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1

>> 大学生协商民主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兼职现象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女大学生网络学习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针对青年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怀旧心理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调查研究 探索当代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于当代大学生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父母感恩现状的调查研究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9-15。

④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⑥谭泓:《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⑦郑遥曦:《关于对网络安全立法问题的思考》,《辽宁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第 46-47页。

⑧百度百科:http:///view/731760.htm 2011-8-29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2

一、研究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意义

消费,是在所有人身边无时无刻存在的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情况和价值取向。站在企业的角度,高校大学生的购买力也是极其可观的。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消费大军,大学生将成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为各大商家制定出营销规划、产品设计方案、市场细分、营销策划提供意见和依据。同时,可以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样式、包装、价格水平以及产品的宣传活动更加符合大学生消费群体,把握消费市场情况,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要,这对企业进一步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增加企业自身的地位和产品的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存在许多问题,如他们的攀比心理很强,强烈的消费欲望与理性消费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消费不均衡、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就使一些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一些偏颇,容易盲目冲动,缺乏理性。因而可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细微而严谨的考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受个人消费心理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以及实际情况做到理性消费。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无论是大学生的年龄段还是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特角色以及他们如今的心理变化特征,这些种种因素都决定着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笔者总结起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在校大学生属于经济未独立群体,他们的生活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的供给,并且主要用来支付日常的饮食和生活必需品。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消费都十分谨慎,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是价格与品质,最重要的购买因素是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考虑商品的安全耐用、外观美好、经济合算。在消费行为中体现出较为理性的消费特点。大学生在购买像手机这种价格较为高的产品时,会思考再三,呈现理性消费。他们面对新鲜事物产生的购买欲望会因为资金的不足而选择可承受范围内价格的商品。总而言之,大学生经济能力较低,自己做兼职赚的钱越来越少,每月可支配收入是有限的。由此可见,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二)消费层次比较分明。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条件与消费领域各有不同,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还有一定的层次性。

1、在男女比例均衡的院校来说,女生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在生活、学习和饮食费用上男女的比例差不多,但调查显示,女生对于服饰、休闲娱乐方面所需的花费更大一些。由于消费心理的不同,消费的自觉性存在差异,女生对外在和满足其心理的需求更加强烈。

2、大学生经济实力存在差异。根据现实情况,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父母,于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家庭较为富裕的大学生的日常开销和消费层次相对普通条件大学生高一些。与此同时,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异也是大学生消费受限的一部分因素,很多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溺爱往往是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也有一部分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简朴务实的生活习惯。

3、个人的专业与爱好导致消费层次分明。大家都会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专注于理论文化的大学生更注重书籍材料、书本笔记上,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更关注于乐器、颜料、服装等消费领域。

(三)大学生消费追求时尚、品牌与享受。当代大学生都是受到过高水平教育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的一般人士还是不同的,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想得到认可,更强烈地想要得到自身被尊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于娱乐、休闲方面的需求处于旺盛阶段,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消费需求越高,他们的消费价值观也会产生改变,具有多元化趋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发生的最新、最时尚的信息,手机消费与网络消费已经占据了大学生消费的大部分。对于受到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而言,未来的收入将会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在以后将会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时代消费行为与观念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存在。大学生消费的潮流趋势也受到社会的重视,一项新研发的产品在大学校园的推广,不但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能相对影响到社会群体消费。

(四)消费行为多元化,已进入网络时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生活方式多样化,消费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当今大学生渐渐演变成了刷卡一族,学校图书馆图书卡、缴纳学费和宿舍费的银联卡,还有很多大学生没有收入就有可透支的信用卡。网络消费也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中国人口众多,使用手机的消费群也成为了一个巨大市场,然而大学生就是最主要的手机消费群之一,早已成为手机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3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46-02

消费文化作为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已经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诸多有利和有弊的影响,给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对异彩纷呈的消费文化,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研讨和解决消费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诸多特征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群体和社区,高校和高校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形成了高校消费文化和大学生消费文化。这种场域和群体的消费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说来,高校与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从消费观念与消费内容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意识日渐开放和多元化。这方面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见一斑。当代大学生消费对象和内容体系多种多样,主要有日常的网络消费、购物消费、娱乐消费、社交消费、学习消费等等。消费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反映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其中,人际消费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非常喜欢社会交往的个性特点[1]。

2.从消费模式和方式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传统与现代消费模式并存,其中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主流。这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继续在使用传统的消费方式,比如亲自到超市购物、到歌厅唱歌跳舞等等;同时,更加喜欢网络平台的消费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学习、网络购物等等,而且,网络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化,这些彰显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3.从消费层次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差距日渐拉大。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经济来源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差距很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这其实是贫富分化和阶层分化在高校的延伸,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

4.当代大学生消费世界呈现出享受性、非理性和异化消费等不良倾向广泛存在。这方方面主要表在过度上网消费、过度奢侈消费等等,在消费领域展现了拼爹的发展态势。同时,很多学生消费只凭自己的喜好,不管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这些都是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引起重视的地方。

二、当代消费文化对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与挑战

当代消费文化是大众文化体系的一种,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是挑战和影响,诸多问题在当前消费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中不得不思考和着手解决。

1.高校德育各个环节缺乏创新。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德育工作在价值取向与理念、内容体系、模式与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消费实际去规划,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严重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

2.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彰显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公共危机的出现。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和功利主义的校园风气,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美丽纯洁环境和氛围。

3.高校德育教师和专业学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急需健康引导,这就需要高校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可是环视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师专业知识功底还不错,但是人文方面的素养素质确实还还非常不足,从人文知识到人文行为等方面发展得非常不理想。

4.高校校园消费文化及公民文化建设急需加强。社会消费文化涌入高校,给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给高校消费文化带来太多社会上的负面成分,使得校园消费文化场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表明了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和公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5.当代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本人产生了诸多影响。一方面,当代消费文化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2]。比如消费文化促使大学生道德观陷入迷失的状态、陷入平庸,消费文化的自利性消解着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感,消费文化的多元异质性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与价值共识难以成型。这些都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方,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要多多关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三、提升消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的路径

消费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及其德育工作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和要求。鉴于此,高校应该主动应对,积极思考消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树立消费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德育工作视野[3];将课堂道德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育人等模式融合一起,形成高校德育的合力;将消费教育、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现代国民素质和品质;大力培养面向全球化和大众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求建设多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注重德育文化环境建设,加强高校消费文化建设,以此建构起消费文化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

1.构建面向消费文化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与价值取向,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务必要树立一种面向学生的大众文化、手机文化和网络文化等等文化世界的教育理念,将德育内容、目标和模式方式、评价体系等环节紧紧结合消费文化进行构思和建设。

2.构建面向消费文化的德育模式与方式,让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净化校园文化和校园消费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展功能和调适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引领大学生健康消费,强化学生身份认同和道德情感意识;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模式,结合大学生消费活动,引领大学生开展体验式教育,科学激发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自爱自重性,全力消解消费文化的诸多异化功能,尽可能排除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

3.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和引领消费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推动高校德育话语系统青年化。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纳入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之中;同时,努力挖掘消费文化体系中蕴含的积极有益资源,将之融于德育教育之中,不断扩大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关怀覆盖面;将现代公民教育纳入其中,全面开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教育、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勇气、道德选择批判和道德践行的能力训练,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德育工作还必须要将“三观”和中国梦教育纳入其中,用主流价值观去科学整合多元化的价值观世界,以主流文化整合多元的文化世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引领作用;根据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不利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务必要注重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4],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境界和层次。

4.建设面向消费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根据消费文化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消费文化下大学生的行为和语言特点的引导要求,通过各种平台,采用各种形式,从文化、专业、现代教育技能等方面全力提升德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从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能力。

5.建设面向各种场域的大学生消费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健康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要注重高校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科学引领[5],全力净化各种校园文化,力争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环境。

总之,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三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命题――那就是如何在消费文化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才能不断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和空间,才能更好培养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与高校德育导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

[2]杨淑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3]邱叶.消费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德育路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5).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4

所谓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就是指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及培育方式等的针对性,即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因时间、地点和受培育者自身状况的差异而实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具体要求有:

(一)培育对象的针对性

培育对象的针对性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首要要求。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首先要认清培育对象,然后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培育方式及培育内容。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大群体,不同个体以及个体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特点。

(二)培育目标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耐挫创新精神等,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培育过程中,应坚持大的方向不动摇,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树立不同的微观培育目标。

(三)培育内容的针对性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多而广。首先,要掌握不同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确定不同的培育内容;其次,在培育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不同,要针对对象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最后,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培育内容要不断丰富创新。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要培育大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还要注重培养乐于奉献精神、耐挫上进精神和勇于奋斗精神等等。

(四)培育方式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方式要多元化、时代化,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丰富培育方式,多元培育手段,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面对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新形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艰苦奋斗精神认识不清、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方面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千家万户迈向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大学生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尽情消费、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了,因此思想上表现为:一是缺乏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追求目标,缺乏艰苦创业意识和明确的政治观念,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二是劳动观念淡薄,凡事怕苦怕累怕脏,不愿进行体力劳动,对义务劳动总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甚至自己的宿舍也不愿打扫,自己的衣服还要拿回家让父母洗,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三是缺乏实践勇气、集体思想和责任意识,只顾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祖国的繁荣和富强统一起来,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甚至一蹶不振。

(二)生活方面

一是奢侈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把勤俭节约看成是“寒酸”的行为,觉得艰苦奋斗是过去时,而把“享乐”、“安逸”作为他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和引导消费的全新观念,因此缺乏消费主见,随大流乱花钱,盲目消费随处可见,日常开销常常处于无计划和超范围状态,甚至有些负债消费;二是浪费现象严重。多数大学生的花销来自父母,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抛洒浪费严重。有人随意剩菜剩饭,抛弃食物;有人经常请客吃喝,在同学面前摆阔气、撑面子;有人甚至有抽烟、酗酒、上网、泡吧等不良消费行为,不仅浪费金钱,而且伤害身体;三是恋爱中盲目浪费。一些大学生误认为大学阶段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找不到一个男(女)朋友是没有面子的,所以大学校园就变成了大学生恋爱的舞台。部分学生认为要获得感情就必须舍得花钱,为了讨好对方花销毫无节制,给自己和父母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四是攀比之风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裹挟而来,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奢侈享乐、相互攀比,给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可小视的扭曲。

(三)学习方面

受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学习上梦想走捷径,不费辛苦取得成功,上课忽悠,考试作弊,论文糊弄,日子得过且过,缺乏理想信念及为之奋斗的拼搏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努力和付出不够,不求上进,及格万岁;二是忽视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或早退,甚至是旷课,考试作弊,甚至请人替考,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上面;三是艰苦奋斗精神匮乏,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却,害怕挫折,缺乏耐挫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工作方面

由于对艰苦奋斗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一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只顾向他人索取,不讲向社会奉献。在择业上追求舒适享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在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实践的勇气,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对大学生而言,每个大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应该有针对性。因此,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必须注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人格素质,大学生要想成才,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折不挠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当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实现状况看,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方面,部分大学生生活奢侈,缺乏艰苦朴素的意识;有的大学生不思进取,缺乏勇往直前的精神;有的大学生萎靡不振,缺乏勇于拼搏的斗志……因此,只有把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教育和针对性培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身和谐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政治品质、精神面貌和创新品质,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原则

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具有紧迫的时代要求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对大学生全体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普遍性培育,还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育,把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时,要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精神,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激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元化,尽量改变完全按照课本知识教育的旧模式,跟上时代的新步伐,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注重科学理论知识的作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通过参与“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学生主动去体会并学习艰苦奋斗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途径

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富裕生,增加节俭、奉献、创新等意识的教育;针对贫困生,增加耐挫意识、责任意识、拼搏精神等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宣传、讲解和教育,发挥科学理论对学生行动的指导作用。

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社团为单位,以年级、班级、院系为承办方,经常性地开展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为目的的晚会、讲座、比赛等活动。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增强艰苦奋斗的文化氛围。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5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策略

一、调查结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9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恋爱消费以及恋爱受挫能力等恋爱现状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365份,选取其中12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34%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是一种两厢情愿的情感体验,所占的比重最大;22%的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12%的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配偶;11%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有助于学习和交往;8%的学生是出于跟风;还有12%的学生谈恋爱是为了积累经验,体验人生。

2.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上,认为品德与修养最重要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22%;把性格是否符合、是否对自己好作为选择恋爱对象标准的学生比例相同,所占比重位居第二,为18%;13%的学生比较注重对方的学历和能力,其他三个标准所占比重几乎相等,总和占29%。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方面还是很理智和客观的,恋爱观较成熟。

3.对于恋爱的归宿,只有1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最后结为伴侣的比率较高;39%的学生认为较低;23%的学生认为很低。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看好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结果。

4.在消费问题上,58%的学生认为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谁身上带了钱谁付,两个人的钱一起花;34%的学生则认为两个人的财务要分清楚,大部分时间AA制;只有6%的学生认为主要应由男方支付,女方消费;2%的学生觉得应由家境富有的一方支付,无论是男是女。新时代的大学生追求经济独立,绝大部分学生不再坚持传统的消费观,认为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应该由男生付钱的习俗。推崇西方的AA制或者双方各处一部分钱的方式的学生占92%。

二、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特点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恋爱年龄低龄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谈恋爱大多发生在高年级,年龄都在二十来岁;而现在刚刚踏进校园的90后大学生有些已经有过恋爱的经历,有些正准备步入爱情的殿堂。

2.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想爱就爱、说分就分,遇到心仪的对象,他们很快就会表达自己的爱意,没有了以前的“矜持”。

3.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很少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4.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但往往在寻求和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尚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大学生往往会无视现实,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5.恋爱比例扩大化。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政策最初是文明禁止,后来是“不提倡,不反对”。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行为准则》,取消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这就意味着达到法定年龄的高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不仅公开化,在比例上也扩大化了。

三、教育工作

针对90后大学生的爱情观现状,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1.正确处理感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鲁迅说:“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道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着。”歌德说:“爱情如果不生根于对社会共同的信心与事业的志趣上,那是浮萍的爱,极易随风而去,而单纯靠感情冲动的爱,则象建筑于泥沙上的塔一样总要倒塌下来的。”目前,部分学生在陷入爱河后不能正确对待爱情与学业的关系,认为爱情是高于一切的,从而荒废了学业。对大学生而言,爱情必须以学业为基础,学习是爱情的动力,只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之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2.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家庭的关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以及适当的性教育。大学生确立恋爱关系应该是在建立共同组建家庭的愿望的基础上。那种单纯以排解寂寞、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交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感情泛滥、自我放纵的表现,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两个人在一起,不只是因为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最重要的是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带来安全感,带来“未来”。

3.正确看待爱情与责任。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意味着不离不弃,无论对方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自觉地为对方担当责任。

此外,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所开设心理课程、德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赏优秀影视作品,对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讲辩论,通过文艺表演、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QQ群、辅导员博客、领导与学生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及时排解学生在恋爱中的困惑,让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们在面对爱情时能够多一分从容,少一些迷惘。

参考文献:

1.刘瑞复、李毅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黄文胜,《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2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用几个方面。

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非凡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在调查中,最高消费的达到2000,而最低的只有500,两极分化严重。

2.消费结构呈多元化

现在的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手机、恋爱、旅游、健身、服装、美容化妆等消费几乎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已占到相当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大学生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在消费的过程中轻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轻易产生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轻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买许多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轻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妆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3)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

2.原因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消费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在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中,他又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①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熟悉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进入了学校,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能力,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坠落,变得无所事事,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享受消费上。②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③媒体的不良诱导。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2)学校教育原因。现在的大学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也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还主要归因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首先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最易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其次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首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其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四周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最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家庭教育。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积累消费经验。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②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③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要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28-129

[2]张玮文,丁尚等.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3(3):84-89

[3]杜丽娜.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