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高效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宗旨的,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符合化学教育的规律,阻碍学生的素质提高,特别对于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中职职学校表现更为突出。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对于中职生来说一方面课堂容息量大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难度大、复杂又难以理解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课堂学主习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师生间的互动将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探索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教学是每个中职化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生物化学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推出精品课件每位化学课任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因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设计者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选择使用的化学教材进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精品课件最大限度地将各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远程共享;各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也以最快的速度交流并加以推广使用。最终凝聚了集体智慧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关于生物化学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原理扎扎实实地学好生物化学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
1.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者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动视频技术、动漫设计技术、工艺美术技术、文字处理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种表现手段来将生物化学教材中的多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充分表现出来。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DNA的复制由于DNA半保留式的复制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而且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演示DNA双螺旋链是如何解开的、复制是从何时开始的、复制链是如何延长的、又是如何终止的。经过学生们观看、思考和讨论就能得到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们掌握DNA半保留式复制规律知识点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遗传的社会价值从视觉感官中体会到要点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
2.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体的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例如在生物化学《核酸的化学》一单元中,教学内容抽象、难度大,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将能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比如酶原的激活中胰蛋白酶原受激酶的激活使第六位赖氨酸残基与第七位异亮氨酸残基之间的肽键断裂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比较科学准确地理解酶激活的实质和特征。
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传输通道单一、信息容量小,传输速度慢、效果差,单纯的文字板书、声音都远不如画面图像易于人们对信息的接收靠老师讲靠表格,靠模型等手段的教学与微机课件比较立刻相形见绌。利用CAI则能将我们人体内复杂的有机物在代谢过程中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关键部位放大,正误对照剖析。逼真的主体画面;精练的规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加大教学容量和密度
现代计算机技术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含的知识信息量非常巨大在多媒体教室一节课短短四十五分钟内把一堂课中的教学内容从公式推导、人体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具体过程从分子层面进行放大式的演示能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并无法想象的抽象的概念放大后直观地、形象地演示出来根据需要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大跨度地运用视频技术展示生物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使课堂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多媒体软件因其信息传输通道宽阔多样、容量大、速度快、使加大教学密度并非难事,这种高密度教学是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卓越功能。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
先进的化学教学课件的引入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课堂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保证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刻苦学习自觉将先进的多媒体机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掌握这些技术积极学习并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现代化学教学服务。学校要加强课任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应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
2.深入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精心挑选精品教学课件
目前使用的化学教材体系中知识结构较为注重对原理和理论的介绍据调研得知当前使用的教材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演示的内容比重大同样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教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文档式展示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感觉不到现代科学气息这样做显然是不可取的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这就对课堂教学课件的研究者提出了要求:必须深入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既要熟悉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精心分析教材的每一个章节,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动漫、视频、音频融入教学课件中才能做出与实践内容和教学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精品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课件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3.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也要随着跟进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教学课件的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跟进目的在于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课件设计者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设计思想与教学思路需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改进多媒体课件之前,课任任老师一定要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最新科学成果。利用当前使用效果最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注入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技术,制作出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用的教学课件,更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3.2不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理论上如何成功在课件设计时刻注意不能脱离学生要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真正学到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才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灵活,一切都要视课堂教学需要而更换,再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好的、强有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3.3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全国各校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实现了共享,大量的精品化学课堂教学课件可供教师挑选。尽管如此教学课件的开发研究一刻也不能放松,要通过教师对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完善,要源源不断地制作性能更加优良的课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时代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这样才能在面对大量的课件信息从中挑选适合本人教学需要的课件活化教材激活课堂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教学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师生相互作用的条件趋于多元化,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为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 王桐.《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书臣等.《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2
利用多种吸附材料和分离方法对贵州产铁破锣全草和甘肃产铁破锣根茎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离工作,共分离得到四十个化合物,并通过经典的化学方法和各种先进的波谱学技术(包括IR,UV,1HNMR,13CNMR,DEPT,1H-1HCOSY,13C-1HCOSY,HMQC,HMBC,TOCSY,MQC-TOCSY,NOESY,EI-MS,FAB-MS和ESI-MS),鉴定了其中三十三个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中,有18个为新化合物,12个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新化合物包括16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甙、一个齐墩果酸型三萜皂甙和一个有机酸,分别命名为:铁破锣皂甙A[BC-ll,20ε1-24ε2-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6β,18,25-tetraol- 3一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B[BC-12,(20S*-24R*)-epoxy一9,19-cyclolanostane-3β,13β,16β,25-tetraol-3-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C[BC一10,(20S*-24R*)-16βacetoxy-20,24-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2β,25-teriaol-3-0-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D[BC-14,(20S*-24R*)-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2β,16β,18,25-Pentaol-3-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E[BC-15,20εl-24ε2- 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2α,16β,18,25-pentaol-3一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F[BC-13,(20S*,24R*)-16β-acetoxy-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2β,18,25-tetraol一3一O-(β-D-xylop yranoside);铁破锣皂甙G[BC一16,20ε1一24ε2一epoxy一9,19一 cyclolanostane-3β,15α,16β,18,25-pentaol-3-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H[gbc-23,(20S,24R)一15α,16β-diacetoxy-epoxy一9,19一cyclolanostanostane一3β,18,25一triol-3一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Ia[gbc-22,(20S,24S)-16β-acetoxy-18,24;20,24-diepoXy-9,19-cyclanostane-3β,15β,25-triol-3-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J[gbc-20,(20S,24S)-16β-acetoxy一18,24;20,24-diepoxy一9,19一cyclane-3β,25-diol-3一 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K[gbc-18,(20S,24S)-15α-acetoxy-16β,24;20,24-di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25一diol-3-O-β-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L[gbc一19,15α-acetoxy一20ε1一24ε2一epoxy一9,19一cyclolanostane一3β,16β,25一triol-3-O-β-D- 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M[gbc-26,(20S,24R)-15α-acetoxy-9,19-cyclolanestane-3β,6β,20,24,25-pentol-3-O-P-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N[gbc-27,20ε1-24ε2-eqoxy-9,19-cyclolanostane-3β,12α,15α,16β,25-pentaol-3-o-p-D-Xylopyranoside];铁破锣皂甙o[gbc-30,20ε1-24ε2-epoxy-9,19-cycldanostane-3β,16β,18,25-tetra01-3-o-βD-glucopyranoside];铁破锣皂 甙P[gbc-31,20εl-24ε2-epoxy-9,19-cyclolanostane-3β,16β,18,25-tetraol-3-O-[β-D-glucopyrasy1一(1-6)]一β-D-glucopyranoside];铁破锣Q[gbc-33,oleanolic acid一3一o一α一L一rhamnopyranosyl一(1-4)一β-D一glucopyran03y2(1-6)-β-D-glucopyranosyl este]和铁破锣酸[BC-07,9-苯基一2E,4E,6E,8E-壬-四烯酸]。
已知化合物包括3个三萜,即:蒲公英萜酮(BC-01),蒲公英萜醇(BC-02),表木栓醇(BC-03);2个甾醇,即:E-24ξ-ethyl-ch01est-22一en一3α一ol(BC-04),β一谷甾醇(BC-05);3个有机酸,即:香草酸(BC-06),阿魏酸(gbc-17),硬脂酸(gbc032);4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甙,即: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 甙(gbc-08),25-脱水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 甙(gbc-09),beesideI(gbc-21))beesioside(Ⅲ(gbc-25);2个齐墩果酸型三萜多糖皂 甙,即:铁破锣皂甙R[oleanolic acid一3一o一α一L-rhamnopyranosyl(1-2)一α一L一rhaminopyranosyl一(1-2)一。-L-arabinopyranosyl-(1-2)-α-L-arabinoyranosyl-28-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ester];铁破锣皂 甙S[gbc-35,oleanolicacid一3一o-β-D-glucoPyranosyl(1-3)一α一L-arabinoPyranosyl-28一o一α一L一rhamoopyranosy1一(1-4)一β-D-g1ucoPyranosyl(1-6)一β-D-g1ucopyranosyl ester3和胡萝卜甙(gbc一24)。
对铁破锣中分离鉴定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试验。受体结合试验表明部分单体化合物对三种受体(5-HT受体、钙通道和GABA受体)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在较低浓度(5μg/ml)时,化合物gbc021-23和gbc-25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20-100μg/ml)时,化合物BC-11、BC-12和BC-14对GLC-82细胞株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并且成一定的量效关系。首次发现两个结构较为独特的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好的药理学活性,有一定的应用和开发前景。这两个化合物是:铁破锣皂 甙M(gbc-26)在低浓度(10μh/mt)时对钙通道的拮抗活性达79.55%,是一种钙拮抗剂,有望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所突破。铁破锣皂甙K(gbc-18)在小鼠体内试验可明显抑制由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鸡胚尿囊膜试验还显示铁破锣皂 甙K还有抑制微血管生成方面的活性(20μg/ml);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为寻找开发新药的先导化合物及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铁破锣这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铁破锣属 铁破锣 化学成分 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 甙 齐墩果酸型三萜皂 甙铁破锣皂 甙A-Q 铁破锣酸 药理活性 钙离子受体拮抗活性 免疫抑制活性 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化学成分与民间疗效关系转贴于 结果与讨论
一、结构解析举例
1.铁破锣皂甙B(beesioside B,BC-12)的结构测定
化合物BC-12,白色无定型粉末,mp.250-252℃(CHCl3-MeOH),[α]D20十13.6。(CHCl3 MeOHl:1,c,0.1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薄层水解检识有木糖(BAW4:1:1)。FAB-MS显示m/z 623[M十H]+,结合1H和13CNMR谱数据推测其分子式为C35H58O9,不饱和度为7。
BC-01
BC-02
BC-03
BC-04
BC-05 R=H
*BC-07
gbc-24 R=Gic
gbc-08
bgc-09
*BC-14
*BC-10 R=COCH3
*BC-13 R=COCH3
*BC-14
*BC-10 R=H
*BC-13 R=H
*BC-16
gbc-32
*gbc-18
*gbc-19 R=H
*gbc-20
gbc-21 R=COCH3
gbc-25 R=OH
*gbc-22 R=H
*gbc-23
gbc-26
*gbc-27
Fig 1 Structur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ed from
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Ulhr.
IR谱在3600-3100及1045,1065cm-1出现强吸收,示甙类化合物;FAB-MS和EI-MS出现基峰m/z143(离子a),及失水峰m/z125(离子b),提示分子中存在部分结构A(25-羟基-20,24-环氧残基),这是ocotillone型三萜的典型特征;1HNMR谱中δ3.93(1H,t,J=8.0HZ可以归属A结构中的H-24,其13CHMR谱数据同beesiosideⅢ比较一致,证明A部分结构的存在。
lHNMR谱高场区显示一对AB系统质子的信号[δ0.35(1H,D,J=3.6Hz,19-H),o,58(1H, d,J=3.6Hz,19-H)],七个叔甲基质子的单峰信号[δ0294,1.00,1.31,1.36,1.59,1.68(2× CH3)],提示该化合物的骨架为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糖的端基氢信号出现在δ 4.84(1H,d,J=7.6Hz),说明甙键为β构型。低场区除了木糖质子和H-24信号外,还显示2个连氧碳上的质子信号[δ4.81(1H,m,Hz),4.14(1H,m,同H-3'重叠,Hx)]。
13CNMR谱共显示35个碳信号。一组碳信号[δ107.45,75.53,78.52,71.26,67.05]可归属为木糖的C-1~C-5。低场区除了C-3和A部分结构碳信号外,还显示2个连氧碳信号[δ72.07,73.10]。
1HNMR谱中17位氢出现在δ2.76(1H,d,J=8.4Hz),考虑化合物的不饱合度,说明16位有羟基取代;1H-1H COSY谱中δ4.8l(Ha,H-16)与δ2.76(H-17)相关,还与δ2.15(1H,m,H-15)和δ1.93(1H,m,H-15)两个氢相关13C-HCOSY谱中,δ72.07与84.81(Ha,H-16)相关5根据偶合常数(J16,17)大小可判断16经基与17位侧链处于顺式位置,因此确定16位经基为β构型;NOESY谱中,H-16α与H-17α相关,证明了上述结论。
Fig 2 Structure of BC-12(beesioside B)
13CNMR谱中,C-18出现在高场区[δ14.05],提示12位有羟基取代,这是因为C-18处在12位羟基的γ位引起高场位移所致。13C-1HCOSY谱中,δ73.10(C-12)与δ4.14(Hx,H-12)相关;1H-1H COSY谱中δ4.14(Hx,H-12)与ll位两个氢δ2.55(1H,dd,Jl=15.4,J2=8.8Hz,H-11α),1.42(1H,dd,Jl=15.4,J2<3.0Hz,H-11β=相关;HMBC谱中,H-18和C-12远程相关,证明了上述结论。
化合物BC-12经异相酸水解得BC-12a,EI-MS亦出现基峰m/z143(离子a),及失水峰m/z125(离子b),提示分子中存在A部分结构,1HNMR谱中δ3.94(1H,t,J=7.4Hz)可以归属A结构中的H-24,其13CNMR谱数据同beesiosideⅢ比较一致,证明A部分结构的存在。1HNMR谱显示环丙烷质子信号[δ0.39(1H,dd,J=3.5Hz,19-H),0.63(1H,dd,J=3.5Hz,19-H)]七个叔甲基质子的单峰信号[δ0.96,1,03,1.20,1.35,l.58,1.68,1.70],及δ2.76(1H,d,J=8.3Hz,H-17),3.49(1H,dd,J=11.4,4.3Hz,H-3α),4,82(1H,q-1ike,J=7.4Hz,H-16);另外还显示一对ABX系统质子信号[δ2.58(1H,dd,J=15.4,8.9Hz,H-11),1.43(1H,dd,J=15.4,2.7Hz,H-11)和4.16(1H,dd,J=8.9,2.7Hz,H-12)。13CNMR谱共显示30个碳信号;其中c-3向高场移至δ77.98。
12位经基的构型是通过比较H-12和H2-11之间的偶合常数确定的。SakuraiN等用X光衍射的方法测定了beesiosideⅡ甙元的双乙酰化物的结构,其c(9)-c(11)-c(12)-c(13)间的拓扑角为-14.4。,若12-OH为α构型,则H-12和H2-11之间的偶合常数J1约为8Hz,J2>4Hz;若12-OH为β构型,则H-12和H2-11之间的偶合常数Jl约为8Hz,J2<3Hz(Fig,2)。在化合物BC-12a中H-12和H2-11之间的偶合常数Jl=8.9,J2=2.7Hz;化合物BC-12中H-12和H2-ll之间的偶合常数Jl=8.8,J2<3.0Hz,因此确定12-OH为β构型。NOESY谱中,H-12α/Me-30/H-17α之间存在相关,亦支持这一结论。
转贴于 BC-12的1HNMR谱中3位氢出现在δ3.47(1H,dd,J=11.7,4.2Hz),根据其裂分方式和偶合常数大小可判断3位氢为α构型;NOESY谱中H-28和H-3α相关,也支持上述结构;与化合物BC-12a比较其C-3位苷化位移值(低场位移10.48ppm),确定木糖连在C-3位。HMBC谱 中H-1'(δ4.84)和C-3(δ88.46)远程相关,证明了这一结论。
Key correlations observed from HNBC of BC-12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bserved from NOESY of BC-12
Fig 3 HMBC and NOESY of bc-12
BC一12的NOESY谱中,H-16α/H-α/Me-21、Me-21.H-22α/H-23α/H-24α、H-22α/H-22β、H-23α/H-23β、H-22β/H-23β、H-24α/Me-26/Me-27之间检测到NOE相关信号(Fig,3),因此A部分结构的构型确定为20S*,24R*。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生物化学 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15-01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的任务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及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到现今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1]。
1 生物化学研究现状
生物化学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各个组分,包括有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本身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2]。
目前生物化学正在运用诸如光谱分析、同位素标记、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其他物理学、化学等技术,来对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之间的关系[3]。不同组织器官,不同人群,不同的年龄,在运动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当人体在运动时,其体内复杂的化学变化调节以及运动应激与体内适应的过程,都是目前生物化学结构研究的范围。生物化学在人体各种情况下,各项运动中出现生物化学变化特点及机能的评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如何运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方法,从分子水平对机体进行研究,目前已经研究到达针刺活体取样分析、动静脉导管引流、同位素示踪、电泳等领域[4]。通过取样分析,身体化学组成的相互关系、物质代谢与能量供给的相互关系、健康与体能的生物化学基础等等。
2 临床生物化学的优势
生物化学广泛应用于临床专业中,对于研究分析机体的生理变化、基础代谢、药物对抗疾病等方面均有发展前景及明显优势。
在临床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学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已不仅仅满足于治疗疾病,而侧重于养生。生物化学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临床检验不断增多,同时工作量也不断增加,不少项目应用于肝、胆、胰腺、肾脏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的诊疗中,在外科手术及创伤后患者的体液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监测中也有重要的意义。三高人群中,多种内分泌疾病与代谢障碍疾病的确诊和病情随访中,专一的生物化学检测项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很多亚健康人员,由于被应用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紧密监护病情变化,有效地起到了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生化指标的监测使得临床病死率大大地减少,特别是针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控制治疗性药物使用,合理配比治疗量,能够有效地监测着血药浓度,根据个体的不同,配好不同的疗效药,药量,吃药的时间等,生物化学技术在整个疾病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5]。
在临床教学中,临床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同样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医学生在学习基础课和临床课中都应充分结合有关的临床生化知识。基础的生物化学大部分是取材于动物的,在深度上也可以包括病理材料。临床生物化学的教学在我国近年的医学教育改革中来看,应当积极地为临床医学生、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实验室来进行日常医疗活动[6]。同时对生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所得的分析结果限度和评价进行理解,开设临床生化课程,也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室活动中心,提供经费和投资设备,促进临床与实验室的合作,这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临床生物化学室工作内容的不断增长,要急需培养专业人才,如何能更好的提高化学分析实验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检验标准等仅仅是一个辅助手段,但是制定提高各级检验人员素质的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和考核法规、实行质量控制等都是很关键的措施。及时引进和开发可靠性更高的新方法,探索生物化学更深层次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技术由生物整体外观深入至分子细胞水平,这对于疾病发病及疾病药物治疗均将是创造性的举措[7]。人们在越来越意识到,对疾病本质和过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关生物化学分析的确切信息,临床医生正面临着应付实验室带来大量分析数据的新课题,因此临床生物化学工作者有必要在这方面和医生充分合作,将生物化学分析的结果信息转化成更高层次的医学语言,从而为医学科学和临床诊疗提高服务能力。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一些常见疾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化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助于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同时生物化学技术又能够研究发现对抗疾病的有效药物,产生医学化的许多领域。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在医学本科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围绕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优势发挥极致,这样才能促进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梁芳.生物化学应用于临床最新探究[J].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进展,2013,40(3):101-103.
[2] 王希成.生物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Roderich,Süssmuth.Natural Products in Chemical Biology[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3,3(19):123-127.
[4] 张兰杰,辛广,邹德生.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6):50-53.
[5] 陈红征,李菊梅.生物化学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9(1).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生化教学 记忆能力 培养
记忆是指对经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记忆),或在它重新出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观或再认识的3个方面。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式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因此内容较为抽象、难懂,知识点相对零散,很多知识点之间联系不明显。概况起来生物化学有“三多”:一是结构式多,二是化学反应多,三是缩写符号、专用名词多。这就在无形中增加的记忆的难度。而学生对记忆的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靠死记硬背,故其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并提高记忆能力。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在纠正学生的误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纠正偏差,增强信心
强调记忆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以良好的记忆为基础,生物化学尤其如此,而良好的记忆必须靠长期的积累。要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明白当今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消除学习生物化学无用的心理。只有喜欢这门课,学习才会有动力。同时要使学生在思考中记,在思考中背,在学习中多思考、巧学活记,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结合生理学知识,告诉学生人脑的潜力是巨大的,记忆能力是惊人的,只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稳定的情绪、乐观的态度、配合科学的记忆方法、坚持不懈,记忆能力就会大大的增强。
二、抓住时机、复习巩固
根据记忆的心理、生物特点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得出的遗忘曲线原理,开始短时间内遗忘多,随之减慢,因此要及时抓住时机,复习巩固已学的内容。
想方设法增加知识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记忆欲望。经常结合教学实际介绍生物化学的新成就及这些成就的重大意义。例如:在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等。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计划、癌基因的发现、分子病的诊断、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新基因的克隆、基因探针、PCR技术和重组蛋白试剂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基因疗法的不断及广泛应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和大量生产等,使学生确实体会到生物化学的重要价值,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给学生以新颖、显明的感觉及强烈的印象,易于长时记忆。如标上记忆,抓住关键酶、关键步骤、主要特征等。
(2)系统化。使所学内容系统化、理论化,如进行小结、阶段性总结。每学完一节、一章知识以后,指导学生编写本章节、本掌的知识结构表,将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知识链”,进而织成“知识网”。如遗传物质的知识在不同章节出现,需在学完所有的章节后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从整体联系上记忆知识,才能记得牢、会运用。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才能把所学知识真正内化,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
(3)温故知新。及时“温故”(即反复),并通过“温故”深入体会知识的含义,进行新的重组,联结与逻辑的推理等而“知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记忆效果,要告诉学生重复在记忆中的必要性、有效性,让学生明白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当然重复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经验能力的关键在于教给其科学的记忆方法,否则培养记忆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1)编制口诀法。对于一些内较多、较复杂的知识,可通过分析抓住重点,编成口诀来记忆,如20种氨基酸可编成“丙甘缬亮和异亮,丝苏二氨有基羟,半胱蛋氨含硫基,苯丙酪色是芳香,只有脯氨是亚氨,酰胺天冬谷氨俩,天冬谷氨呈酸性,赖靖组氨碱性强。”这样即容易记忆也可以清楚分类。而8种必需氨基酸则可记为“借一两本淡色书来”(每一个字代表一种氨基酸,即缬、异亮、亮、苯丙、蛋、色、苏、赖氨酸)这样学生既好记,又觉得有趣。
(2)语言趣味记忆法。一些知识可以利用谐音展开联想,进行趣味记忆,进行趣味记忆。如:3种必须氨基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可谐音为“麻油花生”,在氨基酸、糖和脂肪代谢方面,为了记忆生成丙酮酸的氨基酸,可谐音为“抢服半丝色素饼干”(羟脯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生成谷氨酸的氨基酸可谐音为“尽煮府谷瓜鸟”(精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鸟氨酸、其中府谷为一地名),这样学生非常容易记忆,兴趣极高。
(3)理解记忆法。有理解到记忆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对知识点理解,但应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以增强记忆。这样,我们从一个甘油分子就很容易记住其他与甘油相关的分子结构、
(4)比较记忆法。引导学生将相反的、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照的方法记忆,如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DNA和RNA、NADH+H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等,可采用列对照表或其他的方式进行比较记忆、
(5)找规律、抓联系法。从一些相对零散,看似无关的知识中想办法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串联成一个整体来记。生物化学中三羟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通过三羧酸循环我们可将蛋白质、糖、脂肪代谢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物化学;人格本位;实践;探索
生物化学不仅是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基础的课程,还是一门有着众多知识点的难以掌握的学科。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难理解以及生物化学难教的困境,因此教师就应该通过人格本位的教育,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将学习上的畏惧情绪克服,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人格本位教育。
1人格本位教育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存在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其年限较短,有着比较重的培训任务,所以就应该在生物化学的课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加入技能实训以及课程教学中。健康发展是学生的权利,而学生又是鲜活的、现实的个体,教师在教授学生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就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面对着较难以掌握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师应该给自卑的学生力量,感化顽皮的学生,给智弱的学生智慧,激励胆怯的学生。所以,生物化学的教师就应该在其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放松自己的心情,轻松愉悦的去学习生物化学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化学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本位教育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多学科进行重新的整合,强化专业素质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可以加强校企文化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可以完善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格,推进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格本位教育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1人格本位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人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将健全的人格形成,所以,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人格都应该始终贯穿其中。对于学生而言,课堂就是他们人格成长、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重要阵地,所以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师,就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人格教育任务渗透在生物化学教学之中,将公民素养以及科学精神渗透在其中。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的提问和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以及深化知识,还可以引发学生自主的对生物化学进行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就应该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不懂的知识积极提问,将课堂互动的机会紧紧地抓住,最终将人格本位教育的目的达成。
2.2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对于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人格本位的体现,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更加注重的就是学生人格的完善。所以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必须高度的重视起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人格本位教育的内涵,就需要从情感、能力以及知识等多个维度设定。比如在进行化学试验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和组织学生,个人完成不了的可以组成小组完成,从而在合作中将化学试验的乐趣和重要性体会,从而积极的和课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结合,将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培养,从中增强高效率的工作职业意识。教师还需要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上,对于学生爱心的启发,需要将实验前以及实验之后的小动物,告知学生要善待他们。对于已经为实验所牺牲的小动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要感谢小动物,是他们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需要给他们献上小白花,将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恻隐之心唤醒。
2.3教师对人格本位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所谓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评价、思索以及回忆的过程,并且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人的人格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于人格本位教学效果所进行的评价,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学生人格的完善是建立在教师人格完善的基础之上的,从而才可以促使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程教育人格本位教育模式的持续发展。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课程中人格本位的培养,就应该将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感相互结合发展。所以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教师,对学生人格本位所进行的培养,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每一个时刻以及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结语
在高职高专中,生物化学教学作为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促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科优化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之中所贯穿的人格本位教育,专业课教师,必须重构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以及社会要将大的人格本位教育的范围构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将和谐积极地教学氛围建立,帮助高职高专将踏实认真以及理论扎实的生物化学优秀人才培养出来,提升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集中多方的力量将人格本位教育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达成,要重视教师在其中所占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梅,董奇.高职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格本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3,(24):66-71.
[2]杨猛,黄亚东.教育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0):57-58.
[3]龚蕾,周俊萍,杨春菊,周正宏.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5-166.
[4]张晋.基于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初探[J].职教论坛,2006,(18).
生物化学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整合模式
生物化学是一门操作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1],[2]。近年来迅猛发展,尤其实验理论、技术和方法更为迅速。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如何增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已经成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校是河北省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师范教师的重要基地。目前,我校已处于应用型大学行列,正处于转型办学的关键发展时期。所以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更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实验教学在整个本专科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但是较之理论课程,我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生物化学实验课一直以来在我校处于极其重要地位。涉及我校3个二级学院的农学、园艺、食品等共计12个本科专业。涉及专业广泛,授课学生众多,同时是多数研究生入学的必选科目,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我院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一直承担着这项教学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四年历史。但是,目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实验内容简单、陈旧,缺乏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内容;2.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式死板;3.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考评体系。总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教学实践,必将直接影响我校毕业生专业素质,乃至后续毕业率和就业率。就实验课程设立及发展现状而言,此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基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位授课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从教学计划、实验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改目标、思路及具体教改措施,旨在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实验课的实践优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1.预先精选科学的实验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我校是一所农业院校,各本专科学生科研内容多围绕农作物进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所处地位不言而喻。以往生物化学实验多以单一实验为授课内容。如测定植物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及过氧化物酶含量等。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能保障学生在四个学时的学习中基本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技巧,但是弊端较为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同时材料准备也显重复,不利于节约成本。笔者在近些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中首先力争从培养方案入手,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授课计划方面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将多个实验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组织中存在各类组分,并能井然有序地将各类组分含量依次测定完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又节约了实验材料成本。此外,在开设实验的过程中创立不同班级间的学生互评机制,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加大实验课的成绩比例,实验成绩占到生化实验课程总成绩的20%;将实验成绩分为考核、预习和出勤占5%,操作占10%,实验报告占5%。
2.适当选取实验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
为了充分锤炼学生实验能力,以便为日后科研打下坚实基础,笔者适当增设自主实验内容。诚然,考虑到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的各类限制,这类实验内容不宜过多开设,而且开设的专业和年级尤为重要。依据以往经验,该类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不宜在一年级开设。因为此时学生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经验,很难充分运用各类理科实验操作手段。当他们经过一两年锤炼后,已经充分学习了生物、化学等各类理科知识,能够在理论及实验层面上小试牛刀。此时便可以适当增加自主性实验,充分锻炼其综合实验能力。而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便在此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实践证明经过此环节培训,学生均会在日后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拥有较强的科研技能。
3.开设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空间环境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本实验室特意开设了开放性实验室。将这一环节运用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实验需要在课下零散时间内完成。然而由于授课班级较多,很难满足此类需求。此时,开放性实验室的作用便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此空间内继续完成剩余的实验步骤。开发实验室内放置有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冰箱及各类玻璃器皿,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开放制定实施流程进行。综上所述,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学科,涉及专业和学生人数较多。生物化学实验在具体实施方面的首要困难即授课时间不足。需要各个学院、专业带头人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年级限制、授课时间段等因素。虽然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尚处于初探阶段,但是意义深远,急需各位授课教师共同努力。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为农林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改革提供一些新观念和新思路。
作者:蔡爱军 杜利强 郭艾英 邹亚学 杜金友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