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的建议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认识不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往往被忽视,由此造成了农村环境保护的盲点,这就使农村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加强农村环垅保护迫在眉捷。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机构与体系建设、提倡科学种植、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加强我县农村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行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落后的环保意识、滞后的环保设施较宽的污染面源,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比如食品袋、一次性纸杯、农膜、果袋以及果库的大量建设(液氨制冷)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迫在眉捷。

1.1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一方面,农业生产中尿素和碳氨过量使用。使水体氨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另一方面,土地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大,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对人畜健康有潜在的危胁。

1.2生活垃圾污染。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污染农村环境。伴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是生活垃圾的“飞速壮大”。据测算。我县16.4万农村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993万吨、生活污水约18万吨,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严重污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部分村庄没有垃圾存放点,垃圾随意倾倒现象较为普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畜禽乱跑、露天厕所乱建”仍是许多村庄的真实写照。对农村垃圾的处理,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1.3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县有些农村,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炬,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1.4液氨制冷果库的使用。我县是苹果产业大县,目前有几十个果皮存放库,均使用液氮原理进行制冷,然而农村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果库的安全审查、审批、验收等多数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核,更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随意建设投入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1.5乡村饮用水源面临威胁。近年来,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经省政府审批划定保护,水源污染隐患被降至最低,但乡镇驻地及村落集中饮水未列入各级政府保护范围,这些饮用水点多采取水井取水和地面径流取水办法,沟岔的垃圾、畜禽粪尿、生产扬尘、动物尸体、挖沙洗衣、药具清洗及被污染土壤的冲刷,均对用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加强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结合我县实际,可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2.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通过印制小册子、宣传画、文艺创作、环保书籍、环保课堂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办法,广泛深入的宣传,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奔小康的大事。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组)和绿色学校,促使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创造“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2.2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促进农村经济新一轮增长中,必须加大乡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同时,加大对种养植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乡镇政府要履行起辖区环境负总则的责任,对于临近水源、水体的生产区要开展植被绿化、划线定标等治理,对于开山、采石等开采性项目要远离取水点和生态脆弱区;畜禽养殖必须科学处理粪尿。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执法,对影响村民用水、粪尿乱排、破坏植被等严重违法行为,要责令整改,从重处罚。

2.3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为此,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我县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环保要求的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

2.4科学施肥,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科学搭配、合理施肥,改变过去将化肥抛洒在土表,养分释放过快,损失较多的落后习惯。推广测土施肥,根据土壤的特性、降水、灌溉、气温和光照以及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因土、因作物适时、适量施肥。传授配方施肥技术,把氮肥、磷肥、钾肥、微肥配合使用,加强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使用,推广叶面肥、液体肥,开发各种专用肥和地域专用肥。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有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生态环境;投资软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5年度咨政建言课题“关于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完善创新环境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lslzz-70;本文系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关于进一步改善沈阳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YSK2015-14-10。

一、关于进一步改善沈阳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着力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涵。大力推进沈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是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积极响应,是夯实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进一步改善沈阳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节约资源、优化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提升沈阳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快沈阳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二、关于进一步改善沈阳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创建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抓,增强贡任感、紧迫感,力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创建工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二个关系:一是数据指标与群众感受之间的关系,大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环境的明显改善赢得群众的环境感受。二是生态建设决策与群众支持之间的关系,创新生态决策形成机制,探索生态建设补偿与利益分享机制,使生态决策能获得群众的普遍支持。三是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之间的关系,注重吸引群众参与,促成全民生态建设氛围。

(二)大力加强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沈阳市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会展、房地产、金融、商贸和新兴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按照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思路,全力推进产业结构由偏重调到轻重协调发展、产品结构由初级调到精深、工业布局结构由分散调到集中、所有制结构由国有经济占大头调到民价经济占大头。争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循环利用、生态保障核心系统、生态农业、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等各大循环产业。建立严格的项目环评市批制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自然生态是大自然对城市的赐予,必须得到充分保护。充分利用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目前简单脆弱的城市生态结构,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加快恢复自然生态。实施创新型环保产业强市战略,围绕国家环境保护目标、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以生态环保装备与技术、生态环保产品、生态环保服务、智慧环保为重点,以关键领域、骨干企业、特色产品和核心技术为突破口,以打造国家级生态环保产业园区、打造基木完善的生态环保产业链为核心,快环保科技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全而提升我市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川西北;生态问题;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410-01

一、当前川西北生态惨遭破坏

(一)不适当的工程项目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大型料场的开山取石、弃渣的堆放等,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动植物生存环境遭破坏。大规模工程建设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配套的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割侵占,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这些都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生物物种的生存,加剧生物物种的灭绝。

(三)旅游景观资源遭毁损。为节省投资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工程效果,现在许多水电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把目标瞄向了众多风光优美的天然高山湖泊,在湖泊前端加筑水坝提高水位并开凿引水隧道,使天然湖泊变成调节水库。

(四)侵占耕地、形成移民压力。受自然条件约束,主要河流的河谷地带都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横断山区的村镇、人口、耕地的集中区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工程项目建设中大量高水坝的兴建,将造成大量的村镇、耕地淹没和移民。

二、川西北生态破坏的原因

(一)缺乏生态修复配套工程

以水电项目为主的大型工程项目,频繁入驻川西北直接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经统计,在岷江已规划的15级梯级水电开发中,分布的大小电站已有100多座。同时随电站溯流而上者,还有一个个污染日重的化工厂、磷矿厂。

不可否认,工程项目的推进能够在短时期内加速经济发展步伐,能够增加当地牧民收入,然而工程项目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上,我们一定要有所评估,有所选择。对于一些生态影响较小,环境破坏较低的项目,我们可以有一定的选择。然而,我们的政府或者说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时,一定要考虑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始终,甚至在工程完工以后,我们的生态修复工程还将持续下去。我们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也应该将生态修复成本算在里面。例如,修建―个新的水电站需投资3个亿,而生态环境的直接损失需要2个亿才能修复,后续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进行生态维护,那么总的项目投入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3亿,而要将所有环境修复成本加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项目的推进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味的追求速度,总会带来诸多其他问题。以川西北经济发展为例,为追求工程项目尽早完工,早日带来经济利益,众多工程项目同时开工,大规模土建工程入驻川西北地区,而不考虑当地生态的承载能力。国外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多在10年以上,而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都在6年以内。很多企业都加班加点的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追求经济效益。

(三)一刀切式的移民搬迁影响生态环境。

川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散居生活,这样的生活习惯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然而为方便工程项目施工。不少大型工程项目的入驻都导致居民的集体搬迁,而人的集中将会加重生态承载负担违背自然规律,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影响生态环境。

三、针对川西北生态破坏的思考

我们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终止对自然的破坏行为,并进行深刻反思。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武装自己,要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长远影响,要让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自觉的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对严重破坏和影响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工程建设项目,我们一定要加以遏制,要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大于工程项目建设。在对部分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上,我们一定要配套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将生态破坏降至最低,同时要放慢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循序渐进。

对于工程项目的选择,应当在充分考虑川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四、结束语

川西北地区的生态极为脆弱,我们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本课题组的观点是“不发展(工业产值方面)就是最好的发展”,川西北高山地区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大力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如果一定要发展经济,也必须改善发展思路,不追求经济的过快发展,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环境第一。大型工程项目的入驻短期内虽然能够极大提高川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川西北生态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川西北投放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水电、交通、矿产项目时,一定要慎重,要进行生态影响预评估,在项目建设中配套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先行,把生态环境永远放在第一位。川西北地区唯一的目标就是保护生态。

参考文献

[1]于代松.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8.

[2]于代松.水电的过度开发对川西生态环境的威胁[J].当代中国研究,2007,4.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监测技术涉及到诸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比如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等;最初的环境监测主要是监测工业污染状况,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的环境监测已经是监督和测定大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合理科学的评价大环境的质量。

1、生态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以灾难的形式向人们述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既需要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生态知识,又需要对生态的运作发展规律熟练的掌握,而环境监测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要想对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只需要合理的运用生态监测技术即可,并且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还可以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表、数据等等。要知道,污染源的监测以及生态质量的检测并不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唯一内容,还需要对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平衡问题和资源的开采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动态监测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的把握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

和其他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生态环境领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监测区域内的大生态环境,重点内容是监测大范围的生态破坏情况,然后借助一些专业知识来对大范围的生态状况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的结果来实时的调整生态环境,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意义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要想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因此,就需要向更深处和更广泛处来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监测的开展,比如恶劣的天气等等;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就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积极的应用到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具体来讲,目前主要有三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分别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具体指的是采用卫星作业的形式,卫星在运作的过程中,会十分敏感于物体发出的电磁波,而这种物体的电磁波可以将物体本身的位置以及表层等的变化给有效的反映出来,针对这个特点,遥感技术就可以让远程监控得以实现。因此,遥感技术其实是对生态状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远程监控。

在监测的过程中,遥感技术还会对远程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地面的信息收集站所收到的信息都是数据库的形式,这个过程不需要花费过长的周期,并且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比如海洋、森林、草原等等。以草原植被的遥感监测为例,它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这样解释:目前,草原植被的荒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草原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那么只有一种颜色存在于卫星感测图上;如果有荒漠化问题存在于部分草原当中,也就是不断的在减少草原植被区域,那么这些区域内的草原电磁波会和完整状态下发出的草原电磁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电磁波的不同,在感测图上所反应的颜色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遥感卫星主要以卫星图的形式来呈现检测数据,其中颜色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深浅不一,深浅状况可以对地表和水域等的变化程度进行有效的反应,这样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

主要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生态破坏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卫星可以对生态的破坏生态进行及时的监测,依据遥感技术的监测结果可以对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确定,结合卫星监测技术,遥感技术还可以依据气象云图的变化,来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从而针对这些自然灾害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遥感技术十分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态环境监测中,它还具有预测功能,这样就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GPS技术的应用:GPS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将GPS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可以有效的定位导航遥感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变化区域,这种技术十分的精确。

GPS技术主要是分析遥感技术所提供的实况数据感测土,然后将地理坐标提供出来,它的应用原理可以这样叙述:遥感技术的GPS仪器可以接收到实况数据,经过定位导航之后,GPS仪器就可以对新的数据库进行构建,并且动态监测实况变化情况。

GPS技术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它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可以对监测目标的实时动态进行反映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领先于遥感技术。此外,GPS技术还可以有效的监测某一时段事物的数量,从而做出合理科学的推测,比如,对某一区域的树木数量进行监测,就可以对树木某一时段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进行实时的监测。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广泛的范围内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可以有效的结合遥感技术,对动态数据进行适时监测,还可以适时关注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对生态链的平衡程度也可以实时的监测,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GIS技术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它包括着很多个方面,比如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等等。它的内部可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储存,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将GIS技术有效的结合遥感技术和GPS技术就可以促使数据监测和处理系统生成,从而对某段时间内生态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将原始数据提供给人们,从而有效的分析生态变化状况。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内应用GIS技术可以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这样技术的地理数据可以十分的丰富,对宏观决策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在生态发展的规划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利用GIS技术,对地理资源的开发状况进行合理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地理资源管理的质量,对生态平衡的监测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3、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越来越多新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需要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琳.远程通信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3,2(12):123-125.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5

回顾人类的住宅发展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高楼林立的坚固壁垒,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住宅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住宅室内环境品质的劣化、可持续性减弱、外部空间消极、最终降低了人居生活品质。这种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缺乏舒适感和背离人性的建筑模式不可能成为未来居住生活方式的主流,并且在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其生存空间将越走越窄。技术的引用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并实现人类最终的解放,而不是让人类成为技术的束缚牺牲人性需求。现代科学否定人的基本情感,现代主义建筑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排除了人作为感性的情感满足的一面,如此强调理性秩序的现代建筑思维是偏离人性的,这和以人为本的东方哲学思想完全背离。

1生态栖居——对人类宜居要求的回应

海德格尔关于“天、地、人、神四元合一”的理论视作广义生态美学的典范表述。这种生态美学思想可以用他更为感性、更为人熟知的“诗意地栖居”来替代。①“诗意地栖居”强调的是栖居的诗意性本质,意味着人与诸神、万物共在,自然大地是人和万物共同的家园。其栖居是人类生存的整体目标,而居住②是人类栖居的重要方式。人是居住空间的主体,空间的意义首先要具有人性的特征。但事实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下备受挤压,人们蜗居在一个个空间和功能明确对应的固定单元,亲近自然的渴望变得日趋奢侈,“诗意的栖居”自然也是无从谈起。“栖居”是指人类的一种存在状态。“诗意地栖居”是指人类投入到自然的怀抱,自如地、放松地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这样的存在状态是敞亮的、澄明的、本真的,所以是诗意的[1]。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精神焦虑的加剧,人们对家居的概念普遍存在归属感的缺失。家,似乎只是一个居所概念的物质功能存在,当代生态审美观中作为重要内涵的“生态栖居”,即是在这种危机下提出的。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必须从本质上去思考栖居,栖居并不意味着就是居所的简单占用,诗意也并不是表现浪漫思维的非现实想象。[2]“生态栖居”,为人设想了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和境界。它首先表明了人与自然共同生存栖居在一片土地上,它并非超越和背弃大地,而是通过生态的和谐共存理念把人带向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所。诗意地栖居不仅意味着诗意以某种方式出现在所有的栖居中,更为重要的乃是一种适宜筑造,适宜的筑造是栖居的前提。“栖居”不仅包含着人与建筑、自然共存的生态和谐关系,而且蕴涵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生态栖居”的存在真意,它将人的生存状况放到最重要位置;人不是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内,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家,而人则是自然的一份子。正是以“栖居”为出发点才构建了生态美学的“诗意栖居”、“场所意识”、“生态美学”等有关范畴。只有当人在人性自然的空间尺度下进行适宜筑造,本真的诗意筑造才能发生,诗意的栖居才能实现。

1977年英国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把cityspace转换成townspace,把对建筑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关注,主体的、活动着的人,与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有相同内涵[3]。建筑中的人,应当是“人”在“建筑”中,建筑是人的生理、物理、心理、伦理、精神归宿,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物,仅仅单纯满足生存基本功能,人与居住的建筑必须是有机结合的一体关系。如果说上世纪传统建筑的目的是在相对单一的环境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今天的居住建筑则要在复杂的自然和人工环境里做到情境融合、生态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的现代陌生城市下实现高层次的天人合一、诗意地安栖在大地上。建筑的生态学思想是力求能够反应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如保持建设地段生态系统及建筑环境的完整与延续。建筑的形态在历经了早期崇尚自然的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之后,正在步入数字化特征的信息文明时代,建筑的生态栖居也经历了一个“显”到“隐”的渐变过程。从原始的人工生态模拟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化虚拟,意味着生态文明由精神层面到技术层面的现实统一,不仅能实现实体空间的人工生态营造,而且也能够通过现代技术的构建虚拟空间,在物质形态上消解实体环境,从而实现多层面的建筑生态目标。

2由人工到虚拟的生态宜居策略

2.1自然效仿:以物寓意的“人工塑造”

事实上,从建筑合乎居住的角度来讲,从古到今,遵循生态理念的建筑营造始终有迹可寻,“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中一个根本性的主题,同时还是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所向往的一种至高的生存境界。民居建筑的选址、格局、外观、形式和风格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风水”以极朴素的自然观和“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反映了人类聚居寻求理想栖居的自然意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民居择址的基本原则。如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中的庭院和天井,就是营造生态环境小气候的半闭合空间,是负阴抱阳、阴阳互补的有力见证,以形聚气,气凝于穴。宅地屋宇为阳即为实,庭院天井为阴即为虚,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防风、祛湿、防火、排水等问题[4]。前人对物质环境的居住条件改善手段是相当有限的,但在结合自然的精神意境表达上却是无限的。如东方园林庭院中,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崇尚自然,用人工的手法效仿自然,并和建筑结合,建筑和自然以融洽共存的方式得其所哉。又如日本的枯山水庭院中同样可以看到虚拟的缩微式庭院景观,如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用抽象的语言虚拟真实的自然,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从而表达深沉的自然意境和生态哲理。

2.2自然共生:消解物质形态的“技术建构”

出于对后工业时代技术过度的反思,建筑重新进入到对自身状态和社会使命的思考。从自身改造的角度出发协调人与自然、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谦让与保护的目的,当代生态建筑以对自身物质形态的消解对环境和自然做出回应,即不将形体视觉表现或技术美学当作建筑设计的主题,而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弱化自身形体的建筑现象,甚至极力将建筑的物质形态消解到“虚无”的状态,从而表达自身环境与其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念。建筑对技术美学和自身形态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征。(1)短暂建筑。消费社会产生的变化和更新的需要推动并导致了整个建筑系统的转变,建筑不再是“纪念碑式的时间和历史意识”[5],伊东丰雄的短暂建筑理念认为建筑作品是一种瞬间的现象,建筑的形式应该是未完成的、无中心的、与自然和城市空间是同步的。建筑的存在的状况得像啤酒罐一样轻而且看起来很弱很容易垮掉的样子。“关于过去的这种历史感消失了,我们只存在于现时,没有历史。”[6](2)建筑退隐。建筑将其大部分的体量以掩土、覆盖等自然的手段加以隐藏,从而实现自身存在状态的退隐甚至“消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秩序的消极影响,隐藏于自然生态中的建筑除了可以获得自身室内物理环境的调节,减小对外界场地的干预和破坏之外,还可以从概念上体现文化内涵,创造一种“零建筑”、“负建筑”的形象,或是体现一种“大自然,小建筑”的设计理念。(3)轻薄表皮。自建筑产生以来,表皮始终是建筑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基本问题之一。柯布西耶在其著作《走向新建筑》里提出了建筑的三个关键要素:体量(mass)、表皮(surface)和平面(plan),将表皮定义为“体量的外包(envelope)并能减小或扩大我们对体量的感觉”。欧洲的前卫建筑师采用一些透明、半透明或具有镜面效果的材料作为建筑表皮,增加对光和轻质工业材料(特弗龙、不锈钢、穿孔铝板、金属丝网等)的运用,以及利用最新的照明技术及计算机调控方法,把建筑的重量感彻底消除,使其建筑达到了非物质化的最极端,达到建筑自身形态的消解。(4)化整为零。建筑根据自身的功能关系、构成美学等基本原理,将建筑拆解成散落的部件,分散布置的建构方式,建筑形态作为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恰当地嵌入城市缝隙或自然肌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形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建筑形成了与环境穿插融合的关系。#p#分页标题#e#

2.3虚拟生态:数字化建筑的“虚拟营造”

随着当代技术、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随着网络时代各项信息资源的垂手可及,建筑设计也置身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多维的话语结构场中。信息技术从来就是最基本的“推动能量”。而未来的新技术将会使更多资源实现更有效的整合,凭借数字化虚拟技术创造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等信号,通过大脑的接受和刺激来完成对建筑空间情境的满足,将人的意识转移到某个预先设定的虚拟情境中,从而满足人的某种精神的、文化的或者功能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生态高效的情境满足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拓展了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手段,通过对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智能控制等多层面技术的运用,建筑将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与人类不断相互作用的可居住的机器人。如对于建筑内部热环境,人们希望是冬暖夏凉,针对这样一个目标值,在设计时可以寻找可利用的能源系统进行能源驱动。如西班牙隆卡建筑事务所最近推出的旋转式公寓住宅,按季节调整其旋转方位和周期,约24小时旋转1周,以保证每个房间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流通的空气。它的旋转机构全部由计算机操纵和控制完成[7]。建筑通过数字化技术达到对外部环境的智能调节和控制,这一过程在建筑形态结构上呈现了与生命进化过程相近似的特征[8],在建筑物中可以安装人工神经系统、传感器、显示器和其他由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整个建筑结构完成自身内部循环的虚拟呼吸过程,如同生物体的内部有机组织结构,向着数字化技术主导的智能调控发展。建筑与生命处于相同形态的生命进化过程。

未来的家居很可能提供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平台,就像今天我们桌上的电脑,有复杂的处理器,不断地从周围环境包括互联网吸收必要的资讯。通过预埋在墙板、天花板、地板中的电子元件,采集不同居住者生活习惯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提供针对不同用户个人习惯的服务,比如适应老年人和儿童的不同房间的空气流动、温度和湿度、光线等不同的受好,乃至于根据个人需要提供不同的空间布局,自动地分析和处理事件,如同生活管家一样管理所有智能化的、网络互联的生活用具。而室内的居住者则变成活的光标,信息自动根据居住者的需要做出响应[9]。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莫泽尔(Mozer)的“适应性房屋”,利用计算机和精密传感器控制室内供暖、光照,并提供各房间的声音和活动、门窗的开关、室外天气、厨房热水使用情况等。基于深层的生态哲理的驱动下,建筑正朝着由智能系统转换及先驱性实验所代表的方向发展。虚拟空间通过对感官的信号刺激(文字、图像、声音、气味等),在人的意识中建立的非实体存在的虚存空间,尽管虚拟空间是虚拟存在,但在视觉上具备与实体建筑相近似的空间感受,这种数字化媒体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建立,不光具有空间的延伸感,还表现出对象本身的参与,具有视觉的建筑感、使用的步入感、交流的互动感、光影表现、温湿度和声音氛围等各种知觉体验与视觉效果等,这种新媒体技术的视频影像甚至类似全息的影像空间已打破固定式的传统空间概念,打破地理范围的限制,甚至投影以追求实境的时间方式,把人们带到一种实时、当下的情境。

人们甚至可以打破电视屏幕的方框外形,透过电子墙纸或墙板的信息传递进行远程操作,从而达到全身心“沉浸”其中的效果。数字化虚拟空间和虚拟生态不仅能实现实体建筑的智能生态化,而且通过对虚拟空间的技术构建在物质形态上尽可能的消解实体建筑,虚拟空间具备了建筑的部分功能而又处于感官之中,利用电子信息交换就能高效地完成实体建筑的某些情境功能,从而实现零物耗的、情境化的、极为生态的空间建构方式。从而在全新的层面上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这样的虚拟空间可以完成实体建筑的部分功能,是一种虚拟的也是生态的空间存在形式。在那样的一个人造时空中,人类身体的潜能也许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释放。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生态水利

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样,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总而言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杀跌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大量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使得施工占地而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对当地土质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保护农业用田免遭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坏。同时,通过雨水径流过程中的相互补充调节极大的增加了土壤中水分含量,改善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上游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引起库边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再加上库区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气温有所升高,加大了水汽蒸发量,由于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这就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4、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1、强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正确分析人类、自然、工程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处理,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双赢局面的实现。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的一致发展,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到施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的全面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2、强化施工资源的综合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资源的综合运用与循环再生就是生产资料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可再生循环施工材料的充分利用,结合循环再生原则,对施工垃圾展开相应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比如,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废渣填充沟地,降低水利工程造价,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强化施工与环境互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以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协调发展,实现互补,建立平等的关系。比如,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会利用一些土地资源,进行工程基础施工,挖出一些废渣,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运用,就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工程生产与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占用土地资源的情况,进行一些生活场所的建设。如果单独考虑这两种情况,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如果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就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共生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减少工程生产成本,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4、合理利用主体空间。主体空间利用指的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总体布置施工区域空间组织出现问题。在合理利用主体空间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土地资源的规划,控制水流流速,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全面规划,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应从长远出发,从生态环境的全局着手,通过科学规划和指导、河流综合管理以及传统除污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生态因素作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生态水利工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生态管理融合到项目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洪浩波.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