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影响因素

人口结构变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老龄化。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过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多学科研究重点,且以定量研究为主。人口老龄化有时间表,收入与消费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二者是否具有内在联系需要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加以讨论。西方最有体系的人口老龄化研究成果当属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著的《老龄化经济学》,该著作认为在消费类型上,老年人的多样性使不同的老年群体在其消费结构上也不同①。从消费角度来看,国外学者研究消费水平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消费函数上,也更多地从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角度展开实证研究,如罗伯特等认为老年人抚养费用属于纯消费性支出,有可能降低未来的国民收入增长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②。国内学者的研究从关注单一老年人口问题转移到对社会经济全局发展的影响上来。有的从老龄化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关系间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有的则直接通过相应经济指标分析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由于抽样及分析方法等不同,不同学者在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问题的研究上得出了不同结论,调查范围也具有区域性。王金营等认为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需求有负向作用③;王森运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④;胡乃军等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发现,只有老龄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消费比例持续大于二者收入比例,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才不会发生负面影响⑤。

一、Meta分析

操作本文将通过Meta分析提取测量指标,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讨论这些影响是否具有区域特征。该研究基于以下假设:H1: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负向作用;H2: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方法的特点,文章研究思路为:通过人口特征、国民经济等相关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我国人口相关数据;按Meta分析要求提取人口老龄化及居民消费测量指标,分析二者在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探索人口老龄化环境下促进消费的途径。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法和假设检定法等是本文辅助分析方法。本文初步收集了196篇相关文献,之后对文献进行标准化筛选,凡是信息不完整、重复发表、非中国背景研究、非实证研究、不存在明确效应值或计算后也不能将其转化为所需相关系数的文献均不纳入。最后,本文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10篇,得到2个效应值,满足Meta分析要求。文章采用Reviewmanager5.2作为数据分析工具,以居民消费率表示居民消费数量水平,恩格尔系数表示居民消费机构与质量水平,并按联合国标准⑥划分老龄化社会,表示老龄化程度。由于各地老龄人口数据及消费数据具有时间特征,将其视作连续变量,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值,用倒方差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经过合并效应值、异质性检验、假设检验和发表偏倚控制四个步骤。

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向作用

通过各省市65岁以上人口比及居民消费率变化数据可看出,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老年系数增加,各省数据均显示出同一特点,即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假设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辽宁、贵州、吉林四个省份⑦的连续数据,对比同一地区非老龄化阶段向老龄化阶段转变过程中,居民消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四省55632万人⑧样本的综合效应来看,95%CI的上下限均未跨过SMD=0无效线,因此合并后的效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固定效应模型下,异质性检验中,P小于0.00001,说明四省的研究具有异质性,因此需要再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合并效应量为-1.83,95%CI=(-1.88,-1.84),合并后效应量,Z=11.12,P<0.00001<0.05,可见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且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居民消费率越低。文章采用倒漏斗图来控制分析中的发表偏倚。倒漏斗图显示,文献集中在三角区域并对称分布,说明分析中发表偏倚较少,数据结果可靠性强。

2.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地区差异

老年人受生理和心理影响,其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国家统计居民消费品支出构成时将其划分为食品、衣着、居住等八类。针对目前在此方面研究局限性,学者多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说明老年人与其他年龄段人口消费的不同,从而说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但综合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却存在地区差异。南京市实证研究认为,居住居首位⑨;辽宁的实证研究认为食品依然占据首位⑩;四川省“六普”数据发现医疗保健居首位(11)。本文通过辽宁、吉林两省在老龄化与非老龄化阶段的恩格尔系数对比分析,发现固定效应模型下二者存在异质性,对两省恩格尔系数随老年人口比例变化进行趋势分析,辽宁省数据二者关系不明显,吉林省则明显表现出老龄化程度加深,恩格尔系数下降的特点。随机效应模型下合并效应值SMD=-2.44,95%CI=(-3.59,-1.28),P<0.00001<0.05,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由于数据局限性,本文据Meta定性分析及指标变化趋势认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三、结语

综上,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居民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结构都有显著影响。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受到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实证研究采用不同方法与不同指标都会导致结果差异性。但二者具有内在相关性;老年人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形成共识。本文认为人口老龄化环境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提高其消费能力及需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以匹配老年人消费结构;完善养老制度并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从而增加老年人口收入及一定程度上补充劳动力市场都是促进消费可尝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胡乃军,杨燕绥,于淼.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J].人口学刊,2014(5).

[2]詹姆斯•舒尔茨.老龄化经济学(第7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进一步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因此如何处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资料表明,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群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群占到总人口7%,那么此国家就属于老龄化国家。根据最近2016年3月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65岁以上人口近1.42亿,占总人口的9.7%。可以确定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年型”国家行列。

建国以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的变动情况。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下降。从1982年-2000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不断减少,而老年型人口不断增多,从4950万增长到8810万。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之后10年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会达到2.6亿人,2050年达到4.4亿人。占总人口的1/4,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使得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人均年龄达到70岁,由此,我国老龄化人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情况。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2.1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我国占有世界1/4的人口,同时人口老龄化也是世界第一位。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有17759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54%。中国老龄人口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2.5倍、4倍、6.5倍、9.3倍和22.7倍,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六国之和。虽然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间较晚,但是反战速度却十分迅速。根据权威部门预计,从2010年开始,我国老龄化人口会以每年3.2%速度递增。这表明中国彻底成为老年化社会仅需要27年的时间,可以说中国老龄化仅次于日本,是所有国家中最快的。

2.2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对等

根据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其是拥有充足的物质储备来应对未老社会的老龄化,即“先富后老”,如日本老龄化人口在达到7%的时候,其人均GDP达到1967美元,老龄化人口达到10%的时候,人均GDP达到11335美元,并且仍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而我国在国家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和生产问题,因此我国目前的发展任务仍然沉重。

2.3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

(1)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200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增长较为缓慢,增长率为1.8%,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人口在不断下降,我国的社会形态也发生变化,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阶段是2000-2025年,据预测,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会飞速增长,老龄化人口将会达到总人口的18.5%,而青少年人口则不断下降。第三阶段是2025-2050,我国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将会占到总人口的27%左右。此后我国的人口比例趋于稳定。

(2)中国人口老龄化在我国的分布也存在较大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农村、沿海城市以及内陆城市,东西部差别较大。从地域分布来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龄化人口自西向东不断的增多。从城乡分别来看,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所以我国的农村棉铃这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3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3.1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生产的影响

任何社会生产发展都是以劳动力和资源为前提的,尽管现代经济对于生产要素定义有所改变,但是基础生产力仍然是资源和劳动力。我国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口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根据相关机构预测,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负担。甚至有可能随着劳动人口比例下降,我国会出现劳动力短期的情况,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3.2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保障和家庭生活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种模式对于养老保障的冲击非常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需求较大,而养老保障则会使得我国的社会负担加大,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比例扩大,投资率、积累率下降,减慢经济发展速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发展速度较快,1979年我国有近600万退休职工,而1989年增长到2205万人,各种费用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预测2050年我国的退休职工将会达到1人口,每年将会支付18万亿的养老保险金。

(2)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传统家庭情亲观念有较为深刻,家庭养老模式是很多人的首要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的父辈退休的时候,就会使得家庭中的养老成员增多。但是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们面临着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大,就会影响对父母的照料,就会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的冲击,所以开发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对未来我国高度老龄化的社会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3.3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产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般的产业发展趋势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产技术型转变。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与相关的时代需求和技术结果为前提。虽然老年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社会创新的发展,老人的体力和精力必然不允许其进行高强度的技术开发和创新研究,对于产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并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劳动力流动是产业发展的要求。而年级较大的人不愿意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也会影响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于产业调整不利。

(2)人口老龄化将会带动消费结构的改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于消费市场的需求是不同的。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很多老年产业就会出现。而老年人的需求主要是物质生活需求、精神生活需求、护理照料需求等。老年人口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老年产业的广泛性,老年的衣食住行及精神状况都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结论

我国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充满潜力的消费市场,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机会窗口”,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等积极的因素,但我们应该清楚,中国的老龄化超前与现代化,和别的国家的富老同步相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而且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给投资、储蓄、财政等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处理老龄化问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关系到现代化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对老龄化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制定相应的基本政策,促进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 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3,01:17-26.

[2]姚从容,李建民.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人口与发展,2008,02:80-87.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3

王恩平(1988.05-),男,汉,河北秦皇岛,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金晶(1991.06-),回族,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常态,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更多的来源于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不协调、不适应造成的矛盾。本文通过阐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厘清我国在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选择,旨在更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公共政策,政策选择

十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不单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处理好老龄化问题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7%,就称为人口老龄化。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因此我国早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老龄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以及在经过了1959到1961年的自然灾难后,中国的人口出现井喷式的补偿增长,从1962年到1970年,净增长了1.6亿人,达到8.3亿。而“婴儿潮”的那一代人开始进入老年时期,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有所贡献,但是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老龄化增速超过经济发展速度,老龄化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并且根据数据研究显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老龄化趋势在大体上是难以逆转的,人口老龄化将常态化。

中国的老龄化过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与西方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相比,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应该在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模式下,根据自身特点提出更加可行的,适合本国发展的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类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一段时期人口过度增长的结果,改变生育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作用,即使现在改变生育政策,也不会发生根本上的逆转。同时,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不全是其本身带来的,更多是因为现有制度与人口结构不适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需要从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改革,调节公共政策来协调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这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人口老龄化将是常态,需要提出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来应对,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政策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实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及商业人寿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历史欠债严重,“空账”运行规模大。

我国当前实行从现收现付制到统账结合制的转变阶段,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在现实实行过程中,社会统筹部分与个人账户部分资金“混账管理”,社会统筹部分根本不足以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因此形成大量“空账”运行,出现挪用个人账户的现象,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当前个人账户空账累计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到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2.5万亿,但是个人账户实有资金2703亿元,空账金额高达2.2万亿元。据社会保障国际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统计,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

2.养老保险金缺乏保值增值性

我国规定养老金在留足2个月的支付以外,应该全部用于购买国债、银行储蓄、企业债券、投资股市,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目前我国养老金仍主要用来购买国债和银行储蓄,基金收益甚小,根本无法满足老龄社会对养老金的需求,没有真正建立起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并且,通货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过银行利率,存放银行只会造成养老保险金的贬值,是社会财富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的效率。

3.基金来源渠道单一,收支矛盾日显突出。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保险费的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加上保费欠缴的情况严重,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保费收不抵支,原有的积累也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基金保值增值的幅度又太小,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加上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却不断减少。养老保险费用开支增加与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最主要问题之一。

(二)、现行退休政策及其弊端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规定:一般来说,男性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退休必须是男年满55周岁,女满45 周岁。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老年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有关专家预测我国2000年老年抚养比为10%,2010年为18.6%,2020年为26.3%,2030年为40.2%,2050年为58.7%,2060年为60.3%。

劳动年龄的上下限不能一成不变,它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提高改变。我国现行的劳动年龄的上下限是50年代根据当时的条件确定的,已逐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全中国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1.2岁,比起世界平均年龄低了将近10岁。如果继续按原定的上下限执行,以后将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赡养比、总供养比和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度上升的不利局面。

(三)、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弊端

1.“现收现付”为主的筹资模式使医疗保障面临未来支付压力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虽然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但个人账户积累能力有限,很大一部分人没有积累。实际上,主要是依靠统筹基金的现收现付制,而对其他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等也主要是现收现付制。根据医疗保险理论,现收现付制需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而在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情况下,如果医疗保险基金主要依靠现收现付制筹集,每个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负担将不堪重负,最终将带来保险基金紧缺的危机。

2.服务提供上的问题

我国虽然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医疗机构、人员、床位数最大幅度增加。但仍然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出现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住院难”问题已证明这一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疗资源不合理利用的表现主要为:(1)重治轻防;(2)病人不合理流向;(3)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特别是高新技术手段、药物的超标、过量使用。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我国医疗服务成本居高不下,且增长迅速。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加剧我国医疗资源和卫生费用的压力,甚至导致医疗保障体系的崩溃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选择

(一)、人口红利的政策选择

35年前年轻人口是老年人口的六倍,人口转变带来了“第一次人口红利”,支撑我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崛起。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在老龄化的初期阶段,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加上健康老年人口参与对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发掘第二次人口红利,可以通过让健康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发掘老年人消费潜力,从内部发掘社会发展潜力。积极促进老年人健康宣传,树立健康理念,延长老龄人健康期,适当拉长就业和准就业年限。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寻找能充分发挥老年人特殊技能,丰富经验的工作机会。例如,退休老年人对年轻人进行特殊技术岗位的培训。不仅能增加老年人就业机会,创造社会财富的机会,还能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提高自我养老和消费能力。

人口红利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扩大就业参与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两次人口红利的对接。如果利用好人才资源,“第二次人口红利”将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改变。

(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基金作为一项基金存人银行或购买国家公债,这虽然是一条营运途径,但其保值和增值的程度大打折扣。要想使养老保险基金有效运营使之保值增值,可以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放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限制。政府应制定适当政策以引导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向低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投资,如住房贷款、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等。其次要积极推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从而提高基金投资效益。第三要坚持专业化运作,委托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世界银行的一份全面研究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由民营机构经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高于由政府部门经营的养老金。

养老金入市也是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将养老金投资于市场,可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由于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范畴,投入市场难免存在风险。广东省率先开始了千亿养老金入市的尝试。

(三)、完善医疗保险体系

目前医疗保险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企业和职工缴费,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职工与退休人员负担比的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慈善捐款,从社会福利彩票所筹集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老年人医疗保障事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也可以划拨一部分用于补偿医疗保险费用开支,也可以通过征收烟草税、发型彩票等方式增加医疗保险金的筹集渠道。

(四)、调整人口年龄结构

必须承认,延长退休年龄,是一个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对策。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延长退休年龄会带来两个积极效应:一个是净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一个是领取养老金总量的减少。这一多入少出,从整体上减轻了社会负担,有利于高度老龄化国家挺过老龄化危机。

虽然目前遭到多方反对和质疑,但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在相关政策的具体制定上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多元化,多层次的弹性退休年龄结构。有的特殊行业,例如矿井工人,具有危险性的行业,由于挑战身体极限,若和一般职业一视同仁采取相通的退休政策,则显得有失公平和平等。有的行业例如律师,教授等技能、经验、智慧和阅历型的职业,没有受到年龄的限制,甚至年龄越大对社会越有价值,贡献越大,不能因为僵化的退休政策而使社会失去宝贵的社会价值。

(五)、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WHO曾经于1990年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应对老龄社会的战略性目标提出,联合国也于1992年通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呼吁全球共同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羸弱之消除,而是指一种体格,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上的完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老年人群不仅是社会的服务对象,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活动的参与者。而要构建这种状态,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老龄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尽管老龄人口的劳动力会随着年龄削弱,但却不会因为60或者65岁的到来而立即消失。并且,人生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有不同的潜在可塑性,虽然老龄人口在体力上不如年轻人,但是在知识经验,阅历尚占有很大优势,所以说,老龄人口中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种尚未被人们充分挖掘的重要资源。老年人可以参与很多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中,老年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阅历丰富的,经验丰富的优势,对年轻人进行指导和引导,推动社会的进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例如有经验的,在某个行业有成就的退休老龄人可以通过给年轻人上课,传授经验,不仅能大大提升社会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能使老年人得到社会认同感,提高晚年生活的意义和质量,重塑了老年人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不仅有助于老年人正面认识自身价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而且对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也就是“生产性的老龄化”,老年人可以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继续发挥余热。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64-03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关于老龄产业的界定

目前人们对老龄产业内涵的认识存在四种基本观点:第一,老龄产业就是为老服务业;第二,老龄产业是除了农业以外的、为满足老人特殊需求的工业、商业和信息业实体的集合;第三,老龄产业是包括第一二三四次产业在内的为满足老人特殊需求的企业的集合;第四,老龄产业是所有那些为了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所从事生产、加工、运输、商业、信息以及其他服务活动的企业(包括老人经济实体)的集合。上述界定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强调老龄产业的服务对象为老人,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老龄产业的界定的外延不同。笔者认为,老龄产业是指目标服务对象锁定为老年人口的产业体系,它包括所有专门为老人提品、服务和就业机会的赢利性经济实体。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由于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产业群,是21世纪我国由于人口结构的转变而发展成的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产业。其基本面覆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意义。老龄产业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特殊性,即老龄产业的目标对象锁定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综合性,既表现为它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四次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又表现为老龄产业是一个包含众多、专门为老人服务的子市场的综合性的大市场体系。微利性,是指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在单项产品或单项服务中获得的平均利润率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相对较小。这种单项产品的平均利润的微利性并不等于我们主张老龄产业应该走福利性的道路,恰恰表明了老龄产业在走市场化道路上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老龄产业的基本现状

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了划分年龄的标准。关于老龄化国际上的定义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到2000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0.3%,可以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我国人口已经面临老龄化形势。2006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4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据此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已近1.78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据我国学者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比重20.42%;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高达4.37亿,达到人口总比重的31.2%。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将于“十二五”期间迎来第一个人口老龄化冲击波。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也是指人口的年龄不断增加的人口现象,其简单表现形式是“老年比”上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增速快、未富先老和发展不平衡四个特点。面对高速而来的老龄化时代,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已经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形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日益膨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将不仅有利于老龄问题的妥善解决,而且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已快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消费市场人群结构的变化,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老年群体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消费规模是1万亿,2020年将达到4万亿,老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而我国目前的老年产业没有能“供其所需”,和国外相比落后了半个世纪。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应努力开拓老年市场,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加强老龄产业理论研究,此项工作将对“长寿时代”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意义深远。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作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必须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但到目前为止,针对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进老龄事业的产业化发展,还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老龄产业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包括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工商、民政、老龄委员会、财政、劳动、社会保障、计委、国税、地税、物价、银行等许多部门,这样就导致在老年保障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出多门,难以协调统一,缺乏互补与合力的问题。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实,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龄产业投资审批手续繁杂,优惠政策不落实,投资者在财税、金融、地税、信贷等方面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政策与资金的双重缺位,造成目前老龄产业发展后续乏力,使当前老龄市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规模和结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率低、社会养老概念差、家庭养老概念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包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它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进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因此,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由于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一些制度和举措尚未落实并实施,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又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都无形之中增大了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严重抑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老年人口有支付能力的现实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且增长乏力,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单一和消费需求不足

首先,我国老龄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老龄人口的消费行为具有平稳化和退行性特征。老龄人口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的消费类型,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因此,拓宽老人消费结构是中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关键。其次,传统观念影响老龄消费需求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陈旧、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社会化程度低。老龄消费重积累、轻消费,高层次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精神文化消费较少;重子孙,轻自身,很多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大部分都用在子孙身上。老年人的消费主要集中于生存资料消费、物质资料消费,而享受性、发展性资料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生态消费、服务消费比重太小。

(四)老年用品、服务及休闲文化领域发展滞后

首先,老年用品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商品也少之又少。其次,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

(五)养老机构缺少行业规范问题颇多

1.报批程序不到位,便急于仓促上马,留下隐患。

2.入住率低,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广。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急需老龄机构的扩展,但现在市场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老年公寓建好后却大量闲置,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低入住率及其他原因造成政府投入的有效回报率降低,投入效益得不到实现,进而迫使许多社会力量撤出或不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严重影响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3.将老年公寓集中在远离人群的偏僻郊区,不利于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及参与社会的发展,使许多老年人产生已被隔离、打入另册的感觉。加上这样的老年公寓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一般老人住不起,致使一些已建成多年的老年公寓至今无人问津。

4.缺少统一行业标准,服务人员素质尚须培养和提高。许多省市的养老机构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其服务质量无法测评和监督。大多数老年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或专业的技术培训。这在护理老年人,特别是护理生命脆弱的高龄老人时是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三、推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看,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起着扶持、指导和催化作用。建立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老龄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必将为老龄产业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集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组织及个人在我国国内兴办为老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依据,也使负责这项工作的老龄或民政部门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同时,应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尽快制订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为各地方制定和实施老龄产业政策提供参照依据。政府有必要在老龄产业发展初期,根据老年人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加以正确定位,分阶段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使得老年人的大部分需求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购买力

制约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障碍之一,就是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购买力有限,“未富先老”。老龄人口收入的增长有赖于老年人口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保障机制的健全,提高老年人购买力水平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把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尊老敬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经济赡养,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消费教育,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

老年人消费观念更新与否,也关系到老龄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要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必须让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必要的。今后不仅要加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还要扩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积极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同时应加强消费教育,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其中包括: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如开办老年大学等。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增强维权意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三,通过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老年人科学消费。

(四)积极培育老龄用品、服务和休闲文化市场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衣、食、住、行、用、医、娱、学、乐、为等方面,对消费产品和社会服务有不同要求,而这些要求又随地域、性别、文化、习俗、家庭、收入等背景的差异有所不同,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老年人需求市场。老龄产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特点。同时还需加强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改善银色消费的人文环境:在城市,重点建设适量的老年公园,这是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综合活动设施,它包括室内和露天场所。室内场所主要供老人们聊天、下棋、打牌等,而露天场所往往是用来健身,如跳舞、打门球、练气功等。在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充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之间需求差异;在农村应以村为单位,设立老年公共文化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此外还可以社区、单位为基础,组建各种老年人业余爱好组织,如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京剧协会、老年象棋协会等。

(五)制定统一标准,强化服务意识

国家对养老机构中的居住标准、居住环境、管理规则、服务内容等,应制定出统一而具体的标准,制止在兴办养老机构中的随意性,保证老年人能在达标的养老机构中舒适而放心地生活。同时,应加强对养老机构中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自觉执行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对参与服务的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学习,授予相关的医疗护理、家庭照料、环境卫生、电器使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教育他们树立起“今天的老年人,就是明天的自己”,为老年人服务光荣的思想。各地政府、涉老部门应不断地组织检查、监督,适时地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推广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晓莉,杜小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5) .

[2] 郭敏.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7.

[3] 胡晓.中国社会救助的理论进路与现实出路――基于公共政策变迁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4] 张之望,王海英.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3).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5

结合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及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对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居家老人对于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文章最后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

引言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激增。居家养老方式仍然是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关注度的增加,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2]。据此,我们从需求视角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以社区养老信息化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和体现着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工作效能[7-8]。课题组立足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从阜新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完善满足老年人个性需求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

一、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基本状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阜新市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加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建立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阜新市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发展还存在差距。本文通过社区层面,探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建设养老信息化服务理念在社区养老中逐步开展起来,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社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的问卷设计及检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需求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调查对象。由于调查的人群是阜新市城区的老年人群体,我们决定采用问答式问卷调查方法。同时我们也来到阜新市20个社区委员会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状况。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为阜新市城区老年人,年龄在60到90岁之间,调样本覆盖阜新市的20个社区,共抽取330个老年人构成样本。实际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90.7%。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可靠性分析。为进一步考察调查问卷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调查问卷的结构是可接受的,再次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统计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社区老年人对提供生活照料类信息、体育健身类信息、精神慰藉类这三类信息需求迫切。随者年龄的不断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当老年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遇到障碍时,对外界力量提供日常照料类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此外,老年人对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信息的需求量很大,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神慰藉类信息功能回答中,老年人对提供心理咨询类信息的需求很大,但对其他两项需求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心理较脆弱,对陌生人接触仍比较拒斥。

四、研究结论

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对日常生活类服务有普遍需求[5-6]。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进一步退化,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增加,而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都不高,因此对其需求率均高于利用率[7]。可以看出,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年人有着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还有部分的老年人抱有消极、焦虑的情绪,尤其是部分空巢独居老人更是长期缺乏情感、心灵上的慰藉,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程度的重视和满足[8]。

五、相关建议

(一)按需设立居家养老社区多样化服务

在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需求调查之后进行分析汇总,不同的老年人也有着不同的社区服务需求。这样就会形成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状况[9]。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共性需求通常集中表现在基本的生活、健康服务项目上,同时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上又存在一定的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因此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中,要切实设置供老人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二)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生活态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渠道大力宣扬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稳妥的应对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中,可以利用公共广播及宣传平台,向老年人传达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合法维权意识。

(三)运用政府力量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

本文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但政府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需要政府发挥相关的职能[10]。

首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方面,应着重加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的规划。其次,资金供给方面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的部分完全的公共物品支付费用。最后,提高社区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选拔任用优秀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区,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各行业并且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员。

参考文献:

[1] 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5)

[2]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3] 杨智慧.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3(5)

[4]刘满成.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5]陈丽群.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思路[J].硅谷,2012(12)

[6]彭艳芳.国内城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探讨,2010(3)

[7]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今日南国,2010(7)

[8]李文君.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0(5)

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及意义范文6

关键词: 城市养老养老模式养老机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文献回顾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侧重点对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地分析。目前有关养老模式理论探讨的文章有近百余篇。这些文章大多从我国养老模式选择的背景、现实意义、国外的经验借鉴、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不同层面入手,提出了许多较为新颖并且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和见解。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进行了分类,但不论分为几类,其本质都离不开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类。陈赛全在《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陈赛全,2000年)中,通过对能够搜索到的100多篇文章分析后指出,养老模式主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并同时指出,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养老模式应该是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陈军,2001年)。此外,从养老模式的探索角度,国内的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比如:应对出现的老龄化危机,调整养老方式外,进一步推出集中养老、异地养老等新模式,合理配置和节约养老资源(柴效武,2004年);开发售房养老新模式,即利用老年人拥有的房产在该老人故后仍能留下剩余价值,通过一定的金融保险模式和机制,将其提前变现套现,来养度老人的余生,实现老人自我养老(柴效武、蒋徐娇,2004年);学者田晓虹对“异地养老”的可能性作了深入研究,其中对“异地养老”的制度、选址、环境作了具体的建议。

从上述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从养老模式选择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尚且不多,为此,本文基于以上的背景以养老模式的选择为题,从老年人个体因素考虑,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现实,对我国的城市养老模式进行探索。

二 概念界定

(一)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动态过程,它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上的变动趋向,表示人口总体是在向老年性演变,或者在年老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年老型人口的实现,必定要经过人口老化的过程;而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又必然会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年老型。

关于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界定,所谓“人口老化”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或份额)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递减这样一种渐进过程,俗称“人口老化”。人口学上一般把年满6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当我们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老龄化人口,或处在老龄状态时,就是指该国家或地区人口中的成年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比例(或份额)在上升,或者是青少年人口比例(或份额)在下降。基于上面所述,人口老龄化在本质上所反映的是人口的“(年龄)结构”效应。

城市养老模式

模式是由众多规律构成的一种固有的系统的表现形式。城市养老模式,即在社会城市养老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为解决城市年老型人口养老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的、典型的方式方法。划分养老模式的标准不在于具体的养老地点和形式而在于养老资源(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的来源。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初步甄选最基本的三种养老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这三种养老方式各有其特点,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构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

家庭养老具有养老成本低、效用高等特点,老年人在其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亲情、安度晚年。家庭养老是最为传统,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是在社区内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并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高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是对家庭养老功能的补充,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养老方式。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专业人员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需求,没有起到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作用。机构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的成本较高,但入院老年人可以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我国发展养老机构的潜力巨大。

三 转型期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大家庭日趋解体。核心家庭、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滑坡的迹象明显。各种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由于工业化的影响,老年人在家庭内部满足养老需求的程度在降低。随着社会对老年人的日益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健全,社会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日趋加大。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在很多程度上得到改善,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的追求不断增高,正日益突破家庭养老的局限。因此,社会化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选择。

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及未来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已成为个人和社会必须认真思考和准备的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现在的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都已经开始对此有所意识,无论是被动地由工作单位督促积累养老金、加入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险体系,还是主动地参加不同类别的商业养老保险,都希望提高个人晚年经济水平、医疗服务保障和生活水平。对于社会来说,国家更是意识到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不断膨胀的事实,已经在原有的社会福利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型的养老机构,以满足老年人群的不同需求。现今养老机构的名称繁多(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人院、福利院、老年护理院……),所有制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公办、民办、公助民办、公办民营)。

现在的养老模式选择虽然实现了多样化,但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大部分城市及地区由于财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只能在原有的养老模式上作部分创新,导致调动不起来老人们自身养老的积极性,作为主体的老人不愿意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去;即使在一个地区有几种养老模式并存,比如存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但这些模式之间很独立,各自的资源也单独使用,造成了养老资源的浪费。每一种养老模式都有其适用条件。事实上,几种模式的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模式效用的最大化。

五 影响我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城市养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东部沿海以及内陆个别比较发达的城市,经济实力决定了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城市的年老型人口由经济能力选择机构养老或异地养老模式;而相对不发达的城市,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广,养老金缺口较大,年老型人口唯一能选择的就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