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1

1健康教育计划内容

1.1入院介绍

病区环境、管理制度、该科室的主任;病人的主治医生及住院医生,负责该病人的责任护士、护士长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1.2检查前教育

常规化验检查,如:心电图、B超、CT及专科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3术前、术中及术后教育

手术前病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应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应明确术前准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手术时间、方法技术后需注意的问题等。例如: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十二指肠及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胃肠肉等。

1.4讲解关于饮食问题

专科各种疾病病人的食物选择营养搭配、烹调方式、温度、饮食方面的禁忌等等。如:各种溃疡出血,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各种手术后的饮食等。

1.5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语言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不同分化素质的差别应该采取通俗易懂语言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焦虑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6关于药物知识

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途、副作用及眼药的注意事项保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1.7功能锻炼

康复期病人进行康复知识,能做到按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注意饮食,促进其功能的全面康复或达到最佳状态。

1.8出院指示

病人出院后饮食、用药、活动、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复诊时间、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1.9对护士的要求:

因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对护士执行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方面的教育

2健康教育方式:

2.1因人而异,灵活应用宣教技巧

根据名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应用不同的宣教技巧。文化曾次高的病人,宣教科多用医学术语,更深的讲解医学知识,能够跟全面的了解宣教内容。文化层次低、老人以及农村的病人可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同时可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对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可用维文版的宣传手册加以讲解、示范。文化层次低的少数民族可请翻译,打手势,用简单的维吾尔语对话加以讲解。认真、耐心、负责的进行宣教,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守病人的隐私。

2.2一对一的教育

这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种形式。首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社会背景、病人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做出评估,然后对所欠缺的知识进行教育,病人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并耐心解答

2.3察颜观色,反复强化宣教

在宣教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神态、表情以判断是否明白或掌握。如出现茫然眼神,心不在焉,说明不太明白,没注意听,则需要改变宣教用于与技巧。有的病人说一遍就懂、就会,但有的则不然,采取反复化宣教以达目的。

2.4举办科普园地宣传栏:内容以专科为主,普及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配以汉、维、哈等语版,使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也能了解相关的知识。

3效果

3.1进行健康教育四年来,病人对健康教育给级很高的评价,出院时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掌握了自我护理及保健知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2通过与病人交谈,设意见箱,病人对护士的心信任度大大提高。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改变了以往只会打针、发药等机械的执行医嘱的形象,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

4体会

4.1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转变了思想观念,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护理基本观念,人的健康观念及新医学模式的关系,树立新的护理模式观。

4.2健康教育的开展密切了护患的关系。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2

通过研究凉山彝族文化教育发现,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现代学校教育实行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者特殊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所呈现出的文化濡化与教育相结合的特征,对现代学校教育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启发作用。我们应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效、持续传承出发,充分运用文化传播中的采借、选择理论,对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有针对性地借鉴,使其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融合,形成助推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将家支教育模式和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现代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

一、凉山彝族传统家支教育模式

凉山彝族的家支文化教育是该民族最主要的文化教育模式,其所传承的主要是家支文化,包括家族谱系、组织形态、、组内婚姻、人伦道德等文化知识,也包含家支仇敌、头人信息、习俗习惯、谚语传说等世代相传的族内信息,还包含农业生产等劳作技能信息。[1]这使得教育内容涵盖了家支发展中所获得的各类文化知识,既涉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制度文化,也涉及物质层面的文化,可见,家支教育是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家支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关于行为活动类的教育内容通过实践了解、传播;关于常识性知识则通过对事物的参与潜移默化而最终掌握;至于民族习俗则会通过开展专门的民族活动而对年青一代进行传教使其掌握。[2]父亲或母亲则是文化的教授者,父亲负责传教血亲家支的总支谱系、分支谱系等内容,而母亲则负责传教姻亲家支,尤其是母舅家的父子联名谱系等内容,彼此间分工明确。在家支教育模式中,教育时间比较灵活,依据教学双方的基本活动而定,可以是在早晨也可以是在活动的间隙,也可能发生在具体的劳作过程中。[3]这使得教育地点具有随意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育场所,类似于背诵式的习俗文化内容多会在内部场所开展,而类似于行为活动类的内容,则只能在活动开展的地点进行。其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口耳相传,也可以是手把手的行为示范,没有涉及到现代教育模式中的相关工具。教育对象则涵盖所有家支成员。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家支内成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化和培养,使其在具备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能了解家支的发展史,在于确保每个家支成员均能了解和掌握家支的主要文化知识内容和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规范自我言行的指导准则,使自身最终能成长为家支所要求的那种人,并将这些内容永远传承下去。家支教育模式根据教育内容的差异进行分类教学,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进行知识传授,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加人们的知识和道德养成,这些都与现代教育理念具有相同之处。可见,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中既体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征,也隐含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家支教育模式是凉山彝族特有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与实施方式上具有独特性,注重的是受教者的家族意识和道德培养。这一模式能够规范受教者的言行,使其不断适应本家族的行为规则、遵从本家族的习俗礼制,最终形成强烈的家支意识和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会给受教者留下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可以说,家支教育就是一种终身教育制,而这也正是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和家支文化长久沉淀、传承的结果。

二、多元文化碰撞下现代彝族学生获得信息的新渠道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现象及相互关系

1.居于主导地位的汉族文化在凉山彝族地区开始扎根发芽。

对于汉彝文化最初的交流现已无从考证,仅在彝族古文献《勒俄特依》一书中有过记载,[4]但两个民族的交往一直贯穿于彝族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凉山彝族解放之后,伴随革命的推进和民族政策的广泛宣讲,汉族人和汉族文化迅速渗透至凉山彝族地区,改变了该区域文化的封闭状况。社会主义制度在该地区确立后,汉族文化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无论是日常使用的语言文字还是学校教育都开始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发展至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文化与外界甚至与国际接轨的特征日益凸显,不仅表现为人口流动的频繁,还表现在汉彝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目前,凉山彝族地区使用汉语交流的居民人数逐年增多,甚至一部分彝族人开始认为说本民族语言是思想、认识落后的表现,他们更喜欢选择使用汉语交流,这也间接显示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力。

2.快速传播的西方文化日渐影响着彝族居民的思想。

早在18世纪就有传教士进入凉山彝族地区传教,但由于语言沟通障碍,彼此间尚未进行真正的文化交流,但使彝族居民开始明白在汉族之外还存在其他民族,开阔了彝族人的视野。[5]随着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的推广,初中英语课程的开设,使彝族的中学生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兴起的内地旅游业,使西方人开始进入中国内地,进入凉山地区,给彝族人带来了西方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寻根活动使凉山彝族居民发现两者间存在很多文化共性,有人甚至认为日本人是本民族传说中“日本忍根”这一凉山彝族家支的后代。[6]近年来,国际彝族学研讨会、国际火把节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使得凉山彝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影响,彼此碰撞,也极大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认知领域和视野范围。由此可见,尽管家支文化依然占据着凉山彝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但已明显受到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文化交流,不仅扩大了凉山彝族人的视野、丰富了彝族人的思想认知,而且逐步影响着该民族的文化结构、文化信息和文化传承模式。尤其是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族文化,与传统家支文化共同成为影响凉山彝族地区的核心文化。这意味着探寻两者间的融合路径,形成有效的、新兴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

(二)现代凉山彝族学生获得文化信息的渠道

1.从凉山彝族学生获取文化的类型上看,文化信息元素种类明显增多。

从获取的文化类型看,除本民族自古传承的家支文化外,有居于主流地位的汉族文化,有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凉山彝族自身的家支文化、汉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三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认知。[7]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完成。但学生在获取三种文化信息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从学校教育看,学生获取信息量最多的自然是主流文化———汉族文化;其次是外国文化,至于本民族的家支文化几乎不涉及,这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就可窥见一二。从文化交流看,由于对主流文化的大力推广,使学生间交流最多的也是汉族文化,对于涉及较少甚至不涉及的家支文化自然也就很少交流。再从文化传授者看,教师作为主要的教授者关注和推崇的自然也是广为大众社会接受和认可的主流文化,至于家支文化只能由家庭进行传授。从凉山彝族学生获取文化的整体情况看,极少数长期居住于城镇的、接受现代学校教育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而人数众多的生活于农村地区的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家支文化,很少涉及主流文化内容,几乎没有外国文化信息。由此可见,尽管文化元素种类在增加,但目前凉山彝族学生所能了解得最多的还是家支文化,其次才是主流文化,最后为外国文化。这意味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推广、传播工作,而家支文化也需要与现代性相联系,方能维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学生从学校获取的信息是文化涵化的结果,完全不同于家支教育模式下的文化濡化。

在教育使命的履行过程中,文化涵化和濡化需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若只有文化濡化就会严重限制受教者的思维,使其固步自封;只有涵化又会导致受教者忘却传统和根本,陷入迷茫。结合现代凉山彝族学生的文化获取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学校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文化涵化性,横向上影响着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而在接受家支教育的过程中,正好相反,表现出更多的文化濡化性,纵向上影响着学生获得的信息度。可见,两种教育模式都对彝族学生的文化教育和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的深层次思考

(一)文化传承与教育

文化传承强调文化自产生后在同类人群中的传授、传递、传播、运用和发展情况,目的在于助推人的发展,至于传播行为的实施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濡化过程,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传承均符合该规律和特征。[8]教育虽然也是文化现象,但更强调对文化的选择。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特定的课程设置,将社会主流文化加以转化,使其成为能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而在师生的交流中使受教者了解、掌握。可见,在单一民族社会采取单一教育模式传承文化无可厚非,而在多民族国家则需要综合考虑受教者的文化背景。若不顾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强制通过学校教育推行与其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主流文化,则可能会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迷茫、抗拒情绪,进而影响教育的成效。这意味着在多民族国家,只有实现文化教育的多元化才能有效避免文化领域内的霸权主义,也才能真正推进文化发展的公平性建设。王军教授认为,民族教育所强调的受教主体并非一般大众而是少数民族群体,而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非仅仅是接受教育与否,还包括以何种形式接受。其中汉语的学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他尤其指出应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9]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少数民族教育现实可以发现,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真正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教授、传播的并不多。仍然以凉山彝族教育为例,其家支成员所接受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几乎不涉及本民族家支文化内容的教育、传播和传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涉及对民族地区教育体系的重构,即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课程文化内容设置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留有更多学习当地文化知识的机会,通过对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播而助推乡土文化的发展。

(二)文化传播与教育

1.教育行为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播,两者的表现方式相似。

教育和文化传播同步发生,一旦教育行为开始,文化传播行为随之进行。从内容上看,教育所传播的就是文化,只要有新的文化内容出现,就需要通过教育形式进行迅速的传播、扩散,同时也直接充实和更新教育的内容,保持教育行为的时代性。从教育的教化过程入手分析可以发现,其采用的形式主要是人际交往、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方式则主要是公开和私下两种,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所要实现的目的都是完成文化传播。从文化传播来看,其方式与教育教化方式一样,可以说,教育和传播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一切事情之中,成为构建社会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正是基于此,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两者的具体表现都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变化,无论是最初的民间传说还是现代的课堂讲解都是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能够保存和传承则是文化传播基础上进行文化教育的结果,这点在凉山彝族的家支文化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这也为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应当适时地对学校教育环境、模式、内容进行更新,在实现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提升文化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

2.教育虽然与文化传播具有相似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所涵盖的传播内容一样。

事实上,教育是一种范围更狭窄的、有选择性的文化传播。从教育的首要目标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行为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即能满足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要求,通过对受教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而使其掌握必要的经验知识和生存技能。因此,教育的内容是受到特定目标限制的,其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应具备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所认可。这也就意味着在教育行为实施之前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即从文化传播的内容中选择被社会认可的部分,舍弃不被认可、不具社会价值的内容。有效的教育能够高效、正确地传递、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内容给受教育者,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其在跳跃式的发展过程中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顺利完成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借鉴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要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充分运用文化传播中的采借、选择理论,对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使其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融合,形成助推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积极扩大本民族教育传播的范围,实现在教育中掌握技术,在文化传播中更新观念,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习惯习俗、、道德观念等要批判地继承,对于符合时代特征能被社会广为接受的文化内容扩大其传播的范围,保障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能被更多的群众所熟知和喜爱。而对于那些落后的、不为社会认可的习俗习惯等要坚决取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二)创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学校教育。

要立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改革,在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地区的特色教育,而不是简单推行一元化、大众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应同时考虑国家规定教育内容和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在教学内容上适时增加与本民族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适合本民族农牧业社会实践相关的课外教学方式。在师资配置上,适当增加本民族的教师,从而确保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避免因现代学校教育模式与民族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而产生抗拒心理。同时,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在改革民族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族技艺、民族特点,适当增添职业技能学习相关内容,加强对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消除当地民众“读书升不了学就无用”的观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民族教育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文化的传播特点加强民族地区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双语教学,这样能够有效规避因语言障碍而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认知的限制,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既能充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同时接触外界新兴文化。

作者:马会芳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

参考文献:

[1]《凉山彝族谱系》编委会.凉山彝族谱系(彝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11.

[2]杨六金.绿春彝族施氏土守备世家[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2:3.

[3]白兴发.彝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3.

[4]马长寿.彝族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8.

[6]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

[7]伍精华.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一凉山的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9.

[8]威廉.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 民族医药 人才培养 建议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以及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少数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形成了以彝医药、傣医药为主,藏、苗、壮、白、纳西等民族医药为辅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从整体上看,云南民族医药发展已经落后于、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等省、区。云南民族医药要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认为:民族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始终以“口传身授”为主,强调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体验型的学习方式。目前,由于传承人老龄化、潜在传承人数量锐减、传承人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使民族医药的传承大大受限,本来已经稀有的民族医药人才濒临严重的断层危机。在社会深刻转型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云南民族医药大多已处于“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失传”的境地,其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落后的卫生基础设施制约了云南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云南民族地区存在着卫生资源总量少、办医条件差、卫生等公共服务滞后、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等问题。《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民族医院200所,云南有4所,占全国总数的2%;全国共有民族医院床位数13484张,云南有296张,占全国总数的2.2%。落后的卫生基础设施制约了云南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民族医药人员难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2、云南民族医药人才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队伍参差不齐

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9个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苗、瑶、傈僳、拉祜、德昂等5个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年。云南的阿昌、布朗、德昂、独龙、基诺、怒、普米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历史、自然、经济以及教育诸方面的原因,在医药方面的发展相对其他民族而言更为缓慢。加之一些民族本身无文字,许多云南民族医药常识通过口耳相传流散于民间,导致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整体水平较低,进一步制约了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3、云南民族医药理论和经验整理力度不够,大多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云南民族医药文献典籍的继承、整理、研究、保护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一些单方、验方、秘方已失传或接近失传。加之云南很多民族的医药知识、特色疗法等并不成体系,在历史上无文字记载,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掌握高超的本民族特色医疗技术的专家越来越少,后继乏人、乏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因此,进一步对云南少数民族医药理论和经验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已迫在眉睫。

4、云南民族医药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

云南民族医药研究长期以来处于民间自发状态,虽然诞生了“云南白药”、“拨云锭”等知名民族医药品牌,但由于各界重视程度不高,科研投入不足,导致高层次民族医药研发人才和科研团队短缺,难以将那些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民族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开发出能够普遍推广的医药产品。

二、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云南民族医药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促进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

云南是民族医药资源富集区,享有“动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药材之乡”、“药物宝库”的美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的民族药资源普查发现,云南省有民族药1300多种,民族药的种类与数量在全国均居首位。三七、滇重楼、黄花蒿、天麻、龙血竭、灯盏花、金铁锁、萝芙木、昆明山海棠、岩白菜、大黄藤、透骨草、小红参、青叶胆等代表药材为云南民族医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政策支持成为促进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强劲动力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就将傣医药正式列入全国“四大民族医药”,使云南民族医药进入振兴时期。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试认证中心正式将傣医医师资格认证考试纳入全国专业考试范围,奠定了傣医药的国家法定地位。2009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云南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学术及科学研究、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以及医疗机构设置作出了重大部署。《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 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具有云南省资源特色的中药材基地,壮大‘云药’品牌,发展民族医药。”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决定把“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列入实施民族经济发展示范。

3、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一些云南民族医药疗效显著

民族医药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法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大多无损伤性,无污染、无公害、毒副作用小。受特有的居住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实践影响,各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各具特色,一些民族医药疗效独特。例如:彝医药在排毒、通脉,治疗骨折、风湿、蛇伤、感冒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彝药“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的活血化瘀、止痛消炎功效而蜚声海内外。根据彝药古方“骨土”开发的“速效骨伤愈”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科用药,并被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批准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傣医药对治疗蛇毒、肝炎、肿泡、妇科病等皆有奇效,其暖雅(睡药)疗法对于风湿类疾病疗效显著。景颇族胡蜂酒是在“四大民族医药”之外唯一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少数民族医药。

4、作为“云药”产业重要支柱的云南民族药已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云南省着力打造“云药”产业。文山三七、普洱石斛、昭通天麻、西双版纳南药、武定重楼以及楚雄民族药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以民族药为主要原材料开发的“云南白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等知名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云南经济发展;“云南白药”已成为中国民族药的第一品牌,傣族医药血竭系列产品销售年产值超过千万元,销售市场覆盖全国。2011年,云南省中药、民族药产值达128.59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123个民族药品种销售额达11.84亿元,单品种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有4个。

5、云南民族医药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机构已逐渐形成规模

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省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院、景洪市中医傣医院、迪庆州藏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等民族医院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西双版纳傣医药研究所、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云南民族医药研究所等民族医药研究机构,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临床医疗、药材种植、药品开发以及保健食品开发。

6、傣医药教育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

1986年7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州卫生学校举办傣医中专班,培养以传统傣医学为主兼学中医与西医的青年傣医,标志着傣医药学校教育的开端;2007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傣医学专科专业;2011年5月,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成立;2012年,云南中医学院傣药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014年,云南中医学院招收第一批傣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目前,云南中医学院在民族医学硕士点下设置了傣医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民族医学博士点下也设置了傣医学方向,主要面向云南省培养傣医学高级人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傣医药已经形成了从中专到博士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7、云南具有多民族聚居的地缘优势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多民族聚居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533.7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西。云南省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着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其中,傣、藏、壮、彝、佤、白、纳西等民族都对本民族的医药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形成了民族医药知识的天然宝库。

8、新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云南民族医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由于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西药毒副作用日益增多等因素,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审视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民族药物中的天然产物药来自大自然,有药食同源的基础,许多以民族医药为基础开发的复方天然药物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轻,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在“回归自然”和“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三、加强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建议

云南是一个民族大省,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人口有70%以上居住在山区,缺医少药现象十分突出。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郑进曾指出:“在边疆少数民族省份云南,发挥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在基层医药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培养民族医药人才对于充分发挥云南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增进维护少数民族人民健康,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中医药强省、民族文化强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作为促进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关键,应尽快形成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继续抓好民族医药抢救发掘工作

近年来,云南省已经在纳西族、白族、佤族、拉祜族的医药抢救发掘方面有所突破,编撰出版了《中国拉祜族医药》、《中国佤族医药》、《中国纳西东巴医药学》、《纳西东巴医药研究》、《云南白族医药》、《云南藏医药》、《中国彝族药学》《云南彝医药》、《怒江流域民族医药》、《香格里拉民族药图鉴》等学术专著。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民族医药的经验、疗法见诸文字的较少,挖掘、整理难度大,因此除上述民族医药外,其余少数民族的医药抢救发掘工作还任重道远。建议省、市两级政府设立民族医药抢救发掘专项科研项目,重点开展阿昌族、哈尼族、怒族、布朗族、傈僳族、德昂族等民族医药常用医技医法、习惯用药、秘方验方、养生保健方法等医药知识、文献的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开展独龙族民族医药的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开展哈尼族民族医药理论整理研究。

2、重视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经验传承

名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民族医学传承的精华,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云南民族医药已经涌现出一批名老专家,如:傣医药专家康朗香、康朗腊、林艳芳、郑进;纳西医药专家和丽生;藏医药专家祁继光;彝医药专家张之道、杨本雷、方文才、余惠祥等。其中,林艳芳被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杨本雷入选云南省首批“云岭名医”。2005年,云南省启动了国家级、省级民族医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遴选工作,已有多名民族医学术继承人完成跟师学习,顺利出师。总体而言,云南民族医药知名专家经验传承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名老专家受从业资格、知识产权保护等的限制,师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名老专家的经验传承是促进民族医药发展的首要任务,建议为民族医药名老专家开展师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尤其应在从业资格、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加强民族医学院校教育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个部委2007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现有民族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药积极开展专业研究生教育。”国务院2007年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学科建设。”2006年9月1日,云南省副省长高峰视察云南中医学院时强调:“必须加强民族医学学科建设,以此推动云南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云南民族医药唯有傣医药院校教育形成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云南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极不相称。因此,建议出台特殊优惠政策,着力解决资金不足、师资力量短缺问题,继续加强云南中医学院傣医学本科和民族医药研究生培养力度,鼓励和扶持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进一步开展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云南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格局。

4、加强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和更新加快,民族医药也需与时俱进。为进一步帮助民族医药人才拓展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建议继续依托云南省各民族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云南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培训、文化和科普知识传播工作,加强省、市、县、乡、村五级民族医药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大对现有基地的经费投入,在政策制定、项目分配、资源整合方面予以支持,确保继续教育取得实效。

(注: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编号为:QN2013039;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为:SYSX201108;云南中医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为:200814。)

【参考文献】

[1] 李倩:云南民族药形成独特体系[EB/OL].http:///newscenter/2007-12/19/content_7281329.htm.

[2] 陈健:专家认为:民族医药人才面临断层危机[EB/OL].http://

/society/2010-11/25/c_12817153.htm.

[3] 庞声航:21世纪民族医药发展展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数学教学,数学能力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学校对没有达到大学入学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补习和预备教育,一年后可升入本科学习。在民族预科教学中,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

由于民族预科的招生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经济、语言等各种条件制约,使得他们未能享受很好的义务教育,从而导致他们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然而对以理工专业为主的各大高校来说,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怎样更有效的提高民族预科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民族预科数学教学课程枯燥乏味,内容深奥抽象,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有必要对民族预科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给出如下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民族预科数学教材中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所占的比重。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们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目前,在我校的民族预科教育以一年制为主,这个一年制分成上下两个学期,其中,在预科数学教育中,上个学期学习初等数学,下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两个内容所占的比例为5:5。初等数学的内容是学生高中三年所学数学知识的整体归纳,高等数学是学生即将进入大学所学的数学知识。

由于初等数学都是学生学过的旧知识,所以对学生们来说缺乏新鲜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此上课的态度不认真,经常迟到早退,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现在所学的知识足以应付各种考试。同时,由于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差异,有些学生在习惯了高中数学老师三年的教学模式后,当一个新的预科老师开始教同样的内容时,他们就不自觉的开始把两个老师进行比较,在发现教学方法不同时,就先入为主的认为预科老师不如高中的老师,然后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不利于预科老师的后期教学。同时,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的一门必须课程,跟初等数学相比,内容更抽象,概括性更高,偏向于证明,往往一个入门的极限课程就要讲解4个课时,对于初学者来讲,就更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练习。鉴于以上预科数学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调整现有的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5:5的比重为6:4,更应该偏重于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更科学合理的地学习预科的数学课程,也能更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预科数学教育还是运用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讲授法,即,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讲台下面听。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这种原始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预科生的学习要求。数学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讲得太深难以理解,讲得太浅不够深刻,特别是高等数学课程,里面涉及极限、微分和积分等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仅仅采用口述的方式描述很难以理解。同时,预科生由于其民族的特殊性,数学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如果一味的采用原来刻板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越学越不理解,越学越没有自信。因此,在教学的模式上因提倡多样性,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在讲到极限,“无限分割”等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里的动画效果来让学生有个一级一级等分,直至无限分割直观的具体的印象,便于更好的理解这种抽象的概念。再比如讲到立体几何中的多面体和旋转体时,可以利用MATLAB所提供的绘图功能,直接绘出它们的图像,并通过拖动其句柄让其旋转,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形进观察,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印象,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性质。在日常的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通过组与组间的竞争,以及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利,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这个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学好了也无用武之地。因此,网上也出现了诸如“买个菜要用到二次函数吗”此类的调侃。其实,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只是平常没有细心的观察,才没被发现而已。为了能够更好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多列举生活中应用到数学常识的典型例子,比如,战争中怎样运用概率论的知识做到百发百中,怎样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怎样调度红绿灯等。这就要求老师平常多积累素材,多看看相关的书籍,在《运筹学》和《数学模型》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案例。

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很多预科生不愿意学习数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学本身的严谨性使得其跟其它的课程相比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为了克服这一点,教师要尽量做到让课堂活泼有趣,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可以在课堂上讲解跟本章节相关的数学小故事和小原理。比如,在讲到“圆”这一节时可以跟学生讲述亚里士多德是怎么发现地球是圆的。又比如,讲到牛顿―莱布尼茨定理时,可以跟学生讲述牛顿和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究竟有过什么样的学术争论等。当然在开展趣味性教学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教师应事先做好大量准备工作、精心准备素材、巧妙设计各个环节;第二,在运用图片、故事等相关资料时要恰如其分,避免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没有掌握课堂知识。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诚然,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去追求,去探索。同样,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驱使他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笔者希望通过如上所说的几个教学建议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耿道霞,何丽亚,敬连顺.?民族预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践[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5

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悠久的丰富的本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以及于湖北恩施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我们对某侗族自治县的若干幼儿园做了相关调查和研究。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晨检和晨间接待、晨间活动、作业教学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点心和午餐、午睡、离园和转换环节等八个环节。

位于该侗族自治县的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大致如下:

7:40――8:50晨检、晨间活动

8:50――9:00盥洗

9:00――9:30教学活动

9:30――9:50早操

9:50――10:00喝水

10:00――10:30教学活动

10:30――11:10户外体育活动

11:15――12:10盥洗、进餐、户外散步

12:10――14:50午睡

14:50――15:30起床、喝水、点心

15:30――16:30户外活动、游戏

16:30离园

农村地区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及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时间安排没有县城幼儿园清晰,但总体来说,位于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县城地区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大体一致。鉴于此,我们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为作业教学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和其他环节三个方面进行观察研究。其中,作业教学活动主要包括9:00-9:30和10:00-10:30的教学活动,约1小时;区域游戏活动主要包括:晨间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约4小时;其他环节约4小时。

1、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侗族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教学活动虽然占用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很少,但与其他活动相比,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控制度最高,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系列教育的重要形式。

该侗族自治县幼儿园内的教育活动主要围绕该省教育厅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展开,该资源包主要包含健康、社会、语言、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七个部分。幼儿园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主要以健康、社会、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六部分为主。该教材在中华56个民族部分中向幼儿介绍了我国的56个民族,但没有就具体民族进行过详细介绍。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将《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中的内容以活动主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健康、社会、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六部分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活动主题,以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幼儿能够实现“玩中学”。但总体而言,以该教材为中心的主题活动,较少涉及侗族传统文化,只有在讲到中华56个民族一部分时会对侗族加以强调:这是我们的民族。在其他活动主题中则很少提到与侗族有关的内容。

在艺术领域,位于县城的幼儿园特意配备了一套美劳课教材――《中华文化创意美劳》。该教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内容主要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分十六个活动进行,其每个活动所对应的民族如下:目录1内容1民族活动一1迷人的傣家园林1傣族活动二1飘香的竹筒饭1傣族活动三1孔雀公主1傣族活动四1沙漠里的船(骆驼)1――活动五1漂亮的挂毯1维吾尔族活动六1快乐手鼓1维吾尔族活动七1制作吊脚楼1壮族活动八1小小绣球飞起来1壮族活动九1壮族服饰多姿彩1壮族活动十1壮锦好似云中飞1壮族活动十一1大掼牛面具1回族活动十二1面蛋蛋开花1回族活动十三1可爱的小马甲1回族活动十四1赛装节1彝族活动十五1阿细跳月1彝族活动十六1插花节1彝族从对《中华文化创意美劳》这一教材的分析中可知,美劳课虽然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但是里面只涉及到了5个少数民族,且并不包含侗族。通过对该园负责人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访谈,笔者了解到该幼儿园在选择教材时主要考虑到了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教材对幼儿的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较少考虑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因此,幼儿园选择了这套教材作为幼儿园美劳课的教材。

在社会领域,该幼儿园专门设置了社会活动课。社会活动课一周一次,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当地风景名胜,包括风雨桥、鼓楼等,并以此为背景向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爱国教育等。社会活动课的内容虽然部分内容涉及到了民族文化教育,比如参观侗族传统建筑、名胜等,但由于当地受汉文化影响较深能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活动有限,而且该课程主要是活动为主,讲授的内容偏少,加上老师自身懂得的侗族文化有限,能向幼儿传达的侗族文化知识也受到局限,幼儿只能在活动的同时对侗族的传统建筑工艺等有表面的感性认识,因此社会活动课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该幼儿园之所以较少开展侗族文化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幼儿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缺乏,在调查中很多幼儿教师都表示自己对侗族的文化了解甚少,只有在节日期间看到一些侗族特色的节目或者参加一些节目表演时临时参加培训才了解到一些,但是每次节目表演完都不理解自己表演的东西,比如有时教师们参加侗族大歌的表演,表演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不知道自己唱了些什么,对侗族艺术完全没有感觉;②教师不知道民族文化教育到底要教些什么,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虽然国家和政府部门一直鼓励在学校、幼儿园里传承民族文化,但是一直对教育者缺乏可操作的指导,让老师们了解“传承什么”“为什么传承”“怎么传承”,才能使教育者们在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时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将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下去。因此,在提高该幼儿园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以及对幼儿教师进行民族教育教学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地处农村地区的幼儿园,虽然所处环境中侗族人口、侗族文化的保留等方面比县城更多些,但是这些并没有反映在幼儿园教育中,甚至这里的课程设置比位于县城的幼儿园更少提及侗族背景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关于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较县城地区的幼儿园更多一些。小班的幼儿主要以音乐和游戏为主,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开始增加文化知识的学习。

地处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侗族文化的教育少,除上面讲到的两点原因以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①办学条件艰苦,无法提供足够的侗族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料给幼儿进行教学;②家长方面的压力大,农村地区的幼儿很多属于留守儿童,家长观念相对比较陈旧,比较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幼儿园为招生考虑,也相对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③教师虽然了解一些侗族知识,但是不知道怎么教给学生,这一方面与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相关,缺乏将自身的知识组织成教育教学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政府有关部门对侗族文化教育的可操作性指导造成的。

2、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侗族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游戏活动是介于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之间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幼儿教育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具有较高的自由度,是典型的“玩中学”。

位于县城地区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主要在操场进行,游戏所用工具及材料丰富,且有相对稳定的存放地点。根据年级的不同,游戏的特点也不相同:小班主要以钻、爬、走为主,如跳箱子(高度很低)、钻拱门、跨栏等;中班以跳为主,如跳箱子(比小班高度增加)、跳呼啦圈等;大班会增加一些类似拔河类较大难度的游戏。

该幼儿园根据侗族传统游戏改造而来了几种适合幼儿玩的小游戏项目,如:踩高跷――根据侗族传统运动项目踩高跷改造而来;滚铁环、滚铁罐等则是根据侗族传统的小游戏改造而来。

踩高跷:由竹子制作而成,下面是大约10cm高的竹筒,竹筒从两侧栓一根绳子,绳子提起来大约到幼儿腰部左右。每个幼儿有两个这样的高跷,一只脚踩一个,用绳子提起来固定住,向前行走。它不仅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而且还能达到娱乐的作用。

图3-4该侗族自治县幼儿园中根据侗族传统游戏改造的游戏道具――踩高跷

滚铁罐:由用过的易拉罐制作而成。在易拉罐的两端打孔,用铁丝穿起来,铁丝的另一端绑在木棍上。幼儿手持木棍一段,推动铁罐向前运动。滚铁罐这个游戏制作简单又十分环保,而且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图3-5该侗族自治县幼儿园中根据侗族传统游戏改造的游戏道具――滚铁罐

滚铁环:一根较结实的铁丝一端加上木质的把手,另一端套上铁环。幼儿手持木质的把手,推动铁环向前滚动。滚铁环由于难度比其他游戏略高,基本上是大班的幼儿才玩的游戏。滚铁环可以提高幼儿平衡性,锻炼身体,又有很高的娱乐性。

图3-6该侗族自治县幼儿园中根据侗族传统游戏改造的游戏道具――滚铁环

幼儿园对侗族传统游戏的改造既考虑了游戏道具的安全性,又考虑到了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和道具。但是其对侗族传统游戏的改造和开发相对较简单,种类较少。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主要还是以相对主流的游戏活动为主,比如跳箱、钻拱门等。侗族传统游戏的开发方面,还有很大的潜质,当地有很多侗族特色的游戏活动,如打香棍、溜茅枪、打燕棒等,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玩。

位于农村地区的幼儿园,由于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各不相同,游戏场地也有所不同,游戏时间幼儿基本上是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有的操场上可供幼儿玩耍的只有两个篮球架子。有的幼儿园办学条件相对较好,除像县城幼儿园一样教幼儿踩高跷一类的侗族传统游戏项目外,还利用当地条件教幼儿简单的侗族传统游戏,比如跳房子等。

3、幼儿园其他环节中侗族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早操是该侗族自治县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大班幼儿还须进行升旗仪式。县城地区幼儿园的早操音乐主要有四首:该幼儿园园歌、《世界真美好》、《我真棒》、《哎呀呀》。其中,《世界真美好》是由教育部组织创编,自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全日制小学、幼儿园推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之一。《我真棒》和《哎呀呀》是由该园教师集体商议后自行选定的体操配乐,该园教师在选择音乐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①节奏轻松;②曲调抒情、缓和;③适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早操的动作共有4套,没有具体的规定,是由该园教师自己设计编排的,动作编排时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①动作简单,要使幼儿易于学会;②活泼,富有趣味性;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总的来说,在早操的创编方面该幼儿园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无论是县城地区还是农村地区的幼儿园都没有想过将早操与侗族歌舞等相结合,基本上与其他汉族地区无异。

侗族地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侗族文化教育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增加相应的政策扶持当地幼儿园内的侗族文化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园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扶持,基本上停留在教育部、国务院等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方向性指导意见中。省级、市级的有关幼儿园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几乎找不到关于侗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内容,省级、市级包括县级的政策文件大部分都是关于幼儿园安全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教育被严重忽视。并且,政府部门对幼儿园内的侗族文化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指导应更加明确。过去的政策文件大多只是简单的提到民族教育,寥寥数笔,但是对于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如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民族传统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则较少涉及。加上由于过去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缺乏指导,很多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尽管有意识要进行民族教育仍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具体该教什么,怎么教。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主观题 得分率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审清题意就是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掌握已知条件,看准未知条件;判断该题属于哪部分知识范围,明确解答该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联想它与过去做过的习题有什么异同。经过这样的审题后,对一般问题就能思索出解答的方法。审题时一定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要细而又细,反复推敲。尤其是看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审主观题要注意的一般步骤:

1.审类型:文字材料、图表、混合型。

2.审材料: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意思、层次和关键词:其次要注意审背景,要审一下这个题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以及隐含背景。

3.审设问:数量(分别、以及、各、和、并);范围(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方向(是什么——原因、道理、依据、问题、现象,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如何——认识、说明、理解、分析、评价,解决、处理、进行、启示、设想、措施、对策等)。迁移、筛选知识,及时渗透时政语言和题目信息。

二、答题技巧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中心及分论点,确定论据。在读题时,首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答题要求和条件,明确答案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只有围绕中心答题,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然后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

2.归类对号,落实课、节、框。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教材的内容。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

3.规范答案。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或流行的俗语。只有用教材书面用语答题,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三、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技巧

1.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要认真审题,.逐字逐

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同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闻。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方式去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