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1
党的十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五位一体的新文明格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主要的着力点。
我国有着丰富的作物资源,对全球生态环境建设和食品供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由于意识和观念问题,人类活动对作物遗传资源的危害和破坏越来越大,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又使作物资源固有的生态性面临空前挑战。受人口压力和片面追求发展的影响,作物作为资源和其生态性这一矛盾越来越突显,迫切需要建立作物资源的伦理观念,以规范和约束人们背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动机和行为。在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对于作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一)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自然内在价值的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又是它的理论论证中疑惑最多、论证最困难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余谋昌认为,需要把目的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统一起来,从主、客关系统一的角度,进行它的哲学论证 环境正义问题的凸现重新规定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向度,更加重视塑造环境伦理学的实践品格。杨通进将正义的环境(The circumstance of justice) 界定为,正义在其中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由于作物资源是环境的生物要素之一,因此,作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正义的环境。
在高等学校开设伦理学课程,并非要束缚或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要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伦理环境,以保护和促进科技的健康发展。通过伦理课程的教化,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加以必要的规范,实现所期待的科学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叶平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运行在物理世界,还应该和能够运行在生态世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安宁认为,资源利用的伦理问题是基于一定道德价值观念上的人类利用资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归属于意识形态,不但为人们确定了资源利用的目标和价值体系,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些目标和价值的方式和规则,前者属于德性伦理,后者属于规则伦理同。当前,作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缺少德性伦理,同样缺少规则伦理。
荷兰学者Edith T. Lammerts Van Bueren系统阐述了作物育种繁殖中的伦理问题。提出作物完整性及作物权利、作物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概念,并对作物完整性分类。制定了衡量现有研究伦理规范的标准,并以此评估当前作物育种工作,把作物育种置于整体而科学的规划之中。
人类活动常常与自然环境相对立,造成对环境的伤害阴,现代生物技术条件下的育种行为已然打破了进化生物学中的物种隔离,若不把其纳入伦理学加以规范,长此以往则自然无所谓自然,生态无所谓生态。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作物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农作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育种技术,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实现作物良种化和种子的标准化;同时揭不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产量、品质形成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作物学科培养出的毕业生,将来可能从事种植业生产、作物种质资源检验检疫、作物种质资源改良、作物资源管理、生物技术等工作,而这一群体的价值取向或伦理思想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鉴于此,在大学相关学科中开设作物资源伦理课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资源伦理观念,对于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作物资源既有资源属性,又具有环境属性和社会属性,开展关于作物资源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系民生、关发展、利生态。通过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发掘作物资源伦理学的理论内涵,塑造大学生的伦理思想观念,探索大学生人文关怀自然的培育路径,为全国农科类大学开展农业资源伦理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二、农业院校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的建构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点,综合运用生物学、资源经济学、管理学和伦理学理论,构建与农学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建立现代生物技术条件下作物种质运筹管理指标体系、种质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作物的生态性和安全性,主动树立维护作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性选择利于节约并保护作物资源产业结构的心理发生行为、生产行为和科研行为。
以倡导人类和生态互惠互赢为基本理念,使学生们认识到作物资源是一种生态性存在,而生态性是作物资源的存在本性。因此,任何种质资源的改造行为,都需要接受作物生态伦理的约束。在大学生心中构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作物资源的伦理维度,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与现代生物技术认知同步的管理认知是生物技术服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容纳生物技术的基础性前提。
以规范技术主体的伦理自觉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态允许范围内开展种质运筹行为。种质运筹的决策有三个层面: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和环境维度(也叫生态维度)。建立在现代作物资源伦理观基础上的作物种质运筹,提倡对科学技术合理认知,用经济理论博弈效用,靠生态标准论证安全。建立健全行为规范,把有益基因看作是一种资本,分析转基因作物种质效应函数的可能模式和性质,建立起作物种质运筹科学而又具有人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现代生物技术引领下的种质资源改造尽量免于陷入盲目和主观,并同步实现其经济性、科学性、合理性。
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绑缚刻意、适度干预、德和自然、完美存在的伦理思想。
三、作物资源伦理学教学实践效果验证
观念、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相继映射,而它们恰恰又决定于认知。作物资源伦理观念体现着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是当代资源伦理的构成部分。作物资源伦理追求善与正义,关注人类对作物资源的权利与义务,争取资源的代内代际间趋公平分配。课题组曾在部分高校选取研究生和本科生做抽样调查,以追踪他们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并解析出决定其观念的核心因子。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2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得任务,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要能直接为企业所用。
笔者认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掌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管理技能,能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中基层管理问题,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2.1胜任能力的定义及模型
胜任能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与工作或情景相关的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动机、自我概念与个性,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的集合。1973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兰德教授提出了"胜任能力"(competency)理论,并建立了冰山胜任能力模型(见图1),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证了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他认为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可以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这些区别特征后来被称作胜任能力,认为胜任能力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如果把人的整体素质比作冰山,那么水面之上的就是每个人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这部分是易于观察和判断的,并且会对一个人的短期产生较大影响的;而水面之下的部分,则分别是能力,价值观/认知、心态/意识和动机也就是职业素养。水面之下越深,就越难以观察和发觉,从而也会被人们忽视,但是正是水面之下的这些部分会对一个人长远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胜任能力模型是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等因素的整合,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特定工作岗位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2.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200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从业人员的“胜任能力模型”的研究。他们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ONET职位分析问卷和关键事件访谈法,对我国五个城市800多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参调人员与计算机程序员、办公室职员、客户服务人员以及行政支持人员的一线主管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如表1所示,可以从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来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特征。
3 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3
论文摘要: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具有优化教学的多种特性,使得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协作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本文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并针对网络化教学模式建设的一些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方便、省时、异地共享的优点已充分被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网络教学也不例外,远程教学、网络考试、教学资源共享等都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网络教学已经在许多国家被广泛运用;鉴于此,网络化教学模式必将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更有效的辅助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基础课,适用面广,知识点多,对学生日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因此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对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因此研究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及其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提出网络化教学模式,并对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讨。
二、国内外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比较成熟,许多国家都在教学中广泛地应用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文档,课件的在线生成,文档的共享,在线或离线的考试、测验,实时答疑、问题讨论、自动生成题库,分数统计等。目前涌现了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如由British Columbia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WEB CT、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开发的Virtual-U基于WEB的教学工具等。
在国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也在广泛的进行中,如:2007年12月王慧等在辽宁工学报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其中提到了目前人力资源课程教学所存在的缺点,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但是缺乏对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现在,我国的网络速度相对于西方还不是很快,网络覆盖还不完善,缺少在网络课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等。
三、建设与研究的内容
理论基础: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供小于求。首先,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还是高等院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开设,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不多,而真正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就更少了。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多集中于一些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课程建设的网络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有利的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用于计算机操作将有利于教与学,更好的培养“具有基础宽厚、实用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
事实依据:随着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和经济一体化要求,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力资源作为第一竞争要素,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如何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强烈需求。就成为高等院校的最紧迫的要求。为迎合社会的这种要求,许多院校纷纷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由于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技能掌握较弱,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难题。 转贴于
四、建设与研究的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与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过程是:首先是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本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模式与做法;其次典型课例的分析与总结,建立试点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在试点班实施,并找出问题的存在之处并得出解决方案;再次是教育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要旨,不断地摸索出因材施教的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教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最后是网络教学资源的修改完善,参考阅读有关文献,拓宽思路;在以上基本上实现网络平台设计,建立网络化教学软件平台。
网络化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体验,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重心转移;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实现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向教学过程设计转变;网络化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和改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的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从知识学习转变为素质的培养,由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五、建设与研究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适用面广,知识点多,对学生日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般的反映是,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存在的一定的弊端,基本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法,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在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可借助于网络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操作性的能力。网络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憾,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服务。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六、结束语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教育的网络时代即将到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更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实践网络教育的应用形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25号.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隐性课程 开发 隐性课程资源
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他的思想道德水准不成正比。为何会出现德优、智次或智强、德弱的现象呢?学生素质根植的土壤究竟是教科书、课堂和考场呢,还是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教育环境呢?这就引出了隐性课程。
概括地说,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熏陶,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性别角色等都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会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同时,隐性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就在于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和减少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
一、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反思
隐性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带来的对学生影响的广泛性、持久性、深刻性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各个高校为了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也纷纷开始隐性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可从我国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实际来看,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过多地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忽视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我国很多高校至今仍局限地认为开发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就是要建设花园式校园。物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时间、空间尤其是教育经费都有一定的硬性要求。而我国许多高校根本就难以达到这些要求,特别是一些处于边、老、贫地区的高校。因此,我们应当从这种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开阔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对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给与更多地关注。教育经费的投入应当在物质、文化、互动这三个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做出合理的分配。
2.从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上看,我们忽视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这表现在,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来看,我们往往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非正式群体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从文化是否对学生有意识主导的关系来看,我们往往忽视了非主流文化,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时尚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文化与教育生态的关系,学校教育传递文化的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想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传递的文化,那学校传递的文化绝对不能与受教育者周围的亚文化相抵触,否则,这项工作就开展不了。因此,“亚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容忽视。
3.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个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社会学与社会交往的理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初级的关系,即一种比较基本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次级关系,而且在社会交往中,初级关系常常要先于次级关系。对青年人而言,同辈之间的互相学习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把握自己群体本身的规范和价值的要求和特点,理解并认定他们用何种方式及手段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就是说学生群体本身的各种形式的规范,是学生选择和确定他们与教师进行互动方式和规范的重要依据。学生群体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由于他们更多的是自发形成的,具有自己的规范和价值,以及自发产生的领导等因素,在影响本群体与教师关系时具有更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调整、引导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这实际上就是加强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考察我国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上普遍存在忽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实际考虑,使一些隐性课程未能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根据已发现的隐性课程规律对已认识到的隐性教育因素,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按照现代教育原则进行安排和控制,引导其积极功能的发挥,防止和消除其消极功能的出现,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意义重大。
1.教师资源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使命就决定了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拿着教科书去教,而且是用心灵去教书,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自身人格魅力的过程。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师态度、情感、品格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方式很直接,影响的程度很深刻。在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因此高校的教师对自己应当有特定的要求。首先,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的精神。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其次,教师要有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风。高校的教师,更要注重科研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再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的朋友,用自己的心灵感染、教化学生。另外,为了使隐性课程产生积极的教育功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公平、合作、友爱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亚文化”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重视了教风、班风、校风的建设而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引导和利用。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民族文化,我们应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应看到各种文化之间共生、共存的可能性。这里的“民族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意思是指区别西方文化的中华文化传统,第二层意思是指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日益交融,如何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摆在我们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难题,而如何开发隐性课程资源,营造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是我们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另外,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处于老、边、山、穷地区,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条件性课程资源极为稀缺。如何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课程资源,来培养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情感,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激起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转化为行动,积极投入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也是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高度快捷便利,还有大学生喜欢新鲜、流行、时尚等特点使得各种时尚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接触密切。显然,作为高校的隐性教育,如果对各种时尚文化采取一种完全否定、拒绝或不理睬的态度肯定是不明智的。时尚文化由于其过于庞杂,固然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时尚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和利用时尚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开发时尚文化的隐性课程资源,通过一种更能激起大学生激情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3.加强生生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互动层面隐性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把大学生的教育放在一个“情”字上。以情感人,以境化人,从而实现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生生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谐、友爱的同学关系可以使大学生在遭遇学习、就业等各种生活问题时能够从周围的同伴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挫折的能力,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当复杂的。现在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时的伦理道德是模糊的、待定的。根据同喻文化的理论,同伴之间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大的。因此,开发生生互动隐性课程,在同学们之间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生生互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考虑:(1)鼓励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谊活动。(2)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性学习或成立研究课题的合作小组。(3)积极开展一些有一定对抗性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荣誉感来凝聚成员之间的情谊。
由上可见,隐性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隐性课程在校园里是持续不断的、无所不在的,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就应大力加强高校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郭彩琴,张岩.浅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90-03
一、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嵌入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教学形式。具体而言,嵌入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一方面,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出发点,将实际工作内容、程序嵌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常规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动手实践,用实践强化理论,深化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强其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运用反哺理论,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到实践操作中以指导实践,学生在实训中不是一味听从摆布、盲目跟风,而是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换言之,嵌入式教学强调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内容,专业实践中嵌入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集于一身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嵌入式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创新”调查问卷旨在了解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的现状,从不同专业课程的相关性、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角度设计问题,着重于揭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和相互渗透性,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展开提供参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进一步融合。
本次问卷调查以武汉市部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学生为主,历时1.5个月,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90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为95.89%。
由图2-1可知,针对是否有必要了解本门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98%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剩余2%的被调查者则表示对本门课程与后续专业课之间关系的了解可有可无。总体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与后续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解存在较大的需求。因此,设计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图谱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途径,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需要学习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得学生在学习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融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即利用现有专业知识为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做出良好铺垫。
由图2-2所示,当不同专业课老师对同一知识点所讲述的内容不一致时,约94%的学生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厌烦或听得费解。不同专业课老师对同一知识点内容的不同讲述,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迷惑与困扰,难以合理、准确的运用;与此同时,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不断被重复,并且重复内容有异,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厌烦或不解。实质上,各专业课老师均是从本专业课的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出发角度不同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不同专业课老师之间应该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对不同课程中同一知识点的讲解不仅要注重本课程理论需要,更要强调在保证不同专业课程中同一知识点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专业课老师对其讲述形式和讲述重点适时而变。
图2-3显示,关于对自身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楚的调查,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或非常不清楚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的逻辑关系,35%的人认为基本清楚,仅有2%和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其中,“基本清楚”的人中部分存在概念模糊、摇摆不定的倾向。由此而言,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其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所有专业课程未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各专业课程老师难以从整体层面对所有专业课程知识的逻辑关系展开全局性讲解;其二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而是孤立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导致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形成零散型记忆。因此,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是提升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点逻辑关系理解水平的关键。
图2-4显示了关于教学方式倾向性的调查结果,选择实践环节的被调查者达到37%,选择单位实习、案例讨论和企业人士授课的人数趋于一致。此外,课堂游戏与综合题库的支持度较低,而选择其他方式的学生仅有3%。据此得出,学生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其直接原因是目前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容易出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学生更加渴求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企业人士授课对在校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和对知识不同视角的理解都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单位实习搭建起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桥梁,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方向;案例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已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之,教学方式的选择在遵循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基于学生需求使之丰富化,尽量采取更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方式。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结论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图谱对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根据调查结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广度与深度均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相关性的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图谱的角度出发,有助于发挥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具体而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同专业课程老师基于本课程需要对同一知识点的讲解不一致,导致学生不清楚自身不同课程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图谱较为详尽地呈现出不同专业课程及其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能够帮助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形成一种整体框架,在微观层面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整体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2.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嵌入。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必要的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和实习等活动的要求较高。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与理解仅限于课本知识,难以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将理论嵌入实践和实践反嵌入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嵌入讲求的是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嵌入实践环节,同时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使得专业理论知识和时间、实训环节高度融入,避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
3.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边学边用、边用边学”。长期以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从而忽略专业实践和职业道德情操的培育,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虽然近年来高校教育试图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比重,但由于师资乏力、实习实训设备不足、教材雷同老套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么是纯理论教学,要么是先理论,后象征性实践一下,出现人力资源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后果。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成为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4.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嵌入式”人才。所谓“嵌入式”人才,是指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高度融合在一起,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传统的“教材+课件+作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鉴于此,嵌入式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尝试性地解决各种各样实践问题,同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最终通过不断地自我摸索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职责的认识以及职业道德情操在无形中都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仁峰.“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34-38.
[2]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3):135-137.
[3]王帮军,徐云龙.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67-71.
[4]杨光松,严嘉瑛.团队学习模式在嵌入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教论坛,2011,(4):34-35.
[5]韩静,宋卫华.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3):125-127.
[6]刘太安,杜春玲.嵌入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160.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高低。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适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无法转变为教育成果。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较详细的规定。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怎样开发与利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探索
1.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实现“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思想品德课的性质、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都集中体现在教材中,优化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一方面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方法途径。学生在学习教材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教材相比照,从而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促进自己的自省反思和发展进步。教学中,应该依据现有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用好教材中的思想观点、名人名言等;利用好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来自生活的报告、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利用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程标准的目标。优化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还要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材资源。新课程教学的“知识结构化、内容问题化、活动经验化、事例生活化”理念要求用“乡土实例”、“时政资料”等充实教材:关注时政热点、新闻、影视、文艺、广告作品等媒体资源;’加强政治教材知识之间以及政治教材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运用生活经验、生活故事、,民俗文化等,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
2.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习发展的拓展延伸。课堂教学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阵地,课程资源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回答问题时“异想天开”的提法等,都能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感悟和社会实践合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可作如下尝试:首先,通过问题情景设计开发动态课程资源,教师创设充满趣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问题情景,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材与生活对接,学生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取人文思想,使课程资源得以利用和转化。再次,使学习方式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教师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合作和自主学习,诱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视野。最后,在师生互动中生成课程资源。许多课程资源是在“互动教学”、“情感交流”中生成的,在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所蕴涵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地予以表现出来。
3.开发利用人文资源,彰显“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任何课程首先是关于人的课程,思想品德也不例外。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在课程资源中处于重要地位,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是新教学智慧创造的主体。新课程思想品德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人的本质关系有助于推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好教学中人的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合理的开发利用好人文资源。首先,开发与利用教师资源,政治教师本身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知识储备、经验和专业技能、人格魅力等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优秀的政治教师就是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其次,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学生本身不仅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且更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之一和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经验、兴趣、认知结构、社会阅历、知识状况、思想意识、身心发展、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可开发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