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现状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发展的模式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因此电力企业要想顺应市场趋势,就必须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供电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通过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来实现,下文中笔者将从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对该问题展开论述,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2、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2.1 服务手段落后

在我国,电力企业处于一种行业垄断地位,因此由此导致了其营销手段较为落后,有关管理人员并不注重对营销工作的投入和管理。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就相对较差,通常表现为基础服务设施的落后以及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陈旧,不仅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用户的问题,还会影响企业形象。

2.2 市场观念淡薄

同样是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质决定了其对于市场观念和意识的淡薄,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自身的经营活动中,并没有危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的把握并不准确,更不用提具备相应的竞争意识。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的产品的销售日趋困难,电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等问题。

2.3 营销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由于营销管理观念的落后,导致了电力企业在对营销部门进行人员配置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筛选,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不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营销需求,致使电力企业的产品销售陷入困境。

2.4 法制意识不强

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任何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一些专业的法律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现状来看,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其营销出现困境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

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电力企业改变目前的营销现状的最重要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有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加强对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的管理,积极的引进先进的营销制度和体系,聘用专业的营销人才,全面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影响水平。另外,从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水平的角度来看,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各种陈旧设备的改造和更换,进行全面的线路检查和检修,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供电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扩展产品的销售渠道。另外,从目前的电力营销的管理上来看,还存在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抄表工作效率低下,新技术的应用还并不普遍,变电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也不高,这都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逐一进行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入手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一个全新的高科技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其次,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再次,提高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3.2 合理运用电价政策

电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其价格也严格的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管控,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不得随意的更改电价。电力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照有关标准收取电费,并灵活的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来进行产品营销。遇到电价分类等复杂的问题,要在收取的过程中,对用户进行认真的介绍和详细的分析,说明其工作的执行和参考依据,避免发生各种电费纠纷。

3.3 不断开拓科技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家用电器产品进入了市场,这无疑给电力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目前一般家庭用电结构来看,照明基本上是电力的市场,其他家用电器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而炉具则基本还不是电力的市场。电器产品的优点就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有自动保护,可以预调,使用方便、干净、无污染,这些都是使用其他能源的产品无可比拟的。以往电力营销部门都较忽视电力的广告和宣传,在电力充裕,市场竞争的今天确实应好好考虑广告和宣传的作用。在宣传电力安全可靠,保证供应的同时,适当宣传各种电器产品的优点、特点和安全使用方法,不失为争取用户的好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适当的宣传、广告,那些带有现代气息的先进的家用电器会不断进入每一个家庭,逐步成为我们的用户。

3.4 提升营销服务品质

我们应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完善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科学、系统、定期的客户满意度测评,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除通过呼叫中心的电话回访、满意率调查问卷、社会行风监督员的评价、召开客户座谈会等手段进行满意度指数测评外,城市营业窗口应广泛推广客户评价系统,由客户直接选择评价类别,对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全方位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要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新型用电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力需求管理与服务,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动,要向客户提供高效益的、不间断的、十分便捷的服务,改变营销方式,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用户是上帝的观念。

3.5 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高素质的营销人员首先必须从思想深处消除做为垄断企业员工的优越感;要求他们把让客户满意作为营销工作的出发点,要用全新的思想来理解电力营销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的意义;要求他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和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树立一种永无止境,终身受教的思想观念。企业要进行用人机制的改革,打破终身制,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危机感,注重抓好员工的创新培训,引导、启发和激励他们焕发出创新的灵感、创新的思路和优先发展的特长,使员工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使学习与创新互相促进。在员工的培养上,企业还可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进交流合作,进行在职教育和脱产培训,使员工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谁将赢得市场的主动。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2

【关键词】民营高校;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现状及原因

1.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状况分析。

我国的民营高校由于在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同类高校竞争中均处于弱势,因而,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高校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

1.2 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造成民营高校过高的人才流失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2.1 社会因素。

在我国教育机制分为公办和民办,公办的高校是以国家教育部拔款创办发展的学校,而民营的高校则是自己筹集资金创办的学校。这样再在发展上已经处于劣势,当然在待遇上也比公办高校要差的多。近年来大学急剧扩招,人才需求却没有同步扩大,就业形势严峻,以至于大学生存在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家长、朋友都向学生灌输“骑驴找马”的观念,在没有找到合适单位的情况下,先找到一个落脚点,边工作、边寻找理想的单位。像民营高校这种实力比较弱的单位就成了跳板,一些根本不想在民营高校工作的人才,先找容易就业的单位,一旦有了合适的单位马上远走高飞。也有一些人才将单位作为积累工作经历的跳板,以便二次就业。这样民营的高校即使招聘进来优秀的人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考公务员和跳到好的单位。据对重庆某高校人才流失统计显示,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中,每年考取公务员占流失人才的百分之六十。

1.2.2 民营高校本身因素。

不管是办校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远不及公办高校,而且,一般来说民营高校的稳定性比公办高校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民营高校的影响比对公办高校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民营高校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公办高校的风险。有些民营高校中为了吸引人才,参与竞争,在招聘时不得不实施高薪承诺,一旦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各种承诺又难以兑现,使引进的人才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结合其它一些原因,往往很难留住人才。

1.3 组织因素。

是指企业自身存在不足而导致人才流失。中小企业的自身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 随意选拔与配置人才。

民营高校大多股份制合伙经营。在管理模式上不集中,较为分散。在选拔人才和人员配置上都存在随意性。并且在人才的升迁上存在各个关系网。在各个民营高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人才网的结构是老年人居多,并且担任的是各个重要部门的领导,且都是由各行各业的返聘的退休人员。这样对于年轻的人才来说,有的是感觉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展示自我的空间,有的是感觉自已即便努力工作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其次是退休人员多属于第二次就业,对福利待遇没有多大的要求,有份工作并减压退休后的空寂就行,这样就使得民营高校总体待遇水平不能提高。

1.3.2 缺乏人才后期投资。

大多民营高校忽视员工培训和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人才在参加工作后培养的周期比较长,需要拥有的知识比较多,且他们工作之后比一般的员工更重视知识的更新和补充,随时需要进行充电,更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民营高校培训是促进员工发展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民营高校处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得多,给予得少。并且由于资金有限,民营高校为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最容易被削减的。

2 改善人才流失的对策

2.1 改善激励机制。

给员工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平台,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以希望,给员工以动力。没希望,看不到前景的民营高校,是无论如何也激不起员工的工作热情的,这样在民营高校也不可能让员工安心工作。要给员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的平台,可以着手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通过正当竞争上岗。在很多民营高校,一旦出现岗位空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从外部招聘,而不考虑从内部提拔;也有的民营高校,即使想到了先从内部提拔,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竞聘机制,或者是因为太熟悉内部员工,看到的总是员工的各种不足而看不到员工的诸多优点,到最终,还是会考虑从外部招聘,在他们眼里,总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事实上,这对员工的打击相当大。

2.2 加强培训。

给员工提供足够多的培训机会。海尔的张瑞敏曾对他的管理人员这样说过:员工刚进入公司素质不高,不是你们的错,但一段时间后,员工的素质还是不高,就肯定是你们的错。可见,对员工的培训是多么重要。只要善于开动脑筋,你就会发觉,培训可以无处不在,可以随时随地,如现在流行的一分钟培训。

2.3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调查清楚同行薪酬水平,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另外,对于不同行业有共性的岗位,你还得清楚社会岗位水平。因为这些大众化的岗位本身并不受多少行业限制,如果你给出的岗位薪酬水平过低,即使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也不会对该岗位员工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2.4 提高福利待遇。

由于很多民营高校在提供薪资待遇方面缺大手笔,这种情况通常表现薪资水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公办校或者竞争对手给出数倍于原来的待遇时,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情感的力量等因素就显得非常脆弱了。另一方面也可能出于保留人才的考虑,民营高校在薪酬组合设计上长期激励有余,而短期激励不足,不能将有限的资金在工资、奖金、福利、股份等方面根据员工的偏好和需求进行最优设计。

2.5 搞高科学人才管理机制。

民营高校要长久留住优秀人才,就要给予这些人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人人其实都需要一个事业感和空间感。民营高校必须要做得好这一点,给关键人才做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他们一个能够让其展示其才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这样才有助于留住人才,保持民营高校健康发展。与未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相比,其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比后者高出2.2倍。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首先,要尊重人的差异,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其次,民营高校要将传统单一的职业通道转变为横向技术通道和双重职业通道等多种职业通道模式,为各类人员提供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轮换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 李焱. 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探因与保留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3): 159-161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3

关键词:课堂意外 现状分析 建议对策

一、调查目的

为了真实地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对“课堂意外”问题现状,以便制定相应有效的对策,提高语文教师应对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特设计了“语文教师应对‘课堂意外’问题现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2015年1月,对几所小学84名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师应对课堂‘课堂意外’问题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既有刚工作的年轻教师,也有具有20多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既有市区骨干教师,也有普通教师。本问卷主要从“对待‘课堂意外’的态度”“应对‘课堂意外’的方法”“备课的实际状况”“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等方面共设计了二十题封闭型选择题。本次调查共发放84份问卷,收回84份有效问卷。我对问卷结果进行准确统计,算出百分比,编制了统计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待“课堂意外”的态度――想说爱“你”不容易

1.尚未重视“课堂意外”重要性

课堂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很重要位置。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老师过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成功,而非学生的成长。问卷第1题的数据可以看出,有71.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自己精心预设的教案是否顺利实施,教学流程是否流畅,只有23.8%的教师将目光聚焦学情,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及时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问卷第19题是调查教师在日常的教研课中关注的是什么,38.1%的听课教师关注的是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33.3%的听课教师关注授课教师教学流程是否顺畅,14.3%的听课教师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14.3%的人关注的是授课教师处理随机生成问题的方法。

2.害怕出现“课堂意外”

从对第4题“您担心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吗”的回答中可以发现,85.7%的教师不希望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总希望一帆风顺到下课。问卷第5题“您对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所持的态度是”,62%的教师选择“置之不理”,还有19%的老师选择“感觉很厌烦,会训斥几句”,仅有19%教师选择“想办法巧妙应对”,可见课堂上的“课堂意外”是许多教师避之不及的!

(二)教师应对“课堂意外”――心有余而力不足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按照教案机械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预设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是有一些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个性化提问,往往束手无策。对于第2题“课堂上,您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案吗”的回答也是出乎意料,只有9%的人经常做到,超过91%的人是很少调整或基本不调整,只是一味地按照既定的教案去逐步落实。这其中不少人是不知如何应对“课堂意外”而“不调整”或“较少调整”。问卷第7题,“当您的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时,您的表现是”,14.3%的人选择“能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巧妙应对”,28.6%的人选择“有时候会处理,有时候不能处理”,而有57.1%的人是“经常手足无措”,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面临“课堂意外”是不仅缺乏心理准备,更缺乏急中生智的应对方法。又如,第14题“课堂上,您有过不知道学生答案正确与否的经历吗”,答“有”的占61.9%,可见我们教师应对课堂意外还有很多不足,确实需要提高。与之相关联的第15题的回答则要有意思的多“如果有,您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四个选项表明不同的态度和机智,14.3%选择“训斥学生七岔八岔”的,明显不能接纳学生质疑。

(三)缺乏精心预设,面对“课堂意外”――临阵磨枪,既不快也不光

应对“课堂意外”,教师除了要有开放的心态,还要精心备课,这样在遭遇“课堂意外”时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现实并非如此。从第9题的选择可以看出,33.3%的教师是“自己精心设计教案”,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根据现成教案修改”或“照搬现成教案”。第10题“您的教案一般什么时候完成?”71.4%的人提前一周,28.6%的人是“上之前匆匆写就”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课前不钻研教材,不分析学情,不精心设计教案,怎么可能在课堂上应付自如呢?第11题“您在写教案时会设想课堂上出现哪些情况吗?”28.6%的人“经常会”,66.7%的人“偶尔会”,4.7%的人“基本不会”。问卷第13题“您在备课时会考虑同一环节出现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吗?”23.8%的教师选择“经常会”,61.9%的教师选择“偶尔会”,14.3%的教师选择“基本不会”,这样的缺乏精心预设的备课,是不可能巧妙应对“意外”的。

(四)怕学习,怕写教学反思――心中无“粮”,上课就慌

有的老师不理解写反思的好处,如问卷第16题“您每节课上完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吗?”,有9.5%的教师从不写,28.6%的教师偶尔写,38.1%的教师经常写,只有23.8%的人一直坚持写反思。我们看到还有不少老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反思对于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是多么重要!第17题“您的教学反思侧重于写”,选择“学生学习的状况”的占 66.7%,选择“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处理评价”的占23.8%,选择“其它”的占9.5%。这又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知道教学反思如何写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思考与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在提高应对“课堂意外”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需调正心态,积极寻求应对“课堂意外”的有效策略。

1.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这就说明出现“课堂意外”是很正常的。学生提出的“课堂意外”,其实体现了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有利于其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2.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情变化,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面对学生的突如其来的提问和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要多一些宽容、欣赏,多一些机智和艺术,抓住“课堂意外”的新生成,使得课堂充满灵性,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3.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充分预设教学环节与教学问题,做到在遭遇“课堂意外”时能够从容应对。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 供给 需求

一、市场营销人才的供给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营销能力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性的进步。现在,我国企业正处在一个最需要营销而又最缺乏营销的时代,从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以及其它角度来看,人才市场在日趋成熟,各类人才需求数量继续呈较快增长趋势、供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从简单的销售部门阶段到现代的营销组织,对应着营销职能的变化,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优劣的关键标准,首先要看的是营销业绩的高低,而营销业绩高低又取决于该企业营销资源的实力——硬资源实力(如设施及资金)和软资源实力(营销意识及营销管理能力等)。而针对于营销方面的成功要取决于是否有一批理论扎实、技能娴熟、经验丰富、思路开阔和踏实勤勉的高级营销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人员是现代企业人才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目前劳动力市场营销人才的供求基本平衡关系状况来看,按岗位层次划分,企业最缺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按岗位内容划分企业最缺销售人员,按岗位特征划分企业最缺有行业背景的销售人员和复合型知识的销售人员。高校学生大学毕业后经过若干年的企业实践历练,才可能成为企业营销管理干部。所以,市场上最缺的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不大可能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录用,因此,企业清楚的认识到要解决营销人才供需结构上的矛盾更多的要依靠企业自己解决,这个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其中关键问题是人才结构与素质的差异问题,即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营销人才十分稀缺,而社会上大量供应的都是低水平,简单操作的一般营业员,可是这些人企业并不需要,企业需要的是可以成为链条中关键环节的营销人才。

二、市场营销人才供给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市场营销人才供给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即数量、质量及结构问题。

(一)市场营销岗位的需求分布

剧我国企业调查统计,企业中较为缺乏的是有一定经验的营销人才,对其技术含量有持续的需求。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来源

市场急需有行业背景的市场营销人才缺乏,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背景相当复杂,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看,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并不一定是市场营销科班出身,从企业营销人员所学专业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出现的频率最高为,其次为经济类专业,第三为工商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这说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是企业营销人员重要的来源。企业营销人员的基本来自于本地区人才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媒体广告招聘、熟人推荐介绍等等。

(三)人才质量不高,学校培养模式与企业融合困难,需要企业自己培养

目前,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当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我们在考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同类专业的竞争,努力构建专业特色,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类别专业之间的竞争,确立专业不可替代性优势。其中大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企业关系不大,要通过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再加上企业实践锻炼其中培养自己的营销能力,在学校应该解决的知识素质层面,认为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毕业生最缺的依次是行业知识、竞争者和客户知识、商品知识和商务礼仪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最缺的依次是商务谈判技能、营销策划技能、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能和口头表达的技能。

(四)企业营销岗位仍较为单一,减弱了对高层次营销人才的吸引力

企业的营销涉及了包括从销售到特许经营等不同的职能,但就某个具体企业的营销职能而言,大多数企业营销只意味着销售和营销策划。市场研究、渠道支持、公关、网络营销等职能被提及的均不多。营销职能的单一性使得营销工作对那些具有复杂知识结构的人和怀有不同就业期望的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

(五)营销人员知识和能力素质老化

在企业营销活动中,企业营销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掌握能差,学历水平也是高低不等,在现在的营销企业中营销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很少,普遍的是能说会道、天天往外,长此以往,必然使企业现有营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老化,无法适应全球化营销人才的竞争,从而降低企业的营销竞争力。

三、营销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展望

(一)营销服务类人才供需比急剧拉大

随着就业形势不断变化,求职者就业观念已适当地进行了转变,从以往的“要稳定、要轻松、要面子”到如今的“找机会、求发展、求创新、求高薪”。营销人才难求已是劳动力市场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而近期市场的供需差异就更能体现完全市场化导向的就业趋势发展。随着营销产业的日益成熟和相关培训机制的日益规范,新型营销将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企业、商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纷纷扩大销售人才队伍,从而导致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

(二)培养目标及定位,提高质量要求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政策宽松,国外品牌在国内的销售,给国内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从人面对的不只是产品的竞争,市场营销人才也开始有较大的竞争。同时也就需要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更多考虑的是精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但是这方面,我国营销人的专业水准、做市场的能力和营销观念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使营销类人才变得更加抢手,因此营销人才的短缺也是一种质量上的短缺。培养可从事商品销售、市场开发、市场调研、企业经营策划等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这就要要求学校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按市场需求与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新经济的人才需要。

(三)数量增加

在制造行业里,家电制造业的价格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最切身的体会。一方面企业要加快生产步伐以提高设备运转率,另一方面,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需求,产品间的竞争也日益残酷。这种营销人才的需求率先从家电行业铺开,然后在日化行业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席卷医药、保险、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最后演变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效应及市场效应。因此营销人才一展身手的创业机会将会很多。

(四)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型

纵观近几年企业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多数企业要求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其他对应聘者的要求条件较少。从长远来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懂得市场营销的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会逐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目前看来,像医药代表、医疗器械等对营销人员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行业已经在用人条件上提出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所以,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需趋向平衡的情况下,随着非营销专业人才转行到营销行业,企业将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向既懂得营销技能、又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才方向转变。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诚信、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肯定无法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掌握好较强的营销知识,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也是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玉茹. 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现状及培训对策探究[J]. 中国人才,2011.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策略;写作策略

一、小学语文写作

小学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用语言文字来展现自我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对世界及生活的认知和体现,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现阶段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提到写作,学生就会感觉到头疼,感觉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脑中一片空白,没有素材可写,或者即使头脑中有素材,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来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入写作策略这个话题。

二、写作策略

所谓的写作策略是指写作主体对与写作行为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它讲究写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写作的技巧等,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写作策略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写作策略知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知识培训,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语文写作策略知识,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三、写作策略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写作策略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写作,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对这些素材该怎么去描写,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又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物,解决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无事可写或对事物描述不具体的现象发生。如,在描写“春天”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发芽、河水融化等来描写,同时可以采用排比、拟人等手法,从而表达自己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之情。

2.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过程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知识的讲解,即通过语法结构、句型结构和文章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促使学生自身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

既然写作策略知识对学生的写作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策略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四、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写作策略知识的指导

只对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进行练习,考什么就培训什么,因此,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很多教师对写作策略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写作策略的教学没有足够地重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策略知识的讲述过少,使学生无法掌握写作策略知识,更别提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了。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根本听不懂写作策略知识或者认为讲述这些知识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等,因而不重视写作策略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进步比较缓慢。

五、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来进行写作策略知识的传授,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现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充分的考察,层层筛选挑拣出来的,每篇课文都运用了高超的写作策略,并且十分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写作策略知识,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长写作策略知识。以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作者是采用什么写作手法来描写小露珠的呢?通过这些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来表达作者什么的感情等,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灵活地运用。

2.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换位思考,往往很难描述除自己以外的人物心理等,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五年级《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为了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话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通过表演既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可以让学生体会“给”者与“拿”者两个人物的心理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写作策略知识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加强写作策略知R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程 适应性现状 问题 研究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育推行新课程的现状

1.教师推行新课程积极性不高。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础稳固、了解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老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很多老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这种教学理念,对新课标准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没有将新课程推行落到实处。

2.很多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小学生的家长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虽然教育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传统教育对家长的影响还是很深,所以很多家长对新课程改革表示很不理解。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要求,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前和课后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就不能发挥本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负担加重之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因此很多家长不理解课程改革,更不支持新课程的推行。

3.学生适应程度不高。小学数学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适应程度不高,很多学生不能按照要求进行预习,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作出回答,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习惯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模式。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进行预习,教师在讲课时也要对预习情况作出检查,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就使新课程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

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实用性的问题。由于我国课程改革开展得较晚,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材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传统的教学注重结果,过程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新课程中增加了对过程完整性的要求,但是在课本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预习时只看课本并不能了解解题的过程,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也是一知半解。教师必须再次进行讲授,书本上的原理才能得出完整的过程和正确的结果。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教材的实用性不高,学生自主学习时很可能被误导。

2.备课时间不充分。小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少,数学又是主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这个要求可以让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对上课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很多教师在课下还要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备课时间不足,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因而备课质量较差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做好备课。

3.学校图书馆没有充足的书籍。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可以通过跟同学讨论或请老师解决,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只有大量地翻阅相关图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小学的图书馆藏书较少,尤其是数学类的书籍更少。这也是学校推行新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如果书馆藏书量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严重阻碍新课程的实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大多数教师对推行新课程持积极态度,但还是有很多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向教师讲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让教师明白推行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能够理解新课程的推行对教师本身带来的挑战,教师必须直面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运用新课标。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观念,才能使新课改走得更远。

2.增加多媒体设施。多媒体设施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图示在运用多媒体后将会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但目前很多小学还没有多媒体设施,只有在更大的范围内配备多媒体设施,才能够使新课程得以顺利推行。

3.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推行新课程之后,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让家长旁听教师上课,让家长能够直接看到新课程推行之后的教学成果,方便家长提出意见,消除对新课程的偏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也可以让家长看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家长真正和老师一起督促学生进步。学生学习进步了,家长就会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组织学生家长旁听教师上课,可以让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新课程的要求,理解学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家长就会理解学校,支持学校推行新课改的措施。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学习进步,使新课程实施起来更有动力。

4.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教师间相互进行交流,才能对学生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教师间的交流还可以扩大到对备课教案的交流,这样能够使教案和备课更充分,更适合学生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促进新课程顺利推行。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在推行新课改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改推行的适应状况,提出有效的建议改变这种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做好新课程的推行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自己和学生的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于波,徐仲林.对国家课程标准适应性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部分区县中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2]李海.数学课程标准下选修课“数学史选讲”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