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1

(中证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特定的模型策略,自动寻找交易机会,自动完成交易行为。程序化交易是资本市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程序化交易的内涵、特征和优势,将我国程序化交易现状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未来几年发展程序化交易的建议。

关键词 :证券;期货;交易;程序化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06-01

一、程序化交易概述

程序化交易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凡利用计算机系统根据特定的数据模型、策略和算法,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寻找交易机会、执行交易指令的技术手段均属于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阶段划分,程序化交易可以分为交易决策阶段的程序化交易和交易执行阶段的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频率划分,可以分为高频交易、低频交易;按交易动机划分,包括套利交易、策略交易、做市交易、算法交易、风控交易等。

程序化交易不仅是IT系统层面的“交易自动化”,其背后的量化投资策略与执行策略还包含了特有的交易经验和模型,是IT技术、金融工程数学模型、业务经验与专业判断相结合的产物。在行情、交易、资讯方面,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通常对系统的处理速度、吞吐量、容量有极致的要求。

从宏观或微观考察,程序化交易能够使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受益,主要体现为:一是通常情况下,程序化交易可以降低交易冲击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提高价格发现效率;二是程序化交易可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空间,使原来不可能的业务变为可能;三是程序化交易可以为直接投资者和理财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的盈利模式和机会,促进差异化竞争;同时在此过程中自然促进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二、国内外程序化交易发展对比和面临问题

近年来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占比快速提升。国外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做市商、券商自营机构、代客理财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资本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庞大、投资组合复杂,由此对程序化交易有强烈的需求。也正是由于程序化交易更适合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个人,程序化交易也培育了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迅速扩大。同时,国外丰富的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丰富的风险对冲机会、套利机会,为程序化交易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比较而言,我国市场的程序化交易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主要应用于期货高频日内交易,ETF套利/股指期货套利和算法交易。国内期货交易由于允许T+0,程序化交易开展的较为广泛,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例,该所已要求其会员报备参与程序化交易的客户资料,110余家会员开展了程序化交易,涉及2万5千多客户(其中法人占2%,约600户,自然人占98%)。程序化交易者占到开户数的1%左右。这些客户总交易量(年)为8800万手,交易金额12万亿元。

目前,国内还存在制约程序化交易发展的因素。一是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市场交易机制较单一、约束较多,如缺少股票卖空机制、T+0交易、做市商制度等,订单形式较单一,没有采用较灵活的二级托管机制。二是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层次少、创新不足,缺少避险工具。三是交易佣金之外的刚性税费仍然较高。四是市场参与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有待提高。此外,程序化交易在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监管问题和挑战;更快的交易响应速度、更多的海量数据等现象随之出现,这也给交易所的系统带来前所未有压力;程序化交易对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稳定运行和风险控制带来一系列挑战。

三、有关建议

在资本与IT充分结合发展的今天,程序化交易必然会在我国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为了促进程序化交易的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证券监管部门适时考虑制定指导国内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的行业性指引,防范程序化交易的系统性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是程序化交易往往涉及期货、现货及相关联的证券品种,需要在监管部门、各证券/期货交易所等多个层面建立跨市场、跨品种联动的价格稳定机制;建议在新形势下重新评估涨跌停制度与熔断机制的适用场景和风险隔离特征,建立有效的市场安全阀。

三是建议交易所建立全仿真测试环境并提供完善的接入机制,为市场参与者进行完整的系统测试和模型验证提供支持,努力减少技术系统缺陷或算法策略缺陷带来的风险。

四是建议证券公司在技术和业务层面重视程序化交易实时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及时发现、防范因模型缺陷、系统缺陷所导致的非预期交易订单;根据程序化交易的特点,针对程序化交易健全客户分类服务管理、适当性准入管理,使投资者充分了解程序化交易的风险特征;为高频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配备独立的交易订单处理系统、交易报盘通道,防范高频程序化交易的浪涌冲击影响普通客户的正常交易,自觉维护市场公平。

参考文献: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2

“安全陷阱”与欧元区长期增长停滞

期权创新催生中国衍生品市场新生态

中国股权众筹现状与未来发展

私募市场监管制度发展的评析与借鉴

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推动境外机构投资

创新建立交易平台助推多层次债务资本市场建设

第三方支付未来之路:颠覆从支付开始

中国众筹行业:回顾与展望

从LendingClub看国内P2P借贷平台

资产担保债券的历史与发展

资产担保债券国内实践初探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

禀赋与路径: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

危机与契机: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回顾

破解小贷公司债券市场融资难题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及思考

监管部门与私有部门间的双向人事流动

美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流动性之殇

资海弄潮:不稳定资本流与亚洲生存之道

我国私募债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中美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比较及借鉴

金融危机遗产——我们的知与不知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之进与退

国内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实务及借鉴

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回购交易比较分析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出路在深化市场化改革

走出底部,温和复苏: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展望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职业教育制度对降低青年失业率的作用

抵押贷款融资改革:方案及预算影响分析

美欧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模式探究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策利率体系演变

银行间市场并购债券融资的探索实践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影响因素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

经济周期视角下不同品种债券的表现

金融监管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融资变革

沉重的分母——解析中国的贴现率问题

民营企业中期票据发行利率溢价探究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市政债券市场

美国市政债监管体系及市政主体破产保护

美联储百年——目标、框架和公共责任

中国资产证券化迎拐点市场配套需跟进

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战略与趋势展望

非正规企业的金融包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

走向歧途的美联储——过度模型化的风险监管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甘肃省;资本市场;资源;创新

一、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在2006年初至2010年中期的四年半间,甘肃资本市场共募集资金(含以股份认购资产)224.6亿元,约占甘肃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募集资金总额的百分之七十。5家企业完成了IPO,6家企业进行了再融资,酒钢宏兴、国投电力和亚盛集团成功实现整体上市。甘肃省上市公司总资产和总市值分别从2006年的526亿元和33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474亿元和1296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3%。甘肃省证券交易额从2006年的88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790亿元,增长557%。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甘肃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偏小,市值偏低,整体盈利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31日,整个甘肃省只有22家上市企业,全国上市公司一共1898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16%,尚不及东部某些县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时,股本的规模小,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74362亿元,甘肃上市公司市值为692.74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0.25%。

二、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避免了企业对银行部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企业多样化融资渠道,也形成了企业比较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小财务压力,形成企业稳定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要求。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使政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资本市场管理,有助于保证资本市场公平竞争及有序发展。(2)资本市场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企业在现代环境中提高竞争力的核心,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期限长,规模大,风险高,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其发展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资本市场帮助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步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目的。(3)资本市场通过其定价机制,使企业不断改善管理,加强创新。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功能,迫使各类企业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水平,规范运作,乃至成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的排头兵。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才能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或者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资本市场有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者,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灵魂。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层面的影响必然通过对企业家的影响来实现。所以,企业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体制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展;另外,根据委托理论,企业所有者为了使人也就是经理人尽职尽责,往往会采取激励措施,大多数的激励措施就是赋予经理人股票认购权,所以,出于种种利益考虑企业家会尽职尽责;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评价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评价经理人的工作业绩。(5)资本市场有助于确定企业价值。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四个阶段。目前被大众认可的主流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等于企业的股权价值加上债权价值。一般情况下,我们假定,企业的债权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而股权价值等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只有融入资本市场才能确定其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理念是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考虑了时间价值。

三、目前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

(1)企业上市成本高。企业上市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家对企业上市的要求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上市仍然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同时,企业上市手续复杂严格,企业为了准备上市将要做许多准备性工作。(2)信息披露的风险。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财务报告和临时公告,企业一方面在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风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高额的披露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企业的重大损失。并且在公开信息的同时,企业也将面临着公司的商业机密被暴露。

四、建议

第一,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只有上市才能融入资本市场,才能体验资本市场的巨大浪潮,资本市场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后盾为企业发展提供“血液”,资本市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更多的企业融入资本市场,才能更快的实现企业向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甘肃省上市企业偏少,但是甘肃拥有众多上市优势,上市前景广阔,所以,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势在必行。第二,加强政府的指导。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要转变其自身职能,由行政干预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存在着很多的资源优势,由于,众多企业领导思想狭隘,出于短期利益考虑,他们选择远离资本市场,所以,政府要发挥宣传和服务的作用,让企业上市,融入资本市场这种观念深入企业领导的心中,真正实现让甘肃优势资源走向资本市场。第三,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资本市场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最佳场所,它总是把资本、资源,投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及其他优良载体,特别是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为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和机会。甘肃省具有众多的优势资源:在有色金属、油气、煤炭、风光电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中药种植、农业产业等方面有区域性资源优势,在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文化传媒以及煤电产业等方面有一定产业优势。这些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可以筹集资本、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参 考 文 献

[1]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大公网.甘肃省金融办金融三处石海龙副处长在促进科技与金融推介会上的讲话.2011-7-9

[3]证券时报.甘肃证监局副局长:全面建设小而精有特色资本市场.

2010-11-25

[4]马海涯,李琦.甘肃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06/12

[5]吴瑞祥.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技术的影响研究[M].2011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证券公司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研究分析

一、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现状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又一轮。股票市场的发展刺激了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又一轮春天。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汇总显示,2007年底全国106家证券公司会员总资产1731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836亿元、净资产3343亿元、净资本额2964亿元、利润总额1306亿元,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95%,比上一个年度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行业分布上,有48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中信证券等7家机构净资产总额超过 100亿元,净资本超过10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5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7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39家。在净资产收益率上,37家证券公司超过了50%,其中湘财证券收益率更是高达88.93%。虽然国内证券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间实现了超常规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这种“速成式”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证券公司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市场结构的完善、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制度和监管模式的科学有效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的完善。

1.适时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指通过授信机构对缺乏资金或需要证券的投资人给予资金或证券的融通。该业务对于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形成、满足不同市场主体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缓解中央结算系统流动性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需要市场在各方面进行配套调整和改革,具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主体自律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监管体系等方面。

2.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真正连通。货币市场是短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两个市场连通的必要性在于我国传统货币市场的资金存量和资金流量较大,急需分散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缺乏正常资金流入渠道,呈现出被边缘化状态,两个市场连通是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通过证券投资与证券信贷,负债业务通过证券交易信用账户、共同基金渗入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进入货币市场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向银行借用短期贷款筹集流动资金,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来补充长期资金缺口:另外,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资金向货币市场资金转化的代表性产品,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和评价体系。净资本是在充分考虑了证券公司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损失和变现损失基础上,对证券公司净资产进行风险调整的综合性监管指标,用于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风险衡量是风险监管过程中的基础性条件,要准确地把握证券公司的风险,使监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各类风险指标化、数量化。近年来,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公司严重违规经营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为了防范证券公司经营失败所引致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应进一步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并依此作为对证券公司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的主要依据。

4.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证券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各种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是证券公司业务运营的核心。

同时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证券公司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证券公司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也才能实现做大做强。我们主要是从证券公司自身的角度来研究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途径。

一是证券公司高管人员要对研究部门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力量对一个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要把研究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不是把研究部门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只有证券公司高管人员意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并将研究部门的地位提升时,研究力量对证券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才会体现。此外,应该考虑适当提高研究人员的薪酬水平,同时,证券公司研究人员也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针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站在公司发展的高度上,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二是强化危机意识,增加

证券公司的创新力。证券公司从高管到员工都要意识到,要想实现做大做强,必须增强这种危机意识,把创新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随着外资券商的进入,中国券商传统的业务收入将出现逐渐减少的态势,这就需要开拓新的业务范围,利用目前管理层对券商创新业务的支持,在创新业务上多下功夫,这样才可能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尤其是像qdii之类的业务,中国部分券商已经拿出自己成熟的投资方案,这就需要证券公司的员工不要将目光仅局限于当前的国内市场,还要重视对国际证券市场的研究,学会用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资本市场。

三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明确证券公司的服务特点,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自己的品牌。其次,要尽快完成理念确定、理念渗透到理念外化为品牌的过程。其次,建立长期导向的公司文化,使公司能够在一个共同思想平台上发展。第三要通过制度与规则的执行,强化内部人力资源团队的行为规范,让这种规范逐步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从而使公司理念和精神通过公司员工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鑫. wto后过渡期: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维[j].商业经济,2007,(5).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 投资银行 企业并购 发展探析

一、概述

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产业发展的企业更需要进行全面的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并购与投资银行的发展具有双向需要性。通过企业自身积累的发展较为缓慢,而通过企业并购则可实现快速扩张,具有时间上和效率上的优势。通过并购,企业可在外部市场获得优质资本、所需技术、市场份额与准入等各项资源且只需相对较低的成本。并购完成后,通过对资产、业务、机构人员以及文化的整合,企业可进一步强化其主营业务,从而实现产业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投资银行是企业并购的主导者。并购业务在主观上是投资银行发展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在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发展空间变小时,更是并购业务寻求突破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并购业务在客观上也需要投资银行来主导,这是由企业并购的复杂性与高风险性决定的。企业并购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在市场上物色合适的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做出合理的估值,再实施并购及整合,同时还要进行风险控制。若仅由企业自身来完成是十分困难的,而处于资本市场核心地位的投资银行,可凭借其在市场信息、财力人力、技术经验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并购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二、中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

中国投资银行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成立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直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颁布标志着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虽然,近几年中国投资银行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行业也处于初创时期。中国投资银行的利润集中于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等传统业务,在并购方面的贡献不足,还没有实现并购业务的有效开拓。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了3222起并购交易,其中海外并购134起,披露金额的并购案2558起,交易总金额约2076.98亿美元。而投资银行发展较成熟的美国在2009年的并购市场中就完成了5132起并购业务,交易金额6721.54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在投行并购上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并购数量和质量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并购的国际化还相对欠缺。

三、中国投资银行及其并购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投资银行总体规模较小且传统业务比重大

2015年,花旗所罗门美邦总资产达到18425.30亿美元,而中国发展较好的投资银行总资产多仅为千亿美元甚至不足千亿美元。并购市场对公司财力的要求较高,相对较小的总体规模限制了公司并购业务的发展,加之其资金还要用于传统业务的开展,使得并购业务可运用的资金更加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投行业务结构的设置,还使得投行的传统业务高度竞争,服务差异化较低,进而影响了投行的业绩收入和长足发展。

(二)投资银行在并购方面的贡献较低

股权分置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为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上的突破毫无疑问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强的助力。但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投资银行难以达到成熟的资本市场资本运作的内在要求,因此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投资银行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此外,还存在政府过度参与并购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投行在并购业务上发挥主导作用。

(三)并购有效性与专业性有待改善

创新是投资银行的灵魂,但投行原有的业务和收入结构阻碍了并购业务的发展和业务上的创新,同时中国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较为严格,虽是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但是也确实限制了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投行之所以应该在并购中起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它能降低产权交易的费用和提高并购的有效性。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不充分,经验不足且该行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缺口较大。中国投行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并购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并购的有效性不足、管理不合理,甚至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四、推动投资银行及企业并购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并购环境

第一,把握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与推动投资银行业发展相辅相成。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能促进投行并购业务的开展,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的发展让资本市场日渐成熟。优化资本市场为投行参与并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第二,明确政府在并购中的角色,避免过度干预,在并购的监管上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既不能监管得过于严格而限制了投行的发展,也不能放松监管致使并购的有效性降低,而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监管制度。第三,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中国目前涉及并购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适用性不具有广泛性,对并购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并购法律法规为并购业务的拓展保驾护航。

(二)促进投资银行系统化发展

第一,通过行业内并购来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尤其是在并购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时间内优化行业格局。这样不仅能降低扩张的成本,还能提高行业竞争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化的并购I务中去。第二,持续提高投行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投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是差异化竞争长久发展的动力,积极创新并购业务,通过组织机构上的创新,能够提高投行的经营效率,实现并购效益最大化。第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团队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投行的人才优势是提高并购业务成功率和有效性的关键。第四,建立健全并购风险控制体系,投行业是风险聚集的行业,在并购业务中包含市场风险、制度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收购风险等多重性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是投行管理的重点,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监管,而且还需要优化内部风控体系。从并购的前期准备到并购的具体实施,再到后期的整合,都要做好严格的风险控制及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把每一个环节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强化其行为准则,从而更好地规避操作风险。

(作者单位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周郭思渝(1993―),男,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参考文献

[1] 高M.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 梅界苹.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3] 肖文秀.浅析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发展现状[J].金融经济,2015.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文6

骏马伯乐齐聚一堂,集思广益求突破。作为第三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系列亮点活动之一,吸引了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地知名旅游、酒店和餐饮集团的董事长及高管代表,投资旅游地产或酒店的房地产开发商,商业地产之酒店与餐饮品牌招商项目,大型旅游娱乐综合体,还有参与及支持饭店业发展的金融界、国际著名投行,国内外主流媒体,集聚了300多位杰出代表,可谓是青梅煮酒侃资本,濠镜论道谋发展!

本届论坛深入探讨了餐饮业的最新动态,分析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加快餐饮企业和资本市场对接的合作模式,创新餐饮业投融资管道,聚焦资本助推下餐饮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如何打造中国的世界餐饮品牌。

聚焦行业融资引领新动向

中国餐饮企业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境外的股票市场,上市企业寥寥可数。与此同时,2009年以来披露的餐饮融资项目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融资总额在不断触底,行业急需资本杠杆撬开餐饮可持续发展大门。

在本届论坛上,餐饮企业将把目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困难、最关心、最关键和最紧迫的问题提出,并探讨解决方案。俏江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兰就创新投融资模式,打造中国的世界餐饮品牌发表主题演讲;高盛(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明茵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私募基金选择餐饮企业的标准发表专题演讲;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股本融资部联李星就餐饮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之法及关注事项发表专题演讲。此外,两场精彩纷呈的圆桌对话,受到欢迎。

专业平台为餐饮融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