构,通过产业链的“补链”、“补网”形成相互关联、互利共生的链网式结构,构建循环封闭的生产系统。就水污染治理来说,生产污水和废水的减少与处理要以集中处理为基础、网络化管道设施为条件,这都为企业在园区内集中、互联、循环提供了市场需求与物理条件。然而在现阶段,存在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陷入“循环不经济”困境,降低了园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循环效率,以循环经济抵消技术成本冲击,另一方面要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循环技术生产成本。

4.3加强生态产业链中的静脉产业培育

静脉产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将循环经济中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加工分解效率更高、服务范围更广的独立产业,它的任务是将废弃物再资源化,即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工分解成新的资源。静脉产业有利于促进动脉产业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排放减量化,是企业“共生”关系的核心环节。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的循环经济园区并没有融入独立的静脉产业,而是在动脉部门内部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再利用(张霜等,2013)。我国静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认识上不足,产业化水平也远远不够,现有的水资源再利用企业也存在政策扶持不够、回收网络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在静脉产业培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静脉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动态产业与静态产业的协同发展。

4.4构建有效的倒逼机制与激励机制

产业生态化需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倒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之所以需要倒逼机制,是因为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条件下,企业没有治污动力,即使设定了排放标准,只要排污罚款成本小于治污成本,仍会导致环保约束软化。政府的角色就是以法治和规则为基础,为经济活动划定合理的生态边界,制定环保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加强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建设,杜绝企业的污染寻租行为,对企业的环保标准形成硬约束,倒逼企业注重生态效益。但是,行政化手段治水并没有解决治污的内在动力问题,不仅政府负担较重,也不具可持续性。因此,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利益调整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将水环境治理的成本与收益传递给企业主体,以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主体从“倒逼”转型升级变为“主动”转型升级,从“谁污染谁付费”转变为“谁环保谁收益”,进而形成水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5).

[2]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3]袁凯华,李后建.政企合谋下的策略减排困境――来自工业废气层面的度量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4]刘伟明.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与可持续增长:“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J].经济评论,2014,(6).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81-02

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如工业化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集约化养殖业的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本文仅对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1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固体垃圾排放增多,农村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在农村固体废物治理方面还相对落后,而且十分缺乏处理意识。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变化,农村垃圾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废塑料和废电池之类的废弃化学类物质已明显增多,屋角田边到处丢弃。这类垃圾即使进行简单的填埋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垃圾填埋可能产生成分复杂的渗沥液,渗沥液对农田造成污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这种污染会持续很长时间,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2 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的污染

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达到140多万吨,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未被农作物吸收的部分导致我国至少1 3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严重污染。以氮肥为例,1980年全国氮肥总施用量为934.2万吨,1990年上升为1 637.7万吨,2000年则高达2 161.6万吨。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用不合理,会带来化肥养分污染环境的问题。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致使耕地、水流和空气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3 农村工矿企业发展产生的污染

一方面,农村乡镇企业的殿军突起,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很多乡村工业排污量大、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直接排入大气和水流,影响空气和水流的质量,使乡村上空总是乌烟弥漫,水流变黄发黑,发出刺鼻难闻的臭味。很多工厂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经雨降落后,形成酸雨。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CO2气体,是“温室效应”的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高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如金属冶炼、化工、食品加工、垃圾场等。这些企业由于环保意识差、资金投入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和追求高额利润,基本上没有对其排放物进行处理。如排放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灌溉了当地的农田并渗透到地下水,造成农田和水源的污染。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用水含氟、锰、细菌等严重超标。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一些纠纷和上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反映。

4 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养殖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鸡、养牛、养羊、养鸭等种类上,尤其以规模化养殖小区和零散养殖户养鸡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方面:粪便、污水和恶臭。这些污染物基本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农村第三大污染源。因此,对农村养殖业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对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村植被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农民们为了生活的需要或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滥砍滥伐,导致森林的滥伐与破坏,消耗量大于生长量;二是对森林的无限度开发,如无限开垦、毁林种粮等,导致森林覆盖率锐减;三是矿产资源的私采滥采,不仅导致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如江西赣南是稀土王国,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私采滥采严重,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流污染;四是森林火灾,造林成活率低等原因,使森林资源锐减;五是在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原发生退化现象,草本群落变稀变矮,草质变坏,产草量降低,甚至发生旱化、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所有这些,导致农村植被破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周进育.农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扬州大学学报,2009,32(13).

[3]章力建,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村环境发展,2007(6):1-6.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4

关键词:环境抗争;环境治理;国家-市场-社会

自1996年以来,环境抗争事件就以29%的年增长率困扰着中国,而到了2012年,更是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相继爆发三起较为大型的环境抗争事件 ;同时,环境访民也逐渐成为中国庞大访民队伍中十分活跃的一部分。这无疑将许多潜藏在中国环境治理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推向前台。

一、生态危机与发展焦虑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始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追赶思维的支配,在短短三十年间便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却也因此导致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高度尖锐化(李培林,2008)。日益深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并不断加大整治力度。然而,经济发展依然是目前全国的核心任务,鼓励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与忽视环境压力的发展模式早已深嵌于我国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与利益格局当中(荀丽丽、包智明,2007),这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奠定了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扭转的基调。

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与权力关系

尽管中央政府对我国环境治理问题持有审慎而积极的态度,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的不均衡发展策略和社会的日益分化已经逐步拉开了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经济效益悬殊差异的刺激下,许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有着十分强烈的发展冲动;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不完善,只好依附于发达地区,而这些较发达的地区也逐渐有将环境污染企业向外转移的要求,这使得经济落后地区极易因为对经济增长的渴求而接纳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进行无序开发(洪大用,2000)。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与各地方发展的实际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这一矛盾为环境治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逐渐偏离其原初目标埋下了伏笔。

而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来看,尽管经历了1978年后的市场化改革,中央政府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层层下达、层层验收的管理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周晓虹,2008)。在严密的政绩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下,地方一旦无法完成任务,将失去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从而陷入更艰难的发展境遇。对此,许多地方政府只得在地方发展空间和政治任务之间来回拉锯,不是只在上级考核或无法作假的指标上下功夫治理,就是突击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还争当重污染城市,拖延达标期限,以便抢得以环境质量换取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机。而在这拉锯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正是通过把环境污染转嫁到那些上级环境考核难以兼顾的地区,才能够在环境政绩考核取得局部成效的同时稳住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这种消极应对的治理倾向显然将大大折损环境整治的成效。

三、市场力量的裹挟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同时,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在发挥作用。正是这样一种改革过程中不完整的体制交叉,对当代中国环境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洪大用,2000)。从日益形成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追逐能够迅速积累大量的物质财富,这对于急于谋求经济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乃是求之不得的一剂良方;另一方面,环境这一“公用地”在面对自由化的市场时很容易被少数利益群体所侵占,公共利益也就很容易置于个体利益之后,造成对环境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危机转嫁。此外,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大大增加,甚至出现没有管理或根本不想管理的局面,难以遏制市场机制中容易发生的短视行为、以及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等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创造市场的同时,并没有像原来预期的那样逐步退出市场,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对市场的干预,甚至其本身也开始市场化、企业化,比以往更多地卷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对“发展”宗教般的信仰,对GDP和税收不计代价的追求,使得某种程度上已经企业化了的政府往往会选择与能够带来更多GDP和税收的企业结合为政商同盟,这种同盟使地方政府的环境实践经常表现为“污染保护”,而非“环境保护”(张玉林,2010)。更有甚者,对于一些环保部门和官员而言,环境管理本身已经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而改变了其保护环境的性质,形成了典型的“政策失灵”(洪大用,2000)。

四、公民权利的缺失

面对在经济发展冲动引领之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强势联盟,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普通民众却身处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首先,在企业或政府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环境根本问题的解释机制和信息控制下,这些普通民众对于他们所经受的环境污染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很难与企业或政府在环境治理中惯用的技术话语相抗衡。其次,由于法制建设尚不成熟、健全,司法系统常常受到行政权力和金钱的干扰,无法公平公正地维护环境正义:默许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甚至在企业收买“黑恶势力”对抗维权群众时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面对维权群众的环境公平诉求时,却态度冷淡、少有回应,“不立案、立案不审理、审理不判决、判决不执行”成为环境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张玉林,2010)。如此一来,公众对当地社会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公民权利就被架空了,在正规的法制途径走不通的情况下,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民众只好举起“弱者的武器”,以环境抗争来应对高度统一且通常具有某种权力背景的排污企业。

参考文献:

[1]包智明、陈占江,2011,《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2]洪大用,2000,《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第5期。

[3]李培林,2008,《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社会》第3期。

[4]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5]张玉林,2010,《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第2期。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5

《人民日报》:从试验的角度说,毕节做出了大文章

从地理位置上说,毕节是个小地方;从试验的角度说,毕节做出了大文章。20年来,毕节试验区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系统推进,综合治理,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落后地区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毕节试验区的尝试具有借鉴意义。乌蒙含情,杜鹃争艳。开发水利资源、种植中草药材、开发旅游业……如今,毕节沉睡的资源正被唤醒,毕节人在石漠区建设起生态文明。

《求是》:不同的发展观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毕节试验区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留给我们多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经验证明,即使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贫困地区,只要勇于面对现实,创新发展思路,善于吸取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科学成果,坚持对人口、资源、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也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社:中国最穷改革试验区的2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目共睹,而许多前无古人的改革经验的取得,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改革试验区等先行地区的探索是分不开的。然而,与大多数经济较发达、社会条件较成熟的改革先行地区不同,有一个“试验区”却来自中国最贫困的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这个百姓十分贫困、生态持续恶化、人口加速膨胀的极贫地区,究竟该如何挣脱恶性循环的枷锁去寻求一条维持生计、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过长期深入调研,1988年初,同志等贵州省领导决定在毕节创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并报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唯一在极度贫困区设立的改革试验区。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2007年毕节地区区内生产总值已达325亿元,经济总量在贵州省9个市州地中从末位跃升至第三位,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84元提高到2458元,绝对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下降到56.6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36%,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光明日报》:毕节模式,统筹协调的辩证思维

试验区三大主题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质上是把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目标,通过开发扶贫探索经济建设、生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整合,通过生态建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人口控制促进人自身的全面进步,根本目的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并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在大范围内实施,在世界上也没有先例。

《经济日报》:再造乌蒙秀美山川

治山治水、治穷治愚成为试验区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为了在开展生态建设的同时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试验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措施,加大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通过发展烤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成效凸显,农民从过去以“增产”为目标转变为以“增收”为追求,从广种薄收转向了少种多收,市场型农业、循环农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探索。纵观试验区20年取得的成就,专家顾问组概括为四句话:开发扶贫成绩显著,生态建设大步跨越,人口计生进展良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中华工商时报》:期待新一轮乌蒙开发热

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岩溶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许从一开始,便注定这是一场艰巨的“革命”。要在一个人与自然已经矛盾重重的地方探索二者和谐相处,难免困难重重。在毕节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官员还是群众,都对新到任的两位党政官员颇有好感并寄予厚望。目前,酝酿数年的地区行政中心和进城主干道已全面开工。也许,毕节新一轮的乌蒙开发热潮即将掀起。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6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十报告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达2179公里,它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汇合而成,河水很不稳定,被称为“无缰的野马”。流域位于新疆南部,北依天山山脉,南靠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西邻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东面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心。塔里木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以及土地,光热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在流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和安定性、国防的稳固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塔里木河流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为对自然水资源时空格局的改变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导致了干流区水量的逐年减少,引起了水质持续恶化,水质盐化,湖泊干涸,沙漠化过程日益加剧,塔里木河下游的大片胡杨林衰败,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已成为了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总体思路,对更进一步的发展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个全局分析来看,塔里木河流域的根本问题是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跟不上,缺乏有效的流域统一管理系统,源流与干流,上中游与下游,流域治理开发分割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和有效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还没有形成整个流域的统一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不能有效的利用和实施统一管理,合理配置。

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粗放,对水资源管理手段单一。水资源工程建设落后,仍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少必要的工程建设、法律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3.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条件不够完善,部分地区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生产和生活用水大量的挤占了下游生态用水。

4.对于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增长趋势在以往的规划和建设中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

二、治理对策和目标

塔里木河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塔里木河流域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每一条河流对于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塔里木河生命的负荷只有在其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保持可稳定的持续发展。因此,塔里木河流域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塔里木河的允许承载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以水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条件下更进一步的,确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规模。结合塔里木河流域具体情况和建设基础管理经更好的维持和利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河道生态以及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维护能力、水流排盐能力、水流自净能力及水流挟沙能力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同时要通过更进一步的强化综合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全方面的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的前提下,通过修建塔里木河流域重点控制性枢纽和实施跨流域调水,实现塔里木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目前正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存在的一系列突出的问题,结合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近期重点实施一下治理途径来要以强化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为核心,源流要以节水为重点,干流要以河道整治为重点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积极稳定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效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草植被,进一步加强增加生态用水量,修复与改善流域生态系统。

1.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抓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地跨五地州是全国最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利益调整趋势复杂化,流域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跟进一步的合理配置水资源。尽快的进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规划方案,明确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源流与干流,上游与下游的关系进一步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主要从管理体制和仁程措施保障两个方面着手。在管理体制保障方面,需要建立和健全流域统一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对全河水资源实行统一分配和调度。要尽快强化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和各地,州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塔里木河流域管理的法制建设,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工程保障措施方面,建立健全水调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兴建叶尔羌河下坂地水库,统一规划和管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同时抓紧进行阿克苏河大石峡水库的前期工作,以替代部分平原水库,提高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控能力;整治和田河、叶尔羌河下游河道,疏通向塔里木河干流的输水通道;修筑干流输水堤防和引水控制闸、生态引水闸,减少干流漫溢损失,提高向下游输水的效率;新建和完善水文站网,建设水量、水质监测系统和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保证水资源的有效调度。

2.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调水机制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最近几年的平均流量来看近期治理目标的关键是要做好相对稳定的节水方案和调水机制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指的就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里提高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叁考下,通过法律,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源流不仅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产水区而且也是水资源的主要利用区,源流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约占流域总用量的90%,其中农业用水又占生产生活用水的95%以上。因此,节水的重点在源流区,节水部门主要是农业,节水目标是确保增加向干流下游的输水量。

3.以改善生态系统为目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慎重考虑水资源条件,积极稳定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矛盾。要采取以下主要的措施:严禁毁林开荒;对耕地质量差和乱开垦的土地进行退耕,加快林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塔里木河干流荒膜林封育、加大实施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力度,加快实现输水到台特马湖的目标针对当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问题已十分严重的状况,去年以来,水利部与新疆自治区组织实施了两次从博斯腾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并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宋郁东,雷志东.中国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2]徐海量,宋郁东,陈亚宁.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的动态变化[M].中国环境科学,2003.

[3]陈亚宁,李卫红,张远明.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J].地理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