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1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自然资源; 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120-04
党的十提出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开展审计试点。试点的重要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等,为开展空气质量审计提供了依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深受大气污染困扰,尽管环保部门、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治理,但公众对治理的效果心存疑虑。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空气质量情况主要通过主观感受、媒体报道、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与这些了解信息的途径相比,审计监督具有客观、中立、公正的特点,引入政府审计进行监督,对于消除公众疑虑,促进空气治理措施的落实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政府审计的本质是履行对公众的受托责任,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审计机关基本未进行过该领域的专门审计,导致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体系。因此借鉴美、英等一些审计机关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审计,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
一、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情况
(一)美国的空气质量审计
美国的《空气清洁法案(The Clean Air Act)》为空气质量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审计团队由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构成,保证了审计项目小组的专业胜任能力。除此以外,美国能源部建立的数据库包括了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各项统计数据以及审计情况,为空气质量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空气质量一直是美国审计署关注的主题之一,其官方网站上了8份关于该主题的审计报告,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美国审计署早在1979年就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并了相应的审计报告。关于空气质量审计的内容,美国审计署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关注环保部门一些规定、空气质量标准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环保署对砖、瓷砖等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了新的标准,新标准执行后,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监测、检验、记录、报告都会带来新的成本,审计署检查环保部门该项新标准时是否对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二是对一些环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估。例如,在减少柴油机空气污染方面政府对一些项目进行了资助,审计署发现由于减少柴油污染排放涉及公路交通、航运、空运等多个管理部门,而这些项目之间缺乏合作,导致这些项目存在碎片化或者重复资助的现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这些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绩效计量方法,无法有效地衡量资助的资金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是对环保部门没有注意到但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事项进行评估。例如,对于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环保部门主要是对其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气体排放规定了标准,但是审计署发现一些火电厂为了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将火电厂的烟囱建得过高。由于空气质量审计涉及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因此审计署采取了一些措施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例如审计报告完成后请环保部门复查,邀请空气质量研究方面的专家参与审计过程,并在报告中详细记录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结论的回应。对审计署的有些审计结论,被审计单位提出了异议,审计署对异议部分进行了二次回应。另外,在报告中使用图、表的形式使得一些问题的表述更加直观、形象。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对于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审计报告中使用点线图的形式,使得报告阅读者很直观地看到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求排放得越来越少。
(二)英国空气质量审计情况
由于受工业发展的影响,英国是较早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的国家。1956年颁布了有关空气质量控制的基本法《清洁空气法案》,并相继出台了多部与空气质量治理有关的法案。英国的空气质量审计主要受欧盟生态管理计划及审计(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的影响。该计划重点关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绿色采购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1 ]。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好的效果,欧盟的年能源消耗量呈现下降趋势。
2009年英国审计署了《改进空气质量――政策发展》的审计报告。该报告主要对英国空气治理发展政策进行了评述与展望。报告在对近年来英国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现有政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未来政策制定的发展路向。报告内容首先就空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治理空气污染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了评估。然后对英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具体指出英国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如果英国的空气质量未达到欧盟的标准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对英国政府制定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现有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交通发展计划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制定,导致这两个计划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现有的空气污染治理责任按行政区划来划分,一些跨地区的空气污染协作不够。同时对现有空气治理的一些方案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对欧盟其他成员国例如德国、法国、荷兰等好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香港地区开展的空气质量审计情况
香港地区在1987年了《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香港审计署在2012年就环境保护署在空气质量监测及汇报方面的事项进行了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在环保部门的管理下,香港的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未全部达标;二是对环保部门的空气污染指数汇报系统进行审计,发现公众无法便捷地查阅重要的信息,例如在环保署的网站没有公布空气质量达标程度的信息;三是对环保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指出环保部门在有关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审计建议部分列示得十分详细,对于审计发现的每一项问题,都提出了五至六条建议。例如:针对空气质量的管理问题,提出环保部门制定计划时应列出空气质量指标达标的时间目标和进度指标,并将进度定期进行公开;将香港地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和美国、英国、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环保部门应定期修订空气质量相关标准;当空气污染超过标准时,应向公众提供更加清晰和具体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实时汇报、公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四)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启示
从上述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情况来看,该领域审计主要以绩效审计为主。美国在开展空气质量审计方面历史悠久,形成了常态化、持续性的状况。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备的能源消耗数据库、复合型人才的审计团队、多年的经验积累为空气质量审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英国、中国香港地区开展的空气质量审计相对比较单一。英国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主要受欧盟对大气污染排放要求的影响,因此审计内容主要从政策建议层面展开;香港地区则主要是对环保署在空气质量改进方面进行的评价,关注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
综合来看,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空气质量政策、标准制定得是否合理,评价环保政策时是否经过了充分论证,现有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否定得过低等等,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以文献查阅和比较法为主;二是对空气质量改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结合具体的专项空气污染减排项目进行,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访谈、专家咨询法;三是对环保部门取得的绩效进行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差异分析法,分析环保部门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空气改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完成进度是多少等。
二、我国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内容框架
我国在1987年了有关空气质量的基础性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进行了修订,对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新标准。2013年,国务院了《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了相应的空气治理行动方案。政府出台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表2列示了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央十分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2014年与2013年相比,空气治理专项资金大幅增长。然而,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雾霾仍然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产能过剩、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去产能行动迟缓,还有一些地方在公布空气治理效果时,避重就轻,选择性地信息。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空气质量,效果怎样?对此,公众有强烈的问责需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审计监督十分必要。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等环境审计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效益性和合规性以及资源审计的目标、内容、审计程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展开[ 2 ]。在实践方面,与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的审计开展了三次,分别是2009年第6号、2011年第11号和2013年第16号审计公告,这三个审计项目主要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内容一是关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二是关注节能工程项目是否按期完工并发挥作用,污水、污泥、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是否有所减少;三是关注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实。
借鉴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应将空气质量纳入审计范畴,进行单独反映。审计内容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关注大气污染物节能减排项目是否落实,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二是对空气质量政策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关注空气质量数据公开的客观性、及时性。审计方式可以以专项审计的形式开展,也可以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对影响空气质量的方面单独反映,予以关注。例如:在对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除了关注财务收支审计以外,还可以评价检查国有企业是否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规定,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过程中,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有无违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批准新建高污染能耗项目,任期内空气质量有无大幅度下滑情况。具体可从表3所示的方面展开审计。
三、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Z市为例,结合Z市近年来为改进空气质量采取的各项措施,提出对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设想以及具体思路。Z市是我国北方中部某省会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不断下滑,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应对,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北方有较多城市与Z市的情况相似,因此选择Z市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Z市政府比较重视,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462亿元专项资金进行治理。市政府了《“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8)》,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采取了超排放的黄标车在市区内限行,全市燃煤锅炉改天然气,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等多项措施。
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工作重点应从462亿元治理资金的使用入手,评价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专项资金是否都落实到位、资金使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资金使用效率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改造项目是否按期完成、工程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是政策评价部分可以考察政府部门对于治理空气污染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是否清楚地列明了绩效指标,每一个时间结点的完成率、完成目标是多少,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与责任是否挂钩,责任是否层层分解细化。以该市的《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为例,该白皮书列出了为改进空气质量3年内要采取的各项措施,相当于空气质量改进计划书。然而计划中的内容常常冠以定性的指标,例如“大力发展,有效控制”,其中定量的绩效指标比较少,一些关键绩效指标例如全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全年大气中度、重度污染天气预期达到多少等信息缺乏,导致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难以进行评价。
其次可以评价空气治理各项措施执行情况。例如空气污染治理措施中指出如果达到重度污染天气,工地应停工。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法,调查达到重度污染时工地是否停工,如果没有停工原因是什么,谁将承担责任,现有的处罚措施是否适当,有没有效果。
最后可以对空气质量信息、空气质量数据进行评价。例如达到重度污染天气是否对公众及时预警,是否及时向公众传递可以采取的措施;空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度如何,尤其是一些关键时间结点;预期目标是否完成,信息是否向公众及时进行公开等。
四、结论
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原因,较早地意识到工业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此在空气质量审计方面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借鉴他们的空气审计实践经验,总结其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我国开展该领域的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可进一步形成体系,对空气质量审计开展的法律依据、制度体系、审计方法、报告等内容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2
机动车排放是造成此类恶劣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由于人们在近距离内直接暴露于机动车排放污染下,因而机动车排放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区成为最大的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污染源。随着北京和其他中国城市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机动车带来的污染在总体空气污染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的重要性应不亚于对待其他污染源如工厂和电厂。
中国需要全国性的、严格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由于车辆(尤其是重型货车和长途客运车辆)的流动性,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同等严格的标准政策才能确保机动车污染得到切实治理而非转移。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其辖区范围内强有力的车辆污染防治措施(如实施了全国范围内最严格的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及最严格的油品标准,并淘汰了50多万辆高污染车辆等)。然而,从空气质量改善上北京仍然举步维艰。这主要是由于空气污染的流动性和区域性,大部分北京的污染(约37%?70%)来自于周边地区的固定和移动污染源。
中国机动车减排的短期举措
在短期内,两项举措可以大幅改善北京乃至全国的空气质量。
首先,即刻出台新的油品质量标准和配套财税激励以保证硫含量低于10ppm的柴油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和使用。因为高硫燃油会令车辆尾气后处理装置“中毒”而无法正常发挥减排作用,改善油品质量尤其是硫含量是实施更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先决条件。2011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运用经济激励来加快高品质燃油的供应。但迄今为止,具体的激励政策措施还未出台。新的油品质量标准卡在了征求意见阶段,目前全国范围的柴油硫含量仍停留在350ppm或以上。燃油硫含量标准的滞后严重阻碍了严格车辆尾气标准的实施,成为了车辆尾气减排的绊脚石。
其次,确保国IV重型车排放标准能今年按时实施。中国下一阶段重型车排放标准国IV标准(相当于欧IV)将分别减少30%和80%重型柴油车PM和NOx排放。但因必需的低硫柴油在全国范围内得不到供应,环保部不得不两次推迟了实施这一标准的时间表。目前这一标准推迟到2013年7月1日实施。有关部门需要同时推进严格的油品标准和车辆排放标准。
机动车减排的中长期举措
以上提到的短期举措还不足以根治中国长期的机动车排放问题。去年12月,中国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虽然规划列出的多项措施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并未提出中国中长期机动车减排的关键一步,即建立一个明确的引入全球最先进车辆尾气排放标准的全国性时间表 。只有实施这些标准,污染最严重的道路车辆包括重型柴油货车和客车才能安装上至少能减排99%颗粒物排放的颗粒物过滤装置。应该是让车辆安装过滤器,而不是让人们带上口罩!
数据监控和:
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只是第一步
2011年秋,在媒体和公众对北京严重污染事件一波又一波的舆论压力下,中国当局终于进行了回应,并切实采取了行动。在2012年2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出两个主要的新规定: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和重新定义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到去年年底,中国在74个城市已建立起并开始运行实时PM2.5监测网络。政府的这些提高空气质量数据透明度的举措值得赞扬。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3
一、工作重点和目标范围
以防治燃煤烟气、企业工艺废气异味、汽车尾气和扬尘污染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重点废气污染源治理工程项目的落实,在全市重点片区实现“三无两达标”的目标,即片区内“空气基本无异味、无冒黑烟烟囱、无可见扬尘”、“重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全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60%以上”。
二、污染治理工作要求
(一)工艺废气。所有产生工艺废气的企业要采取封闭作业、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等措施,实现废气达标排放、厂区周围空气无异味。
(二)燃煤设施。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建成区内严禁新上10吨燉时以下(含10吨燉时)民用燃煤锅炉,取缔1吨燉时以下民用燃煤设施。镇驻地不准新增1吨燉时以下(含1吨燉时)燃煤设施,现有燃煤设施一律安装脱硫除尘装置,废气达标排放。凡处于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并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一律采用集中供热。
(三)扬尘。
1.工程及拆迁施工。中心城区和县城驻地工程要实行封闭施工,工地周边须设置1.8米以上的围挡,并洒水保湿压尘,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一律停止作业并采取防尘措施;长期的土层应进行绿化、固化或硬化,破土处要洒水保湿、压实或覆盖;建筑工地必须按规定硬化进场道路,硬化后地面不得有浮土,并适时洒水降尘;施工工地进出口设置洗车设施,清洗进出车辆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拆除作业应在采取围挡措施后进行,拆除前和拆除过程中要随时洒水或冲洗,防止扬尘飞散;严禁高空抛洒建筑垃圾;现场搅拌混凝土严格按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2.城市保洁。全面推行以机吸为主、人工捡拾为辅的保洁作业模式。禁止使用机械法干式清扫,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Ⅰ级道路全部实行机械化吸尘作业,每天机吸一遍,洒水(结冰期除外)一次;夏季气温30℃以上时,每天洒水不少于两次。洒水要达到清洗路面和路牙石积尘的目的。道路两侧地面要落实绿化、硬化和洒水压实、覆盖等防尘措施。
3.交通运输。在大气环境敏感区内(具体由当地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划定)采取大型货运机动车禁行措施。车辆运输砂石、土方、煤炭和垃圾等可扬尘物料时,必须覆盖或密封,防止运输车辆沿途撒露遗散。严厉查处违规扬尘的运输车辆。
4.物料堆场。严格落实洒水、封闭、遮挡等防尘措施;干燥季节装卸过程必须采取喷淋等防尘措施;大风天气不得进行露天装卸,要对物堆进行覆盖;要及时清理遗撒物,不准停留过夜。
(四)露天烧烤、饮食油烟。取缔城区一切沿街露天烧烤点;酒店、食堂等饮食服务单位禁止油烟横向排放,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实现油烟达标排放。
(五)秸秆、落叶焚烧。各镇、街办要落实措施,禁止焚烧作物秸秆,严肃查处焚烧秸秆、垃圾、落叶等污染空气的环境违法行为。
(六)机动车排气。环保、公安部门组织开展机动车排气年检工作,对检测合格的车辆发放环保标志,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责令限期维修治理;对机动车辆排气污染维修企业实行资质认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未获得机动车环保标志的车辆不予年审、过户;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辆,依法实行强制性报废;限制三轮车、低速货车在城区内行驶;会同环保部门严厉查处“冒黑烟”的机动车辆。
(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在全市现有2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新建18个,年内建成3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并全部实现市县两级联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重点片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具体负责日常调度、协调等工作。环保、经信、市政、公安、建设、交通等部门要按照“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开展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是当地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善片区空气质量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日程,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定期通报考核。市政府把重点片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环保工作考核范围,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年终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4
【关键词】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原因分析
1 本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本溪市位于辽宁东南部(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地处辽东半岛腹地,总面积为841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18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144.9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06.5平方公里。是一座煤铁之城,大气污染问题由来已久,过去曾经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在主城区内,本钢、本溪水泥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对大气污染尤为严重。为推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本溪市政府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和手段,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业企业、关键节点予以高度关注,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2009―2013年以来,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优良天数逐年增多,达标率由2009年的94.0%上升到2013年的96%,表明城区的空气质量逐年转好。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年度空气优良天数是逐年增长的,说明空气质量逐年转好,污染得到明显遏制,呈下降趋势。
2 本溪市环境空气污染变化特征与趋势
2.1 年度变化特征分析
本溪市城区共设置6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能够比较全面科学的反映我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09-2013年期间,本溪市城区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最多的是PM10,大气污染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优级天数由2009年的30天增加到2013年的115天,创下了历史新高,轻污染以上天数由2009年的22天下降到2013年13天,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达标率由09年的93.97%上升到2013年的96.44%。详见图1和图2。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期间,本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达标天数逐年上升,优级天数是逐年增加,3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2 按季节变化的特征
2009-2013年期间,环境空气中3项污染物浓度按季节变化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期间,3项污染物浓度值属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最轻;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SO2均值为0.091毫克/立方米,是非采暖期的3.79倍,污染特征明显。NO2浓度四季变化不明显,四季均无超标;PM10污染高峰期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即冬季(3-6月)和春季的沙尘常发期。总之,每年夏秋季空气质量好,冬春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呈典型的北方煤烟型空气污染特征。
2.3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09-2013年期间,通过采用Daniel 趋势检验法,使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对本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SO2和NO2 年均值无明显变化,变化趋势无显著意义,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详见下表2。
3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原因分析
3.1 受地理位置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气态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过程与地形、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而我市位于太子河中上游河谷盆地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城区周围群山环绕,不利于气态污染物的扩散,并且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烟尘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气候特点为寒冷期长,约180天;降水集中在七、八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相对湿度约在65%左右,气候地方性差异明显。
3.2 受重点污染源的影响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市最大的污染源,其烧结、炼铁、炼钢、发电等工艺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0%左右,该污染源位于市区西南部,当刮西南风的时候,对我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非常大,污染物浓度明显上升。采暖期时供暖企业也是较大的污染源,影响着我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原因的之一。其次,建材行业及冶金行业重点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市区居民燃煤炉灶、地面二次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这些都对空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4 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4.1 污染防治措施
2013年蓝天工程重点污染治理项目66项,预计总投资约4.7亿元,削减烟粉尘约6900吨,二氧化硫约1.85万吨,氮氧化物约4000吨,有机挥发性气体(VOC)50吨。截止2013年年底已完成本钢炼铁厂1、2号265平烧结机尾除尘设施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6号高炉出铁厂除尘设施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T101、T102运焦通廊新建布袋除尘改造项目、本钢炼铁厂2号265平烧结机脱硫及本钢北营公司530立高炉矿槽建设4500平布袋除尘等治理项目56项,占全部项目数的85%,投入治理资金约3亿元。
为加大扬尘污染整治力度,我市建委、市综合执法局集中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地面污染及料场、堆场等大型尘源的专项治理工作。检查建筑工地20余家,对30多个施工建筑单位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4.2 污染防治对策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大气污染物源头削减。加快本钢、北钢和水泥等重点企业脱硫设施建设,逐步扩大脱硫范围;继续实施锅炉“拆小并大,拆炉并网”和工业余热利用工程,在建成区取缔10吨以下非生产燃烧煤锅炉;进一步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减轻尾气排放给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污染。
【参考文献】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5
对于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而言,刚刚过去的8月和9月格外繁忙,工作主题主要可归纳为两点:空气测试与交通调研。
有关空气的测试贯穿了整个8月。期间的8月17日至20日,北京市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作为分管城市管理、交通的副市长,赵凤桐排队候车、挤地铁,切身体验了限行实效。四天里,北京很争气地连续获得四个“二级良”天气。
9月16日至22日,首届“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全国108个城市开展。活动首启之日,赵凤桐在具有标志意义的北京1路公交车总站,现场号召市民选行公共交通。
遗憾的是,9月22日为北京首个“无车日”,空气质量指数却是99,险些跌入以100为界的三级轻微污染。明令禁行的前门地区,则以136数值呈现恶化趋势。
9月23日20时整,王府井大街好友商场门前,赵凤桐与演员黄圣依按下了圆形的断电信号灯。作为全国节能减排的一个样板,王府井在随后30分钟省下1500度电。这同样被视为空气保障计划的一部分。
回顾一连串的测试和调研,赵凤桐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认为:“这不仅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环境和交通应急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今后解决环境、交通这两个关乎城市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依据。”
并非巧合的是,上述测试正好对应于一年之后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即2008年7月24日奥运村开村至9月20日闭村。
危机潜伏
2007年8月8日,周三,适逢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年。当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88”,为“二级良”天气。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中国目前空气分为五个等级。空气污染指数(API)小于等于50,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优;API值介于50至100之间,为二级空气;API值在100至138之间时为三级空气,有心脏病或肺病的人应减少户外活动;API值超过138时为四级空气,应避免长时间剧烈的户外活动;超过300时则为五级空气,任何人应呆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这个数据出来后我们都笑了,很巧合,为完成奥运空气保障增强了信心。”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88”的空气指数开了个好头。
但“88”并未全是好运。就在美国时间8月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受访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时表示:“保证运动员的健康是国际奥委会的首要工作,如果北京的空气品质太差,像自行车这样的耐力赛可能要重新排定比赛时间。”
紧随罗格之后,一些奥运会参与者亦有应和。澳大利亚奥运团委员约翰考兹(John Coates)称,为避免运动员过早暴露在污染空气中,该代表团将推迟抵京时间。新西兰奥运团长戴夫加里(Dave Currie)则表达了对信息透明度的担忧,认为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我们不知道空气里有什么污染物”。
北京今年6月糟糕的空气,成为类似言论此起彼伏的导火索。当月,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有15个,创下七年来最差记录。其中,二氧化氮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清净标准78%,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纽约高出3倍。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时间。
一般而言,大型运动会在爽的秋季举行比较适宜,如2000悉尼奥运会的开幕时间就是在9月15日。申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之初,决定的赛事时间为7月25日到8月10日。考虑到那时北京的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赛事举行,北京奥组委希望将举办时间向后顺延三周,于8月15日至31日举行。或许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好是美国网球公开赛和职棒联赛的赛事阶段,国际奥委会最终没有批准北京奥组委关于开幕式推迟三周的建议,只允许推迟两周,在8月8日开幕。那时恰逢酷暑,空气污染连同高温,可谓雪上加霜。
奥运会时间的选择虽几经谈判,并无更大回旋余地,北京只能以如此季节、如此时日举行奥运会,可谓东道主幸运中之最大不幸。
有人罗列了北京奥运会必须避免出现的四种情况:第一,出现最坏的情况,一些重要的国家或运动员因为空气安全问题抵制一些项目;第二,赛期遭遇高温天气,加之空气污染因素,使大量运动员半途退出,或者发生运动员赛后需要紧急救护情况;第三,运动员戴着口罩比赛,势必招致国际媒体反复播放;第四,比赛临时改期,引起各方抗议。
显然,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都不可接受。
“中国标准”与“世卫标准”
回顾2001年7月13日,北京对世界作出了大胆承诺――到2008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将实现世卫组织的标准。
今年8月15日,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公开重申,关于2008年空气质量,北京向世界许下三点承诺:一是每天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四项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监测;二是确保明年全年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三是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会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世卫组织指导值的要求。
这是一个艰难的承诺。不过,身为大气专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对此表现得更为实在。她对北京承诺的理解是:大气质量既要“符合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又要“接近世卫组织指导值”。
事实上,在“中国标准”和“世卫标准”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迄今为止,中国有关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有两部,一部是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另一部是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两部国家标准共同的通则是,根据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划分三级,按年、日、时划分取值时间。
2000年,中国曾对二氧化氮和臭氧的二级标准做过修改。其中,把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限值,从每立方米40微克提高到80微克,时均浓度限值由120微克升为240微克;臭氧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则由160微克提高为200微克。
恰成对比的是,今年2月8日,世卫组织公布了最新的“空气质量指导值”,其中可吸入颗粒含量标准从每立方米70微克减少到20微克;臭氧含量从每立方米的120 微克降到100微克;二氧化硫的含量,也从每立方米125微克降至20微克。
世卫组织严格标准的理由是,即使在发达国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也有严重影响。在欧盟,据估计仅是最微小的颗粒就使每个欧洲人丧失8.6个月的预期寿命;而光照下臭氧浓度达到最高水平,很容易导致哮喘发作和其他呼吸道问题。
中国标准趋于宽松,实际上是环境不断恶劣的一个缩影。相对于世卫组织标准趋于严格,两者差距愈加拉大。这意味着北京的空气质量即使达到了国家标准,仍与世卫组织的指导值相距数倍,其潜在危险不言自喻。
现实威胁:臭氧与颗粒物
8月17日至20日,为了给奥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北京启动了一次全民大演练――市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以检测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
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四项,即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四种主要污染成分均与机动车尾气脱不了干系。监测显示,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市的64%,一氧化碳占92%,可吸入颗粒物占23.3%。
通常,空气污染指数是以当日最高污染物的数值――也就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数值为依据。这一数值低于100是二级天,等同于“蓝天”,超过100为三级污染天。
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告诉《财经》记者,在限行的四天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分别为91、93、95、95,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级别。而限行前的8月16日和之后的21日,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都为116,属于“轻微污染”。“测试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宝贵的科学数据。”
限行的另一效果,还体现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降低,这些均与汽车尾气有关的污染物下降15%-20%。
不过,早在2004年,这两个指数已达到国家标准。决策者目前更为担心的是严重超标的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已成为事关北京空气的两块“心病”。
据赵凤桐介绍,根据资料分析,北京目前能确保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达标,超标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五项指标中两项超标,这是往届奥运会未曾遇到过的。
北京大气污染特征虽属复合型污染,但其代表性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家族”非常强势。因此,北京市超标天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占首要污染物的96%。2005年,北京市区有57天出现臭氧浓度超标,日均颗粒物浓度达到14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2%。
可吸入颗粒物不仅造成能见度下降,同时易进入运动员呼吸道并影响竞技。臭氧会刺激呼吸器官,从而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除了汽车尾气,北京的污染源还包括燃煤、扬尘、工业废气。据大致测算,四大污染源对北京地区的污染比重大约是:尾气约40%,能源消耗20%,工业污染10%,扬尘及其他污染约30%。
正搬迁中的首钢,被视为颗粒物之“罪魁祸首”。环保检测发现,首钢厂区及古城附近的可吸入颗粒物,最高可达每立方米180微克,而扩散方向还会因季节而改变。
首钢搬迁后,北京每年减少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相当于上百家小型工业企业的排放总量。目前北京空气的首要污染物96%是可吸入颗粒物,而首钢一家的排放量达全市的23%。
颗粒物浓度的国家二级标准是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但在北京空气中的固定基础数值已经接近70微克/立方米,这意味着每年新增的排放空间只有30微克/立方米。
博弈“奥运保障计划”
无论是首钢搬迁,还是即将公布的《第29届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下称“保障措施”),北京对大气的治理的力度和决心可谓空前。
首钢的搬迁成本高达500亿元,它不仅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拐点,亦直接关联到首都六分之一的产业工人的去向。
至于7月9日已获国家环保总局原则通过的“保障措施”,在上报国务院之前正在做最后一轮修改。
《财经》从北京市政府获知,“保障措施”分北京市措施和周边省市措施两大部分,从时段上又分为奥运会前、奥运时段和赛事强化时段。
会前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三环路内实现无煤区,全市燃煤总量控制在2500万吨内,对市内燃煤锅炉脱硫、脱氮并安装除尘设施;以首钢为代表的电厂、冶金、化工、石油等重点污染源,集中实行压产、限产、搬迁;与臭氧有关的全市1000座加油站、1200辆油罐车和部分油库的油气,均全部实施回收治理。
至于第二阶段,即奥运期间的58天,控制措施甚为严厉:
――扬尘污染控制。奥运期间所有工地的主要施工停止;
――机动车污染控制。六环路内货车禁行,公务车70%停驶,社会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
――工业污染控制。钢铁、化工、建材等工业企业停产或部分停产;
――燃煤污染减排,加大外网输电,充分利用燃气发电,压缩燃煤发电30%,自备电厂具备条件的停运;
――特殊条件的紧急措施,压缩燃煤发电50%,全市燃煤设施停运。
据介绍,“保障措施”中明确,北京京能热电公司等五大燃煤电厂减少污染排放30%,燃煤锅炉减少污染排放30%。
力度之大可谓空前,阻力之大亦可想而知。“所有措施中,我只是不同意停发电厂。因为几个主要电厂除了提供电,更主要的是对北京电网起安全保障作用,这是依靠外来送电解决不了的。”北京市一位电力专家说。
在今年5月的一次市政府协调会议上,这位电力专家发言三个小时,阐述限制燃煤发电的严重后果。他比喻说,北京本地的发电量只占25%,其他电力均来自外省。这意味着,这张宛若高架桥型的供电网络,在北京本地只有25根支撑柱。如果再关闭发电厂,高架桥就成彩虹桥了。
8月21日,京城气温冲破33℃,当日最大用电负荷1190万千瓦,这是北京历年用电的新高。这个夏天,北京电力负荷缺口即达20万千瓦。而在7月17日,为保北京电网,河北张家口一天内两次拉闸,限电总数相当于三个县的用电量。而且,这一时间段正好对应于一年后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
《财经》记者获知,尽管反对声四起,在目前的“保障措施”里,压缩燃煤发电30%的指标仍赫然在目。
奥运契机
北京大气治理九年间,空气质量确实有了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1998年是100天,2006年已达到了241天。其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值,已突破性地达到国家标准。
在每周更新一次的北京地图上,绿色正以过半的规模呈蔓延之势。北京林业部门已宣布提前一年完成了绿化承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阻挡沙尘入京,并称今年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43%。在寸土寸金的紫金城外,在鳞次栉比的高楼群中,城市绿化更是见缝插针。
来自北京市政府的数据称,以1998年为起点,当年北京环保投入54亿元,2005年达到100亿元,2006年超过250亿元,七年间累计120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70亿元的企业环保投入。
这在奥运2900亿元总投资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实际上,环保治理的时间往往超过北京奥运会的运行周期。当然,北京的居民更关心奥运能否成为北京空气质量转变的一个契机,并得以长期延续。
“我们正在组织开展有关环境交通保障长效机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经济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减少包括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长效措施。”赵凤桐告诉《财经》记者。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范文6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珠海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她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