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1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有效性较弱,不能从细节入手,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安全管理体制相对简单和笼统,形式化较为严重,使得管理团队对于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把握不到位,因此会出现管理团队束手无措的尴尬局面。此外,铁路安全管理体制只是形式上的制度,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的处理相对滞后,因此,难以形成严格化的、系统化的专业信息交流与互动。此外,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够顺畅,往往是上级要求和重视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才得以贯彻和执行,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能将安全管理观念深入到各个环节中。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专业化程度较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铁路运输管理的行政化体制下,运输安全管理团队人员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影响着铁路运输安全和铁路货运管理的水平,由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性技术不够强,再加上缺乏长期有效的、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得管理团队整体的专业化程度受到限制,不能较好的开展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活动,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

3.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铁路事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日渐深入。铁路通信在铁路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是铁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是保持铁路各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互动,保持信息联动,保证铁路平稳运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伴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互动,提高列车控制系统性能,进一步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亟待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络。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活动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施工过程中注重技术的管理和创新,在传统的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度的飞跃,促进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铁路通信的快速升级,从而使铁路通信网络在国民经济中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前铁路速度不断提升和运载量增大的特点,铁路通信工程必须作为一项重要手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我国铁路通信工程施工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对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4.铁路运输监管体系不健全。铁路运输监管体系不健全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另一个因素。监管体系不健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监管体系的持续性不强和监管体系的执行力度不够。铁路运输管理条例中不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在通过分析监管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输监管体系未能实现微观的安全监控的目标,只是从宏观上加以把握和调控,执行力不够。此外,铁路运输公司未能建立起长效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运输监管体系,因此,监管体制执行的持续性不强,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

二、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1.增强市场适应性。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加强市场化改革是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和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铁路市场自2008年以来盈利额不断下降,2013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8.76亿元,铁路行业负债累累,严重影响了铁路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作为铁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货运运输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当前我国的铁路货运运输以大宗货物为主,其中煤炭的运输量占据首位,然而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只能寻求其他的方式加以运输,因此急需加强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首先应从货运价格改革入手,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运输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铁路货运定价,适当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价格。此外,要促进货运流程的改革,以充分提高货运运量,实现多式联运的方式,从而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要进一步深化“实货制”运输方式改革,加强营销力度,简化货运受理方式,为铁路货运范围和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坚持以“服务型”导向为依据。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服务型”为导向,让更多的货主感受到实惠和利益,增强货主的安全感。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坚持服务型的原则,使得货物运输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从货物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货主提高便捷、实用、精简的货物办理流程,进一步降低货物运输办理门槛,让更多的货主选择铁路货物运输。此外,铁路货物运输要充分尊重和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增强运输的灵活性,从货运运输的需求出发,调整货物运输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方式,为货主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要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要以最简单、最全面、最快捷的方式办理货物运输,为货主提供最大的便利,增强货主的满意度。

三、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监督体制;监控

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的主要运输形式,其安全性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还决定着铁路运输与其他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力及声誉等,可见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意义很重大。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漫长的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铁路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铁路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铁路安全运输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前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名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铁路运输安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施行对降低铁路事故,保障运输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中,仍存在内部规章多,但法律法规少,法律约束效率低的弊病。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虽说也对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一定的制约,但其存在普遍适用性低、法律效力不强的缺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铁路运输中约束、协调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仍应该是法律。然而现行的铁路相关法律法规大多数还是最初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很多条款与市场经济下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管理。

监管体制不完善

我国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监管,是由铁道部制定并下发铁路运输安全的目标、任务及安全法规等,对铁路安全运输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各铁路局设立专职部门相应负责安全管理,具体操作则是由各铁路站、段来完成。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铁路安全监管是由铁道部、各铁路局及各铁路站、段内部设立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自我监管的模式来完成,这些监管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控制的双重职能,但铁路安全运输缺乏外部监管机制。铁路事故发生时,有些部门顾及到内部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经常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为铁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朝着“逐级负责制、领导负责和岗位权责”的方向改革,将对铁路的安全监管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强化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目前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仍存在着管理与落实不同步、设备的购置及维修资金不足等问题。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下达却很难落实。

铁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各国铁路专家普遍认为,技术设备故障、调度指挥失当和司机缺乏警惕是造成铁路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铁路运输系统内部上至管理层,下到基层各职员都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但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内部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铁路部门的职工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有些干部安全管理意识不够,有些职工文化水平低、不按章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形成障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安全生产及运输行为,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运输市场全面开放,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备受重视。首先,应从我国铁路的安全运输的各个层面入手,制定健全、清晰、细致、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删除旧的法律法规中内容陈旧过时甚至矛盾的部分,补充涉及不全面地部分,使铁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能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促进铁路运输业的更好发展;其次,要强化各铁路部门的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加强各铁路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

我国的铁路部门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的双重职责,但缺乏外部监管机构,导致出现重大事故后,铁路部门的处理常有不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情况。为维护铁路运输各项法规的顺利实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进行,应设立代表政府的专门的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铁路运输进行监督。专门监督机构应不设立决策权及实施权,它对铁路运输只监督不干预。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实施从管理层到基层职员的逐级责任制度,让安全运输与每位铁路工作者的工作密切关联起来,明确每个职位的权责范围,同时还应建立起安全管理落实机制,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次,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对职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予以奖惩,实行岗位竞聘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端正工作态度,保证安全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应该定期对安全运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制度;最后,还应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培训和实践等方式向路内外人员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常识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很多铁路运输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司机警惕性不高、设备故障未及时排除、调度指挥不当等人为因素都是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铁路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修养等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通过职业培训和引入绩效考评制度等方式,提高铁路职员的工作能力和主动性,从而整体提升铁路职员的素质。

安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

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必须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安全技术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铁路运输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该监控系统应属于综合调度系统的范畴,它是以运输安全为核心运行的,不涉及专业技术及施工安全等问题。安全监控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安全监控的基本单元、安全监控网络和综合监控管理中心。构建安全监控基本单元,包括对货车安全技术装备、客车安全技术装备、机务安全技术装备、工务和电务安全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检测技术装备及抢险救援技术装备等的监控;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包括,安全数据测报点与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铁路局与站之间的安全中心网络连接、系统服务对象与铁路局及站的安全监控中心的网络连接;综合监控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及处理信息并提供信息服务,对运输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举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05)

[2]王征兵.高速铁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分析[J].安防科技,2010,(10)

[3]王云光.适应铁路发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3)

[4]陈玉坚.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思考[J].硅谷,2008,(1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3

关键词:铁路行车;铁路安全;安全管理;行车安全;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交通建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铁路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铁路总营运里程第二位。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车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的特别重大铁路行车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力度迫在眉睫。

二、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物流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主要还是靠铁路。对于铁运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运输效率的保障,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从小环境而言,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员工工作安全的基础,也是维护员工家庭稳定与生活质量的保障;从大环境而言,铁运企业注重安全生产是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国家经济的必要举措,对确保国家物资流通、保护劳动生产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铁路周边事故监管不力

铁路周边事故缺乏监管力度,缺乏科学性以及贯彻性。由于铁路建设的原因,偏早的铁路沿线有穿越居民生活区的状况,而由于建设年限早的原因,没有考虑到建设相应的安全防御设施,导致铁路路外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效地开展安全调研,建设安全防御设施,从而在根本上减少铁路周边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惩处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对于铁路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某些地区贯彻上存在很大难度,再加上制裁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形成一种针对铁路设施、过往车辆的犯罪产业链。这种行为时时刻刻地威胁着铁路交通安全,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制裁手段也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以至于对犯罪分子以及危害铁路交通安全的人员没有形成有效的威慑,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因此,铁路执法相关部门务必要严格贯彻我国铁路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犯罪分子进行严格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也保证了铁路交通安全。

3、平安铁路创建困难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危害铁路交通安全的案件频繁发生。由于我国个别铁路线安全防御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管理部门对创建平安铁路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将创建平安铁路这个议题纳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没有统筹规划好相关的责任和权利,导致平安铁路创建工作推进缓慢。希望各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推进铁路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铁路沿线治安稳定、运输安全畅通,努力实现平安铁路的创建目标。

4、货运人员素质较低,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列车货运人员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货运人员非专业出身,没有系统学习铁路货运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不过硬的业务水平导致应急能力的缺乏,对于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进而导致铁路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得不到实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其次,货运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货运人员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急于求快,而忽视工作质量。部分货运人员自认为其能力强,能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进而存在违章违纪的工作行为,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及做法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四、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策略

1、建立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监管的责任

针对当前铁路的快速发展,要认真分析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是否还能够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铁路运输,是否还能够有效地规范、制约现有铁路运输体系。否则,就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超前思维的安全管理体系、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把握安全主动性,向路内、路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全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铁路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运输安全总体趋于稳定。但铁路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思想上的一点点自满、管理上的一点点松懈、作业上的一点点疏漏,都可能让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化为乌有,在安全上吃大苦头。

2、构建铁路调度体系模拟系统,完善预防安全管理工作

在铁路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如“7・23”动车追尾事故,这次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事故的发生说明了铁路调度模拟演练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为此,应推动铁路调度部分建立铁路调度体系模拟系统,将设备故障、车流聚集、列车晚点等信息纳入到调度模拟系统中,通过模拟仿真出各种接近实际事故的场景,从而提高调度人员反应能力及操作技能。通过加强调度模拟系统应用,不断提高调度员综合素质,在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下,实现铁路调度工作的综合效益。

在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下,铁路调度工作中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提高调度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调度员基础学习水平,提高调度员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重点问题的跟踪与检查,通过日常检查、专业检查等措施,及时发现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是彻底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

3、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货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4、加强铁路货运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铁路货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货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货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货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货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五、结束语

铁路行车安全关系重大,在日常行车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殿业 金键 陈刚等.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6):91-94.

[2]雷玉颖.简析铁路行车安全有关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2,(13):16-16.

[3]李娜 李元.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指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22-222

[4]郭伏 郝金权,刘春海等.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分析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2):1791-1794.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4

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山西朔州036002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其总体发展目标是按照“高速、重载”的水平进行发展。伴随着各个运输线路的拓展,在运输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成为了国家铁路部门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铁路路网中,通常是由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组成,在运输的过程中居于首要位置。本文就针对铁路路网中的自身特点以及安全隐患等进行分析,并积极的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 专用线、专用铁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体系

0 引言

在各行各业中,“安全”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国民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对安全的需要已经变得日益增长,国家对道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铁路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国家经济运行以及对国民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我国铁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按照“高速”“重载”的战略目标进行发展,我国对于这两方面的战略目标也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使得铁路网线中的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的安全运行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我国国民以及相关的部门进行关注。面对铁路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这就需要国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积极的应对,使得我国的铁路路网建设更加的安全健康。

1 我国对铁路安全评价与评估现状

在我国,通过有效的安全评价,能够有效实现工程以及系统的安全建设,通过在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些相关原理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将在工程内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能够根据铁路危险的发生程度来提出安全对策,在提出科学依据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铁路安全隐患问题。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铁路发展情况进行控制,需要通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行安全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对我国铁路安全运输中进行管理,需要最大限度的进行预防措施,需要建设相符合的政策,在制度的要求下进行安全评估,确定铁路开通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在可以安全运营的情况下,及时的上报并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2 风险评估理论

2.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中,了解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是关键步骤,在辨识危险之后,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准确客观对问题进行分析,确保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危险因素能够对人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

第一是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是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之一,在铁路装置中呈现出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铁路线上一些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以及装置。

第二是操作因素,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没有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问题。

第三是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中,原材料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一些容易出现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的危险物质,在运输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的威胁到人身安全。

2.2 风险评价

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价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以及专项安全评价,都是面对安全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准备,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的收集资料,在危险因素中进行有效的辨识,能够根据相关的数据确定合适的评价方法,使得交给相关的部门提出安全对策,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中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3 铁路专用线尧专用铁路的现状调研

3.1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分类及其管理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在我国铁路运输路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运货工作中十分突出它的优势,能运输各种各样的货物,但是由于种类繁多,就需要按照货物来进行划分。

货物种类可分成两大部分:

一个是特殊货物;

另一个是普通货物。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着重的看护特殊货物,这些货物是危险货物或者鲜活货物等,需要保证运输质量,将货物安全的运输到目的地,普通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只需要按照一般的情况运输即可。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上,可以划分为普货线和特殊性质货物线路,在运输网上也呈现出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各个阶段进行评估,确保运输的安全,能够保障在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下,进行有效管理。

3.2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安全影响因素

3.2.1 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在整个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人员的因素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人在铁路运输中起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铁路运输产生巨大的影响的两种工作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包括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车务、机务以及工务等各个部门的领导指示人员,以及具体管理的专职人员,在运输管理过程中,他们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运输的过程中,这些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掌握专业的技能,并能够具有强大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需要在关键时刻能够掌控大局。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是包括在运输路线附近的居民、货主以及机动车的驾驶人员等等,这些人员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事故,在铁路附近拉取危险的货物,在铁路上车辆行人强行过道等。

3.2.2 设备因素分析

在铁路运输中,设备因素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因素,能够对铁路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备以及运输安全技术设备。这两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对铁路运输进行信号控制,以及提供相对应的检测设备,能够在发生自然灾害以及事故救援等方面做出调整。

3.3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常见问题及措施统计

3.3.1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安全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责任制度,其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建设体系。在管理机构方面并没有针对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造成不便管理的现象。在针对制度不完善方面,并没有为了避免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也没有根据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的具体特点设定专门的机构进行解决。

3.3.2 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方面,相关部门对其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在维修记录上发现数据存在不真实的现象,对于发生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及时的采取解决的措施,监督检查对策的实施计划不够彻底,发现了问题并没有能够及时的采取积极的行动。另外,对于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业务之前并没有和相关的铁路单位签订运输安全协议,没有足够的安全运输的意识,比较缺乏合理性,并不能达到相关的法律规定。

3.3.3 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

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运输中,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到位,使得从业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不能达到要求,在铁路安全工作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素养,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披露的现象。导致业务跟不上,台账以及技术资料不完善,在记账的工作环节,工作人员对于记账只是出于形式,资料准备不齐全,使得在运输阶段没有记录可以查询,带来巨大的损失。

3.3.4 事故处理缺乏完善管理

在对于相关的救援内容不熟悉,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使得在救援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采取的救援方案不正确,对路外的安全管理不完善,对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问题。

3.4 措施

为了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的安全,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得有法可依,加强企业中的人员工作培训力度,并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的对现场的情况作出分析,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处理事故。

4 铁路专用线尧专用铁路风险分析

4.1 风险的表征———风险矩阵

风险的表征既是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测定风险的等级,通常采用的就是风险矩阵法,能够清楚的表达出来有哪些区域发生了危险,并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列入其中,根据图示能够清楚的对比出哪些地区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大。

4.2 风险等级的判定

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中,可以通过概率的形式将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将数据资料准备齐全,采用精确定量的形式进行风险量化。

5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有效的安全评价方式将铁路安全进行评估,达到安全评价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指出了铁路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云满.企业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6).

[2]范明,王菲.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研究[J].中国铁路,2009(02).

[3]宋祥波,肖贵平,贾明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车行车安全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06).

[4]宋祥波,肖贵平,聂磊.铁路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1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5

[关键词]铁路运输;进款资金;资金安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60

1铁路运输收入进款资金的概括

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铁路运输进款资金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是铁路运输企业在销售铁路运输产品经营业务中所实行的营业收入的总称。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精细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加强进款资金安全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仅是铁路企业管理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也是促进铁路发展的根本保证。

2分析铁路运输进款资金管理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

根据运输收入管理规程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开立运输收入专户办理运输进款汇缴业务。站段进款资金必须逐级向上级收入管理部门上缴,站段收入专户的办理及账户网银的开通必须经铁路局批准后方能办理。

在2016年全路运输收入进款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中,共发现站段在运输收入账户及汇缴管理、进款室管理、营业窗口进款安全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第一,在账户管理及汇缴方面:内控失效,主要表现在银行预留印鉴未授权分开管理,汇缴运输进款的印鉴、支票由同一人掌握,签发空白汇款单,汇缴事项到银行后才填写。未严格执行运输收入进款动支的有关规定,未制定动支管理权限或又手续不规范、动支款未及时收回等问题。

第二,在进款室管理方面:部分进款室设置不符合进款安全管理要求,进款室或存放进款的房间普遍缺少报警、监控、防盗安全门等安全设施设备;进款室和进款室保险柜钥匙未落实交接制度、双人互控制度,部分车站进款室和保险柜钥匙只由进款员单人管理,内控问题比较突出;窗口备用金发出、调拨手续不全,备用金使用不规范、备用金存量过大、监管缺失等问题。

第三,在营业窗口资金管理方面:在营业车站窗口未按规定上缴大额进款,大额现金过夜情况比较普遍,检查中发现某车站自动售窗口未按规定时间取款,十多万元资金放自动售票卷保险柜过夜,存在资金安全隐患;营业车站未严格执行营业窗口抽屉钥匙、保险柜钥匙、密码交接、保管制度,存放进款资金的抽屉、保险柜钥匙随意摆放,部分营业窗口人员短时间离开,未将存放进款的抽屉上锁;部分车站在进行自动售票机进行加零、补零、取款、盘点作业时管理不规范,未落实双人作业制度。

第四,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未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未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分开进款的收、存、缴工作和运输进款后台结账及收入账表的编制工作。部分车站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工作,有售票窗兼退票窗;有窗口售票员兼后台收款结账;有收款兼后台报表;有售票、收款、结账、报表一个人全程负责。这些工作设置使得收入进款管理失去互控,存在巨额进款管理隐患。

存在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进款安全制度建设落后管理体制变化;二是缺少针对性的培训,导致一线业务人员特别是新开高铁线路年轻的收入管理人员财务知识、安全风险意识较为缺乏;三是多种支付手段的应用给收入专业管理带来挑战;四是进款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影响资金安全。

3对铁路运输进款资金风险管理改进的建议

企业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是财务资源合理使用的前提和保证,资金管理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后盾和支持,管理风险会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资金管理意义重大,这直接体现在对于资金风险的防范。因此,企业资金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落实执行执行,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确保运输进款资金安全。

31强化进款日常安全管理

311完善运输进款资金管理机制、落实制度执行

加强制度建设,是确保运输进款资金安全的保障。指导车站合理设置岗位、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合理地设置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制定在符合制度、规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惩罚及激励政策。督导车站建立完善内控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落实,重点落实账户安全管理、进款安全管理、窗口和自动售安全管理,按要求规范建立使用台账、定期检查、签认等有效手段,做到发生事情有登记、有分析、有卡控。防止收入进款各环节发生舞弊现象、偷逃运输收入进款问题发生,进一步规范、完善进款资金安全制度。

312强化收入人员安全培训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是建立健全企业资金管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顺利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十分重要。目前从事一线收入岗位工作的人员缺乏进款安全管理等业务知识、财务制度、内控制度的相关培训,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因此,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理论纳入收入管理岗位培训内容,强化各级收入管理人员资金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学习和掌握规范的业务工作流程,提高收入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以提高运输收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注重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挑选一些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比如后台结账、报表编制、POS机支付等关键岗位,保持收入队伍的相对稳定。

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倡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坚持原则、作风扎实的收入队伍。切实提高执业道德水平,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313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配置

加强硬件投入,从源头控制进款安全,落实设施设备的配置是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的基础。要保证进款资金安全:首先,需要一个安全存放资金的场所,所以一个设施齐备的进款室非常重要;其次,保险柜、验钞机及监控设备也必不可缺。

314专项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近几年来,铁路在运输收入监督检查方面不断地加大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违反运输收入纪律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除了继续加大监管的力度外,还要针对某些重点突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并做到对车站、班组的监督检查要有痕迹。例如开展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检查、开展客票退、废、改正确性专题检查等专项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基础工作,检查现场作业是否标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检查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准确定位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环节,增强安全防控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不断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除了专项检查外,日常的监督检查也很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车站首先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单位收入主管人员(中间站站长)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银行单据及账表进行核对,每月不得少于2次。抽查要有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建立“三检复核”制度,客货营业窗口建立自检、互检、总检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运输收入的完整。

32加强重点项目监控

资金管理意义重大,这直接体现在对于资金风险的防范。车站收入管理人员通过一些重要的指标数据和账表发现问题和查找题。

321重点监控的账表

“运输进款动态报告”(财收-8-3)、“车站银行流转额表”(财收-31)与“运输进款银行日记账”(财收-8-1)与银行对账单,这些账表是监控资金动态的基础账表,其数据都应与财收-8、资金解缴凭证、银行凭证及银行对账单等单据款额相符。在表与表之间、本表各栏目行次之间都从业务数据原理角度设置有诸多的勾稽控制核对关系函数,稍有违反记账规则即会报错。

车站银行流转额表(财收-31),反映了车站当月资金收、支状况的全过程,车站收入业务人员通过编制此表,能够把银行对账单(运输收入专户上运输进款)资金的存汇情况和财收八、财收八-3、银行日记账等相对应,发现有哪些资金我们银行未入账,哪些资金银行入账而车站未列账,清楚收入、支出的每笔账情况。

322重点指标的监控

强化收入管理部门审核监督职能,对运输收入专户的资金动向和结存余额变化的指标进行监控。资金汇缴在途天数,既车站已在“财收-8”上全部确认列账的运输收入进款,截至月末尚未汇出或已经汇出,但还停留在车站、银行或银行途中的资金在途,也称资金占用。压缩运输进款资金在途,是考核车站运输收入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途天数计算公式:

当月在途天数=(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车站在途款+汇缴在途款)/(当月实存银行款/当月天数)

根据总公司《铁路运输企业运营资金缴拨和结算办法》(铁总财〔2016〕215号)规定:月末在途天数不得高于2天。也就是如果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车站在途款、汇缴在途款这三项数据过大就说明车站在进款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收入管理人员应及时查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及时监控资金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323债权债务的监控

每月对本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进行核对、分析和清理,对逾期未及时收回的债权应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催讨,必要时应采取法律手段保护铁路的合法权益。

33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的收入管理,全面推进收入信息系统的应用

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目的。目前铁总推广站段使用的收入信息系统就是将我们平时用手工填制、核对的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其中从进款系统实现的业务内容来看,其实质是收入进款管理电算化工作前移到营业站窗口,收入进款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营业站收入进款基础管理工作。其主要实现三大管理业务:收支管理(财收八、财收八-3)、银行账管理(银行日记账、流转额表)、债权债务管理(债权债务登记簿)。因此,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源点信息采集控制,既保证信息质量,也为日常业务精细管理、有效监控资金安全提供现代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建猛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风险与对策研究[J].经营者,2015(5)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范文6

关键词: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效措施;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是一个大的联动机,要切实提高铁路整体运营效率和确保运营的安全性,就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协调配合。机务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项点,机务安全管理不仅是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铁路机务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机务安全管理的含义

机务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指安全生产各环节中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因素,它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人员方面,要求职工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二是管理方面,要牢固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三是设备方面,要不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和改进,主要是机车的更新和优化改造。机车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从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行车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把握铁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在每一个作业环节将风险管理贯穿进去,增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风险研判准确,措施控制得力,安全风险降低;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改造机车设备,采用先进的车载设备,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一是通过对LKJ和6A系统的装车应用,不仅能使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中实时掌握机车动态,提高操纵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对LKJ文件检索和视频监控,了解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达到合理管控乘务员的目的;二是加强机车检修工作,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机车设计不合理的部件,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不断提升机车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对全体职工的安全培训,加大对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促使全员按标作业、遵章守纪。由此可见,机务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机务行车安全是一个动态运行的系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而进行改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查和分析运输环境的变化情况,处理好运输环境和行车安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行车的各个部门、各个管理层次、各个工作环节要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确保工作不脱节,达到上下协调。

2机务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改革的逐步展开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铁路安全管理领域。近些年来,一些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微机网络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运用,使得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实效性也更强。目前使用的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和6A系统在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机车的运用安全微机管理、机车运行统计分析处理软件等,为机务安全管理从原来的粗放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量化的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这些质的变化不仅确保了机务行车的安全,也为机务行车安全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机务系统的安全管理遵循着《铁路安全管理规程》及各局各段所制定的一些规定,这些规程、规定对于机务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对我国铁路运营的长期经验的总结与归纳。但由于这些规程、规定不够全面和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机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完整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机务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有效地进行。

3机务行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一般是由于人们在从事生产的一系列活动中存在的知识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或是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现阶段没有能力进行预防或能够预防却没有实现完全管控的情况下,产生违背主观意愿的各类事件。安全隐患是指各种行业潜在的风险,其包括了所有可能会构成一定威胁和损害的风险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定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这些原因包括基础性质的原因、间接性质的原因、直接性质的原因、突发性质的原因等。通过对近年来机务行车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通常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职工在操作作业过程中违反作业标准造成的,深层次剖析会发现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员工业务能力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发现问题只是以罚代管,缺乏对安全问题的提前预判。另外是有关安全基础管理不规范,各自为政,制定出的标准不统一,给部分员工钻了空子,也让一些职工存在侥幸心理。总的来说,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不能单一地归咎于某一方面,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点:

3.1各级人员综合素质薄弱

目前影响铁路安全的最大隐患是人员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为:一是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严格,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二是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思想情况不够稳定;三是现场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违章违规操作;四是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机械和落后,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与实际的工作需求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完善和强化岗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现场作业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是目前实现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2行车设备失控和外部环境突变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由于铁路行车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因此就需要有极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跟上,如果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无法匹配时,就会出现一些设备错误操作的情况;二是铁路运输受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人为性的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的事件,这些不安全因素都会威胁到铁路行车的安全。

3.3突况的应急处置能力薄弱

尽管我国铁路运营时间已经很长,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列车提速和大量新型机车的投入使用,以前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及对于突况的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目前,大部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还不够系统和具体,仍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此外,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些应急预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演练和学习,当突况发生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列车提速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很多潜在的风险还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一些安全管控工作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能单一地依靠技术来保障行车安全,不能遵循系统的指挥程序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4提高机务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1加强机务安全基础的管理

4.1.1要从根本上强化机务的安全基础管理,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关于机务行车安全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进行对规检查,全面、分层次地梳理、分析,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管理流程,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考核。4.1.2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责任与权利相互匹配,逐级负责,并对各层级的安全责任进行严格科学的界定,杜绝责任虚化、责任泛化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层级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以确保层级间的责任确定以及防止管理漏洞。在落实过程中,要考核各层级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在进行考核时必须做到“有责必问、失职追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升迁、收入、受重用程度挂钩。

4.2加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

机务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一线,添乘机车、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针对每个时期出现的关键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机务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定期安全分析制度,重点把握列车运行以及调车作业重点环节,从机车乘务员、指导组、机车设备、行车组织等方面梳理关键区段、困难地点、重点人员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逐级建立安全风险问题库,深入分析、找出规律,优化管控措施或办法,及时处理乘务员作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以便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

4.3加大安全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人机配合共保安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先进的铁路运营安全技术装备在某种程度上对行车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它可以达到减少人为出现错误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先进的技术装备用到提高和保证机车运行的稳定性上来。

4.4提高员工的思想防范意识

思想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和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去控制人为安全隐患。一是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尽力满足员工的正常合理需求,贴近员工生活,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安全意识教育。避免职工在作业中产生偷懒、盲从、侥幸、逞能的违章心理,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把职工引导在正确的思想行为道路,杜绝因违章心理造成的违章行为;三是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鼓励。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工,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用先进事例鼓励职工,引导其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4.5加强职工技术业务的培训

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铁路线路大面积提速,先进技术装备的陆续采用,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工对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尽快使职工掌握基本规章制度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

4.6加强车间班组管理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车间、班组的管理权限也随之扩大,其安全管理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机务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逐步从配齐车间管理人员、明确车间管理职能、增强车间专业技术力量入手,不断提高车间自我管理能力。班组要从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自控型班组建设,激发基层管理的活力,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4.7强化职工“两纪”考核,严格事故管理

针对当前少数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问题突出的问题,要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严格落实基本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与监督,严肃查处违章违纪等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同时要认真落实事故报告制度,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4.8加强行车指挥工作

通过构建行车故障应急指挥台,让机车乘务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实施应急处理作业,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要在出乘前加强出勤指导,确保各种措施传达到位,提高行车指挥水平。

5结语

要切实做好铁路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外,还要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坚持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履行安全职责为己任,提高职工素质和设备质量为重点,从严务实、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永生.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4).

[2]汤军红.浅谈朔黄铁路运输处成本控制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