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1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的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亲生儿子“,自然与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作为一门方法的科学,会计总是要以其技术性的主要属性不断地适应、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会计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或一定社会形态的会计,它必然要体现出某个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的特征,亦即体现出其社会属性一面。无论是技术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对会计要求的结果。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规模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市场和贸易行为越来越电子化;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孟翠湖,1998),等等。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必然对一个社会的教育文化、法律政治及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并使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形成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会计,在其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工业经济环环境中脱变出来,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式。“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有直接影响”(享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特定的环境必然造就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这是为会计发展史所证明的。

二、知识传播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由于知识经济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因而对环境所决定的会计理论也产生极大冲击。这主要表现在:

1、对会计目标的冲击。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不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经营责任观”,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并未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情况。会计目标的确定,应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矢的。美国AICPA的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的题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综合报告中认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是对企业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及其权益性证券做出判断;债权人的主要目标是评价一个企业承担与当期或未来债务或其他金融工具有关的义务的能力。从他们的目标出发,信息使用者要逐个分析有不同机会和风险的企业分部,掌握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着眼于企业未来,掌握管理部门意图,要求企业报告信息相对可靠,了解相对于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的业绩,及时了解影响企业的重大变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这些方面的要求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对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信息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因而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使用者对企业资本、物质等财务资源的增长和创造的兴趣,也要满足他们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信息需求。

2、会计假设的冲击。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产生了极大的撼动。

(l)关于会计主体。提出会计生体假设是为了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尤其是在按不同交易事项自由组合经营主体的情况下,一个主体在完成某项经济效果之后,很可能在下一交易事项中按照其资金、技术和知识的要求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主体进行经济活动,这就使得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

(2)关于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假定一个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多变性,使得人们对一个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的辨别上难以分清,再加上企业跨生产、销售、科技的广泛联合(有的是短暂的联合),并随市场要求不断变换联合的对象和范围“借壳经营”的现象大量出现,因而企业持续经营的假定变得有名无实。

(3)关于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假定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充分及时供应成为决策致胜的关键。有人提出,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提供,由使用者各取所需,即时利用。如果这样,会计分期的假设将毫无意义。

(4)关于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包含了币值不变的假定,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产品知识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极大,一种商品会很快被另一种性能更佳、质量良好的商品所替代,而且贸易壁垒进一步打破,国际金融一体化,这些都会对币值变化产生影响。

3、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将会对不断涌现的新的会记事项感到束手无策。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已经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资本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动力。对知识资本的计价,按照传统计价原则,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钱,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各种取得知识的可证明的实际支出,这无疑会极大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

4、对资产概念的冲击。资产是一个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的经济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指物质或财务资源,通常表现为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两部分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是知识的载体;知识通过人的积累、运用、创新而发挥作用,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源泉和动力。把人力资源和知识纳入企业资产的范围,无疑是对会计观念的重大挑战,它意味着传统的资产概念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资产范围的扩展,将为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资产计价带来新的课题。

实际上,现在的许多新的会计现象,都对资产定义的扩展提出了要求。如衍生金融工具,它们表现的仅仅是一种契约和要求权,并且是尚未发生的事项,这在会计上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记界研究的热点。

三、知识经济要求会计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创新,以满足信息经济时代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好会记创新工作:

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会计目标、会计观念、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与知识经济格格不入的倾向。例如自创商誉在传统的会记系统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而且企业的合并或解体也会经常发生,如不在市场交易前确定自创商誉价值,那么在市场交易时的价值确定就会显得“离谱”。

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

2、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变化。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似是一条可取之到道。多元化的社会由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强调独一无二的计量手段,只能使会计陷入困境。

3、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理论、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等一些“禁区”问题,它仍然未登入财务会计大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要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1,10(2):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2012,7:68~69

[3]董成双,邢祥虎,薛寿鹏等.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3

第一条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缓解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资金短缺、贷款担保困难的矛盾,经市政府同意设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为加强对担保基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金坛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的管理机构名称为金坛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以下简称担保中心)为事业法人,隶属于市农林局,享有独立的经营权与民事权。

第三条担保中心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宗旨,通过担保基金对全市农业经营大户、农业企业等提供农业贷款信用担保,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担保为连带责任保证,即担保中心与合作银行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担保中心按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第五条担保中心以“保本经营、控制风险、平等自愿、公平守信、促进发展”为经营原则,通过规范运作,逐步增大资本总额,扩大担保数额,形成对农业的长期扶持机制。

第六条开展农业贷款信用担保的总体框架。建立以政府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以担保中心为运作主体,以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能有效控制、分散和分解风险的贷款担保体系。

第二章基金设立

第七条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的资金筹集,以市财政和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其来源渠道有:

(一)市级财政的资金投入;

(二)企业及集团提供的投资和资助;

(三)国内有关机构、团体、组织提供的资助;

(四)国内专业担保机构的投资;

(五)基金收益补充;

(六)其它

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首期投入500万元。现为5000万元。

第八条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规模。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坚持每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使规模逐步扩大。

第三章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

第九条为加强对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市政府专门成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管委)监管委设主任1名,由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2名,成员5-7名,由市农林局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监管委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监管委的日常工作由市农林局负责。监管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修改担保中心内部规章制度;

(二)根据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担保中心的经营方针和发展计划;

(三)确定担保中心主任人选;

(四)审查批准农业贷款信用担保项目;

(五)定期听取和审议担保中心的工作计划和财务报告;

(六)其它认为应由监管委确定的重大事项。

第十条担保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具体负责担保中心日常事务。担保中心建立健全严格的担保操作管理责任制,从严控制风险。单笔担保金额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由监管委授权担保中心主任审批;3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下的由监管委授权监管委副主任审批;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由监管委主任审批。

第十一条担保中心的工作职责及奖惩:

(一)落实和协调监管委审议和通过的各项决定;

(二)建立严格的农业项目担保评审制度和科学的决策程序,负责贷款担保项目的受理、初审和办理信用担保手续等工作;

(三)建立对债务人资金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债务人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

(四)定期分析、研究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的财务收支和运作情况,并向监管委汇报;

(五)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农业贷款担保责任原则上实行“谁同意,谁负责”对经过努力而又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损失,经监管委审核批准后,由担保中心承担

(六)市政府对担保中心明确考核目标,每年年底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担保中心所需业务人员在市农林局内部采取公开、择优的办法调配兼职上岗。

第十三条担保中心根据业务需要,可设财务、业务两个科室,原则上与市农林局相关科室合署办公,其负责人由担保中心主任提名,报监管委同意后聘任。

每十四条担保中心可聘请金融、农业、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担保中心顾问组,充分发挥专家在项目评估、法律咨询、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每十五条担保中心应加强对业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定期轮训和考核。

第四章担保对象和条件

第十六条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对象为我市农村各类专业种养大户,符合农业发展政策的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和各类农业经济组织等。

第十七条农业贷款信用担保的条件。

(一)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

1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并经过当年年检;

2依法进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并经过当年年检;

3合作银行设立银行帐户;

4财务基础较好,会计核算规范,资产负债比例合理,资信状况良好,有连续盈利的能力和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5经营管理制度健全,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6凡符合农业保险条件的担保对象须参加保险;

7能按规定的要求提供反担保措施;

8申请担保的贷款利率不高于担保中心和合作银行协议约定的利率。

(二)农业大户

1具备有效的农业承包合同或协议;

2有一定的经济偿还能力。

第十八条农业贷款信用担保的反担保措施。

(一)申请信用担保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担保中心提供真实、合法和有效的反担保措施,主要有保证、抵押和质押等。担保中心根据担保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取得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反担保措施。

(二)担保中心认可的其它法人为债务人向担保中心提供信用反担保。

第十九条申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中心不予受理:

(一)不按要求提供反担保措施的

(二)与贷款信用担保基金逾期债务关系尚未解除的

(三)前期在金融机构有贷款未如期偿还的

(四)有不良信用记录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的

(五)经营状况恶化,难以改变经营状况的

(六)贷款利率超过担保中心与合作银行协议约定的利率标准的

(七)经监管委认定不予受理的.

第五章担保程序和担保额度

第二十条担保中心办理担保业务的程序:

(一)贷款申请及资信调查。贷款人向与担保中心合作的金融机构提出借款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查同意后,通知贷款人办理担保手续,并向担保中心出具书面意见(贷款意见书)

(二)担保申请。贷款人根据合作银行通知和贷款意见,向担保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供其它必要材料;

(三)担保审核。担保中心受理借款人担保申请,对担保项目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核实和审查;

(四)担保审批。担保审核通过后,担保中心按有关程序审批担保项目;

(五)签订担保合同。担保中心经审批同意后,必须与合作银行签订《保证合同》与债务人签订《委托担保合同》与反担保人签订《反担保保证合同》

(六)缴纳担保手续费。保证合同》签订后,债务人应向担保中心一次性支付担保手续费,否则担保手续无效,合作银行不得发放担保贷款。除妇女创业贷款等政策规定可以免收担保手续费的之外,任何人不得减免被担保人担保手续费。其计收标准为按每次担保金额的1.44%收取。

(七)发放贷款。保证合同》签订和担保手续费缴纳后,合作银行应对债务人正式办理贷款审批发放手续,债务人按借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同时,合作银行向担保中心送交放款通知;

(八)正式承保。担保中心收到合作银行放款通知后,按《保证合同》约定对债务人正式承担保证责任。

第二十一条担保中心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担保中心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担保基金总额5倍。单笔贷款担保额度要科学掌握,尽量控制大额度的贷款担保。

第二十二条信用担保额度及期限。

(一)向农业专业大户提供贷款信用担保额度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

(二)向单个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贷款信用担保额度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

(三)妇女创业贷款信用担保额度:女性企业家原则上不超过60万元,女性创办、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女性个人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单笔妇女创业贷款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免收担保手续费。10万元以上的超出部分按规定收取担保手续费并实行总量控制,免收担保手续费的妇女创业贷款担保总量不超过当年度上级妇联下达给市妇联的任务指标。

(四)农业贷款信用担保期限不超过12个月。

第六章担保赔付与责任

第二十三条担保贷款到期不能偿还时,首先由贷款银行和担保中心组织催收与追偿。若经过努力仍未收回的贷款,担保中心凭合作银行代偿通知书(还贷证明单)承担代偿责任,造成的损失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五款之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担保中心履行代偿义务后,法律关系上由担保人变为债权人,担保中心要加强追偿工作,并制订相应措施:

(一)重新落实还款来源及计划。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排找其它还款资金来源,订立分期(最长不超过半年)分次还款计划,逐步化解代偿资金风险;

(二)要求反担保人履行代偿义务;

(三)处理抵押物或质押物

四)依法提讼,请求债务人偿还应负债务。

第二十五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者,担保中心不承担保证责任:

(一)合作银行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的

(二)合作银行允许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的

(三)合作银行允许债务人延长偿还期限而未经担保中心书面同意的

(四)合作银行与债务人串通,采取欺诈手段骗取担保中心提供担保的

(五)以“借新还旧”方式发放贷款的

第七章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债务人应严格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借款资金专款专用,并按约定期限还本付息。如债务人发生分立、合并、财产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时,应及时通知担保中心和贷款银行,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合作银行应履行作为债权人的贷款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债务人不得用该项贷款支付其它债务支出;有关部门不得从该项贷款中扣除各种费用。

第二十八条信用担保贷款存续期间,合作银行如未按合同规定履行债权人义务的担保中心可免除全部或部分保证责任。

第二十九条担保中心应依据合同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及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担保贷款用于指定用途;要求债务人或反担保人按合同约定,按时报送本单位有关报表材料;如发现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致使资金流失(损失)或财务状况恶化,影响还款能力的情况,应及时与贷款银行协商预防风险的措施。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4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1)知识经济中最基本报生产要求是知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中认为知识已灰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

(2)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在知识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的完善,使财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作为实用科学的会计学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

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

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

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里新的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化的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亟待。只有解决了这个,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的

综观会计的发展,可以看出,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反应性,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可以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个方面进行。在知识经济中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是企业的知识资源。而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组成的。在传统的会计中资产是指被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这就对传统的会计计量产生影响,要求对资产这一概念扩展其内涵。

(一) 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四大会计假设,知识经济的到来也对它产生影响。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是指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负责,具有经济业务的独立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的发展,会计主体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企业可在网络上根据自身的要求分配、重组企业的人员,形成“网络公司”这一“虚”的实体。另一方面公司之间存在着许多以联营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的松散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这种“虚”“实”实体的共存,就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带来困难,应重新对它进行定义,并以“相关利益联合体”来定义较为合理。

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把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存在作为前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随时都有发生破产清算的可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持续经营假设可解释为“相关利益联合体的存续期”。

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分期假设。另外,“网络公司”的存在使得原先的会计实务中较多的估计成为障碍。因为知识经济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和市场瞬间万变的情况会给公司带来意外的收益,这样一来就无法对会计收益和成本进行配比。而用“网络公司”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就更无从谈起会计分期。

网络交易的增加,使得货币计量成为交易中的一个累赘。因为人们要求更为快捷的方式,要求有一种统一的货币。这样每一次交易就可省去许多的时间。而电子货币的唯一要求就是保持币值的稳定。

历史成本计价是会计计量的基础。而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资源,它是企业资本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它属于无形资产,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即用取得该资源的成本作为其计价成本不能体现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

四大会计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方法是会计学大厦的基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可逆转地对以传统观念为基础的会计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已经有很多解决此类问题的实际例子。我们应当对其加以,使之理论化、体系化、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适应知识经济的会计学。

(二)  知识对的

1、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

第一,对资本制度的影响。

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

(2)实体资本是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第二、对利润含义的影响

与上面的观点相联系,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第三,对资产概念的影响

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即使是高企业,也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其作为资产的地位。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而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2、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和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人力资源成本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

知识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产生重大。

(三)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经济信息。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会计人员大量的日常工作,如填制亡帐凭证、登记总帐和明细帐、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以及在必要时查询凭证数据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等方面,更多地参与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确立会议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广大会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应具备相关的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增强参与经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 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稳步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将会继续向下列方向发展:

(1)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在我国,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多数是一些单项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帐务处理系统、工资核算系统、材料物资核算系统等。但是,随着电算化的成熟和总体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单项或独立的多项电算化应用已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管理的需要,而要求把单项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又能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2)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应用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是采用单机处理,随着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独立的单机应用不能满足信息处理和使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计算机网络。Internet更是加快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进程。

(3)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

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数据体系与财务会计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目的更侧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因此其处理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使用了更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显然,计算机不仅仅能完整财务会计的各项核算工作,而且也能更快、更好、更高效益地完成预测、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各项管理会计的工作。

事实上,随着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应同时具备分析、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评价等功能,即朝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还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在预测、分析、决策工作中的应用是今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这一。各种类型的专家系统可望为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诸如会计工作法规咨询、成本分析与控制、产品结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帮助。

3、 核算的选择更加强调性和合理性

由于手段和工具的局限,传统会议在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标准时,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之间更多的注重可操作性。如债券摊销方法,虽然实际利率法比直线法更科学,便后者更为简便,因而实务中一般选择直线法。随着机的广泛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计算的繁简程度已不再成为评价一个会计方法是否应该采用的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4、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

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效益,是会计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会计的职责之所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在手工条件下很难或者无法及时提供甚至无法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及时提供。比如,只要增加特定的程序,可以同时编制出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对于比较复杂的物价变动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提供起来也将极为方便。

5、会计组织的弱化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加强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技术的提高,目前由会计人员输入的大量的经济数据将改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并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这将大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节省核算时间,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舞弊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隐蔽。因此,为减少各种弊端,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内部审计机构将得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6、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更为迫切

前面讲到,知识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一致,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阻碍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在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统一。目前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在着手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但无论从规范强度还是从规范范围,都是不够的,亟待进一步加强。

(四).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冲击

由于知识经济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因而对环境所决定的会计理论也产生极大冲击。这主要表现在:

1、对会计目标的冲击。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不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经营责任观”,都是经济的产物,并未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情况。会计目标的确定,应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矢的。

美国AICPA的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的题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综合报告中认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是对企业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及其权益性证券做出判断;债权人的主要目标是评价一个企业承担与当期或未来债务或其他工具有关的义务的能力。从他们的目标出发,信息使用者要逐个有不同机会和风险的企业分部,掌握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着眼于企业未来,掌握管理部门意图,要求企业报告信息相对可靠,了解相对于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的业绩,及时了解企业的重大变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这些方面的要求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对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信息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因而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使用者对企业资本、物质等财务资源的增长和创造的兴趣,也要满足他们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信息需求。

2、对成本原则的冲击。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将会对不断涌现的新的会记事项感到束手无策。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已经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资本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动力。对知识资本的计价,按照传统计价原则,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钱,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各种取得知识的可证明的实际支出,这无疑会极大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

3、对资产概念的冲击。资产是一个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的经济资源在经济主要指物质或财务资源,通常表现为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两部分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是知识的载体;知识通过人的积累、运用、创新而发挥作用,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源泉和动力。把人力资源和知识纳入企业资产的范围,无疑是对观念的重大挑战,它意味着传统的资产概念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资产范围的扩展,将为会计的核心之一——资产计价带来新的课题。

四、知识经济要求会计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会计的框架、进行会计创新,以满足信息经济时代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好会记创新工作:

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会计目标、会计观念、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与知识经济格格不入的倾向。

例如自创商誉在传统的会记系统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而且企业的合并或解体也会经常发生,如不在市场交易前确定自创商誉价值,那么在市场交易时的价值确定就会显得“离谱”。

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

2、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变化。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似是一条可取之到道。多元化的由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强调独一无二的计量手段,只能使会计陷入困境。

3、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等一些“禁区”问题,它仍然未登入财务会计大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要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4、变革财务报告。现行的财务报告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模式(black and white model),即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事项会计上可确认,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反映的事项会计上不予确认。美国学者韦尔曼针对这种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个彩色模式(colour mode )。

所谓彩色模式是将财务报告的内容分为5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即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的传统的会计报表内容;第二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可定性、相关性和可计量性的事项(例如自创商誉等);第三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等);第四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事项(如风险等);第五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如知识资本等)。按照彩色模式,可以较全面地报告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从传统财务报告的墨守成规中“解套”,较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会计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农业创业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作者赵立,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杭州 310036)

一、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开始经历着从温饱农业向富裕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从原料农业向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业的转变过程。现代农业生产已不再是追求产量、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追求效益、创新升级的问题。这无疑对从事现代农业的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本问题正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黄祖辉,2009)。要缓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紧缺现状,除了重视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之外,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志于农业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引进现代农业也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优化大学生从事农业之环境,搭建其农业创业平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培养和塑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不仅可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浙江省为例,考察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意愿,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剖析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迫切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扶持政策提供一些科学和现实的依据。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农业创业”的界定

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创业”是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通过努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从而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崔健,2008)。“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人类运用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思维,开创事业的过程(朱丽翔,2007)。考虑到现代农业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应从广义、动态的视角来理解农业创业。一方面,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种养殖业,还包括生产资料、食品加工、保鲜贮运、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服务等内容,农业创业可选择的领域很大,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内的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使得农业创业可选择的形式也很多。另一方面,大学生农业创业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可以毕业后直接创办农业企业,也可以先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工作,时机成熟再行创业。事实上,现代化农业不单需要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大学生,也需要能够融入现有农业组织并发挥自身所学,为组织发展壮大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农业创业”,既包括在涉农生产、加工、流通、社会化服务以及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领域的自主创业活动(狭义“创业”),也包括直接在这些农业领域的就业行为(广义“创业”)。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个别访谈与小组座谈)、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整个研究进程分三大步。首先,针对浙江省农业厅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在内的部分农业组织的管理者,以及大学生代表这三类人员分别组织专题访谈,初步把握我省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趋势和政策情况,并为下一步调查问卷的设计打下基础。然后,对省内部分有代表性大专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部分农业组织或单位的管理者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分别从供给主体(潜在主体和现实主体)和需求主体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认知、意愿、存在问题和主观需求。最后,组织部分有农业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就农业创业问题进行深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急需帮扶的环节;与此同时,选取个别成功案例进行深度访谈,从现实典型的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2.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文对农业创业的界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大学生是农业创业的潜在供给主体,已毕业并在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为农业创业的现实供给主体。结合访谈结果,研究者针对这两类主体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

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问卷I: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在校生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农业创业环境、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意愿等五部分。对已创业大学生(问卷Ⅱ: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已创业版),除上述五部分外,还增加了农业创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在问卷I和Ⅱ的主体内容中,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户籍、专业、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及家庭承包土地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情况主要涉及当前(或在校期间)参与创业类社团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涉农实习或兼职经历、接受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农业创业环境涉及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核心为自编的社会支持量表,包含16个条目,每一条目均是有关个体感受到的来自某一方面环境支持的具体内容的陈述,如“在校期间,学校有支持学生农业创业的相关激励(如允许兼职创业等)”。要求作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每一条目的赞同程度进行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等级评定。农业创业认知的核心部分为农业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结果预期两个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简称“创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的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相关任务的信心程度,创业结果预期(简称“创业预期”)则是个体对创业行为结果的相关信念(Scherer,1989)。农业创业效能感量表依据国外Lucas与Cooper(2005)开发的创业效能感量表,参照国内学者陆昌勤等人(2001)与汤明(2009)针对管理者和大学生创业效能量的测量思路,在小范围初测的基础上修编而成。包含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关系协调和组织承诺等五个维度、共18个项目,按照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进行等级评定。农业创业预期量表是参考Super(1970)与高山川(2005)等人的研究编制,包括16个与农业创业有关的工作价值观条目,如“兴趣爱好的满足”、“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请作答者分别就每种价值观对其的重要性(权重),以及通过农业创业实现这种价值的可能性进行1到5分的等级评定,然后计算16个条目的加权平均值①,作为农业创业的预期水平。农业创业意愿的核心部分包含两方面,首先,从定性角度询问作答者“是否会选择(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然后,从定量角度考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即请作答者就5项陈述(如“我打算从事农业创业”)对自己从事(或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的倾向作出1到5分的等级评定。

以上问卷在正式施测前均经过农业经济管理和心理测量学领域专家的严格把关与审定。

3.问卷调查样本构成

在校大学生样本(n1=667)。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选取浙江大学(综合型)、浙江农林大学(多科)、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这四所不同类型的省内知名院校,各校按照年级、专业②以一定的比例分别抽取150-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Ⅰ)。累计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67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其中,男生占37.8%,女生62.2%,样本平均年龄为22.0岁;大三年级学生(指四年制本科的三年级和三年制专科的二年级)人数最多,占72.4%,毕业班学生占总体的16.3%。③

已创业大学生样本(n2=318)。在浙江省范围内,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中、低水平,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嘉兴、台州、衢州、丽水等9个地级市,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对大学生工作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Ⅱ)。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88.3%。其中,男性占62.6%,女性占37.4%,平均年龄为27.3岁。85.5%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53.9%的人参加工作年限不足3年,工作5年以上者占11.0%。在所涉行业方面,41.2%从事种植业,34.4%从事养殖业,16.1%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其余8.3%为兼业;在创业形态方面,29.6%为自主创业,70.4%为农业组织就业;在具体岗位方面,39.7%主要从事一线劳动(即普通员工),28.1%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从事管理与营销者分别占15.9%与14.3%。以上两类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参见表1。

三、主要结果与分析

根据社会认知观,个体创业能力的实现是由创业认知、创业环境和创业行为三者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知、有关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农业创业环境的认识和评估,及农业创业意愿等方面分别进行现状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农业创业认知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包括在校和已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效能感量表和创业预期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效能感共抽取出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机会识别效能(F1,与个人对在农业创业中寻找机会的信心程度有关)、关系协调效能(F2,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各种关系的建立与协调的信心程度有关)、组织承诺效能感(F3,与个人对农业创业的持续程度、组织承诺的信心程度有关)、创新效能(F4,与个人在农业创业中的创造力有关)、风险承担效能(F5,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承受特殊风险、压力等的信心程度有关),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0.24%。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2。由表可见,所得因子结构与原构思一致。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五个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同时,对农业创业结果预期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16个价值观项目不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对农业创业的可能性方面均只抽取出一个公因子,解释变异率分别为74.68%和78.92%。信度分析显示,上述两个方面16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0.93和0.92,说明该量表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确保上述量表信效度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两类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效能感和创业预期得分,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在农业创业效能感的各维度及总分、创业结果预期总分上,已创业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在校大学生,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差异均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

另外,研究者还重点考察当前在校生的择业观状况。农业创业预期量表中的一项内容是要求大学生对各种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作出评定。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分析表明,其普遍较为看重的价值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认可、优厚经济报酬及良好工作环境,而挑战性、有益于社会等因素却相对并不太受重视(参见表4)。这与在访谈中所了解到的,“大多数大学生希望今后从事轻松或难度适中的工作,而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感兴趣的大学生相对很少”这一事实非常一致。可以推断,在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中,仍然认为农业是属于地位较低的行业,选择农业意味着选择更少的舒适、更多的困难。

(二)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分析

首先,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情况进行考察和比较。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经历方面,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中,有49.8%的人表示参加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农村实践活动,这一比例在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分别为43.9%和64.6%。占总体29.6%的大学生表示具备在涉农组织实习或兼职的经历,这一比例在在校生和已创业者中分别为18.3%和56.1%;上述农村实践和涉农实习经历在两类大学生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即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涉农经验较在校大学生更为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涉农经验是促成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动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接受创业教育方面,64.5%的在校大学生和45.0%的已创业大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分别有9.7%(在校生)和40.6%(已创业者)明确表示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这反映了随着社会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阶段的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表5进一步显示了两类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差异情况。由表可见,已创业大学生所受创业教育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大学生,统计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达到相当显著的水平(X2=35.46,df=4,X2>X20.005)。这说明创业教育确实在促进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就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村社会环境的了解程度的分析发现,有67.6%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而对农村生活环境、农经管理知识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比例分别为35.4%和2.7%,如表6所示。总体上看,就农业创业准备而言,大学生相对更缺乏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尽管目前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和假期实践活动,但是针对农业领域开展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锻炼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还不足。而本次抽样调查的在校生中,92.2%都是农林或经管类专业的,其了解农业、农村方面知识的机会和途径均较其它专业更多,依此推断,在现实的大学生总体中,具备上述涉农实践和实习经历的实际比例将更低。大学生受限于狭小的实践锻炼空间,难以较有效地做好创业所需的基本准备。换言之,采取积极措施,多方位拓展大学生了解农业、接触农村的空间,可以帮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创业所需知识,从而为他们创造在农业农村范围内发挥所长的契机。

(三)农业创业环境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对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对16个支持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出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政府支持(F1,5个项目,分别涉及政府对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的财政、税收、信贷、社保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消极支持(F2,涉及农业创业可能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的障碍)、学校支持(F3,4个项目,涉及学校及师长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在教育、经验、实践机会等方面的支持)、家庭支持(F4,2个项目,涉及家人及亲朋好友对农业创业的资金、人脉、精神等的支持),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1.35%。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7。相关分析表明,四个维度支持与支持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除消极支持与各维度及总分相关均为负外,其它各维度及总分间均为正相关。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在此基础上,对两类大学生就农业创业环境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表8列出了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分及总分。由表可见,在总体社会支持以及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维度,已创业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均高于在校生,且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0.05)。这一方面表明,社会环境中来自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支持确实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随着大学生迈入农业实践工作领域,以及农业创业经验的积累与丰富而日益加强和深入。另一方面,不论对已创业者还是在校生而言,农业创业确实存在着诸如自然风险、信用风险及社会认可风险等方面的环境障碍,当务之急更应该从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大学生抗风险能力入手,帮助改善和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四)农业创业意愿分析

分别考察在校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意愿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从事农业创业的意愿。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在校大学生中,66.5%表示可能选择从事农业创业,其中12.1%表示毕业后将马上从事农业创业,54.4%则表示毕业后不马上从事,但未来会从事农业创业。就从事农业创业可能选择的行业和形态而言,根据受调查者的多项选择情况,到农业企业工作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农业创业形态(73.0%),其次分别为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66.5%),以及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66.1%);也有个别(34位)大学生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其它形式的农业创业,如创办农业科研公司等。而对于最可能选择的农业创业形态,17.7%选择直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创业,20.4%选择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而分别有29.7%、20.7%和10.8%表示想先到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其比例合计为61.9%。

在已创业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87.4%)表示未来会继续从事农业创业,也有12.6%表示考虑中止农业创业。究其原因,多数人(41.5%)是出于“农业创业效益较低,甚至亏损导致创业失败”,也有许多人表示是由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30.5%)或是“土地流转价格太高承受不了”(10.7%)所致,即创业效益、更好的工作机会、土地流转价格是大学生中止农业创业的主要原因。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比较两类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由于因子分析(N=985)显示,农业创业意向量表的5个项目共抽取出1个公因子,该因子的解释变异率为87.79%;同时信度分析(N=985)表明,5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将5个项目的均值作为农业创业意愿的得分。统计表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n2=318,M2=3.85,SD2=0.94)高于在校大学生(n1=667,M1=2.48,SD1=0.84),且方差分析显示,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ΔM=-1.37,t=-22.93,p=0.000)。这说明实际的农业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

(五)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之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为更好地把握上述不同方面因素对大学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变量为农业创业意愿,预测变量分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环境四类。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涉及性别、实际年龄、户籍(农村“1”/城镇“2”)、专业(农林/经管/其它)、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一般/较差)、家庭承包土地(有“1”/无“2”)、父母职业(至少一方涉农“1”/双方均非农“2”);农业创业准备涉及接受创业教育情况、参加涉农社团/组织或实践活动情况(有“1”/无“2”)、涉农实习经历(有“1”/无“2”);农业创业认知变量包括农业创业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关系协调效能、组织承诺效能、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效能)和创业预期;农业创业环境变量即社会支持,包括政府支持、消极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四类变量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为第一层变量,创业准备变量和环境变量为第二层变量,创业认知变量为第三层变量。

分别就两类大学生总体、在校生群体和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9。结果表明,对于总体而言,人口统计特征中的性别、年龄、父母职业对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p

分别考察和比较不同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的影响后,可以发现:(1)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的上述作用仅针对已创业的大学生(p

上述结果,有一点是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即社会支持除了家庭支持维度,均未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家庭支持的影响也只存在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当中。对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Lent et al.,1994),环境变量通过职业效能感对个体的择业意向和职业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Lent et al.,1994;Bandura,2000)。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很可能是通过增强或削弱个体的农业创业效能感,进而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效能感成为了社会支持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变量,正是因为此,社会支持在上述回归方程的各个层次均未表现出显著效应。对于这一解释,研究者将作后续的考察和检验。

四、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农业创业,对于优化农业人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述对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个案分析所获一手资料,本研究就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的促进机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激励机制

大学生农业创业,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也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支持。虽然上述实证分析中政府支持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凸现,但实践早已表明,政策扶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农业创业认知度、吸纳、稳定和激励大学生进行农业创业起到关键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当前的核心和重点是针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诉求,如从事农业收入低下不愿创业、风险较大不敢创业、能力有限不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配套缺失不便创业等问题,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施策加以破解。如,健全财政直补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报酬低下、不愿创业问题;完善信贷融资政策,破解农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问题;加强税费减免政策,破解农业投资回收较慢、不利创业问题;改善培训支持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技能欠缺、不善创业问题;以及建立创业管理政策,破解创业人员配套不足、不便创业问题,等等。

(二)创新和完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创业大学生培养体制

大学生要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必须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环节来抓。调查和个案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是否产生在农业领域创业的意向及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鉴于当前大学生农业创业教育以及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的客观实际,很有必要从高校、农业部门、经营主体资源整合的角度,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教学改革步伐,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机统一的农业创业大学生人才储备培养机制。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注重专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创业知识和“三农”形势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知水平,增进其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感情,夯实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创业就业的素质准备。尤其是农林类院校更应立足于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办学定位,研究把握农业人才供求形势和规律,及时调整学科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速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有技术、会营销、能管理的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类的通识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类型和专业设置实际,增设与农业创业有关的课程或讲座,邀请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研究人员、农业创业成功人士分别从指导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视角讲授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做法经验。

另一方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农业组织也应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大学生的联动培养机制。农业部门应积极协助高校为培养农字类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整合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资源,设立一批课外实践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或兼职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并积累课堂教学无法传授的经验。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则可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实际,联合相关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实验班,进行订单式定向培养。院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要主动加强与现代农业组织的联系,选聘一批愿意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管理骨干人员,担任大学生农业创业导师,利用他们的资金和经验,采用师带徒的方式,言传身教,开展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三)改善和浓厚创业氛围,着力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社会环境

调查显示,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不强,一方面受农业比较效益低、工作辛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上从事农业“没地位”、“读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后者的制约更大。具体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改进宣传和营造氛围。一是加强对农业发展成就和前景的宣传;二是加强对农业创业典型和案例的宣传;三是营造农业创业光荣的荣誉关爱体系,如参照劳动模范等评选表彰模式,各级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模范评比表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农业创业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等等;四是预留农业创业人员发展空间。引进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能留得下、干得好、富得起固然是本义所在,但另一方面也要为其退出、到其他领域创业就业预留空间,尤其是要结合当前普遍向往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客观实际,将到农村一线从事农业创业的大学生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情形,在考录中给予享受村官大学生同等待遇。这既是增强大学生农业创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优化创业环境、保障就业自主选择权的重要体现。

注释:

①即16个工作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可能性的乘积之和,再除以16得到。

②考虑到研究的实际针对性,样本的选取以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专业以农林、经管类为优先。

③由于少数问卷存在个别题项的信息缺失,考虑到全文的统一性,因此文中所报告的百分比例均为有效百分比,下同。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载《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

2.崔剑:《宁波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与研究》,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载《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4.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载《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9期。

5.汤明:《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高山川:《中国企业管理者职业选择的社会认知模型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Bandura, A.,“Exercise of human agency through collective effic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9(3),75-78.

8.Lent, R. W.,Brown, S. D., & Hackett, G.,“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1),7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