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1
1 语文学科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与生活方式等。语文学科除了要让学生熟悉母语的听说读写,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道德教化中,塑造人格、升华思想。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精神相一致。如此,搞好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建设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涵盖文学书法、政治科技、艺术体育、人际交流等。当我们徜徉在多彩而有活力的校园,会发现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才华的平台,营造出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又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成为语文教学积极利用的资源,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书本学习走向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资源,结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达到德智教育两相裨益的效果。
3 如何让语文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3.1 文化主流 美化环境: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楼内开辟学生作品栏、特长展示窗等,为他们提供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如张挂科学家和学者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向上的标语等,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各班可创设班牌、格言及墙报,宣扬班级特色,增强凝聚力。黑板上留出专栏,由学生轮流写出对班级建设有针对性的句子,激励学生进步。体育场,塑造和展示以运动为主题的雕像、形象语等。食堂、水房、厕所等的提示语,树木花草的介绍都可以通过文字和学生心灵交流。每块绿地能说话,每面墙壁都育人。注重校园的净化、美化、绿化和亮化,使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感受着文化的熏陶和美的的享受。
3.2 经典诵读 国旗演讲: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诵读经典对于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国旗下的讲话可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内容结合时事、学校大事或节庆活动等。他们自己查阅、写作,再经老师修改、筛选定稿。此类文章不受文体、题材限制,再加上场合的隆重,使学生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成就感。这也是语文的另一种学习和运用。
3.3 专题培训 文学讲座:为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新闻采访、写作以及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定期开展小记者和小主持人培训活动。选拔相关特长生进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并适时开展一些校内外的采访,文艺演出,会议主持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锻炼。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了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学即人学,欣赏好作品的同时,更学会了做人。适时安排文学创作、欣赏等专题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健康做人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参与并能积极创作。既使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又增强了自信、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养。
3.4 技能比赛 社会实践:为激发学生兴趣,语文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赛。如师生普通话演讲,可同台分组也可师生合作,既相互学习又融洽师生关系;课本剧展演,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形式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剧”中人物的情绪,进而学会融入社会,独立生存;电脑应用文写作,诗歌朗诵,硬笔书法,礼仪形象展示活动等等。教师辅导有热情,学生参与有激情。同时也为学校选拔了和锻炼了参加省市技能竞赛的选手。在牡丹盛花开时节,带学生徒步到召公岛欣赏牡丹,融入大自然。既磨练意志又领略了身边美景。协助团委组织礼仪队学生参加县运动会的开幕式导引,志愿者服务 ,颁奖礼仪等。雅安地震后,学生自发举办“雅安,我们永远在一起”大型烛光祈福活动并进行爱心募捐。艺术生送戏下乡,美术生户外写生等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均受好评。同时也使学生增加了人生阅历,锻炼了能力。并要求将收获形成文字,以利改进。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兴趣,于作人都受益匪浅。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 社会工作 高职院校 宿舍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81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HUANG Lijun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is the soul and guidelines dormitory management, by analyzing its difficulti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work,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of their Perspective, which studie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dormitory managemen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social work; vocational colleg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宿舍在“90后”高职学生看来是自由的天堂,它具有生活、学习、娱乐等多种功能,在这里他们可以张扬个性、活跃思想、洒脱行为,而在宿舍管理者看来却是最需要管理但又最难管理的地方,如果只是“管理”他们,可能会因限制自由而事倍功半,引起相当强烈的抵制风潮,如果从文化建设上进行引领,在顺其心意的同时,宣示宿舍管理的目标,以及每个同学对建设和谐宿舍应当付出的责任和义务,让其形成角色适应,并从内心主动接受。
1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难点分析
1.1 网络文化盛行,线上服务短缺
网络文化一直是宿舍文化的重点,尤其在智能手机普及以来,在宿舍内交谈甚欢、高谈阔论的现象就大幅度下降,“90后”高职学生在宿舍玩手机、玩电脑的情形急剧上升,网络文化持有开放、多元的特征,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资源分享,情感交流、信息传播等,学生可以因此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这无疑是网络文化先进性的体现,但是网络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90后”高职学生尚且缺乏社会阅历,难以分辨真伪、善恶,并且网络的前驱性常常使得“90后”高职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成瘾的同时极有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散播虚假信息,参与政治动乱等,并且网络管理十分困难,有些学生始终沉溺于呈现低级趣味的不良网站中,影响身心健康。①
在学生热衷于宿舍网络文化的同时,我们的宿舍网络管理系统并不成熟,甚至还未成形,无论是报修、因正当理由晚归、宿舍调换申请等方面,还是宿舍人际交往困难、宿舍活动申报、宿舍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往往会出现无人管理、有人管理但管理人并不在宿舍区域办公、接受事务信息者和处理事务者不是同一人甚至不是同一部门的现象,这经常会导致学生有事就找辅导员,辅导员再去联系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怎么处理完成该事务就成为一个无人监督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中断、信息传输错误、事务处理无结果的情况,也会导致学生内心疲惫,对宿舍管理失望,认为宿舍管理无效。
1.2 养成教育缺失,集体意识淡薄
“90后”高职学生都各有特色,要达到宿舍融合,必须要实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的正确性导向,同一个宿舍的学生全是上进生,体现的正是这点,反之,同一个宿舍全是后进生,宿舍透露着一股不思进取、散漫堕落的气息,还有一种现象,只要“另类”,必受歧视,很多宿舍矛盾或宿舍恶性事件大都是由于在以上三个方面发生严重的分歧导致的,每一所学校都会强调宿舍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真正去探索导致不安全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的极少,所以更谈不上倡导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实现的,当然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便是主力,养成教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地熏陶,朋辈之间的学习,在学生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将制度文化内化为自我行为,形成文化定势,实现文化塑人的目标。
“90后”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宿舍这个集体中,他比较难认识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不会主动把宿舍当成学校的“家”来看待,只是居住的场所,更不会把宿舍的其他成员内化为兄弟姐妹的概念,因此,很难共同形成构建宿舍文化的意识和精神。
1.3 文化建设拘于形式,缺乏新意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其他高校并无不同,并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文化活动,管理方面依然局限于宿舍卫生文明安全督查、晚就寝检查,并未就检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②保持一贯的“检查天天有,问题依然在”的情形,在活动建设方面常常出现“组织单位各不同,内容却是尽相似”大量重复建设的状况,高职院校宿舍活动建设应当多考虑学生专业特色、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敏锐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2 社会工作视角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路径
2.1 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社会工作的内容之一是社会服务,作为学生宿舍管理者,应转换角色,主动意识到作为服务者的要求和义务,不能只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应体验学生的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想要得到的结果;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被动地去思考对策,而应提前出具方案备选,预防突况的出现;针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都应争取杜绝发生,小事出现时就应积极解决,不能等小大后再慌张应对,应时刻保持“学生事,无小事”的先进意识。应提倡微笑服务,让学生感受宿舍的温暖,办理事务的便利,让微笑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2.2 建立学生宿舍网络服务系统
完善宿舍功能是提高宿舍服务水平的关键,为体现学生宿舍网络服务系统的高效和便利,应开发APP软件,学生只需下载安装,在有网络的状态下,都可与学生宿舍网络服务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获取信息,提出要求,商榷服务时间地点,安排服务以及服务追踪和回访,这将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工作质量。
2.3 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发掘深层次内涵
(1)提高活动深度: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建设漫无目的,应该精简活动数量,提高活动质量,重点打造主体活动,例如学生宿舍装饰大赛是学生宿舍开展的最常规的活动,但它始终只局限于宿舍内同学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可以将其引申为学生宿舍楼层装饰大赛、学生宿舍楼栋装饰大赛、学生宿舍公寓装饰大赛,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学生宿舍楼层、楼栋甚至公寓内全体同学的交流,甚至达到共识,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审美情趣。通过美化宿舍“小家”,热爱公寓“大家”,完成质的飞跃,从环境到心灵,都收获新的洗礼。
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对宿舍装饰的成果进行摄影,通过作品展览加以宣传,或者引申出新的活动――宿舍设计与摄影大赛,让更多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将宿舍文化进行二次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再创造。
(2)加大宣传力度:宿舍文化的传播将不再只存在于宿舍区域内,建立宿舍文化宣传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每天向关注该微信号的师生宿舍文化建设动态、宿舍趣事、宿舍知识科普、宿舍管理通知等,师生可以随时了解学校宿舍的相关动态,同时也可以向师生征集相关照片、文章进行,让师生参与其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3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创新发展方向
3.1 以宿舍融合为主,兼容个性特色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发展应当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宗旨始终不变,只有宿舍融合,才是宿舍文化发展的动力,宿舍融合主要体现在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助人自助三个方面,只有宿舍融合,才会体现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内在激励作用,这对开发潜力、激发兴趣、培养进取心、实现成就感、提高适应力、追求真善美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宿舍融合并不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变成一样的,只是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都是积极向上的,具体往哪个层次或哪个方向发展,还是因人而异,在组织文化活动时,除了组织常规的主体活动,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色差异,举办适应不同学生的特色活动。
3.2 倡导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活动
在宿舍区域开展志愿活动,让志愿活动随处可见,让学生在帮助与接受帮助中收获友谊,并深刻明白传递帮助的重要性,改变将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放大化的现状,避免学生感觉遥不可及,让其常态化,就在身边,触手可见,不受时空限制,为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可以开展为志愿服务点赞的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也可以让志愿者增强成就感,逐渐形成“我们都是志愿者”的大家庭,将志愿服务变成一种长久的宿舍文化。
3.3 引领制度文化革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通过宿舍文化建设,使学生提高自主意识,积极参与宿舍管理,通过听取学生对学校宿舍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科学完善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日常的行为有章可依并使其成为学生的自主驱动力,将他人管理的局面逐渐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情形,才真正能满足学生的宿舍文化需求。
将社会工作理念运用到宿舍管理上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将“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并学习科学工作方法,运用新科技,保持服务的先进性,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实现服务至上的理念。
注释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高职;大学生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现阶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特别重大。它不仅有利于引领整合多种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而且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同时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普及。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最新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领会十精神,特别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教育高职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党。
二、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我校开展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以社会事业学院为例,我们开展了“魅力之舟”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学礼用礼,修身立业”工程(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塑造“职业人”提升“就业力” 的大学生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活动(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等。通过“我是文明大学生”情景活动的开展;“魅力之舟”班级文化建设;“学礼用礼,修身立业”工程等系列活动,让每一名大一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文明意识,践行了校园文明行为,促进了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师加强对教学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搭建科研平台,扶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研究,为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提供保障。以教师引领大学生,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提高大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科学整合我校校园文化教育内容。实现校园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和行业专业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使教育的内容社会化、生活化、实践化,真正为广大学生所感知、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准则,外化为自觉的行动,促进学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我校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我校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引入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从而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开放的我校校园文化教育平台。党的十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广阔的校园为活动空间,以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和校园精神为特征,是我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是体现我校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
通过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从注重“理论与规范”的单向灌输转向坚持主体间的开放对话,实现以人为本的交往互动,使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衔接,使我校校园文化教育主阵地由学校向家庭、企业和社会拓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彰显。
三、结语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主旋律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真正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促进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切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我校大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活动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我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我校大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健全我校大学生的人格,全面促进我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发仁.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泉良,赵宗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4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科学技术的进步。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5
滦南明德小学位于渤海北几十公里的一个滦南县小镇的中心地带,建筑虽不雄伟但很优雅。走进校园给人以清新温暖的感觉。洁白的墙壁加上醒目颜色的点缀,更会使人有着奔放豪情。当叙述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想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我理解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学校发展过程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个性形成物质、制度、精神、课程、活动等文化。这些文化来源于学校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时,在规律的教学中挖掘、发现、发展、巩固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以校园精神为特点的群体互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无形的让人难以形容。但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它的能量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挖掘它的潜能,不断的进取,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体育活动等形成一种勃勃生机、努力进取的文化气氛。学生自身融入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启迪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气质学生。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起初高中校园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着差异的。校园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在小学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潜能,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会更难。它通过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文化活动,以及群体行为的互动,直接或间接使小学生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谨慎分析每一个细小的情节,科学细致的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小学生的观念、思想、都会因此而根深蒂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很容易被一些混淆的观念所迷惑,这就是她与中高学生的差异和区别。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在她们很幼稚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的灌输,周围的环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迪着孩子童稚的思维。
小学的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教学系统在规律运转时最具有挑战性的,无形的,智慧、知识、精神的一个缩写。它具备着各种文化的素质与特点,可以给人不可置疑的精神力量,它等待我们去挖掘,它在我们的无限想象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它所具备的教学、管理、服务、组织、课程等等细微的规则和方案,能使我们在不断的求索中得到补偿,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激发,使我们的素质得到熏陶。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员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启迪和收获。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教学是我们每一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资格,一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可能大家都会一口同声的回答:“那太复杂了。”的确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是既抽象又复杂,但它的潜能和对教学事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几年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高,目标就一个:抓好学生的成绩就好。把教学和建设校园文化搅在一起,单一的只求成绩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严重的违背了一个自然的教学规律。只是单求教学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少数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他们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只教书,却没有做到育人的职责。对此,教育部于2006年4月25日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更会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2007年明德小学开始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各个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才感觉到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光需要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耐力,更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们呼吁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大家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深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在小学校园的生活中,具有的特殊性是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小学生的潜能意识必须在自然的环境中、心情愉快时、特定条件下、好奇心情迫切时、骄傲虚荣的情绪下,在别人热情鼓舞下,就会使人潜能意识突然出现。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它进一步的证明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培养人的素质,修养人的品德,开发人的知慧;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宝藏。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开发。因为校园文化不仅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更是小学生通向幸福的桥梁。学生们一早就来到校园,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清醒的每分每秒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在学生们的眼里,也装进了他们的心怀,都为他们编织美好的梦想提供着素材。校园文化也是造就着小学生幸福的摇篮。总之校园文化关系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民造福,是教育后代的百年大计。
智慧校园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 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 内涵 贡献 创新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能吹开生命中最娇艳花朵的甘霖雨露。
――题记
如果说一个个学生就像一粒粒种子,那么教育的沁入就像一片土壤,代表着对种子的滋养和润泽,而行走在信息时代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无疑是为这片土壤请来的甘霖玉露,能帮助春风般的教育吹开生命中最娇艳的花朵,让灵动的生命得到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对信息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新视角进行思考,将对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校园信息化正是这个支点,借此可撬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各项资源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让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物,网络正以其迅猛便捷的方式把人们载向更为先进的地方。校园网的建设从信息、功能模块的设置、自动化办公系统应用功能的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师生及家校交流平台的建立到这一系列功能的实际应用,都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风貌,以此来引领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有着传统校园文化所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二、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
现在,信息化涵盖了学校发展的每一细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学校文化建设紧密联系,给学校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信息化构建校园文化大载体
传统的校园文化影响面比较窄,影响度不深,而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网络的课堂没有围墙,网络的交流没有界限,在这里可以触摸到古今中外的智慧,可以把握到社会发展的脉搏。网络,对师生无任何时空障碍地施加着教育和影响,这使校园文化可以在网络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网上论坛、网上主题活动、网上教研活动、网上文学文艺活动、网上通信等基于网络形成的数字化生存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素质教育的新型载体,校园文化也因此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二)信息化催生校园文化新内涵
现代信息量的剧增和不断刺激,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和参与建设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利用校园网,建立网页制作社是师生们乐此不疲的事。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发跟着老师创建起自己的网络家园,班级文化特色尽显其中:师生们欢快的生活剪影出现在主页上;班级的新主张与发展大计展示在网页上;有烦恼,就进入“心情驿站”,与老师、同学交交心;有的班级还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电子投票”、“电子调查”等工作,评选“三好”学生,对班级事务进行问卷调查,大大提高了处理班级事务的效率。大家一起学做网页,四处搜集素材,为网站出谋划策,师生们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多了,班级的凝聚力也从网站的互动性中呈现出来;很多同学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渐渐品尝到了自己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带来的成就感,在共同爱好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另外,丰富多彩的网络技能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增强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信息化融入校园文化见实效
1.拓展德育渠道
处在巨变中的中国,面对扑面而来的多元化的文化冲击,统一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学生,尤其以德育知识、价值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德育更是缺乏实效性。
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平台具有交流的平等、自由、开放、及时及虚拟等特点,使得教师们可在网络上体会着互动性、隐蔽性带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班级网站”、“网络班会”、“心灵相约”等这些信息化时代德育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彰显了校园文化特色,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教育氛围,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架设了新型的桥梁。
2.完善教学系统
德育网为师生、家校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新空间,使得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可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互动和配合,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功效最大化。
学校“资源库”是凝结教学智慧的宝库,是学校文化不断走向优化的另一个途径。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从记忆知识向如何发现和处理知识,以及如何交流合作的方向转变。每位教师都可以从校园资源库中获取资料,吸取经验,丰富教学知识和教学手段,从而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特色的形成。
三、创新信息化载体,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得到了充分展现。而专为校园学生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服务的信息平台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多功能家校通整合了教育资源,亲情电话、平安短信、快速通知、互动交流等为学校、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拉近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距离,构筑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网络。
电子校刊化身为手机彩信更为提升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音控系统,由学生自主策划,编辑,提供新闻报道,记录校园生活、热点评论等信息活动,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贴近生活、安静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当然,要促使信息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真正“完美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温蓉.信息化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新视角..
[2]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省略/list.asp?articleid=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