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1

(一)资本市场的资金聚集功能

资金积累和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来说,没有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也就缺乏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迁的动力。以股份制为前提的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借助于其独特的资金聚集机制,为一国或地区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注入新的生产要素,扶持瓶颈产业部门,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实现新增资源的倾斜配置。具体而言,其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上市、重点支持基础产业、支出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专门的板块,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三是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

(二)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

作为一种独特的金融制度,资本市场的出现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具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他们愿意在高风险中追逐高收益。而且,资本市场所固有的有效的风险分散或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为具有不同流动性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股权交易的场所,资本所有权在整个技术生产周期内可以实现不停的转移。发达的资本市场降低了所有权交易的成本,减少了流动性风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使创新项目的异质性风险可以参与项目的众多投资主体之间进行分散和分担,特别是风险资本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鼓励了人们对创新的投资,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资本市场的存量优化功能

从现实的经济运行来看,一国或地区增量资源的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在存量调整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支持上。资产重组主观上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自我调整行为,客观上是一种存量资产流动重组的机制。它本身不一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但是资本市场高度的流动性和信息获取及传递的充分性为资产重组提供了最便捷、最经济的场所。

二、浅谈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

(一)股票市场

任何制度都有路径依赖。一是出于挽救国有企业的目的,忽视了股票市场功能提升的问题,弱化了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功能,导致了市场功能被扭曲的倾向,把中国股票市场在特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圈钱)当作了股票市场的总目的,把股票市场的主要功能单纯地理解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忽视了多元化风险主体和多元化的金融资产的建设,忽视了增强社会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二是股权分置矛盾及政策性因素困扰导致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二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动问题。尽管股权分置改革初步解决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但过了限售期的巨额“大小非”,始终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一把徳默克里斯之剑,令人谈“非”色变。三是中国股市投机氛围浓重,市盈率和换手率都较高,经常由于非理性的亢奋或恐慌引起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再加上流动性提供上的行政限制,A股市场成了泡沫、系统性冲击和风险集聚的场所。

(二)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不成熟及利率市场化改革造成中国债券市场的三大缺陷:一是发行者忽视了债市的可持续发展,如在低利率环境下发行大量的长期券,并通过固定利率债券和招标上限的模式,锁定自身成本,转移利率风险,因而导致中长期券定价的扭曲以及整个收益率曲线的扭曲。在稍有利率风险的预期变化情况下,就导致了债市的大幅波动。二是央行、政策性银行和财政部的协调性不足,导致债券多头竞相发行和债券市场的投资预期紊乱。三是市场缺乏对冲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因此对于依靠单边上扬而获利的债券投资机构来说,在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时,投资是相当被动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归结起来,我国债市的风险累积既是债市初级阶段的制度缺陷问题在债市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市场对长期债的非理性定价,投资心理的短期性和盲目性等风险因素的暴露,加剧了投资的难度。

三、结语及政策建议

要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形成法治和产权保护体制。特别是完善股权结构(妥善解决“大小非”问题),市场的进入和推出制度,新股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对内部交易的严厉查处制度。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尽快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开发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毕竟,推进直接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和金融市场的分层化,是构建功能更为强大、向实体经济渗透力更强的直接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志武.非理性亢奋.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瞿强.比较金融体制—兼论资本市场与市场中介的关系.经济学动态,2002,(11).

[5]沈乎.A股跌破幻象.财经,2008,(7).

[6]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股权裂变与流动性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2

散户要想在股市里生存,必须擦亮眼睛,识别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做法等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形成并坚持自己的准则,才能做到笑傲股市,乱云飞渡仍从容。

心态比技巧更重要

有股友开玩笑说,是美女就不要炒股,只要炒股,一年之后你会发现老了10岁。这说明在炒股过程中,心态比技巧更重要。

巴菲特有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听起来特别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偏是另外一个结果。这说明人性的弱点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股市就是一个放大镜,能够把人性放大,尤其是贪婪和恐惧。

“炒股就是炒人性”,著名时事评论家时寒冰说,“炒股炒到最后,克服的就是自己性格的弱点,就是人性的弱点。”平时我们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一些过程因素干扰”,“性格急躁的要沉得住气,盈利的不要曲终人散还没离场”,“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以及“不要天天看盘”等,都包含有重要的心态因素在里面。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话,就难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即使在股市盈利了,也是一时成功,迟早也会还回去。

杨百万的炒股座右铬是“六分心态三分技巧一分运气”。他认为,炒股最重要的心态是忍耐。在股市中有了忍耐,就能涨跌不惊,冷静地思考和分析,沉着应付、泰然处之。耐心不够就会着急,一着急就会头脑发热,发热就易盲目判断,从而进行错误操作。只有在股市中拥有忍耐,才能做到心如止水,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冷眼看股市风云变化,平静看股价涨跌,得失随意,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愁何事不成,不赢大利。

股市永远是心理(心理即信心,即政策)和资金的博弈场所,没有好的心态,没有资金保护意识,必然在股市中惨败。股市里面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专家也未必是赢家,不是专家也未必是输家。

价值投机易做可行

在股市发展史上,历来就存在着价值投资和题材投机的路线之争,二者此消彼长呈犬牙交错之势。价值投资第一次被股民广为接受,来源于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的现身说法。国内股市的题材炒作以1999年的5・19行情为最,彼时沾IT则灵,亿安科技和清华紫光成为第一批百元股;而价值炒作则以2007年的“漂亮50”为最,中国船舶上摸300元,一时间贵州茅台、山东黄金、石基信息和天马股份等百元股乱花纷呈迷人眼。

在中国做真正价值投资的土壤很难存在。资本市场的最主要功能是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有效的市场不是由产业资本引导资本市场,而是由资本市场来主导和引导产业发展。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之所以有效,在于资本市场具有价值发现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即使整个市场大跌,优质企业的股票却仍然可能大涨,正因如此,在美国股市中才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和财富创造者。

中国的资本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无效市场,一个最典型特征就是齐涨齐跌。缘于此,在这个市场上,就不能也无法做长期投资,只能根据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随时调整投资策略。这不是助涨助跌,而是对市场走势的领先把握,在中国股市中最稀缺的,恰恰是这种能够对市场转折最先做出独到预测和判断的人。

为此,刘景德建议,投资者可进行中长期和趋势性投资,把价值投资和趋势性投资相结合,即价值投机。首要是找到一些估值低、增长好的股票,同时把握好趋势。在上涨的趋势没有确定之前,一定要谨慎和少投资;一旦上涨趋势确立,一定要加大投资和耐心持有。要根据中国经济和股市的运行周期来踏准市场节奏。有经验的股民可进行反向操作:当别人相信趋势时,我宁愿相信价值;反之,当别人大谈价值时,我看重趋势。什么是价值投资的最佳买卖点?基本面低迷和高涨的不断轮回。什么是趋势投资的最佳买卖点?投资者情绪的乐观和悲观的不断轮回。

大多数人价值投机为什么失败?一是选择的不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二是介入时间和价位不合适。比如说48元钱的中石油,70元的四川长虹,就不具有价值投机的可能。

学会看趋势

看趋势首要学会看底和逃顶。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3

每个年份都有可能因为重大事件的发生、游戏规则的改变、新鲜事物的出现等等,而被冠以元年的称号。2006这一年行将成为历史,却也因为种种噱头成为娱乐眼中的草根元年,IT眼中的博客元年,食客眼中的质量元年……如果以理财来界定,2006已不是元年,但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白热化,随着政府监管和引导的逐步强化,随着百姓意识的不断进步,2006年赋予了理财较元年更为重要的外延意义。

在这一年中,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暖风频频拂面,塑造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圆满收官,彻底扫清了制约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阻碍,带来了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性的转折;中行和工行的超级上市,开启了A股市场的优质蓝筹新时代,体现了优质公司上市加速市场健康血液循环的基本要义。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通过2006年的洗礼也该更加理性,例如:应更加坚定通过投资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回报的信心;同时应该明晰,证券市场的健康繁荣将提高个人投资者捕捉优质个股的难度系数,而通过专家进行基金理财、券商集合理财等,将是弱化证券投资风险、取得市场平均以上收益的长久之道。

在这一年中,对外资银行经营业务和经营地域限制的放开,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的竞争步入了正面交锋的新时代。不论这场大战将如何喧嚣尘上,市场的充分竞争所带来的最终益处将落实在百姓头上,以客户为中心成为银行制胜法宝的同时,也将成为百姓的暖身小袄。对个人消费者来说,通过2006年也应更加明白,例如:代缴水电费不是银行的主要功能,理财产品和规划服务的创新和提供才是值得引颈而待的;虽然宏观调控让房贷消费者见识了利率风险的威力,但是相应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也都随之进入了细分化时代,消费者不相应精挑细选可真有点亏。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4

【关键词】信托;私募基金;退出机制;完善

目前限制我国信托私募基金市场退出机制正常发展的主要是法律法规与现实经济活动的不适应性,例如,私募股权基金可以通过投资企业的被并购这种非上市的方式,来实现退出,而买家除了投资机构外,一般是标的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企图通过并购实现协同效应,因此往往会涉及到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中与并购相关的条款,主要体现在26条规定的三种经营者集中的情形。但反垄断法的规定十分原则化,在实际操作中若发生争议,企业会由于国家政策保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等,而承担很大的风险。在这样严峻的金融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应当充分考虑收购方的营业状况,判断是否可能造成经营集中,从而做出慎重的选择。法律的不适应性在运行过程中就使得建立起的经济市场秩序漏洞百出,根据相关法律建立起来的基本市场框架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为解决退出机制中存在的相关阻碍,必须完善相关市场交易,实现基金的出售与退出,充分保障私募基金市场的资本流动。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的典型代表,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一大支柱交易形式,在服务对象准入条件等方面,与其他层次的市场相比有其自有的特色。根据我国的国情,要在证监会的监控管理之下,结合国际化的交易经验,打造中国特色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美国正式设立了OTCB市场,主要功能为提供小企业之间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使关注度低的小企业也能有交易机会,甚至能够在美国开拓市场,最终上市。此外,美国还有粉单市场这种进入门槛更低的交易市场。企业的经营状况、资本实力都大不相同,但在多层次和较完善的美国资本市场中,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融资上市的交易市场。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应该层次要多,容纳性强,适应多种国际环境,所以发展应该向着国际化前沿标准。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处于幼儿期,还需要继续发展建设,要结合中国国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要想改善我国产权交易法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提升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地位。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以产权交易市场为主体构架成分,是未能完成公开上市的企业实现融资与股权让渡的地方。在国内,理应在归纳全国范围内相关产权交易的规制和政策的前提下,促进产权交易规制在国内各地一同执行,且增加产权交易场所的分量。《税法》也应随制度的更新而及时修订,保证及时使得相关问题得以报告、处理,使产权交易在多个区域内顺利实现。因为监管的多方面与重复率过高产生了监管无秩序化,需确定监管的主体,预防监管迷糊而发生的推来拉去的情况,因此责任主体才会清晰明朗。其次应当设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准入条件。如今,中国对产权交易的法规和相关法律并不完善,还需进一步的改革,各地随意设立产权交易市场,导致了产权交易进程缺少规范性,急需全面整改。因此,设立交易准则、整改运营形式是目前为止最为紧迫的任务。能够在借鉴所有有关产权交易地方的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产权交易地方需制定具体的条例、组织部门、管理人和工作人员的资历约束还有产权交易地方的工作等内容的要求。最后应当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多样化的交易方式。如今的产权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代办股份转让市场,都要实行一致化策略,更要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着重管理,作为场外交易市场的最初模式正在逐渐成熟――如今天津场外交易市场已经能使股东人数在200人以上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权进行交易。

因此,可以在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交易主体范围可以扩大,包括进200人以下的非上市公司。如今有两种方案解决不符合场外交易市场规定的非上市公司出现在产权交易地方并完成交易的难题,而且还由此提出了两个市场的进入门槛。1.个别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份参与总人数超过了200人的限定标准,此类公司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各项交易时必须采取挂牌报价交易模式。2.合格的非上市公司或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交易不频繁的股份进行转让,而股东人数少于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不必严格遵守进入准则,可以等待系统将代办股份转让体系与交易产权所整体结合之后再进入平台,在后台进行一系列挂牌操作。集中交易更加有利于维护交易两边的合法利益、促进产权交易地方的稳定进展、确保交易平和、维持产权交易市场的稳定。依据上述设计,信托行私募股权基金可根据企业的性质、风险程度、股东人数、发展程度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市场。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时尚短,资本市场层次单一,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退出困难,产权交易、登记制度等方面立法较为原则,成本与风险较大,监督制度需更加完善。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信托基金市场的建设,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相比,一些规定过于严格和模糊,只有不断跟进市场经济建设的规律,加快市场经济的立法和监察,才能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活力和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荣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2223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5

要研究投资银行,首先必须先了解一下资本市场,因为投资银行是伴随资本市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没有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不会又投资银行业今天的辉煌。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广大投资银行家在资本市场上的精彩表演,国际资本市场也不会象今天这样耀眼。

1.1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概念,资本市场着眼于从长期限上对融资活动进行划分,它通常指的是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将资金从储蓄者(同时又是证券持有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即企业或政府部门,它们同时又是证券发行者)手中的市场机制。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金融市场。

我们可以将资本市场进行分类。从宏观上来分,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储蓄市场、证券市场(又可分为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长期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债券市场、其他金融衍生品种市场等。其中证券市场与债券市场又形成了资本市场的核心。

1.2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

1.2.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

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2.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1.3资本市场的主体

资本市场的主体通常被称为市场参与者,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发行和购买金融工具的市场参与者一般包括居民家庭、企业、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以及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一般包括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发展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国公司以及境外个人投资者。

参与资本市场的服务企业分为金融中介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其中金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般主要提供以下传统金融服务:

1.金融中介功能。发行各种金融工具;

2.客户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

3.自身进行金融资产交易,为其客户设计新类型的金融资产并将其销售给其他资本参与者;

4.投资咨询服务;

5.资产管理服务。

1.4中国的资本市场

1.4.1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经历了不太长的时间,作为其标志的中国证券市场是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开始的。后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证券交易体系开始走向规范。1992年,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委员会,相继颁布了一批证券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至此,中国资本市场才初具框架。

中国的证券市场体系经过了10年的风雨,在这10年中,中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起到的关键的作用。从证券市场来看,1991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仅有上市公司14家,市价总值109.19亿元。而到了2000年12月,投资者开户数目已经达到5800多万户,境内上市公司有1200多家,累计筹集资金将近5000亿元。另外,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市值已达到4.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0.5%上升到51%。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亚洲甚至世界新兴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1.4.2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足

与国际上先期工业化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相比较,中国现行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与问题。简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市场总量规模偏小,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大约1/10,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国家的银行偿贷间接融资与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大约为1:1。

另外,资本市场内在结构不尽合理。例如,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大部分市值是被不能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而占据,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比例大约为50%、30%、20%。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大量的非流通股的存在,大大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流动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第三,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运行秩序不很规范。由于法律环境、制度、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发展一直处于不很规范的状态,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缺陷导致了诸如虚假财务报表,虚假上市、基金黑幕、大户操纵股价等一系列违规现象出现;由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只注重筹资而淡化经营、出现了一批垃圾股。由于市场的退出机制不完善,致使市场投机气氛强烈,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公司股票价值的情况比比皆是。

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存在以上缺陷,但是这些问题总的来讲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其他国家在发展初期或多或少都曾经出现过这些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的资本市场,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其中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二投资银行理论概述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当中,投资银行应当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可以这样讲,没有投资银行的努力和创新就没有国际资本市场今日的繁荣。

2.1投资银行的定义

投资银行这个名字其实名不副实,它主要从事同证券相关的业务但并不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美国著名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根据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趋势曾经对投资银行下过如下四个定义:

(1)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最广义的定义,它不仅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甚至还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公司。

(2)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第二广义的定义。因此,证券包销、公司资本金筹措、兼并与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及证券私募发行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而不动产经纪、保险、抵押等则不属于投资银行业务。

(3)更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仅包括某些资本市场业务,例如证券包销,兼并收购等,另外的资本市场业务,例如基金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具的创新等则应该排除在外。

(4)最狭义也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的定义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募集资本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当作是投资银行。这一定义排除了当前世界各国投资银行所现实经营着的许多业务,因而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国际投资银行界普遍认为,以上第二个观点最符合美国和现代世界投资银行的现实状况,目前是投资银行的最佳定义。

2.2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简史

在国际投资银行发展历史当中,英国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历程是最具特点的,其他国家投资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参照和模仿了它们模式,以下是欧美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2.2.1欧洲商人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萌芽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商人银行。早在商业银行发展以前,一些欧洲商人就开始为他们自身和其他商人的短期债务进行融资,这一般是通过承兑贸易商人们的汇票对贸易商进行资金融通。由于这些金融业务是由商人提供的,因而这类银行就被称为商人银行。

欧洲的工业革命,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公司筹集股本金,进行资产管理,协助公司融资,以及投资顾问等。20世纪以后,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债券交易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而商人银行积极参与证券市场业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欧洲的商人银行业务中,英国是最发达的,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美国,另外德国、瑞士等国的商人银行也比较发达。

2.2.2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研究全球的投资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美国的投资银行,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始于19世纪,但它真正连贯的历史应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

(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前的投资银行。

1929年以前,美国政府规定发行新证券的公司必须有中介人,而银行不能直接从事证券发行与承销,这种业务只能通过银行控股的证券业附属机构来进行。这一时期,所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从事证券(主要是公司债券)业务,这一阶段投资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混业经营,投资银行大多由商业银行所控制。由于混业经营,商业银行频频涉足于证券市场、参与证券投机,当时证券市场出现了大量违法行为例如:虚售(WashSales)、垄断(Corners)、大进大出(Churning)、联手操纵(Pools)等。这一切都为1929---1933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埋下了祸根。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下跌了82.5%,从892亿美元下跌到156亿美元。美国的银行界也受到了巨大冲击,1930-1933年美国共有7763家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被用法律条文加以规范,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开始分业经营。许多大银行将两种业务分离开来,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例如,摩根银行便分裂为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和J.P摩根。有些银行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经营方向。例如,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成为专门的商业银行,而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onBrother)、美里尔·林奇(MerrillLynch)和高盛(Gold-manSachs)等则选择了投资银行业务。

(2)70年资银行业务的拓宽。

在《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颁布以后,美国的投资银行业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到1975年,美国政府取消了固定佣金制,各投资银行为竞争需要纷纷向客户提供佣金低廉的经纪人服务,并且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率期货与期权交易。这些交易工具为投资银行抵御市场不确定性冲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投资银行掌握了回避市场风险的新工具后,将其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如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这种业务使得抵押保证证券市场迅速崛起。

(3)80年代以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

80年代美国为了放松对市场和机构的管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1980年颁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机构法》以及1989年颁布的《金融机构重组、复兴和强化法》,1983年实施了"证券交易委员会415条款"(SECRule415),这些对投资银行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投资银行业在80--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的利率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股票与债券充斥市场,出现了不够投资级的垃圾债券(JunkBond)。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尤其是到了90年代,国际上投资银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是国际型大型投资银行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银行重组大量出现、高科技发展带来投资银行业务的革命、创新业务大量涌现等等。

2.3投资银行的内部环境

2.3.1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从组织形态上来看,国际投资银行一般由两种形态:一种是合伙人制;另一种是股份公司制。其中绝大多数国际投资银行采用的是后者。

投资银行的合伙人制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承兑贸易商号。这些家族经营的企业一代一代的继承,慢慢的由开始的独资性质变为数个继承人按份共有,成为合伙企业形式。早期的投资银行都采用了合伙人制。在世界上,比利时、丹麦等国的投资银行仅限于合伙人制,德国、荷兰的法律虽允许股份制,但其投资银行也只采用合伙人制。在美国的六大投资银行中,只有高盛仍采用合伙人制。到现在高盛已经有将近200个合伙人。

19世纪50年代,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公司立法开始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趋于完善。投资银行以合伙人制向股份公司制组织形态过度。现代国际投资银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美林于1971年完成了全部改制过程,1986年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也由合伙人制改为股份制。在新加坡、巴西等国现在只允许投资银行采用股份只形态,合伙制则被禁止。

2.3.2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各国对两者的处理也各不相同。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是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则采用混业经营模式。

1933年通过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在法律上确定了美国分业经营的基本模式。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管理。保证了美国金融与经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持续发展。二战后,美国将其经济与金融体制移植到了日本,1948年日本《证券交易法》规定银行和信托机构不得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类业务应该由证券公司从事,日本的证券公司其实就是专业投资银行。由于美国投资银行业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许多国家在制定投资银行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上都沿用了美国模式。

混业经营在欧洲国家是比较多的,除德国以外,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都采用了混业经营模式,又称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BankingSystem)。混业经营使得银行能够便利地进入各种金融市场,在这一点上混业有着分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混业经营的风险较大,需要更加健全的银行体制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的支持。

2.4投资银行业务

2.4.1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

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就是投资银行协助企业、公司和个人客户筹集资金,并且帮助客户交易证券。

(1).证券承销业务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原始的业务之一,最早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收益主要就来自与证券的承销。在承销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起了极为关键的媒介作用。投资银行承销的证券范围很广,它不仅承销本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所发行的债券,各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外国政府与外国公司发行的证券,甚至还承销国际金融机构,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发行的证券。证券的承销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投资银行承销证券由四种方式:(1)包销。(2)投标方式。(3)尽力推销。(4)赞助推销。投资银行的承销收益主要来自差价或叫毛利差额(Grossspreed)和佣金(Commission)。

(2).证券交易

投资银行参与二级市场证券交易主要有三个原因,同样,他们在二级市场扮演着做市商、经纪商、交易商的角色:

第一,在完成证券承销以后,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该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以保持该种证券的流动性和价格稳定。一般在证券上市以后,承销商总是尽量使其市价稳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上的做市商业务。

另外,投资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促成客户所希望的交易,并据此收取一定的佣金,这就是投资银行的经纪收入。

第三,投资银行本身拥有大量的资产,并接受客户委托管理着大量的资产,只有通过选择、买入和管理证券组合,投资银行才能获得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另外,投资银行还在二级市场进行风险套利、无风险套利等业务活动。

(3).兼并收购业务

投资银行所支持的收购兼并活动,在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上都是最富有戏剧性,最引人入胜的。投资银行在收购和兼并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不仅为猎手公司服务,也在为猎物公司服务:

首先,投资银行替猎手公司服务。替其物色收购对象,并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收购建议.提出令猎物公司的董事或大股东满意的收购条款和一个令人信服的收购财务计划,帮助猎手公司进行财务安排,以促成交易的完成。

投资银行同样也为猎物公司服务:判断猎手公司的收购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如果对方是敌意收购,则与猎物公司制定出防范被收购的策略,如果判断对方是非敌意收购,那么投资银行便以猎物公司的立场向猎手公司提出收购建议,并向猎物公司提出收购建议是否公平与合理及应否接纳对方建议的意见。

2.4.2投资银行的创新业务与延伸业务

随着投资银行竞争的逐渐加大,仅靠传统业务已经很难维持投资银行迅猛发展的需要,投资银行作为最活跃的金融部门,从70年代以来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既活跃了资本市场,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为自己赚了巨额收益。

(1).财务顾问

财务顾问就是投资银行作为客户的金融顾问或经营管理顾问提供咨询,策划或运作,一般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按照公司、个人或政府的要求,对某个行业、某种产品、某种证券或某个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较为全面的、长期的决策参考资料。其二是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发生突变,使某些公司、企业遇到困难时,投资银行往往主动地或被邀请向有关公司、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应变措施,诸如重新制定发展战略、重建财务制度、出售转让子公司等,化解这些公司、企业在突变事件中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其三是在公司兼并和收购的过程中,投资银行作为,帮助咨询,策划直到参与实际运作。从目前情况看,投资银行在第三类业务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财产权益作借款保证责任的一种融资方式.从理论上讲,项目融资的贷款方主要看融资项目有无偿债能力,评估和保证的范围以项目为限。因此,一旦贷款发生风险,贷款方只能以项目的财产或收益作为追索的对象,不涉及其他财产和收益即要求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股东或第三方(包括供应商、项目产品的购买者、政府机构等)做出某种保证或承诺,但这种保证和承诺仅仅停留在投资者将不会放弃投资项目,承诺某种支持或保证项目的收益的层次上。贷款方并不要求借款人提供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款保证,更无须出具政府担保。借款方将项目资产和收益均抵押给贷款方。

由于项目融资无金融机构担保,也无政府担保,全靠项目投资者的信用和项目本身的前景,这样,仅从市场角度看起来不错的项目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投资银行的介入将有利于增加项目的可靠性,有利于争取到信用级别较高的投资者参加。运用项目融资的方式要订立一套严谨的合同来转移和分散风险,投资银行有各种专业人才,通晓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惯例,能够尽力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使合同得以顺利执行。投资银行还可以运用自己的各种渠道,为项目寻找合适的贷款人,也能为贷款方找到好项目。

(3).基金管理

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操作,所得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实行的是一种集合投资制度,集资的主要方式是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受益券,从而将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为一较大的基金,然后加以投资运作。投资基金是一种复杂的投资制度。它强调分权,制衡。由于认购和赎回机制不同,投资基金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两大类。投资基金是发达国家投资者常用的投资方式,投资银行作为发起人或基金经理人活跃在此领域。

(4).资产证券化

1970年由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担保发行的第一批公开交易的住宅抵押贷款债券可视为资产证券化的先驱。进入9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开始从美国向世界扩张,从国内资金市场向国际资金市场延伸,由在岸市场向离岸市场扩展。所谓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筹资步同的新型融资方式。传统的证券融资方式是企业以自身产权为清偿基础,企业对债券本息及股票权益的偿付以公司全部法定财产为界。资产证券化虽然也采取证券的形式,但证券的发行依据不是公司全部法定财产而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一部分资产,证券权益的偿还不是以公司财产为基础,而是仅以被证券化的资产为限。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与持有人在证券到期时可获得本金和利息的偿付,证券偿付资金来源于担保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如果担保资产违约拒付,资产证券的清偿也仅限于被证券化资产的数额,而金融资产的发起人或购买者无超过该资产限额的清偿义务。

(5).证券网上交易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线经纪和网上交易给传统的证券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证券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有报告预测网上证券交易商的资产从1999到2003年将增长7倍以上,从4150亿美元到30000亿美元。许多大型国际投资银行纷纷进入证券网上交易领域,并且出现了专门经营网上交易的经纪商。

(6)风险投资(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称创业投资,是由职业投资人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

风险投资公司曾为诸如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思科、太阳系统、联邦速递等公司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这些公司都已在各自的行业中成为领先者。虽然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只有20年的时间,但国外的投资银行已经把它培育成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因为创业投资的大力帮助,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

以上简单介绍了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和部分的创新业务,其实在现代国际资本市场当中,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已经是日新月异,新的业务品种在不断的涌现,创新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范文6

一、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动机

委托理论表明,在委托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人的目标效用函数不一样,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缺乏有效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大股东控制和股权集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成本,但可能引起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第二类问题”。大股东目标效用函数包括按其持有股份获取的剩余索取权和凭借其控制权获得的控制权收益,而小股东却只能按持有股权比例的多少获得相应的剩余收益和从二级市场中获得资本利得。由于二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但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一方面,大股东有动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大股东由于持有公司较多的股份,有充分的动机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价值,从而间接支持中小股东。加之,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历史原因,我国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配置表现出复杂多样的行为动机。

(一)获取共享收益

通过获取控制权,大股东可以获得控制权共有收益(shared benefits of control)和控制权私有收益(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控制权共有收益是大股东通过加强公司监督管理所创造的公司价值,包括公司股票的资本利得和股利所得,为全部股东按其持股比例共同享有(grossman和hart,1988)。

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股权结构对股东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所有权分散时,任何小股东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搭便车”行为导致公司经理的内部人控制。因此,股权集中或大股东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搭便车”行为,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削弱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控股股东的持股权比例越高,控股股东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实施的“掏空”行为就会越少,大股东更倾向于通过关联交易(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的主要形式)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

(二)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

dyck和zingales(2004)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冲突的角度,将控股股东排他性占有而且其他中小股东所无法分享的收益定义为控制权私有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控制权带来的除了收益,也会涉及控制权成本或损失,包括控制权成本和利益侵占成本。因此,控制权私利也可能是负的。而且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存在有可能是有效率的,有可能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创造。由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存在可能会产生价值创造型的并购行为,因此,控制权私利也可能给全社会带来利益(grossman和hart,1980)。

(三)缓解融资约束与相互保险

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制度环境不完善,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融资体制,相对非上市公

而言,上市公司通常具有融资优势,因此,上市公司常常成为公司集团的融资窗口。为了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本配置和资金融通,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通常会利用其自身的行政权威与上市公司从事非市场化的资本交易行为。例如,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需要保牌或者申请配股资格时,企业集团就有强烈动机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一旦上市公司融到足够资金,企业集团也可能通过一种非公允的方式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出(jian和wong,2010)。fisman和wang(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掏空行为和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行为这两种情形可能同时存在的经验证据,上市公司和最终控制人之间有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相互保险的动机。

(四)公共治理

政府干预是转型经济体的普遍特征,政府通过对国有产权的控制与行使,直接地干预企业资本配置。作为世界转型经济体中最大的国家,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主要沿着分权化的方向进行,经过1994年税收体制改革后,很多公共服务都由地方政府负担,这直接驱动并强化了政府干预辖区企业投资活动的政治与经济动机。基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政绩目标的综合权衡,政府将利用产权控制人的法定地位,干预或指令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另外,政府和股东之间的角色交叉和错位往往也导致了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出现“国有企业化”倾向,政府常常以行政命令代替股东监督,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二、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类型

从上述分析可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机,结合公司集团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结构,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行为表现出以下五种类型:

(一)控制权优势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控制权优势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是指大股东主要凭借其控制权优势而实施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此时大股东通过直接行使控制权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是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最主要的一种类型。凭借控制权的掌控,大股东掌握了上市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权。在内部资本配置中,大股东通过对控制权的行使而“强行”通过某些决策,来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

(二)信息优势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信息优势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是指大股东凭借其拥有的信息优势而实施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在内部资本配置活动中,相对外部投资者,大股东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和内部资本配置活动的主导者,拥有十分明显的信息优势。由于受到企业内部约束和法律的监管,在某些情况下大股东不能通过投票方式正常行使控制权时,大股东常常凭借其对信息的占有来实施某些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三)相互保险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既然大多文献研究表明,终极控制人有较高的可能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那么中小投资者为什么仍然愿意留在公司集团内呢?khanna和yafeh(2007)的研究认为,大股东给成员企业提供相互保险,从而降低成员企业破产的可能性。fisman和wang(2010)发现,我国终极控制人和上司公司之间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相互保险。大股东常常通过购销性的关联贸易,采取操纵转移价格的手段来实现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利益的双向流动。大股东可能为了实现上市公司的融资目的,通过关联交易悄无声息地将利益输送到上市公司。当一旦度过危险期,再通过关联交易将更多的利益输送到自己手中,实现相互保险的目的。在债权性筹资中,通过关联担保和关联借贷等方式实现互保而筹措更多的资金。

(四)制度诱发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从产生的机理看,上述三种内部资本配置行为主要出于集团内部大股东的动因。与之相对,还有一类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更多的是由于外部制度的不完善诱发产生的。本文将此类内部资本配置称为制度诱发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目前,我国外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仍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对上市公司诸多行为的规定还不够健全,甚至处于空白,一些制度规定往往表现出滞后性,特别是“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很多领域成为制度真空地,这就使一些大股东隧道行为相当猖獗。

(五)公共治理推动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按推动主体(主要指政府)角色的不同,公共治理推动型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包括两种情况:(1)政府及相关机构直接作

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使股东的角色,直接影响公司集团内部的资本配置行为;(2)政府作为地方公共治理的主体,行使公共治理的角色,间接影响公司集团内部的资本配置行为。

三、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方式、功能及其风险

在内部资本市场中,集团总部根据成员企业(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或可施加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凭借其控制权而获得的层级权威进行内部的资本配置,从而产生了各种资源配置的业务和事项。魏明海和万良勇(2006)根据三九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将内部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业务和事项归纳为九种类型:(1)集团内部的借贷;(2)集团内属于资本配置行为的产品或服务往来;(3)集团内资产、股权转让;(4)集团内担保;(5)集团内委托租赁存款;(6)集团内委托投资、增资;(7)集团内票据贴现融资;(8)集团内部的资产租赁;(9)代垫款项。这九种业务事项都可以算是关联交易。滕晓梅(2011)把内部资本配置活动归结为:(1)企业集团内部借贷;(2)内部资产租赁和托管;(3)内部资产合并与分立;(4)内部产品交易和服务;(5)对子公司的控制;(6)内部交易价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配置行为特征,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方式的表现形式、功能及其可能异化的风险进行归类汇总。如表1所示,根据是否直接与生产经营有关,内部资本配置方式分为非经营性资本配置和经营性资本配置两种方式。其中,经营性资本配置主要表现为关联贸易,这种关联贸易在成员企业之间形成应收应付账款,从而形成资金占用,或者通过非公允的转移定价方式在成员企业之间实现资产转移。非经营性资本配置主要表现为成员企业之间的关联股权交易、资产买卖与重置、关联借贷和关联担保。内部资本配置的主要功能是节约交易成本,具体到每种资本配置表现形式,其功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特征,而且在大股东私利动机的驱使下,各种资本配置可能存在各种异化的风险。旨在提升公司集团成员企业和整个集团价值的内部资本配置可能成为大股东获取私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产生不同的风险。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1)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中,由于不同类型的大股东有不同的动机,内部资本配置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2)由于冲突成本和侵害动机的存在,在法律保护体制和监管措施尚不健全、公司治理水平薄弱的状况下,以效率为目标的内部资本市场可能被“异化”,企业集团可能存在内部资本交易的过度投资、交叉补贴和利益输送行为。(3)内部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有效乃至最优的基础,人们在组建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制度优势时,要注意提高集团治理机制,缓解资本配置扭曲的情况,最大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制度净收益。(4)在集中型所有权结构下,特别是在法律制度、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经济体中,大股东对控制权私利的追求对资本配置的决策有重大影响,监管部门应采取整体上市的政策导向,减少所有权的控制层级和股权结构,从而有效规避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在资本交易中的操控行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grossman,s.,o.hart.one share,one vote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988,2.

3.dyck,a.,l.zingales.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finance,.2004,59:(2).

4.grossman,s.,o.hart.takeover bids,the free-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corporation[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1).

5.jian,m.,wong,t.j.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0,15:(1).

6.fisman r.,wang y.trading favors within chinese business group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2).

7.khanna,t.,y.yafeh.business groups in merging markets:paragons or parasites?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45:(2).

8.fisman r.,wang y.trading favors within chinese business group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