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1

【摘 要】“智慧校园”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与现状,结合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的建设,依托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生态体系,在学校综合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新模式。

关键词 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电子书包;智能感知;云计算;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1-0061-04

“智慧地球”理念在2008年提出后,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伴随着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数字社会的发展战略[1]。2010年至2020年,广州市将全面实施“智慧广州”战略,重点打造新设施、新应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生活等“ 五个新” 的智慧城市工程。而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所谓“智慧校园”[1],是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教师、学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智慧教室、智慧型教学支持系统,利用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校园一卡通智能感知系统、校园智能监控系统和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智能化教学、教研、教育管理等提供支持,实现班班通、教务通、家校通等功能。探索依托新技术,构建智能化学习、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的教育生态体系应用新模式,为广州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智慧广州”战略的实施。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 [3]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4]指出:“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5]提出:“要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建立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打造智慧型的校园环境、智慧型的学校管理、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智慧型的教学环境、智慧型的教学系统、智慧型的教学模式,培养信息时代智慧型的学生。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约100所特色智慧校园示范校,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和学校提供经验借鉴”。

综上所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它是构建智慧型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能够实现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跃升,对推进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和“智慧广州”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广州市共有十个区、两个县级市,教育总量大,学校层次多,目前,各级各类学校3000多所,在校学生总人数200多万,在职教职工总人数15多万。

经过“十五”、“十一五” 建设,广州教育信息化已经从基础建设与基本应用阶段、整体推进与整合应用阶段向大网络、大平台、大服务阶段迈进,实现了转型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接入市教育科研网工程”,架起了通往全市基础教育各个角落的信息桥梁,使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从城区和部分农村学校延伸到所有边远农村学校,光纤总长度已超过30,000公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光纤城域网。目前正在打造生态型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教育城”教育云平台[6],形成了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体系。通过引入国家资源、共享省级资源、共建合作资源、采购通用资源、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等多种途径,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群,目前市级教育信息资源库总量达100TB,市级应用系统达50多个,并打造了“同步教学资源包”、“精品课例库”、“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管理系统”、“网络教研系统”、“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名师辅导网”、“天河部落”、“教育资源搜索引擎”等一大批彰显本地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稳定、规范、多元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区域、学校、学段之间水平差异仍然较大;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鸿沟仍存在;缺乏有效支持学科教学革命性的资源和工具软件;大规模创新应用实践研究的措施和机制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队伍稳定性不够等。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探索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按照“实验先行、改革探索、以点带面”的原则,2013年5月启动了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全市选择6所教育信息化基础与环境好、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教师信息素养较高的学校作为“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样板校,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约100所特色智慧校园示范校。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高度共享、协同创新,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建设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共享数据中心、学校业务应用等“智慧校园”信息管理平台,把云计算[6]、虚拟化[7]和物联网[8]等新技术引入“智慧校园”建设中,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先进的、安全的、人性化的智能化校园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对整个教学、科研、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为学校的智能化教学、教研、教育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班班通、教务通、家校通等功能。

1.“智慧校园”智能化的环境建设

一是“ 智慧校园” 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在学校现有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和升级,配置网关设备、网络交换机、无线路由A P转发器、服务器、数据存储等硬件设备,实现校园信息服务无线和有线的无缝结合、无线网络全覆盖、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二是智慧教室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每间智慧教室配备7 0寸的智能交互L E D平板电视电脑一体机、电子书包[9]、智能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平台、智能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等硬件系统,配置一套支持师生互动教学与反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智慧型教学支持系统;三是配备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设备,建设校园一卡通智能感知系统、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和校园智能管理系统等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系统管理平台,能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四是依托云计算和虚拟化等信息技术打造广州市“数字教育城”教育云平台, 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网络和资源环境的支撑,为学校实现“教学教研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学生学习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数字化”和“与社会沟通智能化”提供智能化服务。

2.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根据“智慧广州”建设的总体要求,启动智慧型教育体系的研究,并以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切入点,组织首批6所样板学校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依托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系统、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制定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模式探索

1.在学校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在完善和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校园环境、智慧教室、校园一卡通智能感知系统、校园智能监控系统等硬件环境的基础上,把学校综合管理、教育预测辅助决策、教与学的综合评价、资源管理、财务与装备管理、家校互联、数字图书馆等多个独立的系统平台,利用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流完成相互关联的数据调用,融合成一个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在教职工管理(包括教师人事信息、教师业务信息、教师专业发展记录)、学生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试卷分析、作业管理、素质评价)、办公事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考务管理、日常处理、排课系统、选课系统)、在线考试、备课管理、资源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研修、体卫管理、招生管理、德育管理、校产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当学生、家长、教师一走进校园,“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就能感知到他的存在,可以无处不在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给学生主动推送适合他能力、兴趣、进度的学习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为教师主动推送教案、课件,报告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家长定制他所需要的教育信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教育教学动态分析、预警、辅助决策服务等[10],从而实现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和智慧化的服务。

2.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构建新型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新模式,大力开展面向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模式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积极倡导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总结推广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推进基于网络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通过优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构建智慧教育的支持环境,充分应用智慧型的教学支持环境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探索和总结信息化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数字化探究实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方法和规律;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应用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和教学实践探索,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智慧型教师队伍,组织专家和实验校老师开展调研,开展“智慧校园”相关实验课题的研究。

利用智慧教室环境, 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共享教育云平台的海量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智能交互LED平板电视电脑一体机进行授课,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电子书包进行阅读教材、在线学习,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在教师端给学生发送练习题,学生答题后进行在线反馈。系统把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业的答题记录、考试成绩等进行自动统计上传,并进行智能跟踪及评价。同时师生通过智能交互平台整合和共享应用广州市“数字教育城”教育云平台的资源以及区、校的教学资源。利用全自动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在教师现场授课的同时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自动录制生成教学实况录像保存起来,同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实现远程直播,供异地师生课后点播观摩和远程在线实时收看。

在前期开展广州城乡校际之间的“同课异构”异地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广佛肇同城区域间网络教研活动、穗港两地的“一课两讲”活动和全球华人网络学习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智慧校园”环境进一步深化网络教学教研的创新实验研究,利用先进的智慧教室实验平台使城乡校际之间、广佛肇同城区域和穗港澳台地区的网络教学教研互动交流活动常态化,使不同地域的师生共同聚集在一个课堂上,利用网络环境使教学教研无距离障碍,同区域和异地间共享教学教研资源,取长补短,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研活动,有力地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内的广泛、有效和创新应用。积累基于“智慧校园”环境进行教学教研和应用实验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教育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打造实现智慧化教学和智慧化教研的新模式。

3.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利用基于物联网的校园一卡通智能感知系统和校园安防监控系统,通过融合物联网与3G技术的学生智慧卡和“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在学生的考勤管理、收费管理、消费管理、宿舍管理、家校互动、场室管理、图书管理、考试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智慧卡能够集上网身份认证卡、门禁卡、饭卡、借书证、钱包等用途于一身,学生凭智慧卡就可以进电脑室上网、进校出校考勤、食堂就餐、图书馆借书、校内消费结算,以及宿舍、实验室的身份识别等。通过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在学校各类考试、校园安全方面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者点击鼠标,就可通过“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把重要信息及时发送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手机上,让家长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家校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通、班班通和家校通等智能化管理功能。

结 语

依托“智慧校园”建构创新型、智能型的智慧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建设“智慧校园”,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有效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系统、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促进教育创新,开展教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注: 本文为广州市财政投资教育信息化项目(2013—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编号:GZIT2012-NPF3-01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网官方微博.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智慧校园[DB/OL]. cnii.com.cn/xxs/content/2011-11/29/content_937516.htm, 2011-11-29.

[2]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010-03-01.

[3]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2012-03-13.

[5]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B/OL].wenku.baidu.com/view/daee93f2ba0d4a7302763a03.html,2012-02-09.

[6]王同聚.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型和应用设想[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24-26.

[7]徐大勇.虚拟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1):85-86.

[8]严大虎 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32-135.

[9]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 J ] .远程教育杂志,2011,(4):111.

[10]宋金州.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1,(12):52-53.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互联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30-02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速,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很多高校会面临着信息孤岛、信息安全隐患、重复建设和高成本维护、系统后天不足等问题与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利用好“互联网+”来打造智慧校园,促进高校搭建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平台和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环境,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移动媒体环境下很多高校值得思考的课题。高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校园建设者,需要共同透视自身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深刻剖析智慧校园发展的不足与难点,认真探索“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1 “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发展瓶颈

当下,大学教育教学发生了三大变化,主要是:1)人类的知识建构走上了分布式知识网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知识的存储不再仅限于人脑,而在服务器,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联互通;2)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成为工作生活中的需要;3)高等教育教学迈入了混合教育阶段,也就是教育的线上线下结合。

新时期,在不断复杂、变化万千的互联网变革下,校园的各类信息、数据的产生、传播和分析的对象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化,这些信息与数据之间,产生了更加剧烈的聚合效应,身处校园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工作作用,实现更加广泛的高效功能。最终实现教学、教务、生活、学习方面人与人、人与关系的连接,进而实现跨终端的数据采集、加工处理以及信息的挖掘、分析。具体开说,就是实现个性化的师生服务、高校的校园信息交互,这可以说是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趋向。

当下,互联网+正推动着数字校园加速向智慧校园的升级,一些大学积极迎接信息机遇和挑战,全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校园的各项活动,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优、更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这些正改变着我们的高校校园学习、生活、教育、教学、外联等活动。与此同时,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很多高校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与挑战,遇到了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客观瓶颈,譬如:第一,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能力不强。在不少大学的管理中,不难发现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沟通、互动,仅处于“人治”环节,靠传统方式(即^布告栏或者老师、班长通知的方式)公布、、和共享信息,网络信息平台没有发挥实际的效能,可以说,没有实现移动互联网化,而通过移动互联网传递即时信息也面临信息数量有限制、无法对不同类型学生实现精准发送的问题,这容易造成沟通效率低下、信息传播范围窄的问题。第二,学校提供的管理服务尚且不够便捷。目前大学校园的在校生源、教职工以及其他辅助人员,都是比较多的,面对几万人这样的生态圈。设计和科学组织容易产生拥堵环节的流程和管理制度,是考验一个学校运作能力的直接体现。遇到招新季、毕业季等,各个缴费点,极易出现“长龙”现象。因而我们会看到,高峰期,自助交费的POS机数量有限、分布各处难找,各种缴费处大排长龙,学生、工作人员都叫苦连天;甚至有的办公处上下班时间没跟上课时间错开,加之校园面积大、道路分布多,学生办个手续还得请假甚至采取逃课应对。其他还如教务管理效能不高、校园内消费场景繁多、环保差、公共秩序管理成本高,导致安全隐患较大。高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虽然花了巨大成本与投入,但是效果甚微,谈于此师生多会大吐苦水。第三,各个部门信息流通不畅。由于学校部门机构多、部门多、院系多,会出现学院、专业与不同行政部门各自建网站、开发和应用不同的信息平台会找不同的公司或者单位开发、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统,导致难以统一管理。比如,有的高校,院系自己独立拥有网站和信息平台。这就导致了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各个院系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籍变动、人动,信息缺乏互通;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学校内部信息流通亟待畅通。第四,校园开发投入不足。建设智慧校园的平台需要大额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可能导致智慧校园建设不到位、推进缓慢。以上的四大痛点,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以及没有充分调动外部资源去建设这个平台。

2 “互联网+智慧校园”:突出应用潜力

2.1 校园移动终端APP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除了整合大数据,可搭建学工系统平台。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消息方面,一些大学也做了很多尝试。从前几年的“飞信”到现在的QQ群、微信群、钉钉办公通讯软件,都体现了突破运营商的限制、实时消息的特点。短信是纯文字,最多发发放假通知和天气,而且只能单向发送,群发效率低,根本无法实现家校间的互动。校讯通群发效率相对于短信高一点,与短信一样是纯文字,难以实现家校互通。

当前是大学生利用手机端APP的思潮,高校校园出现更多的“低头族”,他们抱着手机获得信息、甚至通过手机上的APP进行学习。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关注手机APP的年代,让学生们利用手机得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的便利也是学校的心愿。高校可以开发建设适合本校信息的移动终端APP,应用功能可以涵盖教务、学工、后勤、人事等各个方面。学生时候在教室上课,没办法用电脑登录网页,有这样的手机APP十分方便,不管是查成绩、查课表、或者是借教室、查询一卡通的流水账都十分方便,省去了许多麻烦。可以说,通过手机将师生与学校整个信息化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

2.2 校园信息化平台

过去,不同处室,管设备的、管房间的、管课程的,相互间老师、教室、设备和学生管理,各种数据不衔接,造成学校大量空间、时间、老师甚至学生的浪费。而且,以前的高校校园信息门户的平台,只是简单的充当一个信息“告示板”的作用,教师想要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需要翻阅很多纸质的档案、非常不便。开发、建设、投入使用新的学工系统,许多功能逐步上线,系统不断更新,可以给学校的信息工作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提升。比如,某高校的校园信息门户已经涵盖了迎新系统、学工系统、离校系统、就业系统四大版块。从新生确定录取的那一天,学生的信息就会导入系统,在迎新过程中,包括分配寝室、打印宿舍床头卡、关联银行卡、学生证信息等就可以一键导出。正式入学后,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补助、学业预警、寝室门禁信息也一直更新和记录。毕业离校系统,方便毕业生打印在校证明、档案输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就业系统记录每个学生的档案去处,在学生毕业2、3年内仍可回校查询,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辅导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其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1)学业预警功能,一些大学取消了毕业大补考,这意味着同学们要在四年的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学业预警功能就是这样贴心的小助手,实时关注学生学业进度,分析学生成绩。在学生成绩有挂科的情况下给学生发送预警信息。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个辅导员关注几百个学生可能出现的疏漏。2)群视频的功能应用,即同时在线的几十位老师可以实现实时互动、视频交流。视频会议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了老师们的工作效率,打破常规的例会形式,节省开会、散会的路程时间。二是视频可以生动地讲解一些操作流程,辅导员们在听着视频会议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打开其他页面与主讲人一起操作。方便了对辅导员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

2.3 校园创新教育新模式

信息时代,很多高校都曾描绘过这样的愿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和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大学校园的建设者,应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站在学校发展层面实施布局,确保了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组织管理;以应用为核心,力求覆盖师生需求,将用户体验视为最高标准。一些大学激活了庞大的校园信息移动平台,不断地开发新信息,整合有效信息,实现各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实施交换,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高校正描绘着“互联网+”时代下一幅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化蓝图。此外,智慧校园还可以连接打通不同学校、园区企业之间的资源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让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教师、企业等人员,实现跨越墙院空间,共享更多资源与信息。

3 总结与体会

为了进一步搞好“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技术应用,在建立或开发统一的系统平台时,我们应该注意:1)智慧校园所依附的平台,必须与高校学生群体的习惯和偏好相符。校园服务的主要人群还是师生,尤其是众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系统平台的认可度、信任度、跟随情况,应用习惯等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实效好坏。有关数据表明,手机即时通讯的网民使用率高达95%以上,因此智慧校园平台必须注重搭建即时通讯系统的价值意义,充分考虑年轻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开发时尚多元、功能使用、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2)平台必须能够提供一个成熟的应用模块,以此实现智慧管理,体现网络技术强大的服务功能。智慧校园的系y平台需要提供便捷模板,让高校不需另外开发就能顺利接入,使学生在移动端快速、便捷地实现校内吃、住、行、教务信息一体化等功能。目前国内研究这类解决方案的技术团队,已经注重开始针对高校的数字化展开研究与开发,值得期待。3)这个平台的建设维护成本要可控,用有限的投入实现无限的可能。必要的话可以充分利用和应用一些成熟公共平台,使用现成服务作为入口来打造智慧校园。4)平台必须能支持信息(如文字和图片、甚至音频、视频多媒体)的精准传递,提高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另外,平台也应该支持多层操作,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便捷管理。如:一个高校就是一个统一的认证账号,不论各个部门机构、各院系老师,都可通过该账号对不同领域学生发送相关消息,信息数量不受限,但是信息内容要与本部门工作相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环境下,要打造一个高效便捷、舒适智能的智慧校园,不仅是每个高校建设者、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也是网络技术开发者应该关注、破解智慧校园建设技术瓶颈及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课题。

总之,通过网络,一个学校的智慧是学生和老师、校园资源管理变得更加智慧。高等教育作为育人者,借势信息时展的东风,更要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头。高校大学校园建设者利用科技,改变校园里的办公和学习方式,让全校师生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这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为“互联网+智慧校园”探索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楠. 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5).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一卡通;教育模式;智慧校园;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于2008年,整合了多校区身份卡和消费卡.在08年建成时,也成为北京市首个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结合的高校校园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卡在设计时坚持单一钱包,便于消费结算,避免了与用户结算时的很多工作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经过近10a时间的发展,目前年收支流水达9000万,年均增长约9%,基本消除了校内消费的现金使用.校园卡充值采用了支付宝,银校转账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实现了补助、奖励发放等非现金业务.校内餐饮、图书、上网、洗衣、洗浴、成绩打印等各类业务借助校园卡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非现金收费.校园一卡通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2校园一卡通发展的瓶颈

校园一卡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持续不断的完善,逐渐覆盖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生活涉及的业务毕竟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卡业务的发展逐渐出现问题,究竟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是众多高校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校园一卡通的“初心”是解决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问题,在相关领域该如何应用校园卡就是业务发展推广的原生动力.电子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取代重复操作,如果为了取代传统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投入大于收益时,这种推广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多大?这是在业务推广时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其次,如果采用的技术过于超前,技术上的成熟度与用户需求存在差异,这种技术能否顺利推广就需要慎重考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实现刷卡洗衣的应用,在取代洗衣机投币器时,由于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从架构设计到定型投入使用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产生了很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初期测试阶段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改造一台投币洗衣机的投入成本甚至于超过了洗衣机本身的价格.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投诉大幅增加,并且由于改造费用过高,增加和维修洗衣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更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投诉.为了实现手机刷卡的应用,在与联通合作开发NFC卡作为校园卡使用时,虽然技术上完成了设备改造,软件测试等工作,但因多种政策原因无法在真实环境中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尝试与各种业务的结合,改善师生校园生活的便捷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也实现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业务应用,例如成为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兼容的首个高校校园一卡通,北京地区最早实现刷卡自助售卖机的高校等.

3N+U教育模式

201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校企(北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无线模式下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从商业模型、技术架构到最终实际运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部门全程参与.该项目产生于高校,主要目的也是对高校教育的回馈.通过对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在高校教育环境中作用的持续探索和定义,产生了N+U教育模式,继而注册了爱家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N+U(互联网+校园)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和结构深度融合,将校园作为社区展开真实场景服务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校园环境下,运用真实场景开展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把老师和学生放在一个跨学科的真实场景下,体验和验证本学科(专业)的课程和其它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并在实际参与中实现从“功能满足”到“性能满足”的跨越,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大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和速度,全面改善教学质量[1].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关键在真,真实的平台,真实的数据,真实的结果,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再仅仅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为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与校园紧密结合,这中结合不是简单的增加和购买相应实践环境,而是对校园原有环境的深刻改造和教育模式的重构.

4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与智慧校园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继而又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实际上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到融合创新阶段的产物,是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是高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2].多数高校给出的智慧校园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智慧”感知的理念,浙江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3].从更多高校类似的宏伟计划中可以看出,很多智慧校园现有定义是让校园有信息捕捉的智慧功能,或者可以说校园信息处理智慧化,由于这种限制的存在,并不能称之为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平凡的理解是智慧和校园的结合.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因此具有智慧属性的一般都是有机体.如果将人、设施和运作模式的集合体-校园称之为有机体,那么校园的智慧属性表现在整体上,而非仅仅是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现有的智慧校园定义仅体现了运作模式中信息处理的所谓智慧特性,或者可以说仅仅是信息化、数字化的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要想说明具备智慧属性的充分条件很难,但分析它的必要条件则相对容易.智慧的属性有很多,要想成为具有“智慧“的有机体,至少应具有智慧属性之一.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提出利用校园内现有的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环境为教育提供真实场景,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真实场景会随之改变,这中应激反应能力将使学校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校园的重要作用是为学生、教师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作为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校园如果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育环境,更好的促进学生获取知识,这样就具备了智慧属性之一自我积累和“进化”.学生和资金投入就是它的营养,而高质量的人才和学校的“进化”就是它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得到不断“进化”和成长,将不再是一个“铁打的营盘”.

5N+U教育模式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实践

N+U教育模式中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有机体,也使得智慧校园成为与教育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只是智慧城市概念在校园的投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系统的结合是N+U教育模式第一个实例,也是N+U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刷卡自助售卖系统平台是工程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商业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结合使之进入了学校.如何使该系统与高等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是系统落地高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项目最初设立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学校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利用基于自动售货机的运营支撑系统平台,全方位培养各个专业的学生,使学校、企业、学生和老师、社会多方面从项目的运营中受益,包括人才培养、新兴产业链条的打造等各个方面都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机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机结合的实例在教学、运维和技术保障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被固化为一个实例平台[4].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已经部署了校园一卡通系统,这个实例平台可以很容易在其它高校得以复制,同时发现随着售货机在高校部署规模的增加将逐步形成能够服务于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继而诞生的N+U教育模式,比平台商业上的成功具有更广更深刻的意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由售货机终端、支付系统、通信网络、支撑运行系统、物流系统及运营策略等部分组成.售货机终端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仓道、制冷/制热、照明等功能模块;支付系统包括RFID识别、支付端口、加密与验证、账单等功能模块;通信网络支撑远程监控,包括接入控制、组网协议、异常处理等模块;支撑运行系统为网络化的运营系统,包括实时查询、访问控制、运营优化等模块;物流系统支撑商品的快速部署,包括仓储管理、路径优化等模块;运营策略决定平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包括策略制定、策略下发、策略执行等模块.通过开放上述模块的使用权限,各组成模块可以支撑不同的课程开展相应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一台售货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相对算是非常简单的自助运营实体,但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备网络、机电一体化、RFID技术等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技术[5]的特征.其次从商业角度,具有物流管理、商业经营和社会管理等特征.这两个特征既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目标[6],也是创新创业的起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可以规划的是,如果一个或几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共同掌管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他们需要不断学习、运用相关知识对自助售卖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使之成为商业运行的基础.同时在自助售卖机运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收支、物流、维修、管理的等各类成本,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是创业的核心问题.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自助运营实体,但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例如暴力损坏售卖机、欺诈消费等诸多问题.只有真实的场景才会让他们去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目的性更强,效果检验更准确、更直接,也初步尝试了创业实践过程,为他们进入社会,为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造良好的开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教学实践的成果,可以对自身不断进行改进,成为一个持续“进化”、成长的平台,这使其具备了智慧平台的特征.

6N+U教育模式与传统实践场景的区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真实场景教育模式的实例能覆盖从计算机相关专业到经管相关专业,覆盖专业众多,成为一个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并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过程中.主要原因是自助售卖机的技术体系和使用场景使然.那么,同样的道理,针对其他专业,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思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校园中具有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等环境,利用它们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境,就是N+U教育模式中的真实教育场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区别可以看出N+U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实践场景教育能力的提升.传统实践场景[7]都是在校园环境之外的附加,特别是“N+”时代,很多这样的附加场景[8]非学校自我能够管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最终效果也不明显.例如很多高校都建有创新实验室,重复购买了大量的机器人和其它自动化设备,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但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总是在追赶技术,最终实践的效果并非创新,而是一种变相的“山寨”.基于校园环境还是在此之上的附加是“N+U“真实场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一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对现有校园的“有机”改造,将对校园教育环境中各种组成部分进行模块化改造,成为教学实践的场景.由于多年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特别是当前的校园“智慧化“建设,校园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了满足真实场景教学实践的改造条件.这种改造在资金投入的作用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改造随着教学实践还会不断的动态变化,自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实践环境能否自适应的变化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二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传统实践场景与校园环境的结合,它脱离学校无法独立存在,这种改造产生出的效果将会对校园环境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不仅可以由学校来评估,而且可以由学校完全掌握改造的方向和深度,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三个区别.

7未来的发展

当前的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取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导致知识传授的模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无论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造,教育模式先后出现了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随着各种授课平台的衍化变迁,传统的集中式授课环境-校园也将不得不变化,如果不能发挥校园所具备的真实教育场景的优势,将在这场知识革命的时代被淘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N+U教育模式的结合,给出了智慧校园更高层次的定义,并通过自助售卖台开发出了真实场景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实例,为这种校园变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对原有校园改造以便能够为教学服务,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教学人员充分理解教育的目标,后勤人员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信息化部门提供充足的信息处理工具,使校园成为一个“智慧“有机体,产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涛,张卫国.教育的重构:真实场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3]吴颖骏.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25-26.

[4]凌涛,王玉琳.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P].中国专利号:201611033649.92017-1-20.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R/OL].000014349/2015-0007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6]陈谟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07-29.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高校 物联网 技术特点 应用研究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依照物联网信息交换协议和通信要求,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跟踪、定位、监控与管理功能。对于物联网技术,其基础是互联网,并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通讯中来完成交互与识别。高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以IP/CDMA为接入手段,从满足师生对校园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功能服务上来实现数据传递、信息交互。如RFID射频技术,可以从一卡通功能上来满足学生身份识别、饭卡扣费、学生签到等。

一、物联网技术内涵及特点

从概念来看,物联网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络,能够从信息技术上来实现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并在相应协议下进行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从系统架构来看,物联网技术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层,作为物联网的最基础层次,主要通过传感器来对周边现实生活或虚拟生活的识别和感知,并搜集相关信息和数据,为系统识别和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二是网络层,作为物联网的中间层,主要从网络传输环境中满足信息的精确、安全、准时传输;三是运用层,作为物联网的最高层次,能够从数据分析中来与用户终端进行信息沟通,并依据智能化软件来实现对某些管理或操作的授权。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来看,智能化、自动化,共享性和连通性是其主要特点,也是确保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信息交流的基础。

二、物联网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基于特定终端的现代信息交互技术,在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在教学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来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如物联网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将虚拟学习环境与现实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关联,来实现人机对话,并从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中来实现知识的呈现与传递。特别是在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学生与教师在智能化物联网平台中,将所学知识与课程资源进行拓展,丰富师生之间的交互,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手段上,特别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拓宽学生实验渠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如物联网的介入可以为师生实验教学营造安全、智能的教学环境,学生也可以从物联网中进行远程控制实验器材,便于从信息实时采集中来呈现和汇总实验数据,提升实验的真实性。

(二)在学生管理上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衔接,有助于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如在校园考勤管理上,利用RFID技术可以从学生跟踪服务上,来进行自动侦测和统计学生的考勤情况。如在校园的道路、走廊、教学楼入口、地下室、图书馆、楼顶等地点安装RFID识别感应器,通过学生佩戴的学生识别卡来进行位置跟踪,教师可以通过物联网快速查询班级出勤情况,以及各位学生所处的位置及状态。同时,在学生安全管理上,学校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分级管理,通过设置不同区域的感测器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在楼顶或校园工程施工等不安全区域,当学生距离较近时发出危险报警,并利用语音警示和通知相关人员到场进行处理,增强了安全管理准确性、及时性。另外,在高校门禁系统设计上,利用校园学生一卡通来进行学生身份识别,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

(三)在后勤服务上的应用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对于后勤工作中较为繁琐的环节,物联网技术能够从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上提升管理效率。如校园一卡通技术,最初在后勤食堂管理中应用于消费刷卡,从而便于学生与后勤餐饮服务之间建立快速结算,提升了学生就餐管理水平。

三、物联网对构建智慧校园的积极作用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校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打造智慧校园。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物联网技术所搭建的智慧校园,首选转变了教学方式,也为广大学生学习创造了条件。物联网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做教案,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声音指令、触控等方式完成教学设备的操作,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同时物联网技术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上,学生可以利用自助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连接到物联网中,对所感兴趣的资料进行下载和分享,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再者,物联网可以拓宽教学资源,利用物联网的传感技术,融入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从直接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中来拓宽学习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二是有助于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物联网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教室多种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如利用光线传感器来调整教室窗帘的开合,也可以根据光线亮度来调整教室的灯光,利用声音传感器来完成对相关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和控制,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便利、快捷的学习氛围,增强人性化教学。三是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物联网与智慧校园的衔接,在学校校园网基础上融合物联网,从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特别是在智慧校园中,物联网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合作与互补来优化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也能够从物联网技术中吸收其他院校的优势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四是有助于简化校园生活,在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中,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学生、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及其他周边设施资源的全面整合,利用RFID感应系统,持卡来完成多项应用功能,简化了日常生活。五是有助于提升校园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校园,利用设置的RFID感应设备,从校园的安全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和服务中来实现校园管理的自动化,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对校园进行全面监控,保障学生安全,利用学生标识牌来进行校园定位、跟踪管理,设置安全隐患监控,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便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智慧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教育已从单纯技术设施的集成化,提升为整合了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巨型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智慧教育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我国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部分之一,是一个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加突出强调的是校园内的智慧教育,因此,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智慧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关键主体,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整合、共享区域内的科研、教学、管理等教育资源和应用系统,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我国智慧教育建设,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加快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型教育环境”。

自2010年起,我国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智慧教育的发展规划,建设的侧重点和思路各不相同。上海在智慧教育建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条是智慧教育应用的研发,先后提出了“数字教育工程计划”和“数字课程资源+移动学习终端+教育服务平台”的模式,并且以“上海学习网”为依托,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终身学习档案建立等服务。2013年,上海建成全国首个100G主干教育宽带网,开通了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服务平台、网上公益课堂、高校 “跨校认证”等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远程共享。广州以“一网一平台两库四中心” 为重点,研发了天河部落、师生多媒体创作天地、网络教研系统、易时代3D仿真虚拟机器人系统、中高职虚拟商务中心等一大批特色应用项目。南京市在确保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事业单位全部静态10M以上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建成了资源总量达到3T的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Moodle平台”、“教育博客”、“小学数学万用拼图”、远程网络教研等教育信息化技术,还实现了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90%的教育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在线办理。宁波更加注重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强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最具代表行的是“191网校”项目,宁波市教育部门组织拍摄了宁波本地名特优教师的课堂录像或讲座,推出“网络公益家教”“名师大讲堂”等专题栏目,内容紧贴新课改的重点难点,创新了网络教学模式。

三、智慧教育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智慧教育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智慧教育”是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衍生发展而来的,出现的时间较短,国内也尚无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智慧教育基本体系架构。2.忽视“软实力”的发展。国内智慧教育的建设都在比拼校园网络普及率、教育教学设备、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的建设,但是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才培养、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等“软实力”的发展。3.“信息孤岛”难破解。在省、市、县,每个教育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数据库、操作系统,甚至是市区之内的不同学校之间也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网,造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大量存在。4.教育体制保障问题。由于智慧教育提出的时间比较短,目前仍存在着原有的教育评价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等与智慧教育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1.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智慧教育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教育体制保障

智慧教育建设工作的开展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要能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信息化发展方向和策略。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整体工作。首先,建立智慧教育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智慧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源头上避免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其次,保证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持续增长,优化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比例和投入偏向,确保各项建设投入的持续有效性;再次,建立教育工作问责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2.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提高建设效益

一是以信息化应用需求为导向,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促进校际之间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三是采购绿色环保IT基础设施,打造绿色IT新产业。

3.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

优质资源的匮乏以及效用低下一直是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新“瓶颈”。首先,关注用户需求,建设精品数字课程;其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数据交换平台;再次,制定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共用机制。

4.创新师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方式,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社区、家庭中的应用

智慧教育是智慧的人和智能的技术的互动,没有了人的作用,再智能的技术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要加强家、校互动网络建设,增强学校对社会、社区的服务功能,设立“信息技术社区服务日”、文明上网监督家委会等,鼓励学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6

开展的读书节活动,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又能使人的理想境界得到升华。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节活动讲话,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读书节活动讲话1尊敬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校园首届“读书月”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我们知道,读书就是在和最崇高的人“对话“,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并能够点燃努力拼搏的信念。记得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在一定意义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真善美。学校举办“读书月”活动,初衷就在于:在全校师生中间,倡导一种热爱读书的风尚,营造校园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大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打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我们要重视阅读,崇尚读书。

我校本届“读书月”的主题为“翰墨书香梦想起航”。围绕这一主题,学校将开展“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故事比赛”、“读书征文评比”、“读书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师生读书活动,还要进行创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等活动。我希望全校师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读书月”的各项活动中,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文明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实现个人乃至学校的跨越性发展。

作为一个和你们一样热爱读书的同事和师长,我还有一点想法提供给老师们和同学们。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走进书海遨游一番时,请带好两样东西——认真的双眼和思考的大脑。因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我们的头脑自己去思考,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样才会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但当你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读书,是一项个性化的体验,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而读书要得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是一种心灵活动。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由视读书为苦事而逐渐成为雅事

老师们、同学们,热爱读书吧!让我们与书为友,使教学质量上台阶、创佳绩;使队伍建设争一流、出名师;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建一个智慧和谐的魅力校园。

我们要利用好图书阅览室,安排师生集体阅读。我们在校园网站上建了“快乐书吧”专栏,学校创办校报校刊助推读书活动,学校与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要求师生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体会。

同学们、老师们,天道酬勤,宁静致远!让我们的校园里弥漫阵阵书香,让书香伴我们一路前行。

我们的读书口号是: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成长! 最后,预祝我校“读书月”活动圆满成功!让我们快乐学习吧!

读书节活动讲话2尊敬的各位领导、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让你欢欣鼓舞,也能让你泪流满面;它能让你拍案而起,也能让你抚腮沉思;它能让你收获真知,也能让你收获智慧。它,就是书!

从小我就酷爱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更是一种超越!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他还说:“书籍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人通过读书可改变自己。”

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好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典,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现实告诉我们:即使是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读书学习仍然是每个人学会生存的必要手段。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命运;读书,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同学们,是书给我们打开了窗户,使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看到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看到了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是书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变得丰富而充实。我是一名“书痴”,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些课外时间走进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在书海中畅游,读书给了我们快乐,读书给了我们见识,读书给了我们品德,读书给了我们营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民族和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我们一起步入书的海洋,乐读书,读好书,做努力建设和谐家园的社会栋梁!

在这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初春时节,我们又迎来了全民读书月活动,相信读书月活动的开展会如同一缕和风,吹向城镇,吹向农村,吹过机关,吹过工厂,吹到田野,吹到校园,让我们在书香中感受温暖与力量!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里相约,一起走进书的世界,沐浴书香,感悟生活;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我们的内心因为读书而充实,让我们的双眼因为读书而闪亮,让我们的每一天因为有书的相伴而变得更加美好,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家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谢谢大家

读书节活动讲话3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日子里,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密州路学校隆重举行第7届读书节暨阶梯阅读推进会,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通道。我们诸城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读书的风气可谓历史悠久。当年苏轼在密州时,曾说:“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对此,我们每一个诸城人,都应该感到无上光荣!优良的读书传统,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教育局通过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和报刊,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等方式,培养了师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逐渐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密州路学校是我市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以“追求教育幸福,启迪生命智慧”为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真”的校训,着力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信息校园,以“科技教育”和“规则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受家长和社会认可。学校扎实推进高效海量阅读,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特别是近期开展的阶梯阅读,通过阅读考级制度激励广大同学积极投身阅读,做法新颖,成效很大。

下步,希望学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创建阅读品牌学校;希望全体教师再接再厉,继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做好学生的阅读引路人;希望全体同学以读书节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活动,享受读书生活,提升读书境界,为实现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祝本届读书节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读书节活动讲话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伴随着明媚的春光,满载着激动和喜悦,泰安二十中学首届校园读书节在此刻拉开了帷幕。这将成为我们崇文中学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崇文中学自己的节日,我建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共同庆祝这个美好节日的到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富有,可以使人道德更加高尚,可以使人生命更加亮丽。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学校;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学校;读书让生命价值得以提升……“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全校师生的一种信念和永恒追求。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马克思说过:“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由此可见,在书籍里我们可以获得无穷的知识。

歌德说过:“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凯勒说过:“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明代的董其昌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法国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汉代刘向还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从这里我们会懂得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可以塑造我们崭新的人生。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还说:“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由此我们会明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休息,是一种解脱,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它可以养心益德,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杨雄说过:“能读千赋,自能为之。”苏轼说过:“厚积而薄发”由此可见,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多读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读书改变人生,这是因为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还因为读书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既要学习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社会学问。科学知识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社会学问则用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不论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不停顿地进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不仅要学会做事,而且要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读点学会做人的书,借鉴别人人生的经验,就好像使自己重新活了一遍。人生的课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是最最重要的课程。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是这个意思。

读书也将影响和带动了社会文明:学校教育影响家庭,学生行为感染了家长,学校文化延伸到社会,必将带动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使数千个家庭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回到家里,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功课的学习,然后就是课外阅读,带动得有的家长跟他们一起读书、交流。

总而言之,读书应成为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那一部分,书是知识的海洋,是信息的仓库,是经验的总汇,希望大家学习古人“孙康映雪”的精神,挤时间读书。多读一本书,就多一分丰富,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在读中学,在读中乐,与书为友,天长地久,让我们共同营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以至一个大大的浓浓的书香世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爱书吧,它是一切美好诞生的源泉!”

最后祝愿我们全校师生在读书节里,收获累累的硕果,交上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永远铭记:读书改变人生,学习成就未来。

谢谢大家!

读书节活动讲话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春风伴着新绿,童音伴着书香,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北园小学第十一届读书节正式拉开了帷幕!

朱永新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充实而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阅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实现理想的希望之火。

近年来,北小师生沐浴在书香中,徜徉在书海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读书让师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气质更高雅,让我们的校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今年我们读书节的主题是“情系州城、沐浴书香”。围绕这一主题,学校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主题队会”、“班级读书会”、“读书沙龙”、“经典诵读”、“征文比赛”、“校园图书漂流”等。在读书节期间我们还将评选百名“阅读小博士”、“书香家庭”、“书香教师”,并进行表彰。

为了能让同学们在本次的读书节中快乐读书,读有所获,我们想对大家提出这样几点希望:

1.每天必须要保证至少30分钟的时间用来自由读书,并学会写读书笔记。

2.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读书感受,相互推荐阅读到的好书。

3.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书,共创书香家庭。

4.在学校活动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多样的班级读书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友,捧起书本,翻开书页,在安徒生童话里陶醉,在唐诗宋词中穿行,在无声的语言里,看人文与科技共舞,赏经典与时尚齐飞。让班级响起琅琅书声,让校园飘散浓浓书香,让我们一起做快乐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