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1
一、考纲分析
第一,“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高考对这部分的要求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如逆温现象、全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等现实问题,对于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和风的受力分析等较难理解的内容,新课标修改说明已经有所删减。
二、学情分析
基于高三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了一定掌握,所以高三复习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和重点、难点、疑点的突破及方法规律的总结。学生在高一高二期间受学习方式转变和课时缩减的影响,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在复习中对主干知识的回顾和梳理是很必要的,对重要的原理规律也要放慢节奏,不留疑点。
三、教学思路
步骤一,以现实的大气环境问题引入。
步骤二,针对每个主干知识,先带领学生简单梳理主干知识,再结合2-3个重点问题精练精讲,并总结规律和方法。
步骤三,理清考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体系。
步骤四,精选近年典型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针对训练。
四、复习目标
1.能运用图表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
2.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原理,熟练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
4.培养认识和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科学思维。
五、教学过程
导入 2010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第16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共同商讨全球气候变暖!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暖?(CO2)实质上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导致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这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空气受热不均就会引起大气运动。这节课,我们一起复气专题的第一问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师:这节内容是整个第二章的基础,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一共有三个主干问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上大气的水平运动(板书)。对每个问题我们先梳理知识点,再结合典型问题加深理解,然后找出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最后结合典型高考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约4分钟)
学生:据图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用三句话概况这个热量传递过程?
生: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师:在整个过程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同时进行并相互转化,维持地表一定的温度。其中,大气发挥了两种作用。
1.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板书)。
2.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板书)。
生:说出右图中各环节辐射名称或热力作用?
①大气的削弱作用②太阳短波辐射③地面长波辐射④大气
逆辐射⑤大气长波辐射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约10分钟)
通过典型问题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学生分小组合作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例1.阴天的昼夜温差为什么比晴天小?
例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例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例4.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010天津高考)
生:……
师:通过分析这四个问题,得出气温的高低反映了大气吸收热量的多少。而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那么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结: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大气状况;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过渡 师:总之,太阳辐射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
【知识梳理】(1分钟)
师:关于热力环流我们把握三点。(边板书边回顾主干知识)
1.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3.实例:小尺度(海陆风)中尺度(季风环流)大尺度(三圈环流)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14分钟)
例1.把右图中的热力环流图补画完整;
例2.按气压由大到小排列A、B、C、D、E、F六点;
(A>F>D>C>E>B)
生:板画并说明原因 师:点评并小结:
①近地面气压和气温呈负相关 ②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方向而言。
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例3.城市规划的工业卫星城和绿地布局合理的是?(卫星城1;绿地A、B)
过渡 关于热力环流,热力是引起环流的根本动力,环流有垂直和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是怎么形成的。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梳理】(1分钟)
高考对风的考查主要是风力大小和风向判断,有三个主干知识。 1.直接原因: 2.作用力 3.类型 (板书)
【师生互动,突破重点】(8分钟)
例1.图为近地面风向及受力情况。判断A、B、C、D分别表示什么?
例2.在下右图中画出A、B、C、D四处风向,风力最大的是?
例3.南极洲“烈风”天气的成因?
①极地高气压势力强②冰雪覆盖,摩擦力小③地势高,冷空气顺势而下
小结 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势 ④距离风源的远近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由于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下地面状况不同,大气状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由于受热不均产生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原因是热胀冷缩,包括上升和下沉,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有三种作用力,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特点的高空和近地面风。这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结构。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是基本原理的应用,特别是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如全球变暖,清洁能源开发,城市规划和治理等。
【典型考题练习】
(2007宁夏高考)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试题分析:略)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2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最新研究表明,频频光顾的寒冬可能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气候是不是变暖了?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逐渐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特别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各地冬季很少出现强寒潮天气,夏季的最高温度经常突破40℃。
那么,气候是不是变暖了?要判断全球气候是否变暖,不能只看一时一地,而要看全球平均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如100年中气温上升多少,30年中上升了多少。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较多的仪器观测温度记录,所以人们建立的温度序列,大多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世界上共有3个不同的全球平均温度序列。由于收集的资料及分析方法不同,3个序列的结果略有出入。根据这3 个序列,从20世纪的最初10年到21世纪的最初10年,全球平均温度分别上升了0.84℃、0.81℃及0.79℃。因此,可以粗略地讲,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在1750年之后才显著增加的,所以研究人员经常把1750年看作工业化前,因此人们有时也说,相对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但是,这只是一种近似的说法,因为19世纪50年代之前缺少系统的温度观测。不过,无论如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早先国际上还有些人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后来由于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因此,现在怀疑气候变暖结论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
气候为什么变暖了?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自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燃烧了愈来愈多的煤、石油、天然气,再加上砍伐森林,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750年前后的280ppmv上升到2011年的390ppmv,即:在200多年中增加了40%左右。ppmv代表百万分之一大气的体积。从中不难看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绝对分量是不大的,只有大气总体积的万分之三。但是二氧化碳的变化对气候却有重要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好像温室的玻璃窗一样,不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但能吸收地面放射的辐射,从而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人们把二氧化碳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护,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降到-18℃,而不是现在的15℃左右。也就是说,大气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了33℃。可见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包围,我们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增加,这就使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导致气候变暖。
但是,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或者说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呢?这在过去20年中始终是一个被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至少已经进行了5~6轮论战。从20世纪末开始有人提出气候没有变暖,并且认为如果变暖也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到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怀疑气候变暖论者弄虚作假,以及2010年提出气候变暖是否停滞了。这些争议时起时伏,但都以气候变暖论支持者的胜利告终。
现在诸多证据使气候变暖怀疑论的空间愈来愈小了。“气候门”也关闭了。还有一批非气候工作者,独立地收集了更多的温度观测资料,建立了世界上第四个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但结果却与原有的3个序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尽管近10年内温度升高不大,但这10年仍然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而且国际范围气候模拟研究有了巨大的进步,建立了地球系统模式,这些模式的计算均表明,现代气候变暖有很大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冬季是不是变冷了?
然而,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对应的是一个戏剧性的现象――近年来时常出现冷冬。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15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时,就曾经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3.4万人聚集起来讨论应对变暖问题,当地却出现了严寒。
今年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人们正在研究2013年是否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暖的年份时,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出现了自1938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严寒天气。中国自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雪接踵而至。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欧洲、北美、东亚的强寒潮、暴风雪天气是不是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抵触?这是否意味着气候不再继续变暖了?
我们先看看冬季是不是变冷了?回答是肯定的。
2007~2008年冬季,北美西北部遭遇严寒天气,北部地区出现大雪;中亚到东亚地区降下大雪。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交通、电力、通讯设施严重受损。2008~2009年冬季,北美、欧洲、亚洲北部气候寒冷,俄罗斯严寒天气尤为突出。2009~2010年,美国出现25年来最冷的冬季、当年冬季也是英国31年来最冷的冬季、西伯利亚出现严寒天气,我国北方的大雪造成严重灾害。2010~2011年及2011~2012年冬季,欧洲、北美、亚洲寒冷依旧。
可以说过去5个冬季,北半球的欧洲、北美、东亚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严寒。根据全球地面气温的观测记录,21世纪第一个10年(2001~2010年)的冬季,与20世纪的最后10年(1991~2000年)相比,美国温度下降1~2℃,欧洲下降2~3℃,西伯利亚下降3~4℃,我国东北(包括内蒙古东部)及新疆也下降1℃左右。可见近年来冬季的变冷不是个别年份的现象,也不是某一地区的局地现象。至少从2004年起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不过在2007年之后这种趋势更为突出罢了。
冬季为何变冷了?
根据全球变暖理论,伴随温室效应加剧,高纬度地区冬季的温度应该明显上升。现在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3个地区,冬季一致变冷,这是不是说明温室效应加剧的理论失效了?
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2年3月,中国科学家刘骥平、柯里、王会军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提出了“暖大洋冷大陆”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使极区变暖,气压上升,大气西风环流产生波动,在北大西洋形成一个强的高压脊,北美及欧洲处于这个高压脊的两侧,形成很深的槽,冷空气顺槽南下,所以冬季出现严寒天气。由于冬季大气环流特征是在北半球有3个槽,欧洲槽的加深促使东亚的槽也加深,因此东亚的气候也寒冷。当然,这个理论还处于研究初期。另外,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数值模拟研究,但尚不成熟。不过,这些科学家的论文提出来一个对当前气候研究十分有针对性的理论问题:地球系统是十分复杂的,这个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层,各圈层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这个例子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样孤立地、简单地看待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而要充分考虑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促使北极海冰融化,改变了大气环流,使得冷空气侵入两个大陆。这样就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全球气候变暖反而造成了北半球大陆的寒冬。
海冰变化是这一理论的基础。2007年是北极海冰第一个破纪录的低点。夏末秋初(9月)正是北极海冰面积最小的时候,2007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降到413万平方千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2007~2009年,北极海冰面积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前,2012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又降到一个新低,为341万平方千米,成为1979年有较为准确的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所以,无论如何,海冰的变化是“暖大洋冷大陆”理论的强有力的基础。
这样的寒冬异常吗?
有人可能接着会问,这样的寒冬能称为异常吗?上面谈到,西伯利亚的平均温度可能低了3~4℃,是指近10年与前10年比较。个别年份冬季的差别会更大。一般这个差别用对30年平均的偏差来表示。例如,对1971~2000年平均温度求偏差。每一年冬季各地温度的偏差是不一样的。正偏差多时就是暖冬,负偏差多时就是冷冬。通常纬度越高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大。例如中国的寒冬,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最大偏差可能达到-3℃到-5℃,但是华南、台湾就可能只有-1℃到-2℃,或不到-1℃。像欧洲、西伯利亚,温度偏差的绝对值可能比中国北部还要大得多。一般认为异常是很少出现的意思,在气候学中有严格的定义,有各种统计学的定义方法。一种比较粗略,但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30年一遇,就是说30年才出现一次的情况就可以认为是异常。如俄罗斯今年出现自1938年以来最强的寒冬天气,显然这就可以称得上异常了。中国上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寒冬是在1976~1977年,距今已有30多年了。如果2012~2013年的冬季能达到或者接近那种寒冷程度,也可以认为是异常了。不过,我们现在谈的寒冬,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上来看的,所以寒冬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但从强度上讲,现在的寒冬较之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已经逊色不少,更远不如17世纪和19世纪的寒冬那么凛冽。
冬季严寒会持续吗?
了解了寒冬成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之后,我们来看看2012~2013年整个冬季是否都会像现在这样寒冷。
这是一个极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本文不可能具体讨论今冬的预测,但是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思路。例如,冬季已经过了一半,接下来的一半还会继续寒冷吗?根据历史资料,一个冬季有时不一定是一冷到底的,有可能先冷后暖、或先暖后冷,所以气候学上经常分前冬后冬,这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进行预测。对下一冬季,或未来几个冬季的预测也是这样。虽然看来海冰的下降趋势依然会继续,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出现寒冬,但是也许不会每一个冬季都是寒冬。不过究竟哪一个冬季冷,要看当年气候模式的预测,也要考虑其他物理因子的影响。例如,热带大洋的海温有什么异常?以及是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还有不少类似的事件也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3
关键词:化学实验素材;社会问题素材;化学史料素材;生活经验素材;兴趣
我们正在使用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以下简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教师选用的学习情景素材,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具有情景性相一致。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学习情景素材,为学生创造相关主题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换句话说,创设并研究化学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研究并开发这一环节,探讨其内在要素构成,对于当前化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化学实验素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极易把教师和学生带进变化纷繁的化学世界。化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都会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氛围。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实验素材即教材中重要的实验情境要素。
如在教材第十九页的探究活动通过一组实验创设了“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的学习情景。
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4)在第四支试管中,注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5)在第五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剂氯化钙,铁钉放入后,再在瓶口塞一团棉花,最后塞紧橡皮塞。然后立即、1天后、3天后、1周后分别观察5支试管中的现象与变化。
这个实验可提前一周做,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亲自动手、观察、分析并找出使铁锈蚀的主要因素。可看出学生热情高涨(看到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护钢铁不受腐蚀的实例,根据对这些实例的探讨,总结出防止钢铁锈蚀的各种方法,并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在学生的抢答中,问题不知不觉地一个个被解决了。
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足以突出化学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社会问题素材
通过一些与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引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教材p117“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是一个较为典型的sts主题。利用这一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可以为学生提供下面的素材:反方:“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正方:温室效应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工农业的发展有利等。提供与这两种说法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利用一组问题创设学习情景:你认为“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影响平衡?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成立几个辩论小组。教师可以为各方辩论员提供相关的素材与证据,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利用实验等提出问题与论点,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辩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师可适时总结正反双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再讨论下面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火力发电厂厂长,在多发电(意味着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二氧化碳)和控制温室效应(意味着减少经济效益,但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之间,你将如何抉择?
虽然由于上述探究课题的开放性较大,学生的辩论可能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但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探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更能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三、化学史料素材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都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因此,利用教材中化学科学史实故事及科学事件提供的情景素材着手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兴趣,使之在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学习,在良好的精神支配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及其选择过程中学习,其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学习《空气的组成》时,除了利用化学史料中化学家研究空气组成的试验创设学习情景,介绍拉瓦锡在确定空气组成方面的贡献外,也有必要简单讲一下燃素学说并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拉瓦锡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在化学史上曾起作用的“理论”、“假说”,既要看到它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又要对它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既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也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而像“原子结构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等情景素材可以使学生从有趣的故事中学习到科学家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很明显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这些化学史料对学生进行讲述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陡然提高。
四、生活经验素材
这类学习情景素材大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或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物、现象、用途等方面出发,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理解知识,初步学会课程目标中要求的实验技能。
例如在学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这一素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然后后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 皮蛋有涩味,如何验证它呈酸性还是碱性,在使用前如何除去涩味?
2. 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酸性或碱性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怎样处理?
3. 用洗发香波洗净头发后,为什么还要用护发素进行护理?(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ph4.5~5.5)应用这一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凸显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体现中和反应的重要性。这与教师单纯讲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为理解、掌握知识而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事实上,各类学习情景素材并非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并非只起一种作用、只有一种价值。它们是彼此联系,互有包容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他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推动着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26
2012年11月19-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了“全国第二次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展示暨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7节说课、30节现场课分三个会场进行了展示,本节课参加了本次展评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南宁文化代表“国际民歌节”、南宁经济支柱之一“可口可乐公司”、南宁环境美誉“绿城”三大背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情景,以三个情景为主线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核心教学板块,每一个板块又由若干问题构成问题串,引领学生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为核心进行深刻思维,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知识和方法,进而体会化学与社会(南宁的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增强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下图所示是本节课的教学主线)
二、教学实录
课间教师播放自己用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节晚会的片头、南宁可口可乐公司及生产设备和南宁优美环境等的图片,配以“大地飞歌”背景音乐制作的一段视频。
环节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大家好,(播放动态的“绿城”投影片)来到南宁第一个感受就是南宁到处都是树,真可谓是绿色满城啊!(播放动态的南宁可口可乐公司的投影片)第二个感受呢,是我到了南宁,恰好赶上了南宁可口可乐公司在我们学校不远的公园举行的一场大型公益活动,对我们南宁的可口可乐公司有了很多了解。(播放动态南宁民歌节的投影片)第三个感受就是我们南宁的民歌了,南宁是民歌故里,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大地飞歌”就是我们南宁2012年第14界国际民歌节的主题曲,我在网上看过我们南宁最近几届民歌节的开幕式,发现南宁的民歌节办的相当不错,尤其是舞台效果特别棒!这就是我从网上民歌节的视频中截取的一张照片,大家看舞台上这云雾缭绕的,像不像人间仙境啊!
环节二:探究舞台效果中的二氧化碳
今天呢,我带着一样道具,这个道具就能给大家制造一个这样的人间仙境,你们信不信?(学生们都很兴奋)
[师](取一个塑料托盘,里面事先放少许水,然后从保温瓶中取出道具“白色固体干冰”倒进烧杯中)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将烧杯中的干冰快速倒进盛有水的塑料托盘中)。
[师]你们知道我刚才用的道具,这种白色的固体是什么吗?
[生齐]干冰。
[师]那干冰又是什么物质呢?
[生齐]固体二氧化碳。(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并板书本节课的课题“二氧化碳”。)
[师]看来好多同学都知道干冰能用来制作舞台效果,没错。可是,我刚才用的道具,这种白色固体,就一定是干冰吗?你根据什么来证明呢?
[生1]可以看看干冰是不是具有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竖大拇)很厉害!那下面就请大家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用实验证明我用的道具(白色固体)到底是不是干冰?
[学生活动一](问题1):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用实验证明道具(白色固体)是否干冰?
[师]第一、先想方案,再动手做实验;第二、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取用药品,要用镊子。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开始……
[师]好,请大家停止实验。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是不是干冰呀?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学生的发言。
[生2]我们将蜡烛放在烧杯中点燃,然后将干冰也放在烧杯中,发现过一会儿蜡烛熄灭了,说明这个道具是干冰。
[生3]我们是在烧杯中加了一些石灰水,然后向里面加了一块干冰,发现有大量气泡,石灰水还变浑了,说明就是干冰。
[生4]我们将干冰放在烧杯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发现木条熄灭了,也说明是干冰。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没有了?我觉得第三种方法和第一方法虽然用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方法还是一样的,你们能说说你们都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吗?
[生齐]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师]那第二种方法又是利用了什么性质呢?
[生5]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师]对,这个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这就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追问]那现在就有两种方法,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说明我用的道具是干冰吗?
[生6]我觉得蜡烛和木条都不行,因为不支持燃烧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呢?
[师](竖大拇)大家同意不?(大家都表示同意)目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能确定就是二氧化碳了,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却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
刚才你们用实验证明了我用的就是干冰,那这干冰为什么能产生云雾效果呢?
[问题2](投影)解释干冰是如何形成云雾效果的?
[生7]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师追问]那你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吗?
[生7]不是。
[师]为什么?
[生7]因为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看不见。
[师追问]我们能闻到吗?
[生7]不能,二氧化碳也没气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追问]那我们看见的白雾是什么?
[生8]是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被冷凝成的小液滴。
[师](竖大拇)你说的太好了!干冰能让舞台效果美若仙境,那你们认为用干冰制作舞台效果有没有弊端呢?
[问题3](投影)用干冰制作舞台效果有哪些弊端?
[生9]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浓度大了,会让人感到憋闷得慌。
[生10]二氧化碳还能增加温室效应。
[师]正因为如此,虽然干冰曾为舞台效果做出过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也在逐渐地被更环保、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比如水雾、液氮等,大家如想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自己上网查询。
环节三:探究可口可乐中的二氧化碳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固体叫作干冰,可制作舞台效果。我们再看,它还可用来制可口可乐(手拿南宁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可口可乐),我们南宁就有自己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了解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我找可口可乐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下面我们先一起看一段采访的视频。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可乐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问题1](投影)可乐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播放采访技术人员的录像]
[师]刚才我已经了解了我们公司的规模非常大,现在我想再了解一下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您能介绍一下吗?
[技术人员]可以,浓缩原料送到我们厂以后,首先在浓缩原料中兑上一定量的纯净水,再向里面压入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气体,就得到了可口可乐;将可口可乐用机器装入瓶中,密封,就可以出厂了。
[师]通过观看刚才的采访,你认为可乐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生11]兑水、压入二氧化碳、装瓶密封压盖。
[师]大家知道可口可乐的生产跟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了吗?(生:压入二氧化碳气体),对了,刚才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要向其中压入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意思就是说要在压强很大的时候让二氧化碳进入水中,这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在压强大的时候能进入水中,那在常压下,二氧化碳能不能进入水中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
[演示]盛有二氧化碳的可乐瓶中加入少量水。
[师]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了?
[生齐]瓶变瘪了。
[问题2](投影)盛有二氧化碳的可乐瓶变瘪的原因是什么?
[师]利用你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变瘪了是因为?
[生齐]瓶内的压强减小了。
[师追问]瓶内的压强又为什么会减小?
[生齐]里面的二氧化碳少了。
[师追问]那里面的二氧化碳又哪去了呢?
[生齐]溶到水中了。
[师追问]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生12]还有可能是二氧化碳跟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有没有人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呢?
[部分生]有。
[师]大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溶于水了,一种认为二氧化碳不仅溶于水,还有可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了。
[师追问]请大家从物质组成的角度思考,这两种意见的区别在哪里?
[生13]如果只是溶于水,只有二氧化碳、水两种物质;如果还与水反应了,则应该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物质。
[师追问]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哪里?
[生13]就是有没有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师]如果我们想证明是哪一种意见对,关键是证明新物质的存在,对吗?
[生齐]对。
[师]认为二氧化碳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同学,你们认为CO2+H2O可能生成了什么呢?根据是什么?
[生14]应该是生成了碳酸,因为可乐属于碳酸型饮料。
[师追问]那你能推测碳酸的化学式怎么写吗?
[生14]到黑板上写出H2CO3。
[师追问]你根据什么这么写?
[生14]质量守恒定律。
[师](竖大拇指)那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看看有没有碳酸生成了?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资料: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我给大家准备的是用紫色石蕊浸泡后又晾干的紫色石蕊蝴蝶结,现在,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这种酸性物质?请小组之间先交流方案,并写在实验单上,之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好实验现象,开始……
[学生活动二](问题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喷壶、3个石蕊蝴蝶结、两瓶二氧化碳。
[师]停止实验,整理好实验用品。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5]向盛二氧化碳的瓶中加水,振荡,然后用瓶中的水洒在紫色蝴蝶结上,蝴蝶结变红了,所以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生16]老师,我认为他说的不对。
[师]你说说他怎么不对了。
[生16]他那个瓶里肯定有水,还可能有二氧化碳,还可能有碳酸,三种物质到底谁使蝴蝶结变红的呢?我觉得说不清。
[师]大家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不?
[生齐]有,太有了。
[师](笑)你太厉害了,思维这么严谨,大家都佩服你了!那你们组是怎么做的呢?
[生16]我们是先把蝴蝶结干着放进二氧化碳的瓶中,发现没变色;然后喷上水,发现也没变色;然后把喷了水的蝴蝶结再次放进二氧化碳的瓶中,发现蝴蝶结变红了。
[师](竖大拇指)不仅思维严谨,逻辑性还非常强。其他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生17]我们的做法跟他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是用了两个蝴蝶结,一个直接放在了加了水的瓶中,想想不行,然后又将另一个先放在二氧化碳中,又喷了点水。
[师]那我们再请刚才第一组的同学来反思一下,你们是还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同意他们的观点呢?
[生15]同意他们的观点。
[师追问]你们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生15]我们的瓶中三种物质可能都存在,不能说明是谁让蝴蝶结变红了。
[师]也就说二氧化碳、水、碳酸三种物质都可能存在时,要证明是碳酸让蝴蝶结变红了,必须得排除二氧化碳、水的可能性,对吧?当遇到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时候,要控制变量,逐项研究,这是科学探究中的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一种研究方法,大家以后在探究类似多因素变量的问题时,都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还知道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叫碳酸,方程式是CO2+H2O=H2CO3,那现在大家也就知道可乐、雪碧等为什么叫碳酸饮料了吧!
[生齐]知道了。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常压下二氧化碳就能进入水中,为什么可乐生产中需要在高压下压入二氧化碳呢?
[问题4](投影):可乐生产中,为什么“压”入二氧化碳?
[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师]通过这组数据,大家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18]压强越大,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
[师]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越多,所以你们看可乐中气体很多(摇晃可乐瓶),我们这个(刚才演示实验中变瘪的那个可乐瓶)常压下没有那么多气泡出来(顺势打开)。
[师]我们再看看我手里刚才得到的这瓶碳酸水,我来做个实验,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从瓶中取出少量碳酸水,向里面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分成两份,给其中一份加热。
[师]看到什么了?
[生齐]又变回紫色了。
[问题5](投影)红色的石蕊试液为什么又变成紫色了呢?
[生19]二氧化碳出去了,碳酸没有了。
[师]滴加石蕊变红是因为碳酸存在,现在又变回紫色,说明碳酸没有了,碳酸哪里去了呢?(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方程式:H2CO3=CO2+H2O)通过科学家研究证明,碳酸易分解,在加热的时候分解速度更快。据此你认为:可乐等碳酸型饮料在保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6](投影)你认为可乐等碳酸型饮料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齐]密封、低温、不能强烈振荡……
环节四:探究绿色环保中的二氧化碳
[过渡]通过刚才的探究,大家看到我们的民歌节,我们的可口可乐都跟二氧化碳有关系,那我们的南宁满城的绿色植物跟二氧化碳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1](投影)绿色植物和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
[生齐]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等。
[师]大家的意思是“绿色植物由于发生光合作用,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缓解了温室效应”。那你们能说说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吗?
[问题2](投影)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
[生20]二氧化碳与水在光(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生物课上学的。
[师](微笑,点头,表示赞许)大家很厉害,既能联系物理知识,也能联系生物的知识,学习就要这样,知识本身就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并同时投影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H2O+CO2有机物+O2)
[师]那大家再仔细比较一下这两个反应,同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两个反应,产物却不相同,原因是什么?
[问题3](投影)两个反应产物不同的原因?
[生齐]反应的条件不同。
[师]对,事实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发生、产物、程度、快慢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投影这句话)这一点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的认识。
环节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师]在自然界中,光合作用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的燃烧又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就形成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二氧化碳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但近几十年来,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所以希望同学们课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哪些方法来缓解温室效应?也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时刻关注“温室效应”,将来能用你们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你们的智慧破解这个难题!这将为我们整个人类都做出重大的贡献!
[师]这节课我们从民歌节的舞台效果、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三个方面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永远是密不可分的。这几天,南宁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节课,咱们26中同学积极的态度、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非常希望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谢谢同学们!再见!
三、教学反思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化学的生活价值
绿城、可口可乐、民歌节三个学习情境是南宁人众所周知的,可是这些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发现原本熟悉的这些事情里面不仅有这么多学问,还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发现提出很多以前没想过的问题,并通过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的学习都始终围绕着三个学习情境进行,始终在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了化学的价值――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而化学的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形成化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2.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
本节课在三个教学情境的主线下,本就预设了三个学习板块,每一个板块下又预设了若干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构成的问题串。这些问题本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活动探究,在学生交流表达的过程中又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追问,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在“实验证明表演道具是否干冰” 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必须讲究“证据”,证据不足就会得出不科学的结论。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探究活动中,一方面通过“瓶变瘪――压强小――气体少――气体哪去了――溶了,还是反应了――如何证明”这样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形成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在实验方案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通过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并认识如何进行多因素实验中的变量控制。由此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方法,这就是其学科价值所在,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一门学科的学科价值,学生才能从被动的学习兴趣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在未来选择从事化学研究工作。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5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飞速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损害和隐患,大气和水污染,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沙漠和石漠化,温室效应,珍稀动物近于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改变对大自然采取的掠夺式的杀鸡取卵式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谋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此时十分有必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摆脱影响人类生态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才能使现代人和子孙生活在蓝天碧水青山之中,而良好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中抓起。
这是因为,幼儿期是一个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起步期,启蒙期,这时候开始打基础,培养起幼儿初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较好成效。
培养幼儿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本身应该通过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掌握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理解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给小朋友们传授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带动小朋友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树立培养起小朋友的良好生态环境意识。
培养幼儿的生态环境意识,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循循诱导,点滴养成。
采取多种手段,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各科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较为有效的。例如,教师可采用画图画,讲故事,欣赏图片,游戏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传递生态环境知识。再如:幼儿在园生活饮食活动中,适时教育孩子节约每一滴水,抓住全市停水等契机让孩子进行体验,这些都是培养幼儿生态环境意识的良好机会。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向幼儿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时,应尽量用简单通俗,幼儿易懂的方式,使幼儿能较容易,较快地理解和接受。可以较多地采用拟人化、类比、比喻的方式讲解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温室效应"可以试图以"地球的大棉被越来越厚"之类的形象比喻来讲解,使幼儿易于接受。
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态环境意识,应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自发地感受和培养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亲切感和绿化情,认识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可以在幼儿园多种植一些树木花草,在带幼儿春游时多去一些绿树成荫、花繁草茂的地方,让孩子们比较这些地方与无树无草的荒山或水泥地的优劣性,也可以让孩子感受未受污染的清澈山溪的秀美,对比污水遍流的河、塘的不可爱之处(如发黑、发出异味等)。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还应引导幼儿适当地自己动手,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比如带领幼儿播撒花草种子,浇水、松地、养育花草树木等。让幼儿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行动的乐趣。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6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科学探究,只有在不断创新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现新的化学现象,才能利用化学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未解决的问题,才能促进化学学科、化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化学探究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乐于去探索化学中的奥秘。
例如,在学习“水分子的运动”一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节内容时,我让学生对水分子的组成,为什么会有雨、雪和云?当烧开水之后,打开壶盖,我们会发现什么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些问题进行验证和解释,让学生自由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物质的微观粒子观,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加快分子运动需要吸收能量,分子还可以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又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最终实现了高效的化学课堂。
二、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原则;了解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处理化学物质的意识,明确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知识贯穿到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树立环境危机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一些化学制品对环境的危害,还要使学生能够利用化学反应和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化学课堂得到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近年来,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环境问题逐渐升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时事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学。比如,2009年6月,因江苏江阴港集装箱公司在作业过程中随意排放、冲刷铁矿石粉尘造成污染;2011年紫金矿业污染事件;2012年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这些都是化学物质产生的污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通过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既可以净化环境又可以污染环境,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在学习“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虽是空气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过多又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形成温室效应。为了使学生能够逐步树立保护环境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哪些行为是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的,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平衡的重要性。
三、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反思和评价
反思和评价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教师要借助这一环节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完善,哪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哪些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哪些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等等,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每次教学活动都进行反思。但是需要反思的并不单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学生也需要反思,在这节课中,哪些知识我已掌握,哪些还需复习,哪些是没有理解的等,这样的反思,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是比较明确的。
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的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积极性评价,既不能打击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助长成绩较好学生的骄傲气焰。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白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然后对症下药,使学生都能在教师积极的、多元化的评价中得到鼓励,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