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1

关键词:院校合作;高职;护理;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就业考试必考课程。

1.2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需要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护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四大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起到了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作用。

1.3课程特色及目标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护理理念, 扎实的理论基础, 娴熟护理操作技能, 良好个人素质, 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1]。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并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五位一体"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护理学基础》课程三维目标,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教学资源

2.1组建院校合作的师资队伍 我院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专职理论兼实训教师6人,兼课理论教师1人,兼职实训教师8人,固定的临床兼职教师2人,除固定的兼职教师外,另外还建立兼职教师库(聘请临床护理专家60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请临床护理专家到学校指导,近年来先后请到学校指导并参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临床专家24人,任教学时434节,兼课理论教师任教学时102节。

2.2院校结合实践基地

2.2.1校内实训基地 有6个综合实训室、3个一体化教室、2个示教室、1个模拟病房。

2.2.2临床见习基地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等。

2.2.3临床实习基地 有100多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2.2.4志愿者服务基站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

2.3院校合作开发教材 我院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护士职业基本技术》教材,由学校任课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编写,该教材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融合,突出"院校结合"特点。教材特色是基于工作过程编排模块内容,使各种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流程有整体性、系统化认识。涵盖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将护士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并且融入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内容,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实临床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广西技术操作规范,各模块均按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设置学习目标,以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课程实施

3.1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就业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理念,坚持院校结合,将各种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2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部分,校内教学主要包括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开展各种护理技能竞赛,结合引导学生自学,立足于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校外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假期临床护理活动、护理志愿者服务和顶岗实习,开展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

3.3教学方法 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案例教学法。每节课以案例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锻炼学生评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②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法。选取部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无菌技术、注射法等进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师生共同体验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理论课堂和实训场地的融合,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评"是一个创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质量。③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可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护患沟通的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护士、哭闹的孩子、家长等。④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如入院护理,让学生模拟患者、医生、护士、家属,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入院护理的程序和患者入院以后的护理具体内容就有了较深的了解。⑤团队学习法。选择部分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进行小讲课、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2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

1 研究目的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法,对一名合格护士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但是由于护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她们讲道理、“洗脑”的一门课程。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相比,护生一点也不重视。本教研组探讨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开展辩论赛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课堂教学实践有限,案例呈现的数量和视频播放的频率受到限制,而且和老师的沟通、交流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制约了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想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护理伦理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在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中取得有益成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以适应临床工作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此模式的教学,能够推动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2011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实验组(网络辅助教学组)。2组学生年龄、性别、入校成绩、文化课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学生均于入校后的第3学期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采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杜慧群主编的《护理伦理学》第2版为教材。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总学时20,理论课18,实践课2,以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按同样教学计划进行,但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20%学时即8学时用于网络教学,即教师根据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目的,给出一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决定学习方式,教师全程答疑,下课前教师再利用10分钟时间对问题进行回答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另外学生课后还可以随时登陆校园网中的护理伦理学教学网站进行学习。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2种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考试成绩用 表示,两组成绩比较用t检验,百分比之间比较用x2检验,以p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教学法学生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3.2 两种教学法学生闭卷考试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两组学生两种教学方法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兴趣无明显差异,和之前本教研组的研究结果印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1]。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了解到,实验组在学习《护理伦理学》收获和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网络辅助教学组学生闭卷考试成绩,由表4可以看出,和传统教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效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网络教学平台,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2]。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上传大量的临床真实案例、热点新闻链接、视频以及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等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教学素材,弥补传统教学信息量传递不足,加大了学生学习的收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师信息、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留言板等,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在线递交作业,为师生提供了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互动,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网络教学平台与精品课程平台不同的是,它所包括的教学资源内容更加广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更频繁,教学管理功能更为强大。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师生双方均有收获。学生的学习成绩稳定,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大幅提高。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教研组将继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建丰.浅谈如何提高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J].健康必读,2011(9):114-115.

[2] 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3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E-learning;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23-04

引言

教学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使高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从实践层面来看,E-learning(也称数字化学习)、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是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和热点――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高等教育层次的网络教育规模保持逐年增长,E-learning系统在高校的引入或更替也是屡见不鲜。顶尖高校在高校信息化方面往往起着引领和带头作用,比如,清华大学是我国网络教育和数字化学习开展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项目OCW(OpenCourseWare)带动下,世界上很多高校加入了OER提供者行列。本文试从高校应对时展挑战的视角,对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概况进行调查,分析各自特征和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 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高校应对时展挑战的不同形态

1 时展对高校教学提出的挑战

首先是人才能力结构和培养质量方面的挑战。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明显缩短,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培养具备“21世纪能力素质”的学生成为高校教学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所谓21世纪能力素质,是包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在内的多种高层次能力和素养。为此,高校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寻找有助于促进学生高层次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案和手段。其二是教育规模方面的挑战。随着教育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趋势,以及继续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需要能够应对教育规模增长带来的挑战。其三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世界多国的重要发展愿景,高校应能够提供灵活、开放的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 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对时展挑战的应对

以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有助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校应对时展挑战的重要措施。三者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便于讨论,本文取其狭义理解。

E-learning在狭义上指基于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LMS)或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的形式。何克抗指出,网络和信息技术是其条件,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其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是其目标。E-learning主要用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补充及扩展,其开展涉及广大在校师生,旨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消除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促进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而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

网络教育在狭义上指基于网络技术和环境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与传统远程教育相比,网络教育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交互性,能够实现教学时空的进一步解放,是扩大教育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教育主要面向非传统学生,旨在为成人学生、在职人员等群体提供灵活、便捷的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扩展教育规模,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各类教育需求。

OER是指通过网络“免费、开放地提供给教师、学生和自学者,供他们在教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使用和重用的数字化资源”。OER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资源、工具资源和实施资源,其中教育内容资源最为核心,也是狭义上的OER。OER面向的群体最为广泛,包括各类学习者和教育者,校园学生、远程学生以及社会各类学习人员均可受益于OER:教师可参与OER的提供,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可将他人提供的OER应用于自己的教学。OER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式共享和社会教育成本的降低,在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教育受众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讲,OER运动带来的知识共享促进了全人类和国际社会的进步,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看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表现和高校应对时展挑战的重要举措,但三者属于不同形态,且彼此具有不可替代性。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取狭义理解时,三者的主要区别可概括如表1所示。但从广义上讲,三者也具有很大关联性。广义E-learning不仅包括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也包括技术与远程教学、组织培训及自学的整合。广义网络教育不仅包括网络远程教育,也包括网络技术在传统教育中的各种应用。OER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其本身可能就是E-learning和网络教育开展中的资源,也可以用来促进E-learning和网络教育的开展。

二 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状况调查

本文参照U.S.News(http:///)的2011年度美国大学排名和《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11年度中国大学排名,选取中美顶尖高校各10所。其中,美国的10所顶尖高校为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杜克大学,中国的10所顶尖高校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通过分析这些高校官方网站中的相关内容及相关的OER网站,了解她们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的大致状况。受研究方法所限,本文仅考察了这些高校的开展概况,具有一定局限性。

1 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开展状况

在E-learning开展方面,重点考察E-learning系统的采纳。调查发现,美国顶尖高校的E-learning系统以基于开源系统再开发和采用商业系统两种为主,少数高校为自主研发系统。其中,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均基于开源系统Sakai,加州理工学院则基于开源系统Moodle,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目前均采用Blackboard这一商业系统。我国顶尖高校以采用商业系统(平台)或自主研发系统为主,个别高校基于开源系统进行再开发。其中,复旦大学的“E-learning”基于Sakai系统;北京大学的“教学网”和中山大学的“数字化学习平台”采用了Blackboard系统:清华大学的“网络学堂”为自主研发的系统;其他几所高校采用的则是商业平台“课程中心”或自主建设的类似系统。总体来看,美国顶尖高校基本都采纳了较成熟的、教学交互功能较强的E-learning系统,我国部分高校的E-learning系统对教学交互的支持还比较有限,甚至不能称其为网络教学平台。

从开展时间角度来看,美国顶尖高校引入E-learning系统的历史相对较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我国一些顶尖高校引入E-learning系统的时间比较短,使用者稀少,甚至运行还不够稳定。

2 中美顶尖高校网络教育开展状况

首先,在涉足院校数量上,我国10所顶尖高校均涉足网络教育,而美国有4所顶尖高校(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在调查时未找到相关信息。其二,在教育层次和类型上,我国顶尖高校网络教育集中在本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美国顶尖高校则集中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且部分高校仅提供网络课程。除清华大学外,我国其他9所顶尖高校均开展有本专科层次网络学历教育;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还开展有非学历教育,其中部分高校提供研究生课程进修项目。在开展网络教育的6所美国顶尖高校中,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提供研究生层次的学历(degree)和证书(certificate)教育项目,前两者还提供博士项目:哈佛大学提供有研究生及以下层次的网络课程及非学历教育项目,但未提供网络学历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有部分网络课程。其三,在网络教育组织模式上,我国高校统一为基于扩展教育部门模式,即由网络(远程、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运行,美国顶尖高校主要为基于普通院系和基于扩展教育部门两种模式。普通院系部分,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杜克大学护理学院和环境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人文和专业教育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开展有网络教育;扩展教育部门部分,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中心(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哈佛大学扩展学院(Extension School)开展有网络教育。

3 中美顶尖高校OER开展状况

所有中美顶尖高校都或多或少参与OER提供,即将一些数字化资源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美国顶尖高校的OER项目主要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的MIT Open Course Ware、耶鲁大学的Open Yale Courses、斯坦福大学的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SEE)、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enn's Neuroethics OER、哈佛大学的Harvard Open Courses等。美国顶尖高校倾向于依托社会网络媒体将资源向公众开放,10所高校均通过iTunes U提供资源,大部分高校在YouTube上设置有栏目。

我国顶尖高校的OER主要表现为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两种形式。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进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时至今日,已积累了大量各层次(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各类型(本科教育、网络教育、高职教育)精品课程。从“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http:///)查询可知,10所顶尖高校的本科教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在30~90门之间,大部分高校还有少量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从2011年开始,我国又推出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工程,截止第六批共了105门视频公开课,10所顶尖高校均有课程入选,共计30门。此外,在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基础上,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其网站中推出了“开放课程”、“数字化学习开放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等栏目。

三 差异及分析

1 美国顶尖高校E-learning开展的成熟度优于我国顶尖高校

E-learning涉及广大师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带来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展起来具有较大难度,也会遇到较多较大的阻力。我国一些顶尖高校的E-learning系统尚不成熟,存在过于重视课程资源展示的倾向,对日常教学交互支持的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引入E-learning系统的时间还比较短,有些系统缺乏维护和更新。美国顶尖高校引入E-learning系统的历史相对较长,运作比较成熟,重视对日常教学交互的支持。总体来说,相比我国顶尖高校,美国顶尖高校的E-learning开展更为先进、成熟,这与美国顶尖高校整体信息化水平较高、学校层面上对E-learning开展有较多投入等因素不无关系。

2 我国顶尖高校网络教育开展的广泛性明显高于美国顶尖高校

相对而言,我国顶尖高校的网络教育参与率较高,在教育规模上也很突出。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高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需求都很大,顶尖高校网络教育的开展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意愿、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顶尖高校网络教育参与率相对较低,且主要集中于研究生教育层次。美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存在众多社区学院和公立高校,可以较好地满足大众一般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相对而言社会对高层次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需求较大,顶尖高校提供研究生层次网络教育正是对此类需求的很好回应。

3 中美顶尖高校在OER开展模式上差异较大

在OER开展方面,两国顶尖高校均有较广泛参与,但两国在OER推动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政府部门引导下,我国高校OER开展表现为统一的集体行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优势力量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这些经过内外部评审的OER供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体开放使用,产生了很好的教育和社会效益。美国顶尖高校OER开展主要靠社会基金的资助,更多表现为高校自发行为。同时,凭借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美国顶尖高校的OER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美高校OER推动模式上的差异也是两国不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反映。美国10所顶尖高校为清一色的私立非营利高校,在OER开展中具有较大自发性和自主性;我国顶尖高校则全部为公办高校,政府推动在OER开展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 总结与启示

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中美顶尖高校在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的开展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看,中美顶尖高校对时展提出的挑战做出了较好回应,即通过E-learning、网络教育和OER的开展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扩展教育规模,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以及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美国顶尖高校在面向校内师生的E-learning开展方面比较成熟和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OER项目积极利用和吸收社会资源,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其网络教育也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高层次继续教育需求。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我国顶尖高校网络教育开展和OER提供力量集中、行动统一,很好地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也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各高校在E-learning开展方面正不断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在中美顶尖高校比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我国高校参考。

第一,加大对E-learning开展的支持和投入,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改革。E-learning是在校师生教与学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我国政府和高校应认识到E-learning开展在提升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引入具有较强交互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或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从中美顶尖高校的实践来看,除了商业系统,基于开源系统构建E-learning平台也是很好的一种解决方案。高校E-learning系统应与课程展示系统有所区别,应能够对师生教学交互提供有力支持。在E-learning开展中可组建跨部门的教学信息化建设机构,以协调不同教学管理部门和不同服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二,积极开展高层次网络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我国顶尖高校网络教育参与率很高,但网络教育项目的层次偏低,在提供高水平的继续教育方面与美国高校相比有一定差距。美国顶尖高校的一些普通教学院系积极开展网络教育,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对我国高校具有借鉴价值。普通院系可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需求开设更具特色和水平的网络教育项目,普通院系也可以仅推出部分网络课程,为校内外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4

大家好!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是我第一次面对大家进行竞聘演讲。我竞聘的岗位是:护理系主任。我把它当作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一次难得机会。在此我要把竞聘的感想以及对我院护理系的建设的构想传递给大家。

说实话,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凡事随意而安,尽力而为就好。对于从事管理工作,内心一直充满着敬畏甚至惶恐。但近年来,我欣喜地看到我院在管理上发生的可喜变化:它摒弃了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这里,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那份紧张、温馨和快乐。这种亲情化的教学管理氛围让我陶醉。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以前的一些同事们都相继地走上了中层干部的岗位,并且干得有创意、有激情,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励了我!这次学校又拿出8个中层干部的职位来竞聘,为年轻人创造了一个个人价值增值的最佳氛围,在我的面前仿佛就是一个百家争鸣、各显身手的人生大舞台,舞台上热闹非凡!作为一个年青人,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要想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不去试试,将来一定会感到遗憾。

那么我适合干护理系主任一职吗?细细想来,自己有三个性格特点可能对这一职位有优势。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对护理教育满怀信仰的人;一个宽容真诚的人;一个勤勉的人。对护理教育满怀信仰一直是我热衷于护理教育的动力,它让我上课满怀激情,深得学生喜爱。同时我也享受着每一次教学上的创新带给我的欣喜。我希望这种特质也能使我在管理上饱含激情并且不断创新。作为一个宽容真诚的人,它使我容易与别人交流,在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互相信赖,彼此支持,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心情愉悦。作为一个勤勉的人,我在工作中总是通过多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庆幸在我身边有很多仁厚可敬的师长,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格和宝贵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由大学毕业时一门课都讲得战战兢兢到现在连上多门都能口若悬河,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享受着勤勉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我在护理教研室工作了十二年,见证了我院护理专业的起步和辉煌:护理专业的学生由当年的在校生不足200人变成了今日的xx人;我院毕业的护理学生已经大部分在国内各大医院成为了业务骨干;教研室的教师个个成了教学能手,学院对教研室的建设也进行了倾斜性的投资,使得护理教研室无论是内涵建设还是育人环境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突破。前辈们在护理专业的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已经搭建了非常好的框架,所有这些都为护理教研室赢得了南昌大学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护理教研室也已然成为了我院的骄傲,现在它要由室改系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改变!对于护理系未来的发展,我满怀憧憬!

假如我能够竞聘成功,我将秉承前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勇于争先的优良风范,带领我的护理同仁们去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护理教育管理体系,并且力求创新。

未来的工作重点我把它们总结为“两个突出、两个优化、三个加强”。鉴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陈述。

“两个突出”:第一突出就是护生的专业信仰,我们可以开展以护理系为单位的专业讲座、优秀护士的经验分享以及聘请临床的护理专家来校讲学,以强化护生的专业信仰,并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第二突出就是护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可以在强化现有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实验开出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实验室的建设,在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小讲课、读书报告会、以及节假日门诊导医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来强化护生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两个优化”:第一优化就是课程建设,本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及“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护理系还要对现有的课程结构上进一步优化,增加护理人文课程的门类及学时数,另外,护理系的教师都承担三门以上的课程教学,在教学上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可选择一至两课程申报精品课程,以带动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第二优化就是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推进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见习反思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我所说的“三个加强”指的是:第一、加强护理科学研究。随着学院对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护理系的科研工作也一定会寻找到新的突破点。我认为护理教育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原来的护基、内、外、妇、儿护等拓展到社区、涉外、心理、美学等多个领域,在临床护理研究方面可以采取医院与学校合作的方式,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参与。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5

摘要:通过对目前在国内医学院儿科教学中多媒体案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多媒体案例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大各类综合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的经费投入比例、加强多媒体案例教学环节、广泛运用新媒体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支持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新媒体;案例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46-02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精心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要求,以各种真实案例作为资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师生间双向互动、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后应对各种复杂情形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因此在儿科教学过程中,安排讲解临床案例的诊断与治疗,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再由老师从旁引导,及时纠正错误思维,能够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中复杂抽象的概念与机理。通过开展儿科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W过的医学原理解释并分析儿科临床疾病,从而使其亲身感受到临床案例中如何诊断及每一项治疗的作用。而前不久根据国家教委对10所高等医学院进行儿科等学科教学评估中指出“当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低下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生该问题的根源,即在医学院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缺乏基础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二者出现脱节现象,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理论考核过关的实习生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如何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实现课本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儿科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有很大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以老师教授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它所提倡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获取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的理念。在多媒体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特定环境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负责协助学生理解案例,从旁指点,并适当引导。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改被动“填鸭式”教学为主动求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以多媒体为辅助,通过课件直接显示案例教学内容。案例教学也是一种互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典型案例的选取。授课时选取的案例要紧扣教学大纲和医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与授课重点紧密结合,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配合多媒体教育手段,结合新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和把握课堂教学的45分钟,并提前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共享到网络资源上,为学生的提前预习提供资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医学教学案例的选取,对带课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每个典型案例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熟悉与儿科紧密相关的其他各类知识。因此,教师作为授业解惑者,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同时精心选取案例,充分备课,反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并提出各种疑问,只有自己储备了海量的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充分互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医学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任课老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精心挑选教学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于课下查询相关资料,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互动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现在教育理论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角色,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案例教学,并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医学原理的感性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下去图书馆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多媒体案例教学的相关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新媒体使用技能。教师培训是师资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当今高校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医学院教师除了掌握课堂上必备的多媒体操作技术,还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据有关统计表明,医学类教师因为往往有临床工作的压力,大多只对Powerpoint比较熟悉,而没有时间去选取并应用其他教学类软件,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连PPT制作都不熟练,授课还停留在传统的板书模式上,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显得刻不容缓。各医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应制定持续、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保证与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2.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覆盖所有的医学类课程,推出基础医学、内外妇儿、护理、预防等其他医学类精品课程教学视频与教学资源的云共享平台,让学生可以下载并提前预习,避免学生对PPT课件内容的生疏,或因上课节奏过快而导致学生对重要内容印象模糊,并通过在线学习实现互动。通过案例教学对专业课中理论概念的讲解,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后续的研究学习奠定了基础,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为信息化社会培养了高端医学人才,顺应了时展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国内医学院的课程多半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该方法的教学效果和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成熟。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实施,需要建立配套的考核形式与内容,考核时既要注重理论的记忆与掌握,也要注重知识的临床运用,将平时考核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强调课堂互动、案例讨论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平时考核的内容中,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方案。

四、结论

孔子曰:“不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从古至今,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多年来医学教学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面向的群体――医学生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的速度很快而且求知欲强,不喜欢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又由于经历了过去12年的中等教育经历,以及高三最后阶段的冲刺历程,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兴趣大减。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案例教学显得非常必要,而从目前的医学儿科课堂教学反馈信息来看,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课堂,从实践环节角度来说,学生也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非常形象生动,对于某些复杂的医学原理和规律能直观地予以显示,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知识量覆盖面极广的儿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手段能使案例教学内容清晰与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医学原理,在案例教学的辅助下,能加深学生对儿科疾病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课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从而拓宽知识面,形成发散思维。多媒体案例教学手段也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是每位教师的职责,需要不断地去实践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宏晨,高丽.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07):2420-2421.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范文6

【关键词】黑龙江省本科在校医学生 医疗纠纷 认知情况 教学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概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使现代医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疑虑甚至恐惧。我国关于医疗纠纷问题的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多数属于医学软科学性质,在少数的调查研究中,选择的对象均属医院在职人员或者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的在职人员。对医学生进行医疗纠纷的认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校学习期间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提高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知和防范水平,降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为解决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纠纷认知缺乏的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医学院校本科学生1600人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为主要调查对象,并有少量其他专业学生。

(二)调查方法

结合当前医疗纠纷现状及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医疗纠纷的基本认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不断完善调查内容,力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认知现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现场匿名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589份,问卷回收率99.3%,其中有效问卷1579份,有效问卷率为99.4%。

(三)统计方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已经建立好的筛查文件对其进行筛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用SPSS22.0统计软件和SA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黑龙江省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纠纷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仅2.28%的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表示很了解,一般了解、基本不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达83.6%。

(二)黑龙江省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医学生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是紧张的,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4.69%的学生认为是患方因素,如患方要求太高,患方对医疗规章制度不了解或缺乏医疗常识;认为是医护方处理欠缺的占7.66%,包括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欠缺;认为是双方沟通不够,彼此不信任的占79.73%;其他原因占7.92%。

(三)医学院校学生对防范医疗纠纷教育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89%的医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开展防范医疗纠纷的教育活动,而有33.19%的学生则认为学校偶尔开展防范医疗纠纷的教育活动。各学校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获得相关知识。

(四)学校开展防范医疗纠纷教育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比为39.08%的认为学校有开展过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活动的学生中,56.73%的学生表明学校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活动的,27.71%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开展讲座的形式了解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学校也有通过报刊宣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相关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活动。

(五)在校期间对学生开设医疗纠纷防范课程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84.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医疗纠纷防范教育,91.2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医疗纠纷防范教育课程对自己以后进行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而在课余时间,仅有2.09%的学生会自学医疗纠纷防范的相关知识,33.25%的学生只有在需要时才查阅相关内容,他们可通过图书报刊、学校精品课程平台、医疗法律网站、普法栏目等获得医疗纠纷防范的相关知识,还有38.19%的学生表示从没学过医疗纠纷防范的相关知识。

(六)对开设医疗纠纷课程教学形式的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76.38%的学生认为了解并学习医疗纠纷防范知识能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其中,40.47%的学生要求采用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1.41%的学生希望是附院任课教师讲述身边的医疗纠纷案例及用多媒体展示真实的医疗纠纷。赞同开设必修课的学生占18.18%,考查课的占24.26%,选修课的占29.01%,讲座的占28.56%。

三、讨论

(一)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纠纷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的原因

调查对象中表示对医疗纠纷很了解的仅占2.28%,说明医学生对医疗纠纷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高达83.60%的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表示了解程度一般甚至完全不了解。造成学生对医疗纠纷的了解程度偏低的首要原因是学校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有所侧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医疗纠纷防范教育是无意识进行的。另外,学生课余自学情况较少,学习动机不强,在校医学生对于医疗纠纷的了解大多来自教师的讲述、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及新闻媒体的传播,了解途径有一定的局限性等。

(二)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知,探讨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教学对策

目前各高校以课堂教育为主,都开设了专项教育课程《医疗纠纷防范》,提高了学生对医疗纠纷的认识。75.51%的学生认为学习《医疗纠纷防范》课程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将《医疗纠纷防范》作为选修课程,采取PBL授课方式,尽量选择素质较高和责任心较强的医师承担带教工作。建议学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提前适应环境,提前与病人接触,了解病人,提高与病人交流的技巧,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改善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目前医学院校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甚少,缺乏学习法律法规的主动性,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没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仅有23.37%的学生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和家人,表明学生遇到医疗纠纷时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还需要更多地宣传采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学校可增设相关的法律学习课程,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医疗纠纷问题,培养出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学生。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整体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33.2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鉴于医患沟通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45%的医学生觉得“愿意与患者进行沟通,但有时缺乏沟通技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训练,适当地安排学生与患者沟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尊重、关注、真诚、爱心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而有效的沟通又是融洽医患关系的基础。在职业道德等基础培养中,反思医疗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失去了医学人文关怀,医学就失去了灵魂”的观念,切实发挥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将医学知识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会贯通,深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减少、杜绝各种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萍,李停王贤喜.不同时期医疗纠纷原因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8):1570-1571.

[2]霍炎炎,米安然,李俊,等.医疗纠纷成因及对策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02):159-160.

[3]黄书众,邓金秀,许锦鸿,等.医疗纠纷对医学生择业影响的调查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06):538-540,576.

[4]张国芳,余晓平.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03):138,151.

[5]王志刚,郑大成.医疗纠纷现状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