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1
【关键词】劳动经济;劳动关系;就业与失业;收入分配
一、2012年上半年转载文献内容分布
2012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杂志依然是围绕着国家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的热点问题、重大政策变化、微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劳动关系领域的前沿理论等。在强调理论分析的同时,更加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那些选题前沿、研究方法出新的经验研究文章。本文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12年上半年的《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各版块转载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关系和劳动立法(20篇)、就业问题(13篇)、人力资源管理(13篇)、工资理论(10篇)、收入分配理论(8篇)、人力资本理论(5篇),以及其他一些文章(12篇)。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立法
(一)劳动关系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转型时期,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治理劳资冲突需要员工、雇主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杨正喜等分析了转型期广东的劳资关系模式,认为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下,政府如果能加强对企业劳资双方协商的引导,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和谐的劳动关系即可能形成。谢玉华等通过调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提出这种由上而下推行的工资集体协商如果能逐步培养劳资双方的主体意识,由政府主导逐步走向劳资自主对话协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可实现成功。关于劳动关系未来发展方面,袁凌等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劳动关系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推广运用。张丽华等对国内外劳动关系调研和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劳动关系调研体系,未来的劳动关系评价应该以严谨的调研为基础,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严谨性。
(二)劳动立法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劳动法治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为我国未来劳动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常凯等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劳动关系从个别劳动关系转型到集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方面的立法将是今后劳动立法的重点。冯玉军等从博弈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原因,提出通过设计劳资双方在合同建立前以及维权过程中的博弈机制,来缓解《劳动合同法》在实施中的困境。
三、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有效的促进劳动力就业。万国威从需要视角出发,比对和分析了我国从1993年到2010年的就业促进政策,发现就业促进政策逐步由问题取向向需要取向转变,建议应继续深化这种转轨趋势。付春光对我国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遵循产业演进规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增强劳动力流动性等逐步扩大就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的过程中,关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就业的质量。张抗私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为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丁大建认为就业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劳动者实现以稳定的职业、体面的劳动等为特征的高质量就业,还应包含劳动者向企业和社会提供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与就业所得相适应的职业效率和职业产出,提高就业质量的这两个方面则需实现就业的职业化,使每个就业者成为职业化的劳动者。
四、人力资源管理
在影响员工行为的研究方面,张振刚等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顾客的责任,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组织情感承诺起到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包玲玲等研究了雇佣关系模式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在互相投入和过度投入雇佣关系模式与助人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冉霞等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内人际信任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员对同事、直接主管和高层领导的信任会对人际反生产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在薪酬方面,刘星等研究了政府管制、管理层权利与国企高管薪酬刚性的关系,发现政府对国企的管制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水平,同时导致高管薪酬既有向上的刚性也有向下的刚性;高管的权利不仅影响了自身薪酬水平,也导致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存在不对称现象。通过研究在华跨国企业中外员工薪酬的差异,发现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尽管导致了本土员工的相对剥夺感,但对本土员工工作动机的下降和离职意愿的增加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工资问题
关于工资方面的问题,蔡昉等探讨了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之间的联系,指出工资增长在2003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003年以前的平均水平,而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工资水平,发现劳动力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系统的工资趋同现象,进一步从工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刘易斯拐点到来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张军等研究了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通过分析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发现1990年代以来,无论是水平值的比较还是增长速度的比较,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工资水平,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随时间扩大的趋势。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1990年代末期以来,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这种正相关性总体而言是有所下降的。
六、收入分配
我国转型期间收入分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苏海南将目前社会上关于收入分配的观点分为达成或基本达成共识的、经过讨论可望达成共识的、难以达成共识的三类,分别包括关于分配关系不合理或分配差距拉大等的认识、关于分配问题的某些判断和解决问题思路、对策的不同认识和涉及现行利益关系调整的不同认识。建议针对不同的观点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李实在研究中发现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仍处在一种持续而缓慢的过程之中,而现有的城镇收入分配政策效果有限,同时指出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收入差距是可以用合理因素来解释的,而70%的收入差距是由于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以及其相应的垄断利润带来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建议缩小收入差距,就要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抑制垄断行业利润转化为行业的收入差距。孙蚌珠等研究了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状况,指出当前工资决定机制不利于低工资劳动者,强调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是调整收入分配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七、人力资本理论
在人力资本的研究方面,谢获宝等从人力资本群体定价模型和个体定价模型出发,拓展了以契约和宏观经济增长为基础对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构建思想。于米等在基于吉林省汽车制造业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研究了技能型人才隐形人力资本的测定与价值,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实证验证。王先柱等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指出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收入弹性有显著的影响,建议为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除应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外,加快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的进程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于米,于桂兰.技能型人才隐形人力资本的测定与价值研究[J].人口学刊.2012(2):89.
[2]冯玉军,方鹏.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与完善[J].法学杂志.2012(2):24-32.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背景劳动力 被动返乡
1.贵州省劳动力被动返乡背景研究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危机逐渐蔓延到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国家的实体经济中。由于欧美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以“三来一补”等外向型工业为基础,对外依存度很高的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受到一定影响。
珠三角地区是我省农民工省外务工的主要地区,2006年贵州籍农民工在广东就业人数超过130万人,占全省在省外就业农民工的近40%,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深州、佛山、中山等地,大部分从事电子、玩具、制衣、建筑等行业工作。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不足,加之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使珠三角地区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订单不足,成本过高等原因不断停产,倒闭,造成我省在外务工人员大量的失业,返乡。
根据2008年1月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省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1月23日,我省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返乡人数为97.33万人,占跨省务工人数的17.30%。胡晓登,王冠男(2009)通过抽样调查,认为超过70%的在外务工人员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返乡农民工比例占全部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的89.7%。
贵州作为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产条件恶劣,非农产业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巨大,跨区域流动就成为了贵州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大规模的跨省打工者与打工经济成为了贵州经济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2. 劳动力被动返乡对贵州省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1.加大省内就业压力。
农民工经过多年在城市务工,对城市的依赖性非常强,大多数留恋城市生活,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农村。但是,金融危机将进一步影响珠三角等贵州农民工传统主要打工地,加之珠三角各地兴起产业升级热潮,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不断替代传统的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企业,使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接纳能力趋于饱和,再就业空间狭小。不可避免的许多返乡农民工将返回或者直接进入省内城镇,返乡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增加省内城镇就业、治安、社会稳定压力。
贵州省中小城镇工业基础薄弱,三产尚未形成规模,城镇规模较小,使得城镇生活和就业的容量非常小,难以接纳大量返乡农民工进入。再加上贵州农村不充分的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本来就已经十分严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仍然拥挤在极其狭小的耕地上。2007年,贵州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2.1万人,失业率达到4.0%,远高于全国各地区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3.72%的水平。因此,大量的返乡农民工的涌入将使得贵州城镇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倍感压力。
2.加大农民增收负担
贵州省地处高原,土地零碎,石漠化现象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靠内部增收极端困难。打工收入为主体的工资性收入成为贵州农民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来源。2007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为54.2%,远远高于同期全国35.8%的平均水平,有些家庭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外出务工。以2007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374元,贵州省乡村人口2852.8万计算,200万农民工返乡将使贵州省乡村人口人均纯收入减少400元以上。这将严重制约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形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3.贵州省劳动力被动返乡对策研究
根据两区域模型,将中国为两个区域:东部和西部,东部为经济发达地区,在允许区际劳动力流动之前,东部以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地域分工,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西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参与地域分工,并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如果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由于西部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劳动力将向东部。在资本不发生流动的情况下,其结果西部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从而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优势产业的转化进程。对于东部来说,劳动力的流入,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价格下降,从而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优势向劣势转化的进程。因此,劳动力的区际流动,事实上替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移。
同时工资刚性在不同地域间依然存在。根据省社会保障局统计,贵州农民工希望工资标准是1500-2000元,而同期珠三角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仅为1500元。这样的跨地域的工资刚性不仅阻碍了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也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跨区转移。
因此只有通过综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才能促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将彻底解决困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返乡农民工问题。
1.通过适量的财政补贴降低劳动力刚性影响,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梯度转移的吸引力。
财政政策是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实施的具体方法,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梯度转移,财政政策必不可少。在园区内对一些规模较大,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土地等方面的财政补贴优惠措施。不仅提高了其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在空间上限制了其集约化发展为形成产业集聚,区域品牌急需力量也从间接上降低了劳动力工资刚性对产业梯度转移的不利影响。
2.提高农民工素质,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通过提高其职业素质实现其增加收入的目标。据贵州省社科院调查,2006年贵州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由于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大多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工作,如搬运、普通操作工、保安等。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为入园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其就业,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拓展农村就业,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各地应为农民工创业铺平道路,通过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设立创业专项资金补贴,降低小额贷款门槛,提高返乡农民工小额贷款额度,实行财政贴息,减免税费,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条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下大力气提高农民收入。拓宽第一产业范围, 纵深第一产业深度, 内部消化吸纳一批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二元经济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降低区域之间的差异的最根本方法。贵州必须加快农产品集约化、商品化、科技化、品牌化步伐,积极培育立足于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贸易企业。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生态建设工程不仅可以吸纳相当比例的返乡农民工,也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锦宏.地区增长中的要素贡献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9(3)
[3] 贵州民族经济研究院.“贵广快速通道”建设对贵州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7.12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3
1.1劳动经济学内涵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不仅与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科学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能够提供能加更加综合、全面的观点和角度。当前,在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劳动者工资报酬、消费能力,就业类型以及培训,劳动效率的影响要素,劳动力结构以及人口基础等。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必要补充,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旧的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范围比较广,研究成果实用性比较强。同时,劳动经济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和进步也带动了其他类型学科的发展。总之,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历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应该更加努力研究,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1.2消费金融概述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在当今我国急需扩大内需的情况下,该种金融服务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有效地发展和拓展我国的消费金融,能够推动我国的消费需求,实现我国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消费金融具体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居民的收入、消费以及投资等多个方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消费金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消费金融的深入研究必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的长远发展。
1.3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消费金融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其市场主体结构比较简单,即金融信贷机构和消费者个人两部分。这种新型的金融形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首先,我国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体系,服务水平比较低。消费金融在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商业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业务。消费金融的发展比较缓慢,业务种类单一。到21世纪初,才刚刚出现购车贷款、助学贷款等新的业务形式。然后,消费金融的市场环境不够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为消费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个人信用制度是一个人能否遵守信用的判断依据。近几年来,在上海等大城市已有相应的制度形成,但是发展还不够完善。另外,我国缺乏消费金融信贷担保制度。信贷担保是一种有效地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信贷机构的风险。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还存在缺失。
2.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特性分析
消费金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体系,不仅包括人的经济行为,还包括人的社会行为。在消费金融服务需求者可以是消费者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在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消费者金融
消费者金融关注的问题是在一个给定的金融环境中,消费者凭借自身拥有的资产怎样完成一系列的消费活动。在消费者金融方面,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消费者在进行资产的配置时所面临的约束以及潜在的风险。
2.2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即个人财务计划。是消费金融机构为消费者个人提供的资产配置、管理计划,如何有效地投资、税负管理、个人收入的管理等等。近几年,由于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多以及消费者理财意识的提高,个人理财这项业务的发展相对而言发展比较迅速。
2.3家庭金融
家庭金融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考虑消费者金融服务。家庭与个人不同。家庭属于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就目前而言,企业选择以及专业教育等家庭金融业务的重点。
3.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分析消费金融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的消费金融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另外,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来研究消费金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丰富信贷结构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避免经营风险,信贷结构比较单一。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对银行业务的长远发展不利。消费金融的虽然都是一些贷款金额比较小的业务,但是该业务覆盖面比较广、客户群体众多。充分发展消费金融可以丰富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促进银行的稳定经营。另外,通过消费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还可以拓展客户群体,为其他的业务挖掘潜在客户。
3.2对供需的动态匹配起到了平衡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大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而我国的内部消费市场需求变化比较慢,这样很容易出现生产过剩。如果企业产品长期存在库存积压,将会导致资金周转不良,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消费提供了动力,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从而实现供求平衡。
3.3平衡消费者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水平
有劳动经济学理论可知,消费者在少年和老年阶段的消费需求比较大,而在这两个阶段的生产水平却比较低。消费金融的发展可以使年轻人预先消费掉其将来的一部分收入,即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而不会对将来的生活产生影响。消费金融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生命周期的消费水平得以平衡,有效地减轻了社会负担,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3.4促进消费者的全面发展
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使消费者逐渐向着理性、文明等消费观念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又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消费金融能够促进消费者解放思想,提高消费能力,进而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4.1完善消费金融制度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各方面的体制不够完善。而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颖的金融形式,由于受到我国的传统观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的影响,一直止步不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消费金融体系得不到全面发展。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由劳动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完善的消费金融体制是消费金融得以长远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想使我国的消费金融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完善消费金融体制。如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信贷担保制度建设等,立法部门要完善相关立法,使得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要开发多层次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如开发农民信贷业务等。
4.2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内需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的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过氧化氢超标的鸡爪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消费者产生畏惧心理。即使消费者具有购买能力,也不敢去购买。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确保消费环境的安全。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立法,严厉惩处扰乱市场秩序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使得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另外,要完善社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事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理赔。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有助于培养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促进居民消费的良性循环。
4.3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由劳动经济学理论可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发展消费金融的前提条件。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调整工资制度,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然后,政府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兼顾公平。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得人们真正富裕起来。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可以减免税收,减小收入差距,使得居民能够大胆消费、放心消费。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
四、结束语
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农业信息化: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1,(05).
[2]张笑寒;洪艳.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与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3]姚德超;汪超.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02).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新劳动法;企业;劳动用工结构
新劳动法是对传统劳动法的完善,对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有着明确的规定,即从根本上完善劳动合同制定,使劳动合同双方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最大限度为劳动者提供保障。企业发展中,用工问题逐渐增多,直接对企业发展产生阻碍影响。通过对新劳动法创新点的分析,能够为企业劳动用工结构效率提升提供有力依据,对推动企业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新劳动法的创新点分析
(一)新劳动法概述
新劳动法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律环境发生一定的改变。与1995颁布的劳动法相比较,针对企业劳动用工模式、管理模式、关系方面有着更为详细的调整和深刻的阐述,对我国企业劳动用工合同问题的解决有着规范性作用。新劳动法总则中,对立法宗旨进行阐述,即完善劳动合同规定,合理划分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新劳动法的实施,具有完善劳动合同规定的重要目的,主要具有三层含义:一是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对合同签订双方的利益加以平衡。新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加以明确,并提出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以最大限度寻找平衡点,保证合同双方利益最大化。二是对劳动合同制度加以完善,规避合同不规范的问题。劳动合同制度中对合同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加以明确规定,对降低劳动纠纷发生几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给予保障,使其与新劳动法立法宗旨保持一致性,对劳动关系加以协调。
(二)新劳动法的创新点
较旧劳动法相比之下,新劳动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新劳动法进一步对劳动合同签订做有效规定,如,要求企业必须与劳动工作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给予严厉惩处,将其作为我国未来劳动关系构建的基础。新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系列阐述,将我国新劳动法提升至新的发展高度,在规范企业用工结构的基础上,有助于推动合同化发展进程。其次,新劳动法的作用下,对企业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加以引导,对新劳动法的实施和劳动合同的签订进程具有推动性作用。在和谐稳定就业环境中,对企业和劳动者建立稳固的劳动关系,可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新劳动法对劳务派遣有着一定的规范和限制。劳务派遣属于新型用工模式,对企业劳动用工结构变化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新劳动法的创新点十分多[1]。
2 企业劳动用工结构提升效率的分析
对企业劳动用工结构提升效率分析中,可从用工结构和用工成本两方面着手:
(一)用工结构提升效率的分析
企业发展中,非正式职工的比例逐渐增加,与正式职工的比例接近于1:1,如若长期以往,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新劳动法中规定,非正式职工在企业中只能从事替代性岗位,但企业实践中,许多非正式职工往往身居要职。可见,如若劳务派遣制度面临根本性转变,则对企业提出更多的挑战。
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必须优化现有的劳动用工结构,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新劳动法的指导下,优化劳动用工结构提升效率是关键,虽然用工成本增加,但能够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和提高员工忠诚度,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总之,企业在新劳动法作用下,应坚持以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础,构建内部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开辟新的捷径[2]。
(二)用工成本提升效率的分析
劳务派遣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实施,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风险隐患发挥着重要影响,同时对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产生影响。当前,企业发展中,对劳动用工方式主要采取“正式职工+派遣职工”的组合模式,尤其非正式职工的应用相对较多,对降低企业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选择非正式职工,其用工成本明显降低,相当于正式职工用工成本的30%以下。基于此,许多企业纷纷选择派遣职工,以期降低成本[3]。
新劳动法的背景下,用工结构优化是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保证用工结构优化的合理性,才能在降低经济成本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对此,企业方面有必要积极开展正式职工和派遣职工的合理分配工作。从某种程度讲,更多人认为,派遣职工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可降低企业经济成本。但从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看,非正式职工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如阻碍企业内部文化建设进程、降低企业社会形象等。所以,从新劳动法下企业公共成本提升效率的分析看,企业应引进大量专业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既能促进企业劳动用工结构的转变,又能规避企业发展中人才紧缺的问题。虽然短时期内,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但对内部劳动用工结构的规范和员工业绩水平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4]。
3 结论
在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用工结构优化的问题,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劳动用工结构提升效率给予优化,以促进企业业绩的稳步提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作者首先对新劳动法创新点加以分析,其次从用工结构和用工成本两视角对企业劳动用工结构提升效率做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唐k,刘兰. 《劳动合同法》的价值重塑与制度创新――基于劳动关系多元论视角[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03:96-105.
[2]卢闯,唐斯圆,廖冠民.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企业投资效率[J]. 会计研究,2015,06:42-47+96.
[3]廖冠民,陈燕.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经营弹性:基于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证检验[J]. 经济科学,2014,02:91-103.
[4]李雄,刘山川.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视野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贡献与不足[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24-30+49.
劳动经济研究范文6
以一个学术地图的视角看解读问题的必要审视视角传播政治经济学由两个核心的问题构成:一是政治,即权力逻辑,二是经济,即生产逻辑,即一种泛商品化的资本主义视角来分析看待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探讨是将媒介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分析。商品化是政治经济学对传播以及媒体考察的起点。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也正是从商品这个基本元素开始的。加拿大学者莫斯可认为商品化与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通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于是,摆在传媒政治经济学者面前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生产的逻辑如何制约传媒的运作?谁以何种方式控制传媒?
商品化的过程使得媒体产业从头到尾都被纳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对商品化的认知从媒体产品生产意识形态产品,到认识媒体产业为广告商生产了符合广告商需要的特定的受众,使得商品化的分析足以跳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阴影,受众商品论也因而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里一个核心主题。受众商品论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学科探讨起源于对西方决定论的批判。在斯迈思提出受众商品的原始文章日当中就强调了应该以物质论的立场分析传播媒体/广告/受众之间的三角关系。之后,斯迈思在其更完整的文章《受众商品及其劳动》里认为威廉士的《与文学》一书虽然提到将文化工业放在物质生产的脉落下分析,但却没有将广告放在文化工业的范畴之中。
2受众商品的论证的对话
核心观点:受众商品是一种被用于广告商品销售的不耐用的生产原料。受众商品为买他们的广告商所作的工作就是学会购买商品并相应的花掉他们的收入。简言之他们的劳动创造了商品需求垄断资本主义广告商的目的。受众也许会抵抗,但广告商的预期目标已经充分实现,结果渗透在需求控制的体系中。
问题1需求的源头:商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消费者通过广告臆造的问题发现自身需求,从而产生需求。
与此类似,日本学者藤竹晓的媒介充欲主义说在更经验的层面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媒介的日益发达导致了人们与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如此接近。从而膨胀了人们的欲望。他从道德与文化批判的角度探讨了人性在技术化冲击下的问题。而受众商品论强调了经济意义上的需求是伪需求,是广告商为了利润而伪造了这种需求。问题的关键是需求是否广告商臆造了问题(商品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制造的,或是人们本来就存在的。深究这个问题,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进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怪圈中。很难说在受众、广告商、媒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中,某一方在起主导作用。提出受众商品论的斯迈思先生在立场上是批判决定论的。而这种对需求臆造的论点显然有另一种精英决定论的痕迹。从狭义传播逻辑来考察三者的博弈可以发现。作为信源的传播主体的不是独立的单项度作业而是一个完整的闭合圈。而宏观的看待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生则是整个人类在劳动信息传播的互动过程中动态进步的表现,最终结果是人类文明的进程或者说一直是作为文明进程一个部分在运动着。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商品的高度清晰的陈列导致的新的后果。
问题2操纵的手段: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广告商是完全理性的而受众是完全非理性的。
整个对受众的控制过程是诉诸于一种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对事件判断的理性与非理性来论证的。其中的主要方式是传媒与广告商合谋制造了受众身处的拟态环境。通过制造一个信息环境,将受众与真实事件隔离开使受众所处的环成为一个虚拟的环境,或者称之为拟态环境。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社会对于媒体几乎是一片声讨之声,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和电视把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自由主义、道德论等等按时按量硬塞给每个公民。大众传媒通过传播大众文化,创造了人类无法逃离的虚拟环境,媒体作为一种霸权武器,执意向受众进行灌输,而受众却只能眼睁睁地接受这种灌输,它麻痹了受众,磨掉了人们的斗志,受众得到虚假的满足,其非人性的本质使得社会上的一切都发生异化,马尔库塞甚至就此断言,长此以往,人只会成为单向度的人。
事实上,拟态环境的评价缺乏一个真正可参照的标准,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大众受到了欺骗,此类的理论相当多。然而我们只要进行一个逆向的思考就会发现,拟态环境如果没有了,受众是不是就接触了事件的真实一面了呢?什么才是事件的真实一面?是我们亲身感触的?或是亲手触摸到的?都是,也都不是。盲人摸象是一个古老的寓言。而恰当的说明了拟态环境论对真实的追求的一种误区。事实上,传媒作为专业的信息职能机构将事情的全貌尽可能地展现。比较起受众盲人摸象式的社会参与要更接近于论述中的事观全貌的真实。而我们也不需要将这种真实定位为更接近与真实本身的。它只是事务作为文本的一种表征方式。但决不是站在真实对面的所谓媒介假环境所称的虚假。其次,由于消费者的专业程度限制,广告信息的传播最大程度的将产品的专业术语翻译成为受众经验范围内的术语,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同时也由于增加这种识别能力直接导致消费者选择时的理性程度。本雅明在论述媒介的霸权时,也认为受众依然是主动的,他对受众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乐观的。
不对称如果存在的话,那么必然是匿名的受众的喜好、需求对于广告商永远是一个不可穷尽的迷。广告商永远将处于对这一迷题答案的追溯过程当中。只得说明的是这种主动的态度并不能表明广告商作为这一信源的完全理性,正是由于广告商不可能对这一答案完全知晓,所以广告商制造的产品(产品和信息一样也是为适应目标受众而存在的某种意义表达)及其广告信息同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最终被市场(也就是受众)以选举的方式认可或淘汰。作者所列举的超市的例子,将导购系统作为促进冲动型购买的骗局的一部分。但是,作者是否知道,在多少个品牌中有一个具有进入超市的可能。实际上,这一部分是消费者已经授权表示认可的品牌。已经做出了选择。非理性是人们既有的思考内容而不是通过广告商与传媒的合谋使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陷入意识工业制造的一个巨大骗局之中。
问题3自由与否的论辩闲暇劳动论对劳动价值论的解析
作者在对于这个问题的论述中强调了两点,一是受众看似闲暇的传媒接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劳动,支付了自己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的支付是自由掩盖下的不自由。同时被受众支付的注意力被偷偷转卖给了广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