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伦理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伦理学概念范文1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基本史实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基本史实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浅层次。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基本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规律不仅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联系,而且也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是高度抽象的,它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基本规律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最高层次。
在以上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分类
从史与论区别的角度,可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
史实概念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如“九•一八”,包括对该事件基本史实的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还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阶段,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前述“九•一八”为事件概念。人物概念主要包括:所处的时代、类别、事迹、作用等。
从教学实践出发,每一个历史名词都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概念,如“一条鞭法”“《资治通鉴》”“中国”“”“”等,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为一个人物概念,如李白、杜甫、洪秀全、等。不少事件概念与人物概念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运动”与“洪秀全”,“《新青年》”与“”。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理论概念是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如“封建专制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事件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它们的内容构成都是有史有论,前者以史为主,后者以论为主。
理论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理论概念,才算把握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基本规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显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我们常说,学习这种知识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学习那种知识有助于思维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我们的学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借助它形成的对基本规律的认识更可以受益终生。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也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要求学生对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如将一系列人物归纳为“地主阶级改革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括出高层次的概念,如根据历次农民战争概括出“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根据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概括“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得不够。
第一,对史实概念缺乏理论分析。教师在讲课中一般都能注意涉及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但对几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则缺乏理论上的分析。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从表面看,学生对某一史实概念几大具体要素的掌握毫无问题,而把这一概念作为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仍然是不清晰的。下面以1997年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第23题为例说明。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护专制权力。
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正确选项为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史实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分析。明治维新中,由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封建残余在近代日本国家根本制度上的表现,决定着日本的政体,影响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及后来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历史特点的形成。从全国抽样情况看,这道题答卷的错误率最高。
“明治维新”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内容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此题的理论要求高,干扰项的干扰性强,所以造成了考生大面积的失误,这就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史实概念教学中史、论分家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理论概念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极其薄弱。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掌握概念要求时,一般都只落实到史实概念,很少提出掌握理论概念的具体要求;很少对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也很少要求学生运用理论概念来判定新的历史材料。以1997年高考历史第19题为例说明。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这道题的测试结果不够理想。这道题要求史论结合地论证“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
理论概念由于适用范围广,抽象概括程度高,其他学科也常常涉及(如上述“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科中就已讲过),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理解,这是造成忽视理论概念的原因之一。如1998年历史高考第12、21、23、28等题,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战争”等理论概念,而这些正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失误较多。另外,不少历史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就难以对基本史实作出较深刻的理论分析,也就不能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论概念。
第三,目前反映历史教学要求的国家文件,如教学大纲、会考说明、高考说明等,主要从史的角度列出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很少列出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即使在教学目标中有所涉及,其对历史概念的要求和对运用史论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也大多是宏观的,缺乏具体的、详细的条目,这不能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学,主要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教学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加强概念教学的建议
加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理论概念盲目的情况,建议首先应确定构成中学历史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概念。这一点应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参考用书中反映出来。在这方面,原苏联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值得借鉴。原苏联在1986年8月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主要理论概念是:历史、历史文献、原始公社制度及其主要特点、原始人、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工具、劳动生产率、民族、部落;奴隶制及其主要特点、私有制、剥削、阶级、奴隶、奴隶主、平民、奴隶制社会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奴隶制国家、掠夺战争和正义战争、文化、宗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相反映;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的进步性。
在这个大纲中,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种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把握。
伦理学概念范文2
要使学生形成内能正确的概念,首先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即通过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有关内能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因此我创设物理情景,用水蒸气冲开橡皮塞的实验引入课题,以建立起对内能的表象,这是形成内能概念的基础.由于内能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讨论的,所以只能从大量的宏观现象出发,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形成内能的概念。因此,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感性材料,可以降低学生对内能概念理解的难度,所以我还是做了扩散实验、拿弹簧引入分子势能、质量大小不同的两杯水、质量大小不同的两块木板说明分子数目,拿两个球模拟分子之间的距离、汤勺放在热水里等几个小实验,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不能只提供形成概念的事实依据而不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抓住内能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我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内能的定义,又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内能和机械能区分开来,找到两者的根本差别,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只有理解了内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才能知道为什么“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是错的,只有知道了热量是过程量,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错的,只有知道明白热传递的实质,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吧热量传给低温物体”是错的,因此精心设计了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呈现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模拟动画等,为学生理解内能的内涵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一道反馈题也具有较好的典型性、针对性。
三、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学生如果没有理解内能的概念,单纯地从文字去理解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从教学效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内能概念的学习上显得很生涩,对概念无从谈起。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本身来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这个概念的外延即泛指物体内的一切能量,那么它的外延明显就宽于热能。热能本质上指物体内部所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热能属于内能范畴,但内能不光包括热能。从概念间的关系看,内能和热能亦是一种从属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了概念的外延,就加深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容易辨析其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与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要通过比较,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不清,这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内能与机械能,温度、热量、内能几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学生只有认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准确地理解以上的概念.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中对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上文所述,内能的概念可以概括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的能量,而机械能可以概括成宏观上的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本质上内能是微观层面,机械能是宏观层面;内能本质上是状态量,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状态量,温度不能“传递”和“转移”,但两个不同状态间是可以比较温度高低,反映温度差的,存在了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
五、学会运用概念
伦理学概念范文3
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尤其是初级概念,大多是由感性材料先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经过对比、分析、抽象、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抽取出一类现象或事物的关键属性而获得的。因此,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入门阶段,首先要解决好学生感性材料贫乏、有关表象不丰富的问题,然后,就要带领学生历经对表象进行抽象加工的全过程。学生对表象抽象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重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重整的结果,要在语言(符号)、实例(典型)、图景(表象)等认知系统的各个层面上突现出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能动的、可以用于推断、分析、解决有关物理现象的新的认知模块。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
另外,还应当看到,学习物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前科学概念。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是物理学习赖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没有前科学概念的支持,物理课程的展开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中,又往往包含有许多的错误要素,而这些错误的成份,又是干扰科学物理概念建立的极大障碍。怎样处理好前科学概念,也是物理概念教学中要不断研究解决的问题。
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华东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怎样认识力”一节的教学过程为例,来探讨物理概念教学的操作技术。学生学习准备状态分析:
学习本节教材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力”的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力概念主要来自自身的体验,大多与自身的感受、物体的运动,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现象相联系。静物也会是施力的主体,学生极少想到。关于远距离作用、力作用的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等等,学生都有相当的感知,但缺乏一定水平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形成相应的命题。“力作用的主、宾体缺一不可”,“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与运动方向有一定夹角”,等观点,难以获得实际生活经验的支撑,因此,本节课对这方面涉入不宜太深。前科学的力概念,最主要的错误在于“力”与“速度”混沌不分,本节课可以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怎样认识力(二)力是什么
演示:手推小车以实物演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板书)手拉弹簧手提钩码手压海绵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开始。变换力作用的宾体。
小结:推力、拉力、提力、压力都是人施加的引导学生对主体进行抽象。
提问:机器能不能起推、拉、提、压的作用呢?举例说明。
板书: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泥起重机提砖压路机压路
小结:机器也可以施加力变换力作用的主体。从人到“可动的”机器,主体外延的展拓不突兀。
思考:人和机器可以施力,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能起这些作用呢?
演示:弹簧推车钩码拉车弹簧提钩码钩码压海绵
总结:人对物体可以施力,机械对物体也可以施力,其他的物体对物体都可以施加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说:
板书: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举例:人推车──人对车施加推力的作用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从人、机器到其他物体,在更大范围内抽象力作用的主体。弹簧是“动”物,而钩码是“静”物,打破“力只能由‘动’物施加”的表象的局限性。把“人”降至“物体”,强化对主体的概括。“作用”,通过语词的代换作自然概括。一般物体都会受到力,这对学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以上对比、抽象的过程只紧扣着施力物体展开。
模仿:弹簧提钩码──弹簧对钩码施加提力的作用弹簧是施力物体,钩码是受力物体钩码拉弹簧──钩码对弹簧施加拉力的作用钩码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讨论:刚才研究的力,都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会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呢?用概括形成的抽象观念,回过来对原实例的表述进行整形,使原有的感性材料顺应新建立的抽象观念。“之间”,通过语言暗示进一步“调平”主、客体地位,为力作用的相互性作暗示性铺垫。演示:磁铁吸引小磁针(2)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3)乒乓球自由下落
由“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突破作用方式表象的局限。
小结:作用也可以发生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
演示(1)(2)以前做过,这里再次强化,为以下概括力作用的运动学效果激活有关的表象。
(三)力作用的效果
板书:二、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的作用能产生哪些效果呢?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着重研究受力物体一方。
由于前面演示的激发,学生容易概括出两类效果。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在表象中突现出现象的另一个侧面──作用的效果。
演示:人拉弹簧,手压海绵
板书: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手推车,车由静变动,由动变静
说明:运动状态发生形变(配以图示,或引进多媒体动画)
回顾:磁铁吸引小磁针,静止的小磁针“跳”起,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纸屑上“跳”乒乓球自由释放
后,自静止变为下落
形变的观点学生容易接受,简洁处理。
引导学生对过程的细节充分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运动状态变化”。
在前面学习“7.3物体的运动”时就注意引入术语“运动状态”。
板书:2.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刚才“动”到“静”和“静”到“动”的变化,实质上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
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其他的变化?
演示:手迎着车运动的方向推车,车返回演示:绳拉小球作圆周运动
先“反向”,后“转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概括思维的方向。
通过图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中“力”与“速度”发生分离。
用箭头表示力,可以进一步抽象出力作用的方向特征(矢量性),便于后续课自然地过渡到力的图示。
提问: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哪两种情形?
板书:速度大小变化运动(速度)方向变化
练习:
举例说明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激发学生做分类概括。
通过举例,使新揭示的力概念的本质特征(作用效果)获得更广泛的表象支持。
思考:反过来,我们能不能从力作用效果的表现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怎样判断?
阅读:要求找出文中重要语句逆向思维是概念掌握水平的关键特征,是从具体运算水平发展到抽象运算水
平的标志。
后续课还要就此继续展开,课时关系,这里不再做举例练习。
(四)力作用的相互性
实验:用拳头捶桌桌子
提问:用力捶时,拳头有什么感觉?表明什么?
说明:疼痛感觉是由于剧烈的形变。
这一现象表明:
板书: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学生自身感受形成的表象。本例还强化了“‘静’物(桌子)也可施力”的新命题。下例同此。
分析:弹簧提钩码,在把钩码提起的同时,弹簧本身也变长了,说明弹簧也受到钩码的拉力。既巩固了对力作
用相互性的认识,又强化了由效果判断力存在的推断方法。下例同此。
讨论:你坐在船上,船停靠在河边,想要让船离岸,你用什么办法?
本校地处河网地区,学生有关感知表象丰富,易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
讨论:教材图9-5、9-6讨论的目的是对原有的表象提升,组合到新形成的科学的力概念体系中去。
在讨论分析中,一一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效果,通过术语的运用再度强化新形成的力的概
念结构系统。
力的单位
回顾:长度、质量单位的确定,引出物理量力的单位
阅读:(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1牛约有多大?
练习:你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多少牛?A.几牛B.几十牛C.几百牛D.几千牛
在力的新概念结构中,单位不是核心结构,本节课作低调处理。
侧重于单位形象的建立。
(六)小结
提问:学完本节内容,你对力有了哪些认识?
强化:施力和受力物体、作用形式、作用效果、相互性。
机动:阅读P89“读读想想”思考“想一想”作业
伦理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真/涵义/使用
中图分类号:B516.5293文献标识码:A
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给出了一种关于真的符合论。这种符合论与逻辑图像论联系在一起,例如2.222节这样说,“图像的真或假在于它的涵义与实在是否一致”①。但这就立即面临弗雷格在《思想》这篇著名文章中对于符合论的批评,按照这个批评,不仅符合论是不可能的,而且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可定义的。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维特根斯坦关于真的符合论,是否因为这个批评就垮掉了呢?本文就以这个问题为起点,整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给出的真理概念。
弗雷格的批评大意是这样的:如果用与事实符合来定义某个命题是真的,那么要使用这个定义来判定命题p是否真,就要先考虑p是否符合事实,也就是说,先考虑“p符合事实”是否为真,而这就预设了真,从而使对这个定义进入了无穷后退;同样的思路适用于所有关于真的定义,因此真是不可定义的。②
沃克尔③认为这个批评适合于融贯论,但不适合于符合论。他区分了关于真的理论和关于事实的理论。如果符合论是一种关于真的理论而不是关于事实的理论,那么它就可以避开弗雷格的批评。为看到这一点,考虑“p符合事实”这个命题,要使其为真,所要求就是“p符合事实”这个命题符合事实。如果视事实这个概念为初始概念,那么由p符合事实,就可以得到“p符合事实”这个命题符合事实,这一点就相当于说由p得到p为真,由p为真得到“p为真”为真,这个过程可以无穷继续下去,但不是恶性循环。
但是,沃克尔的策略不适合于维特根斯坦。这个策略仅仅考虑了真,而没有涉及语义。维特根斯坦似乎持一种真值条件语义学,他说:“要理解一个命题,就是要知道如果它是真的话,情况是怎样的”(4.024节)。如果可以通过真值条件来确定语义,那么即使事先不知道命题的语义,只要知道与之对应的真值条件,我们也可以确定命题的语义。沃克尔策略的核心在于,承认有一个独立于真的事实概念。但是,如果事实独立于真,那么与一个命题相符合的是什么事实,就并不取决于这里的命题是什么。联系到真值条件语义学,这就相当于说这里有真值条件,但不知道是哪个命题的真值条件,从而也就不知道要为哪个命题确定语义。真值条件语义学意味着事实能够成为命题的个体化条件,但对于独立给定的事实来说,符合关系并不足以挑出任何命题,从而不能得到个体化的命题。
沃克尔策略必须承认,事实概念是一种外延化的概念。按照这种事实概念,金星升起来了,即使这个事实与启明星升起来了这个事实是用不同命题表述的,它们仍然是同一个事实,这个事实的同一性不依赖于表述它的命题。显然,这样的事实不足以确定它是“金星升起来了”这个命题还是“启明星升起来了”这个命题的真值条件,而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真值条件语义学要求给出足以区分这两个命题的事实,而这意味着作为真值条件的是内涵性的事实概念,按这种事实概念,金星升起来了与启明星升起来了,是两个不同的事实。
弗雷格批评的关键在于,如果真是以命题为主目的谓词,那么关于它的任何定义都必定采取了如下形式:
D)对任一命题p,T(p),当且仅当,F(p)。
其中“T”表示谓词真,T(p)即命题p为真,而“F”则表示用来定义真的任何性质。这种定义形式本身就预设了真这个概念,因为双条件句所使用的连接词(“当且仅当”)意味着两边的子句真值相同。为了避免这个批评,可以采取的对策有两个。其一,把“当且仅当”这个连接词看作是一个过渡,它仅仅表示两边同时为真这一事实,关键是得到定义项,即双条件句的右边为真的情况。此时只需表明可以不用真这个谓词来实现这种情况就行了。沃克尔的策略就是如此。其二,则是表明这里的双条件句不是用来定义真的命题,真这个概念已经先于这个定义而被把握了,类似于D)的命题仅仅是对我们已经把握到的真这个概念的一种阐明,这个命题本身并不表明我们理解真这个概念的基础。如果情况是这样,要断定命题p真所需要的“F(p)”为真,就不是恶性的无穷后退。我将表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引入的真,就以第二种方式避免了弗雷格的批评。当然,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维特根斯坦就没有一种真正的符合论,也不会遇到弗雷格的批评。
《逻辑哲学论》集中讨论真的段落是在4.06节至4.0641节。4.06节说,“只有作为实在的图像,命题才能是真的或假的”。这是在说真这个概念的适用范围。考虑到真这个概念在什么情况下有效,这种情况中就包含着对于这个概念来说具有本质性的东西,这一节的说明就是极为重要的。按照文本的编号排序原则④,4.06节覆盖了整个关于真的讨论,这就很说明问题。显然,一个命题如果不作为实在的图像,我们就说这里有记号串而没有命题。当记号串被用来表征实在时,它就是命题,由此直接就可以看出,只有在记号串的表征性使用中,我们才会触及真这个概念。这一点在哲学上的后果一时还不明显,需要继续分析。
4.061节通过讨论命题的涵义(Sinn/sense)来讨论真:
如果没有看到命题具有一个独立于事实的涵义,就会很容易以为真和假是记号和记号表示的事物间具有同等权利的关系。
人们就会说,例如“p”以真的方式表示“p”以假的方式表示的东西,等等。
命题涵义与事实间的关系是通过真建立起来的。按照4.024节的提示,如果知道命题为真时事实是怎样的,也就知道了命题的涵义。由这个提示很容易这样推论,命题的涵义是什么,这一点依赖于命题为真时,事实是怎样的。进一步的推论是,命题的涵义是什么,同时也依赖于当命题为假时,事实不是怎样的,因此,只需要把不是这样的事实反过来理解,就得到了事实是怎样的。这一点就体现为,“p”以真的方式表示“p”以假的方式表示的东西。但是,上述引文表明的恰恰是,这个推论是不可接受的。
接下来的4.062节对何以如此做出了解释:
我们能否就像理解真命题那样理解假命题,只要知道它是假的就行了?不行!因为如果我们用命题来断定的是确实如此的情况,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我们用“p”来说p,而情况确实是我们所说的,那么在新概念中“p”是真的而不是假的。
这一节的意思并不如文字表明得那么平易。在把握维特根斯坦的想法前,对照一下研究者的理解是有益的。戴尔蒙德⑤按照吉奇⑥的提示假想了一种与英语有完全相同的词汇及语法的语言“Unglish”,它与英语的唯一区别在于,Unglish的一个句子与英语中的同形句子涵义正好相反,例如其中的句子“Roverisspotted.”与英语中的“Roverisnotspotted.”具有同样的涵义。有趣的地方在于,这种假想的语言与英语都可以按4.062节的说明,与关于真的符合论表述相容,但就每个句子而言,它与英语句子的真值恰好相反。造成这个区别的,是句子与真值条件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对应关系来改变句子的涵义,而这一点是使用句子的行为所决定的。因此戴尔蒙德说:“……命题的表达能力本质上涉及方向性,通过某种使用,某种按规则的约束与实在相对照的方式,这种方向性本身属于命题,并且是可以颠倒的”。⑦引文中提到的前一个“方向性(directionality)”显然是指具有方向这一事实,后一个“方向性”则是指具有某一特定方向。
在戴尔蒙德看来,这说明了命题与名称间有范畴区别,前者具有方向性,而后者没有,前者的颠倒构成了另一个命题,后者如果能颠倒的话,颠倒以后仍然是同一个名称(Unglish与英语有完全一样的名称)。这种范畴区别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就表述为,命题是事实,而名称则不是,进而,名称可以代表关系项,而命题不能。在这种意义上,说真表明了命题与实在间的关系,是一种自我消解的表述。戴尔蒙德进而把这种自我消解的特征当成整个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基本特征。
对戴尔蒙德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整体解读方案这里不予置评,我同意她关于命题涵义具有方向性的理解,但关于这种方向性在维特根斯坦的论证思路中起什么作用,她的理解在我看来是错的。
戴尔蒙德正确地看到,关于真的概念允许对涵义进行颠倒,这种可颠倒性使得记号“p”与“p”能够说同样的东西。确实,4.0621节直接表述了这一点。戴尔蒙德的思路接着这一点继续下去。在她看来,这就使得吉奇所假想的Unglish成为可能。它与英语的区别是,句子与实在间的对照关系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正是在这一点上使用插了进来,说的是英语还是Unglish,这一点取决于使用。使用的作用仅仅在于,在命题涵义的两个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不过,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命题涵义都是可以颠倒的。这种方向性本质上就属于命题涵义,命题的真假二值性表明了这种可颠倒的涵义具有方向。关于方向性和可颠倒性的这种理解被戴尔蒙德认为是关于真的早期(inchoate)理解的一种发展形式,它试图从分析真入手来表明命题在何种程度上有所说(informative)。
回到《逻辑哲学论》的文本,就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的思路与戴尔蒙德的理解间存在错位。4.061节确实提到了类似于Unglish的语言。在Unglish中的句子“Roverisnotspotted.”是句子“Roverisspotted.”的否定,在说英语的人看来,这正是用“p”以假的方式说“p”以真的方式说的东西。但是,这种可能性正是4.061节所要否定的。戴尔蒙德提到的方向性出现于4.0621,这里维特根斯坦似乎赞同涵义具有方向性。但她没有注意到这一节是4.062节的一个转折性的继续。4.062节对涵义的可颠倒性给与了否定的回答。
细读之下就会看到,4.0621节对于4.062节来说是一种发展:在命题记号与真的联系已经建立起来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谈论涵义的这种颠倒。而在4.061节中这种颠倒不被允许,这应当是由于,涵义是通过命题记号与真的联系确定的,在这样确定涵义时,涵义的颠倒意味着涵义是不确定的。4.061节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否定Unglsh的可能性,在涵义没有确定之前,存在Unglish这种可能性意味着我们甚至不会有英语;戴尔蒙德之所以能够设想这种语言,这仅仅是由于我们已经有确定的英语,我们把Unglish当成另一种语言,以此来保证这种确定性。
之所以说戴尔蒙德的理解错位,是因为在她看来维特根斯坦试图揭示的语言的内在逻辑只进入了涵义的层次,关于真的二值性理解表明了涵义的方向性,但维特根斯坦实际进入的层次则是涵义如何建立起来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使用真这个概念的方式通过涵义的方向性表现出来。
找到了切入点,就可以入手分析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处理真这个概念的。
4.061节包含一个论证,它的目的是表明,我们必须认为命题的涵义独立于事实,否则就得不到确定的涵义。如果认为涵义依赖于事实,那么对于命题p,我们可以说与之对应有一个事实,这个事实赋予命题以涵义。这就是说,在事先不知道命题涵义的情况下,只要确定了与之对应的事实,就能够确定命题的涵义。但是,在不知道命题所说的是什么的情况下,同样是这个事实,既可能使命题为真也可能使其为假,因此我们必须认为,无论事实使命题为真还是为假,都将赋予命题以涵义。这就是说,真和假是记号和记号表示的事物间具有同等权利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真与假的平权性的理解,4.061节第二段说,“人们就会说,例如‘p’以真的方式表示‘p’以假的方式表示的东西,等等”。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平权理解的辩护。既然同一个事实可以使一个它将要赋予其涵义的命题为真,也可以使其为假,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分别以“p”和“p”的形式标出来,分别确定涵义以后把任意一个赋予原来的那个命题就行了。维特根斯坦在紧接下来的4.062节直接否定了这一点,而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理由。这里可以给出理由:如果不预设命题涵义已经以某种方式确定了,我们无法确定“p”和“p”标出的情况是什么。这就好像我们说,左和右这两个方向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可以随意规定左右。但是能够说左和右相对,这就已经预设了左作为左和右作为右是确定的,这两个确定的方向本身不是通过两者的相对关系规定出来的。
这样,在接下来的4.062节否定以知其假的方式,理解假命题的可能性就顺理成章了。这里的关键不是对假命题的理解和对真命题的理解互为前提,而是缺乏真假之别。前一种情况不是循环,而是真命题与假命题是一同被理解的。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真命题与假命题中理解任何一个就理解了另外一个,因而以知其假的方式理解假命题就没有问题,为此只需理解了真命题就行了。这里的问题显然是,就我们能够通过知道命题的真值条件来理解命题而言,命题本身应当已经以某种方式提供了真假之别,进而使涵义得以确定。
建立真假之别的方式,就是戴尔蒙德认为需要在涵义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的方式,也就是说,使用。4.062节接着说:“如果我们用命题来断定的是确实如此的情况,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我们用‘p’来说p,而情况确实是我们所说的,那么在新概念中‘p’是真的而不是假的。”这里把“p”换成任何其他东西并不构成影响,也就是说,命题记号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不起作用的。这是在确定涵义之前确定什么是真。这里的要点是,用“p”来说时情况确实是我们所说的则“p”为真,这并不要求事先确定一个事实(否则我们需要先确定涵义),然后来判定“p”是否确实为真,而是一个关于“p”这个命题记号与真这个概念的用法的说明。这里,是使用的活动本身建立了真的概念,而不是通过使用在已经给定的涵义的可颠倒的方向中选择一个。因此,是命题的二值性决定了涵义的方向性,而不是涵义原来已经有某种方向性,真这个概念的使用确定了某个方向。免费
二值性属于使用,并通过使用被赋予命题。这一点体现在4.0621节所说的否定记号不代表任何东西中。如果涵义已经有方向性,只不过在使用真这个概念前没有得到明确,那么不管怎样,使用否定记号就意味着我们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如果不明确涵义具有方向这一事实本身依赖于使用,那么按照理解涵义就知道其所说的事实这一基本原则就可以认为,涵义在方向上的区别对应于一种事实上的区别,因而否定记号最终就有所代表了。戴尔蒙德把方向性归于命题或者说命题的涵义,仍然无法解释何以否定并不代表什么。
真与涵义间的这种关系在4.063节得到进一步肯定,在这一节维特根斯坦批评了弗雷格的判断理论。我们且不管他是否错误地理解或表述了弗雷格的理论,而只关心维特根斯坦在这种批评中透露的正面的观点。在他看来,弗雷格把真和假看做是思想(弗雷格意义上的涵义)的谓词,在确定真值之前,命题涵义已经确定了,判断(judgment)就是断定这个涵义是真的。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认定,我们可以有一个与真理理论分开的意义理论,因而给出涵义就相当于在平面上标出一个点,确定其真值就相当于在这个点上涂黑色或白色,我们可以在不知道什么是黑与白的情况下标出一个点。但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要能够说‘p’是真的(或假的),我必须断定在何种情况下称‘p’为真,从而确定命题的涵义”(4.063节),而这就相当于说,如果不知道何时称“p”为真,就不知道“p”是什么命题。这样一来,要能够把真归于命题,真就必须已经以某种方式被归于命题了。这时真通过确定命题真值条件,而不是作为真值起作用,我们可以说这就是真这一概念。在真这一概念下看待命题,命题才能具有真值。命题的真值条件依赖于真这个概念,并赋予命题以涵义,进而使命题得到个体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在4.063节中说:“命题的动词并不是像弗雷格所想的那样‘是真的’或‘是假的’,而是,‘是真的’东西已经包含了动词”。包含了动词表达式的是命题而不是名称。
至此,维特根斯坦在涵义与真之间建立了这样一种顺序:真先于涵义。这个顺序正是4.0621节断定否定不代表实在中的任何东西的前提。如上所述,如果真后于涵义,那么否定就构成了涵义上的区别,进而对应于实在中的区别。
但是,先于涵义的真不是赋予命题的特定真值,要赋予真值,就必须已经确定了涵义;先于涵义的真包含于这样一个事实中:我们使用命题来描述实在,就是把命题当成图像,来从中看到实在。真这个概念就包含在使用命题的方式中,如果命题是真的,那么实在就被命题所描述,从而达到了使用的目的。维特根斯坦关于真的理解在图像论的框架中进行,这就是4.06节所提示的:“只有作为实在的图像,命题才能是真的或假的”。
按照这个框架,当我们通过一个事实确定命题涵义后,能够脱离这个事实设想命题取其他真值的情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命题具有独立于事实的涵义。事实上,客体的独立性就是以类似的方式建立的。事态被分解为客体,因而客体具有构成事态的可能性,但是,即使客体在本质上就要与其他客体结合构成事态,就它们能在一切可能的结合中出现而言,仍然是独立的。同样,按照我在别处给出的解读《逻辑哲学论》的分解—合并法这一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我们把某个命题描述了实在这一事实分解,就能够得到某个命题,并且该命题能够描述实在(具有构成该事实的可能性,就像客体具有构成事态的可能性一样),这一点我们表述为,该命题具有它自己的涵义。这个命题可以在其他的描述活动中使用,就这一点而言,其涵义或者说用于描述的可能性,是独立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命题具有独立于事实的涵义。
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命题具有二值性。使用一个命题,要么成功地描述了世界,要么没有,这一点对使用命题的人来说就是,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这种二值性并没有被归于涵义,因而没有被理解为实在中的区别;相反,它被归于使用命题的行为。因此,否定就属于使用,而不属于使用命题所描述的东西。“p”和“p”之间的区别在于,如果其中一个描述了实在,另一个就未能描述。对于使用者来说,否定就意味着命题具有两个可能性,即正确地或错误地描述的可能性,进而表现为涵义上的方向性。
不过仍然会有一个问题:以这种分解命题被使用这一事实的方式不能确定命题的涵义是什么,因为这就要求事先确定命题所描述的事实是什么,而既然事实是内涵性的,那么要确定事实,就等于说要先确定命题的涵义,以便挑出被描述的事实,这样就进入了一个循环。这个问题只对使用行为的旁观者来说才存在,对他来说,命题涵义与事实是分别给与的;对于使用命题的人来说没有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命题涵义与事实一同确定下来。这正是命题作为图像的题中之义。一个东西是图像,仅当从它就能看到它所描绘的东西,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描绘的。一个图像描绘了事实,如果这本身就是一个事实,那么图像实际描绘的东西,即图像的涵义,和被图像描绘的事实,这两者是一同给出的。图像使用者处于这样一个角度上,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从图像中看到其所描述的东西;相反,旁观的角度则能把图像看做是其他东西,例如一块布,或者一串墨迹。对于命题的使用者来说,正如命题显示其涵义,它所显示的就是,如果它是真的话,事实是怎样的(4.022节)——他不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不知道命题涵义的情况下,你用这个命题描述的是什么。
最后,我们来看按这种方式理解的真这一概念如何应对弗雷格的批评。
真这个概念就内在于使用命题来描述实在的行为中,如果一个命题描述了实在,它就是真的。真内在于使用,这等于说,只有在使用者角度上我们才能说,描述了实在的命题是真命题,从而才会有符合论表述。如果撇开这个角度,符合论与真值条件语义学是不相容的。只要承认能够通过真值条件来确定命题的涵义,那么在这样做的时候就相当于说要先确定使命题为真的事实是什么,而这又反过来要求命题涵义已经确定,从而进入循环。但我们不能舍弃真值条件语义学。即使我们不准备把它作为一种探究语义的系统方法,用命题来描述实在这一使用命题的目的,也要求能够按真值条件语义学的方式处理命题的涵义,因为,既然使用命题的目的是要正确地刻画事实,而我们依据命题的涵义做到这一点,那么命题具有何种涵义,必须依赖于它能够刻画什么事实。
真内在于使用,此时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理解真这个概念,而不是真本身是什么。这本身就在排斥任何对真的定义。在这种意义上,维特根斯坦的符合论表述,不过是对作为命题使用者的我们是如何使用真这个概念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表明了,作为使用者,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概念,从而按相应方式约束我们使用命题的行为。
注释:
①参见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5),本注及以下凡引自《逻辑哲学论》处,均只注明文内编号。译文参照德文略有改动。
②G.Frege,CollectedPapersonMathematics,Logic,andPhilosophy,BrianMcGuinnessed.,Blackwell.1984,p.353.
③R.C.S.Walker,"TheoriesofTruth"(inACompaniontothePhilosophyofLanguage,BobHale&C.Wrighted.,Blackwell,1997,pp.309-330),pp.318-319.
④L.Wittgenstein,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Trans.C.K.Ogden,withanintro.byBertrandRussell,Routledge&KeganPaulLtd,1955,p.31注。
⑤CoraDiamond,"TruthbeforeTarski:AfterSluga,afterRicketts,afterGeach,afterGoldfarb,Hylton,Floyd,andVanHeijenoort",FromFregetoWittgenstein:PerspectivesonEarlyAnalyticPhilosophy,editedbyErichH.Reck,Oxford,2002,pp.252-282,p.263.
伦理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数学概念;APOS理论;心理建构.
一、问题提出
学生在初学代数式时,常出现:a+a+a×2=3a×2,25x4=21x,5yz-5z=y等情况.同样,在后续学习中,教师也会注意到类似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解方程时,会出现“连等”的现象,如解方程6x3=3x+9,学生很容易把解方程过程写成:6x3=3x+9=6x-3x=9+3=3x=12=x=4.还有在学习解下面问题“已知x1、x2是方程ax2+bx+c=0的根,求x12+x22的值”时,学生会认为是求平方和的运算,想通过求x1、x2再代入求值,不习惯把x12+x22变形为(x1+x2)22x1x2再根据韦达定理求值,等等.
以上现状说明,学生对所学概念并不能真正理解.如在a+a+a×2=3a×2中,是学生缺少进行必要的“活动”,造成“过程”的体验不完整.在6x3=3x+9=6x-3x=9+3=3x=12=x=4中,说明学生还停留于运算过程层面.对方程对象的结构特征不理解等.而在求x12+x22的问题中,说明学生还不能从深层次上认识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针对以上三例中的“连等”现象进行分析,其基本原因就是对等号概念的理解问题.学生在这个阶段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等号的意义.因为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一般会把3+5中的“+”看作实行加法操作的一个指令,看到3+5学生就会想到要进行加法计算,也就是把3+5看作是一个计算或者是一个潜在的计算过程.学生认为等号就是表明等号前面的式子的运算结果是后面的答案,也就是说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等号的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导运算过程的符号,在等号两边的式子的地位并不对称、不平等的.没有把等号当做静态的表示相等关系,只是把等号当做是一个“指令”的运算符号,认为它的作用就是一个运算过程的“指令”.那么学生在解方程时,每一步的方程变形就会被认为是运算的结果,所以就用等号来连接.这就是学生没有建构起关于等号的最本质特征,所以没有把等号看成一个具有平等性、传递性、对称性的数学对象,只把等号看成一个操作“指令”.
以上分析说明,等号在运算过程中的意义和在方程中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有潜在的动态含义,具有方向性.后者是无方向性,静止的,具有对称性.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讲,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结构特征不理解.
二、APOS理论模型
APOS理论是美国杜宾斯基等人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对指导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有一定启示作用.他认为,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是要进行心理建构的,认为建构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操作(Action)阶段,第二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第三阶段――对象(Object)阶段,第四阶段――概型(Scheme)阶段.取这4个阶段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定名为APOS 理论.
三、APOS理论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APOS理论可以应用于数学概念学习过程的研究,也就是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研究,认为学习数学概念要经过的四个阶段,即“活动”、“过程”、“对象”和“概型”.从数学学习心理学分析,上述四个学习层次分析是合理的.下面以若干概念的教学设计,阐述APOS理论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1.数学概念理解是预备期――活动阶段
只有“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概念的直观背景,才能感受概念间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感性材料.主要途径有:
(1)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情境,为引入概念作准备
为了引入方差的概念,人教版代数第三册第167页有一则引例:为了比较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的平均直径等于规定尺寸时,教师适时提出:能否肯定两台机床性能一样稳定,让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然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介绍现实背景材料:实际生产中,对产品的尺寸的偏差是有限制的.经质询工厂质检部门,标准是:零件直径与规定尺寸偏差不超过0.1毫米时,可视为合格,超过0.1毫米时,视为不合格.那么甲、乙两台机床合格产品各多少件?不合格产品各多少件?试问,哪台机床性能更稳定?通过设置生动形象的问题,图文并茂引导为引入方差做好知识上、心理上的准备.
(2)利用身边的实例,为建立概念获得感性材料
为了建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先引导学生观察两堵墙的交线与地面、电灯线与天花板、教鞭直立在桌面上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实例.由学生从实例中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感性材料,在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直线和平面垂直应如何下定义?
又如对于向量和的概念:已知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AB=a,BC=b,则向量AC叫做a与b的和.在教学中如此直接了当告诉学生,他们很难理解,想不通.因此可事先提出问题:河中水流自西向东每小时20公里,小船自南岸朝正北方向行驶,每小时40公里.问该小船的实际行驶方向及速度的大小.进而还可举出如下例子:“如果一个质点由点A位移到点B,又由点B位移到点C,那么从点A到C的位移就是质点从A到B,再从B到C两次位移之和”.这样先给出问题,给出基本事实、实际背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便于理解,没有产生不必要的怀疑.这也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数学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过程阶段
“过程阶段”是学生思维的内化和压缩过程,是学生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过程,是学生抽象出概念的 过程.
在方差概念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相同但不能反映机床是否稳定的反思,对两台机床生产出合格产品不同的描述,以及他们试图去寻找一个新的特征数来衡量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等,都是对前面“活动”背景的思考.这种思考将直接导致方差概念的形成.
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已从实例中得到了感性材料,又有一定的思维方法,于是他们就会去思考:“直线与平面相交成直角”“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等,学生的反思正是对问题情境的描述,这过程能帮助学生抽象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3.数学概念形成的成熟期――对象阶段
“对象阶段”是通过“过程阶段”抽象出概念本质,并给予形式化的符号和定义,形成具体的对象,学生就以此为对象去进行新的学习活动.
如在方差的教学中,学生一旦明了正负偏差相互抵消造成无法衡量机床的性能后,经过启发诱导,他们不难想到用各偏差先取绝对值再相加,或对各偏差平方后再相加所得的数值作为特征数来衡量.当他们意识到绝对值在运算及表示上的不方便以及得到的特征数还要受样本容量的影响时,就逐渐形成用“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共识.这一特征数,取名为“方差”,有符号S2表示,至此定义跃然纸上即:S2=[(x1-x)2+(x2-x)2+......+(xn-x)2].
4.数学概念的应用期――概型阶段
“概型阶段”是经过长期的学习活动得到完善,是在心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任何概念一经形成,没有经过有效的应用是无法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的.
伦理学概念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理念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36-01
我国正朝着信息化时展,初中数学教学也要面向新改革,用创新的模式去培养学生,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时还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目标。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唱“主角”,这样就会令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感到乏味无趣。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做出如下总结:
1.教学理念的转变
1.1 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
教学理念就是所谓的教师讲课,学生学习及教师给予评分这样的基本方式。初中数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课堂中学习什么内容,这些都是由教师做决定,不会照顾到学生学习的爱好,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课程的被动性。而且初中的教学模式一贯都是采用“题难”“题偏”“复杂”的体系,大部分学生就会被这种体系给吓到。教学内容就是书本中的定义、例题、公式等,由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这样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然后做大量的课外试题去巩固,造就了数学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和它独特的魅力。
1.2 新课标指导下的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就是要求全面的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简单的说,教师就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学生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提高自我动手实践能力,学习过程也应五彩缤纷。
2.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提出了新的改变方式,教师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发动机。不管学习什么内容,只要产生了兴趣,学习知识就会提高效果。数学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如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课改理念中的难题之一。
多媒体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教学,多媒体是一种全方面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完全的带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方法主导着学习学习的兴趣。从始至终惯用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不符其规律。教学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运用综合的各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变,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一种模式,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学生问题,但是在学习主要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前提是老师必须做到以下:(1)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角变为学生;(2)教师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起探讨问题,彼此交流,这种方式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型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好朋友。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前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照本宣科过于注重刻板的传授书本知识,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无异于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时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所以新课改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以合作学习方式代替固有的刻板学习方式。新课改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知识储备,并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式学习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探究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评价方式的转变
应试教学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无非就是每个学期的考试成绩,根据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数学学得好坏,以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够完整的表现出学生的进步和整体学习状况。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上,这才是让学生受用终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目标,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教师应转换评价方式,将发展性评价与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4.1 初中数学评价的理念
1)初中数学评价理念应注重评价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际学习的情况,同时又评价考试的结果以及整个的学习过程。做到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不同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也应有针对性。
4.2 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施方法
1)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那么对初中数学学习评价中,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各有优缺点,首先定量评价主要适合于对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评价,但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却难以评定。而定性评价则恰恰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情绪变化等给予准确评定。所以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能够起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所谓的终结性评价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学期结束后的期中、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的一次性评价,考查了学生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就是以最终的学习成绩评定学习成果。而过程性评价恰恰相反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找到适合学生的最后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钱金宏.关于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