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心理观念 心理护理 产科 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是护理活动的过程,也是护患双方交往的过程,产科是医院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是指以孕产妇为中心,以真挚、尊重、接纳、同感、信任、理解和温暖的态度始终陪伴孕产妇及家属,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评估并了解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在护理的全过程中,通过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能,积极影响孕产妇的心理,以达到帮助她们在各自的条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的护理目的。通过在妇产科3年的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对基层医院产科心理护理技术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5~2007年收治产妇320例,年龄17~42岁,平均28岁;其中顺产215例,难产17例,剖宫产88例;病程3~7天298例,8~14天17例,15~30天5例;文化程度文盲31例,小学117例,初中92例,中专33例,大专以上47例;农村产妇75%,城镇产妇25%。

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每位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采用一般心理护理辅以针对性的个案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技术

评估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在新入院时,通过入院宣教和询问病史,从两方面评估影响护患沟通与交流的因素。良好的护患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她们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亲属之间的亲和力,把心理护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好的程度。①来自于孕产妇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性格类型、既往史、孕产史、文化程度、婚育观念等。②来自于家属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重组家庭)、经济条件、夫妻关系的类型(爱情型、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一体型)、社会背景等。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技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先决条件。护士用尊重、热情、同感、真诚、接纳和积极关注的态度为孕产妇创造一个安全、信任、温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①表达尊重与真诚的技术:表达尊重需要以真诚为基础,做到以礼相待,一视同仁,信任对方,保护隐私,完整地接纳产妇,用理解和温暖来消除她们的顾虑。尊重、真诚、热心、积极的态度会决定你对孕产妇的认同感,可以增强孕产妇的自信心,切忌用消极与评判的态度,以免使孕产妇自信降低,甚至产生对抗。②建立良好的同感技术:同感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产妇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爱护;作为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产妇及家属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感是心理护理的平台,要求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设身处地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用心去体会她们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在与孕产妇及家属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尽量花时间去陪伴孕产妇的分娩过程,让她体会到安全、温暖及被尊重、被关心的气氛。

实施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因素是护理人员本身:心理护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态度、一言一行,人生经验、自我形象、性格、需要、信念、价值观、生活观、对人的看法、态度与关怀等都是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因素。在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内在的品质越是协调一致,越能给产妇及家属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心理护理方法

待产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①孕妇新入院时,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迎接,主动关心和听取孕妇的主诉,介绍医院的环境及主管医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给产妇及家属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对于初产妇及农村偏远山区孕产妇入院后要及时清理婴儿出生后的所须物品,对物品准备不足的,要及时告知家属准备充足。②积极了解孕妇及家属当前的状态,包括她们对检查、诊断、治疗的态度,内心的感受,与家人的关系,对未来的打算等。对过期妊娠或有妊娠并发症的高危孕妇,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加强产程观察外,应多与孕妇及家属沟通交流,以防孕妇因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产生不安的情绪。③临产过程中,产妇会因宫缩而产生痛苦、焦虑、不安的情绪,护士在与产妇交流时,表情要与产妇合拍,表现出足够的庄重与专注,同时采用指导性的交流方式,帮助产妇认识产程进展过程,积极鼓励产妇,用深呼吸放松和转移注意力来减轻对疼痛的感受。因进食少导致产力不足的待产妇要鼓励和协助进食,以保证充足的产力。对产程进展不顺利需行剖宫产的待产妇,要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疏导,主动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方式,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与不安,以良好的状态去适应手术。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①分娩过程中,针对第二产程,护士要根据产妇的情况,加强宣教和指导:用启发性的交流方式,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顺利分娩的信心,帮助产妇明确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用最佳的配合方式来完成第二产程。②疼痛的护理:第二产程是产妇体力消耗的高峰,也是宫缩最密集的时段,加之会阴侧切,胎儿即将娩出,产妇的身心消耗巨大,这一阶段,护士要用心陪伴产妇,安慰并稳定产妇的情绪,让产妇感到有护士和她在一起去面对分娩的困难,对疼痛忍耐差的产妇,在保证配合分娩的情况下允许其喊叫或哭诉,护士可适当地握住产妇的手,在宫缩时,协助其使用腹压,增加产力。③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在第二产程中,产妇身心反应最大,护士要用温馨体贴的话语进行指导和安慰,避免在产妇最疼痛时在一旁谈笑风生或述说无关话题,对求子(女)心切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可先不急于告知其胎儿性别,应待产妇情绪平稳后告知并行疏导,以防产妇情绪突然低落,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

产后心理护理方法:①加强观察,重视主诉:产后不能因分娩完毕就忽略产妇的主诉。在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要注意观察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及角色的适应、对婴儿的态度,警惕产后抑郁的发生。②实施讨论性的交流与护理:产后产妇的紧张焦虑基本缓解,面临的是全新的生活。除了对产妇顺利分娩进行祝福外,可用讨论性的交流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商讨对婴儿及产妇的护理。主要内容:指导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法,改变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要充分尊重产妇,用信任和理解来解决产后遇到的问题。③对产后个别心理反应较大的产妇要加强观察,如有新生儿先天畸形、或经过复苏抢救的新生儿产妇及家属,性别期待失望的产妇,夫妻关系不和的产妇,或单身产妇,未婚先孕的产妇,有智力缺陷、精神疾病的产妇,要及时予以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使产妇感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产妇出院前,向产妇介绍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指导产妇在产褥期做好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受,以增强身为人母的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强调以产妇为中心,用真诚、温暖、尊重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产妇的心理需求,注重发挥产妇的内在潜能,始终和产妇在一起面对困难,是一套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上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是现代心理护理领域值得推行的一种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企业 信用管理 建议

一、引言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自身信用有着正相关关系,但是现阶段的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缺乏法律的制约,相关的机制不健全;企业领导不重视,等等。重视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规范健全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发展重要任务。

二、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现在发展阶段工商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总体而言还有待提升,通过实际分析调查发现,呈现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多个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管理混乱。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由N售部和财务部主导本企业的信用管理。采用这一方式的运作与管理,其实对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推进存在着较大的制约性,因为企业的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不一致的情况,进而造成企业信用管理的问题不能得到统一的解决,致使企业信用管理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其二,企业内部在制定企业的销售目标时,与企业的信用管理存在着区别,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企业的销售人员在进行相应工作的过程中,在销售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履行对企业信用的承诺,道德素质较低的销售人员可能就会对企业信用造成很大的损害。其三,从财务管理部门而言,财务管理部门没有掌握顾客与企业进行交易的一首资料,以及对客户的身份背景也不是很了解,这就会使得财务部门在进行企业信用管理时,采用不切实际的操作模式,达不到企业信用管理应有的目的。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现实意义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能彰显我国企业生产发展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尤其是大型的工商企业,在世界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更是国家的形象,信用也是确保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二,坚持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是维系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健康良好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中,竞争异常的激烈,使得市场上的企业良莠不齐。这就更加的需要不断的规范市场发展秩序,坚持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制,树立行业发展新风,创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引导行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参与市场经济运转的功效。

第三,良好的信用体制,是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有力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信用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可言的,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企业如果要在经济运行中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其中有效的途径便是企业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四、健全企业信用管理的建议

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就如何健全企业信用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所有工商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自身企业的信用管理必须足够的重视。古语云,人无信不立。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信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洪流中,要实现对企业信用的有效管理,首先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企业信用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因为,企业信用需要企业内部的员工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信用管理融入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避免因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主观原因导致企业信用管理落不到实处。

第二,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危机的爆发也许只是由一个平常的小问题引起。因此,企业信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高超的管理水平,才能应对复杂的信息环境,保证企业信用危机管理有效进行。所以,企业尤其是大型的企业必须要构建专门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专业部门实现对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全方位,专门化控制,对所有可能的出现的危及企业信用的事件,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化解企业危机。同时这一部门还可以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实现更为科学的运营方式。

第三,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的培养。结合实际分析,不难理解,企业的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都很高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在复杂的问题面前,能够准确果断地,实现内部的良好沟通,采取意见一致的应对措施。最关键的是,能够协调各部门树立企业一致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信用管理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企业也应为专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学习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第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级评价。企业的信誉如何,其客户是最有发言权的,并且客户给出的评价是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的。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将客户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纳入到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信用的等级评价。

第五,企业对客户进行资信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中,推行资信管理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指企业的信用管部门和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客户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具体做法是,搜集客户的资料,构建完善客户信息数据库,根据交易记录或工商管理部门和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企业信息,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模型,对客户的综合信用做出科学的评估。

五、结论与讨论

笔者在文献研究和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健全企业信用管理的五点建议:其一,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视和深刻认识;其二,企业设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其三,管理者素质培养;其四,企业客户信用评价;其五,企业客户资信管理。本文对丰富企业信用管理的理论成果和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单位为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林海松.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2015

(12):69-70.

[2] 余育新.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5):17.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3

诚信和利益密不可分,仅仅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谈论诚信意义不大。因此,要解决“诚信危机”必须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

(一)社会信用意识未形成,信用需求不强烈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使得人们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信用文化尚未形成,信用资产价值被低估,信用要素报酬未充分实现,导致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减少。诚信的普遍缺失,一是因为诚信的成本过低和利润过低,诚信的低成本使他们不关心诚信,诚信的低利润使他们不屑于诚信,由此不难理解企业对“诚信”二字的态度;二是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差,知假买假、知假进假,给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二)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的保护与制约

社会信用管理服务要求数据公开化、透明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消费者个人的隐私权和企业商业机密,都要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如从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成本低、见效快、利润大、风险小,执法部门对此类问题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法规不健全,缺乏一致性或相互街接不够,造成执法不到位和处理差异太大。一般的假冒案件达不到刑事追究的立案标准,无法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另外,由于失信的惩罚机制不健全,造成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执法职能的有效发挥。从已公布的许多案件的处理结果来看,对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明显处罚不力,其结果是处罚根本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三)企业的信用支撑体系发育不到位,缺乏诚信操作的平台

缺乏诚信操作的平台,它的苍白无力也就在所难免。资信调查体系发育程度低和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发育不健全造成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虽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经起步,如国家建立了中国市场信用网,在全国多座城市建立了企业的信用档案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数据中心,开通了银行信贷咨询管理系统,但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征信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商业化企业征信体系的发育程度还相当低,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缺乏且征信数据的市场价格偏高,再加上政府主管部门对其刚性约束的手段不多、收集和协调征信数据的技术手段落后等现实情况,信用数据封锁情况突出,使企业的资信调查具有较大主观性和片面性,这些都压抑了对信用信息数据产品的需求。

(四)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造成我国企业信用危机的原因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两方面。其中,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为主要因素。客户的信用风险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目前企业授予客户的信用是在主观决策控制下运作的,缺乏有效的信用决策系统;企业没有统一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对客户的信用档案不完整,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由于企业盲目地提供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目前,很多企业的主管对信用管理工作有片面理解,认为信用管理工作只是收收账,无需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大部分企业内部没有设立信用管理的机构,没有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不重视先进信用风险防范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信用管理人员,即使是配备了从事信用管理的人员,也因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训练和职业素质培训,无法就信用管理所需资源向企业的主管做出规划并进行说明。从而造成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违约现象频繁发生。同时,由于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目标企业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造成企业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使许多企业受骗上当,导致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途径探讨

(一)明确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

信用恶化和政府行为有密切联系,因而治理的基本原则应是政府以外在制度的建设促进内在制度的演化,利用其超经济的强制力量来主持、操作市场秩序的建立、健全和维护。基于我国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应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提高信用”的原则健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等企业信用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款,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政府要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大对商业性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和监管,做到市场、监督部门信用资源的共享。还必须适当引入处罚时效机制并监管到位,严格执法,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及时消除那些“害群之马”,使讲诚信的单位和个人得到社会的赞赏并获得回报,以利于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

(二)依靠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体系最大的受益者应该说是企业本身,它为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来完成,而以往由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建立健全各项信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

(三)把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同具体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的本质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信息传输系统及其商业合作伙伴的信用考评系统是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建立全程的信用管理制度的必要条件。根据企业和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定适宜的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将信用管理的重点转向事前和事中阶段,强化各环节信用风险管理。

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企业诚信的回归责任重大。科学、完备的信用体系为企业的融资活动及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支持,能够有效降低信息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企业的交易风险。对改善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环境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企业信用管理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含义;对策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含义

信用是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信任的基础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赊销,即买方预先获得货物或,后期偿付货款的商品买卖行为。由于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确定性,这就产生了信用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风险、信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等。所谓信用管理,就是为了协助企业实现销售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将风险和成本降至最低,而对信用交易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信用风险的专门技术。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征信管理(信用档案管理)、授信管理、账户控制管理、商账追收管理、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或推销信用支付工具。

二、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企业信用管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企业信用建设,必将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信用原则进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交往,是全社会协调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诚信观,培育了我国儒商的优良商业道德,需要我们大力继承与弘扬。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否正常有序运行,决定着资源能否合理有效流动,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信用体系发展程度低,信用秩序混乱,企业信用缺失,就会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增加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成为制约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增长。目前,信用缺失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带来了严重损害。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由于市场交易缺乏信用监督,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因此,加强企业,对于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企业只有讲求诚信,自觉防范和抵制违法违章行为,才能正确处理与消费者及其他经营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广大消费者及其他经营者的信赖。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以外,还要更多地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与现汇结算方式相比,信用结算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购买方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信用充当交易媒介先收货后付款,从而提高购买方的购买能力和销售商的营业额。在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的90%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绝对主流。而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企业问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已处于和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环境中,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地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很多国外厂商因为无法接受我国企业的现汇结算方式转而去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三、完善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管理水平较低,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随着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社会整体信用体系

信用体现了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了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是整个社会交往的基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行为,强化全社会重合同、守信用的商业道德,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入世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欧美的信用体系,以1830年英国首次出现信用管理机构为标志,迄今已走过了170多个年头。美国也于1937年出现了首个CREDIT CONSULTING机构,其著名的商账追收局(ABC公司)至今也有7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信用销售行为,也就不存在信用风险,直到市场经济开始建立,信用管理才被提上日程,因此信用体系不仅建立得比较晚,也比较落后。

由此看来,我国要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要加大宣传普及的力度,使人们了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维护社会信用的主体。使企业真正把信誉当作生命,合法经营,诚信发展。再次,加快企业信用制度改革,建立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通过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的改革,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所有者对工商企业和银行运营的督导机制,防止银行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公司治理结构的漏洞,通过信用关系进行舞弊和诈骗活动。

(二)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政策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在某些领域内还存在着“法律真空”现象。因此,要强化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信用立法,建立健全完备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明确法律责任,使对信用缺失行为的惩罚有法可依。要明确相关法律的细则,堵塞目前法律防范信用缺失的漏洞。可以参照发达市场国家的《公正信用报告法》等相关法律,严格规范涉及信用的行为,对债务人的违约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措施,同时要完善《刑法》中对欺诈和非法侵占等恶意背信行为的有关规定,依法惩治此类犯罪。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信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应提高认识,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信用管理制度。

1、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要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管理职能。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大型企业可设立专职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则考虑设置信用监理。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在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其制定的信用管理目标必须超越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目标。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监理应当行使4项基本职责:参与公司信用政策的制订、财务计划及信用额度的审核;实施客户资信信息的开发与管理;应收账款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拖欠账款的催收与处理。

2、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1)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其中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级尤为重要。企业需要在5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息的搜集和资信调查,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2)客户授信制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对待客户的赊销行为上随意性很大,结果往往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践证明,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4个方面:赊销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客户信用申请制度,信用限额审核制度,交易决策的信用审批制度。(3)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制度化: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销售分类账管理与账龄监控制度,货款回收管理制度,债权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林钧路.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2、朱荣恩.企业信用管理[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5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企业信用管理在企业进行商务运作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信用管理与企业经营业绩息息相关,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通过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中的不足,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信用管理;建议

1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是不完善的,对于失信行为并未采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前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经营机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变化中得以不断的完善改进。而在企业管理运营机制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许多新问题也随之显现。与企业经营机制配套的信用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没有同步跟上,这就造成了当前企业新的制度用陈旧落后的理念进行信用管理的局面,导致会计管理不力,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无法很好的贯彻到底层,会计制度形同虚设,从内部破坏了会计监督的顺利实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运营带来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1.2 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学术界对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较少,国内大专院校很少有信用管理的教学课程,信用管理书籍也极为少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67%的公司没有建立信用管理部门,31%的公司没有对客户详细的信用审核,56%的公司未曾使用第三方的调查信息,全面进行信用管理的企业仅占6%。此外,通过采访得知要进行信用评级等活动也是很困难的事,国内能够提供高质量信用服务的机构或企业严重不足。根据调查,83.8%的公司一般选择通过业务往来及其他途径了解客户的声誉和口碑。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减少企业应收款的有效措施,是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多数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的知识和意识,还有部分企业虽建立了内控体系但执行不到位,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增多的原因。不少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很多企业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提高市场占有率,盲目追求产品销量而忽略了资金的机会成本。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个人的销售业绩,获取销售提成,往往采用赊销的方式,而无心考察购货方的偿债能力。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不严,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风险和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不做成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从而使应收账款状况日趋恶化,加重企业经营负担。

1.3 企业缺乏信用管理意识

如果说企业信用管理相关部门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到位,是因为成本太高,中小企业为减轻负担而不为之的话,那么,信用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不完善,则反映出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淡薄。信用管理意识不高,直接导致企业内部运作时忽略信用管理问题,致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信用风险无形增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内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如信用销售的审批程序不健全,财务、销售等相关部门在信用管理上沟通不利、职责不清、权责不等;信用管理执行不力,对销售和回款的流程缺乏有效控制;客户信用信息档案不完整;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科学,主管领导盲目决策等等。二是对客户缺少科学的信用政策和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如对客户的失信行为不敏感,缺少准确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办法;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对客户过度纵容,导致对应收账款监控不严;缺少有效的追讨拖欠账款的手段等等。

2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行业监管机制

从目前我国情况看,对于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我们不能单纯地祈求中小企业通过自律去加以解决。必须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与发展实际,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法》、《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法制环境去促进。在企业征信、信用评估、失信惩戒等环节上,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我国,对于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家“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指引下,它们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的重点。而对于量多面广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政府的集中管理自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的监管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使行业的监管更加专业化,制定的行规更合乎行业特点,易于被企业所遵守。同时,对于那些违规的企业,协会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把这些企业的信息公告于本行业全体成员和社会,使其声誉受损,从而削弱其市场的竞争能力。这种企业自律与行业协会他律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可以使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更为完善。

2.2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信息资源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应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应以信息征集为手段,对所有已取得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尚未与银行业机构发生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对称,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风险。征信机构是征信市场的支柱,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它既是扩大市场交易规模的必要前提,也是约束双方失信行为,惩戒失信的重要力量。如果其掌握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媒体公开,必然会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并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和名誉代价,严重者直至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建设高质量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扶持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建设,为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发展创造健康的外部环境。同时,第三方征信机构也应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更好地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2.3 树立信用管理意识,加强企业融资担保建设

信用法律的完善与监管机制的设立,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完全消除违约或欺骗的所有行为。除了法律、监管等外部系统,也需要内置系统,即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意识,防患未然,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信用管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中小企业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企业自觉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规章,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针对信用管理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增加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等问题,可以采用部门和人员合并的方式。对于较大的公司可以选择把信用管理部门并入销售部门或财务部门。对于较小的公司可以选择对销售部门或财政部门原有人员进行信用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身兼二职。以此,用尽量少的开支建设尽量完全的信用系统。

中小企业融资难,会直接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行为。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建设非常必要。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参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同时,合理运用政府职能,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建立“银保”互动协作机制,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建设社会互助型担保的关注,鼓励企业间互助担保,从而获取金融资金支持,实现中小企业间的双赢,解决政府扶持担保可能带来的某些问题。

3 结论

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企业在面对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时,应当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从长远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并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最后企业还要做到积极认真的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解决的同时,还要做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思考。只有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做到这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才能走得更长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远洋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由于时间有限,个中观点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张莫.每年损失6000亿信用缺失代价惊人[J].经济参考报,2011

[2]泰占学.积极推进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中国建材报,2011

[3]高永岗.对企业信用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会计之友,2012

[4]闫敏.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加强信用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

[5]王秀云.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经管空间,2012

[6]周剑飞.论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的意义与措施[J].当代经济,2012

[7]陆和平.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三只眼[J].财务与会计,2012

[8]鄢丽.浅谈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管视线,2012

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6

论文摘要:我国的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国内企业缺乏信用风险意识,盲目追求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无序放账造成企业间长期大量拖欠债务,因此在国家大力建立和完善信用体制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加紧步伐发展内部信用管理。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探讨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垂耍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我国信用管理现状

2.1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国内外关于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文献有很多。如:国际上的~w’ro的基本原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国内的《合同法》、饭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我国硎法也对诈骗犯罪行为处以刑罚和规定。

2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问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欺骗贸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目标发生偏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信用管理。

2.3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职责划分不清,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2-4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包括资信调查、产品赊销、应收账款收付。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以上环节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贸易对象的政治状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势必增加贸易的风险。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当、技术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赊销风险缺乏客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迫切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范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信用已成为当前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伴着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随时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我国企业IFII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4.1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管理瑰念,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是企业力口强信用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企业上下树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形成企业独特的信用文化,并将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

姐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测i和落实权责对等的业务流程。目前国内大型内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个别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一如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不予发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仅要看合同金额更要看收到的款项等。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由销售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在信用销售上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而传统的信用交易之所以存在信用风险的隐患,就是因为缺乏控制环节。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应该由事前预防、过程管理和事后处列组成。事前预防包括搜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实时关注,对客户进行信用的评级,然后根据客户的价值和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将信用销售的审批权利和对应收帐款追讨责任归人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员工,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等,风险到人;事后处理握岁寸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盛刹空,对逾期贝蜷歌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此外为了保证流程的落实,企>J立该设立完整的信用管理操作规范和业务说明,确保员工对了氰用制度的理解,把工作落到实处。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43提高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素质。合格的信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信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位能力a招聘、吸收符合信用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合格人员到信用管理岗位操作培训,使其能胜任本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b.制定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组织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后续培jlllo

4.4企业内部各部门角色定位。企业内部与信用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各自正确的角色认同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内部协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经营规模及企伦目标等来i}i1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

对于信用管理部门,DSO(应收帐款变现天数)几乎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指标。DSO表示每_ o收帐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帐款变现天数袱当年年末应收帐款余韧当年总销售量)*365,即DSO=s AR/SALE)*365。对于销售部门而言销售量是衡量其业绩的主要指标,且销售量越高越好;对于财务部来说年末应收帐款越低表明其业绩越好;对于信用部门而言DSO是考核其业绩的指标,目越低越好,DSO要下降必须减少应收帐款、增加销售量。

45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叻,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客户资信管卫l堤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既可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委托专门的征信机构完成。调查的内容包括:5以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前景、客户自身的信誉、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