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育的因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响生育的因素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1

【关键词】男性 孕前 生理健康状况 调查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5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preconceptional health of men of reproductive age in Liaoning Province. Methods A total of 2010 men aged 20~49 years in selected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Results A total of 20.9 % (420/2 008)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a family history of risk factors. 2.4 % (49/2 008)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in their families. 2.2 % (44/2 010)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some illness with reproductive health significance. Occupational hazards was reported in 45.6 % (915/2 010) of the participants, of which 9.2 % (184/2 010) had pesticide exposure, 8.9 % (178/ 2010) were taxi or truck drivers, 7.9 % (158/2 010) were exposed to noise, 6.7 % (134/2 010) had exposures to lead, mercury, cadmium, other heavy metals, or chemicals, and 13.2 % (265/2 010) had other occupational hazards. 2.64 % (53/2 010) of the participants took supplements. 86.1% (1 729/2 010) had behavioral or life style problems. Over 40%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regular alcohol drinking or cigarette smoking. 2.5 %(50/2010)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one or more 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Conclusion 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should be part of the population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in the province.

【Key words】Reproductive health Preconception Male Ivestigation

影响生育结局的因素不仅来自女性,男性孕前的生育健康的不良因素也不容忽视。本研究在山东4个县(市)对2 008名孕前男性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各种因素的暴露水平进行了估计,以期了解辽南地区男性生育健康状况,为孕前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2月2日~20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符合调查条件的调查对象2 010例。调查对象为具有调查地区常住户口、准备生育的已婚男性,包括新婚准备生育、符合生育条件准备生育的再婚、符合政策准备生育2孩或3孩(其中包括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准备再生育)的男性。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先在辽南地区应用随机表随机抽取4个样本县市,然后应用乡镇总人口进行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再在每个样本乡镇/街道办事处抽取5个样本村或居委会,最后在每个样本村或居委会随机抽取10名符合条件的育龄男性。

1.2.2 问卷设计和调查 根据国内外孕前风险评估的筛查量表和方法、中国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国家相关部门调查确定男性孕前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由专家共同研究、论证,编制调查问卷[1]。由专门培训过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疾病史、生育史及生殖健康状况等。

1.2.3 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标准:以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为论据。

1.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2010名调查对象均为20~49岁的育龄男性,平均年龄为(31.56±6.17)岁;99.9 %(2 006/2 010)占汉族;农业人口占88.8 %(1 784/2 010),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及家务劳动者占57.9 %(1 162/2 008),专业技术人员占12.2 %(245/2 0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 %(137/2 010),初中占68.0 %(1 366/2 010),高中及中专占19.7 %(396/2 01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4 %(109/2 010);家庭收入以5 000~9 999元与10 000~29 999元为主,分别占29.1 %(584/2 010)与48.3 %(970/2 010)。

2.2 影响生育健康的不良因素

家族史中有不良因素者占20.9 %(421/2 010)。三代内有近亲结婚者占 2.4 %(49/2 010)。有疾病史者占 2.2 %(44/2 010),其中患生殖系统疾病者占0.9 %(18/2 010),0.3%(6/2 010)患有炎、附睾炎,0.6 %(12/2 010)患有精索静脉曲张。在过去的1月中生殖系统症状占1.6 %(32/2 010),0.4 %(8/2 008)有排尿困难,0.2 %(4/2 010)出现痛,1.0 %(20/2 010)有外生殖器瘙痒症状。工作环境不良者占45.6 %(915/2 010)。一个月内补充营养素者占2.64 %(54/2 010)。生活和行为方式不良者占 86.1 %(1 729/2 010),其中有40.5 %(813/2 010)吸烟,70.6 %(574/813)的人每天吸烟10支以上,7.2 %(59/813)的人每天吸烟20支以上,有40.0 %(804/2 010)饮酒,且86.7 %(697/804)的人每周饮酒超过2 d,39.1 %(314/804)的人饮啤酒或白酒或二者均饮,2.8 %(56/2 010)的人打麻将,且17.9 %(10/56)人每周至少打4次,平均打麻将时间为(4.5±3.9) h,每次打麻将3 h以上的占53.8 %(30/56),打麻将时间最长的可达每次25 h,3.9 %(79/2 010)经常洗桑拿,见表1。

表1

表1 影响生育健康的不良因素分析[n=2 008,例(%)]

3 讨论

孕期保健已成人们共识,但孕前的保健工作尤其是男性孕前保健工作尚未引起重视。但从男性孕前健康状况调查来看,影响不良妊娠与生育结局的不利因素在孕前男性存在一定比例,其影响不容忽视。

3.1 家族史与疾病史

调查对象的家族成员中,有5例有先天畸形,9例10岁以内发生过耳聋或听力障碍,154例为高血压患者,56例患糖尿病,这些情况的存在,对调查对象生育健康后代存在一定威胁。而调查对象本身6例患有炎、附睾炎, 12例患有精索静脉曲张,8例有排尿困难,4例出现痛,20例有外生殖器瘙痒症状,这个数据与徐军红、朱琳[2,3]等的研究相一致。如果这些疾病不在婚前、孕前及时治疗或控制,对婚后生活及生育健康将极为不利。

3.2 近亲结婚情况

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中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但调查中发现,调查对象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中有38例属于近亲结婚,调查对象中也有11例的妻子是自己的表(堂)姐(妹)。无论是旧婚姻法还是新婚姻法都明确禁止近亲结婚,但本研究所调查的人群及其直系血亲中竟然有49例属于近亲结婚,这不仅提示本调查人群对婚姻法的无知,也对婚姻登记的执法严肃性提出了质疑,可以说执法过程中的漏洞为遗传病发病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阻碍了中国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

3.3 饮食与营养

为胎儿生长发育做准备,不仅女性孕前要注意饮食营养,男性孕前也应该注意饮食与营养。一般来说,孕前3个月至半年,男性就要开始注意饮食调理,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4]。除此之外,为预防出生缺陷,男性也要补充叶酸[5]。但从调查情况看,男性补充单纯叶酸的只有0.4 %(9/2 008),补充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的有0.5 %(10/2 008),补充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占1.7 %(34/2 008),比例很低。因此,为孕育健康后代,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必须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尤其是男性孕前营养知识宣传,为孕育健康后代做好充分准备。

3.4 工作与生活环境

众所周知,妇女孕前应该脱离对孕育胎儿有害的环境,对男性来说也是如此,但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中的很多人仍处于高危环境中。调查显示,从事接触农药工作的调查对象占9.2 %(184/2 008),从事出租车/长途运输工作的占8.9 %(178/2 008),从事噪音工作的占7.9 %(58/2 008),因此,加强知识宣传,调整准孕夫妇的工作环境,应该是孕前保健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3.5 生活与行为方式

准孕夫妇吸烟、饮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以致于死产,因此,准孕妇女吸烟、饮酒者少见,但准孕男性吸烟、饮酒的情况却很多。调查资料显示,吸烟、饮酒者均占到40 %以上,打麻将的人虽然较少(占2.8 %),但大多数打麻将的时间较长(平均时间近4.5 h),最长的达25 h。因此,充分认识男性孕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健康娱乐活动的习惯,将对生育健康后代起到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速存梅,叶汉风,袁彦玲,等.云南省农村育龄妇女出生缺陷预防服务利用状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4):219-221.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2

关键词:小麦;播期;播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10.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042-0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前积温偏高,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现象较为严重[1];同时,播种量偏大现象在山东省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导致小麦冬前群体过大,个体发育较差,抗寒和抗倒伏能力下降,进而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关于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由于地区间的生态条件、品种特性、气候因素、试验设计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试验选用鲁中地区种植的多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试材,研究播期播量对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找出最适播期播量,为小麦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与试材

本试验于2011年9月25日至2012年6月15日在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西申村进行。地片南北长162 m,东西宽16.8 m,面积2 722 m2。地势平坦,黑褐土,水浇条件好,土壤有机质24.5 g/kg,碱解氮100 mg/kg,有效磷25.3 mg/kg,速效钾181 mg/kg。选择主推多穗型品种济麦22和示范推广大穗型品种泰农18进行试验。

1.2试验设计

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播期,副区为播量。小区长6.5 m,宽2.4 m,面积15.6 m2,重复3次,小区之间纵向间隔0.5 m。播期设5个水平:9月25日(A1)、10月1日(A2)、10月7日(A3)、10月13日(A4)和10月19日(A5)。播量(基本苗)各设小、中、大3个水平,济麦22:90万株/hm2(B1)、180万株/hm2(B2)、270万株/hm2(B3);泰农18:120万株/hm2(C1)、240万株/hm2(C2)、360万株/hm2(C3)。每畦手工条播小麦8行,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1.3调查方法

苗齐后,在小区内选择代表性地片(4行×1 m)用红色8号铁丝段进行定点,以保证每次调查数据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叶龄调查采用黑色油性记号笔标记,每小区标记5株。成熟期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调查穗数、穗粒数,实收4.8 m2折算单产,室内测定千粒重。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处理数据和作表,用DPS v7.05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前三个播期因气温高6天左右即可出苗,后两个播期需8~9天才可出苗。12月14日统一进入越冬期,该年度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少,冻害较轻,各小区基本带绿越冬。3月

2.2不同播期对小麦冬前叶龄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播期越早,冬前0℃以上有效积温越多,主茎叶龄越大。该年份冬前积温偏高,截至12月14日,五个播期的冬前0℃以上有效积温分别较常年偏高26.3、30.8、49.9、44.1、41.6℃。从叶龄看,以10月7日最适宜(647.3℃),叶龄6.6片,符合6叶1心冬前壮苗标准;播期早于10月7日,容易产生旺苗,造成群体偏大。

2.3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F测验结果(表3)表明,播期播量及其互作对济麦22和泰农1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影响,趋势一致。其中,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影响差异为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者互作对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为极显著,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

2.3.2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新复极差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播期和播量对两个品种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随播量变化趋势相同:公顷穗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减少。产量的变化趋势因播期不同而不同:A1播期下,产量以小播量最高,随播量增加而减少;A2播期下,产量以中播量最高,小播量次之,大播量最小;A3播期下,产量以中播量最高,大播量次之,小播量最小;A4和A5播期下均是以大播量最高,随播量增加而增加。

同一播量下,产量和穗数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播期和播量互作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未作具体分析。小播量处理下,产量和公顷穗数均以10月1日最高,即:A2>A3>A1>A4>A5;中播量处理下,产量和公顷穗数均以10月7日最高,即:A3>A2>A1>A4>A5;大播量处理下,产量和穗数以10月7日最高,即:A3>A2>A4>A1>A5。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公顷穗数起主导作用。

通过播期和播量的共同作用,济麦22和泰农18的产量最优组合均为10月7日播种的中播量,即:济麦22为180 万株/hm2、泰农18为240 万株/hm2。

2.4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5可以看出,两个品种的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均呈高度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穗粒数两个品种不同:济麦22产量与穗粒数相关性很低,泰农18产量与穗粒数呈弱的负相关。进一步表明,在适宜播期内采用适宜播量实现群体调控的理想状态且保证适宜的穗数是高产的基础。

3讨论与结论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3

 

前言

 

初等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因人的发展规律,初等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它的好坏成败不但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未来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未来人才的构成。在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初等教育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得好,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愿意去发展较好的地方任教,即使是待遇相对落后地区差一点他们也不愿意去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在东西部相同的教育起点上,西部落后地区较东部而言就教职人员方面就落后了很多;不但如此,就英语的初学者来说,东部较发展地区的英语环境也比西部落后地区优越得多。诸如此类,笔者还发现随着教材内容、教师方法、学校管理、学生学习方法等的改变,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了。所以想要改变当前初等教育中英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不良影响,那么我们就得从根本入手,找出不良因素的症结所在,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剜除顽疾。

 

一、农村英语初等教育中学校的管理问题

 

1、相关的学校领导对新形势下的初等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要求,同时,他们对新老教师的管理培训也远远不够,学校的相关机制还不完善,英语学习的气氛没有营造良好,学校的相关设备也不完善;

 

2、农村初等教育中班级上的人数过多,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每个班的人数就大幅度的上涨,导致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相关辅导时间大大的缩减,没有达到精细化的目的;

 

3、一般在农村初等教育中,相关学校的英语教研活动几乎没有开展,即便有的开展了也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就大大的减少,英语交流学习就被无形的磨灭;

 

4、在农村中小学中,对外界的接触有限,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差生比例过大,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教育实践有限,课外辅导时间不足,难以兼顾每一名学生;

 

5、农村中小学各科老师对学生的辅导偏少,交流时间更微乎其微,从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甚至生生关系的纽带断裂,课堂也就死气沉沉,效率更是难以保证。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

 

1、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课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教学方面的设施也不完善,加上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提高和感染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再重视英语的学习与应用。

 

2、老师存在英语教育方法的死板,没有与现实生活接轨,学生感觉非常抽象,甚者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感到茫然或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学了什么,将要学什么,还有什么没学到等等荒唐的现象存在。

 

3、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都不是本专业毕业的,他们对英语的理解有局限性,甚至有的学校用数学或者其它科目的任课教师兼任英语老师,经常属于一个老师在讲台上表演,学生也因此会产生审美疲劳,不但适应不了老师的教育教学,甚至对该老师的其它科目也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沦为老师没法教,学生没法听的结局。

 

4、老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没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好仅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缺乏对学生的沟通与了解,讲课方式生硬,知识结构断层。

 

三、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1、农村中小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而且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到位,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应所带来的乐趣,所以他们在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就处于掉队的状态。

 

2、农村中小学对英语的学习存在先天的不足,他们不敢大胆开口说英语,也不愿模仿老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学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严重。

 

3、农村中小学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他们仅仅能在课堂上接触英语,课外之后就都运用我们的母语进行交流沟通,甚至大部分学生连普通话都不好意思说,原因在于他们怕被别人嘲笑,怕被父母责骂,因此,对于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变成了我们最最单纯的奢望。

 

4、他们沿袭了父母的传统思想,对英语的态度不够端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这也是农村中小学的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改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探讨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同时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

 

3、加强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英语。

 

4、面向全体同学,加强课内外的辅导,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培优补差,实施班内教学分层管理。

 

5、英语靠的是多次重复,所以加大重复力度,建立健全检查监察机构。

 

6、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有恒心,也要用心,细心以及真心,在“心中”学习和传授英语。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4

[关键词] 情感因素 中职学生 英语学习 影响

在中职的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人的情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情感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积极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可以提高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情感与语言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当今每一位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 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关系

情感状态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当学生接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最先的阻碍是个人的情感状态和动机。所以只有在老师教学生学的交感互动中,学生遵循教师的引导,努力学习,从而达到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时,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于他们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成功。

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一)英语学习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以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推动学习。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学习动机就实际是指推动和维持人的学习心理动机,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需要。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产生了自觉的需要,体验到“我需要学习语言”。在我们中职英语教学中,教英语课是很难的,学生的不配合,无兴趣。导致老师教学的疲乏与无耐。现在我们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外语,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消极影响,并要注意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巧妙变化与结合,使学生能深深体会到英语学习和使用的乐趣。从而提起想学习英语的动机。动机一旦明确,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是动机转化为兴趣,使学生信心十足。教师要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对学生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成就动机。这样,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肯定是积极、认真的。其次,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一个轻松、友好的气氛环境。因为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本身就很困难,基础差,习惯不好,这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其自主性,必须设法营造具有合作关系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烦躁、厌学,不安全情绪。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对于学生在语言上的错误是可容忍的,不需去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一来,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缺乏信心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鼓舞下也活跃起来了。

(二)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在英语学习中,自信心起着积极的作用。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肯定自己的语言能力,不怕犯错,课堂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能大胆运用英语交际。而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则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学好英语,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学习产生排斥抵制心理,阻碍了自己的学习。

(三)焦虑感

焦虑是学生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焦虑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过程、成绩、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及自信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样,英语中学习焦虑是诸多自我威胁因素引起的各种不愉快情感反应和心理不适宜的集合。学生可能会因为不能表达某一个信息而受到挫折,导致他们今后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忧虑。焦虑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课堂上的口语活动,他们还会尽量逃避学习一些难度大的语言结构,而较轻松的学生则愿意挑战哪些结构复杂的句子。

三、 情感因素分析英语教学策略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因为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会出现各种障碍,从而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信心。教师必须重视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生用情感策略来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教学手段调节学习诱因,对学习起着定向和趋利作用,适当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中职生英语成绩较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消极被动,缺乏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阶段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英语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交流的愿望,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并让他们体验语言交流成功的喜悦。教师应鼓励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能减轻学生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在英语教学中,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表演,演讲及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融入到英语教学中。(1)、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制作直观易懂的课件,起到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良好的教学效果。(2)、采用表演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锻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讲故事、讲笑话等活动,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表现欲。这样的一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持久力。

(二)培养自信、激励进取

教师应尽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坚持不懈,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有助于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如一次测验,提问等方面都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激励他们更加刻苦的学习,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扫清语言障碍,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这样对学生的激励可以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念。让他们体会到才成功的快乐,有利于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它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讨论,缓解紧张程度,树立信心。

(三)降低焦虑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应把学生当做朋友来对待,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善于使用微笑和柔和的语言教学,并加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环境。其次,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要正确处理错误,让学生认识到语言错误时语言学习过程的暂时现象。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语言时怕犯错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心系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它能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心心相印,教与学默契配合,共同走向教学的成功。

四、结束语

情感与语言是相互依存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情感英语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心作为前提条件,加强中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品格、语言能力的教育。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要充分领会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接受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刘娟.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7,9.

[3]胡文正.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2.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5

【关键词】英语听力;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1-01

1)2012年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复合型人才英语听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复合型人才英语听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KL-2013-1387)

3)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英语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研究》,项目编号:2013-QN-520)

听力能力在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薄弱环节,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本文简要分析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克服英语听力中的障碍从而提高英语听力。

1.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

1.1 语音因素

语音是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根据语言认知理论,言语构建在提高人们听力的过程中起基础作用。很多英语学习者因为自身发音不准确而影响听力,没有重视语音的重要性,错误发音甚至不会发音,因此在听到单词的正确发音也无法辨别。另外听力中的语音变化也阻碍学习者的听力理解,如:单词的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同化、连读、省音、失去爆破、浊化等。学习者语音基础的扎实与否将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以连读为例,英语口语中的连读是很常见的,词与词连读后会出现语音重组问题,从而造成误听,影响听者对整个语段的有效理解,对此要格外注意。

1.2 词汇和语法因素

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也无法把它与其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影响听力整体理解水平。语法也如此,它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使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者与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有时放在句首,有时倒装,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例如: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do about the pair of shoes I bought yesterday?(对于我昨天买的这双鞋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只有听者的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参与了对语音知识的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1.3 母语因素

由于受母语的负干扰,学习者过分依赖母语的辅助作用,一听到或看到英语,学生的思维还定在汉语和英语的转换上,作为无意识思维层面存在的母语思维始终存在于二语学习中。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因为汉语与英语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许多英语句子并不对

等于汉语句子。这样在听力课上,由于语音材料播放较快,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句的汉语翻译时,材料已经转到下一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的效果。

1.4 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忽视,都会导致判断失误、交际受阻,从而听力理解产生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十分熟悉,那么听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听力材料中含有有关英美等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等方面文化背景知识,若学生不了解,即使材料中无任何生词, 学生也很难理解其含义。

1.5 心理因素

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听力焦虑主要体现在心情紧张,缺乏自信,心理素质差。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好、充满自信,那么在听音时,他们就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听力理解率极高。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通常学生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碍。在听力中,学习者的情绪容易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精神高度紧张,造成思维僵硬,一旦在某个地方卡壳就溃不成军,只好放弃,也就谈不上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

了解了上述阻碍英语听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我们找到更有效的方法逐步提高英语听的能力。笔者就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实践看,如下对策可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听力能力。

2.提高英语听力的对策

2.1 强化语音教学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语音方面,主要是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英语教育水平差异很大,一些学习者的发音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花时间给学生正音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有声资源如收音机、录音机、MP3等跟读,掌握发音要领,尽量模仿;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话语中语音的知识,如:因素辨别、句子重音和语调。让学生了解一些语音知识,包括音标的读法、音节的划分、单词的重读与弱读、音的同化、音的连读、失去爆破和语调等等。

2.2 巩固词汇和语法

词汇方面,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学习英语不记单词是不行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哪怕是听到一个生词,他们都要不自觉地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样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整段材料的理解。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汇的读音与拼写基本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易遗忘。所以,我们督促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及听力所必需的词汇,做到音、形、义相结合。除了要求学生花大力气记忆单词外,还要给学生讲解构词规律,比如前缀、后缀、复合词等,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所学词汇。

语法方面,很多学生掌握语法知识不是很牢固,所以仍然可以要求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法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就一些重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2.3 克服母语干扰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克服以汉语为母语的干扰,有意识地培养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充分利用英汉语共同之处,积极发挥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英语学习是学得和习得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学得或习得受语言环境影响很大。

2.4 有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听力,就要了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做为学生,要有意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语言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要进行详细介绍外,还应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给学生讲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异国文化。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将文化教学贯穿到英语教学中去。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关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王佐良先生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途径之一, 就是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工具, 如电视、录象片、录音带、电影、报纸、杂志、书。”

2.5 培养学生自信心

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听力水平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在听说训练中的情绪变化,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平和、轻松的心理氛围。实践证明:听力理解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积极参与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语法、词汇、常识等)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解码。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集中而情绪又不过度紧张的心情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

提高听觉器官接受声音信息的灵敏度,达到理想的听音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其学习状态、词汇量,语音、及其对英美文化、习俗的了解及教学模式都有极大的关系。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练和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 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2].

[2]丁爱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7).

影响生育的因素范文6

关键词:英语学习 主观因素 影响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所有的第二语言当中,英语是最普遍、学习人群分布最广泛的语言。大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外语,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但主观因素才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很多在校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主观因素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他们往往把学不好外语的原因归结为客观条件。由于认识不正确,导致措施不得力,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让他们了解自己才是解决学习问题的主体。只有主观的努力,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二、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因素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兴趣和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性格差异、认知风格、记忆语意的能力、情感等。

2.1 动机。学习动机分类很多,有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等。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动机水平与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是,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2.1.1 内在动机。一直以来,研究语言的学者们都认为兴趣对学习外语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一下年龄段的学生,认为那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学习知识会首先从兴趣出发,其实不然。因为大学生更需要有实现自我需要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英语学习就是展现自身能力和风采的平台。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出色的写作、翻译能力往往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羡慕,这时候学生就能获得一份自信,获得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也就获得了学习英语的持久热情和内在动力。

2.1.2 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包括各级英语考试、未来求职的需要、国际化文化交流的趋势等。国家对在校大学生有明确的英语过级要求,各级各类考试都是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考验。另外,由于英语的广泛使用,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英语,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都有外语水平的要求,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世界国际化交流的必备文化品质,世界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掌握英语的必要性,这从客观上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

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从满足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采用情景教学、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材和授课内容、改良教法等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

2.2 学习方法和策略。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因为在中学阶段,每天的学习都是老师安排好的,所以进入大学后,有很多学生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学习生活。大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认真分析自己学习过程,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有的学生则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有的学生晚间学习效果好,而有的则早起学习记忆最佳;有的学生善于自己归纳总结,有的则只能直接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2.3性格差异。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外向的学生表现欲望较为强烈,愿意交流;而性格内向的学生比较安静、内敛,所以他们善于记忆、分析和整理。

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在英语学成绩方面,性格差异没有导致明显的成绩差异。在分项测试上,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口语、写作成绩好于内向型;而内向型学生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判断改错方面较占优势;在听力方面则水平相差无几。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他们的长处;但是外语作为语言,片面发展是不可取的,所以不能忽略对学生不足方面进行指导,促其改进和提高。

2.4 认知风格。有的学生愿意坐在教室的前面,接近老师的位置,那样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教室上课时的肢体语言,通过对肢体语言帮助接收、分析从而贮存教师教授的语言知识,很多学生学习过后很长时间还能记得老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老师的板书在哪里,还举了那些例句等。还有的学生善于听力记忆,即课堂上座位离教师较远,却不必记笔记,只是聚精会神的听讲,偶尔把知识重点进行勾画,却依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也有的学生,即时学习效果不好,只能逐字逐句地把教师讲的内容抄记下来,课后巩固复习......

2.5 记忆语词的能力。经常会有学生抱怨记忆过的单词不久就忘掉了,这是因为记忆过的单词没有被反复强化。强化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反复使用,二是重复记忆。对于我们来说,经常用到的单词只有几千,其余的基本上都要靠反复记忆。所以说,记忆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次数和重复记忆的周期。

我们可以借鉴遗忘曲线规律来调整记忆单词的时间和频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24小时之内)遗忘较快,以后(24小时之后)遗忘逐渐减慢。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单词巩固复习,督促他们及时强化单词记忆。

2.6 情绪和情感。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学习者内部生理、心理的一种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的动力系统。

近年来,由于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习者自我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心理情感因素。情感和情绪是紧紧相连的,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一般而言,需要得到满足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积极情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其学习潜能,克服语言焦虑和心理抑制,对英语学习就会产生积极作用,学习效率就高。而学习者一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消极情感,必定对学习产生消极作用,降低学习效率。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表明,有些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关系,有点所谓"爱屋及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大学生正确情感,处理好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爱岗位、爱专业、爱教育、爱学生;教师要敬:敬业、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一种真诚、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英语学习是师生共同需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英语教学要改变现状不是朝夕之事。教师只有积极采用新的交互式教学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正确引导竞争与合作意识,重视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都改变观念,努力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与配合意识,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才会有转机。

参考文献:

[1]崔俊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