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网络营销;问题;趋势;策略
一、中国网络营销现状与其存在的问题
1.网络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建立网站、平台推广、博客营销、邮件营销、网站广告营销、QQ营销、微博营销、人际关系营销。”虽然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在不断的发展,但在技术、管理模式、人才等问题上受到了局限,使其在网络营销上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是很多企业作为网络营销的首选渠道。
2.部分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网络推广,一些企业根本没有网络推广的意识,网络推广是网络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推广决定了企业网站的知名度,也决定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所以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网络推广,使得用户与潜在用户无法了解到企业的网站,如果企业网站长时间的处在访问量低水平的情况下,网站上的信息在传播上会受到局限。同时部分小企业不清楚网站推广的技术,网站建立后盲目的向一些网络公司高价购买企业网站推广服务,使得企业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在推广手段上也没有做到灵活的运用,很难达到理想的网站推广效果。
3.已建立了网站的企业忽视了网站升级的问题。一些企业是因为升级网站还需要花费费用的问题,一些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升级网站或不会升级。由于不升级企业网站,企业无法使用新的推广技术,使网络营销受到一定的制约。
4.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网络营销绩效评价,部分企业不清楚该如何选择衡量的指标,开展了B2C的企业只把网络销售业绩作为网络营销效果的唯一指标,有些企业测量了很多指标,但在评价手段上还存在问题,使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工作时需要以下两种人才,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和懂得网络营销理念与网络营销技术的人才。
5.因为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中介机构还不够完善,消费者无法完全信任网络支付中介系统,导致网络消费这方面发展的步伐缓慢。网络支付中介机构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把网络支付中介系统做得更完善,让网络交易更安全、更可靠。同时网络总归是虚拟的,客户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还存在质疑。
6.网络营销的服务工作跟实体营销的服务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进行网络营销服务的程序比较繁琐,并且成本相对于实体来说比较昂贵,比如:货物的退换,退换的运费一般由买方承担。
二、中国网络营销发展趋势
1.网络营销主要程以下发展趋势,目前搜索引擎营销仍然是网络营销的核心,随着多种专业搜索引擎和新型搜索引擎的发展,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同时网络营销的模式更为深度化的发展,如博客营销与邮件营销都获得不同层次的营销模式发展。
2.企业网站是拉近顾客与企业之间距离的手段之一,所以是很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时选择的方向,且营销的效果已得以验证,这将提高了企业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价值。同时网站运营将更重视对用户体验的信息,做到更好的服务改善,完善企业网络的服务问题,这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3.网络营销的管理内容将不段扩大,应用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是网站营销管理中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网站营销中用户体验研究的基础,因此系统的用户行为研究将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研究领域。
4.视频网络广告将是网络营销的竞争热点。由于传统的网络广告播出需要高昂的播出价格,这一类广告的播出只适合于大企业的品牌产品形象,中小企业无法承受这高昂的广告费,所以传统的网络广告很难走进中小型企业,而成本较低的视频网络广告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传播信息的渠道。
5.由于网络营销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运营成本也比较低,不管是大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都将陆续的选之为运营的渠道,“根据DCCI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我国网络营销市场投放总额从60.9亿元增长到26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05%。预计到2012年,我国网络营销市场投放总额将达到532.6亿元,年增长率达30%以上。”以上信息说明了我国网络营销的投放总额将不断的提高。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加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加强信息的传输网络的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的研制、信息技术的开发,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有良好的环境,要构建一个可以依靠并能够保证信息安全的安全性和完善性的开放性的多层次的网络体系。
2.建立相应机制解决信用问题。信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证网络活动的安全,使电子商务在公平的环境下高速发展。
3.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企业加速信息化得进程促进企业加大对信息的投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此来带动其他地区。
参考文献:
[1]韩冀东:电子商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08月第二版.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2
论文关键词:湖北高校;市场营销人才;供需;能力素质模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设置有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591所。在供需问题在数量矛盾基本解决后,供需结构上的矛盾还比较尖锐,对本科市场营销毕业生的需求巨大且品种繁多。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思索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和专业特色就成为必然。
湖北省是全国高教大省但还不是高教强省,众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省属高校是地方市场营销人才供给的主渠道。笔者查阅了国内众多文献,虽然有相当多的文献研究了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和人才供需现状,但直接研究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供需的文献较少,基于前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营销职能的发展,湖北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整体上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供需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后,湖北地方高校才可能按需要制订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北地区15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涉及教育咨询行业3家、激光制造行业2家、金融行业2家、网络行业2家、通信行业1家、医药行业1家、化工行业1家、汽车制造行业1家、消费行业1家、计算机行业1家。由笔者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在工作单位寻找合乎条件的被访者作答,被访者要求是营销中高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企业副总以上高管人员,以保证问卷研究的有效性。
一、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的供需现状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营销职能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经历了西方企业用一百年时间走过的路,从简单的销售部门阶段到现代的营销组织,对应着营销职能的变化,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湖北企业正经历着哪些变化?我们调研发现,单从学历来看,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家企业,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26.7%,其中有1家企业还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要求专科以上学历的有11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66.7%,要求高中以上学历的有1家,占0.7%。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湖北企业营销人员后备人才库的主体,表明目前湖北企业对营销人员的定位还是一种注重操作性的人才,但与五年前相比,大多数企业营销人员为高中、技校毕业生,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营销人员的12.7%,[6]情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五年时间学历层次提高了一个档次。
从企业需求的营销岗位来看,销售(包括售前、集中和售后)、市场策划、市场研究是目前企业营销的三大主要职能,分别有89.7%、61.5%和46.2%的被访选择。渠道支持、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紧随其后,营销岗位的多样性要求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2.市场营销岗位(职能)的需求分布
在问及“贵公司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营销人员?”,从岗位类别角度回答“销售与营销管理人员”频率为56.4%,排第一,表明企业最缺中高级营销管理人员,排第二的是“一线销售人员”,频率为51.3%,表明初级营销人才仍然有较大的需求,“营销策划人员”和“市场研究人员”以41%和25.6%列第三和第四位,表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技术”含量有持续的需求。从营销人员专业、态度特征分析,湖北企业回答最需要“有行业背景的营销人员”频率为74.3%,回答需要“复合型知识的营销人员”频率为61.5%,回答需要“有一定经验的营销人员”频率为56.4%,排前三位。
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来源
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看,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并不一定是市场营销科班出身,这已被行业人 士观察了解,一所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也不一定服务于学校所在地的企业,所以要想得到某个时期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的总供给量有难度,研究和了解湖北企业引进营销人员的主要渠道可以大致了解湖北企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大致来源,可间接地推测湖北地方高校对市场营销人才的供给水平。从调查来看,56%的湖北企业从全国招聘,36%的企业从本地招聘,只有8%的企业从内部招聘,招聘渠道包括人才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媒体广告招聘、熟人推荐介绍、猎头公司招聘等。
从企业营销人员所学专业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4.1%,其次为经济类专业,为53.8%,第三为工商管理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均为38.5%,可见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背景相当复杂,这说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是企业营销人员重要的来源。我们在考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同类专业的竞争,努力构建专业特色,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类别专业之间的竞争,确立专业不可替代性优势。
4.市场营销人才供给的数量、质量及结构问题
有52%的被访认为“市场营销人才数量基本能满足要求”,33%的被访认为“数量不能满足要求”,10%的被访认为“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只有5%的被访认为“略有富余”。
38%的被访认为市场营销人才质量较好,认为质量一般的占62%。在回答“你认为目前市场营销人才供给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74%的被访认为是“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21%的被访认为“营销人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要求”,只有5%的被访认为“人才数量不能满足要求”。
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营销人员素质要求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胜任特征素质的组合,又称为胜任力模型。笔者利用国内外对营销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成果,围绕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了题目请被调查者回答。
1.湖北企业对营销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
被访回答营销人员最需要的知识素质按频率排序依次为“行业知识”(74.3%)、“营销知识”(66.7%)、“竞争和客户知识”(48.7%)、“商品知识”(46.2%)、“商务及礼仪知识”(28.2%)、“财务知识”(17.9%)、“法律知识”(15.4%)、“管理知识”(10.3%)、“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5.1%)、“贸易知识”(2.6%)。
2.湖北企业对营销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
被访回答营销人员最需要的技能素质按频率排序依次为“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能”(76.9%)、“营销策划技能”(69.2%)、“商务谈判技能”(56.4%)、“推销技能”(53.8%)、“口头表达技能”(46.1%)、“文字表达技能”(17.9%)、“网络营销技能”(15.3%)、“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能”(12.8%)、“英语交际技能”(10.3%)、“其他技能”(5.1%)。从以上被访回答来看,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能、营销策划技能、商务谈判技能、推销技能是企业营销人员最需要掌握的技能。
3.湖北企业对营销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被访回答营销人员最需要的能力素质按频率排序依次为“沟通能力”(79.5%)、“交际能力”(51.3%)、“商业判断力”(51.3%)、“创新能力”(46.2%)、“抗压能力”(41%)、“逻辑思维能力”(28.2%)、“组织管理能力”(28.2%)。
三、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供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需问题在数量矛盾基本解决后,供需结构上的矛盾仍较尖锐
从前面的调查分析可知,从总量上看,营销人才供需基本平衡,按岗位层次划分,企业最缺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按岗位内容划分企业最缺销售人员,按岗位特征划分企业最缺有行业背景的销售人员和复合型知识的销售人员。高校市场营销本科生大学毕业后经过若干年的企业实践历练,才可能成为企业营销管理干部,所以,市场上最缺的销售和营销管理人员不大可能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录用,因此,解决湖北地区营销人才供需结构上的矛盾更多的要依靠企业自己解决,这个矛盾可能长期存在,企业要有清晰的认知。
2.市场急需的有行业背景的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各高校培养的营销人才趋同
调查发现,有高达43.6%的被访认为各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毕业生没有差异性,还有43.6%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清楚”,只有12.8%认为“有差异”,说明当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的省属高校很多本身就是行业院校,如武汉工程大学是以化工为学校特色,湖北省化工企业80%的企业老总毕业于该校,三峡大学以水力电力为学校特色,武汉纺织大学以纺织为学校特色,长江大学以石油为学校特色,湖北经济学院以金融为特色等。这些学校只有面向行业,突出行业特色,服务行业,才能在与众多地方高校竞争时有立锥之地。
3.人才质量及类别市场认可度不高,企业不得不花大力气自己培养
这次调查还发现,有高达74%的受调查者认为湖北地区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其中,在学校应该解决的知识素质层面,认为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毕业生最缺的依次是行业知识、竞争者和客户知识、商品知识和商务礼仪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最缺的依次是商务谈判技能、营销策划技能、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能和口头表达的技能。在回答“你如何看待企业所需要营销人才的培养途径”问题时,有46.2%的人认为“主要通过企业自己培养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认为“主要通过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再加上企业实践锻炼”的只有43.6%,另有7.6%的人认为“主要靠员工的悟性与兴趣成长,没法培养”。这表明,学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4.企业营销岗位仍较为单一,减弱了对高层次营销人才的吸引力
这次调查发现,15家湖北企业的营销涉及了包括从销售到特许经营等7个不同的职能,但就某个具体企业的营销职能而言,大多数企业营销只意味着销售和营销策划。市场研究、渠道支持、公关、网络营销等职能被提及的均不到50%。营销职能的单一性使得营销工作对那些具有复杂知识结构的人和怀有不同就业期望的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多人是不愿意一辈子从事他们看来“技术含量”较低的销售工作,即使销售工作并非如此。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新型中波天线; 地网建造; 电磁环境; 天线改进
1 技术特点
1.1 天线全称
锥面顶负荷套筒式中波小天线
1.2 创新点及原理
利用锥面缓变原理,降低终端反射和谐振频率,由于椎体比较大,对地形成了一定的电抗,提升容抗,使天线的谐振点下移,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天线的高度,斜面是7 m的椎体其有效谐振高度为40 m,加之垂直发射体高度,天线有效高度近似 (新型小天线全景照片)
为76 m;采用套筒式大直径(1 100 mm)发射体,抗风能力是传统天线的两倍,提高了天线的输入阻抗,减少天线的阻抗变化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天线的辐射率和频带带宽。
1.3 主要技术参数
功率:25KW ;载波点:VSWR≤1.03;工作带宽:F≥20KHz;匹配阻抗:(50±1)±j0.5Ω(载波时);增益:≥3DB;极化方式:垂直极化;方向性:水平面内全方向;电磁波传播方式:地波传播为主、天波为辅。
2 天线的安装
2.1 基座建造
天线底座采用钢筋水泥浇灌,基座主体深3.0 m(含地上部分),长和宽都是1.8 m,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将16根标准螺杆按天线厂方规定的尺寸位置摆放好,然后再和基础内的钢筋牢固焊接一起,采用一次浇灌成型,在浇灌水泥时还要不断地校正16根螺杆,必须保证 螺杆之间的距离分毫不差。图一为天线基座正面图。
2.2 天线主体安装
套筒式天线,为若干节筒式结构,安装时,使用20 t吊车,自下而上吊装,在安装椎体时,由于20 t吊车在一定高度时,吊车臂与承重钢丝之间的角度小,椎体边沿碰触吊车臂,无法吊装椎体。考虑到吊装椎体的安全,我们先拆除部分椎体,留下一个缺口,在吊起椎体时让吊车臂对准缺口,吊装一次成功,最后再将椎体缺口安装完整
2.3 地网的铺设
地网线以中波小天线塔基中心为圆心,以半径为10.0 m的状向外均匀敷设72根(每隔50一根)直径3 mm的铜线,埋线深度为30.0~50.0 cm。地网外环为双线圆环,双线圆环与每根地网线的尾端相连,每根地网线的尾端连接一根50.0 cm长的铜条,铜条直径不低于0.6 cm,垂直插入地下,地网内环是以天线基座为圆心,直径为3 m的双线圆环,内环向中心每9根铜线拧成一束共8束,与铁塔底部基础屏蔽铜皮回流条焊接好,每根铜线的内外环接点最好用氧气加铜焊条焊好,见图二。
图二(地网敷设示意图)
地网敷设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天线的辐射功率和播出质量。因此,铺设地网要严谨细致,注重每个细节,确保十分可靠。
3 天线的改进
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天线主体安装和地网铺设工作后,又建造了天调网络调配间和两个地井,调配间和地井的建造方法与传统天线一样,(为了确保发射效果,建议应将地阻降到≤0.4Ω)。在完成发射机和天线网络的联调试机时,出现以下问题:在无载波的情况下,发射机功率最大只能开到10 kw(农村广播设计为25 kw),出现天线零位过大,发射机驻波保护。加上载波时,功率最大只能开到5 kw。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天线外围电磁环境、发射体内外馈线、天线拉线等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3.1 电磁环境的影响
按照天线的设计,对比其他单位使用小天线的情况分析,影响发射效果的最大可能是环境及电磁辐射的影响,我台其他两座中波天线,距离小天线都在100.0 m以上,只有一个76.0 m天线距离小天线近,距离不到30.0 m,而且是接地天线,现已停止使用,由于距离小天线比较近,分析可能对小天线的阻抗产生影响,还有可能对小天线的发射产生反射和切割,在经过慎重考虑并请示上级部门的同意后,决定拆除76.0 m接地天线。天线拆除后,新型中波小天线在747 KHz频点上的阻抗由原来的5.5Ω提升到9.5Ω,虚部由原来的124.0Ω降到47.0Ω,天线带宽由原来的9 KHz提升到了13 KHz。重新调试天线网络,开机试播,在不加载波的情况下,发射机功率可升至25 KW,而且可以长时间工作,加上音频信号,功率最大可升值20 KW,由此证明,76.0 m接地天线对小天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此事提醒我们,在新天线选址时,一定要考虑电磁环境的影响,应尽量不要在原有天线附近建造新天线[1]。
3.2 发射体内外馈线的改进
按照小天线厂家的设计,小天线内部馈线和调配间到天线主体的馈线都是采用直径4.0 cm的不锈钢管制作,在试播期间,发现这些馈线发热比较明显,分析后认为,可能钢管导电特性不好,用作高频大功率馈管,会产生的较大的损耗,才导致钢管温升过高。于是决定用铜管代替不锈钢钢管,使用80馈管的内芯代替不锈钢钢管,将小天线绝缘子以下直到网络调配间的钢管全部换成80馈管,注意80馈管的屏蔽外铜皮不要接地,否则就改变了整个天线的阻抗,改造完成后,测得天线阻抗实部为11.5Ω虚部20.0Ω,天线带宽由原来的13 KHz提升到15 KHz,重新调试天线网络,开机试播,发射机功率在载波情况下可以开到25 kw,经过几天的试机,工作基本稳定,只是偶尔出现天线驻波报警,估计可能是信号源没有加均衡器的缘故。
3.3 拉线的改进
为了更好地提升天线的阻抗特性,受传统天线加顶的启示,决定对小天线的拉线进行改进,原设计小天线的拉线和传统天线一样,绝缘子自下而上,逐渐增多,考虑到能不能将绝缘子的稠密顺序颠倒过来,让最上面三根拉线的绝缘
子下移,拉线上部留有一
图三(拉线改进示意图)
定的长度,相应增加天线的蝠翼度,通过与厂家工程人员的协作,按此想法进行了改进,如图三,是拉线改进前后对照图,改进后,测试天线阻抗实部16.0Ω,虚部4.2Ω。验证了预想效果。
3.4 防水罩的改进
经过一段试播,机器基本稳定,后来发现,在降雨时,发射机频繁出现驻波保护,通过对天线进行细致观察,没发现有打火放电现象,套筒天线整体封闭紧密,只有天线中部绝缘子上有进水的可能,为了防止溅水,厂家已经设计安装了防水罩,只是防水罩太小,仍有一半绝缘子裸露在外,通过给厂家沟通,厂家重新设计并制作了 一个能够完全罩着绝缘子的防水罩,更换后,再没有出现下雨时发射机驻波保护的现象。
4 使用效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进,小天线已正常投入使用,载波功率25 kw,综合指标测试达到甲级以上,通过场强测试,近中远场区场强衰减平稳,在开阔地带,100 km内的场强与桅杆天线、自立天线的场强基本一致,在山区地带,小天线的场强略逊于其它天线。与传统天线相比,小天线的阻抗变化率稍大,受四季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但是小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高度低、频带宽、抗风抗雷击、便于维护等特点,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相信新型中波小天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际交流 文化 英语教学
1、国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合了跨文化和交际能力两个层面的含义。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社会语言学家Hymes在1972年提出,即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形式是否可能;二是实际履行是否可行;三是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四是实际上是否可完成。Kim(2001)运用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总结成一个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组成的新模式。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头脑的开放性、对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以及视野和角度变通能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移情能力、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以及能够克服偏见与民族中心主义等,行为因素包括处理交际问题能力、建立和维持互相关系的能力以及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Byram(1997)构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该模式由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情、行为取向构成,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语篇能力与这些构成因素结合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且它们之间是互动关系.Canal和 Swain(1980) 认为交际能力由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 ( 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所组成。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源于美国的学科,上世纪60到70年代,这一学科在欧美得到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强调对所有文化的尊重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的积极作用,而事实上,该学科发展则长时间地以欧美国家的研究为主导,其理论基础研究以及方法学也打上了很深的欧美研究的烙印。近20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还与美国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内也逐渐涌现出众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学者专家,但国内研究还远远不够。
贾玉新(199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与交际方略系统四个方面。基本交际能力系统包括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应具备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包括移情能力和交际者在交际中使用正确的交际策略能力;情节能力系统包括遵循意义和行为逻辑的一般情节能力以及超越和改变自己习惯遵循的规则的超级能力;交际方略系统包括在交际过程中因语言或语用能力有缺陷而达不到交际目的或造成交际失误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补救方略。高一虹(2002)提出了“跨越”与“超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念。文化的“跨越”使指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文化的“超越”是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或定型的存在,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建构自我认同。杨盈、庄恩平(200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全球意识系统、文化调试能力系统、知识能力系统和交际实践能力系统共同组成。全球意识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综合体;文化调试能力是一种在跨文化环境中根据文化特征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知识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下主要指对小写文化(Little Culture)的掌握;交际实践能力涵盖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
在欧美学术界,虽然对“跨文化能力”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且对于“跨文化能力”的内涵以及怎样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构想也不尽相同,但Gertsen(1990)建议的“跨文化能力”的三分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情感能力、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行为能力(潘亚玲,2008)。跨文化情感能力是一种激发个人反应的能力,学会处理有冲突的文化现象的能力;跨文化认知能力则是在外国文化环境下对于信息的传播能力;跨文化行为能力则强调提高本国文化的交际形式并能与另一文化的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Gertsen,1990)。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以及分类的研究,虽然他们都保持各自的见解,但是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其中还是有一些相同点,以Kim(2002)为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代表人物,贾玉新(1997)为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代表人物,基本所有学者都一致主张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与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和跨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必需的一些基于跨文化意识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英语专业课程中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的主要有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实务等;语用能力包括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等,关于语用能力的课程则较为稀少;交际实践能力包括语言交际实践能力与非语言交际实践能力,强调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
2、高校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截然不同的是,虽然现在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确定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常常错误地理解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将其与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语言和语用能力划上等号(潘亚玲,2008)。这种误解使得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缺乏有效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同时,各个高校自主安排英语教学课程,所使用教材也不统一,课程设置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开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这些都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思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导致各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良莠不齐。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研究界对于这一主题研究还很少。现有研究多针对大学生整体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在该领域内,缺乏实证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英语系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生涯。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系毕业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因跨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种障碍与冲突,无法适应职业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大多基于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很少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职业实践的需求。而事实上,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能促使他们的能力符合职业实践的要求,从而使学生能适应全球化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Y.Y Kim
[2]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yram, M.
[3]《跨文化交际学》 陈国明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文化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89-02
一 问题的提出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学实践中,英语课只注重学生的单词和句型学习,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家长只是在意孩子学习单词和句型的数量,并简单地以此来判断孩子的学习效果,忽略了语言学习是最终为了使用的学习目的。加之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在语言学习中对一些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并大力提倡一些文化精华,导致出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分离现象。例如,有些家长抱怨现在孩子的感恩教育不够,其实,倘若每个英语老师注意“thanks”这个基本词汇的文化教学,感恩教育问题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市区的一些小学进行了专题的调研并希望能以此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
二 调查方法与对象
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以泉州市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泉州实小和泉州第三实验小学的高年级114名学生和这两所学校的20名中青年英语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2.调查问卷的设置
为了做好本次的调查工作,笔者针对学生和教师设置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针对学生的问卷共20题,分四个方面(政治文化、日常文化、社会文化和物质文化基础知识)进行调查;针对教师的问卷共15题,分三个方面(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调研质量,还组织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当面访谈,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3.测试与数据处理
本次测试在泉州实验小学和泉州第三实验小学部分教师的配合下,共发放学生问卷114份,教师问卷20份。回收率100%,全部问卷均为有效问卷。笔者认真核对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仔细处理。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概述
表1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简述
政治文化基础知识 对于政治文化知识部分,85.1%的学生全部回答正确。关于美国国旗和英国首都这两道题纯属基本知识题。
日常文化基础知识 本部分涉及隐私、问候和礼仪三个方面。调查中45.6%的学生对隐私的理解不够;72.1%的学生对打招呼受传统影响较大;70%的学生对于礼仪文化差异了解不够。部分学生答题受传统教育影响明显。
社会文化基础知识 本部分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节假日、建筑和文体活动方面的调查。69%的学生对西方节日比较了解;8.8%的学生对西方建筑了解;48.2%的学生对西方的红茶不了解。
物质文化基础知识 对于食物文化,62.8%的学生比较了解。但对于部分节日的特殊食物文化,学生仍了解不够。
表2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概述
跨文化
交际认识 100%的教师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有必要的,75%的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文化意识的培养了解不够;45%的教师认为跨文化知识对本国语言文化影响不大。
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 80%的教师几乎很少和外国人进行交流;45%的教师害怕因为思维、价值观的不同影响交际;35%的教师担心词汇和语法不足;65%的教师认为自身跨文化知识掌握不够。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95%的教师采用课堂讲解渗透方式讲文化;70%的教师把文化培养重点放在课前背景介绍和词汇讲解;75%的教师对文化课外读物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30%的教师采用过文化对比教学的方式。
2.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通过对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的具体答题和访谈了解中可发现几个明显的问题:(1)学生对英语课内知识掌握牢固,但对课外知识了解较少。调查中,针对英国首都问题的调查回答正确率高达86%;在对美国星条旗有几个星星的问题正确率仅为8.6%。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书本的知识内容,而后者则属于课外知识,需要平时多一些关注和做题时的思考。反映了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识记方面能力很强而课外阅读很少的现状。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英语学科学习中,在其他学科亦是如此,属于很有特色的中国式小学教育。(2)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对于西方文化学习没有真正了解。调查中反映很明显。关于隐私问题的调查,有45.6%的学生没有注意到隐私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别;有72.1%的学生对于中西方的问候文化不甚了解;71.9%的学生不懂在接电话时要先自我介绍;有71%的学生对接受礼物表示感谢的文化不是很理解。这反映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以至于学生尽管在学习了英语之后还是固守传统文化,对一些外来文化还是不求甚解甚至根本不理解。(3)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对深层文化内涵学习不够。69%的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仅限于节日的一些基本概况,如时间和典型食物等,对于节日的来源和具体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等则基本不清楚。在调查中,通过与一些教师的访谈也得知、包括一些节日活动的组织者也明确表示他们对西式节日文化认识不清楚。在调查中,得知当前小学经常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重大节日组织全校性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组织者多为外教,本国教师害怕组织这类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不理解。
第二,在关于教师跨文化教学方面,笔者也通过问卷调查和具体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当前在教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认识不够,教学中不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调查中,尽管100%的教师意识到跨文化知识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45%的教师认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不大,有75%的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了解,这从总体上反映了教师自身认识上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2)教师跨文化知识掌握不够,文化自信不够,跨文化教学能力有限。调查中有80%的教师只是偶尔或几乎没与外国人进行过接触;有65%的人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不敢交流;有35%的教师认为自身词汇和语法知识不过关不敢交流;有45%的教师认为思维和价值观不同不敢进行交流。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教师在交际上的本族文化自信严重欠缺且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仍不够。(3)教师文化教学方式单一,文化教学效果不好。调查中,85%的学生对文化教学表示感兴趣,但在学生调查中效果并不佳;100%的教师只是在课文中渗透讲解文化知识点;85%的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文化知识点;55%的教师把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介绍背景知识上;仅有30%的教师利用文化差异对比开展文化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文化教学方式几乎可以概括为背景知识介绍和课堂穿插讲解,这样就典型地表现为填鸭式的讲授而不是把文化和语言的学习贯穿于学习和操练的始终,导致文化的学习脱离了实际训练。
四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1.研究的结论
小学英语教师自身跨文化教学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被试教师拥有全日制本科文凭,这样的师资队伍在当前小学英语教育师资中已属于较好的水平,而教师在调查中却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且当前的教学教法单一枯燥等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与难题。
小学生英语文化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国当代学生只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的记忆,没有拓宽视野,被限于传统文化视阈内,缺乏世界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只是纸上谈兵。当前学生的文化学习仅限于知识层面的了解,脱离社会实践,无法参与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更不用说培养交际能力了。
2.研究的建议
小学英语教师应成为坚定的文化学习者。要想成为一名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其首先必须是优秀的文化学习者。为此,建议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师应主动地去体验文化差异,通过有效的书籍阅读和实际经历丰富自身的文化体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水平。同时,也可通过各类相关的培训等方式使自己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应加强有效文化教学策略的探索。运用有效的文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文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应致力于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西式思维思考看待问题,钻研并激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并通过文化差异对比等活动切实做好文化教学工作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不仅知其然更理解其所以然。
寓文化教学于日常生活与活动中。不为文化教学而教学,文化并非独立存在,必须将其渗透到生活中。当前一些学校很是重视开展“英语文化节”之类的活动,显然,这类活动是宣传文化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但这类活动局限于某一阶段、局限于某一些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等。教师应将涉及的风俗、习惯、饮食、礼仪等诸多的文化现象渗透到平时的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如在平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守时、节约、平等等意识,将文化真正内化。
参考文献
[1]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5)
温室效应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温室效应; 森林碳储量; 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Q9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3303
1 引言
温室效应是因大气里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分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对环境、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都具有严重的影响,威胁人类生存[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是温室效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并固定于植物体中或土壤中,缓解温室气体的累积[2]。目前,由于人工林的大力栽培,森林覆盖率都在不断增加,其碳循环是主要研究领域。实践证明,人工林也具有极好的固碳能力,其在CO2吸收和固定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3] 。
2 森林碳储量研究意义
随着CO2浓度增加导致气温的上升,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意义越来越重要,已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森林是地球之肺,对气候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为经济的吸碳器,利用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小、代价低及综合效益大的特点,能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可行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碳量的主体,约储存10000亿t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由此可见,森林固碳作用非常明显,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累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对社会的贡献极为重要,但其发展过程具有漫长性及波折性。由于人类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大,天然林的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总量急剧下降已成为国际关注热点问题之一。随着1994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生效,《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以及《波恩政治会议》的诞生,逐步推动了森林碳汇的地位。因此,研究森林碳储量有着重大意义,既能促进人类对森林作用的认识,提高人们对森林的保护作用,又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3 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正因碳储量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森林生物量进行大量的研究。最早的研究始于德国对几种森林的树枝落叶量和木材重量的测定[4]。20世纪50年代,日本、英国和前苏联均对本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5]。之后的欧洲、美国、俄罗斯以及巴西等地均分别对本国森林碳平衡及其与全球碳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有关植被碳储量的研究有较大突破;美国、俄罗斯以及加拿大对森林碳储量的研究关注度极高[6]。国外对森林碳汇成本的研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丹麦、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等发达国家成立CO2减排交易体系,促进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7]。荷兰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森林碳吸收基金会,其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阿根廷、俄罗斯、巴西、智利和墨西哥顺利开展CDM森林碳汇项目,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来巨大利益。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碳汇项目工作,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对森林碳储量的研究也日益蓬勃。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研究热忱并不亚于国际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李文化等[8]建立了一些树种的相对生长方程,测定植被生物量和估算森林生物量。然而,此时森林碳储量并未受到重视,1958年的大练钢铁运动导致森林大面积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储量以及碳密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呈现负增长[9]。王效科等[10]根据全国第3次森林资源的普查资料,计算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为占全球的0.6%~0.7%,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在各森林类型间差异比较大,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配特征刚好相反,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呈递增的趋势,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森林碳密度存在极大的干扰。此后,刘国华等[11]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我国17年(1977~1993年)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时发现森林含碳量呈递增趋势变化。因此可知,我国是一个森林碳储量大国,森林碳汇的潜在能力需大力挖掘。
4 人工林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4.1 纯林碳储量的研究
由于对木头的需求,而原生态森林完全不能满足对人类的供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压力,于300多年前,人类已开始对森林进行培育。18世纪,德国已大面积栽培针叶人工纯林。然而,大规模人工森林培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且以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为特点人工纯林为主,以期缓解对木材的需求。基于目前现状,对人工纯林碳储量的研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人工纯林也具有较强碳汇能力。刘婷婷等[12]在2009年研究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时则认为人工林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马炜等[13]人在研究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时得出同样结论,碳汇潜力巨大。陶玉华等2011年在研究马尾松、杉木以及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动态变化时认为,马尾松以及杉木人工林均有较好的储碳功能[14]。此后,其在研究马尾松和杉木人工纯林碳储量时得出相似结论:并且认为马尾松的储碳能力随着年限的增长而增加,杉木则是以中龄林的储碳量大于成熟林[15]。
由此可见,人工纯林也有较好的碳汇能力,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经营,均会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但是,人工纯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栽培人工林多以用材树种为主,且轮伐时间较短,当达到轮伐期后,生态效益则会下降,不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4.2 混交林碳储量的研究
长期栽培单一树种的纯林,生物多样性单调,导致立地衰退和森林生产力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且有实践证明,长期连作多代纯林致使其碳储量下降。因此改变人工林营造模式成为探讨的重点问题,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复杂,有效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增强林分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现我国对人工复层林生物量、碳储量的研究也日益兴起。樊后保等[16]人实验证明,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在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比例明显大于马尾松纯林。赵凯等[17]比较福建柏纯林、火力楠纯林和福建柏c火力楠混交林的碳储量时得出结论,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高于纯林。刘恩[18]在研究我国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碳储量时发现,混交林碳储量大于纯林。叶绍明等[19]在研究桉树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也得出一致结论,混交林碳储量大于桉树纯林。董林水等[20]研究证明荷木与马尾松比较可大大提高混交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混交林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混交林的碳储量,既能对立地条件起到改善作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也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产生,为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应带来双重利益。但当前的对混交林研究存在局限性,加强混交林的碳储量研究也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工程。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原生态林的不断减少,人工纯林大面积栽培,其结构简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易发生病虫害,林地立地条件不断下降,阻滞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目前,混交林的研究还尚处在生长期中。因此,以林学原则为基础,改变经营模式,加强对碳储量的研究,才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1)以多元化经营模式改造人工林,将传统的人工纯林进行更新换代为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经营模式。其次,避免连作模式经营,大力发展轮作栽培。既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立地条件的平衡,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又可保证碳循环的正常运行。
(2)大力发展经济林。经济果树林的栽培,不但能有较好的储碳能力,且能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利用新技术,研发培育新树种。选择速生特性与较强的碳汇树种进行杂交育种,既能满足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的特点,又有较强的碳汇能力。实行多国合作模式,将优势树种互相引进栽培,实行互补原则,既能减缓解温室效应,又能降低对木材日益供给的紧张。
(4)封山育林,避免非法毁林。森林有极强的碳汇能力,也是极为容易发生火灾的因素之一。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公益林,同时大力宣传,防止滥砍滥伐,避免火灾发生。
可见,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加强保护森林质量,研发高储碳、高质量木材树种, 满足社会需要及生态效益多元化,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冬梅, 张孟衡, 陆根法. 应对气候变化[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4~47.
[2]陶玉华.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9):205.
[3]先刚, 张一平, 詹 卉. 云南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生物质碳汇潜力[J]. 林业科学, 2008, 44(5):24~30.
[4]Dixon R K, Solomon A M, Brown S, et al. 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 Science, 1994, 263(13):185~190.
[5]施 强. 红河州木材检查站建设现状和对策[J].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12):77~78.
[6]Brown S. Measuring carbon in forest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2, 116(3):363~372.
[7]方小林, 高 岚.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 生态经济, 2011(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