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9-C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1-0077-02
1引言
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社会服务,因此对于软件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云计算可以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和IT资源,并能支持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业务应用和资源应用。所以,有必要对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实现电子政务系统更好的发展。
2云计算的主要概念及设计特点
2.1云计算的主要概念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借助Internet网络技术,能够为网络用户访问计算机中的资源提供一个信息共享池,共享池中主要有网络、服务器、信息存储、应用软件以及网络服务等计算资源。计算机用户能够按照其自身需要进行云计算的资源租赁,避免购买全部的资源导致不必要的资金支出。继PC、Internet这两大信息技术革命后,云计算形成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其不但能够创新信息时代的商业运行模式,还能够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本质的改变,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云计算同大数据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如今社会受到了广泛关注:(1)云计算和大数据相辅相成。在信息时代,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必须要依靠云计算当作工作平台;大数据能够涵盖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可以帮助云计算在各领域发挥其优势。(2)云计算同大数据互相结合,能够帮助人类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的深入。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之间的有机结合,人类便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分析,获得大量的数据,并研究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找到各类事物的规律,且不必耗费较大的成本,帮助人类更加快速、准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3)云计算、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基础是大数据中的信息保护功能。云计算有效运行的前提便是要确保信息的安全,这就需要借助大数据中的隐私保护功能。作为科研界、产业界研究的重点,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加强病毒处理工作,严防黑客攻击。此外,政府需加快立法进度,实现信息维护的有法可依。
2.2云计算电子政府系统的设计特点
2.2.1信息服务多元化云计算系统最基本的特点便是能够在资源共享池中进行大量资源的存储,而且能够实现用户共享,而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资源网络便是云。云计算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对资源的获取和存储,此外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反馈详细、准确结果给用户,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高效、多元化。2.2.2可扩展性强云计算的服务平台能够实现计算机信息的集成,保证用户的信息需求得以满足,而且用户能够实现添加、扩展信息,此外还能在各类云系统中实现数据迁移。云计算系统和各设备之间存在通用接口,实现各类云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促进计算机系统中的大面积信息传递,可见云计算的扩展性较强。2.2.3信息安全性强云计算系统的信息服务,具有加强的安全性,且容灾能力较好。云计算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并分布存储,而数据库的主机却存在于不同位置,用户备份的地点也十分分散,因此给黑客攻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种分布式信息存储系统不但能够确保数据得到准确的恢复,且能够保证黑客无法进行具有目的性的攻击,所以信息安全性较强。2.2.4简易快捷云计算系统可以帮助信息资源实现动态调整,可随着访问量而改变资源的分配大小。云计算能够实现分时段、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存储需求,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增强工作效率,可见云计算系统十分简易、便捷。2.2.5成本低同过去的PC系统不同,用户端使用云计算是不需要耗费较大成本,功耗低,且在维护、使用方面操作简易。用户在使用云计算系统进行数据存储的过程中,不必购置维护设备,其存储和数据处理均在云端实现,用户仅需按照其自身需要进行服务定制即可。
3云计算核心技术及应用
按照云计算的主要服务类型,可将其分成三种服务模型,分别是:软件即服务层(SaaS)、平台即服务层(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如图1)。下面将简略介绍一下各服务模型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
3.1平台管理技术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其平台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借助众多服务器,实现云系统长期稳定的服务,并且它能够协调各个服务器,使业务开通和部署更加协同化、便捷化,同时利用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
3.2虚拟化技术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的封装,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的私有化,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它还可以将若干资源整合到一个虚拟机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3.3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云计算处理的是分散在互联网中海量数据,因此,管理大量的数据需要用到数据管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即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性能,又要保证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因此采用的是分布式的存储方式。谷歌的非开源的GFS(GoogleFileSystem)和Hadoop开发团队开发的GFS的开源实现HDFS(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是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分布存储主要技术。HDFS的数据存储技术应用于雅虎、英特尔的“云”计划等IT厂商。谷歌的BigTable是数据管理技术的标志性应用。
3.4海量数据分布治理技术
云计算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分布处理、分析,所以,云计算具备数据治理的技术。云计算平台中,其海量数据的治理技术一般包括两种,分别是Google中的BigTable数据治理技术,以及Hadoop团队中的HBase。BigTable技术属于大型的分布式数据库,其基于GFS、Scheduler、MapReduce以及LockService等而建立的,同以往的关系数据库存在差异,其能够进行所有数据源的处理工作,并绘制成表格实现分布存储。Google的运营中BigTable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数据存储方法,如网页查询、earth和金融等,均采用了该技术。
3.5编程模型
云计算上的编程模型应该尽量简单,让用户能够轻松地编写适合自己目的的简单程序。目前,有代表性的是Google开发的Map-Reduce。Map-Reduce模式由Map(映射)、Reduce(化简)两个阶段组成,先运行Map函数,对数据块进行运算,生成数据集合,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集合保存在Map函数节点上,再通过Reduce程序读取并合并中间结果(如图2)。
4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IT行业而言,云计算可以称作第4次技术革命,且云计算目前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也应用广泛。2010年5月21日,电子政务系统在我国首次,即中国移动的大云1.0系统,其实现了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的首次应用。随着电子政务云系统不断的发展,借助云计算平台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更多的数据服务,比如,一站式网络平台服务以及各种政府在线软件。借助云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对于用户的设备要求不断降低,用户仅需借助简易的终端,如能上网的手机、笔记本等便能实现电子政务信息随时随地的获取,十分方便快捷;云计算还可以实现各类型数据以及应用的共享,不但能够节约电子政务系统的成本支出,还能够节约数据处理设备,更好的保护环境。云计算同其他的计算模式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不过其仍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而在业界最受关注的便是“弹性”以及安全这两大问题。近几年来,Google以及Amazon的云计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发生故障,根据调查研究及监控得知,各地区的服务错误率也不断增加。尽管云计算系统借助一定的数据加密技术以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但是由于电子政务云中大量的信息均属于用户的私密信息,因此要求系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此外,云计算系统中,各类数据在其运行商面前是全部透明的,因此还需要研究更好的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相关机制。
5结束语
云计算与其他服务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推动了云计算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在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中,云计算系统的应用不断的发展成熟,因此在其他行业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借助云计算系统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可以帮助日常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整个电子政务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房辉,常盛.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9.
[2]胡博闻,赵伯鑫,郝楠.电子政务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302~303.
[3]许敏.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4:78~79.
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分析 移动流量 数字化服务
[Abstract]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the digitalized service for operators, advantages of service change and digitalized service development for operators were brief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advantages of operators in networks, platform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detailed measure transi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to the digitalized service was elaborated. Operators should build the digitalized-service platform oriented to users based on established IoT platforms, IDC rooms and big data analysis platforms, actively explore the service mode of the Internet+ digitalized service, forwardly change the service and innovate the product with the aim to finish th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circumstance of competition.
[Key words]Internet+ IoT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alysis mobile traffic digitalized service
1 运营商业务面临的困境及业务转型的
路径
随着电信运营商市场不断趋于饱和,用户增长速度放缓,虚拟运营商不断蚕食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导致运营商的主流业务收入下滑,利润增长乏力,同时移动互联网企业业务的冲击更为严重。受其影响,2011年某运营商短信收入已经下跌0.9%,2012年扩大至4.8%,2013年达到6.5%,2014年更是逼近10%。运营商的传统业务:短信、彩信、语音业务收入下滑将是大势所趋,短信、彩信业务将退出历史舞台,语言业务收入所占业务收入的份额将下降,流量经营将成为新的发展主角。
4G时代,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将主要来源于流量经营,流量增长将是网络社会的刚性需求。从2014年底,运营商已建立自己完备的4G网络,然而面对日见增长减缓的电信行业,以及来自OTT的竞争替代,电信运营商为避免沦为单纯的网络管道、必须对自己的主营业务进行变革,为此提出了非常明晰的三条曲线的发展路径,具体如图1所示:
(1)第一条增长曲线:传统业务语言和短信、彩信。传统业务今后将急剧下降,进入加速衰退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越来越宽带化、高速化、网络IP化,未来的网络将加速向IP网络发展,未来所有通信业务都将变成流量业务。因此运营商必须尽快调整业务收入结构,降低话音收入下滑带来的发展风险。
(2)第二l增长曲线:流量业务,此业务正处在迅速攀升期,是运营商业务发展黄金期。随着基础设施逐渐成熟和数字化服务需求增强,未来几年将迎来流量经营的黄金期,流量增幅及其收入贡献都将步入巅峰期,短期内可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的空档。
(3)第三条增长曲线:数字化服务(内容运营),这是运营商战略布局的重点业务、未来业务。数字化服务是运营商综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拓展新型行业信息服务。搭建硬件资源池、充分利用IDC机房,以基础通信资源作为连接客户的触点,拓展电子商务、视频监控、AR购物、社交网络、行业信息化应用等业务领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时沟通、娱乐文化需求。构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立足移动的4G网络、客户规模优势、TD-LTE自主核心技术优势,把握物联网和4G技术结合发展契机,利用物联网数据,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面向政府、教育、交通、医疗、物流等重点行业提供“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服务,构筑新的业务增长引擎。
传统语言业务收入所占分额将加速下滑,流量经营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化服务时代,“数字化”服务将给移动通信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这就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开展服务转型创造了历史机遇,避免沦为管道运营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接下来将具体分析运营商转型数字化服务的基础以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 运营商业务转型发展数字化服务的基础
2.1 4G网络的完善建立
工信部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这标志4G时代拉开大幕。 各大运营商都加快4G网络的建设,经过三年的网络建设,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拥有4G基站130万个,4G客户超4亿户。在物体静止状态,TD-LTE的下行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 Mbps,在快速移动的状态下可以达到50 Mbps左右。借助稳定可靠的移动4G网络,人们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的上网要求。TD-LTE网络投入使用后,智能终端将插上翅膀,人们通过4G手机、带Wi-Fi的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就能享受视频购物、在线视频、在线阅读、在线搜索、实时社交、移动电子商务等移动业务。
另一方面,运营商今后涉及的业务领域可能是多元化的,但基于平台化、规模化的业务运营能力是其核心。运营商的强项是搭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合作企业IT能力,开发丰富的行业应用服务,进军数字化服务领域。如运营商所建的MM平台,建立自己移动商城门户,通过合作引入,让有能力的开发企业开发能吸引用户的应用,才是将流量转化为收入的真正“利器”。
4 结束语
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时代,需求层出不穷,机遇无处不在,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时展逼迫运营必须进行业务转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运营商要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IDC等领域的建设经验,建设符合自己发展数字化服务的生态体系。
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化服务时代,运营商必须加强自己的智能管道建设,以“智能管道为牵引,推动业务的转型升级”,推动网络向智能化发展,最终成为综合数字化信息服务运营商。
参考文献:
[1] 谢廷晟,牛化成,刘美英. HTML5权威指南[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2] 位元文化. JSP动态网页入门实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 林星. HTML5移动应用开发[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15-2017年集客市场规划[Z]. 2014.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打造掌厅主入口 促进互联网化营销转型的探索与实践[Z]. 2015.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公司集团市场入口布局汇报[Z]. 2015.
[7] 肖清华. 国内融合通信的发展建议分析[J]. 移动通信, 2015,39(15): 3-4.
[8] 敏锋. TD-LTE系统干扰排查及案例剖析[J]. 信息通信, 2015(15): 153-156.
[9] 朱健,王雄,李光文.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四网协同组网方案研究[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4(6): 65-67
[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江苏移动ICT发展规划项目报告[Z]. 2015.
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3
[关键词] 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
[作者简介] 刘志祥,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 红河州,661100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7-0054-0003
一、 我国制造企业的特点
(一)我国制造企业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特别是加工工业企业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原材料工业企业,主要提供作为工业或建筑业材料的半成品的企业,如钢材企业、铝材企业、水泥企业等;二是加工工业企业,或加工制造企业,主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为社会提供消费或生产用的最终产品的企业,如从事加工或装配日用品、耐用消费品、机器设备等企业。从制造企业增长规律看,具有短期扩张能力,能够迅速进入高增长的是加工工业企业;而原材料工业企业则短期内不能迅速扩张,这是因为它既受到自身投资周期较长的制约,也受到其上游企业——采掘企业的制约。因此,凡是制造企业出现高速增长,如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都是加工工业企业的迅速扩张拉动的,同时也必然带动原材料工业企业的适应性较快增长。我国制造业日益成为工业的主要支撑力量,因而我国制造企业的增长持续加快对我国工业的拉动作用将会不断加强。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盈利水平较低,部分企业仍处于困难境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核心市场上。在核心技术上,目前拥有技术专利的制造企业寥寥无几,我国所有制造企业的全部专利总和还达不到西方一个中型制造企业的专利数量,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被一些西方先进企业牢牢掌握,国内制造企业要想使用就必须向专利企业支付专利费,这样一是增加企业成本,二是容易被专利企业牵制。再者由于我国制造企业受自身管理滞后、人均生产率较低、能耗较大等因素限制,其生产的产品直接、间接成本居高不下,降价程度非常有限,使我国制造企业的赢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本销售,从而陷入一个赢利越小——投入越少——赢利更小的恶性循环中,造成一些制造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工作举步维艰。
(三)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缺乏长远战略目标
我国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主要有:第一,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我国许多制造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制造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要么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要么由于淮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第二,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对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有些制造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致使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
二、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较,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一)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其一,传统成本管理仍着眼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传统成本管理虽然从材料采购着手,但是已经开始晚了,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这会使企业容易丧失一些向前整合的机会,如向前整合时,通过向供应商提合理化建议来降低成本。成本管理结束于销售,使传统成本管理由于结束太早而不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分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不利于企业向后整合。
其二,传统成本管理往往很少考虑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发生成本支出的环节很多,但不是随便降低哪一项成本都行。比如盲目缩减研发开支,那么很可能也损害了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又如片面地降低质量控制成本,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退货率增加,产品销售受影响。也就是说企业降低的成本环节不一定是其应该关注的重点。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以取得持久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把重点放在制定与贯彻竞争战略上。而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短期效益,片面追求成本节约,这往往会削弱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损害企业的竞争战略。尽管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任何时候都很重要,但事实上如果企业准备打价格战,成本降低当然非常关键,而如果企业是采取差异化策略,也就是通过产品独特的品质去取胜的话,成本降低就不一定是重点,这是因为有时降低成本需要先增加成本,有时增加成本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其三,企业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但企业的有些作业却并不创造价值,比如产品库存就不会创造价值,生产出来的废品还要减少价值,成本管理应该进行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同时,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开放的、竞争性的,所以成本管理还应该通过了解分析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以帮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模拟计算竞争对手的成本。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很少考虑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战略成本管理则把对象确立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研究开发与设计,并考虑售后服务环节,重视与上下游的联结、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这是其区别于传统成本管理的单纯“降低成本”的关键。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赢利。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更加注重成本的管理。具体来说,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较,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从整体出发,能动地处理经营战略与经营战术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统一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善企业自身状况,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其竞争优势。
其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成本管理更注重研究企业外部环境,重视掌握竞争对手(包括成本信息)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在研究目标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时,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协作实现“共赢”。由此,企业可以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采取有力措施以尽量减少不利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努力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其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更新传统成本管理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只是一味重视降低成本费用的数额,而忽略了和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获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进而提高成本效益。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战略成本管理正是适应这一目的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要求管理者要将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的整体,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三、在我国制造企业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要不断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即是现在所提倡的“与时俱进”。因此,我国制造企业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企业上、下游价值链纽带之间的联系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以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为对象,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对成本全方位的管理,因而在实施过程别注重开发、运用价值链。为此,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尽量消除非增值作业;其次,要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强与上、下游价值链的联系,更好地做好供应、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最后,还应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运用SWOT矩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到知己知彼。大多数制造企业应认识到他们的利益是与购买商和供应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博弈论上的双赢才是最优策略。因此,重视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有利于制造企业实现重大战略目标,进而获取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二)转变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要变革管理方法,更要变革管理思想。我国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国外制造企业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是无法达到战略成本管理效应的。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而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那就是降低成本是以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不影响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为前提的。因此,我国制造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其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三)拓宽成本管理范围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注重开发和利用价值链。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分析行业价值链,让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可能性。二是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通过分析,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三是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战略成本管理要求有机结合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及竞争对手价值链,从战略高度上分析上、下游价值活动以降低成本。通过分析价值链,企业可以重新组合价值链活动并进一步衍生出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泉和制胜之宝。企业文化全面地影响着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制约着所有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它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战略成本管理联系非常密切,在后危机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融洽的环境下,员工愉快地工作,从而自觉促进成本节约的实施。为此,企业管理当局要切实推行人性化的成本管理,员工要从内心做到对个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彭乃辉.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0,(7).
[2]李祝涛.浅析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9).
[3]高倩.战略成本管理简述[J].企业导报,2010,(1).
[4]周云花.浅谈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经济师,2011,(5).
[5]凌静云,苑洁.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思想与国企发展中的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2).
[6]曹燕红.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北方经贸,2010,(8).
[7]吴艳红.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8]金雪梅.完善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J].市场论坛,2012,(3).
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4
【关键词】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公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一、引言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如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第五大战略空间,互联网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和普通公众对网络安全的空前关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互联网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但是从相关数据上看,我国互联网仍然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对广大网民、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和挑战。本综述重点阐述我国互联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我国互联网安全现状简介
(一)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形势分析
我国基础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已有较大改进,但仍存在诸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尤其是DNS面临安全漏洞、DOS攻击等威胁,从而引发一些安全风险。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础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2013年基础电信企业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对全网开展了网络单元和业务系统的定级备案调整工作,网络单元开展了符合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各企业符合性评测达标率均在97%以上。检测中还着重加大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通过安全隐患的测试和修复,有效降低了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
2.基础网络信息系统仍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通报了漏洞风险事件518起,较其去年增长超过了一倍。其中软硬件、信息泄露、权限绕过、SQL注入、弱口令等类型漏洞较多,分别占42.1%、15.3%、12.7%、12.0%和11.2%。对此,各企业均积极响应,及时进行修复加固处理。但仍有部分接入层网络设备被攻击、控制,网络单元稳定运行及用户数据安全存在威胁,我国对国家级有组织攻击风险的基础网络整体防御能力仍然很薄弱。
3.DNS系统依然是影响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
域名解析服务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网络的稳定运行。但由于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域名管理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轻易篡改域名解析记录,从而导致用户的正常访问受到严重影响。此外,针对域名系统的拒绝服务攻击日益严重。直接针对DNS系统发起的攻击,不仅能导致目标网站瘫痪,而且还会牵连到大量无辜网站,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4.承载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信息网络频现安全问题
伴随着基础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承载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信息网络业务类型日益增多,急需引入新的安全风险机制。例如2013年7月22日,腾讯的微信业务出现了故障,全国大约有6000多万用户无法正常使用[2]。同年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网站域名在某些地区被劫持,甚至强行插入广告,某些宽带接入商的小区路由器对部分网站进行劫持跳转等事件。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创新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不断演化,如何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应对,这就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基础电信企业共同努力。
(二)公共互联网治理形势分析
2013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了防范治理黑客地下产业链专项行动,及时处置木马僵尸网络等网络攻击威胁,取得一定成效。但网络设备后门、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依旧频繁出现,表明公网环境仍然存在较多安全问题。虽然专项行动下我国境内感染主机数量总体略有降低,但感染远程控制类木马的主机数量有小幅上涨趋势,这对用户主机极具危害性。
1.众多网络设备后门依然存在
据CNVD统计,2013年共收集各类安全漏洞7854个,其中高危漏洞2607个,软硬件漏洞505个,都较2012年有所增长。同时,CNVD分析验证了Cisco、D-LINK、Netgear等厂商的路由器存在后门,黑客可由此直接控制路由器,进一步发起窃取信息、DNS劫持、网络钓鱼等攻击,直接威胁用户网上交易和数据存储安全。
2.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仍面临挑战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正改变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方式,个人信息的可控性逐步削弱,姓名、身份证号、消费记录等重要信息面临泄露风险。例如,2013年的“查开房”事件[3]。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分析
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正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恶意程序的制作、、预装、传播等初步形成一条完整利益链条,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亟须加强管理。
1.安卓平台的恶意程序呈爆发式增长
2013年,CNCERT自主监测和交换捕获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中的99.5%是针对安卓平台。其中71.5%是恶意扣费程序,较2012年有大幅度增长。
2.手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多样化
2013年,据CNCERT监测发现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传播次数达到1296万余次,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下载链接1207万个,用于传播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域名15247个、IP地址60976个。这些域名包括移动应用商店、论坛、网盘、博客等众多类型。为此,CNCERT组织开展了8次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治理行动。同年,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ANVA)建立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自律白名单”机制,公布了首批“移动互联网应用自律白名单”。
(四)经济信息安全威胁分析
2013年的互联网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以余额宝、现金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市场火爆,。但与此同时,钓鱼攻击也呈现跨平台发展趋势,在线交易系统防护稍有不慎即可引发连锁效应,影响金融安全和信息消费。
1.跨平台钓鱼攻击呈增长态势
除了传统互联网的钓鱼网站之外,黑客还结合移动互联网,利用仿冒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伪基站等多种手段,实施跨平台的钓鱼欺诈攻击,危害用户经济利益。例如,黑客利用安卓系统的“签名验证绕过”高危漏洞,制作散播大量仿冒国内主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移动应用,诱导用户安装,盗取用户银行账户信息。
2.在线交易系统安全问题的连锁效应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异常火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降低了使用门槛,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新的安全风险。
例如,支付宝钱包客户端iOS版的手势密码漏洞,导致系统安全问题出现后,风险也随之传导至关联的银行、证券、电商等其他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五)政府网站面临威胁分析
政府网站因其公信力高、影响力大,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相对部委网站而言,地方政府网站更易遭受攻击。
1.地方政府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灾区”
据CNCERT监测,2013年,政府网站被篡改数量为2430个,较2012年增长了34.9%,其中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这是由于地方政府网站存在技术和管理水平瓶颈,而且一些部门对预警通报置若罔闻,导致安全威胁长期存在很容易成为黑客实施进一步攻击的跳板。
2.境外黑客组织频繁攻击我国政府网站
2013年,境外“匿名者”、“阿尔及利亚黑客”等多个黑客组织曾对我国政府网站发起频繁攻击。其主要利用网站漏洞预先植入后门,对网站实施控制后遂发起攻击。
(六)大量境外地址的频繁攻击威胁
国家级有组织网络攻击行为显著增多,给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
1.国家背景的有组织攻击
2013年6月以来,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4]等多项美国家安全局网络监控项目,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对多个国家和民众长期实施监听和网络渗透攻击。国家安全和互联网用户隐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大量境外地址的攻击威胁
境外主机通过植入后门对境内网站实施远程控制,其中针对我国的钓鱼站点有90.2%位于境外,通过木马僵尸网络,41.1%主机被境外所控制。为此,CNCERT不断加强与国际CERT组织间的网络安全合作,完善跨境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协作机制。
三、我国互联网安全对策
(一)加快网络安全战略和相关政策制定,统筹规划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随着“棱镜门”和国家级APT事件持续发酵,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级网络信息安全战略,明确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方针,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战略指导;同时,应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政策,明确相关主体工作内容和责任义务。
(二)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建议相关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大网络设备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强化安全保障和管理,提高应对网络安全新风险能力,减少因技术不断发展引起的网络安全隐患。
(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提高网络攻击追溯能力
针对传统攻击以及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可能引发的新攻击,建议强化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攻击的威胁监测、全局感知、预警防护、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等能力。
(四)提高核心设备国产化水平,加快完善信息安全审查制度
建议加强网络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重点行业和重要信息系统联网设备软硬件的国产化水平,提升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建议尽快完善信息安全审查制度框架,明确信息产品的审查范围和审查内容,进一步增强国家信息和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五)加强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治理,维护良性移动生态环境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大移动互联网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责任,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增值电信企业经营者的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以明确应用程序制作者和应用商店的责任。
(六)加强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建议政府、企业、安全厂商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努力,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防范个人主机或移动终端的木马僵尸网络操控,防止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数字报)[DB/OL].http://.cn
[2]新华网[DB/OL].http://
[3]百度百科[DB/OL].http://
[4]互动百科[DB/OL].http://
简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范文5
【关键词】无线网络速率 天馈 3D-MIMO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3D-MIMO Antenna Technology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ncrease 4G user rate and compensate technical deficiencies of the traditional MIMO antenna, the novel 3D-MIMO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enhanc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improve deep coverage, mitigate interference and increase wireless network rate by means of multi-dimensional deep coverage, accurate beam and spatialization of spectrum utilization.
[Key words]wireless network rate antenna feeder 3D-MIMO
1 引言
伴S着4G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高速的无线网络的认可度和依赖度不断提高。通信运营商意识到在这个大数据流量爆发的时代,正视数据业务重要性并提升数据业务用户感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速率:运营商当下的盈利保证
截止2016年6月,移动4G用户数近4.29亿,4G用户渗透率超过51%。和2014年相比,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43.7%,手机上网客户DoU(Dataflow of Usage,每用户平均每月数据业务消耗量)增加118.5%,数据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总收入占比上升至52%,无线上网收入增加30.5%,无线上网业务所占比重仍旧不断攀升。DoU和运营商的营收增长呈现强关联:用户DoU高于500 MB,运营商收入呈现正增长;用户DoU小于500 MB,运营商收入呈现负增长。
因此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无线上网业务已经从2G时代的可有可无,变为了4G时代的重中之重。如何提升用户的数据使用量、增加用户黏性以及获取更大的利润,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如何提升速率。因为只有拥有更高的速率,才能真正的持有更多的用户,使得利益提升。
(2)无线网络速率提升遇瓶颈
无论是通信运营商还是通信设备商都已经注意到,速率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高速率的追求一直促使着各种通信技术的高速更新换代,尤其是LTE高速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TD-LTE作为这场高速数据时代大变革的领军技术之一,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强大的冲击感。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高频谱利用、抗多径干扰、非对称数字业务传输等特性,使得TD-LTE得以广泛应用。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自适应能力,保障了TD-LTE数据传输的质量。混合自动重传技术高效地补偿由于采用链路适配所带来的误码,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减小了数据传输时延,为数据语音的实现提供了依据。MIMO技术的应用更是效果显著,其多发多收的技术特点大幅地提高了资源的空间利用率,成倍提升数据容量。
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提升的同时,设备厂商和终端公司也相应推出了各种新型的设备与技术以迎合时代的需求。如上下行载波聚合技术,倍增了传输带宽;Small Cell的应用有效弥补了TD-LTE覆盖深度不足的缺陷,降低了建设成本。配合新型的基站技术,终端公司也不断更新自己的硬件支撑能力,不断推出更高等级的终端设备,为高速数据网络的应用提供保障。
然而,无论是通信制式的更新,还是基站设备的提升以及终端能力的改进,对现有网络的提升都已经到达了彼此配合的收益最大化,无论是连接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都有着可观的发展,而今物理层数据的传播成为了整体速率提升的一个阻碍,具体的说,天线技术迟迟停留在传统MIMO技术,使得TD-LTE这个大桶,总有天线这个短板使得整体无法得产生质的变化。因此,本文接下来将对传统MIMO技术进行介绍,分析其优势和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3D-MIMO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2 传统MIMO技术简述
MIMO技术作为TD-LTE的核心技术,其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
2.1 MIMO技术原理
MIMO是指无线网络讯号通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收发,所以可以增加资料传输率。MIMO技术原理。
MIMO较专业的解释,应该是网络资料通过多重切割之后,经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传送,由于无线讯号在传送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发生干扰起见,会通过不同的反射或穿透路径,因此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会不一致。为了避免资料不一致而无法重新组合,因此接收端会同时具备多重天线接收,然后利用DSP重新计算的方式,根据时间差的因素,将分开的资料重新作组合,最终传送出正确且快速的资料流。
由于传送的资料经过分割传送,不仅单一资料流量降低,可拉高传送距离,而且增加了天线接收范围,因此MIMO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既有无线网络频谱的资料传输速度,而且又不用额外占用频谱范围,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讯号接收距离。
2.2 传统MIMO技术的优势与缺陷
MIMO允许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并能够区分发往或来自不同空间方位的信号,使空间成为一种可以用于提高性能的资源,并能够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具有两大优势,具体内容如下:
(1)优势一,提高信道容量。MIMO接入点到MIMO客户端之间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信道容量可以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因此可以利用MIMO信道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
(2)优势二,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及空间分集增益,可以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降低误码率。
虽然MIMO技术具有如此优越的技术特点,但是由于其信号平面化传播的方式,使得其在覆盖深度、干扰抑制以及资源利用三个方面仍旧存在不足,详细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点:
(1)缺陷一,空间覆盖不足。传统MIMO只支持单纯水平面或垂直面的信号分析,无法立体化地实现信号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空间资源的浪费。对于高层楼宇,15层以上用户深度速度较差,小区边缘用户速率低。
(2)缺陷二,平面信号识别度低。平面信号无法识别中心用户和小区边缘用户,随着用户的位置移动,会造成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的感知骤降。
(3)缺陷三,干扰消除能力欠缺。虽然通过空间复用和分级增益,降低了无码,但是平面信号无法跟踪终端,消除其对其它用户或小区产生的干扰,且普通宏站赋型波束宽,易对邻区UE产生干扰。
(4)缺陷四,对高层室内覆盖不足。对于高层建筑,依旧依赖于室分或者其它形式的基站进行补盲,无法实现对楼宇的全覆盖和深度覆盖。
(5)缺陷五,容量仍有待提升。下行只能提供2流空分复用,且在现有网络配置下上行容量一直受限。
鉴于传统MIMO技术存在覆盖深度不足、干扰抑制不足以及资源利用不足的遗憾,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天线传播技术,来弥补现有传统MIMO平面信号所存在的弊端,即3D-MIMO技术。
3 3D-MIMO技术的应用
3D-MIMO技术是基于Massive MIMO的一种全新的天线覆盖方式。2010年底Thomas L.Marzetta提出了Massive MIMO的概念,让基站使用多达数百根天线,同时支持多个UE。在基站天线数趋于无穷大时,影响系统性能的热噪声和小区间干扰可以被忽略不计,Massive MIMO通过数量众多的天线来增加有用信号的功率,通过增加信干噪比(SNR)来降低干扰的影响。在基站天线数趋于无穷时,发送信号占用带宽足够小,信道近似平坦信道,信道衰落系数为1,MIMO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相比较传统MIMO技术,新型的3D-MIMO技术无论是在覆盖深度、覆盖范围、信号识别度、抗干扰能力、容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3.1 空间立体维度全覆盖
3D-MIMO除调节天线水平维度的角度外,加入了垂直维度的角度机制,从而释放了垂直维度,可以进一步增强空间复用,提升小区容量,这是与传统MIMO技术只能进行平面信号传播的巨大区别。
较之传统MIMO基站,1个3D-MIMO基站即可覆盖整栋高楼。
全新的3D-MIMO基站可覆盖60°垂直范围、10°~20°水平范围。
这样高层覆盖选址难、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就得到了大大改善,并且可以提高小区边缘业务速率。
3.2 高精波束降低干扰,精准覆盖
根据如下公式:
2Ψ0.5≈51×(2/N)
其中,天线N表示天线阵列单元数,d表示天线阵列单元间距。可以粗略据算8天线宏站其水平方向是4列直线阵,波束宽度为51÷2=25.5°。针对3D-MIMO天线,水平方向是8列直线阵,波束宽度为51÷4=12.25°;在垂直方向,3D-MIMO的垂直波束宽度是:51×(10/(7×8))=9.1°。
所以得出N越大,波束越窄。也就是天线阵列单元数越多,波束越窄。
因此3D-MIMO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使业务波束变窄,波束能量更集中,从而增强业务性能。
相比较普通宏站赋型波束宽易对邻区UE产生干扰,3D-MIMO技术可以实现高精三维波束,波束宽度降低一半,降低干扰。并且3D-MIMO基站利用高精的波束可以实现精准覆盖,通过智能权值矸智并精准覆盖场馆,可降低小区间干扰,同时节省站点数量,降低投资,能够全方位立体的追踪用户位置,实现VIP区域重点保护、VIP用户精准保护。
此外3D-MIMO可以识别小区中心和边缘用户,消除由于用户物理位置变动而引发的感知骤降。
3.3 高效空分提升频谱效率
由于波束的窄化,同样的空间资源下,使得空间复用更容易,可以容纳的流数也随之增多,小区容量得以提升。
相比较普通宏站提供的下行2流空分复用以及1UL:3DL的上行配比,3D-MIMO可以提供下行8~16流的空分复用、上行4~8流的空分复用,如图9所示。这使得在普通宏站相同的覆盖半径的情况下,3D-MIMO基站可以提供之前3~5倍的容量,完全可以满足热点区域的大容量业务需求。
而且对于光纤部署受限的区域,可通过无线固定接入方式覆盖盲区,如图10所示。3D-MIMO基站+CPE的方式可解决这部分区域光纤部署无法到位的问题,相比较宏站+CPE方式能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
4 现场应用效果
为更好地保障窄带物联网,更好地提供服务,在推动接入终端及产品应用外,从通信运营商角度,需不断尝试探索新的网络技术来进一步提升NB-IoT的网络性能。
4.1 提升用户上下行感知速率效果验证
2016年7月,山东移动青岛公司在青岛崂山啤酒节通信保障期间进行3D-MIMO技术试点,自18点啤酒节开幕到21点,人流量达到最大,期间小区最大用户数据达到220左右。小区上行最大总速率达到21 MB/s,单用户开幕期间平均上行速率7 MB/s以上。
4部普通4G终端同时接入FTP业务(非灌包测试),小区上行总速率峰值40 MB/s,均值40 MB/s,相比传统4G小区(10 MB/s)上行速率提升4倍。8部普通4G终端进行同时FTP下载,小区下行总吞吐率峰值349 MB/s,均值340 MB/s,相比传统4G小区(110 MB/s)下行速率提升3倍,大大提升了单用户感知速率。
4.2 提升立体覆盖效果验证
青岛世奥国际楼宇高100 m左右,长宽40 m左右,楼内四周为房间,中间为电梯和楼道,房间门较小,对信号衰减非常大,贯穿覆盖困难较大。覆盖方案选择在世奥国际斜对面的东海路移动大楼的裙楼位置建设3D-MIMO小区,将3D-MIMO的垂直波瓣宽度由普通模式的10°调整为60°,水平方向调整为30°,尽可能将功率分配在垂直方向。
借助3D-MIMO技术,使世奥国际大厦面向站点一侧内部场强从脱网提升至平均-100 dBm左右,室内定点测试平均下载速率在20 MB/s左右,同时平均SINR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之前的2~7提升至20以上。同时,与传统8通道宏站相比,3D-MIMO站点各自的小区边缘下行速率提升5至8倍,对用户感知改善明显。
5 结束语
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3D-MIMO技术通过多天线空间覆盖的方式增强了小区的覆盖深度,利用高精波束降低了小区间干扰,实现精准覆盖,其立体化空间特性还增强了频谱利用,提升了用户容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MIMO的不足,有效地提升了用户在数据业务上的优秀体验感。在3D-MIMO技术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不得不正视其所存在的不足,如天线数量的增加使得受风受力面加大,无形中增加了抱杆或者墙体安装的施工成本,并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一个新兴技术的创始之初总会有所缺陷,但是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也演进,3D-MIMO会在这个高速信息时代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Thomas T, Vook F W. Transparent user-specific 3D MIMO in FDD using beamspace methods[A].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C]. 2012: 4618-4623.
[2] 张彬,温正阳. 3D-MIMO技术在后LTE时代中的应用[J]. 移动通信, 2015,39(10): 28-31.
[3] 于凯. 5G移动通信系统中3D MIMO的波束形成[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 郑侃,邵斌,赵龙,等. 一种3D-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实现方法: 中国, CN104158577A[P]. 2014-08-27.
[5] Jiang Y, Wang Y. Research on Multi-user MIMO Performance in 3D-MIMO Channel Model of TD-LTE-Advanced System[J]. Moder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2014.
[6] 李明,郭云飞,丁亮,等. 一N改进的3D-MIMO-GBSBEM信道模型[J].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15(2): 187-192.
[7] Huang X, Xiangjun L I, Fang Y. Imaging method of airborne downward-looking 3D-MIMO-SAR with alternate-transmitting mode[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2013.
[8] 荆梅芳,卫瑞平,苏昕,等. 极化天线阵列的3D-MIMO信道模型[A]. 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 2013.
[9] 董丽峰,肖莹,刘群. LTE关键技术3D-MIMO[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