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1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

中图分类号:S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54-1

1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在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农机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为做好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先后在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上及时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40多条,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和农机户适时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务,针对全市水稻插秧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较多,适宜机械作业期较短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组织水稻插秧机80多台,玉米、水稻收获机130多台开展跨村、跨乡、跨县、跨省机械作业。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完成跨区作业面积180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

2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主要是以农民自发松散型为主,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机跨区作业认识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宣传工作不到位;行政和法律约束力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人员素质较差,作业市场不规范,供需矛盾突出。

3 抓好农机跨区作业采取的措施

面对迅速发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是提高农机综合使用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农机化进程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各方力量,把农机跨区作业抓实抓好。加大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能。

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提高现有机具使用效率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力争使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在规模、秩序、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3.3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管理工作;要坚持免费发放的原则,严禁以培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种名义搭车收费、变相收费。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不能跨行政区域发证;三是坚持有明确作业地点的原则,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要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明确作业地点和任务后,再发放《作业证》;四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在发放《作业证》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登记《作业证》发放信息。要成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点),组织农民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专门协调解决农民在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组织农机协会等方法,加强管理,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

3.4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跨区作业与一般农机作业相比无论是对机械的技术状态,还是对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以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开始前,要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驾驶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党和国家对农机跨区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机跨区作业的基本常识,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5 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要强化安全生产和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面做好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6 加大新闻宣传力度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

一、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又称“小农水”)工程是指国家、集体投资修建的国有、集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小二型水库、塘坝、小型饮水工程、小泵站、小型灌区和大中型灌区支渠取水口以下的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小农水”工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它的修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这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难度,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发挥,使得农田水利设施遭受破坏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河南、江西、江苏、辽宁等省份对“小农水”工程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农民用水纠纷也相应减少,工程完好率得到大大提高等等。但“小农水”工程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

二、“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中的问题

1、产权改革不彻底,涉及面不大。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很多“小农水”工程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但大多数工程产权改革是不彻底的、是浅层次,实质是经营权利置换管理责任,多数都是经营(盈利)权利置换日常简单的管理责任,产权承接人基本上都是兼业的(从事多种经营),只承担日常简单的管理看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的建设、维修等责任仍然留给了政府。另外,改革仅限于机井、土元井等单个中小型水利设施,而一些水库、塘坝、小流域等涉及较少,“小农水”工程改革的范围较窄。

2、水利系统内部关系未理顺,工程的作用难以发挥。通过产权改革,农民成为水利设施的“法人”或经营者,被赋予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农民成为法定的水利主体。产权改革之后,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层面分割了大中小水利设施之间的联系,导致水利系统性的瓦解。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切断了联系,农田水利趋于分散性和小型化,村组集体无权调配全村的水资源进行抗旱,也无法组织全村组统一进行水利建设;水源没有保证了,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缺乏稳定性。

3、改革进度不平衡。有些地方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地方不具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条件,如水利设施破坏严重,水资源严重污染,各种改革配套机制不健全,经营者无利可图,致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举步不前阶段。

4、产权改革导致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错位。站在国家的角度,水利具有战略性,关涉到粮食生产安全,关涉国计民生,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从个体农民来看,水利是家庭经济问题,是投入与收益的计算问题,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来自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通过“产权改制”将农民变成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农民考虑是否进行水利投入时,当然不是站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而是站在是否合算的角度。以农民作为水利主体来解决水利问题,会产生与国家战略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因为当水利投入不合算时,水利设施自然就会被废弃。将水利交给个体农民,就消解了其战略性。实质上是将国家战略问题变成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问题。这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5、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调查表明,许多地方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条件不具备或无人经营的情况下,部分工程没有进行产权界定,低价、甚至无偿转让给经营者,或者承包费定的很低,或者就没有规定承包费,合同、协议等文书也不规范,致使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状况严重。

三、“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问题因素分析

1、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相应政策不到位。市场机制要求“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是明确、安全、可转移和可实行的,这种有保证的产权可以让产权所有者放心地持续投资。但是,“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涉及深度较浅,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干部群众对产权改革认识不够,观念也未完全改变。在突破长期的水利管理机制的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普遍存在怕风险、怕投资、怕政策变化等思想障碍。

2、工程本身特性的影响。“小农水”工程具有区域自然垄断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提供的服务共享程度较高,排他成本较高,许多“小农水”工程从水源到配水处,除了地下输水管,基本是敞开式的,而且输水线路很长,经营者不可能整天值守。即使能做到这样,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付出的成本也可能远远大于收益,经营者的权益严重受损。同时,“小农水”的资产专用性较强,目前一般只是在遭遇干旱季节使用率较高,遇到风调雨顺时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农民没有或很少接受灌溉服务,仍然需要付出与其他年份相同的费用,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高。

3、社会因素影响。“小农水”市场化经营在农村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环境里可能会受到较大阻碍。由于村庄作为用水者出生、成长和生存的场所,村庄里的关系是一种亲情与乡情的混合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还会带到水费的收取上来。收取过程让经营者难堪而难以承受,感觉“为了一点小钱而丢了面子不值得”,最后放弃工程的经营。另外,由于工程产权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和用水者很少愿意让工程的经营者永久性持有产权。工程产权虽然明确但是不能正常流转,即不可轻易转移或继承从而缺乏安全性。

4、工程技术管理缺乏。“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后,政府缺乏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水利技术人员不到位,造成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工程必要的除险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续建和安全防汛等工作没有合理规划,日常检查几乎没有进行,工程的利用率低下,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积极性大打折扣。

5、监督机制不到位。对工程产权制度过程、结果和后续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合同、协议等文书的执行得不到有效保证。“小农水”工程的承包、租赁所得绝大部分用于与水无关的其他开支,无法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四、推进“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机制的对策

1、做好“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前的宣传工作。把“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营造气氛,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健全“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机制保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凡是改革相对成功的“小农水”工程,大都有一套相适应的配套机制来保障,如激励机制需求,即对于工程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明确“小农水”工程的所有权及其主体,为产权所有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收益预期,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励所有者经济行为的发生,使工程高效运行。为保证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化,还需构建监督机制,“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进行调控和监督,使其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保障工程经营的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还应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使产权所有者和经转让后的财产持有者权益都得到保护,有利于使经济行为长期化,产权流转机制运行顺畅,可以促进资源正常流动,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做好以点带面工作。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条件优越的工程,按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取得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而推广普及。

4、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政府应组织水利、财政、农业、计划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措施,规范产权制度改革行为。同时,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合同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粗放管理和掠夺性 经营等短期行为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进程和效果。

5、确保群众自愿,民主决策。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所以,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做好资产评估,根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现状和效益等情况,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租赁费、承包费、拍卖底价,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

6、处理好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以采取一次性拍卖工程所有权的办法,使购买人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有机统一。同时,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稳妥地处理好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五、结语

“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促进设施良性运作的有效途径,但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这不仅与农田水利设施相关,还应根据“小农水”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操作程序,扬长避短,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稳步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明建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讨[j].农村经济,2007.7.

[2]田圃德,范静波.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创新的制度需求[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3.

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3

一、现阶段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收入四部分构成。其中,前两个部分占农民全年总收入的97%左右,1995年和2003年,石家庄市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6%和59%,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对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部分的分析。(1)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进入市场约束型阶段,农民增产不增收。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在转变。1996年开始,全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的资源约束型转为供过于求的市场约束型。全国粮食价格连续6年持续下滑,2002年粮食价格是1996年的60%左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2)生产成本上扬,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流动资本和固定资产的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的物质成本不断提高,全市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化肥和机械化总动力从1995年到2003年分别增长了18%和90%。活劳动成本也在上涨,从事农业生产的雇工工资由1990年的2―3元/日,增加到目前的10―15元/日。两种生产成本的上升,再加上萎迷的市场需求对农产品价格的打压,形成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空间不断减少的现实。(3)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城镇化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城镇化率37.6%,农村人口563.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比重36.36%,农业从业人员328.69万人,其中227万人是富余劳动力,占60%。未来13年城镇化水平如果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就必须向城镇转移120万人,每年需转移9.23万人。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3.2%,农民人均GDP只有城镇人口的8%。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造成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失衡。

2、对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部分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2001年,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增加值为350亿元,占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的70%,吸纳劳动力121万人,农民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21%增加到33.6%。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激烈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乡镇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多数产品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处于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其需求弹性趋弱,同类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多数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二是自身体制的问题。改制前,乡镇企业大多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病,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属集体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统一,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不在经营者手中,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社区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2001年,全市13.6万家乡镇企业中有近5000家是集体企业,这些企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52.7%下降到2001年的25.7%,下降了27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布局不合理。全市乡镇企业中只有20%在乡镇,80%在农村,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在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造成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大量的乡镇企业没有受到城镇化聚集、辐射带动作用的支持,在吸纳人才技术、更新经营观念、企业融资及市场的形成和开拓等方面受到限制,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四是乡镇企业贷款难。2001年,全市县及县以下企业贷款额只有290亿元,仅占贷款总额的28%。这里面既有银行体系中缺乏对中小企业承贷业务的因素,也有乡镇企业自身信用基础差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乡镇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断下降。乡镇企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87%下降到2001年的70%,下降了17个百分点;同期,吸纳劳动力人数也由156万人下降到121万人,下降了22%。在全市农村人口以年均0.6%左右的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用工人数的大幅下降,对农民增收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建议

1、编好各类规划,重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倾斜

把继续抓好“十五”规划的贯彻落实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编制“十一五”规划更加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充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把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作为重点;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都要体现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内容。在规划方法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意见;在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内容和指标,并将该指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并分解到各县(市)区。

2、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全市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目前,石家庄市已提出优质麦、饲用玉米、鸡蛋、牛奶、大枣、梨果六种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布局,计划到2005年,年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145万吨、100万吨、60万吨、15万吨和70万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产品来源。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要做到人无我有,还要努力做到人有我优。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工程、依靠生产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突出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各个环节的附加值,并吸纳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生产,拓展农民收入来源。目前,石家庄市畜牧产业增加值只有第一产业的42%左右,农业产业化率也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5%和90%的平均水平。2001年,石家庄市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为519元,只占农业收入部分的32%。这是全市农业增效的潜力所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积极发展中小乡镇企业

在社会大生产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技能和素质等问题,主要就业于乡镇企业。要把农民吸收进乡镇企业的劳动者队伍当中来,就要进一步降低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开办门槛,如注册资金的多少、人员组成和学历要求、开办场地的限制等各种制约,并在银行贷款方面积极开办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以开办者的诚信度为担保,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从而形成新的创业浪潮,增加农民的就业。

4、合理布局和重点发展小城镇

石家庄市的城市功能布局和规划,在以市区为中心进行向外不断拓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城市为中心的重点城镇的合理布局,并逐步建立以市区为中心的卫星城环状结构,从而在有规划、有布局、有重点的运作中,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增加社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创造机会。目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要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加大对小城镇的投入力度,突出搞好重点城镇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打好基础。

5、加大对农民的技能掊训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县、镇三级“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按照用人单位需要开展培训教育,组织职业介绍,开展用人推介,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体化格局。

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系质。2001年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从业人员8.4万人,其比重只有2.4%。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又明显低于城市水平。2001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额度为12.54亿元,其中,用于农村的部分占65%。但是,石家庄市农村中小学的在校人数却高达141.7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在校人数的74%。也就是说,用于每个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财政支出是用于城市中小学学生的63%。在城市人均收入高于农村、城市家庭对教育的投入高于农村的情况下,农村如此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对农村孩子的素质培养和知识教育来说,显然是不相称的,对他们长大后寻找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也是不公平的。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把其作为今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三是改革和完善培训模式。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改革现有培训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具有办学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石家庄市财政局按照当年资金安排及培训计划,统一印制培训券,通过城镇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直接发放到列入计划的农民(民工)个人手中。参训人员凭政府免费发给的培训券,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各类具备条件、愿意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均可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由劳动部门认定备案后,可以组织培训、接收培训券,并凭券向财政部门兑现培训费。

四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按照用人单位需要,组织职业介绍,开展订单式培训和订单式输出,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体化格局。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和劳务市场信息库,形成以劳动力市场为轴心、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载体、村级劳务输出信息员为补充的信息网络平台。

6、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对国民收入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变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为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二是降低农业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三是考虑到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的特点,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保障农民的正常收入。

7、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扩大农村社区股份制试点范围。总结钟家庄、东简良村社区股份制试点经验,试点范围由石家庄市城郊推广到县级城关镇和有条件的重点镇。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资产的占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发展内在要求的新型集体经济运行体制,实现城郊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的对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改革步伐。针对石家庄市乡镇企业群体少、规模小、实力弱的现状,尽快制定促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引导和扶持现有乡镇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适销产品。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乡镇企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水平。

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在鹿泉市、栾城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力争到2007年,在全市2/3的农村县(市)区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在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抓好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力争到2005年全市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并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具备条件的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试点,积极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稳步扩大覆盖范围。

8、做好以工代赈和移民搬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