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1

这次评定的26家A级物流企业既有我国物流业中的顶尖企业,也有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骨干物流企业;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也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股份制企业;既有在传统运输、仓储等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提供客户物流需求的运输型、仓储型物流企业,也有按照现代物流要求提供一体化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综合服务型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铁路、交通、贸易、港口、远洋等不同的领域,但从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基本特征,符合国家标准所设立指标的各项规定性要求,代表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方向,为其它物流企业的规范发展树立了榜样。

物流企业综合评估是在国家标准的严格约束和企业完全自愿申报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次评定的26家企业都经过了依据国家标准自检、申报、评审、现场评审、评估报告审核的规范评定程序,5A级企业由专家组成的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最后审定通过。为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设定了投诉和举报程序。在全社会物流业界的关注和监督下,A级物流企业评定过程既体现了宣贯和实施国家标准的严肃性,也反映了我国广大物流企业规范物流市场秩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断做强做大的迫切愿望。《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和依据标准所进行的评估活动受到了物流企业的广泛欢迎,继续深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共26家)

5A级物流企业(共9家):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仓储型)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中铁现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黑龙江华宇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型)

远成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4A级物流企业(共5家):

上海现代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上海华星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上海港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3A级物流企业(共7家):

志勤美集(北京)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上海惠尔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广东鱼珠物流基地有限公司(仓储型)

河南豫鑫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上海虹鑫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杭州八方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上海百岁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2A级物流企业(共5家):

芜湖远方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浙江富阳口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浙江省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型)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2

论文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功能体系

论文摘要:为建立起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的一套方法体系,并在此方法的指导下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首先指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概念,接着对参与物流活动的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需求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进行总体定位分析,包括平台用户主体定位、服务市场类型定位、服务区域定位和服务功能定位;从而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的功能体系,描绘出平台系统的功能蓝图。

我国物流业起步相对较晚,物流生产作业单位及中介服务组织在自身信息化建设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在网络通信、协同作业业务规范和物流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物流系统整体协同作业效率并未大幅提高,数据处理重复进行,大量内容相同的单证在各自流转,信息分析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直接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速度。物流生产作业单位,中介服务组织及政府执法监管部门迫切需要一个开放、标准、高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设计并实施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于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供应链效率和加快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定位,在于确定平台系统的总体定位、功能定位等总体性把握问题,这些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充分发挥物流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物流网络通达化、物流流动一体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物流系统运行高效化运用系统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以物流信息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通信网络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为实现最佳的功能结构和体系架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构筑起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是要明确平台的服务功能与性能要求,也是建设完善且可操作性强的平台的基础与先决条件。物流活动参与者对信息平台建设有不同的需求,应从不同角度分析、识别各类用户的真实需求情况,识别用户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需求,明确用户显在与潜在的需求,从而明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特征应体现平台所在地区、城市的现代物流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跨组织协作性;②层次性;③开放性;④动态性;⑤网络化等;而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要建立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全面反映需求的多目标性、复杂性和用户群体思想。

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物流相关各单位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析,识别系统各用户主体的关系和信息需求,考虑其期望的服务和需要平台提供的服务,综合各相关单位对信息平台建设的各方面要求,由此来最终确定信息平台所应具有的基本信息与功能。

2.1业务系统分析

由于参与物流活动的单位较多,主要考虑企业和政府两大方面。

1)企业。从事有关物流活动的企业的业务涉及市场调查、生产计划、采购、定购、运输、仓储、运输、销售、反馈等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市场信息、货物信息、资金信息和单证凭据的流动。

2)政府。政府是物流行业的管理者,主要物流行业的规范,对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监督物流市场情况,并制定政策、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各管理部门需完成的诸如接受或检查企业的申请,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等活动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第3方物流与工商企业物流、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运作关联性、互动性以及相关信息的共享性。

2.2信息需求分析

从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府部门3方面调研分析信息需求情况:

1)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公共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资源,物流业务运作信息资源,其他物流咨询服务等信息资源。

2)工商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物流供应商的资料,物流业务交易管理,货物跟踪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3)政府部门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区域物流运行基本数据处理,物流企业信息,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支持功能,区域物流分析及规划支持等。

2.3信息需求特点

物流信息的需求情况和需求特点决定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体系。综合各方面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需求,有以下特点:

1)物流系统内外信息的依赖性。物流企业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等外部信息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要求公共信息平台的存在,以提高物流信息获得性和减少信息成本。

2)物流信息需求的差异性。物流企业、使用外购物流的客户和政府主管部门对物流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时间差异性、内容差异性和程度差异性。

3)物流信息交换的复杂性。集成物流服务涉及客户在内的多个经营主体,各主体经济关系、技术应用、企业文化及信息系统模块的差异性,导致了物流信息交流的复杂性。数据交换是在不同企业、不同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下,采用不同运行模式在不同的系统间运行的,各系统的数据结构、存储形式和接口协议不一样,对物流数据共享、物流资源整合带来困难。

4)物流数据共享的有限性。部分物流企业对其特定用户是按封闭系统运行的,物流内部信息与外部共享范畴非常有限。

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总体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代表了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市场定位、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上,需要深刻分析和全面规划。

3.1平台用户主体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依靠提高市场主体档次来提升市场层次品位和实力规模,公共信息平台应该成为企业物流交易和运行平台,其平台用户主体应该定位于大中型物流企业、大中型生产制造和商业批发企业,提高平台进入门槛。大中型生产制造和商业批发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是个体货运人员和小型货运企业所不能满足的,所以不能较轻易地找到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因此客观上也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市场中介。而大型物流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对客户的物流需求规模和收益回报要求高于其他货运从业者,同样需要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覆盖率和概念内涵扩展优势来寻找商机。

3.2平台市场类型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虚拟市场,需要借鉴传统货运市场的成功经验,实现市场功能的跨越,因此发展公共信息平台上的特色专业市场是重要思路。从货物类型角度,可以发展钢铁、煤炭、电子产品、农产品等专门货品市场;从物流功能类型角度,可以发展联合运输、多式联运、航运、配送、仓储等功能型市场等。进行市场细分以后可以大大提高物流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能把信息流与物流有效的结合起来,在通关、质检、结算等诸多环节利用信息网络优势,缩短物流时间和降低物流费用。

3.3平台服务区域定位

物流只有紧密依靠区域产业经济,才能创新优势、巩固阵地,公共信息平台只有抓住区域物流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吸引客户,实现自身应用价值。不同的经济区域需要不同特色的物流服务,如海港需要航运物流、保税仓储加工物流,而内陆需要汽车、铁路运输物流、转关物流,特色经济区需要煤炭物流、粮食物流、水果深加工物流,等等。缩小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区域,使定位更加明确,服务更有针对性,能够争取到地方物流供需客户,有效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3.4平台服务功能定位

在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中,整体考虑服务功能的相互支撑作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平台系统;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辅助手段、配套体系,使平台逐步良好运行起来。可积极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多科信息化成果,将市场监督管理、法律、银行、公证等多种交易服务引入公共信息平台,从而增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诚信体系,从而确立市场优势。

4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体系定位

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体系,不仅要考虑成熟的市场支持功能定位,还应该考虑新业务培育的功能定位和未来业务支持功能定位。

4.1平台功能体系总体定位

平台功能体系总体定位:以数据获取、整合和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存储、信息共享及信息,为企业提供公共信息,满足和适应企业信息系统多种功能的实现;促进企业群体间协同经营机制和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为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市场规范管理等交互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供多样化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

4.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定位

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功能总体定位进行扩展,应实现如下基本功能: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物流企业与客户要对各种信息作全面了解和动态跟踪,通过平台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在一定范围内对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2)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重组,提高物流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社会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产品运营成本和运输周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政府管理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问的信息沟通。规范和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市场管理,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提高物流业行业管理、发展与规划的科学性,提高现代物流整体运作效率、服务质量、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供平等发展的舞台与空间。

4)现代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通过平台减少物流信息的传递层次和流程、提高现代物流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完善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5)优化供应链。对现代物流市场环境快速响应,形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固定电子物流和移动电子物流2种模式共同支撑的平台体系结构;解决行业问信息互通、企业问信息沟通、企业与客户问信息交流,使现代物流信息增值服务成为可能,从根本上提升现代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

4.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功能部分是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交换处理系统,还应该有车辆管理系统和诚信管理系统,在此,我们初步介绍前两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本功能是互相支持、紧密联系的,形成一个有机平台系统整体。

4.3.1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汇接全市各相关行业、各种物流运作设施以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它既是全市物流信息资源的汇接中心,也是国内外了解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窗口。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应主要包括如下功能:①门户网站功能;②公共信息与查询功能;③交易服务功能;④相关部门服务功能;⑤用户信息服务功能。

4.3.2数据交换处理系统

数据交换处理系统担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公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中转、发送,以及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数据规范、格式转换等功能。数据交换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数据格式转换功能。通过数据规范化定义,支持各类不同格式和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与传输,实现各常见数据库、Web数据、文本、图像等多种格式之间的自定义相互转换。

2)实现物流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无缝对接功能。在交易双方进行询报价、网上磋商、订单签订等活动中,传输和转换数据,并确保交换数据的可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作为ASP服务管理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支持服务的功能。采取完全托管或部分托管的方式,实现ASP服务的应用与物流信息平台的平滑衔接。

4)与其他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连接和数据交换的功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网络互联和数据转换功能,建立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系统互联与信息共享。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如图1所示。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物流可以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是增值性经济活动。研究物流的目的在于尽量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使物流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值。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比较落后,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不仅能够实现“物畅其流”,还能够实现低成本,高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户或基地运销大户。运销大户建立与批发商稳定的购销业务关系,也有一些运销户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直接设立窗口。这种农产品物流方式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2)农户客商。这一物流方式也较为普遍,如大型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的批发商等在农产品收获时直接到农户田头收购。

(3)农户或基地加工企业。这种方式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自己基地的初级农产品和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后或直接出口,或出厂销售给内地的批发商,或设立窗口直接零售到消费者手中。

(4)农户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社员和基地上的农产品收购来,或销售给与自己有业务关系的批发商,或将农产品运往自己在外地设立的批发窗口、零售窗口进行批发或零售。

(5)农户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出口。这一物流形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他们接受农业加工企业由于出口需要的委托,或发动本社社员,或自办生产基地,种植某种出口加工企业指定的农产品,然后按加工企业要求制定出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符合出口企业要求的农产品,提供给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按出口要求进行加工,然后外贸出口。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多为分散方式,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并没有构建起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4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率发达国家为5%,我国高达15%,果蔬则达到25%;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大致为1:1,发达国家达到1:3~4,【1】。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十分落后。

二、我国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难点

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难点在于:

(1)制度约束。置我国农业生产小型化、分散化和农产品流通主体小型化。农村的大量富裕劳动力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这样的流通主体规模小,难以实现物流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难以独自完成物流的全部流程,只能依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完成物流中的某一环节,于是出现诸如专业运输户、专业包装公司、专业储藏公司等,这些小型企业物流技术不高,设备落后,难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现代化。

(2)体制障碍。我国分部门管理体制使物流基础平台分割,比如现有的铁路网与公路网接点不同,各自规划,甚至完全分离,相互之间转换很困难,需要不断地重新装卸、运输和组织, 这必然造成物流环节衔接差,物流运转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另外,地方保护主义在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的最大危害在于阻止外地产品自由进入本地市场,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为阻碍了农产品的跨区物流。

(3)技术落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技术低,是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大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粮食物流早已采取散装、散卸、散储、散运。而我国粮食运输还是以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为主,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在生鲜农产品储运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的损耗率很低,而我国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我国的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日本的物流业在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工厂,拆开集装箱,搞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立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就赚大钱,而我们只赚很少一部分。

(4) 物流标准不统一。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效率。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

三、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思路与措施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是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社会化等,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基本思路应是重视农产品物流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物流技术。依据我国的国情,推进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构建以商贸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基于我国农户规模小且分散,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对比较发达这一客观事实,构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比较适合【2】(该模式请参阅孙剑、李艳军: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商业时代》2003,(17) 21页)。在该物流系统模式中,进入市场“货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组织不分公私”,吸引众多国有、集体、个体等不同经济成份的经营者。能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配套服务,如邮电、银行、税务、工商、治安管理等,能为经营者提供运输、包装、信息等服务。并利于采用先进的交易手段,如拍卖、期货交易、看样交易、对手交易等多种形式。该种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在我国应该大力推广。

(2)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农产品物流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征,因此,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反馈。为此,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

(3)尽快制定适宜农产品物流的标准体系。在参考国外物流及相关标准并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标准需求,进而形成规范的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

(4)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一是在生产上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产前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饲养等技术规程,到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二是要提高加工、包装技术。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点、对外窗口,发展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物流成本;相关系数;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马克思说:“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物质短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品供给不足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商品相对过剩的今天,如何使资金高效周转,减少库存积压则成为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关于现代物流业的基本认识

1.物流产业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传统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日益完善,生产和销售领域以外的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环节中蕴藏着巨大潜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开始寻求成本优势和差价优势,对物流各环节的功能进行扩充和整合。他们首先将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国际上通常把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带来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而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著名管理权威P.F.德鲁克则把现代物流业称之为尚待开掘的“黑大陆”。[1]

2.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第一,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现代物流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第三,现代物流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二、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物流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物流搬运中心进行的全国性调查表明,90年代中期以来,物流费用占整个国民经济总支出的39%;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物流费用占总支出的63%,1996年英国物流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63%。从1996年《劳氏航运经济学家》这一权威杂志对世界主要地区的统计表明:物流支出在各国GDP中的比重一般占到11%――15%左右,其中在欧洲各国为12%,1美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也达到了10.5%,日本为11.3%。[2]

2.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史,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其发展呈加速态势。1991年至2002年,全国物流总额从3万亿元人民币上升为23.3亿元人民币,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高于同期经济增长15.5%的年均增速。[3]

我国物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

(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从2001年的1.78上升至2004年的2.43,说明社会产品的货币化程度在加深,对物流业的需求呈现较快的增加。

(2)对GDP与社会物流货物总值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GDP为自变量X;物流货物总值为因变量Y;

两者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41,显然二者高度相关;

用最小二乘法对两变量拟合指数曲线,得到:y=15.109e0.2304x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F=MSR/MSE=6268.11,大于临界值,通过检验。

(3)我国的物流业效率在逐年提高,从2001年到2004年间,物流总成本占物流货物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41%、9.44%、8.45%、6.88%,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4)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偏高,达到21%,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为10%左右,我国的物流业如果能够节约一个百分占,即可节约物流成本267亿元。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只要我们能够将现有的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我们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展望

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兴起,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比如青岛海尔集团通过物流改革和突破口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们选择空调部件为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仓库,以此推动物料配送系统的改革。开展代外租库、供应商供货标准化、库存管理自动化等活动。利用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取代了落后的6.5万平方米的外租库,用48人的库管人员取代了原雇佣的389人的仓库人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仓库管理费用,仅外租库费用每年就可节约达1200万元。

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在21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必定会沿着以下方向:

一是系统化方向。为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商品流动过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就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

二是信息化方向。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管理电子化,物流业正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

三是专业化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企业为精干主业,提高效率,逐渐把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去做。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方向。仓储现代化表现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运输的现代化则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是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方向。传统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但现代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将商品的交易、产品的位移和信息的传递集成在一起,实现了三流合一。只有这样,提高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有望真正提高。

任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95.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合现代运输业、现代仓储业和现代信息业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其基本特征为经营全球化、系统网络化、供应链简约化、企业规模化和服务一体化,现已成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企业拓展利润空间的“第三利润源”。株洲发展现代物流,将提高株洲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促进株洲城市物流和整个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分析

(一)物流区位优势

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 湘江中游,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湖南“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人称“北有郑州,南有株洲”。株洲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拥有日臻完善的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交通网络。株洲素有“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平均每3分钟接发列车一次,株洲为铁路双特等站城市。同时,武广高速铁路在株洲设一等站。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国家计划建设的京广高速铁路和上瑞高速公路以及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绕城而过的长江第二大支流“湘江”,四季通航,沿江上溯衡阳、广西,下通洞庭湖、长江,株洲港为湖南省港之一。千吨级船舶顺湘江、经长江、通上海达世界各地。

(二)物流产业优势

株洲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支柱工业,株洲市城区工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421家、个体经营户850家,企业规模小,运行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据统计,去年该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高达34.2%,而全省平均仅为18.5%。整合物流资源和企业,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株洲当务之急。该市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6%。株洲市2013年启动实施9大整合力强、带动力大的物流项目,包括普洛斯物流园、安得现代物流园、物流中心、株洲烟草物流、太平洋药业仓储物流基地、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湘江金属物流城、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株百物流二期工程,这些项目集纳仓储、配送等多项功能,总投资达100亿元。其中,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总投资10亿元,首期主体工程已封顶,集运输、配载、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商品展示、物流科技等于一体,建成后货物周转量每年可达200万吨。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建成后将拉伸株洲服饰产业链条。

二、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分析

(一)株洲市物流产业发展低端化

虽然株洲市物流企业量较多,但普遍实力弱、规模小,大部分物流企业处于物流供应链低端,存在服务单一,理念落后,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株洲市应鼓励独立企业整合组成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集中货运业务量,增强企业的议价权,增加企业利润,推动行业发展,整合供应链发展,推动整合当地产业链条的物流业务环节,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储存、统一配送,实现株洲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效益规模化、组织网络化和手段现代化。

(二)株洲市大专院校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株洲只有湖南工业大学和几所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物流专业的学生,其规模小,层次低、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因此要注重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物流人才,倡导学校企业之间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联合办学,将不同层次的物流学历人才教育制度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其他物流教育培训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多元化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区域物流水平。

三、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分析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给株洲现代物流带来的机遇

株洲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株洲市的区位优势,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及“四个株洲”的目标,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先进的专业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引进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大力提高株洲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株洲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化两型”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长株潭物流区域合作,共同打造长株潭绿色物流圈,深入推进长株潭物流业发展。“两型社会”要求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两型”产业,这对改造、优化株洲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无疑是重大机遇。在这个趋势下,株洲的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二)株洲现代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协同带来的机遇

物流业是产业联动、协同、融合的行业。将物流业列入到四大产业,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整体上来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随着株洲加工制造业和服装等产业的发展,株洲的企业意识到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发展趋势;是推进现代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关键。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是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提升相关产业价值,加强各大产业体系平稳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通过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促进物流金融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开展,加强金融监管,拓宽物流融资渠道,实现物流与金融的双向平衡发展。

四、株洲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威胁分析

(一)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他们普遍缺乏基于顾客服务价值的物流服务思想,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服务标准,但是这些服务标准并非来自对顾客期望的理解,而是来自物流企业自己内部的期望,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物流向买方市场转变,传统的两点之间的单一货物运输已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顾客对物流服务质量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将更为严格。怎样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是物流企业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现代化高层次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满足降低成本快捷及时、安全可靠满足客户一系列要求,还应带动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威胁

随着市场不断的开放,国外物流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小物流企业进入内地物流市场的速度加快,给国内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如2012年亚洲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投资1亿美元在株洲云龙示范区建设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这些外资企业的加入,使得本地物流企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因为本地物流企业在业务网络、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上都存在很多不完善,本土物流企业目前还不具备与国际巨头抗衡竞争的实力,这对本土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现代物流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旅游物流 第四方旅游物流 PIP模型 7R原则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其中游是主要载体,行为活动为线索,其他要素均是游客游和行的衍生品。它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和资源低消耗的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行业,而是由多种产业组成的产业群,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旅游产品产销的一致性和异地流动性,决定了它具备包括产品、资讯、顾客等物质的动态特性,其中物流输送是实现旅游活动通畅化的客观载体,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顾及到与其发生联系的各种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利用。

概念界定与辨析

物流是指为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产地到商品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旅游物流是物流分支的形态之一,相比较传统物流它更为强调由于游客的旅行游览活动所引发的各种物流表象和联系。换言之,传统物流的评价方是托运方,以成本、速度、货物完好程度等作为量化指标,评价方式简化单一;而旅游物流的评价方是游客,评价结果会受到其个体的文化水平、性格气质和心境情绪等背景变量的影响,可见旅游物流获得绩效的人性化约束条件和受环境影响变量比传统物流更为复杂,故二者的评价主体和对其绩效的评价是不同的。

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动现象则称为旅游流,作为一种复杂的空间动态流它以旅游客流为主体,旅游物流为介体,旅游商流为客体即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具有流质、流量、流向、时空分布、空间效应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了信息流和能流运动的一系列具有方向性的复杂系统。其中,旅游客流是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者的流向与流量,旅游客流在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线路上的流量、流向和旅行距离形成不同数量规模,即旅游客流分布,它反映着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旅游物流是指旅客在旅游活动中所引起的物质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流动的各种物流现象和关系,是使旅游产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实体流动过程。它明确了旅游物流的系统开放性和活动过程性特征,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以高效率、低成本为最终目标,以计划、执行和控制为主要内容,产生有关客户的需求、服务、库存等信息流动的服务过程,促成顾客、企业和社会生态三方满意,实现旅游企业利润的流动。因此旅游客流不能涵盖旅游流,也区别于旅游物流,旅游物流是旅游流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旅游客流、旅游商流实现的基石和纽带。

通过科学整合优化旅游物流资源配置

(一)打造专业旅游物流信息平台,建立新型旅游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境外境内的游客量迅速增加会使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加之旅游消费群体特征更趋于理性,传统的旅游信息传播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旅游企业要逐步突破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尽快构建专业的旅游物流信息平台,依靠产业信息化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的交互性、及时性和变换性的需求,确保旅游产业的稳速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是指能够支持或者进行物流服务供需信息的交互或交换的网站。针对旅游行业在传统运作中的不足,将物流信息平台充分融入到旅游物流中,将旅游产品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输出等过程全部实现电子化记录,整合旅游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类的旅游资源信息,对旅游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痕迹化管理。旅游企业要及时了解各旅游产品库存量,做到库存最优,降低旅游物流的成本,根据旅游产品补货的频率和进度,以确定使用何种运输及中转仓储。协调旅游企业和旅游运输业之间的配合,尽量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利用高效物流体系实现市场价格的统一,使旅游物流实现信息现代化,优化旅游产品的流通能力,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传统旅游物流中心是在社会物流中心下所设置的货物配送中心,它从供应者手中受理大量的多种类型货物,对其进行分类、包装、保管、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并按众多用户要求完成配货、送货等作业。而新型旅游物流配送中心则是一种全新的流通模式和运作结构,通过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降低损耗,协调运输与配送,充分发挥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保障相关企业和用户整体效益的实现,为流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条件,促进流通产业的有序发展,实现了物流的系统性、高效性。加快对上、下游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除传统的配送服务外,在外延上扩展物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订单处理、配送管理、库存监控等服务,完善物流配送服务的科学定位并使之系统化,突破传统静态的仓库维护、保管的局限,以领先的物流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设施为物流配送提供支撑,提供人性化“face to face”输送服务,实现货物多样、库存少量、配送快捷的现代化的旅游物流中心,采用市场机制指挥调节物流配送,从系统的角度筹划整体物流的配送活动,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旅游产品服务,从而加快旅游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二)发展应用第四方物流,构建立体旅游物流系统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已经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较先进的设备,有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能力,如我们熟知的邮政、韵达、圆通、汇通等企业就是其代表性企业,而对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还没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应用。第四方物流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等资源提供一份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并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整合资源,它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面对当前旅游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从事旅游运输、旅游物资仓储等企业要从传统的低价恶性竞争中走出来积极向第四方物流转化。笔者将第四方物流归纳概括总结为PIP模型,即“方案project-影响力influence -专业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表示,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是集成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集成商,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在向客户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的同时,满足客户特殊需求。成立第四方物流企业需有良好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比如可以制定供应链策略、设计业务流程再造、具备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要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要有较雄厚的专业人才能够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

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有二,一是独自提供服务,二是通过与关系密切的承包商来实现,它不能达到相对于行业或供应链的最佳结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覆盖面更为广泛,它要求从事货运物流服务的公司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保证旅游产业产品得以更迅速、更便宜、更优质地送到需求者手中。第四方物流不是简单地为企业客户的物流活动提供管理服务,而是先对现有资源和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再造、变革、实施和执行四个环节,对企业客户所处供应链或行业物流的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三)外塑环境、内固理念,双管齐下强化旅游服务质量

对于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必须将外部的法制环境、政策法规和内部的服务理念、管理机制相结合,双管齐下地提升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强化旅游服务质量。

我国在旅游物流市场中对社会性物流服务缺乏有效外部约束,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不和谐的贸易壁垒俯拾皆是。旅游物流发展呈现区域性特征,相互间沟通协调能力不足,资源分散且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发展现代旅游物流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严重限制了旅游物流业的发展。旅游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政府部门通力支持。政府要出台并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以保障旅游物流的健康发展,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区域限制,倡导良性市场竞争,大力扶持旅游物流产业链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旅游产业的发展阻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物流市场。旅游管理部门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推进辖区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产业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净化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加强高效性和贯通性建设,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使旅游物流产业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牢固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促进旅游服务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现代物流是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方式,它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对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现代物流理念强调的是要在对的时机、对的位置,以及对的条件把对的商品以对的成本和对的方式送到对的消费者手中,笔者将其概括为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7R原则,如图2所示。

7R原则是基于旅游者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经济水平、需求偏好、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性,同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下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和旅游产品结构愈加复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的是要增加现代物流的柔性管理理念。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更为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采用灵活性高的多元化经营方式,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结论

从产品价值角度而言,旅游物流并没有实现旅游产品价值上的改变,然而在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旅游业供应链从时间、地点、方式等多角度进行资源的整合之后,就能产生更优的效用,提供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极大地提升旅游产业的增值空间,促进旅游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为其发展开拓出美好广阔的前景。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将其与物流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为实现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加油添力。

参考文献:

1.黎洁.旅游环境管理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赖斌,杨丽娟.旅游物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困惑与解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