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1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从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再次练习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创设学术氛围、渗透科研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观。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且有意识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掌握相关反应方程式。
教具学具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铁架台、试管、矿泉水瓶、喷壶、纸花、蜡烛、阶梯、毛玻璃片、火柴;盐酸、石灰石、水、石蕊试液
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媒体的准备:幻灯片的制作,上网查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视频
媒体使用环境:多媒体教室
本节课提供了大量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但有的实验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例如,干冰极不易保存,所以干冰升华、人工降雨实验在课上完成起来有困难。本节课我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视频,在课上播放,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效果非常好。多媒体展示自然、生动,使学习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生通过对多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认真观察、思考,感知教材,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实现了化学教学的整体优化。因此,通过多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化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农民伯伯说我是庄稼的粮食;消防队员说我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说我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谜底: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问:你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的事情吗?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二氧化碳循环图,介绍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然后通过视频播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过程,讲解人工降雨的原理。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环节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到密度和溶解性,于是教师演示纸天平实验,并指导学生亲手做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能力。
环节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教师通过实验总结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物是否减少。
设计意图:总结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使学生形成阶段性总结的意识,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取少量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剂,石蕊变红。是什么使石蕊变红的?分析瓶中液体的成分:水、二氧化碳、新物质。
结论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碳酸:
H2O+CO2==H2CO3 。
演示实验:加热变红的小花又变回紫色。
结论2: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H2CO3== H2O+CO2。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在明确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同时,也提升了实验探究的能力。
演示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了。
结论3 :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教师在此时提醒学生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饮料中的磷酸影响钙和铁的吸收,造成缺钙和贫血。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讲述和设疑: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如何验满呢?
学生回答:用燃着的小木条,小木条熄灭。
结论4: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引出本节课新知识,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教师播放视频: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是否能下去;进山洞用火把照明更安全。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演示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灭蜡烛实验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拓展视野,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环节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设计意图:传递化学理念: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环节四:了解温室效应
CO2具有很多用途,那么在空气中是否越多越好呢?展示温室效应图片,让学生感受温室效应的危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二氧化碳气体的利与弊,增强环保意识。
环节五:小结
教学反思
1.纵观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2.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巧设化学情境,设疑启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能生惑。因此,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入开始,我的每个环节都从问题开始,利用设计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以解决问题结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和不断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为创新性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2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地理2,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提出了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等学习内容要求。这无论从知识内容来讲,还是从世界观的树立,都是一个十分综合的学习要求,因此在这一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课程的实施必然是开放性的。
教材分析
各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也体现了这种课程的开放性。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必修2中,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等问题。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教材,在必修2中,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问题。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地理必修3中,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探讨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问题。各教材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论证的材料都具有各自的角度。从而使课程的实施异彩纷呈。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首先,这堂课的导入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面对无法了解的东西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使他们会主动地去寻找结论,努力地去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种努力使学生产生新的洞察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念,再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材料的分析中产生的。然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辩论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并与别人交流。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时,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死气沉沉,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平台。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屏幕展示:“《京都议定书》”资料)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这一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了7%、欧盟8%、日本6%,今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不履行《京都议定书》,并借口称,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作出削减排放量的具体承诺,美国绝不会在议定书上签字。
师:《京都议定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各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所争议问题的背后问题的实质在哪里?
(这时同学们开始议论,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主要议题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
生:各国争论的焦点是既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又不希望自己的排放被限制过多。
生:争议问题的背后是全球变暖问题。
生:还有如何公平地解决发展生产与破坏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学生发言时,我将这些问题略加调整,打在屏幕上)
问题:
全球气温为什么会升高?
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对美国政府不履行《京都议定书》,你的立场怎样?为什么?
师:我提议对第一、第二个问题,把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抢答。选一位主持人主持和一位评分员记分。第三个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来解决,好不好?
(这个提议获得热烈响应,大家一致赞成)
活动开始
主持人:现在就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开始自由抢答。
第二组的刘涛同学抢先发言:我认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量在不断增加,从而不断加热大气,增加了温室效应。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二组记5分,
第一组王芳说:“温室气体并不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俄罗斯科学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宇宙射线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它能通过改变低层大气中形成云层的方式使地球变暖。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一组也记5分
第一组李春抢答:“科学家根据对冰岩蕊样的记录,在近一万年的高温期之前,分别在13万年、24万年、33万年附近,还有三个高温期,如果说近一万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原因,归咎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那么十多万年甚至二十多万年前的高温有归咎于谁呢?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一组再记5分)
(第一组已得10分,第二组也不甘示弱)
第二组的张冬说:“全球环境污染会导致更严重的全球变暖,据统计,如果汽车数量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全球的汽车总数将超过16亿辆,现在,机动车辆每年排放9亿公吨的二氧化碳,约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5%,更多的车辆将意味着更严重的全球变暖,同样到2025年世界2 /3 人口将在城市居住,因此,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会日益突出,全球变暖的速度就会加快。
(第二组也得了5分,第三组的同学很着急)
这时第三组的扬洋勇敢地站起来说:“全球变暖会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川融化,近百年来,由于海温升高,造成海平面上升量为2—6 ,专家指出,全球冰川体积平衡的变化,对地球液态水量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南极及其他地区冰盖全部融化,地球上的绝大部分人类将失去立足之地。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三组记5分(这时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发言了)。
刘晓说:“全球变暖会使干旱蔓延,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会更恶劣,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使农作物生产率下降,动植物的行为发生异常。”
(刘晓又为第一组赢得5分)
王放说:“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还会加重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还会使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
(第二组也追到了15分了,后面举手的同学更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了)
主持人:我们再给第三组一次机会
焦阳说:“全球变暖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北极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埋在冻土层内数千年死亡的植物也开始腐烂,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会进一步加快全球变暖的速度。”
主持人:第三组记10分,三组的记分不分上下,
(这时我看到一位平时少言寡语,但绝对善于思考的优秀女孩,慢慢站起来)只听她慢条斯理说:“圣诞节 快到了,孩子们期待着圣诞老人在午夜里乘着
由驯鹿拉着的雪橇从天而降,但人们没有想到,由于全球变暖,驯鹿已经频临食不裹服的境地,可能没有力气拉着圣诞老人周游全球了。”
主持人:第三组加5分,总分也是15分。
我请求插问:全球变暖带来难道都是负面影响吗?
不是,高明抢着发言:“全球变暖对农业产生影响很大,使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温度升高,使农业区的范围扩大,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二氧化碳增加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有机物的含量增加,对农作物的生产非常有利。
主持人;第一阶段抢答竞赛结束。第二组总分20分,暂时领先。其他组不要灰心,后面还有机会。下面进入角色辩论阶段,请各组组织辩手,10分钟后就位。
(当第三个问题出现在屏幕上时,全班同学形成了三派,三派分别扮演了美国政府、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中立方)、发展中国家。三派立即开始讨论,交流,推选代表…)
主持人:辩论开始。首先请“美国政府”的代表阐明观点。
王芳:“我承认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负有最大的责任,但是发展中国家也要做好应做的工作,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已占多数,免除承担一定的共同义务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代表美国政府的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温室气体排放并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因此我认为不必牺牲现有的经济利益而减少排放,我们有能力用森林面积,向其他国家输出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法,来抵消本国必须减少的排放量。
这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刘涛同学不服气地站起来说:“当前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大,而且一直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他们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凌驾于全球环保事业之上,未免有点太霸道和自私自利了,他们不应该以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议定书规定之外以及其它为理由而拒绝在议定书上签字。
(看到双方争论的那么激烈,代表组委会的同学有点座不住了,向支持人请求发言)
平时口齿伶俐的扬洋同学说:“今天,在防止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都面临着艰苦奋斗,发展中国家尽管对温室效益责任最小,却受害最大,所有国家都会受害,因为气候的变化是不分国界的,我们不能只等待而不采取行动,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必须带头,因为他们有经济和技术上最好的条件来改变这一状况,但是发展中国家也要作好他们应做的工作,要想阻止破坏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应加入京都条约。
(我也代表组委会请求发言)
我总结说:“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说的都有道理!看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弊参半,但是通过各派的发言,总的说来还是弊大于利。
(这是我看了一眼记分员亮出的记分牌,见第三组明显落后。再看第三组的同学,见他们十分不服气,于是请求主持人,能否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就“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请为还大气以洁净想办法。
主持人:开始抢答(话音刚落,第三组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抢先)。
王玲说:“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
第一组代表:“给汽车换太阳能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燃料的动力源。”
第二组:“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烟囱的排气口处。”
(这时第二组的组委会代表也忘了自己的身份,加入了抢答的行列)
第三组:“把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埋在地下肥田。”
(第三组的记分追上来了,三个组不相上下,整个课堂又进入了一个小。
主持人:注意规则,注意规则!
(见主持人已经无法维持,我只好强行发言)
我总结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全球气候变暖已在危及人类本身,如果人类不争取有力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人类将共同遭受到更大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
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一片蓝天吧!
[反思与评析]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3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质;化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41-01
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又叫科学素养。它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的综合反映。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科学素质将无从谈起。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我们一再强调能力培养,强调“学会学习”其核心就是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学习方法的训练。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完善自身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从科学素养内涵出发,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一定结构层次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品质。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实验探究获取学科知识,学会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化学学习的能力
学科知识是学科素养的主要内容,学科知识获取是提高学科素养首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是提高化学素养的基础。如何紧扣知识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呢?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方式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同时提高获取知识能力。
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
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除学科知识素养外,学科信息素养对解决实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信息素养也就是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表的观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对相关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实际生活中溶液的信息,在家中自行配制一杯溶液,增加生活体验,感性认识到配制溶液过程所需获得的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分析,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感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提高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
三、教学中贯穿“化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学生将来可能会忘记具体的化学知识,但一些基本化学观念应印在脑海里,成为认识世界、做出相关判断的基本依据。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从化学学习中提取根本性的东西,上升到化学思想层面,形成基本的化学思想。
1.物质的微粒观、元素观。在“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水溶液的导电性、颜色”及“酸碱通性和中和反应”的教学中,学生逐渐认识物质构成的微粒性,物质多样性而其元素组成是统一的,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特殊视角。
2.结构决定性质。化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即化学其实就是围绕“物质”进行研究或学习的科学,这种研究或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这就是化学的归因思想,因此,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来学习物质的知识,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思路。
3.守恒思想。“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化学变化微观抽象,对学习和理解物质化学变化造成困难。守恒思想给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帮助,树立守恒思想就是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别是复杂的化学变化,守恒思想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分类思想。面对复杂的化学变化,分类思想在化学的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类研究,把性质相似的物质或类型相似的反应归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可由点及面地掌握知识。还可通过不同分类方法,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所学知识。
四、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面对“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社会热点问题,能以科学的态度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而不是放大危害性,将“化学”当作危险、有害、毒害的代名词;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现象与结论不符合,教师能尊重客观事实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反复实验;在“燃料的选择”“金属材料的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合成材料的使用”教学中,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以上是笔者平时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素养培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能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物、从事经济生产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三维目标;融合
How in chemistry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 realization 3D target of fusion unify
Wang Jun
【Abstract】Foundation education new a chemistry course of reform establishment“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process and method”,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 1 ] .The target of three dimension each other permeate, mutually fusion, unify at the student's growth development in.From the change idea, comprehension content, reason pure relation;The establishment fitting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target;Experience process, enhance an experience, promote a 3D target of fusion;Change evaluation way, promote 3D target of realization various spect discuss in the chemistry teaching design and the implement realization 3D target unify of measure.
【Key words】Chemistry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3D target;Fusion
基础教育新一轮化学课程的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确定的三个维度的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传统教学“双基目标”即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STS(科学、技术、社会)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化学与社会、科技、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分析有关社会和技术的简单化学问题。同时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由近及远”,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开始学习化学,以便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也便于他们“学用结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崭新的维度,既包括化学学科方面的认知过程和方法,又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活动,并且适当拓展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到认知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过程和方法,它们的实现依赖于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展开,而这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无法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既有对待自然、物质和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有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态度是带有情感成分的行为倾向,价值观是情感发展的结果,反映着情感的发展水平,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但有利于学生达到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三维目标,不但突出了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而且注意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以及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应注意到,“三维目标 ”是一个整体,不是割裂的、独立的3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的。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程,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切实体验、感受、思考而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现代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应注意化学知识、概念、技能形成 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注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差异性;注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不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那么,在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怎样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呢?
1. 转变观念 理清内涵 理清关系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化学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主的现状,而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倾向。教师应切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先进理念。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训练,不能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理清3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价值取向,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评价要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对各方面教学目标进行融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与学的发展。
例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酸雨危害的实验探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收集有关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使用燃料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新燃料的选择,探索今后燃料的发展方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及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2. 确立恰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发展探究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3]。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应根据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和时展的特色及学科特点,确定那些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切忌“揠苗助长”、目标过高,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施,都应当把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手和合作者。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例如“空气”的教学设计思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所熟悉的空气的物理性质,然后 要求学生用生活实例或简单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接下来通过人类的生存引入氧气含量的问题,并在简单介绍拉瓦锡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归纳出几种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分别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经历过程 强化体验 促进三维目标的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又是伴随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就要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技能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化学课程中的体验可以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社会实践,也可以是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或观看录像资料,也可以是过去储存的经历的唤醒和激活。总之,教师要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即时体验和课外体验,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即引导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将三维目标的统一落实到位。例如,结合“水的净化”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保护的教育;结合“二氧化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的教育等,显然,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 改变评价方式 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要构建有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档案袋评定”、“成长记录评定”、纸笔测验,教师点评、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4]。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的,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例如,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在我们实验为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需在收集2集气瓶二氧化碳(瓶体积100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cm3 )。根据题意,请完成下列问题:(1)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2)使用纯度为90%的石灰石是多少,(3)在实验中若用计算出的石灰石质量,是否能收集到2瓶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什么?(4)你能否对这道题进行改编?
要求:10min完成此题,5min交流,交流后按下列标准评分。
评价:完成第(1)问为基本合格,完成第(2)问为合格,完成第(3)问为良好,完成第(4)问为优秀。
任务布置后,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给自己找到了目标。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了自己选定的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总之,要使“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我们广大化学教师应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以及化学课程的实施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逐步实现三维目标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2] 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9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 中考化学 素质立意 核心概念 基本观念 学习潜能
试题特点 命题改革
自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各类纸笔测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向检测与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角度看,前者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及熟练程度,主要靠知识的深广度来增加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容量,试题往往死抠知识、死抠教材、脱离实际、答案机械。从学与教的角度看,解答“知识立意”的试题,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容易达成目标。笔者认为,试题的“知识立意”是造成几十年来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盛行的重要原因。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考试,也是区域性教育评价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本次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理念及行为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否则,科学素养教育就只是一句口号,国家的意志难以实现。
基于以上认识,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就确立探索以有效测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核心、以“素质立意”为特征的中考化学命题改革思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试题基本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到“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形式、内容、情境素材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结构和形式看,试卷基本抛弃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要题型、以强调知识覆盖面和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为核心的命题思路。
从问题情境和所选素材看,问题真实、情境新颖,素材多来自科学实验、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而不是像知识立意的试题主要来自某道习题或课本)。其特点一是紧扣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的腐蚀性、燃烧、食品添加剂、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日本大地震等;二是所选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熟识。
从考试内容看,试题以课程标准中5个一级主题为主干内容,突出考查初中化学核心内容。如第二卷每道题选用代表性的物质和典型的事实考查化学的“大道理”,即物质世界,化学是做什么的(化学科学的价值是什么),化学的核心概念、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有哪些,化学科学是如何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是如何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
在非选择题中,除计算题外,每道题都以课程标准中某个一级或二级主题为标题编制试题,即每道小题都是采取主题概括的方式,力争从整体上考查课标中相关重点内容。例如,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地球“发烧”了、应用广泛的金属、燃烧的利与弊、哪份盐酸最浓、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构成与变化、化学与健康——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等等。这种带有标题的呈现方式,既能紧扣课标主题、突出核心内容,又能方便考生整体思考与作答;既能充分实现考试目标与课程目标的高度吻合,又能引领课堂教学高水平地达成课程目标。
那么,何谓“素质立意”?其特征是什么?“素质立意”是指中考命题时严格依据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全面、深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试题不仅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同时还注重考查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立意”试题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注重考查“学科学”的水平,主要是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认知的程度(即学生要有常识性的知识)。其重点一是核心概念,如原子、化学变化等;二是与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代表性物质和科学史实;三是重要的基本技能,如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化学变化。
(2)注重考查“做科学”的水平,主要是考查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是通过学生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来考查。考试重点一是考“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即科学探究;二是考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如性质、制备、分离提纯和物质检验;三是考科学的理性思维,如比较与对比、归纳与演绎、应用概念、推理判断、分类等。
(3)注重考查是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直接考查,即在分析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考查学生是否形成某种基本观念;二是间接考查,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以隐性的情感、态度、思想和观念为指导,否则很难正确全面解答试题。考点一是化学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和化学的社会观等;二是学生是否能够科学、辩证地看待物质世界,是否形成积极、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了解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4)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及信息素养。重点是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素养。
(5)重视考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结合威海市2010年、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对命题思路和特点做具体分析。
1 突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
化学是认识万物之本质、探究变化之科学。化学的核心概念(如原子、化学变化)和基本观念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所形成的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成果,主要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有关。
例1.【2010年第8题(13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物质超过6000万种,并且化学家还在以每年超百万种的速度继续发现更多的新物质。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表格略。即常见物质氧气、臭氧、过氧化氢、铜、熟石灰、纯碱、蔗糖、食盐水的名称、组成、构成微粒、化合物的质量比)
(2)由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上通常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物质。请你根据物质的组成,把(1)中8种物质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
(3)你认为造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请选择(1)中物质说明(答3种即可):
原因①_____,举例:_____;原因②_____,举例:_____;原因③_____,举例:_____。
解析:从题型上看,本题既稳重又新颖、既规范又灵活。从内容上看,该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思想性。本题在构思时是以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为重点.由浅入深依次以“什么是物质的多样性(如何认识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及结构)、怎样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对多种多样的物质进行分类(如何分类认识物质)、为什么世界上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组成、结构、性质)”3个问题为线索,全面考查该主题下全部4个二级主题中的90%以上的内容。
虽然本题涉及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简单的常见的代表性物质(氧气、铜、蔗糖、食盐水等),但其巧妙之处在于,本题在全面考查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地考查了与物质组成和结构有关的核心概念、基本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如原子、分子、元素等核心概念,物质的多样性、微粒观、元素观、分类观等基本观念,以及化学科学特征思维方式及学习领域——宏观、微观、符号表征。考试结果显示,本题的得分率为55%,其中第(1)小题得分率低于50%,说明学生如果没有理解核心概念、没有形成基本观念,只靠机械记忆是做不好本题的。
例2.【2011年第9题(13分)】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②给水通直流电;③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④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⑤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_______。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微粒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_______。为什么?_______。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
解析:本题以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变化为重点,以6个典型、代表性的变化为素材,综合考查了初中阶段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规律、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典型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与变化本质、物质构成的微观表示等主干知识。得分率为54%。
化学新课程强调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与传统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试题比较,本题不是为了考查学生记忆了多少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反应的方程式、变化的结果等,而是以6个变化为素材,突出考查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如物质构成的微粒观、物质的变化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物质变化的复杂性与分类等。另外,本题还重视考查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即在认识物质时,不仅要知道化学有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3大学习领域,还要能够由宏观现象联想到微观结构,由微观构成抽象到化学符号并能够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2 突出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被确定为中考的重要考试内容,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科学探究,特别是实验探究,是课标规定的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第二,科学探究不仅反映了科学的本质,也是考查学生做科学的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探究学习的素材,化学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真实的探究学习素材更是丰富多彩,以科学探究作为切入点,有利于命题者选取有价值的素材创编试题。
例3.【2011年第11题(11分)】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
我国道教发源地山东威海圣经山摩崖石刻,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刻,可称为瑰宝。圣经山摩崖石刻的材质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在字迹已模糊不清。摩崖石刻被腐蚀,是否是酸雨所致?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成因:即使大气没有受到污染,正常的雨水或河水也呈微弱酸性(pH在5.6~7.0之间),原因是_______。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是因为雨水吸收了被污染的大气中的_______等有害气体。大气中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_______。
(2)定量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及定性实验表明:(1)醋酸和酸雨的酸性程度差不多,pH在5.6~3.0之间;(2)酸雨(醋酸)确实能加重大理石腐蚀的程度。(3)定性实验显示:将大理石放入pH=3.0的醋酸溶液中,短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有气泡产生。
现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仪器:烧杯、托盘天平、镊子、量筒、胶头滴管。药品:pH=6.5的普通雨水、pH=3.0的醋酸溶液、大理石薄片。
请你设计一个“定量实验方案”,证明摩崖石刻被腐蚀,主要与酸雨有关,与普通雨水无关。(表格略)
(3)下列与保护摩崖石刻有关的说法中,你同意的是( )
A.了解哪种人类活动最容易引起酸雨
B.引起酸雨原因的结论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C.保护摩崖石刻要建立在有关损坏原因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D.要从根本上预防酸雨的危害,应禁止工厂和汽车排放气体
E.要减少酸雨的危害,应研究和推广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
F.要从根本上保护摩崖石刻,主要应研究修复被酸雨损伤的摩崖石刻的方法与技术
解析:这道题,以真实的问题为情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以及相关实验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以探究方案的设计为线索,以考查学生做科学的真实水平为目标,将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考查学生做科学的水平,包括科学解释、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收集证据(定量实验、变量控制、对比实验等)、对实验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解释结果)、推理判断、对实验方案和结论进行评价与反思、识别科学问题等。本题得分率为46.5%。
3 突出科学思想、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纸笔测验中如何有效考查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直是教学评价的盲点和难点。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遵循教育测量与评价规律,努力克服纸笔测验的弊端,以化学基本观念为重点,以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为素材,以与STS有关的真实问题为背景,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4.【2010年第11题(5分)】燃烧的“利”与“弊”
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作为论题,你的观点是_______,请你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①论据简洁、论证充分。②同一论据只需举出一个事例说明即可。③字数在150字以内。
解析:这道题在取材时紧密联系初中化学重点内容、生活实际和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内容涉及到燃烧这一常见、特殊而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能源、环境污染等社会热点问题。旨在考查考生是否深刻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否形成积极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燃烧实质理解的程度、燃烧反应的物质观和能量观(既能产生新物质,又能产生能量)。考试结果显示,本题得分率为55%,有超过50%的学生,或认为“燃烧弊大于利”,或者观点正确但举不出合适的例证。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燃烧。考查燃烧,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什么是燃烧(认知性目标,记住或知道燃烧的概念)。第二,理解燃烧的实质,燃烧有什么用(情感、体验性目标,感悟到燃烧反应的实质和科学价值)。第三,会运用燃烧概念和燃烧的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实践性目标,知道怎么办)。试想,如果一个人熟记了燃烧的概念,但没有真正理解与人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燃烧反应的价值,也不会解决与燃烧有关的简单问题,即使他把燃烧的概念倒背如流,又有何意义?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教育内容的灵魂,是学科素养的核心,我们的教学和评价必须回到课程方案上来,回到科学素养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因为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育本质的体现。科学素养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当学生把所学的具体化学知识几乎都忘了以后所留下来的能够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隐性要素——是思想观念、是态度、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行为习惯、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另外,综观威海市近几年的试题,还有其他一些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
一是注重考查与STS有关的内容。这种试题能更加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水平,引导初中化学教学从化学的视角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中考的这种导向作用对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是试题新颖、综合性强、区分度高,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有力地保证了试题选拔功能的实现。
三是以小见大、思考容量大、能力价值突出。如试题多以与人类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代表性物质为载体,考查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基本观念和科学方法。考虑到初中化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现实,试题不追求一般性、事实性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纯粹记忆性内容,真正做到了让教学中的“死记硬背失效、题海战术失灵”,真正做到了考试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4 问题与反思
众所周知,传统的纸笔测验对全面检测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检测学生“做科学”的水平局限性更大。目前各地的中考,大多在纸笔测验基础上增加实验技能考查内容,但实验技能不能等同于实验能力,此类题目从内容上看,往往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知识、技能水平,没有真正体现学科学和做科学的真实、本来面目,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