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测绘工作 遥感测绘 措施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30-0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遥感技术就已经步入人们的视野,第一颗由苏联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就是凭借遥感技术而取得成功。截止到目前,遥感技术已谱写了半个世纪的篇章,纵观今天的遥感技术,已经不再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多种应用在航天飞机卫星运转、发射、检测以及环境方面的遥感技术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数据。现阶段,我国测绘工作具体涵盖资源测绘、地质勘测以及环境检测等方面,由于遥感技术的显著性效果,在此行业中被普遍应用。
1 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所谓的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对遥远的事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信息及感知的有效方式。其中,传感器这项装备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关键的设备。利用传感器自身的传播性能,遥感技术感知附近及地面事物,在经过确定及筛选之后,获得有用的数据,同时再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利用传感器传递到地面,采用分析法与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最终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渗透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及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了各个学科的优点,整合而成的一项高端、先进而又精确测绘技术。
2 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在我国,在所有的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技术是完成任务目标的必备手段,可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的水平与领域也随之不断延伸。然而,由于人们习惯和观念,对遥感技术存在一定陌生感,导致其推广受限。
2.2 遥感工作资金造价高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测绘项目因为遥感技术价格高等问题望而怯步,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遥感技术由最开始的理论层面正式步入实质阶段,其具体的环境资源、灾害监测、地质勘探以及地理测绘方面的检测功能逐渐明显。但是,仍然遥感技术造价高、花费大等特点仍然制约了其发展。此外,在我国,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一些重点研发的科研项目上,譬如说资源勘探、环境污染以及地址灾害等方面,而用于煤矿开采或工程地址检测方面的则少之又少。
2.3 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检测以及地质灾害勘测方面的优势将会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失业用户地质灾害研究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从某种方面来看,提高遥感技术信息员的空间分比率,在测量水平、覆盖范围、以及信息数据准确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 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随着时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信息技术的漏洞与不足也愈加明显,而完善遥感技术手段、加强其宣传力度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可以说是普及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式。
3.1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阶段,遥感技术在我国测绘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遥感技术相比传统的测绘工具,其优势更为明显,避免了很多容易出现的测绘漏洞。
(1)跟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发生人为干预的情况较少,可以客观、全面的将监测区域的情况反映出来。而若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极容易出现误差偏大或误差累积等现象。而不得不说,遥感技术的测量数据比较真实、准确。譬如说:在矿区资源的定位和监测上,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确定煤矿资源的具置,避免以为内不科学开采威胁生命或资源浪费等问题。
(2)与传统的测绘方式不同,遥感技术能够动态实时、全方位、全天候的进行工作,这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它以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后盾与支撑,在完成空间定位与导航工作之后,能够实时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
(3)遥感技术发展至如今,应用范围已经极为广阔,它可以迅速了解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资源所在地以及地理情况,从而获取全面、精确的数据。
3.2 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可以说,在地质调查这项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与客观要求,从事物本身出发来看,也是十分必要的。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讲,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应进一步以研究遥感技术为出发,提高其精度、准确度以及宣传力度。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可以说也为遥感技术的深入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我国必须以进一步开发遥感技术为核心,以强国为目标从而不懈努力。除此之外,我国还需提高思想认识与观念意识,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当前各大测绘工程项目应用遥感技术而遭遇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其技术领域。其次,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起来,加强对遥感技术的推动、深入研发与鼓励,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促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3.3 大力推广遥感技术,加大遥感技术普及力度
只有在大力推广工作中,才能充分的显示遥感技术对测绘工作的适应力与优势。现阶段,不少应用遥感技术的测绘工程项目已经发现遥感技术高超的环境适应力以及技术优势,譬如谁:能够勘测不同地形,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等的全程监测,获取真实的数据,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适合监测不同地形,可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的全程监测,从而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面积以及普及程度势在必行。
(1)利用遥感技术来降低项目工程的测绘造价,实现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实用度。只有降低资金成本,让更多和项目去接受,而不是目前集中在几个重点项目上。
(2)提高遥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也将有利于遥感技术的普及。早期遥感技术受分辨率限制,较多应用于宏观的检测,而当前由于新工作思路的拓展,遥感技术与地质的符合程度越来越高,受距离的限制也越来越小。但是相关人员在改善工作思路,加大遥感技术地质检测水平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4 结语
总之,在当今的测绘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将会大大增加,实现遥感工程司、灾害、气象、地质遗迹环境资源监测等项目,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让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灾害预防、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5).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2
中图分类号: TB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测量技术中的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实时化也在不断完善着;测量数据管理可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目前在工程测量中,广泛使用的GPS 技术、GIS 技术、RS 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面测量仪器等,以上测绘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测量的坚实基础,在工程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工程测量数据的网络化、信息化、多样化提供前提条件。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分类
1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GPS 是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测时与测距的先进技术,具有功能多、抗干扰性能好、测量时间短、使用简单、保密性强等优点,在工程测量中,GPS 具有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功能多等特点,所以 GPS 技术应用极为广泛。随着 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
域越来越广,因为 GPS 技术是与卫星技术和通讯技术同步发展的,已被各行各业普遍的
使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在 GPS 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不需要布设控制点,在规定的基准控制点测量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测图软件一次形成电子地图,使用很方便。又可以根据数据和成果在施工地点快速放样,减少人力物力。所以 RTK 技术被广泛用于工程测绘、施工放样、数字化测图等工作中。
2 地理信息技术(GIS)
GIS 又称“地学信息系统”或者“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以及相关数据形成的计算机系统,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逐步实现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数据多维化、系统智能化、应用社会化和网络平台化方向发展。
3 遥感技术(RS)和 3S(GPS、GIS、RS)集成技术
测量中的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目前,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用于测图也已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果。3S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与更新。3S 的综合应用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4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测量中的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 和 3S 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由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组,可自动化快速生成高精度可量测的区域三维数字表面模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地质、文物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城建、交通、房产、规划等领域。摄影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高精度的摄影机和测量仪,在计算机和GPS技术的互相配合之下,摄影技术能在不必接触受测体的情况下,完成实时提供物体空间三维信息的目标。与此同时,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野外作业的工作量。因为它具有高精度、高测量效率的优势,所以在地籍测绘、变形测量、大比例地形图等方面都发挥了传统测量方式所难以达到的作用5 数字化测图
使用全站仪或半站仪,在野外数据采集采用编码和绘制草图,利用各类记录器或微型计算机记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绘图仪输出成图,所采集的数据可以绘制成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或专业图,也可进入数据库,如 DGJ 系统、CASS 系统、RPMS 系统等。利用全站仪和便携机(即电子平板) 相结合,在野外采集数据,无需编码,测量数据直接进入电子平板绘图,现场修改编辑显示,最后由绘图仪输出成果,其特点是电子平板在测站代替常规测图板直观,便于修改。另一种是便携机由跑尺人员测量,测点观测数据通过遥控信号转换,自动送到便携机,测点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跑尺人员进行图形编辑,更能保证成图质量。如 EPSW 电子平测图系统、SCS 遥感电子平板系统。
二、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1 在工程建设测量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测量方面,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以及工程性质等方面的情况,在不同的位置建立施工控制网,在测量时要采取不一样的放样方法,将建筑设计图准确地转化成地上实物,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要进行定期的位稳、倾斜、沉陷和摆动情况进行实地测量,形成数据和图表,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
2 在矿山测量方面的应用
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对矿区环境进行实时和动态进行检测,准确无误的提供矿区环境保护各项数据,实现矿区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得到广泛应用。
3 在湿地方面的应用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事湿地面积却在逐步缩小,城市建设的扩容、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都使得湿地和耕地面积被占用,土地资源面临破坏和退化的危险。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土地资源,特别是湿地和耕地资源进行多层次、实时地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土地的各项数据信息,为保护湿地和耕地资源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保护我国的生态平衡。
三、结束语
经分析得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工程测量当中,并对我国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在工程测量中充分利用 GPS 技术、GIS 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摄影测量技术、RS 技术、“3S”集成技术及地面测量先进技术设备,使工程测量的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成为可能,不仅使测量技术更加科学、合理、准确、便捷,同时也使工程测量服务领域不断拓新,这对我国工程测量而言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为科技的发展不断努力争取为工程测量拓展出新天地。参考文献
[1]沈家涛. 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8).
[2]孔庆峰,张英民. 对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发展的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3]陈新. GPS测绘技术在线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1,(20).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现状;发展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概述
1、分析摄影测量和遥感科技可以发现,该技术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单一范围目前已经发展到多个行业之中,比如市政项目以及林业和海洋等等。它的存在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贡献着非常显著的力量。对于摄影测量来讲,它最初从属于模拟摄影,从1970年之后其开始单独出现,最近几年其开始融入到数字摄影范畴之中,摄影测量正在逐渐的转变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2、对于遥感技术来讲,它有三个大的构成要素,即地基系统以及空基系统和研究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多种遥感设备来获取地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搜集以及辨别来判定物体。该技术的优点非常多,比如其信息获取的范围非常宽,而且获取资料的速率很快,所需的时间不长。除此之外,所受的限制要素不是很多,获取信息的方法非常多,获取的信息量也很大。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摄影测量技术中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方便、灵活性强、经济性强的特点,低空遥感平台对航空遥感手段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对比例尺测图进行放大,形成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为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地理信息依据。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多线阵推扫成像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立体模型的构造方式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摄影测量技术的精确度。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数码相机得到了推广,大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获取离不开该技术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也不断得到应用,解决了我国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单机模式的弊端,使得数据处理速度不断提高。随着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平台不断走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救灾中的信息处理更加高效化。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推广。通过发射激光的方式,对测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分析测量目标的距离以及表面特性。通过机载激光雷达的使用,树林、建筑等障碍物的干扰不断被排除,直接获得高精度的地面三维坐标数据。
2、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通过将高空间分辨率测图卫星的使用,对地观测卫星能够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功能,对于提高地形测量的精确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小卫星编队飞行和小卫星星座与遥感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小卫星星座具有灵活性高、分辨率高、更新方式快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提高测绘质量的重要补充手段。随着小卫星星座技术的完善,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土地资源测绘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2.3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传感器技术也必然日臻完善,对于其应用前景的预测十分可观。
三、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1、多维度、多源目标影像的综合应用
获取目标信息的遥感设备、航摄相机(包括数字相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航摄、遥感影像会达到更高分辨率、更多波段数,使得目标的影像质量进一步提升。近景摄影将在工程测量、变形测量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航空摄影将全面应用于大比例尺地理信息的采集。航天摄影(遥感)也将广泛地用于中小比例尺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更新。多源遥感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被普遍采用,来自各种系统的影像信息丰富多彩、互为补充。
2、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技术日趋成熟
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快,最大的优势是反应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场地要求灵活、环境要求不是很苛刻等,已广泛的应用于测绘生产当中,尤其是的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架典型的无人机由飞行器、控制站、起飞发射、回收装置及检测系统等组成,无人机与航空模型的区别在于无人机通常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其要按设定好的航线进行飞行,有专门的飞控装置。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无人机测绘的发展,近几年,很多测绘单位都已经掌握了无人机的生产技术,可以自行生产无人机,这样大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无人机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
3、3S技术的高度集成
3S技术GPS、GIS、RS,虽然三者相互结合,但是就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来说,尤其对于摄影测量本身来说,其和GPS、GIS的一体化发展还是最近些年才付诸于实际,例如GPS/IMU配合数字摄影机进行摄影测量工作,可以大大的提高外业航摄的效率和精确度。目前的GIS软件及摄影测量软件业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结合,已经有部分GIS软件开始在其模块中加入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的功能,直接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满足GIS系统数据跟新的要求,不再像以前一样,通过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统获取数据,然后数据转换,再到GIS系统里录入编辑数据。简化了这个繁琐的过程,方便与用户使用系统。
4、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应用
从生产成本来说,通过传统的数字化测图方法生产测绘数据成本肯定是最高的,效率也是最低的,采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是现在测绘行业中生产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首选方法。然而遥感传感器也具备和数字摄影机一样的功能,也可以获取地面的数字影像,甚至立体影像、多光谱影像。那么遥感影像也可以用于生产数字测绘产品,关键问题在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问题,遥感影像分辨率能否满足测图要求。对于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使用遥感影像测图完全能满足测图要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可以划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用途,而且二者都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军用遥感卫星大部分是属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但是其中也有少数是选择较高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得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有所减弱。和军用遥感卫星相比而言,民用遥感卫星则主要在多光谱成像,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地面的特征,但是它的分辨率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它的总体水平普遍在军用卫星之下。在军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领域,美国锁眼12号卫星最为突出。它采用了大面阵探测器、大型反射望远镜系统、数字成像系统、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实时图像传输技术等,镜头口径3m,焦距27m,分辨率达0.1m。可见厘米级精度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能否商业化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时我国的摄影测量和遥感科技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也就是信息化的发展时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我国地质测绘、资源勘查、土地资源测量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更应该借助科技的东风不断走向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和高精度化。
参考文献
[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J].测绘文摘,2011(01).
[2]胡骏红.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趋势评述[J].地理信息世界,2011(02).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材料收集
一、地质调查的技术原则
1.1收集材料,遥感解译现行多学科结合
在地质调查开始之前,重点需要做好的工作是收集地质材料,尤其是要通过遥感图形进行地质的解译和破解工作,从而可以准确的得出该地段的地貌、低层、结构和水文特点,同时,遥感图像还可以提供当地的环境、气候、植被等具体的数据,这对于地质的勘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提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综合,从而得出该地段整体的地质和环境情况,对于其中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得到该地段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1.2新技术 新方法、新理论综合运用
现在的地质勘探通过一些具体的技术来完成,比如遥感图像的解析、综合性的地面和环境的勘查、合理的实验操作以及地下水为的长期监测和数据显示等,把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一个成型的数据库,方便研究,在后续的工作中,要学会写研究报告,进行图形的破译和解析工作,从而得出下步工作的方法,比如在3s系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贯穿整个报告的始终,同时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本地的水质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层次性的分析模式,利用电脑等高科技的手段画图,从而制作出符合实际要求的多媒体状态图形,可靠的数据和科学的技术水平,会使得我们以后的工作更加的完善和完备[2]。
1.3控制与重点调查相结合
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水量大,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作为重点的调查地区,而其他的地区可通过一定的控制调节,从而达到完备的效果。现在,遥感图像技术和成果,主要是按照精度水平进行调查工作的,在遥感解析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进行水资源和当地环境的调查工作十分必要。当然,重点的是做好各个地区的整体化的研究,就是指在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动态性的因素,比如水质,地下的岩体,植被的自身生长以及一些化学元素的不断变化,这对于当今的演化规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当今世界,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各种生态环境变的异常脆弱,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地质的控制盒调查工作,需要多方的努力,需要更加可靠和有代表性的方式。
1.4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分析
所谓的地质勘探和实验工作中,一定要科学的制定方法,采取智慧集结和思维相互补充的方案进行,特别是要做到到最后各方面达成共识的方法,尤其是要合理的运用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念,在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技巧,建立合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地质环境的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抓主要的矛盾,认识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意义,进行全方面的深入调查,才能够准确合理的进行工作,做一些一般性的调查和控制,压根不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之间的利弊,以及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和发展起来的,利用唯物主义原理,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能够做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管理合力,能够考虑到各个分子在地质环境中的租用,从而更好的掌握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能够由表及里的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走实践发展的道路。
1.5基础性 公益性原则
在地质调查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底线和准则,首先不能够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要求,特别是一些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合理的遵守,工作的结果能够如实的表现出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特别是一些生态资源的发展状况,通过科学的研究,不断了解生态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认识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重要作用,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性的,尤其在公益性战略性的过程中,是为了地方经济的不懈发展,以及城市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夯实进行的。需要十分可靠而准确的数据[1]。
二、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
2.1收集资料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任何科学的图像和报告都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合理的匹配和发展出来的,特别是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于现有的科学成果来说,事物和问题之间需要高度的重视和分析,也就是说,我们收集的资料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十分必要。而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收集资料内容多而杂,主要内容有:当地的水田面积、机井的分布情况,各个地下水位的下降程度、水土的流失程度,以及地下水的开放状况等,尤其是一些长远的规划方面来说,具有科学的文件作为指导,具有一些文物和环境的因素作为保证,才能够保证农业的综合发展前景,才能够对于当地的水土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
2.2遥感解译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地质的工作区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开展遥感解译提高了工作精确,加快工作进度,同时对全区的地址、地貌、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植被、水系、矿产及生态地质有一个区域性的认识。能精度较高的定位、定量到地块,提取多种信息,拓宽视域,有效地分置野外工作,减少工作量,提高成果质量。分析现有数据的时相、质量。如果为1/50万的工作区,则应用1/25万地形图校正,然后经过重采样、图像增强、制作1/50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图。建立解译标志,并进行解译。利用一体化的RS与GIS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作业方式,实现土壤、植被信息的快速提取,即遥感数字影像――人机交互判断――计算机量测汇总――数据的有机综合。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地质调查后,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地质资源信息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的信息,而地质进行调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让调查方法能够得到提升。使得调查的结果信息更全面、详细,为我国目前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5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转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数据挖掘;高光谱遥感;算法
数据是客观世界性质、特征和状态的描述,但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在数据产生过程中携带了一些和客观无关的因素的干扰,使得数据产生了与客观世界不一致的状况,人们通常把这些干扰称为“误差”,在信息科学中则称之为“噪声”。根据信息理论,数据是由信息和噪声共同组成的,只有当数据中排除了“噪声”之后,才能称为信息:信息=(数据)-(噪声或误差)。在日常应用中,大量的数据未能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常常被描述为“数据丰富,但信息贫乏”。为此,决策者迫切需要从海量数据库中提取有价值知识的工具,数据挖掘技术正是为满足上述要求而产生的。
土壤高光谱遥感数据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室内土壤高光谱测试过程中,由于可控条件和不可控条件的变化,使得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如土壤的粒径差异、测试土样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测试时几何条件的差异等都会引起土壤光谱反射系数的不确定。同时,高光谱遥感数据波段众多,数据量庞大,这些给处理和解译都带来了很大困难,而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种情况。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
(一)数据挖掘的产生发展
数据挖掘其实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据库存储技术和计算速度提高,科学研究人员意识到,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分析数据。机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将一些已知的并已被成功解决的问题作为范例输入计算机,机器通过学习这些范例总结并生成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具有通用性,使用它们可以解决某一类的问题。随后,伴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知识工程。知识工程不同于机器学习那样给计算机输入范例,让它生成出规则,而是直接给计算机输入已被代码化的规则,而计算机是通过使用这些规则来解决某些问题。80年代末在美国底特律召开的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讨论会上首次出现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这个术语,人们接受了这个术语,并用KDD来描述整个数据发掘的过程。随后的KDD国际学术大会研究重点逐渐从发现方法转向系统应用,并且注重多种发现策略和技术的集成,以及多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界的一大热点。随着支持数据挖掘技术发展,数据挖掘渐渐成为成熟的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数据挖掘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数据挖掘时遇到的数据库种类繁多,且各种数据挖掘方法作用范围有限,因此采用单一方法难以得到决策所需的各种知识,多方法融合将成为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而数据挖掘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何进行降维操作、高维数据索引、典型特征提取等;挖掘算法的表达和改进创新;如何对挖掘产生的规则和模式进行解释与表达,使其与信息处理的要求相关联以得到应用,并对挖掘的知识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控制知识可靠性和质量,实施有效管理;针对高光谱遥感信息的特点,对数据挖掘任务的描述、算法功能模块组织都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二、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
数据挖掘算法很多,结合不同的应用领域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数据挖掘的算法体系。数据挖掘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聚类、空间分析、模糊集、粗集、神经网络、决策树等。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但它们的有机组合具有互补性,多方法融合将成为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目前一些具有较好应用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聚类
聚类是把一组个体按照相似性归纳成若干类别,即“物以类聚”。它的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类别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小,而不同类别上的个体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在实现其他挖掘任务之前,应用聚类方法可使挖掘精度与效率大大提高。聚类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面向数据库的方法。由于高光谱遥感信息的海量特点,聚类是一种有效的挖掘算法。通过将信息从光谱维和空间维进行聚类,挖掘隐含在其中的规则和知识,对于解决波段选择、特征提取、纯净象元识别等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聚类仅是实现对目标的集群分析,而对不同集群的属性和特征进行挖掘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聚类一般要和其他算法结合进行。
(二)人工神经网络(ANN)
神经网络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非常重要的方法,包括前向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等已都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另一方面,人工神经网络也在高光谱遥感信息中得到了一些应用。神经网络常用于两类问题:分类和回归。神经网络的参数可以比统计方法多很多。由于参数如此之多,参数通过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来影响输出结果,以至于很难对一个神经网络表示的模型做出直观的解释。实际上神经网络也正是当作“黑盒”来用的,不用去管“盒子”里面是什么,只管用就行了。人工神经网络有望在高光谱遥感数据挖掘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粗集理论和模糊理论
在数据挖掘中,从实际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包含各种噪声,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完全信息有待处理。传统的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因需要数据的附加信息或先验知识(难以得到),有时在处理大数据量的数据库方面无能为力。粗集作为一种软计算方法,可以克服传统不确定处理方法的不足,并且和它们能有机结合,可望进一步增强对不确定、不完全信息的处理能力。粗集理论中,知识被定义为对事物的分类能力。这种能力由上近似集、下近似集、等价关系等概念体现。因为粗集处理的对象是类似二维关系表的信息表(决策表)。目前成熟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发展起来的数据仓库管理系统,为粗集的数据挖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决策树
决策树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决策树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决策节点、分支和叶子。决策树中最上面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决策树的每个节点子节点的个数与决策树所用的算法有关。每个分支要么是一个新的决策节点,要么是树的结尾,称为叶子。在沿着决策树从上到下遍历的过程中,在每个节点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对每个节点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不同的分支,最后会到达一个叶子节点。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决策树进行分类的过程,利用几个变量(每个变量对应一个问题)来判断所属的类别(最后每个叶子会对应一个类别)。数据挖掘中,决策树是一种经常要用到的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同样也可以用来作预测。决策树在高光谱遥感信息分类、典型信息提取等任务中都得到了应用,在高光谱遥感数据挖掘中,决策树学习可以建立对特定应用敏感的知识集,以指导挖掘过程的进行。
三、发展前景
从目前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情况来看,高光谱遥感数据挖掘将在智能信息处理和高水平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下对其潜在应用领域进行分析。
(一)典型信息提取与识别
通过对标准地物波谱数据库、典型高光谱信息源等的挖掘,建立和发现对特定信息、特征和现象提取有效的规则和知识,以直接应用于目标信息的提取与识别。
(二)定量遥感与遥感反演
高光谱遥感信息是定量遥感如成因矿物学、作物养分监测、植被监测、生态遥感等的基础,其中隐含的规则和知识也是遥感反演如地面组分反演、陆面温度反演等的基础。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可以建立相应的决策规则和专题知识。
(三)高光谱分类与亚像元分解
分类是遥感应用的重要环节,基于知识的自动分类目前是遥感分类的热点。基于知识的高光谱遥感分类的基础是领域知识,而这正是数据挖掘的优势所在。亚像元分解与混合像元分类是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数据挖掘在纯净像元提取及分解知识与规则发现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四)特征提取与最优特征组合选择
实现面向应用的特征提取与最优特征组合对于充分应用高光谱信息、减少信息冗余、提高处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目前高光谱应用中的主要模式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预言数据挖掘在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中将可以发挥更加深入和重要的作用,促进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Fu L M.Rule generation from neural networks[J].IEEE Trans on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1994(8).
2、Towell G,Shavlik.The extraction of refined rules from knowledgebased neural networks[J].Maching Learning,1993(1).
3、袁曾任,卢振中.由神经网络提取规则的一种方法[J].信息与控制,1997(1).
4、刘振凯,贵忠华,蔡青.基于神经网络结构学习的知识求精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10).
5、张朝辉.利用神经网络发现分类规则[J].计算机学报,1999(1).
6、黄源,萧嵘,张福炎.神经网络的规则提取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9).
7、Tu Peilei,Chung Jenyao.A new decision2tre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for machine learning[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lington , VA ,Quinlan J R. Induction of Decision Trees[M].Machine Learning,1986.
8、刘小虎,李生.决策树的优化算法[J].软件学报,1998(10).
9、洪家荣,丁明峰,李星原等.一种新的决策树归纳学习算法[J].计算机学报,1995(6).
10、Schlimmer J C, Fisher D. A case study of incremental concept induction [C].In Proceedings of AAAI286,1986.
11、苗夺谦,王珏.基于粗糙集的多变量决策树构造方法[J].软件学报,1997(6).
12、刘兴华.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13、于金龙,李晓红,孙立新.连续属性的整体离散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