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1

一、建设现代企业,必须明确企业文化的内涵

我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在国家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激励职工接受新事物、新的理念,能够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时要发展壮大队伍,企业文化自然成为我们必须研讨的课题。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我从一些材料上看到学者有这样的观点,感觉学者的观点很有见地;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建设在企业职工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真实而有力量的存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凝结、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及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的任务是用来构筑员工的价值观,培养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讲求的是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奉行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追求的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团队之间,团队内部的完美组合,是一种民主、向上、自主的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有三个层面,一是表层物质文化;二是中层制度文化;三是深层精神文化。其中塑造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上层建筑,文化对经济工作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要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就一定能好起来。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侧面,还有很多的重要因素,如市场预测、投资决策、发展战略等。只有其他诸多方面不出错,文化才能如虎添翼。因此,我们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切忌绝对化,要全面理解,辨证认识。在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时千万不能只学皮毛,忽略实质。只有在管理上突破,让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内容,在企业员工心目中扎下根,成为企业员工共同认识和行为准则,才能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收到实质性的效果。这既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价值观塑造与发展规律所要求的。

了解企业文化,我们还要了解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位知名的专家说,它就像一个建筑物一样,第一个层面我们称之为产品层的竞争力,因为企业都要做产品和服务,它包含哪些要素呢?第一个要素就是它的服务,第二个要素是它的质量,第三个要素是它的成本,还有营销、技术和生产能力。这六大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产品层的竞争力,也叫表层的竞争力。企业之问的竞争一开始肯定是产品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后来,人们。又意识到还有第二个层面的竞争。包含一些什么呢?第一个要素是结构,第二个要素是机制,第三个要素是规模,第四个要素是战略,第五个要素是资源,第六个要素是关系,第七个要素是企业制度。我们把这七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称之为支撑平台的竞争力。这个支撑平台竞争力就是制度层的竞争力,后来人们又发现除了产品、制度以外,还有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我们的第三个层面,就是品牌文化,包括企业的理念系统,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创新和企业的伦理。

二、目前我们勘测设计单位企业文化的现状

看看我们勘测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严格的说,目前我们勘测设计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层,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几乎没有或者说很少,主要原因是存在有很多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很多勘测设计单位因为工作特点和环境,往往把企业文化简单的等同于文化体育活动,于是企业文化建设便成为了运动会、歌咏会、演讲会等,出现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现象。企业文体娱乐活动有益于职工的身心健康,看的见,摸的着,应该搞好,但这只是企业文化建设外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好坏的最根本标志。企业文化的最根本的标志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的创新、品牌等等核心内容的培育和企业员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误区二,有的单位把企业精神概念空泛化,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有的很多是停留在标语、口号上,没有落实到广大员工的行动上,没有进入企业的管理中。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必须是从自己创业、发展、壮大的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够体现单位特点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同时也能够体现勘测设计特色和魅力的内容。误区三,把企业文化等同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是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四有新人。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标是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员工的最大程度的满足,实际上二者无法相互替代。

从企业文化在勘测设计单位的现状看,很多单位往往是把管理抛开,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现在很多企业要么把企业文化简单化,要么就是和思想政治工作分开不结合,要么就是单纯的就企业文化论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的文体娱乐活动,没有新意;要么是企业精神与价值观没有联系,要么就是管理和教育分开,用教育手段去

解决管理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教育问题,最终是解决不了问题,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失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单位对员工失去凝聚力。三、企业文化建设对我们勘测设计企业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渗透在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人文环境、企业和职工的人文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内涵,也是企业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产品、服务、信誉、人员素质、发展战略、精神面貌等展示给社会,取悦于用户,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首要任务就是要有一套适应市场的精神和意识的充分准备,培养出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整体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业标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文化建设这个载体把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企业员工,使之成为员工共同的追求和精神支柱。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勘测单位走向市场以来,实践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发展改革都依赖于企业先进文化的推动。以前,我们经常认为我们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伍在新疆是老大,总认为新疆的水利前期项目开发上,我们的勘测设计水平最高,技术力量强,高高在上,等业主来找我们。市场敞开了,外面的队伍来竞争了,我们才发现我们没有太多的强项,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是特别突出,我们的市场在逐步的萎缩,技术人员收入低,要求调动去外面的技术人员增多,我们的实力在减弱,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内地有了明显差距。我们今后的出路在那里,这个问题摆在我们勘测设计人员的面前。怎么办,单位领导班子经过调查研究后,既然承认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那么我们就从人的问题上解决。经过领导研究、职工讨论后,出台了《项目承包管理办法》《车辆承包管理办法》等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根据质量、效益确定收入,职工的收入提高了,队伍稳定了。经济效益好了,又出台了给有贡献的高级职称人员购买住房进行奖励的方案,同时出台了许多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责任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我院的经济建设有了快速发展,勘测设计精品也越来越多,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院容院貌、职工队伍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9月在我院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们的员工通过文艺演出展示了我们新疆院勘测设计人的精神风貌和风采;经过我们勘测设计建成的大坝、电站等宣传展板,又展示了我们新疆院50年的成就。原水利部长扬振怀在庆典讲话给予我院高度评价;原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现水利部部长陈雷也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我院对新疆水利水电发展50年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励我院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好先头部队的作用,为西部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水利部和自治区领导对我院成绩的肯定和提出的希望和激励使我院职工有了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坚定了献身水利事业的信心。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先进文化对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动力,既智力、凝聚力、创造力等,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求新、求变、追求卓越,使创新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保证。只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企业员工,才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凝聚力、自律力,把不断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手段,使自己的产品在更新换代中获得新生和发展。为了应对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与兴衰越来越重要,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越多,技术水平越高,企业的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更加突出。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我院地质所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培养了33名高技术人才;,我院又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参加学习人员有40多人,目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一点说,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科技文化的投入在产品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所有这一切都对企业领导和员工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在科技兴企文化兴企上深入开发,必须提高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文化地位。

(三)、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品牌效应

企业是品牌成长的母体,品牌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渗透品牌意识,当品牌竞争在质量、价格、服务等物质因素上有了突破的时候,一种非物质的因素一企业文化便被引入竞争。这种竞争的实质与其说是经营管理的竞争,不如说是渗透于经济管理之中更深层次的文化竞争。品牌战略的核心问题是追求自己产品对消费者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最大限度的满足,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因素。象海尔那样,创出人们公认的品牌,取得骄人的业绩,关键是企业是否有那么一种先进的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寓于产品之中,只有这种先进文化,就能鼓舞和推动企业创出品牌。就拿我们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来讲,我们通过引进人才,走出去,请进来,贯彻实施is09000质量体系,在经营中围绕业主需求,争创优秀勘测设计产品,使我院有许多项目获得国家、水利部、新疆自治区等授予的科技进步奖、优秀勘测设计奖,赢得了业主的满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展现了我们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人的风采。实践使我们感受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能建设高素质的企业,谁就拥有强劲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经济只有文化的支撑才能有长足发展,文化只有植根于经济发展之中才有强大生命力。企业文化对人心具有凝聚力,对于思想教育具有感染力,对于人才成长具有熏陶力。文化是经营管理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它通过人的公识,对管理系统产生调节力,对管理要求产生协调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造就高适应性、高凝聚力、高美誉度的企业,造就智慧的群体。

四、勘测设计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高起点塑造企业文化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要想高起点塑造现代企业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与勘测设计单位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要重点做到两个结合,运用三种途径。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二者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显著特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更有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保证。同时企业文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嫁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文化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保证价值观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更加具体操作化的载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人和人的思想交流提供宽松的环境,成为更加形象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以真正达到二者优势互补。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结合。企业管理是企业一

切工作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管理,这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规律决定的。因此,任何企业绝对不可超越管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而谈企业文化建设。公平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项目承包管理等是管理文化中的内容。比如开展职称评聘公开、单位重大改革事项公开、年终分配方案公开、住房分配方案公开、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公开以及领导任前公示等公开活动,推行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组织方面的创新活动等,都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促进企业管理。在勘测设计单位要塑造高起点的企业文化,要采取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来塑造企业文化。文化的载体是人,文化是人去创造的,而且总是先由少数优秀分子,如企业经营者、领导者、党员、劳动模范、技术带头人等,其高昂的归宿感、积极性、创造性等常常是自觉养成的,但对于普通员工,却未必如此。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灌输,在实践中通过报告会、树典型等形式形成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目标,培养员工的凝聚力、积极性、创造性、归宿感以及高昂的士气,从而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文化。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我们要弘扬先进,用先进榜样的精神来激励我们勘测设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水利事业和企业建设。

二是通过制度化建设来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2

关键词:CIS体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人格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自身随着发展过程的演进,逐步形成的自我组织构建方式,这其中包含归属于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一种具有属于企业本身,并具有独立化、个性化的,与其他企业存在相异处的信念思想和行为准则,彰显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哲学内涵。

1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建立对人性的新假设,关注对人之本性的深刻反映。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平等关系极为重要,符合现代企业中组织与员工的实际生存、工作状态,为优化管理实践、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指引了新方向。进一步清晰辨识管理的本质,关注管理方式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依靠管理人格化、管理平等化、管理民主化等方式,从员工的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潜力与创造力,在客观上使企业拥有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进一步加强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关注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所在正是为了达成企业的群体优势,以往主流的激励理论和方法是采用分散应用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而企业文化则提倡将其过渡到引导每位员工树立企业整体观念,并基于此,进一步打造高绩效的组织团队。进一步透彻分析文化的深层内涵,关注企业组织管理与社会文化的对接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如果不关注社会文化而硬性地圈闭自身,则必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危机。以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为例,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管理与员工的文化需求、与社会文化的大趋势严重失调的结果。

2企业文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呈现“形式大于实质”的状态。企业追逐利润和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以追逐利润和效益为唯一目标,则会严重损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奉献意愿,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并不利于企业自身。轻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只是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停留在公司的理念、使命、愿景等口号的形式表现上。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流于表面,宽泛化与狭隘化现象屡屡出现。尽管目前企业文化管理思想逐步在企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很多企业尚没有真正掌握企业文化的内涵,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将企业管理转变为文化管理便能使管理水平有实质提升,将企业文化误解为“无所不能”的万能良药,且在推进过程中简单、盲目,陷于内容宽泛或立意狭隘的问题中。对企业文化定位失焦,体现为企业文化CIS化。CIS即企业形象战略,从本质上讲并不能完全划归到管理理论,而是一种源起于美学基础的企业形象宣传展示手法。CIS的应用范围与企业文化相比较小,且两者出发点也存在差异。CIS侧重点倾向于对企业形象的包装宣传,包装宣传强调创意与感性,但这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工作落地不实,具象为部门局限化。企业文化并非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在漫长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确立的。目前,很多企业将企业文化形容为“CEO文化”,负责具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专注于围绕CEO的爱好来开展工作,这就导致了该企业的文化影响力仅局限于CEO和该责任部门之间,企业文化落地不实难以避免,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

3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构筑全方位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以更新视角与更高高度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如果想将企业文化打造成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之一,应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打造充实的企业文化内容体系,避免宽泛化、狭隘化,形成从理念到制度、从制度到行为的文化内容体系;②打造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强调推进过程,形成以“设计系统、培训系统、考核系统、改善系统、推广系统”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并设立相应的工作要求、执行标准、运行载体,形成完整闭环,避免企业文化流于CIS化;③将抽象工作实体化,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质量体系标准,并纳入日常的质量体系推进与管理中。将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促使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化。项目化管理思路与推进方式是有效方式之一,推进中要关注3个方面:①从实际出发,项目策划与设计务必与公司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②在项目推进中要高度重视沟通,考虑到项目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呈现出跨专业、跨条线的状态,推进中要建立稳定的沟通载体,完善落实与监督机制;③针对项目要有强绩效约束的管理观念,考核实处、刚性兑现,为全面推进项目化管理打好基础,切忌“假考核、走形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将员工关怀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深入推进员工关怀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关怀体系建设的有效结合要关注以下4点:①建立一个基于战略和文化的重在员工能力与素养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体系,实现以事业凝聚人、以创新吸引人、以爱心团结人、以机制稳定人、以发展激励人;②建立员工关怀实事落地机制,关注了解员工的心声,推进实施以员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实事工程”;③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员工诉求,实施比如基层调研沟通与访谈机制、网络交流与对话等措施,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畅通,问题得到有效反馈与解决;④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总结、提炼、推广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优秀典型,充分发挥模范作用,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助推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目标与行为,形成内外、上下联动的局面。员工是否认同,是否认真践行,这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基础。推动全员参与必须关注以下5点:①组织保障上,建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各单位的执行小组三级组织保障体系,带动员工群体共同参与;②内容上,公司采取统一的行动和措施,强化全体员工对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核心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等的理解与实践;③在考核与评估上,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测评工具,结合实际制订完善的评估体系,并确保相当比例的员工参与,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④大力提倡企业内各子单元推进企业文化亚文化建设,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度和认同度;⑤积极向公司外部利益相关方推介公司的企业文化,争取他们的心理同化和实践认可。只有让员工、客户共同参与进来,才能在实质上构建起涵盖全公司内部与外部、贯穿上下各级,齐思联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单宝.企业管理前沿理论和方法——21世纪企业管理大趋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振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3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1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1.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2 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2.1 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

(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2.2 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

(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

(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2.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2.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2.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2.6 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

参考文献

1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4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存在误区

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他们并非全都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有透彻的了解。以至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建一个财务管理系统就算实现信息化了。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仅涉及大量的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有效人力资源不足

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 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管理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这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是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 运行系统的维护由于自身条件限制, 中小企业很难找到或留住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这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3.服务有限,环境较差

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售后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监机构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开展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二、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强化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信息化意识

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5],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对信息化有正确和足够的重视。要建设好企业的信息化,企业经营者是关键,因此必须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 重视员工基本IT 技能培训培训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这方面,政府要担当主要角色,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2.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应以点带面,找准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突破口

中小企业由于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困难,很难一次性地在所有领域全面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应当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的策略,找准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企业可以对自身的价值链过程进行分析,找到最能实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值的环节,并首先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对该环节提供支持;此外,还可对各种竞争力量进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彩的竞争战略,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支持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改变企业经营方式和吸收新的企业管理理念。

3.利用内部网络、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另外,企业上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网站在现代及未来的资讯社会将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识别标志之一。由于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建立企业门户网站,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而且更有助于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联系、沟通及互动交流。

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重,覆盖面广,工作点多,信息化的真正优势在于集成效益,然而对中小企业来说,这还是数字化远期目标。随着业务规模和运行规范化的发展,必然要过渡到集成阶段。因此,信息化不能搞一蹴而就,它是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同步过程。

参考文献:

[1]吴岩: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和策略.经济师,2005(2)

[2]邬雪芬: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经济师,2002(12)

[3]汪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合肥学院学报,2005(8)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5

关键词:零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兴业态纷纷涌现,零售业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期,零售企业正面临自身变革和科技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巨大挑战,众多中小零售企业陷入永无休止的价格战而不能自拔。在市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受到相当多零售企业管理层重视,认为这是克服同质化竞争,开展差异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然而中小零售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使企业文化的功能大打折扣。

一、中小零售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一)企业文化建设“面子论”

很多零售企业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跟风、赶趟,文化建设就是为了给企业贴上几个标签,搞几个口号,甚至认为办了内部报刊、内部BBS,举办了文体活动,开展了军训,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点缀之物,充其量也只是锦上添花,把企业文化创新看成是一个极为遥远的事情,并没有深挖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等的密切关系,没有注意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留住人才、实现企业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的企业认为别的企业没有的规定就是企业文化的个性,片面解读企业文化的内涵,曲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其实质是视企业文化为空洞的说教,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内容的完整体系,过多地专注于企业文化的表象,而没有在更深层次上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时有夸大文化目标而脱离企业实际的现象,盲目与大企业攀比,誓与大企业争高下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过大,导致没有实际行动,或是虽有实际行动却不能抓住实质,只重视形式和外在活动,而不能形成企业精神力量和共同价值观。

(二)企业文化建设速成论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意识,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倾向,其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积淀过程。但有的中小零售企业老板将企业文化建设当一场运动,搞突击建设,喜欢“短、平、快”,认为提炼几个精神,总结几条经验,在全企业范围内宣讲一下,企业文化就建设好了,把精力都放在了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设计上,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于是,花了几万、几十万的资金请广告公司设计了标识、包装、制服和广告词,从走廊、办公室到商场的墙上四处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标语口号,如“顾客至上、追求卓越”等等,至于这些是否真能真实地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及管理风格,能否真正地起到在全体员工中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具有本企业的特色,却没有人真正去研究分析。结果是缺乏自身的个性,制度和约束的多,但真正落实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雷同化比较严重。

(三)企业文化建设唯利论

大多数中小零售企业都是建立在“家文化”基础之上,具有浓厚的家族特征,企业员工特别是中高层员工基本上是同乡,地域文化相同,思维方式也高度接近,对企业老板的个人素质过分依赖,企业文化受领导者个人意志影响很大,缺乏战略、目光短浅,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忽视消费者利益,对员工重义务轻权利,口口声声“以人为本”,但骨子里雇佣观念挥之不去,不愿为员工提供福利和培训,甚至拒绝办理“三金”等劳动保障,导致士气下降,乃至人才流失。重利润轻社会效益,在提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显得比较浮躁和短视,没有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基业长青。企业的生命在于利润,但企业的价值观却绝不可以建立在功利主义之上,否则极易导致诚信危机和社会形象的沦丧。所谓在商不言商,作为现代零售业主,一定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谛,高瞻远瞩,着眼未来,在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要舍得投入。

二、中小零售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一)中小零售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老板身体力行

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应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中小零售企业的老板掌握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势必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员工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就在形成“老板文化”。老板的一言一行和个人魅力都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老板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河南新乡胖东来百货董事长于东来以个人魅力深刻影响了企业文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捐资500万元,并率员工亲赴灾区赈灾,使员工的奉献和服务精神得以进一步升华,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在社会上树立了勇挑社会责任的新一代商人形象。

我国大多数中小零售企业老板都主要是依靠创业时积累的经验来管理企业,没有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理论,作为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要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建者。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琢磨“企”字的写法很有意味,把“人”拿掉,“企”字就成了“止”。人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零售企业主应认识到人才是不能节省的成本,是一种投入,特别是零售业人才的相对匮乏,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零售巨头沃尔玛成功的最主要一个方面是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尽管沃尔玛雇员成千上万,遍布世界,沃尔玛造就出多位亿万富翁,但时至今日,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仍犹如兄弟姐妹。雇员大多数被称为合伙人,因为他们几乎都拥有公司股份,年底根据股份分红,既是雇员,又是雇主。沃尔玛的口号是零售业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沃尔玛的员工。从沃尔玛“以人为本”战略我们可以看出,员工努力工作也会使自己手中的股票升值,自然就有工作的积极性。或许这种集雇主、雇员双重身份为一身就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值得我国零售业思考。

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这块精致的布的编织者,任何一位员工不恰当的行为都会使漂亮的布上留下瑕疵,甚至使所有工作前功尽弃,中小零售业主应重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时刻为员工着想,通过员工满意达成顾客满意。如果不重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无视员工利益,老板和员工之间只是单纯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那么就不会有真正的企业文化。中小零售企业应通过共同愿景的确立持续不断地鼓励员工在发展自我中达成企业目标,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和谐发展。

(三)中小零售企业文化建设要勇于不断变革

著名管理学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创建,并在动态中实现卓越。在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零售业主要有变革的勇气和魄力,特别是勇于向家族式管理开刀,勇于打破“文化惯性”的阻碍作用。零售企业正面临着业态业种的急剧变化和外资零售巨头的巨大冲击之中,企业文化只有在变革中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但任何改变都存在着转换成本和机会成本,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企业员工改变原有的文化认同意味着变改变既有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甚至价值理念,并且还要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来学习以适应新的企业文化,加之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囿于固有模式对变革怀有的天然抵触情绪等都使得企业文化变革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高远的眼界。

零售企业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作为构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基于其引导、约束、凝聚、激励的强大功能,正日益引起广大中小零售业主重视。中小零售企业要清醒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澄清认识上的误区,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变革创新为动力,全员创建,常抓不懈,使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个性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促进零售业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

参考文献:

1、包晓闻.企业核心经典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顾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M].海南出版社,2001.

企业文化设计策划范文6

关键词:社会责任;煤炭企业;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责任已成为影响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绿色经济、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的不断重视,煤矿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但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社会生产提供清洁的能源,还要积极营建良好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同时努力缔造和维护新的工业文明,为构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一、煤矿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优秀煤矿企业要承载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就必须培育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应当是以体现上述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发展观和经营理念,具体包含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1.思想导向的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员工的行为取决于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只有将安全文化灌输到企业各个层次包括每一名基层职工,从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因此,煤矿企业各级领导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企业党群组织要利用多种形式教育一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家庭最大的幸福”意识,着力引导员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敏锐性与全面性认识,在思想上绷紧安全生产弦,从而促进每一次工作行为、每一个操作行为的规范性。

以安全理念文化为基本点,煤炭企业应逐步塑造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即,从行为上控制和改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以实现作业的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从而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到最低;通过形成常态的制度化安全管理实现零缺陷、零容忍的整体安全系统;通过现金的安全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物态的百分之百稳定运行。

2.客户导向的品质文化

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产品而展开的,而品质作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堪称企业的生命。因此,要实现赢得客户信赖、造福下游生产的社会责任,煤矿企业必须把品质管理同文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将全面质量管理从单纯的生产行为层面升级到系统的企业文化层面,从而在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使企业的品质活动成为全体员工自发、自愿、自律、自省的行为和习惯。

为此,煤炭企业必须狠抓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树立优质企业形象。 注重日常生产中每一个环节、每道工序的管理,全面推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质量标准化建设。注重从煤炭生产源头到加工外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依托严格的检测与规范的管理,形成产品可靠的质量保证。

3.员工导向的真情文化

煤炭开采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应重点把握工作单调、劳动纪律较为严格这两大特征,积极开展实施真情关爱行动,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作用。

首先,从领导者、管理者的自身出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开拓工作思路,把人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和最终目的,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观念上来,把人的价值实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用上的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正确地传输到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去,并取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同。要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各级领导要从办公室中走出来,融入到职工之中,零距离平等相待,推心置腹,靠自身的能力、人格和公正的办事原则来赢得人心,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汇集全力。

煤炭企业要不断推进真情文化和关爱文化建设,建立起广大员工充分认同的文化体系,营造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要利用文化的力量浸润广大员工的思想和心灵,弥补制度化和刚性化管理的不足,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环境导向的绿色文化

环境恶化是地球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节能减排是社会未来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企业负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使命,必须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煤炭企业要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价值体系,将绿色意识贯穿企业各项活动,将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努力提升全员环保意识,积极带领广大员工和利益相关方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求企业的盈利,为打造绿色产业链作出更大贡献。

所以,煤炭企业要明确绿色制度建设的制定、修改和审批的权限和程序等各个细节,确保煤炭企业绿色制度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避免绿色制度的制定为实现企业整体的目标增加负担。

二、煤矿企业文化体系落地策略

1.以制度建设保障文化塑造

煤炭企业要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明确企业文化的实施总体步骤,同时规范管理行为,让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而且,企业文化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上,使员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企业理念的要求。规章制度决定员工的做事方法和规范,如果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规章制度实施起来将更为容易,而且会使企业获得最有力的推广工具。同时建立企业文化考评制度,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奖惩:制定企业文化宣讲推广制度,落实员工的教育、培训及对外宣传工作。只有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2.以组织管理保障文化建设

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领导的力量,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是一种企业文化专门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和工作计划,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与评价考核。此外还要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企业管理,以企业文化来推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如,在制定员工行为规范标准:在对外树立企业形象上,重视与社会各界文化人士的接触与交流。而且,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单独设立使得很多散布于其他部门、但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得到了整合,从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以宣传平台保障文化宣贯

煤炭企业要建立企业文化的宣贯平台,不断推进宣传载体建设,拓展宣传渠道和手段,发挥不同宣传载体的特色,使其相得益彰、增强效果。内部刊物是传播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活跃文化生活、推广建设成果、宣传企业文化成就的精神园地,要不断增强报刊编辑人员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高度及宣贯水平,同时鼓励、发动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宣传稿件的撰写,充分发挥企业报刊在传递企业价值理念中的作用,成为企业传播信息、形成共识、推动工作的主要工具。同时,还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挥内部信息传播网络以及对外企业形象宣传网站的强大功能,使之成为宣传企业价值观、展现员工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平台。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件,综上所述,安全文化、品质文化、真情文化与绿色文化是煤炭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将深深熔铸到公司的竞争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引领公司有效应对挑战,实现未来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跃武.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10).

[2]林济华,张长雷,耿长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建环保型绿色矿山[J].山东冶金,2003(03).

[3]吴海林.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