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1

[关键词] 智慧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64-3

Analysis of the WisdomMedical Research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Taking Zhengzh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o Jie Fu Lixi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inother areas, proposed the wisdom medical improvement program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s the core in the area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he wisdom hospital construction, mobile medical science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sconducted with a future outlook, so as to promote its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medical science

1 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自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医疗”成了最先启动的产业领域之一,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下列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省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已形成涵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及智慧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在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该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借助无线网、集成平台、物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实现资源可共享、就医更快解、病人更安全、服务更周到、管理更高效[1]。

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手机挂号和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着力解决“看病难、挂专家号难、时间耗费”等问题,并向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疾病诊断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解决500万苏州市民的就医、健康管理,为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全民健康档案归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上海长宁区(IBM智慧医疗成功试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建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主要是通过推进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个体化的服务,在信息整合方面是把病人归入其中,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个人诊疗记录、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在服务上,市民通过自己社保卡,注册登录网站,在网上查看自己的会诊记录、国内外的相关医疗信息等,还能给医生留言,对病情进行沟通[2]。

青岛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完善现有医药卫生信息云,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健全透明有效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边界顺畅的查询机制,推进远程挂号、远程诊断、社区医疗等指挥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为更加了解智慧医疗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小组决定重点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作为主调研地。

2.1 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研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广场等地展开调研。在关于“所在地区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居民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当地医院对突发病情所做的预案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而当地拥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2%。由此可见,医院应该加强关注居民突发事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关于“到医院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程度”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44%的人认为当前办理看病手续十分烦琐,52%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一般,仅有4%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是简单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办理看病手续方面应该进一步改善,利用信息化的办理来减少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在“当地医院就诊是否方便”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医院就诊还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一般,但仍有近10%的市民反映是不方便的。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面,要解决这近10%的人看病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方法解决居民简单的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卫生所建立档案规范的有78%,而很规范的只有22%。大部分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为居民建立规范的医疗健康档案,这会使居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的追踪和保障,这也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医疗应该能够利用数据库为每一个人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

我们还发现了居民对“当地医院用药是否规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仅有不到10%的市民认为当地医院用药很规范,认为用药规范一般的人数的占54%,不规范的人数达到百分之十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用药规范程度与医生对病情的把握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很难让医生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途径”“居民对医疗系统服务的需求”“现在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对郑州市医疗发展情况和人民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

2.2.1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郑州市很多医院已经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措施,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都具有自助办卡、充值、挂号、交费一体查询机等先进智慧设备。

2.2.2 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初步融合。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状态信息采集自动化等特点,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2],实现人、设备、物资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临床工作和管理效率。

2.2.3 实施预约挂号服务。使用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以优先就诊。预约挂号具有省时、省心、便捷等优点,让人们在预约时间段优先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在线支付可减少窗口排队付费的时间;彻底消除去医院挂不到号看不了病的烦恼;及时收到医生的停改诊信息;详细了解重点科室、名医介绍以便快速找到好医生等。目前,郑州14家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通手机挂号系统,不仅减少了市民就医大量排队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2.2.4 实行“医卡通”制度。“医卡通”具有就医便捷、记录完整、明白消费、资金安全、存取自由等优点,持卡患者可直接就诊、检查、治疗、取药,无须再排队挂号、交费;通过医卡通就诊卡,医生能查询到病人历次就诊的详细记录,有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全面系统的判断;可随时自助查询交易明细;资金可通过医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安全保障;就诊结束后,卡内余额可留作下次就诊使用,也可在收费窗口办理结算退余额,可自愿选择。

2.2.5 电子病历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国家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河南省目前已有4家医院,被卫生部纳入电子病历试点。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将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2.2.6 健康卡的实施。在2013年3月1日,中国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各功能为一体,可方便市民预约挂号、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等。首批加入“一卡通”平台的医院共有55家。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病人数据。不能随时随地获取包括历史诊疗信息、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在内的患者全面医疗数据,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2.3.2 仍然存在医疗误差。在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差,有可能因输错药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缺乏保障。

2.3.3 “医卡通”的不便。各医院的医卡通的功能基本相同:均可以使用该卡,在本医院内办理就诊、交费、取药、检查、入院、结账等事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由于采用医卡通制作系统的不同,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读取对方信息,其二,医卡通仅仅方便了医生,患者查询不了任何信息。其三,医卡通附带财务交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财产的安全性,也浪费了资源。其四,许多患者担心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卡通里面的资料是否被院方窜改。

2.3.4 缺少个人的医疗检测防护。一旦发生意外,会导致面临的风险加大。没有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缺少医生的虚拟会诊和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

2.3.5 疏忽健康档案的建立。疏忽对居民以往的各类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同。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利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辅助医生诊断,会增加医疗差错。

3 智慧医疗改进方案

3.1 智慧医疗――核心技术

智慧医疗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激光条码扫描等信息感知设备和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换,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具有智能识别、多源数据的相融协同、移动计算、提供各层次全方位服务等优点。

3.2 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协同

智慧医疗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1 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师根据数据指标,为远端用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2.2 远程医疗。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为居民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医疗资源;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3.3 智慧医疗――医院建设

3.3.1 智慧医院――整体构架。智慧医院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医院智能化系统、以信息整合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以电子病历应用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重点的数据融合平台系统、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系统。

3.3.2 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工程、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3.3.3 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系统、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外部系统接口、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临床业务辅助系统的建设。

3.4 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

借助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与物的定位识别,结合门禁监控,提高患者诊疗环境安全;通过无线智能移动推车、医护移动终端,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及远程探视、医嘱执行核对;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病房电视上应用与安卓、苹果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多屏互动等应用;在门诊方面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4 智慧医疗未来发展

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参与加强化、应用范围扩大化、信息共享普遍化等。我们要通过在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IT基础设施、医院物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建设智慧医疗,来实现高效有序的医院管理,提供应需而动的公共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营造便捷安心的医疗氛围,创造学习与分享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

我们的建设目标应是实现全方位(包括任何部门、所有科室)、全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药品、耗材等)、全过程(包括病人治疗、住院的过程等)的智慧医疗。

参考文献:

[1] 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2):14-18.

[2] 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J].中国医院,2009(1):62-64.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2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255-01

智慧城市是指用新一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主要是智慧信息通讯技术(简称IICT技术),结合已有的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政府决策办公和应急指挥提供智能可视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并服务于民生,应用于企业和社会团体。

1 智慧城市的产生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性增加的作用下,城市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但在城市化运动中,人口拥挤、工业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城市病层出不穷,这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相对滞后,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加坡在1992年首次提出“智慧岛”建设计划;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经过2009年的初步发酵,2010年世界各国纷纷加入“智慧城市建设大军”,掀起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

2 智慧城市的特征

(1)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并能通过对感知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实现主动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2)通过广泛的宽带,实现全方位互联。智慧城市利用广泛存在的宽带网络,构成其“神经网络”,实现了城市中物、人的全面互联,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3)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智能融合。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大脑”,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利用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全面推动实现智能融合。

(4)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我国共有150多座城市提出建设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其中智慧城市规划、行动方案或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及政府报告的已达50多座。2013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划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视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纪元和风向标,其建设现状如下:

(1)智慧城市建设突显共性和个性的融合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参建城市都能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和自身特色,确定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思路与突破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

(2)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集群逐渐显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衍生出跨领域、融合性的全新智慧产业形态,推动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北京、东莞、扬州、宁波等各大城市已经纷纷在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智慧产业进行摸索和尝试,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并伴随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发展而发展。

(3)智慧城市建设需合理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当前,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建设压力与投资风险并存。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政府应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基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总体定位,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落地和可实施。

(4)智慧城市建设需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坚持平台化、集成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产业链布局复杂,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项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形成大量的信息化孤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协调各方资源,打破电网、水网、交通、医疗等诸多城市公共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化孤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

随着各领域对智慧城市认识的不断加深、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会日趋完善,对于推动智慧城市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势必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奇平.智慧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互联网周刊,2010-10-9.

[2]张永民.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中国信息界,2010(10).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3

为改善我院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与xx市卫健委《关于开展xx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促进医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根据xx市卫健委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要完成40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发展定位需求,医院决定全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

二、建设原则

(一)符合信息安全与信息标准规范原则

项目建设首先遵循国家医院信息安全规范,满足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注重患者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所有信息数据均应放置在医院内部,互联网应用均通过相关安全措施访问医院信息数据,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业务数据和患者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止恶意窃取患者就诊数据,保障患者隐私。同时建设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标准、互操作性规范、接口技术标准等,保障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造成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

(二)经济实用及可扩展性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临床、管理的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充分调研医院现有应用系统现状,分析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及未来发展的必要性,既要满足医院现实需求,又要适应医院长远规划,对智慧医院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便民惠民利民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流程,以便民惠民利民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实分时预约就诊、分时预约检查等工作流程,减少患者在院挂号、缴费、就诊、检查、获取报告、取药、出院结算等环节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三、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建成综合信息平台、远程诊疗平台、大数据平台、放疗管理平台、患者服务平台、后勤管理六大平台。2020年前,我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水平,智慧医院达到四级水平。

四、组织架构

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和建设督导办。

(一)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执行组长:

成 员:

(二)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办公室(简称办公室)

办公室挂靠信息部。主要负责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统筹规划,以及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职责:

1. 调研建设需求,制定智慧医院详细建设计划;

2. 组织项目建设咨询、考察及招标等工作;

3. 负责项目实施的各方协调工作;

4. 负责信息业务工作流程梳理工作;

5. 监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把握项目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6. 负责组织项目验收、评估等相关工作。

(三)“智慧医院”建设督导办

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年活动督导办公室,挂靠xxx。负责智慧医院建设督促、评价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五、建设内容

根据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前期调研考察论证结果,“智慧医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综合信息平台

建成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集成规范,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与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使信息数据实现充分的共享,实现全院应用互联互通和大数据集成;在全院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的重构,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构建全院级的数据中心,实现肿瘤MDT、患者360视图、决策支持系统、危急值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应用;实现业务流程闭环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维护能力;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二)远程诊疗平台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便捷、灵活、高效的远程诊疗平台。围绕有一网一链成员医院,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面向基地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学等服务。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三)大数据平台

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实现患者门诊、住院、体检等数据整合,建立基于术语知识库的语义本体数据结构,实现数据的标准统一;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并将数据进行统一存储;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科研检索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关键词、同义词、语义化及结构化快速检索;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单病种挖掘分析,数据导出及审批,调阅患者全息视图,科研随访以及科研队列管理等,为医院的科研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四)放疗管理平台

建成放疗管理平台,实现医院现有的放疗设备互联,并集中存储诊疗过程数据,自动获取来自设备、TPS的病人治疗相关数据,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治疗、管理及科研目标。解决放疗网络数据孤岛问题,打通底层数据通道,保证院内数据网络畅通。在放疗信息管理平台上延伸随访平台,微信平台,以及排队叫号管理平台,减少患者放射治疗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五)患者服务平台

依托与xx开展的战略合作,对我院原有银医系统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增加设备数量,做到院内无死角覆盖,进一步完善优化软件功能,增加智能导诊、满意度测评、费用清单打印、扫码支付等功能,提高自助挂号、缴费、打印比例。完成微信服务平台改造,在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功能基础上增加智能导诊、院内导航、住院预交、一日清单查阅、病历查阅、满意度调查、健康宣教等功能,方便患者挂号、缴费、查询,实现智慧便民,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六)后勤管理平台

建立后勤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库、维修管理、巡检管理、特种设备台账管理、运送管理等模块建设,提升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后勤设备运行的能耗监控、状态监测、维修、巡检及医疗废弃物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与xxx战略合作,对药品配送、耗材配送等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责任人:;责任科室:)

六、实施原则

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按照先易后难顺序,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完善项目负责人制度,各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内容,组建人员队伍,细化实施具体方案,全面负责项目内容的实施。

充分熟悉智慧医院建设内容,认真研究消化吸取基本内容、架构、兄弟单位经验以及我院管理实际,集体讨论决定实施内容与优化步骤。

七、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院各科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慧医院”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和精心谋划,认真研究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事项,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智慧医院”建设清单的牵头部门负责人是该子项目的第一责任人,牵头部门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牵头责任,紧密联合协助部门,共同完成子项目的建设。其它科室负责人要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认真梳理相关业务流程,明确需求,扎实、深入、全面的配合和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分工明确、保障到位,建立以下项目管理制度。

1. 项目负责制。根据“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清单,建立“项目负责制”。每个子项目指定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全权负责整个项目,把握项目实施进度,负责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2. 工作例会制。每周xx召开项目工作例会,由责任人负责召集,各子项目牵头部门责任人、项目组成员和软件公司人员参加。责任科室汇报工作进度,专人撰写会议纪要,制定工作推进表并负责落实追踪。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4

的重要途径,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点领域。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羁绊着城镇化进程,制约着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迈进。针对此种情形,“管家”般的顾问式服务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助力。

智慧城市“路漫漫”

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漫长且不易,就目前看来,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建设方向模糊。一方面,对智慧城市内涵精髓认识不清。有的地区没有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能一蹴而就;有的地区认为将所有信息化项目拼装打包或单项信息化建设即为智慧城市,忽略顶层设计;有的地区认为智慧城市是脱离原有基础的再造工程,未认识到城市原有城建设施、IT基础设施、各种信息化系统均可被整合利用。许多地方的智慧城市普遍偏重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容易造成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下,建设效果不佳,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

另一方面,对城市自身建设条件认识不清。有的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真实需求判断和综合协调,为追求政绩盲目跟风,未能辨明当地信息化建设现状,贸然规划上马;有的地区“贪大求全”追求一步到位,投入巨额购买软硬件设施,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些问题易使智慧城市建设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实际投资与预期效益相差甚远。

标准规范缺失。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覆盖领域众多,致使所需开发的系统庞大复杂。这些系统软件重用性高、信息共享性和系统互操作性强,若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对其进行约束和指导,未来“信息孤岛”极易成为“智能孤岛”,阻碍信息资源整合,使信息横向难以连接,纵向难以贯通。

另一方面,各地普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无法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检验,不利于项目后续完善与提高,导致智慧城市推进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项目监管乏力。政府部门由于编制受限,信息化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而业务部门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又不够深入,因此政府自身难以提供完整详实的项目需求。而传统的软件企业作为承建单位对政府业务及管理规律普遍缺乏认知度,通常只能根据政府所提出的需求框架,进行自我消化与理解,这样易造成所开发的软件系统与实际需求及规划初衷相偏离。同时,软件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发现偏离并予以及时纠正。

安全隐患突出。一方面,政府过度依赖“权威”企业为智慧城市埋下建设安全隐患。智慧城市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所谓的“权威”企业多为应用软件等领域专家,故往往注重应用软件开发,忽视从政府管理角度进行全局规划。同时,当前政府过度依赖这些“权威”企业为其制定方案、实施建设,而承建单位因受专业局限和利益驱使,不仅自身容易出现规划和建设漏洞,还对其他企业参与其中变相设置进入壁垒,为科学合理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政府过度依赖外企为智慧城市埋下信息安全隐患。很多城市对智慧城市的规划、系统、设备、信息资源等缺乏安全统筹考虑,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采用国外信息技术和产品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易受泄露,重要系统易被攻击,交通、能源、金融、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会为外所控,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顾问式服务“走捷径”

引入既熟悉政府管理方式,又掌握信息技术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和建议,或许是较好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上述问题的一大“捷径”。

战略规划层面的顾问式服务。提供战略研究、顶层设计、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与前期设计等顾问式服务。通过战略规划层面的顾问式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战略研究服务指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调研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评估城市信息化水平,对城市重点产业布局、主要发展指标、周边竞争格局、功能载体布局、发展阶段评估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顶层设计服务指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自顶向下进行信息化统筹和总体架构设计,推进城市现状分析、基础设施设计、目标架构设计、信息安全设计、互联规范和统筹建设约束,明确业务之间协同关系、系统之间协同和共享关系、各项任务的配合关系,设计目标架构的实现路径,从而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判断城市信息建设现状,为建设明确方向和重点。

可行性研究服务指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对智慧城市建设、部分建设、细分项目预算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出具权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智慧城市制定短、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

建设实施层面的顾问式服务。提供立项申请、实施方案编写、评价体系设计、专家资源整合、专家诊断服务、项目监管等顾问式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面支持。

立项申请服务指组织经验丰富、专业程度高的专业团队,根据国家、地方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对现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城市特色与发展水平,将各类项目进行统筹、重组成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制定具体可考核、易实现的创建目标和实施方案,编制申报材料。

实施方案编写服务指针对智慧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从工程的目标、框架、关键指标和建设模式等方面对重点工程处建设制定顶层设计、实施规划和可行性分析,促进智慧城市规划落实,指导建设实施,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评价体系设计服务指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政府、企业、市民三类主体的智能治理、创新经济和市民幸福的水平、衡量基础的智慧环境水平、考察连接的智慧服务水平,从而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定。

专家资源整合服务指组织信息化、社会管理、产业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参与智慧尘世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工作,参与创建过程指导及阶段性建设工作,评审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出具专业咨询建议。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5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园区 园区信息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5-0056-03

1 引言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智慧城市所涵盖的领域遍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庞大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实现,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优化与完善。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既反映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2 智慧园区建设动态跟踪及需求分析

2.1 国内智慧园区建设动态跟踪

目前,国内智慧园区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现在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智慧园区达到十多个,包括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北京中关村创新智慧园区、无锡软件园智慧园区、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和绍兴纺织智慧园区等,见表1。

2.2 智慧园区建设需求小结

纵观上述园区信息化建设,可以看出:作为承载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朝现代园区、新城市中心方向发展,园区信息化需求也因此逐步扩展为类城市综合体的需求。产业园区根据业务类型、收入规模不同,在组成主体和信息化需求方面均存在差异。产业园区的参与主体包括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公共配套和商贸配套,可归纳为政务服务、产业提升、生活服务三大类需求,其中:园区管委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园区管理、公共服务、商务促进等,园区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创新发展和产业链协同为目标的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综合管理等几大方面,园区居民的信息化需求主要集中在以提升幸福感知为目标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从当前各类园区的发展来看,园区的经济类型是影响园区信息化需求的主要因素,园区信息化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产业提升及政务服务上。

3 智慧园区发展目标及解决方案建议

3.1 智慧园区发展目标

智慧园区区别于数字园区的核心是通过更高效集约的方式,利用软件、服务、物联网技术来提高园区的管理水平、产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服务水平。因此智慧园区的发展目标可概括为:网络泛在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和运营社会化,进而助力实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政府公众形象、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提升园区企业竞争力、提升园区居民幸福感知等五大目标。

3.2 智慧园区共性解决方案建议

从园区共性的信息化需求出发,不考虑建设周期长短,智慧园区的共性解决方案可概括为“1个门户、3大智慧应用、1个智慧基础”,具体如图1所示。园区内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应用应与园区外整个智慧城市的相关业务平台或者数据中心建立接口,不提倡自成体系,但可填充园区内的特色应用。

从细分功能模块看,面向园区管委会的应用可分为园区政务、园区管理、园区服务、园区商务等。以园区管理为例,基础设施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基础通信管理等属于园区管理中最为普遍的应用,属于首选模块,其他模块应该根据园区需求分步和有选择地实施。面向园区企业的应用可以分为产业应用和企业应用,从目前来看,园区的企业信息化需求更多聚焦在产业应用上,也就是特色行业应用上,根据园区的类型可以分为工业园区解决方案、物流园区解决方案、农业园区解决方案、文化园区解决方案、商务园区解决方案等。面向园区居民的应用可以分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安心服务四类,以公共服务为例,公共信息、园区交流互动、健康管理、预约就医等功能为常见功能。具体推荐功能如图2所示。

3.3 智慧园区特色应

用建议

4 结束语

智慧园区属于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园区的升级,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循序渐进、有侧重、科学地开展智慧园区的建设。本文主要从智慧园区信息化需求分析和国内智慧园区建设现状入手,提出智慧园区建设共性和特色解决方案建议,供智慧园区建设实施参考。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范文6

关键词: 智慧城市;内容;建设方案

Abstract: Intelligence city is the necessary phase of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This research analyze the content of intelligence city under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EPC system network, and tr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plan suit for China city.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city manager.

Key words: wisdom city; Content; Construc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1.引言

智慧城市旨在充分运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各个领域为城市管理、公众生产生活提供智能化的感知,不断提升城市信息系统的开放共享能力、协同能力以及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创新社会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促进城市持续科学发展。智慧城市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以城市现实情况为基础,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的不断演进过程,是城市信息化的更高级阶段[1-3]。

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最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国际上,以韩国的泛在生态城市以及美国IBM公司推动的智慧城市方案为代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政务、通信、医疗、能源、交通、教育、水管理、安全等方面。由此可知,推动城市各行业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整合,以及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韩国正在本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城市集成运营中心,美国IBM公司也推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并在全球试点推广[4-7]。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尤其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实际上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城市管理者更应置身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考量自身优势和劣势,厘清建设思路,做到不落后。因此,探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尤其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智慧城市内容组成

智慧城市是包罗万象的,与城市管理、公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可以说只有每个方面都实现了智慧,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智慧城市。从国外经验来看,智慧城市内容组成应该符合四大特征,总结为: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城市内容组成的四大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智慧城市的内容组成应从四个方面探讨:

⑴全面透彻的感知方面: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和公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监测,从而达到全面感知。传感技术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能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还能够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部件和谐高效的运行。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感官系统”。

⑵宽带泛在的互联方面:即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

⑶智能融合的应用方面:现代城市管理及公众生产生活实际上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各部件之间有复杂的数据流和业务流。智慧城市必须集大成,为各应用提供智慧的大脑,再辅以人的智慧,则可以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智慧城市的智能应用应该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城市组成部门乃至个人的参与和各用户的力量。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手臂”。

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方面:现代科技讲求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内在动力”。

笔者认为,就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短时间内做不到上述四个大方面内容的整合,但可以从简化提出适宜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建设方案,如下所述。

3.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探讨

上述四大部分内容组成虽然包罗全面,但是中国城市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笔者认为中国大部分城市可以采用简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即从六大目标出发进行建设。这六大目标包括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城市简化版目标

笔者认为该简化版建设模式呈现对角线规则:智慧的管理和智慧的运输业对于城市的智慧建设至关重要,两者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一条中轴线。智慧的运输业是城市交通流的重要承载,而城市交通和城市人的流动和物质流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些又落实到城市管理上;智慧的经济和智慧的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在发展智慧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智慧环境的建设,两者同时是智慧的居民和智慧的生活这条对角线的重要生存载体。

在上述对角线规则指导下,笔者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可以选择典型着手建设,比如先从运输业和管理角度实现智慧,再逐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智慧,最后到智慧的居民和生活,有序推进。在每一步建设时,争取该步严格参照国际标准,做到充分引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后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这种方式,比起大规模投入、找不到重点的建设方案或许更加有效。

4.结语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智慧城市的内容组成,着力探讨了当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即:选择典型着手建设,比如先从运输业和管理角度实现智慧,再逐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智慧,最后到智慧的居民和生活,有序推进。在每一步建设时,争取该步严格参照国际标准,做到充分引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后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希望对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者起到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数字城市政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4,p54-55.

[2]Doolin,B.,Powerandresistanceintheimplementationofamedic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J],Informationsystemsjournal,2004vol.14no.4,p343-362.

[3]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2期,p28-32.

[4]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等,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