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1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完善。检验医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医学的两个重要科目,检验医学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特点 检验方法 实验室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1 检验医学的特点

1.1 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迎来了本质的变化: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临床生物化学之间将不再存在学科分界线,检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大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PCR?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将使得临床实验室的人员素质更好、学术氛围更浓、科技水平更高。

1.2 其对病因有高度的控制性和整体的协调性: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面对琳琅满目的诸多检验项目和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非常需要整体协同运作。仅就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而言,不仅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的确定,还包括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以尽量减少不同方法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干扰、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异,如果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客观。

1.3 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使检验更加准确更科学: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其学科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例,对于检验医学来讲,分子生物学使检验医学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使检验可以从事后性判断向前瞻性转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

1.4 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检验的需要,例如基因检测的检验项目前景应用非常广泛:现代国际社会中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的应用,意见在检验医学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检验医学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现代的医院里面愈来愈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科室的额检验信息及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现代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势之下,传统医学检验本身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因此而给检验带来的巨大变化。而恰恰是促进检验医学产生并迅速发展的缘由。

2 检验医学的意义

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

检验医学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例如子宫颈涂片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在我国普遍开展的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小肝癌,明显提高肝癌的生存率。由?WHO?推行的新生儿筛查工作,通过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苯丙酣尿症的检查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酣尿症的发病。

正是上述作用地不断发挥,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检验医学的意义所在。

3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临床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检验质量问题,为此检验科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对话、协作。

3.1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1)ISO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在交流、对话中,检验科人员还可以宣传、讲解、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厌氧菌培养,虽然不是新项目,但很多医院,甚至较大医院临床科对其使用并不够多,其中有对该项目认识理解问题,也有取材等问题。一但医生发现送检的脓液培养,回报结果未生长细菌时,医生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佳。实际上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培养所致[2]。

(2)在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检验科负责人参加临床会诊,病例讨论等,有利于双方沟通和提高。而检验医师更应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核实。

(3)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由检验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检验医学的任务绝不仅是被动地提供数据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检验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即检验科只能向临床科提供所需要的检验结果,一旦检验科提供了未受指定的检验结果,就被认为越权,这种片面、消极的,落后于时代的偏见应予纠正。

(4)学习临床知识加强临床意识:检验医学的特定地位决定了它们必须与临床保持双向联系。检验科除了加强自身建设,还必须加强临床意识。实验室的工作应能为临床科室提供被测项目的临床资料,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检验科组成多以从事技术人员为主,而欠缺临床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临床的沟通。故检验科应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引进医疗系毕业生,或选调临床医生到检验科工作,设置检验医师岗位,有助于加强临床意识,才能更好的使实验室工作与临床诊疗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检验医学的整体素质。

3.2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往往是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测。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而不应该把二、三十种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都或大部分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验项目的准确度、精敏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了解不够。故更有必要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检验人员请教,或去检验科进行必要的见习。请检验科负责人,特别是请检验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胸中有数[3]。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只有相互促进,紧密联系,才能使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更好的共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康克菲.创刊词[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

[2] 陈宏础.临床实验室必须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0(1).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2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技术人员综合素养低、设备质量差、标本采集流程不规范、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交流等多种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水平的措施进行探究,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1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检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结果,所以当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提供支持,医院内部具体可以从招聘、培训两方面,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技术与知识能力。在招聘环节需要提高应聘门槛,高新聘请专业院校毕业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些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驗技能较强。

在培训环节需要定期组织检验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传授,培训内容主要以检验技术、检验流程、检验标准为主,在培训结束后,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提高患者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开展临床基础检验之前,检验技术人员需要对标本信息、标本状态进行认真的核对,将异常的标本去除。

2引进先进化的检验设备

在医院运行的过程中,检验设备质量与临床基础检验结果息息相关,所以医院内部在采购检验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验,严格按照采购制度、采购流程购买检验设备。

医院在引进设备时,需要对比多家工厂生产出的检验设备质量、性能,收集市场上客户的反馈意见。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安排运维人员对检验设备进行检修,使其在有限的使用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

3规范标本检验的采集流程

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无菌操作的原则,对容器进行消毒、处理,采集人员也应该自觉遵守相应条例进行标本的采集工作。例如,在血液标本的送检过程中,为了避免凝血情况的出现,需要滴人适量的抗凝剂,并且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也要告知受检人员采血的注意事项,血液样本的采集要求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并且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在对尿液样本进行采集时,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科学的选择尿液标本收集方法,对受检者1小时尿、2小时尿、24小时尿进行检验。医院内部为了确保检验标本采集流程的规范性,可以定期开展标本采集、标本存放、标本运输等知识的讲座,使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增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协作性

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想要提高临床基础检验的技术水平,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需要加强交流,确保两项工作协调开展。具体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每隔7天共同进行一次查房,在查房中需要讨论疑难病例,分析临床基础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临床医师寻求建议。除此之外,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也要通过多种渠道探究标本要求、标本检验的意义、参考范围等,熟悉对方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临床基础检验工作的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确保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引进先进化的检验设备、规范标本检验的采集流程、增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协作性等措施确保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精准性,以此来实现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微.试论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5):247.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3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临床检验师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检验工作,以满足急慢性疾病诊疗需求。而临床检验师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会直接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造成影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急慢性疾病诊疗需求,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检验师必须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下面结合实际简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总结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方法,以供参考。

1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分析

(1)不少检验师忽视正确、合理放置标本,导致标本因长时间放置,使得标本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部分检验师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仪器,不能科学、合理使用检验方法和检测试剂,这些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误差的产生;

(3)检验师缺乏参与临床诊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够及时、充分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很多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被错误理解,对检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检验科室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室仅给予仪器和试剂的选用高度重视,而未给予科室人员、仪器保养、操作流程等管理以重视,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检验质量。

2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2.1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2.1.1做好标本采集前的工作采集检验标本前,认真核对受检者的基本情况,如受检者需要检验的项目、受检者的姓名和性别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检者解释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肝功能,则提醒受检者要保持空腹状态。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血脂,则需要提醒受检者在检验前三天不要食用胆固醇丰富和高脂的食物,检验前一天不要饮酒。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痰液,则需要在咳痰之前嘱咐受检者采用清水漱口,然后取深部痰液,并在采集两小时内检验。如果受检者需要检验尿液,则需要提醒受检者在检验前不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等药物。

2.1.2做好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血液标本时,要确保受检者情绪稳定,确保标本、注射器的清洁和干燥,不在受检者血肿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如果受检者属于输液患者,则需要取输液对侧肘部静脉血,以免液体对血液造成稀释。采用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干后再采集血液标本。完成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之后,将抗凝剂加进标本中,及时将血液标本送检。

2.1.3做好尿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尿液标本时,要确保受检者在检验前没有服用过禁忌药物。如果受检者服用过抗菌药物,则需要在受检者服用药物后5天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时,要确保尿液标本的新鲜性。进行碱性尿蛋白试验时,要对尿液pH值加以注意,以预防碱性尿造成蛋白试纸假阳性。

2.1.4做好粪便标本的采集工作一般情况下,标本的采集量为黄豆粒大小,或者采用多点法进行样本采集,以便对粪便的颜色、量、性质等进行严密的观察。

2.2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2.2.1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前,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检验仪器,确保将要使用的检验仪器可以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2.2做好检验时质量控制工作按照仪器的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操作,避免因操作原因造成的标本误差。如果试剂长时间没用,则在使用前,需要对试剂进行仔细的检查,确定试剂质量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试剂。此外,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配制和使用检验试剂。使用完试剂后,将试剂放置到冰箱内加以保存。

2.2.3做好检验后质量控制完成检验工作后,要做好检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如果发现磨损部件及老化部件,要及时将其更换,以延长检验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仪器原因造成的标本误差。同时,要将检验仪器的使用时间、使用者姓名等情况详细记录在案,还要详细记录维修情况和故障处理情况,以便提高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

2.3加强检验师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

检验师要及时将最新的检验仪器、最新的检验项目等向临床医生介绍清楚,通过和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让临床医生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检验方法等。一旦出现异常的检验结果,要及时将情况告知临床医生,与临床医生共同就产生异常检验结果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还要善于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检验工作加以完善和改进,掌握与疾病诊断的相关知识,以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技术水平。

3小结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4

学校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和临床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学校投入相对的资金购买仪器,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将教学和现代的先进技术同步。可是,现实中有很多学校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此外,医院即使能购买仪器,也可能无法支付仪器的维修和护理费用。学校在这方面很难满足学生对先进医疗技术的要求,无法切实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只是理论充足,但缺少实践。在进行临床应用时,这些学生暴露出各种问题,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培训力度不够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只是进行日常的简单教学,根本未达到现代医学检测教学的要求。教师将教材作为单一教学内容,对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补充较少,学生了解的东西很少。近年来,医学类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但学校教师的人数却基本无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的教课任务,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抽出时间对教师进行集体临床培训和进修。

2缩小差距的策略

针对上述临床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出以下策略以确保教学质量,减少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在教学中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融入实践、增强教学的效果。

2.1改变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时,将教材和现代最新临床技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紧跟当代医疗技术的步伐。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立体教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实际技术,真正理解治疗过程。教师还可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最新的临床知识,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灵活的动画,让学生彻底理解复杂的临床技术。让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模拟临床实践,缩小和临床之间的差距。

2.2改革实验项目将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项目改进方面,保证学校教学和时代接轨,在教学中穿插新的技术方法。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穿插新的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将电化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电化教学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临床知识。例如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除进行尿液化学检测和尿液沉淀外,还增加了仪器检测。让学生自己进行尿液分析,自动扫描尿沉渣,使用相关仪器进行分析,增加学生的临床经验,确保学生能很好地进行临床工作。

2.3建立门诊检测室通过建立门诊检验室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试验工作,按时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这对缩小教学和临床之间的差距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校中建立专门的模拟门诊检测室,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功能区进行细致的划分,制定检测室制度。运用模拟检测室,让学生进行临床实践。选取患者标本,对样本案例进行研究和检验,师生共同对结果进行验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保证学生能很快地融入临床研究中。

2.4创造条件开展考核对教师进行严格要求,创造过硬的师资条件,确保教师定期接受培训。医学检验的发展非常迅速,是一门典型的实验应用型学科,有很强的实践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真正了解相关的临床实践知识,真正地做到临床应用,如此才能了解临床中的原理和方法,真正地将临床知识准确清晰地教给学生。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和评分,不合要求的教师要进行强化培训。学校要积极开展这种培训,确保教师和当前的医学发展紧密结合,减小教学和临床差距。

3小结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5

对于大多数的高职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依然沿用原来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安排不够科学,结构和比例不合理,覆盖面比较窄,专业课依旧是讲授临检、血检、免疫、生化、微检等基础知识,无法适应当前临床科研、质控以及检验设备自动化的要求。同时,课程呈现方式呆板,无法完全适应现在检验科的新技术、新理念;另外,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具有医院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导致现在高职检验毕业生走向临床岗位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虽然每所院校都聘请一些具有执业资格的兼职教师,但由于不是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相对缺乏,教学的责任心也相对不强,学生对绝大多数兼职教师的课程不太满意,进一步造成了教学与临床就业实际的不匹配。

2检验人员工作现状

2.1检验工作对仪器的依赖性增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检测仪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学检验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医学检验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传统的人工检验模式已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技术所代替。而检验仪器从使用到维护保养更是依赖检验人员的操作,因此,向检验人员讲授仪器相关知识也愈发显得重要。

2.2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检验质量与自动化程度已明显提高,可是由于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与临床检验应用的复杂性等因素,检验与临床的关系反而出现断截现象,在对疾病的诊断上不能做到很好的衔接。因此,加强检验的质量管理,增强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阶段的全程控制,并与临床积极沟通,得到临床的反馈和支持才能真正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水平。

2.3各医院对科研立项愈发重视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每个学科不容忽视的问题。检验医学专业不仅实践性强,而且是传授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科研思维和方法的学科。针对目前各个医院和检验毕业生临床就业点对科室人员科研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针对高职毕业生寻求再教育及再发展的特殊性,在高校学习期间让学生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就显得越发重要。

3结合临床就业实际应采取的措施

3.1以就业为导向改进现有课程结构

以实践体系为主线,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适应就业需求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课程内容;结合临床就业实际,在高职检验教育中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临床检验仪器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贴近临床工作实际,熟悉临检、微检、免疫等各科室常见仪器的维护与使用,并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做好仪器的质控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

3.2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沟通、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缺乏双方情感的共鸣,检验与临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与矛盾。检验人员连班、加班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提供大量的检验数据,甘当临床医生的助手,希望临床医生理解、信任检验科的诊断结果。但临床医生经常会抱怨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及报告的不及时,双方的不理解、不尊重、不信任,将很难确保医疗质量。因此,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方面的教学内容刻不容缓。对于高职检验教育,一方面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检验结果判读的学习,加深检验学生对各类检验结果临床意义的理解,从而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初步判断,减少误判率;另一方面,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概要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以“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加检验与临床沟通的专题教育,使学生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善于与临床医生交流,赢得临床医生的信任,减少与临床医生的隔阂,从而真正发挥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3.3以校院合作为手段,加深学生对检验工作的了解

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检验;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24-01

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工作,一个准确的结果,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准确或错误的结果会给病人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检验科除了加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定,开展全程质控以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学习临床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科对结果解释及进一步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众多相同意义项目中如何精选更有价值的项目。因此双方的紧密结合、沟通、对话,十分必要。是使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 实施现代化管理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设备。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近几年来在检验人才的结构和人员素质上也有极大变化,一些本科学生也充实到实验室,加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实验室内联网,甚至全院各科室都网络化,检验信息可以很快地传给临床科,因此作为检验科管理者要及时意识到这种现状和发展。对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验室认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核心,实验室认证在国际上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其在规范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结果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规定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即将颁布共六章二十七条,说明对实验室已纳入法制化管理。其中有些规定,与国际性文件(CLIA88,ISO文件)要求相同,执行此办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认可,将有利于国际接轨,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有利措施。

2 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往往是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测。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而不应该把二、三十种 [3]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都或大部分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它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准确度、精敏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了解不够。故更有必要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检验人员请教,或去检验科进行若干周的见习。请检验科负责人,特别是请检验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胸中有数。

3 取得医护人员及接触病人标本的有关人员的支持

检验结果的质量除了检验科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外,还与医护等人员有直接关系:比如: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传送(院内院外)等。都是分析前质控内容,这些环节处理不当,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变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如,在做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测定时,对病人饮食应有所限制,医生应向病人提出要求。标本采集时病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有报道证明[4]病人在卧位30min与直立后30min取血测胆固醇 可升高9.6%,甘油三酯增加11.3%。其它项目(HDL-C、白蛋白等),也因不同而所测结果不同,同一病人在门诊常取坐位采血,而病房早晨又常取卧位采血,故两次的结果一定会出现差异。运动前后所采标本之间也有所差异。转送标本不及时也影响检测结果。夏季气温高,病房病人尿液标本若不及时送检会使尿液腐败。在病房医生下医嘱后,护士往往先忙于自己的主要工作(配药、输液等),而后采血送检,造成分析前标本的变异。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克菲.创刊词.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1

[2] 陈宏础.临床实验室必须规范化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