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文化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藏族 文化用品 包装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9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不仅是藏族精英文化的缩影,体现了藏族上层人士的文化生活,有着自身独特的装饰艺术和审美特点,而且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和周边地区不问断的文化交流而形成的产物。由于藏区内长期的宗教文化传承,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藏族的文化用品包装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1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起源

藏地文化用品包装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现今具有成熟艺术特色的产品,是勤劳的藏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挥无尽的智慧和汗水,不断进行学习和改良,最终获得了功能良好、造型结构合理、装饰精美并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用品包装。

根据包装自身的发展规律,事物最开始都是出于零包装的状态。藏族远古时期,人民只能通过随手可获取的天然材料进行最简单的捆扎、包裹、盛放。昌都地区卡若村新发现的古代文化遗迹可以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辽阔的藏族地区就有人类生存。在此出土的如彩陶双体罐等众多的4000年5000年前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是藏族绘画起源的游离证据。这时期藏族地区的绘画以涂绘法和线造型为主,绘画材料多是经研磨的赤铁矿,用兽骨熬成的胶质液或血液加以拌合。根据当时工艺的发展水平,可以推断对于这些材料,藏族人民应是选用植物、动物皮毛或者是陶器进行盛装。这时期的包装是物品的附属物,不重视造型和装饰,只有最基本简单的功能。

从新石器时代到吐蕃王朝兴趣的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用品包装发展缓慢。到了公元7世纪,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汉地的文明,藏族的工艺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藏文的创立和唐卡绘画的兴起也推动了文化用品包装的发展。藏族文化用品得到了完善,形成了固定的系列产品,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改良,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大致形式也得到了基本的确立。吐蕃时期,藏族的冶炼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大量的铜铁质地的文化用品包装涌现并最终成为主要的材料,使得文化用品包装性能更加良好。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也使得装饰手法更加丰富。于早期的纯实用性文化用品包装相比,此时的文化用品包装开始讲究造型和装饰。佛教的兴盛对文化用品包装的造型影响深远,从宝塔造型的墨水瓶中可窥见一二。

吐蕃王朝瓦解后,藏地政局不稳,间接促进和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文化用品包装在基本保持原有造型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蒙、汗、回以及尼泊尔等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装饰纹样的愈加丰富多彩,工艺手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直至17世纪,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风格趋于成熟稳定。藏族和清政府政治活动频繁,交往密切,瓷器等多种汉地文化用品包装随着政治经济的交往流入藏区。以陶瓷墨水瓶和文具盒为代表的汉地产物给藏族文化用品包装增添了重要的一笔。至此,经过漫长历史的沉淀,独具民居特色,以金属质为主要代表、实用性强、大气古拙、装饰精美的藏族文化用品包装完全形成并稳定下来。

2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类型与用途

藏族的文化活动是小众的行为,根据藏族文化用品的功能,可将文化用品及其包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文房用品的包装,包括笔套、墨水瓶、羊皮袋以及墨水瓶。这几种包装是对藏族人民在进行文字绘画的活动过程中,根据文化用品的具体功能及其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性进行包装。第二类是印章及其系列产品的包装,包括印泥盒,印章套和印绶三个部分,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使用频繁。

2.1 文房用品包装

藏族的文房用品包装主要包括:藏笔筒、墨水瓶、羊皮袋、文具盒等几类。

藏笔套:用于对竹笔进行整体保护,防止磨损、受潮、腐蚀等问题,使其便于随身携带,多数情况下悬挂于腰间。藏族写字用的笔不是毛笔,而是竹笔。市无现成竹笔出售,要使用者自己制作。竹笔用于文字的记录和绘画,按照书写的字体、大小和描绘的粗细,竹笔的大小也各有不同,笔套的长短大小也与之相对应。竹笔的贵重与否,不仅仅与产地有关,更多的是取决于笔套的外部细节装饰。权贵和上层僧侣使用的竹笔笔套材质以铁质为主,平民和普通僧人则多用普通竹木笔筒。笔筒除了盛装竹笔这基本功能之外,也作收纳竹木尺、刀子等附属功能之用,等同于文具盒的作用。图1所示笔套分为套盖和套身两部分,下方长,为套身;下方短,为套盖。笔套盖和笔身上有凸置的环,用来穿绳,便于随身携带。

墨水瓶:藏民用竹笔写字绘画,用墨也异于汉地常用的砚台研磨,而是一种泡墨,只用墨瓶而不用砚台。墨水瓶的材质以银、铜为主,历代寺院的高僧大德和僧俗高级官员,习惯上用形如铃铛或广口葫芦的墨汁容器,是十分精致的工艺品。还有少量的瓷墨水瓶为藏区内噶伦以上政府官员所使用。墨水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瓶装,可存放相对量多的墨汁,另一类是用于绘画活动过程中便于随时取用可储存少量墨汁的指环墨水瓶(图3)。瓶装墨水瓶造型各有不同,总体来说多采用宝塔式造型,大致分为瓶盖、瓶体和底座三个部分,瓶内装有两粒小铁球,沾墨写字之前,轻轻摇动就能使瓶内墨水搅匀。指环墨水瓶是用于绘画过程中的一种小型墨水瓶,呈空心筒状,由一根普通皮革系于手指,极少装饰(图2)。

羊皮袋:这里所说的羊皮袋指的是藏族人民在进行绘画过程中用于保存颜料的一种动物皮革的包装袋,取材多为羊皮,广口,用线绳捆扎封口。藏族绘画所用的颜料中含有天然的矿石和珊瑚等坚硬材质,在进行绘制时需要将其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之后再用加热融化的动物胶质物调合后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研磨好的粉末用羊皮袋进行密封保存,以防止内部材料受潮、虫蛀、霉变等。这种羊皮袋,朴实耐用,直到今天,藏族众多的唐卡艺术家仍在沿用,且世代相传(图4)。

文具盒:在藏族地区,文具盒(图5)作为一种综合收纳型的包装十分的稀少,追溯其发祥地并非原产自藏区,而是在同汉地的交往过程当中通过某些政治活动,如赏赐、赠送等形式传播到藏区,所以藏族文具盒可以说几乎全是汉地文化的产物。文具盒通常存放于固定居所,大体为方形木质结构,表面往往加以彩绘。用于收纳木尺、竹笔、刀子和粉简。

2.2 印章及其系列产品的包装

在旧时,印章是藏民使用频率很高的用品。藏区内,至尊的大喇嘛和显赫的家族所收藏的用印,少则几颗,多则几十颗,尤其是常用的几颗印章都随身佩戴,随人而行。无论是买卖契约、借债还债、签定合同、红白喜事等日常事宜,甚至记数都会用到印章。

藏族的印章用品包装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印章套、印泥盒以及印绶。

印章套:藏族的古印章由于使用频繁,一般都是随身佩戴,故古印章体积一般都不大以便于携带,相应的印章套也比汉地要小很多。为了避免印章在日常高频率使用过程和携带过程中遭遇磨损,依据印章本身的形状大小而量身定做的皮套包装就显得不可或缺。动物皮质的印章套结实耐磨,无需装饰,以实用为主。

印泥盒:印章、印泥一般都共同存放,在包装上常用绳系在一起,印泥盒多为金属材质,采用类似抽屉的双层结构,这样的双层包装可以对印泥起到有效的保湿作用,延长印泥的使用寿命。盒子通体饰以繁复的纹样,盒盖上镶嵌宝石,见图6。

印绶:在汉地的印章中印绶相对少见,主要是由于汉地印章很少随身携带而是存放在固定的特殊容器中进行保存,而藏族的印章悬挂在腰间,是为了便于拿取,侧面反映出印绶在藏民平时生活里是必不可少的包装之一。藏族古印章的印绶材质种类繁多,皮、毛、丝、鹿皮、牛皮、豹皮等动物的皮,或是羊毛、牛毛,绛色、黄色、紫色、红色等彩色丝带也皆可。印章系列用品的包装风格统一,强调金石味,显示出一种拙朴的自然之美。

图6所示的这套印章系列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印章、印盒、印刷、印章皮囊和皮穗,类型齐全,功能完整,印盒上镶嵌有一颗红珊瑚,象征着使用者的尊贵地位,为一高僧所用印章。

3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设计特点

3.1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造型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体积都相对较为小巧,便于携带,一般结构上设计附带有用来悬挂和扎系的圆环或者球状体。主体造型以适应包装物本身造型为第一宗旨,粗犷大方,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琐碎的小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拐角和弯折的位置十分讲究方圆结合、曲直并存、圆点弧形胜于直角方块,这充分表现了佛教所讲的“圆通”、“圆觉”的哲理思维。但又让人感到稳重、简洁,柔韧而刚健,表现出一种凝重、大气之美。

3.2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材料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所用材料极为讲究,其原因在于古代藏族使用文化用品的人群极少,除宗教人士以外,能够接受文化教育并使用文化用品的人多为贵族,因此,在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选材上,大多选用较为珍贵的材料,如铁、金、银、皮革和瓷甚至各类宝石。

这些材料的使用,由于地理环境导致的物产差异而各有不同。拉孜和南木林地区主要运用金属或含金属的材料;藏东的林芝地区喜用竹木质材料;安多地区在文化用品包装的选材上优先考虑皮革,再饰以金、银、绿松石、玛瑙、松石等藏族地区的珍贵宝石。其中印泥盒、墨水瓶、唐卡颜料的包装容器由于内容物是液体或者半液体所以多选用铁质材料,极少数选用瓷器包装。古代藏族使用文化用品的人群极少,除了宗教人士外,多为贵族和统治阶级,这类人群的藏族文化用品包装大量运用了白银与黄金,和来自汉地的珍贵材质如瓷器等,以彰显权贵。

3.3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装饰特点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装饰艺术其实就是各种文化混合交融的体现。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纹样是现实的生活的写照,匠人们将自己生活中所见的牛、羊、花、草刻画出来,宗教故事里描述的龙、凤、大象、狮子、怪兽,甚至还包括稀有的犀牛、鸵鸟等生物。勤劳的人们把这些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根据描述和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来自汉地的文化也“寿”、

“喜”灯等文字也随处可见。佛教中具有特殊含义的纹样也是备受喜爱,如莲花纹、忍冬纹、龙纹、等除了用描绘的方式外,这些纹样的镂空鎏银鎏金穿插点缀在包装的各个角落。藏族工艺受到许多地区的影响,从元代萨迦世系时期开始形成的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地,第八世和十世噶玛巴时期以来在纳西族、土族、门巴族、普米族、裕固族等诸多地区手工艺技术的传播。

藏族文化用品包装的装饰还和当时藏族的手工艺水平息息相关。关于藏文的起源时间现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松赞干布时期由喇嘛吞弥・桑布扎以古梵文和天竺文为基础而创制,佛法也从此传入藏区。同时以天竺和汉地为首的许多民族地区引进了生产技术和工艺品加工技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大批工匠也将汉地的装饰艺术在藏族中传播开来。同时在藏族盛行的佛教来源是从天竺、尼泊尔传入、不可避免的带来的当地的工艺技术甚至是照搬整套。文化用品包装主要的装饰工艺有錾花、雕镂、刻画、模冲、冷锻、塑雕、镶嵌、鎏金银等。其阿红鎏金在藏族地区极为流行,历史也很悠久。公元1182年工艺大师萨迦班智达在萨迦寺亲手铸造的鎏金铜制普明文殊像后藏族手工艺迎来了以黄金为材料进行创作的黄金时代,至此之后,藏族文化用品包装中黄金的运用在也开始日益增多,雕花镂空这类的器表装饰手法在文化用品包装中层出不穷。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2

为庆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文化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博物馆为中外观众奉上了“雪域瑰宝━━文物联展”,并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精美图书《雪域瑰宝在北京:2013年文物联展》。该图书由熊文彬、曲珍主编,已于2013年2月出版,定价280元,ISBN:9787802534629。

该书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联展精品文物图解,另一部分为文化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从文献典籍、造像、法器、唐卡、面具、擦擦、传统服饰、生活用具等八个方面对175件精美展品进行详细介绍,展示了高原民族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从精美的藏传佛教造像到色彩艳丽的藏族服饰,从古老的贝叶经《般若八千颂》到罕见的虎皮三彩多穆壶,从藏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到藏医药唐卡,无不折射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物更体现出汉藏文化的交流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收录了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论文,共九篇。内容涉猎唐卡艺术、佛教造像、藏族饰品、古塔形制、明清汉藏器物交流等,深层次、多角度的选取论点向读者介绍独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研究唐卡艺术的论文,唐卡是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记录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有反映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风土、藏传佛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又如研究藏传佛教造像的论文,通过研究本土造像艺术流派和外来异域造像流派对藏传佛教造像的影响,来看清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种造像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佛教文化的艺术再现和佛教历史的真实见证。再如研究藏族饰品的论文,藏族人有佩戴饰品的习惯,无论是男性饰品还是女性饰品,都具有寓意深刻、样式多、体积大、色彩艳丽、价值珍贵等特点,体现出了藏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人们都认为佩戴饰品有携福的作用,同时,藏族饰品的设计与其信仰的宗教和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举办这次展览和发行此书,不仅是向观众和读者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姿多彩的雪域风情,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缔造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做出的贡献。这对弘扬优秀文化、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藏族色彩;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45-01

由于现代色彩学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色彩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人们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之一,成为了当今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表达语言。环境的色彩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感、舒适度、环境气氛、使用效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响。“色彩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色彩在具备物质的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色彩是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设计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绝妙的利用,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生存于雪山间的藏族人民崇尚白色,同时更渴望用浓艳的色彩点染生命。在色彩创造中,这一积淀于他们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也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一、藏族色彩论述

藏族色彩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形成特有的奔放而鲜活的原生态艺术魅力,是其它艺术类别难以企及的优点。将藏族色彩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点,创造出充满藏族特色、和谐舒适的艺术空间。最常使用和备受尊崇的颜色主要有白、蓝、红、黄、绿。这五种颜色是藏族原始宗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按佛经的说法: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大地,绿色代表水。

二、藏族色彩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物化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出城市的个性风貌与气质。同时人们从主观上也积极研究色彩的特性,并把研究的成果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历史和色彩文化。藏族由于身处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和受到宗教活动的影响,多以浓重的颜色和对比色装点建筑和室内陈设。

(一)藏族装饰应用

藏族的宗教对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渗透是极为强烈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藏族装饰有:建筑装饰、壁画艺术、宗教器皿、藏戏面具艺术、服饰艺术、唐卡以及日常生活用具等等,具有鲜明藏民特色的藏式门帘,图案基本上是藏蓝色的布粘贴或者缝制而成,以表吉祥富足。藏蓝色主要在表现宗教题材为主的唐卡、壁画中的各种愤怒神和护法神,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愤怒神和护法神的法力、威严和气质,并具有某中立体效果的色相感觉。常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还有红白相间的寺院外墙装饰、五彩的经幡、充满神秘气氛的藏戏面具色彩、还有红色的珊瑚、绿色的松石、夺目的金色唐卡等等。白色是是吉祥、纯洁、慈悲和安详的化身,红色是权力的象征,黄色表示智慧和福泽广大,适宜于表现温和而严肃的形象,同时,黄色也是宗教用品、高僧、活佛的专用色,所以在全藏区的民居住宅中,同样是不使用黄色的,黄色也是黄教的色彩象征。

(二)藏族装饰图案的应用

在室内装饰中,藏族色彩要重点应用于四壁、门、窗、檐、柱子、梁等部位,常常配以鲜艳的颜色和彩绘的方式为主。从用色到装饰素材的选择都应充分体现强烈的高原气息与藏族特色,体现出其与高原辽阔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俗。藏族装饰图案同样不可小觑,它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原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造,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智慧和艺术创造力。藏族装饰图案构图饱满、画面匀称、色彩对比强烈、鲜明、具有符号化、程式化的特点,这些象征符号多寓意吉祥、长寿、平和、安详,如吉祥八宝图、七珍宝、七政宝等代表图案。

三、小结

藏族色彩代表藏族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藏族文化,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工整、华丽、色彩对比的强烈,采用雕刻、同时,加以彩绘、雕刻等艺术手段,配以藏族传统装饰图案,如此,可充分诠释藏族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重庆建筑,2004年05期.

[2]丁昶.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4

【关键词】 民俗;民俗旅游;旅游业;价值和意义

时至今日,旅游已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取得成功后掀起了持续的民俗旅游热,民俗旅游这一口号受到旅游开发者的青睐和重视,民俗旅游在我国旅游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是民俗旅游资源大国,民俗旅游的兴起跟重视保护和开展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紧密相关,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建立在有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之上的。民俗活动进入旅游业是对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贡献,民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中有什么功用?在对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东纳藏族民俗活动、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民俗活动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民俗、旅游民俗与民俗旅游概念辨析

1、民俗

有关民俗的概念,中外学术界至少有数十种之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吴丙安《中国民俗学》对民俗下了如下定义:民俗是世代传袭下来的,同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是比较稳定形式的,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世象。[1]在各种界定之下形成的共识是民俗的主体是群体、民俗具有一定的模式、民俗是一种特殊文化。

2、旅游民俗

旅游民俗即具有旅游功能的民俗活动,首先是一种民俗活动,是某一区域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和能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审美体验的民俗活动。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旅游资源大致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的总和。[2]旅游民俗应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产物,因此旅游民俗来自于各种民俗的整理和开发,具有民俗的基本属性。

3、民俗旅游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认识体验文化的活动。民俗与旅游相遇最好的结合方式就是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可理解为“民俗特色旅游”,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3]

二、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

1、文殊寺旅游景区、东纳藏族简介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文殊村所在地文殊山上,景区的主要由景区大门、前山和后山的文殊寺院和石窟、红柳湿地、东纳藏族餐饮演艺中心、东纳民俗商业街、赛马场、冬季滑雪场、怪坡组成,文殊寺旅游景区中前山的文殊寺是藏传佛教寺庙的典型代表,转经筒、大鄂博、六字真言等构成了文殊寺藏传佛教的文化标志,景区的主要功能有宗教朝拜、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目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纳藏族现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是现居于我国境内最北端的藏族部落,人口约2600人。“东纳”为藏语,意为“系有黑缨的长矛”。其主体应是因为战争原因从昌都地区,随军东迁到此的吐番人,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流中,最终形成今天的东纳藏族部落。[4]

景区内、周围居住的大多是东纳藏族,景区风格以藏族文化为主兼有汉族寺庙、道观。常设旅游活动有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举办的文化庙会活动和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初八举办的民族文化艺术节、鄂博会,是典型的以民俗活动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景区。

2、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旅游民俗”

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俗,这些独特的民俗标示该民族的存在,也是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东纳藏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开发,以东纳民俗为中心为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做了“祁连山下的东纳之乡”的主题形象定位。景区的主要民俗活动有以下几项。

文化庙会,时间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素有“祈福圣地”的文殊寺于2016年5月7日至14日举办第25届文化庙会活动。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藏、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荟萃之地。主要景点有文殊寺、百子楼、千佛洞、万佛洞、鄂博、五百罗汉堂、万佛塔,可欣赏石窟艺术、壁画等,满足游客祈福的心理需求,此外还有奶茶、脂裹等多种民族小吃、手工艺品。

民族文化艺术节、鄂博会,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初八。第十一届在2016年7月6日至10日在祁丰藏族乡文殊沟小集镇举行。主要民俗活动有祭鄂博、民族运动会(拔河、篮球、背口袋等)、民族文艺演出,东纳藏族服饰表演、民族歌唱比赛、篝火晚会。鄂博会是当地的一大盛会,通过这个仪式展现东纳藏族的信仰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即吸引外来游客也娱乐当地民众。

寺庙祈福上香、点佛灯,文殊寺香火旺盛,平时来祈求平安、生子、发财的人很多,绝大多数的游客都会去拜佛祈求实现各种愿望。汉族的寺庙内上香首先买香,将香点燃插入佛前的香炉内,跪在佛前的蒲团上,两掌并拢放于胸前,拜三次,跪拜时由寺庙管理人员指导游客跪拜并使用佛事用的法器为游客祈福,最后游客自愿将香油钱放入功德箱内,完成祈福。藏传佛教寺庙内跪拜的方式与汉庙不同,整个过程大致相同。

3、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民俗活动与发展旅游业的关联

文殊寺景区2015年1月至11月接待实际购票游客1.85万人次,门票收入78万元(其中庙会接待游客0.95万人次,门票收入38万元)。[5]短短几天的庙会门票收入占到了文殊寺旅游景区一年收入的近50%,庙会期间文殊寺景区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可见文化庙会的吸引力很大。游客中大部分是来自附近乡镇,他们主动或是受到政府的动员邀请后参与到庙会与文化艺术节中,是游客也是表演者,对当地民众既是自我休闲娱乐也是增加收入的好机会。民众的参与丰富了节会的内容扩大了旅游民俗的影响力,节会以传统的民俗活动为基础使当地的民众乐于参与也吸引了外地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业利润。

景区发展旅游业是以东纳藏族民俗活动为依托举办节会,动员群众参与、吸引游客。东纳民俗是景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重大节会都少不了东纳民俗的影子。

三、民俗活动在发展旅游业中的意义

笔者在对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东纳藏族民俗活动、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观点总结出以下结论。

欣赏奇风异俗是游客旅游动机中重要的一条,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游客的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中渴望了解异文化的生活习俗、逃避生活压力暂时放松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也是旅游中的普遍动机,一部分人也很容易实现这个目的。在大部分游客的主动选择下,旅游市场开始为满足游客的这种需求去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例如民俗文化村、民俗陈列馆、民俗风情园等在旅游市场风生水气起,国内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当地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挖掘。

民俗能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实了旅游的内容,使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民族风情。我国56个民族的民俗浩如烟海,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生产、商业、贸易等经济生活,婚丧喜庆、岁时节令、游艺竞技等无不有民俗的存在。旅游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是凤毛麟角,还在探索中前进,各民族的民间宗教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风物传说名人故事等都是开发潜力很大的旅游民俗宝藏,经过合理开发可以扩展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的内容。

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增加了旅游活动的情趣,满足游客的审美、文化体验。旅游民俗不仅仅表现在民族建筑、服饰、表演、饮食上,通过这些表征旅游民俗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深层次的体现民族文化中友爱、亲情、伦理的内容和精神。正是这些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内容强烈的吸引了游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活动独特的吸引力能诱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产生欣赏奇风异俗的愿望;民俗活动能满足游客对奇风异俗的体验,满足猎奇的心理需求。民俗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手段,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7.

[2]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64.

[3]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1.

[4] 洲塔尕藏尼玛.东纳藏族部落族源考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_民族文化,2012.12.

[5] 文殊寺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Z].嘉祁文旅游公司.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5

这里,藏家的土楼、晾架的经幡以及栈桥、磨房,将九寨沟点缀得如诗如画。

这里,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树上松果悬挂,林中布满地衣,倒入湖中的树枝、藤蔓,天长日久已被钙化成一件件艺术珍品,构成了一个个奇幻美妙的水下艺术展厅。

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这里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如果说九寨沟的第一道风景是被精美绝伦的自然风光填满的,那么九寨沟的另一道风景却是被浓郁的藏羌风情拉开的。

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九寨沟”的名字源于这条沟内分布着9个藏族村寨。原始古朴的村寨散落在绿树环抱的群山之中显得更加古老、宁静。

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总是和它的生存环境、生命繁衍息息相关,有着人类文化学和地域文化学的色彩。九寨沟,平均海拔在2500米左右,属于寒温带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这里的传统建筑大都为木结构。

九寨沟的民居非常讲究,新居尚未建成,房主就请来画师,在墙壁、门框、房梁上画个不停。他们将各式各样的保护神画在墙壁上,以保佑他们全家平安,而且户户都有经轮、佛龛。

九寨沟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细,华美洒脱。男子穿红、紫、咖啡色氆氇,或白色衬衫,衣袖宽松系红色或黄色腰带,腰间佩带腰刀和吊刀,头戴礼帽,显得英武潇洒,恰好衬出他们的健壮体魄和剽悍豪爽的性格。女子爱穿长至脚踝的黑色衫,系红色腰带,头戴羊皮镶边的圆形帽。

节日盛装时,背后从头到脚披一长带,上缀镂花银碟和珠宝,加系皮制窄腰带,上缀大银花。佩戴双耳环和玉石、琥珀、象骨、玛瑙等制成的项链、手镯和嵌珠银戒。中老年妇女常在肩上斜挂一个银制经盒,将头发梳成许多长而细的小辫披在肩上。冬天,男女都穿豹皮镶边的大皮袄,头戴漂亮的狐皮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藏族女装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腰间扎上腰带和银装饰品,既具有藏民族特色,又便于女姓参加各种活动。

这里的藏族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生产方式,至今还保留着浓郁而古朴的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和酥油茶、洁白的哈达、欢快的踢踏舞、稳健的二牛抬杠……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炽爱。

藏寨、经幡、白塔、龙达、寺院、转经、栈桥,让人目不暇接;吃藏餐、听藏歌、跳藏舞,采购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让人乐此不疲;走进帐篷,披上哈达,品尝着清香的青稞美酒,欣赏着阿坝藏羌歌舞的不同风情,让心灵被藏羌人积淀已久的特有文化气氛所震撼。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还有德朵节、转山节和“良敏王清”庙会等。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还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结交朋友。

这里的藏族风情不完全同于,带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加上九寨沟周边,藏、羌、回、汉各民族融合聚居,草地上英俊的骑手,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碉楼与羌笛,共同谱写着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这里的藏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生态、科学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赋予九寨沟强大的生命力。

九寨沟民族艺术团,集藏羌歌舞文化艺术之精华,用歌舞演唱等艺术表演形式,展示了浓郁的藏羌文化。伴随着旅游文化的兴起,九寨沟内的树正村利用本村的自然历史条件和传统藏族文化资源,办起了藏民俗文化村,向中外游人展示藏民俗文化。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藏族文化;主要问题;传承对策

一、藏族文化简介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人口约4593330人,主要聚居在自治区、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在漫长的历史中,藏族人长期生活在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山脉陡峭的地区。装着厚实温暖的服饰,全身包裹的长袍以抵抗严寒恶劣的气候环境。藏族饰物繁多如利用银金、翡翠、珊瑚、琥珀等制作饰、发饰、鬓饰、戒指等。糌粑,酥油茶是藏民的日常食物。但随着藏汉民族间互动交流的不断加深,汉族饮食文化已经对藏区村民饮食结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藏民的饮食不在那么单一,会吃大米、白面食品和炒菜等。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不断有印度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佛教高僧前往青藏高原传法,同时也吸收和融汇了固有的原始宗教—苯教,形成了属于大乘佛教的藏语系佛教—藏传佛教。在经书中也记载大量的医学知识等文化。长篇历史小说《格萨尔王传》也记录了藏民一步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语言使藏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上前进了一大步。

二、藏族文化保护的原因和主要问题

1.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现当代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成为现在社会的主要任务。首先,保护藏族传统文化对现在的我们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培育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与文明社会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符合如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传统文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远古文明足迹也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主流文化的冲击,在多民族聚居地大家选择更大众化的语言文字学习和交流,因此对其他民族本身文化的学习与使用也就减少了。这样也就减少了藏文化在生活中的使用。同时有很多失传的语言文字,例如古藏语,使现在大量的藏文书籍经书难以翻译。让许多灿烂的文化只能被束之高阁。

2.主要影响因素

(1)藏族文化传承环境基础削弱随着各种文化流的发展,一个不属于国家主流文化的藏族文化的力量相当的微弱。主流文化是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被统治阶级和主流社会的所倡导的文化。我国的主流教育是汉文化教育,所设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是依照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标准进行的。随着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也产生了融合,使藏族文化传承的环境基础被削弱。

(2)藏族文化传承者的缺失。历史发展不断推进,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已年迈,而年轻的一代人却缺乏传统文化的洗礼。年轻一代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差,文化的传承呈老龄化趋势发展。如同藏语面临的危机,语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可是如今,藏族文化的逐步流化,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语言及文字运用范围逐渐缩小。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高原地区与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日常生活中藏民们用汉语来交流,藏语日渐被人们所忽视。甚至于有太多的人已经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这让藏语的继续传承与发扬受到严重的威胁。

(3)传承方式先天缺陷。在当地学校教育中,本民族文化的资源缺失,传承途径和方式单一化(口耳相传)。文化是民族的核心,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该民族的兴衰存亡。传承方式先天缺陷,使藏文化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4)现代化进程的冲击。现代化的加快使得藏传佛教中的传统祭祀活动及习惯被简化。在地区,宗教情感与艺术活动历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如今,年轻一代慢慢淡化了对传统祭祀活动及习惯地重视程度,使得传承变得困难。

三、藏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对策

1.发挥藏区政府的主要作用。对于藏族文化的继承发展而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非常重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是需要政府和大众群众的支持的。如: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2011年出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展民族文化普查清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制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2.利用教育途径重建文化传承的环境基础。在藏区社会中大力宣传藏族传统文化,开展有关活动,发挥媒体群众的力量让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进一步修补藏族文化传承的环境基础。把宣传和教育引入学校,鼓励学校开展相关课程,从小培养藏族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自觉的传承文化。

3.研究整理,运用现实。将学术化的知识通俗化让广大的群众知道并运用,使遥远的学术知识生活化。在潜意识层面加深藏族民族文化意识,使之发展。形成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达成共识。在有效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让优秀民族文化在民间生根。民族文化要长在民间才更有生命力。据了解,甘孜州巴塘县是藏族弦子文化的发源地,为了尽可能地让巴塘弦子这种艺术传播开来,巴塘县每周都要开展“广场弦子大家跳”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还有被誉为“香巴拉”的乡城县,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大型的“香巴拉民族文化艺术节”节日,包括民族服饰文化表演,山歌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藏族文化特色节目。

5.新手段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今年10月,我们将在丹巴启动山歌库的建设,这将改变过去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山歌库隶属于去年4月启动的甘孜州音乐歌舞数据库。高科技助力,已成为藏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新手段。据介绍,这个数据库包含5个子数据库——巴塘弦子库、山歌库、锅庄库、藏戏库以及综合库。以数字化方式,对民族文化的资源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6.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传承。自2008年以来,四川一直把保护与传承藏区文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文物保护方面,四川省文物局积极向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汇报,争取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文物抢救保护资金5738万元,成为全省支持民族地区和藏区文化工作的重要举措。2011年,中央和四川省对藏区公共文化的投入逾1.4亿元,其中投入9000万元新建和改建文化馆、图书馆31个。

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不过,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正视历史,承认现实,着眼未来,实事求是,真正为广大的藏族人民着想,要在剔除中继承,在创造中弘扬,才会创造出更加灿烂、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