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阅读;课堂教学

一、创建愉悦的教学氛围

1.转变师生关系

根据新课改的实施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要学习如何与学生做朋友,积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2.创新组织形式

我们使用的是同一本教材,教的也是同样的内容,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成绩差,有的爱学,有的厌学,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老师没有做好教学组织工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并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天游峰的扫路人》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提出一个问题:如天游峰扫路人的工作究竟累不累?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方支持不累,另一方支持很累,再让学生阅读全文,在文章中去找答案,然后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积极地参加讨论。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不仅发挥了想象,还锻炼了语言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实行自由和开放的教学形式

1.加强多向性信息交流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保证师生之间能平等和谐地相处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我们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各种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实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通过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过程中,除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外,还应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信息技术能有效获得比书本更多的知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最新鲜、最有效的阅读信息,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应注意资源信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要为学生提供容易被吸收、积累的阅读资源,因此,教师要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知识含量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资源,将信息资源与课本内容、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坚持学习,敢于学习。

三、阅读教学的根本内涵

1.语感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阅读训练能促进学生语感的提高。阅读教学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如何写,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积累语句,书写经验,并受到阅读材料的熏陶,增强语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材料,以此来进行语感培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强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而诵读与语感的培养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的作用。要提高语感,就应积极加强诵读教学。

2.思维

思维是人类理解知识、丰富情感的基本条件,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因为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思维和语言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积极发掘教材中与思维培养有关的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新课改比较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不管是老师提问,还是学生解答,都与思维的培养相关。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

总之,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很多,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应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要讲究点策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地、有效地、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朱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方法[J].新课程:教师,2010(2).

[2]黄乐静.信息技术为课堂推波助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0(1).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2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采用了江苏溧阳实验小学推行的“直接拼音法”。

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

然后教师可以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

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 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 阅读

一、我国小学语文中的语感和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语感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把握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过内化、吸收、存储,形成语感。语感教学主要运用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切己体察法等方法,教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内容及形式的美,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在特定的言语情境中“参与”言语活动,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中体察语一言的意蕴,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组织、启发,引学学生感受课文的语占,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言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和阅读活动双向互动关系分析

语感的培养是主体由自发到自觉再到自动的长期的建构过程。语感培养是教师通过组织各种言语活动使学生形成敏锐、深刻,个性化的言语感悟的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语感培养中,教师常用的言语活动包括朗读,表演,演讲,辩论等。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不仅可视,还琅琅上口。朗读,不但能使学生读懂语言表面意义而且还能实现视觉语感向动觉语感及听觉语感的转化。朗读是有声阅读的一种形式。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其理解作品潜在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体会语体风格,形成语流意识。默读是无声阅读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默读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卜旨和文章的仓作规律,还可以为其下一步的习作打一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有利于阅读活动中朗读和默读效能的发挥。我们知道,在阅读活动中,做读书笔记显得很重要。读书笔记有摘录式、提要式和心得式等几种。摘录式是把课内外重点词句、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这种方式适合中年级小学生使用以利其积累资料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提要式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小结文章,把有关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心得式是在读完书之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这两者适合高年级小学生使用以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增强自身的语感。在阅读活动中,往往拥有良好语感的学生可以调动过去已有知识和经验,在联想和想象的参与下,产生新的感受和理解,最终将书面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内化到自我言语结构中。可见,阅读活动能促进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效能的转化。我们认为,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有利于阅读活动中朗读和默读效能的发挥,而阅读活动也能促进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效能的转化,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

三、语感培养和阅读活动双向互动辩证关系

语感培养与阅读活动双向互动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感培养与阅读活动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我们从哲学角度看,矛后的普遍性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普遍存在:二是指同类事物往往有一些相同的性质,即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二是指同一事物中矛后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的特点,即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理论告诉我们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这个过程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又是由一般到个别,由共性到个性的过程。就语感培养与阅读活动而言,阅读者在阅读活动时,如果拥有良好的语感就可以迅速将书面语占内化到自身言语结构之中。这正是矛盾统一,互为表里的具体表现。

第二,语感培养与阅读活动具有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我们从哲学角度看,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在这里,本质变现象也可以理解成本质表现为现象。就语感培养与阅读活动而言,学生如果拥有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其阅读效率,而有效地阅读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进一步促进其良好语感的形成。这正是互为表里,相互转化的具体表现。

四、结束语

对小学语文阅读与语感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如上所述,语感影响阅读速度与水平,制约对言语的理解与表达水平。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语感是进一步阅读的推动力。良好的语感可以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而丰富的阅读经验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两者存在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我们提出促进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的相关对策与建议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强化,广泛阅读—语感深化,对比阅读—语感敏化,阅读汇报—语感美化,阅读评价”是语感促进阅读的可用模式。与之相对应的课型有低年级的读物介绍课,中年级的阅读欣赏课,高年级的阅读汇报课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期待,调动语感—阅读感悟,培育语感—阅读拓展,丰富语感”是阅读提高语感的适用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环节有:情境激趣,导入阅读;读通全文,整体阅读;读写结合,个性阅读;自主感知,拓展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的评价应重视形成性评价,提倡教师采用评语式描述、资料式记录等方式来收集互动过程和结果方面的资料。故事激趣、表演再现、朗读赏析,课堂辩论等组织形式,幻灯播放、实物投影、网页浏览等现代教学手段,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促进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力.简论语感及语感教学[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1):22-23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基本的一项。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强调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阅读教学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但有的教师未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新增内容,使得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待解决。如何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开辟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呢?

一、充分阅读,感悟文本

阅读的中心环节是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语文阅读目的在于学习语文,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因此,阅读教学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诵读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感悟文本。如果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前提下,让学生复述课文,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阅读。阅读教学要先读后教,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感悟、去思考。学生能自主阅读理解的地方,教师不必多讲,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如教学《小巷深处》时,可以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诵读全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再让学生为课文拟一个副标题去读文本;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再读文本;最后让学生细读、精读文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训练复述、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二、个性阅读,体现人文色彩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验品味,在读中培养语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个体的素养、文化差异会作用于阅读过程,他们的阅读感受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任何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自身的感受。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评价者,如果一味地按照参考答案来评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过程,不能只看重结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筛选信息、思考、表达,经历的这个过程其实最重要,而结论对错无关紧要。其次,要善于激励学生。激励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最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学生看问题可能会出现片面化、偏激化,但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如果静止地看学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自主阅读,培养创新精神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学生作为一个阅读者,他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主阅读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知,自己分析,自己思考,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掌握知识。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感悟的空间,激励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积极发问,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地读转变为主动地读。其次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的自主阅读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开始阅读时往往不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经历与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思路,弄明白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再结合文本特点进行阅读理解活动。比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后有的学生发问:小说的主人公不是书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它是以‘我’的口吻写的;于勒是不是真成了百万富翁?于勒做得也不够好,他欺骗家人;菲利普夫妇是不是真沾了他的光呢?等,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给以具体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逐层剖开文章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指导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会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强化朗读。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最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诵读中能获取语文知识与技能,感悟语言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粗读与精读、快读与慢读相结合。知识是无穷尽的,面对知识的海洋,必须采取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的方式。略读是筛选有用的信息,精读是对重要信息中的精彩句子、段落等进行揣摩、鉴赏。最后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知识。阅读要注重眼、手、口、心并用,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仅仅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阅读效率的提升,更需要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坚持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扩充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推荐一定范围的书让学生阅读,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课外阅读效果的检验,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给同学们讲述课外阅读的体验,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也可以开展小组读书竞赛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内涵,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根据不同课文进行阅读指导,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读、细细品,组织训练,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阅读语文,陶冶情操。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学到渗透着这种思想感情的作者所特有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培养阅读能力,从而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想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教法呆板,教得反味,教了不管用;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学得厌烦,学了也不会用。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2.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许多教师阅读教学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的字词句段篇章。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气氛的热闹和花样,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以为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课文内容的描写,教学中淡化了阅读,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形式表演,以议代读,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代读。有些教师就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由于老师的全面讲解,学生渐渐养成了依赖的心理,缺少了主动的参与精神,这都是教学方法陈旧造成的结果。

3.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

不少一线教师不能虚心地、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实践中挖掘教材的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指导性,不能用足用好一切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发现教材的不足和局限性,不能进一步完善它、丰富它。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往往不善于发现问题,不能通过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地领悟教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正确把握各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目前小学阅读教学普遍存在耗时低效的状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或越位或不到位,造成阅读教学的盲点。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阅读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达成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为学生精心设置训练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

2.深入挖掘教材,实施有效阅读教学

书海浩瀚无边,教材中所选的文章,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却是每个单元阅读主题的典范,是学生今后能读好更多书的基石。我们教师作为文本的先行探路者,一定要沉入文本语言的深处,以学生的终身阅读为计,既要读书,又要得法,真正做到读与法的结合,这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所以说,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

3.重视学生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写入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性看,培养语文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选择地利用多媒体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说,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体化。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手段也不都是落后的。我们经常使用的、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好像不多见的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是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25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占有的课时最多,耗费的精力最大,学生感到最难,而且其效果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阅读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激活阅读兴趣,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一位好的英语教师应不断地创新,始终让学生感到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艺术性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方法有二:

1. 形象化教学。在故事性的文章中,对人和事物的形象都有一定的描写,教学可以从这一点逐步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爱憎,把握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提高活用能力。

2. 情节化教学。故事是由情节发展的链条组成的,形象的完整也离不开情节的联系,情节化教学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意识里更为丰满,印象更为深刻。相对应地,语言也把握得更牢。

二、加强学生练好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使之的习惯。英语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授之以法,还要让学生反复运用这些方法去读去写,使这些方法成为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用之无穷”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诸如: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背诵生词和精彩段落的习惯,良好的阅读心理习惯等。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开发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智力。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很多,包括精读、略读、速读、查阅参考资料,使用工具书,正确处理注释,思考练习的方法,阅读时边读边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准确理解读物的内容和形式,把握文章中心和实质的方法等。我们根据语言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的规律,提出并实施了浏览式、细读式、讨论式三个步骤进行阅读训练的方法。

1. 浏览式。即粗知梗概,注重速度。新课标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一方面,这是信息化社会对外语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阅读速度的提高体现了对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因此,我们提出阅读第一步先浏览。在浏览中遇到生词靠猜测来解决,读完后马上做阅读理解题。

2. 细读式。即寻根究底,细嚼慢咽。在浏览文章时,学生会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这时就需要对文章进行细读。细读过程中,借用工具书解决生词,对于半懂不懂的句子要反复琢磨。理解了整篇文章,再对照答案细细琢磨阅读理解题。通过细读文章,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 讨论式。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新发现,可以取长补短。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讲解个别语言点。这样的讨论宜多开展,它是对阅读的升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导读,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师生相互作用。总之,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升学压力下,许多学科的题海战术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仅凭课内阅读训练是不行的。因榭瓮庠亩量梢岳笫右埃使学生接触到许多课本所没有的知识。从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很强的学生身上不难看出,他们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

四、加大学生语言输入量,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学会英语的前提是多听英语,多读英语,通过多听多读这两个渠道,由浅入深地向大脑输入可理解的英语材料,保证英语语言材料在大脑中的逐步积累。另外,在所有的语言综合学习系统中,朗读、背诵可以积累足够的词汇量,熟悉词的用法、词的搭配等,逐步形成语感,语感一旦形成,终生不忘。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