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1
关键词:温室效应 危害 对策
Global warming
Yang Lili
(Sh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Abstract:Nowadays, the global warming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issue of greenhouse effect has become the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of the harm and the countermeasure, in this, we discuss together.
Key words: greenhouse effect countermeasure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灭森林,使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25%。如果按目前CO2浓度的增加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CO2含量将增加一倍。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那时全球平均气温会比现在上升1.0~3.5℃,这将引起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从而淹没大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可能引起其他一系列严重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重视这种状况及其危害后果,共同商讨削减CO2排放量的问题。
一、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并不是大气中的每种气体都会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波长的长波辐射,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这个区段被称为“盲区”。地球主要通过这个盲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我们所说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盲区即能返回宇宙空间的70%的热量的数值下降,使留下的余热增多而使地球变暖的情况。
CO2等温室气体虽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但它们在大气中的数量却极少。应当说明,CO2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比CO2小得多,有的要小好几个量级,但它们的温室效应作用却比CO2强得多,它们对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根据IPCC第二次《报告》,都只比CO2低一个量级。这是值得注意的。
三、温室效应的危害
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的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会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人们社会在医疗上所支付的金钱将越来越多,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癌症,将越来越普及;卒死,将会越来越普遍。再多的钱,再好的医生,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我们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会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会带来许多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一定会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都是由冰山融水组成的。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有一个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一个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一个过滤过程。这整个的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的平衡保障。而现在全球变暖使得冰山上的冰雪积累的速度远没有融化的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经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的食物消失,将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温度的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昆虫们提前苏醒,因为没有了天敌,将会肆无忌惮地吃掉大片森林和庄稼。没有了森林,等于无形当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庄稼,就等于人类没有了食物;而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链彻底崩溃的前兆。没有了蜜蜂帮助传播花粉,植物将无法繁殖。也就是说,庄稼无法繁殖,无法结果,人类将没有食物。全球人类将面临食物短缺,为争夺食物而引发的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而供我们争夺的食物,也将越来越少。
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随时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我说24小时,就是说即使在夜间也会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最恐怖的结果是由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海啸等海洋性灾难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所带来的次生灾难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当海洋性灾难达到一个最高点时,也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点时,部分地壳被海洋所撼动,造成地震,而部分地壳附近的火山被引发,连锁反应,来带更大的地震,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所产生的数万吨上千摄式度的火山灰,所到之处,便是火海,即使没有点燃的,也被压扁。世界上近八成的人口将在这次火山爆发中消失。待火山平静下来,大量冷却的火山灰掩盖天空,将有至少长达两年之久的黑暗生活笼罩整个世界。没有阳光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粮食。
四、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第一,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火灾,限制森林砍伐,植树造林。若种植3亿棵树来吸收二氧化碳,可赢得三四十年时间来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种植热带木质坚硬的树,不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且还可以减少森林砍伐、物种灭绝、表土层侵蚀和水旱灾害。
第二,限制向大气层排放氟氯化碳、甲烷、臭氧、氮氧化物、氯化物等强烈的温室效应气体。禁止在电冰箱、空调器和气溶胶中使用含氯氟烃这种最强烈的温室效应气体,可减少温室效应20%。
第三、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机动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减少其排放量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第四,其它一切有益措施,如筹集资金,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政策法规,限制人口增长速度,推广无害化工产品和新技术等等。
参考文献: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2
[题目]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其能量密度是天然气的2~5倍;“可燃冰”清洁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弃物。
1 探究可燃冰的结构
“可燃冰”有三种结构, 如图1所示, 分别是结构Ⅰ、结构Ⅱ和结构H。
[问题1]试根据题意,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式:
[问题2]结构H型“可燃冰”是由34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单晶,其中4种不同的空隙中:假定3个空隙各囚禁1个CH4,2个空隙各囚禁1个C2H6,1个空隙囚禁C4H10,其余空隙中为空的。77.8 g这种结构的“可燃冰”中的气体全部释放出来,完全燃烧后可产生的热量为_____kJ。
(已知燃烧热:CH4:-890 kJ・mol-1;C2H6:-1190 kJ・mol-1;C4H10:-2900 kJ・mol-1)
2 探究可燃冰的形成
[问题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可燃性气体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它是由埋在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将有可能成为新能源
B.“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C.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是一种稳定的物质
D.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3 探究可燃冰的开采
[问题4]我国已与德国合作,在近期启动钻探“可燃冰”的实物样品的工作,实现“可燃冰”钻探零的突破。“可燃冰”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列是有关“可燃冰”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可以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C.“可燃冰”蕴藏量极为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可减少能源的紧缺情况
D.可燃冰”在开采中如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进入大气层,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
[命题意图]
试题以能源情境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处理题给信息形成结论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化学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试题构建源于教材、适当综合、推陈出新。考生只要迅速查找到课本中与之相似的知识点,理解命题者的意图,适时迁移,就能很好地完成答题要求。
“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把涉及生产、生活、科技等知识作为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此,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教育功能。
[试题点评]
能源是制约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开发新能源是各国大力研究的课题,新能源主要包括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最高是20 ℃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不需太大。0 ℃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所以,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和深海底层。
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不管用哪种方法开采,都必须保证甲烷水合物中的CH4不逸到大气中,否则,将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
“可燃冰”有望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之一。但是,它也会带给人类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才会真正造福人类。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需要小心对待这柄“双刃剑”。
[解题思路]
本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基于化学基本知识但又不失灵活性, 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理念和高考命题特点。
(1)由结构Ⅰ型可燃冰的有关说明可知,结构Ⅰ中水的总分子数为:46+2=48个,甲烷分子为6个。N(CH4)∶N(H2O)=6∶48=1∶8, 结构Ⅰ的化学式为CH4・8H2O; 同理,结构Ⅱ的化学式为C2H6・7H2O。
(2)结构H型可燃冰中有3个CH4,2个C2H6,1个C4H10,34个H2O。故其化学式可写成3CH4・2C2H6・C4H10・34H2O,摩尔质量为778 g・mol-1,77.8 g结构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产生的热量为0.3 mol×890 kJ・mol-1+0.2 mol×1190 kJ・mol-1+0.1 mol×2900 kJ・mol-1=795 kJ。
(3)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之一。A项正确;水的组成元素是H和O,而可燃冰的组成元素是C、H、O,根据元素守恒,B项错误;可燃冰是在高温、低压下形成的,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可挥发成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故C项错误;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所以D项正确。
(4)可燃冰燃烧是因为在减压或升温后它会释放出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不是水的燃烧,A项错误;由题已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根据CH4和CO2的摩尔质量比较,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还是前者大,B项正确;可燃冰蕴藏量极为丰富,是天然气能量密度的2~5倍,燃烧后几乎不产生除CO2外的任何废弃物。如合理开发利用,可减少能源的紧缺情况,C项正确;可燃冰在开采中如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进入大气层,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所以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D项正确。
[答案]
1. CH4・8H2OC2H6・7H2O
2. 795
3. B、C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3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影响;对策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可以说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全球生产力和经济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了环境,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出现,温室效应的不断累积,最终引起了全球气候的明显变暖。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过去的50年例,全球的气温每年平均上升0.15℃,按照此趋势,预计到2050年全球气温还将再上升1.5℃到4.5℃,这所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视。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以消极的、负面的为主,可以直接被视作危害,从长远来看甚至直接阻碍到了人类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分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其中以人为因素为主,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指的是单纯的自然活动、自然变化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的成千上万年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气候发生过反复变化。就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来看,自然因素分两个方面,第一是大气上界辐射的变化,第二是太阳活动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自然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气候,不过从实际的研究情况来看,这种影响虽然存在,但是非常微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致使全球气候如此明显的变暖,因此其并非主要因素[1]。
(二)人为因素
当前,人为因素是大多数人公认的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其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温室气体排放。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也随之增长,例如有研究显示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较早期相比增加了30%,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气候温度的升高,同时也导致了海平面的升高。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寿命可以达到200年,在这期间二氧化碳会不断的累计,所以温室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越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是热排放。在纯自然的环境条件之下,大气中的热量收支是保持基本平衡的,但人类的很多活动却增加了热的排放,打破了这一平衡,例如生产和生活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热,都直接被排放进了大气,长时间积累便会引起气候温度的升高[2];第三是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气候调节控制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气候的异常变化,但遗憾的是人类的活动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废水、废物、废气的大量排放,植被的锐减,能源的过度开采等等,都严重的超过了自然的负荷,降低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气候调节控制能力,最终在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全球气候明显变暖。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一)对降雨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得水分蒸发量增加、蒸发速度加快,这会进而增加全球的平均降雨量。尤其是在中纬度地区,降雨量的增加会更为明显,不过其他的一些地方却可能出现降雨量减少的情况。而且即使是在降雨量增加的地方,其土壤中的水分可能反而会更少,夏季变得更为干燥,两极化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会上升。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还会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致使其失去原有的平衡,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食物链、生物链,其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某地的温度升高,候鸟迁徙的时间延迟,另一地便可能出现虫灾泛滥的情况。
(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生产就是“看天吃饭”,全球气候的变暖,势必会对农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必须的,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却改变了降水格局和水循环,部分地方会因此而出现干旱、洪涝两极的境况,导致农业生产的减产。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如果某地本来干旱,降雨量增加的话,则可以提高其农业生产产量,再者就是对一部分喜湿热的农作物而言,气候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其生长[3]。
(四)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这一点也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温度的升高,使得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如钩蟲病、血吸虫病、淋巴腺丝虫病以及疟疾等,患病人数增多,甚至不少人会因此而死亡。而且一些原本只在热带地区才会发生的疾病,可能逐渐向中纬地区蔓延,所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五)对物种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得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动物和植物逐渐消亡、灭绝,当然也有可能一些新的物种因此被发现,但是从整体上来讲,这会打破物种间的链条和平衡。
三、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推广
减少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方向,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策略。石油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石油产量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是直线上升的。面对能源安全问题和国际和平,我们必须考虑到要尽早逐步地从依靠化石能源这种经济体制转化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新的体制:其一是大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使用节能冰箱、节能空调、高效能汽车;其二是生产使用过程中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三推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加强植树造林
在陆地中,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其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通过研究调查能够发现,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储碳量达到了2.48万亿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储碳量达到了1.15万亿吨,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存储更多的碳,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更多的氧气。也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是山于二氧化碳等一些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的,而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植树造林是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很好的缓解气候变化,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森林间接减排的手段运用了进去[4]。
(三)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此外,还应当面向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和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危害甚大。必须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和关注,严肃对待此问题,积极采取相关对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全球气候条件,从而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郁乐.变化世界中的全球变暖及其治理困境——巴黎气候会议之后的气候治理逻辑[J].思想战线,2017,(03):160-166.
[2]杜一博,张强.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干旱气象,2017,(02):199-207.
[3]孙萌萌,江晓原.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气候科学的政治建构——以20世纪冰期预测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77-87.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4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可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同时还可通过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七节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所以,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环境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例如:在谈到三峡工程建设时,学生分别扮演各方角色,如: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工程建设地居民等。召开意见听取会,让他们阐述对该工程的看法;政府官员的角色阐述该工程建设的目的;经济学家的角色阐述该工程的收益情况;环境学家的角色阐述这项工程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工程对周围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工程对诸如森林砍伐、耕地侵占等自然环境破坏的后果,工程建设后会产生什么新的环境问题等,并提出避免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当地居民的角色阐述工程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各方发表了意见以后,作为政府官员的角色再提出建设方案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以仲裁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兴建三峡工程的环境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允许让学生继续以自己的角色立场提出异议,由教师回答。总结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听取和接受不同领域人士的看法,使他们对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看法达成一致的共识,从而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5
一、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和宣传教育的。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主题。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学好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跨世纪的首要问题。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如酸雨肆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联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水土流失等课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植树活动,开展到郊区野外捡垃圾活动,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参与一些环保活动。
二、环境变化带来的后果
当前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以及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多发。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对学生讲解“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动力,激发健康的地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和污染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将来沿海低平原与城市会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而消失。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责无旁贷。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不使学生被动地、盲目地学习地理课程,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多动脑筋,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对身边的事物多看、多读、多动手,增加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在教学“人类活动对当前地球的影响”一课时,学生对“现代汽车尾气”、“工业、农业用煤带来的后果”进行讨论得出:由于尾气和燃烧的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以后,传递到大气层,进而使全球气温变暖。在教学“酸雨的形成”一课时,我们认识到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硫化物和雨混在一起落在地上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水质酸化,鱼虾大量死亡,农业歉收,污染环境……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是指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巨大,尤其是很多老人和小孩因此丧失生命。温室效应产生的有害气体会诱发哮喘病,还会引发其他许多疾病。温室效应还导致多地干旱、洪水泛滥,粮食歉收,对工农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部分地区为了眼前的利益,对森林盲目砍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据报道,贵州某些地区土壤渐渐变薄,形成石山,土地基本不产粮食,农民口粮缺少,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教学“世界的人口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人口已超过70亿,每个人都要吃饭、饮水、穿衣,如果资源缺失,这是一个多大的难题啊!接着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这也让学生明确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对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环境保护的几种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人类频繁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出应对策略。首先是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改变“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国政府已规定对天然林、原始森林严禁采伐。过度砍伐,不仅破坏植被,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难。其次是大力整治工厂废气污染,制定废气排放标准。工厂废气污染是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已对各类环境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某些违规和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所以,加强执法,有法可依,成为环境问题整治的一道屏障。再次是要保护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最后还要落实行动,比如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全世界淡水仅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三,其中三分之二以冰的形式存在,可见现在世界上的淡水资源有多么贫乏和珍贵!“假如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那么就是我们的眼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范文6
南美大国巴西最近宣布要在4年内完成“北部高速公路计划”,以方便搞南北“串连”。不过这条名为“BR-163”的超级公路贯穿亚马逊热带雨林,修筑过程必须铲平林木,各国因而纷纷“说三道四”。公路建设本属巴西的四个现代化,但既涉及环境议题,在这全球化时代,便不得独善其身。
巴西对外债台高筑,可内部农畜业发展蓬勃,大量制成品外销欧亚。然而巴西交通落后,道路崎岖,堪与中国西部开发前的某些道路相“辉映”――例如由北方的亚马逊港口驶往中部大城市库亚巴,区区1800公里,就得耗掉两个星期。“北部高速公路”正是为盛产大豆和牛肉的马托格罗索地区铺设,完工之时,产物的运输时间和成本都会减半。所以“BR-163'’不只是蔬菜肉类运输的小农快捷之道,也被视为巴西富强之路。
可惜这条路不能绕过“外国势力”而自力更生。雨林内有多少雀鸟品种、树木茂密与否、生态环境是否优美,原来都是巴西国情。然而亚马逊丛林广阔,光合作用令它升华为全球氧气输出工厂,在国际环保组织促销下,各国都深信保存这“世界之肺”,是对抗全球变暧的秘方。且数十年来,l/7的亚马逊丛林已被“愚公移山”移掉,树林面积逐年递减,二氧化碳被国际社会揶揄为“巴西国产”。巴西农民开辟公路、烧毁丛林、深入雨林开垦探险,都成厂巴西政府的“罪行”。
《经济学家》杂志“建议”通过市场经济提供诱因.鼓励巴西人民减少砍伐森林,促使欧美强国投资,协助巴西改进环保。但市场主导的环保措施都有其缺陷。例如“污染许可证”,都由厂商垄断的许可证市场(包括黑市在内)操作。政府管理排碳量则成效更差:美国作为最大污染国,至今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今年的哥本哈根环保会议,更把所有以减少排碳量为目标的“政策”评为劣等。第三世界的反诘只剩下如此迷思:究竟环保是否真的那么迫切?
牛津大学经济学者威尔弗雷德・贝克曼在其著作《小即愚蠢》中认为,因环保之名压制经济增长,乃愚不可及。他提出大量数据,说明因发展经济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未必会导致全球变暖:例如温室效应虽然令温度上升,但同时也加速海水蒸发,形成“反馈现象”;又如工业生产除了排放二氧化碳,也会顺道释放硫酸,产生冷却效果……计算种种因素,科学家预订在70年后,温度的升幅上限不会超过两摄氏度,而这被认为对农业活动有利无害。 一个月前,英国科学家证实太阳近年不断发放异常高的热量,认为这才是温度上升的主因。贝克曼强调,以现今的科技水平,人类还未能解释全球变暖现象,认为虚耗大量资源搞环保是药石乱投,到头来可能一事无成,第三世界贫民却成为最大受害人。所以学者认为环保主义只是但求心安的预防行动,以“不理性”相称,这就是著名的经济学“预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