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1

关键词:柴油补贴政策 现状 建议

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海洋渔业在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海洋捕捞产量超1200万吨,产值逾170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浙江省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渔业大省,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至2012年末,我国共有机动渔船69.56万艘,浙江省机动渔船拥有量为4.96万艘,其中舟山市是浙江省渔船拥有量最多的城市。由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和渔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造成渔业捕捞增收难的现象。

目前柴油成本已占到捕捞生产成本的六成以上,部分海洋捕捞渔船柴油支出已占其生产成本的七成多,而近年来油价又大幅度上涨。为缓解渔业燃油成本急速上涨而水产品价格波动不大的矛盾,自2006年国家开始实行渔业燃油补贴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渔业生产成本,加强渔政管理,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和渔区稳定等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自利倾向的影响,相关利益主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全面了解柴油补贴实行现状,探索和发现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渔业补贴政策,有效地减少政策实行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切实维护渔区社会和谐稳定,确保渔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基于作者的教育背景,以及舟山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的实际,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舟山市渔业主管部门、渔业公司及渔民的调研,着重探讨海洋捕捞渔船柴油补贴实行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相关资料总结出合适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海洋捕捞渔船柴油补贴实行中违规现象的发生。

1.我国柴油补贴政策发展历程及取得成效

近年来,国际成品油价格不断上升,国内油价市场波动明显,柴油价格自2005年起进行了多次调整,总体看,我国柴油价格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1]。为缓解渔业燃油成本急速上涨而水产品价格波动不大的矛盾,促进渔民增收,保证渔区稳定,在2006年国家下发的《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因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支出实行财政补贴的意见》([2006]16号)中就正式提出了渔业燃油补贴的政策。

我国于2006年开始实行了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舟山市在工作实践中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有些已被国家所采纳,如2007年远洋渔业油补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2]。其后在2008年的《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中规定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助支持。在2009年1月财政部了《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完善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机制的通知》(财建[2009]1号),同年12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006号),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渔业油价补助对象为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

在2009年浙江省了《关于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财政补贴机制的实施意见》(浙财建字[2009]17号)。这些政策中提及了对渔业的扶持和渔船燃油的补贴措施,表明了国家对渔业的扶持和关注。其中补贴资金是由农业部根据各省市的具体上报情况下拨,再由各省海洋与渔业局具体发放。舟山市根据其国内海洋捕捞作业方式较多且各作业之间年油耗量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捕捞渔船分作业耗油补贴系数”,根据捕捞渔船分作业耗油补贴系数结合渔船主机总功率核算发放成品油补贴。

近十年的实践表明,渔船柴油补贴政策实施办法总体上是切实可行的,柴油补贴政策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渔民收入、稳定捕捞业生产和渔民生活,以及推动渔船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普遍的拥护和肯定。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基层渔业管理的许多老大难问题,缓解了基层渔业管理者和渔民的矛盾,改善了基层渔政和渔民的关系,为渔业规范化提供了解决途径。同时,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是切实解决渔业受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影响生产成本急剧增加的办法,是保障渔民生产积极性和收入的有效途径。

2.完善柴油补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补贴是渔业行业特有的政府行动或无行动,且政府这种行动或无行动改变了渔业行业的短期、中期或长期潜在利润[3]。当前我国渔业已实行了渔用柴油补贴、渔民双转专项资金补助、远洋渔业扶持、渔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其中柴油补贴政策为补贴政策之一,其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完善柴油补贴政策具有如下意义:

2.1完善柴油补贴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柴油补贴政策,解决我国目前现代渔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增加渔民收入,改善渔民生活水平,提高渔民素质,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4]。

2.2 完善柴油补贴政策

完善柴油补贴政策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惠农政策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渔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若干个有关渔农民增收、渔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央1号文件,并落实了一系列的惠渔惠农政策。而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洋捕捞又是渔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完善渔船柴油补贴政策,是贯彻党和政府惠渔政策的客观要求。

3.柴油补贴实行中的主要问题

从渔业产业政策和惠渔政策要求来看,就舟山市渔业的现状而言,渔船柴油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2

一、基本情况

局党组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昭区学办〔2009〕10号),结合我局实际,在认真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对搞好局分析检查阶段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局属各科、室、队、站、所按照《关于印发〈××区环保局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流程〉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交心谈心、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四个环节的工作。向各相关委办局和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发出《××区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38份,设置征求意见箱1个,党组成员分别主持召开分管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建议。通过认真疏理,共征求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5条。主要包括对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提出的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以及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分析检查阶段,党组成员之间、各科室和单位领导干部之间开展各种形式交心谈心27人次,党组成员撰写了发言材料,分别参加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局党组于2009年6月24日召开群众评议会议,征求对分析检查报告的修改意见。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按时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学习实践活动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为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转段前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开展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环保局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5月11日上午,我局召开学习实践活动转段动员会,回顾总结了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布置第二阶段活动。会议由××区环保局副局长陈昌高同志主持。学习实践活动第五检查指导组同志参加会议。

王志全同志对第一阶段工作做了回顾,他指出,根据《××区关于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区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在区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五检查指导组的指导下,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检查指导组王开华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局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并就第二阶段任务对我局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将学习调研贯穿始终;二是按照区委安排部署,按时高质地完成规定动作。三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争取能做出亮点动作。

(二)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一开始,局党组及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征求意见作为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关键,采取积极措施,将征求意见贯穿于整个分析检查阶段始终,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三个环节都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建议。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二是认真梳理汇总,查找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分层次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分解,并形成了《××区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反馈情况报告》。

(三)紧扣科学发展主题,认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把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开成一般工作总结会,确保“两会”不走过场。

一是多层次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局党组坚持把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作为征求意见、找准问题的有效手段,作为沟通思想、增进团结的重要途径,坚持坦诚相待,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党组书记、局长与党组成员谈、两位副局长和分管的部门负责人谈、支部书记与党员谈、党员与同科室的群众谈,围绕本单位和自身在履行工作职责中的思路、措施和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情况,对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科学发展等进行沟通。要求谈话人做到说真话、实话。

二是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以及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建议和谈心情况,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撰写了发言提纲,提出班子和班子成员整改的打算和建议。

三是及时召开“两会”,确保质量。局党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完成领导班子发言材料的撰写、多层次开展交心谈心等工作基础上,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2009年6月17日下午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党组成员作了发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出席民主生活会并作了讲话。各成员深入查摆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议。同时,各成员还从党风廉政等方面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局环保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主题集中、重点突出、内容务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月24日上午,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局长王志全主持,××区环保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通过此次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一位党员对环保工作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晰剖析,大家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交流沟通机会欠缺,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薄弱;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新和协调能力不强;三是深入学习不够,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四是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为基层提供更多的服务。一致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要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进一步增强敬业意识,尽心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总结、善创新。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环保工作能力。“两会”的召开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紧密结合实际,组织群众评议

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第三环节的工作要求,局党组在认真查找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6月24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区环保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座谈会。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和局职工干部参加了评议会。局长王志全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分析检查报告全文,就报告的起草、修改、征求意见的过程及有关评议要求进行了说明。会议还引导参评人员着重从认识深不深、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思路理得清不清、措施定得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

会议还指出:环保局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客观的,从环保能力建设方面、思想观念方面、农村环保方面、环境保护宣传方面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是全面的,深刻的。从查找的问题看,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以科学手段抓监管促治理,在学习实践中全力做好污染物减排。三是以科学理念抓服务促发展,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四是以科学观念抓宣传促建设,在学习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切实加强区环保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参评人员以无记名填写评议表方式进行评议,现场共发放群众评议表27份,收回27份。通过评议,大家认为,××区环保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客观地、深刻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合××区环保工作实际,与会人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评议结束后,我局认真吸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分析检查报告的内容,并在参评人员范围内公开了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结果。

(五)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

为更好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党组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要求××区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向邮政局订购答题卡27张,并于6月2日在昭通新闻网上下载了昭通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试题,认真组织职工学习、答题。

三、初步成效

一是找准了突出问题,透彻分析了原因。局党组紧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和分析检查阶段各环节广泛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深入剖析。

二是理清了发展思路。局党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的工作,明确了推动环保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是明确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举措。局党组经过充分分析论证,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表现为交心谈心活动的广度、深度不平衡。领导干部之间、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交心谈心较多,职工之间的交心谈心相对较少。二是分析检查阶段时期,我局工作任务重,分析检查阶段时间紧、要求高,少数的分析检查报告分量不够,原因分析不够透彻。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涉及许多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把学习贯穿始终,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各环节工作,把能不能解决突出问题、制定可行措施、创新和完善机制体制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有没有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整改落实工作的主动性,通过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把局党组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措施、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体化,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整改方案要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便于操作。要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中长期安排,逐项分析研究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将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最后,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对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及时通报情况,接受监督。

三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要把抓落实、求实效作为抓好整改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到时间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一要按照整改方案,分轻重缓急,从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抓起,从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办起。逐项明确整改责任人,狠抓落实。二要多措并举,务求取得整改实效。要把整改的各个环节把握好、各项措施落实好,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督促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责任单位、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对有条件解决或近期内可以创造条件解决的,及时加以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跟踪问效,逐步予以落实。三要尽力而行,量力而行。要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通过求真务实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3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税收政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必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也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现有不够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到一系列的税收政策问题,例如,与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以及其他商品、原材料等货物有关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问题,同破产企业与被兼并企业有关的欠税问题和亏损结转的问题,兼并方或受让方按照国家引导的方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应给予的企业所得税鼓励问题,以及联营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所得税重复征税问题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破产清算是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税收在原则上应该给予支持,但在实践中还必须注意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即一方面把债务包袱卸给国家,另一方面破产企业的原班人马和机器设备,却依旧交由别的企业整体接收的非法行为。

2、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中,对国有企业所得税,仍然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将其收入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对铁路、银行、保险部门的各种收入,也仍然沿用旧办法,全部按部门汇总缴纳给中央。这些办法,助长了在长期条块分割管理下所形成的“别人”的资产可以流入,“自己”的资产不得流出的错误思想,阻碍了存量资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重组。

3、税收只有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大力促进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才有不断增长的税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在于后者会比前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投资和再投资的税收鼓励政策。

结合我国在投资结构和投资税收优惠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主要有以下各点:1、从我国投资状况看,存在着宏观规模过大,微观结构失调,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问题。从财政状况看,在连年赤字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用于投资的税收减免,仍然高达百亿元。因此,今后我国对投资的税收优惠,应该加强总额控制,引导企业增加自身投入。2、在优惠方式上,尽可能减少采用增列所得税税前列支和免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做法。3、鉴于我国科技还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居多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税收政策上,不仅要给高新技术企业以积极鼓励,而且还要给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以大力扶持;不仅要给使用新科技成果的企业以鼓励,还要给从事科技开发的科研单位以更多的支持。4、由于投资方向在地区和结构上存在一些失调,建议对在西部地区并且又是生产中所短缺的资源开发,诸如原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以及农牧业等的投资,给予应有的税收鼓励。5、消费与投资是关系到社会需求与供给的一对重要经济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一些税收政策作出调整,以采取引导消费、鼓励投资的政策为佳。6、修改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规定,建议以项目优先取代地域性倾斜的政策。7、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投资税收优惠形式。建议除现有的优惠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以外,还可参考国外的税收信贷(即延期纳税)、税收抵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形式。

(三)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鼓励政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同第一、二、三产业一样,也是一种产业,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因此,税收政策应该积极鼓励科技发展,特别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专家们建议:1、根据国家有关科技立法,制订财税部门鼓励科技进步条例,使财税支持科技进步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2、税收鼓励应该遵守以下原则:服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原则;不使被鼓励者产生依赖性的原则;同等鼓励的原则;财政承受能力的原则。3、凡经财税机关会同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企业和单位,允许其建立科技准备金,以便专项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的需要。4、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鉴于其投资大,产品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产品,因此,应该考虑给予优惠。

(四)关于对外开放与税收政策。

1、关于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我国涉外税收政策,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而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如:优惠项目、层次过多,范围过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平衡,向沿海倾斜;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财政收入流失等。但这些可视为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成本。专家们认为看问题不能只看成本,而不看收益。比如,就税收优惠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说,广东省的三个特区和众多的沿江城市是享受优惠最多的地区,也是生产力最活跃和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从1993年起,该省的税收连续四年每年以100亿元的速度递增,增速居全国之首。所以,对两者的关系必须作辩证的分析。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对外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加强,总结经验,适当调整我国涉外税收政策。具体建议:(1)全面清理、归并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使优惠政策更为规范、高效、简明和统一;(2)由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倾斜,转向产业与区域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的政策;(3)在优惠方式的选择上,可考虑将现行以直接优惠为主方式改为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方式相结合的多种优惠方式;(4)逐步理顺流转税的特殊规定,统一进出口税收政策;(5)完善地方税的优惠规定。

2、关于税收国民待遇问题。由于对国民待遇的理解不同,在财税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就是对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下同)给予本国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国民待遇原则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是矛盾的,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就要取消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是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的,其基本含义是对外国人的待遇不应低于本国人,因而国民待遇原则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矛盾,国民待遇原则不排斥给予外国投资者高于内资企业的待遇。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与涉外税收优惠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五)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对出口商品退还其已征收的增值税,使出口商品不含流转税。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能够使本国货物以不含税价进入市场,既能达到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出口的目的,又能增强比较利益的透明度,达到互利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消除出口商品岐视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公平贸易的原则。尽管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矛盾,但我们不能“短视”,只盯住矛盾不放,而应积极加以完善。因此,专家们建议:1、遵循“规范、实效、简化、统一”的原则,逐步缩小退税率差异,体现公平待遇;尽可能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减轻企业筹集困难;兼顾手续简便和监控严密,提高征纳效率;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有利于退税政策的持久执行。2、按照全社会的增值税平均实际负担率,结合对某些差异的微调,确定一个退税率,定期公布执行,基本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使企业消除顾虑,放手经营。3、为了做到退税的横向公平,建议将现行出口分别外贸与生产企业按照进价与销价(FOB)计算增值税改为一律按照进项金额计算增值税。4、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和统一退税计算方法,建议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归集于“不宜抵扣率”之中(不宜抵扣率等于法定税率减出口退税率)。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负担明确,便于操作管理。5、用税法约束出口退税时间。可以考虑在申请单位办齐出口退税手续后2个月退还税款,逾期由税务机关承诺按银行贷款利率给予补偿。6、建立职责明确、审核有序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由日管机关负责审定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金;出口退税必须在对企业的进项税金总额、出口收汇等凭征和应征税款额的严密审查以后进行。[page]

二、关于完善税制问题:

(一)关于优化税制结构:

优化税制结构是指,符合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需要的税制结构就是优化的税制结构。从世界各国税制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因而大都实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流转税具有征收面广、收入稳定、易于征管等特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我国基本适用,但目前流转税比重大,所得税比重过小影响了双主体的形成。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当前应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形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

(二)完善税种

1、关于完善增值税问题:

(1)征税范围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优化,关键不是要不要扩大到劳务领域,而是在劳务领域覆盖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在操作上主张循序渐进,分步互位。但在具体征税范围的确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鉴于征税范围的扩大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增值税管理规范的影响,以及现有征管能力的制约,先期可考虑对增值税扣税链条影响较大。也便于操作实施的交通运输业和建筑安装业纳人征范围。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应尽快将那些与货物交易密切相连,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关联度高,与增值税的规范操作抵触较大,管理上便于操作实施的劳务纳入征税范围。第三种意见认为,应将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扩大到全部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解决现行增值税“链条”中断,混合销售界定不清待难题。

(2)选型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主张近期仍维持生产型增值税格局,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消费型可视为增值税改革的长期目标。

第二种看法,主张改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作为进项税金分年抵扣。

第三种看法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转换的目标模式,但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承受力,增值税类型的转换只能逐步过渡。当前,可以考虑将“消费型”增值税当成产业政策来利用,实行有限制的或定向的消费型增值税。具体设想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新技术、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中采用“消费型”,将抵扣的资本物限定为技术、设备,旨在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并抑制投资扩张。转型期的收入缺口可以通过一些过渡性的安排予以缓解或弥补。比如,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可分别按年度分比例抵扣。对前者在规定的购置年限内允许部分抵扣,对后者一般当年抵扣的比例最低,往年逐步递增,直到全额抵扣。

(3)税率优化问题。第一,税率结构模式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主张简并税率档次,认为单一税率结构可以有效消除“无税扣税”、“低税高扣”等弊端。一是维持当前的双税率格局,并且,双税率结构也符合世界潮流。第二,税率的量度调整。同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国家比较,我国基本税率适度,可继续维持。但优惠税率有偏高之嫌,可考虑向下微调为11%。第三,弱化优惠税率累退性的技术手段。可以考虑在技术上设定一个征前扣除率(即基本税率与优惠税率的率差),同时在全部纳税环节统一执行一档基本税率。当国家在对适用优惠税率的纳税人征税时,除按照发票扣税外,再补扣一个设定的扣除率,从而保证抵扣和链条的完整,解决因优惠税率的应用而造成税负在纳税人之间转嫁的难题。[page]

(4)增值税的管理问题。汉前增值税管理方面的矛盾突出,税收流失严重,必须加大增值税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其具体办法有,第一,改进和加强发票管理办法。第二,整顿和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并实行增值税税金结算专户管理。第三,赋予税务机关在异常申报方面的核定征税权,制定转让定价和利息、费用分摊的专门规定。第四,改革现行增值税制度简化“三附表”的填报内容。建立税务机关辅导后再申报的纳税辅导制度。

2、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

(1)纳税人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应当遵循国际惯例,以法人为纳税人。另一种意见认为仅以法人为纳税人是涵盖不全的。所以统一后的所得税应称为“经营所得税”,凡有经营所得的企业、单位和组织,均视为纳税人。

(2)税率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比例税率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所得税率,它具有计算简便、透明度高和可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优点,所以,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仍采用30%的比例税率。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比例税率,其税率可维持现有的33%或降至30%;二是三档累进税率;三是以比例税率为基本税率,制定三级超额累进的优惠税率,即10%、20%和30%。

(3)应税所得额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较乱,税基受侵蚀,税款流失严重。因此,要从多种途径探寻建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办法,如建立相对独立的由若干计税扣除标准组成的所得税会计制度,彻底消除企业财务制度对计税所得的影响,对实行计税工资办法的人员要有明确的界定,明确汇总纳税企业税前扣除项目的具体标准等。所以应同时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与企业财会制度完全分离的分行业税前扣除标准。

3、关于个人所得税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都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需要加以完善。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4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税收筹划

一、引言

财政公共性作为财政的基本属性,凸显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政府实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提供社会公众所不愿提供、无力提供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活动的相应财政支出,要求政府政策考虑国民利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是强调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与此同时“大部制”的实行彰显了政府机构精简的决心,追求政府规模的控制。政府规模怎样影响财政公共性?怎样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文尝试通过对20年统计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财政公共性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近年来,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的提出,财政公共性的研究再次成为理论热点。李一花(2000)[1]通过对财政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分析认为,应在承认财政是两者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淡化财政的阶级性,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并指出应解决好财政支出的“缺/越位”问题,以有利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崔潮(2009)[2]在分析了财政公共性公共指向、时空依赖、整体性下的层次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财政支出“越/缺位”现象是财政公共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主张推进财政公共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张映芹(2009)[3]指出财政公共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国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主张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财政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理念.

对于政府规模的数量方面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的大多意见统一,王波(2009)[4]认为有政府财政开支占GDP比重、行政机构数量和公务人员占总人口或就业人口比重三个基本指标,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不能盲目提倡小政府,应找到使市场与政府作用得到最大发挥的平衡点。吕炜,单双(2009)[5]则构建了人员规模和资金规模两种新指标,运用1997-2006年21个代表省市数据运用CLS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正相关的结论。

目前对于政府规模对财政公共性的实现及变动的影响的分析较少,本文想以全国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证分析,希望得到有效结论。

三、模型构建

由于财政公共性概念的抽象性,目前并无一致认可的衡量指标,考虑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财政公共性的实际表现,而前者的获得又是通过财政支出中相应项目形成,因而本文采用将每年政府(各级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加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共支出水平,用公共服务支出表示,该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社会文教费(具体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教育费附加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这三个指标值的总和。同时考虑为避免价格因素对数据造成不必要扰动,把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水平,对其余年份进行平减后的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对于政府规模,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上可以采用行政机构数量、政府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和政府财政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标准。本文采用政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总)消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例衡量,并免于受价格水平影响,用消费支出/GDP表示。其中政府消费支出这一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6》收集整理,由于文中公共服务支出这一统计指标是新构建的,现有数据资料不能提供相适应的价格指数,暂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得到公共服务支出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成正比,表明财政公共性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政府规模。同时我们注意到,该模型不能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解释公共服务支出的全部变动,这说明不能一味靠增加政府消费、扩大政府规模来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这就为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建议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加大对目前财政支出“缺位”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所谓“缺位”,是指按照财政公共性的要求,应该但尚未发挥应有作用的财政支出项目。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平均每年约为17%的速度增长,但基础性科研、基础教育,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资比重仍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公共服务领域扩大消费规模,以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合理,同时也将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有助于关注民生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2.逐步消灭财政支出的“越位”现象。与“缺位”相反,在某些领域财政支出干预市场起到了负面作用,即对竞争性领域有较多参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领域,财政支出应有所限制,以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的顺利实现。

3.政府机构改革“精简”的基础上更要“增效”。诚然冗员的机构导致行政管理费的无谓扩张,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大部制”的改革自实行以来,已取得很好的反响,但改革仅停留在精简机构、裁撤人员上远远不够,盲目追求政府规模的减小更不可取。由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得知,财政公共性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政府规模,盲目“减员”不但不能“增效”,反而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明智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把人员编制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4.合理利用政策滞后效应,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单纯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忽略以往政策的滞后影响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在政策实际执行中产生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过犹不及”。通过对政策滞后效应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更恰当的安排财政支出,不但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还能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财政支出的绩效提升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一花.试析财政的公共性和阶级性[J].东南学术,2002(2).

[2]崔潮.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3]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5

按照会议日程,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扶贫工作情况。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扶贫工作基本情况;二是中国在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三是我委承担的主要扶贫工作。

一、我国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自*年我国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到*年底减少到236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贫困发生率)由*年的30.7%下降到*年的2.5%。目前,除部分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及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社会保障对象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大量中央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就是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体制改革的直接推动取得的。从*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农民发展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多年来,我国在扶贫方面的主要经验和作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当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高度重视,分别于*年、*年、*年、*年四次召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适时出台政策,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二)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减贫过程中,我国始终把改善经济发展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注重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为长远、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开发式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三)不断增加投入,积极采取优惠政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央共安排各类扶贫资金3200亿元。其中,无偿资金1600亿元,贴息贷款1600亿元。近年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年达到137亿元,比上年增加7亿元。同时,国家其他建设资金和项目也积极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对贫困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四)认真做好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工作。结合我国国情,中央政府分别制订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年-*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2010年)》等扶贫战略和规划,按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切实可行的,且成效显著。

(五)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多年来,政府部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这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决定因素。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尽快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巩固扶贫成果,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为达到小康社会创造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届中央政府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将对推动我国的减贫进程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各项扶贫工作,既定的扶贫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将会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二、我国在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

贫困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我国政府支持国际组织和有关机构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作为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扩大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相互投资,积极探索南北合作的新方式。

多年来,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支持中国的扶贫工作,先后在我国实施了一大批扶贫项目,成果十分显著。例如,世界银行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我国实施了西南地区、秦巴山区、西北三省地区、英国政府赠款软化世行贷款扶贫等四期扶贫项目,贷款总额约7亿美元,涉及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部8个省约8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此次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与我司合作开展的扶贫项目,虽然资金规模不大,但效果很好,这也是国际合作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上述合作项目为中国的扶贫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同时,我国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支持其他国家开展的减贫行动。在11月初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主席庄严宣布了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从投资援助、优惠贷款、免除债务、开放市场、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支持非洲国家加快发展。*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总理庄严宣布:在*年对非洲开发银行的“非洲开发基金”捐款5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再为亚洲开发银行的“亚洲发展基金”捐款3000万美元,并另外捐款*万美元在亚洲开发银行设立“中国扶贫和区域合作特别基金”,用于亚太地区的扶贫和区域合作。今后,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逐步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并将继续在南北对话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世界缓解和消除贫困事业做出贡献。

三、我委承担的主要扶贫工作

按照国务院规定,我委承担的扶贫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扶贫的目标、方针和政策;二是研究提出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编制并组织实施老少边穷地区开发计划;三是编制国家以工代赈计划,指导并检查监督以工代赈工作;四是提出重大扶贫项目的审核意见;五是参与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

近年来,围绕国务院赋予我委的扶贫职责,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参与研究制定扶贫方针政策。与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扶贫形势、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供中央政府决策参考。近几年,我们积极参与了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年)》、确定国家扶贫重点县、管好用好中央扶贫资金等工作。

(二)开展调查研究。为打好工作基础、拓展工作思路,围绕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等热点问题,多次深入全国贫困地区调研,并组织专家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参与研究制定扶贫政策提供了依据。

此次我们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加拿大西部经济多元化办公室合作开展的“中国扶贫重点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研究”,也是我委扶贫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积极开展扶贫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做好“*”期间的扶贫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我们正在研究制定《“*”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规划制定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专项规划,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四)管好用好专项扶贫资金。按照国务院职责分工,我委负责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每年40多亿元,主要用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小流域治理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每年10多亿元,帮助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需要搬迁的贫困群众改善住房、道路、水利设施、学校、卫生院等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需要说明的是,搬迁工程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为管好用好两项资金,我们分别制定了《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

上述两项资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此次考察,加方各位代表在陕西省、贵州省都能看到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建设项目。

(五)参与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开展利用世行贷款、日本协力基金等外资扶贫项目。我们主要负责项目建议书批复等审批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扶贫会议和论坛。通过参与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既能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好的扶贫经验,又能宣传我国的扶贫工作和经验。

此次我们合作开展的中加政府合作项目,也达到了这一效果。按照去年8月双方商定的合作计划,今年3月和6月,我司先后组织了两个考察团,分别侧重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加拿大政府扶持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多元化的经验和做法,共有我委和14个省份的29位同志参加了考察。在加拿大西部经济多元化办公室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团的成员了解了加拿大公共政策的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机制,以及对中小企业、土著居民、妇女的扶持情况,收获颇丰,印象深刻。这将对完善我们的扶贫机制,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相信,此次阿德斯女士一行通过对陕西省、贵州省考察,也将对中国的扶贫留下深刻印象。

对双减政策的建议意见范文6

总结我市年环保工作成果,为贯彻落实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置今年任务,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刚才,市政府惩办奖励了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俊文同志作了工作演讲,就我市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安排,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一)从宏观环境看。

国内有两大新闻最吸引人的眼球。一是南方的风沙,近期。为10年来最强,一直刮到日韩、台湾,台湾有媒体讪笑说: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二是西南大旱,连续200多天无雨,正全军全民动员抗旱。究其原因,环境遭破坏,自然在报仇。

丹麦举行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去年底。各国吵成一团,美国授意国际能源机构(IEA发表统计,说中国已经在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2月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总理在政府工作演讲》中谈到去年节能领域的政策方针: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并具体提出“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中央给予的信号是继续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从我市情况看。

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2009年。也是环保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市环保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发展的意识日益强烈,环评审批效率切实提高,全年审批了323个建设项目,争取各类环保资金2274万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减排工作效果显著。市GDP增长12.7%背景下,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却实现了连续三年“双下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尤其是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提前一年达到十一五”控制目标。处置突发事件反应迅速。妥善处置了两起跨省非法倾倒危险化学品的恶性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惩处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战在环保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污染物发生量不断增加,但是当前我市环境维护工作存在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减排压力日益加大。随着我市的大发展、大建设。将加重我市环境负荷。二是水污染依然较为严重。尽管已投入大量资金对宋汤河、涡河进行了综合整治,沿岸景观得到改善,但大多数坑塘没有治理,涡河两岸排污口还没实施污水管网截流,生活污水直排涡河,严重污染我市水体,市民对此意见很大,这也不符合创建园林乡村、文明乡村的要求。三是环境平安隐患极大。涡河、惠济河、小红河等河流入境前汇集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水质终年处于劣五类,近年来,因河南污水下泄引发我市多起跨区域水污染事故,同时,市一些企业环境维护意识不强,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如三星化工噪音问题、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污染问题。四是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乡镇垃圾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科学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垃圾焚烧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要把环境维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打造蓝天碧水,建设美好家园,提高幸福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严把项目准入关。要正确处置环保与发展的关系。降低项目环评门槛。发改、经委、环保等各级相关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严把环保准入门槛,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覆辙,坚决防止外地污染企业转移到市,从源头上遏制新的污染源,切实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近期发展与久远发展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要认真贯彻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重点抓好“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的环评,根据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对重点产业布局、发展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评估,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维护相协调。对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好项目,要开设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顺利上马;对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要从严把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项目,坚决不批,以免贻害地方、贻害子孙。

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建设、环保、安监、人社、技术监督、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尽快组织实施以控制城区烟尘污染、燃煤及粉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为重点的蓝天工程”实施以饮用水源保护、污染治理和城区坑塘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综合整治涡河、宋汤河、丁家坑等城区河流、坑塘,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要加快城区道路改造步伐,加强乡村道路的美化绿化,加强各居民小区的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维护。今年,国家拿出25亿,省里拿出3.2亿,实施“以奖促治”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规模。各地要充分利用这项政策,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申报,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解决农村更大范围的环境问题。要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总结和推广垃圾焚烧试点经验,所有中心镇、建制镇、扩权镇今年要完成垃圾焚烧试点工作,逐步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同时,各地要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优化养殖业布局,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达标排放;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时改善。

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人均占有量缺乏全国的1/4不到全省的一半,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正在积极做规划,争取实施引水入亳工程。各级水务、建设、卫生、环保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维护区分级管理,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的查处力度,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继续抓好淮河流域枯水期间的限产减排工作,加强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平安。市环保局要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动身,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及早谋划和储备项目,争取列入“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获得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

三、确保实现目标

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决战之年,去年。污染减排和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这两项硬任务,必需全部完成。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将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作为硬骨头来啃,确保完成任务。

一)抓组织领导。做好环保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把环境维护目标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时完善环保目标考核制度。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今年减排目标责任书。希望回去后,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盯紧抓牢,务求主动。要加强调度,对于不能按期建成的减排项目,要及时调整,确保不影响减排进度。市环保局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市减排项目的督促检查,每月对各县区减排进度进行调度分析,及时向市政府演讲。

二)抓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污染治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运营主体社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新格局,加快污染防治进度。逐步提高财政支出的比重,把重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污染项目治理。重点推进全市医疗废物、垃圾处置场、污水处置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治污设施的社会化运营。要突出抓好四个污水处置厂的管网建设和提标升级,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加快乡村污水管网和截污工程建设,提高运行负荷率,确保乡村污水处置率65%以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排效益。

三)抓执法监督。环保部门作为全市环境维护的综合管理和执法部门。不辱使命,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停产治理。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的要强制停止建设;对偷排偷放、擅自闲置治理设施的企业和单位,要从严从重处置;对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单位,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