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思考
引言
新世纪,农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提供方,为做好农村的民生工作就要重视水利工程,让农村的饮水、节水得到完善,改善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工程施工和设计管理不足
当前,农村水利灌溉的工程设计方案存在不足,水利灌溉的工程使用效果不佳,设计方案中很多影响因素均制约水利的发展。比如,项目招标不合格,技术要求不健全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等。甚至很多地区农村水利工程设计均自行完成,没有专业水利技术人员指导,导致工程的很多参数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除此之外,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达标的情况下,项目承包方不能贯彻当前的招标方案,工程建设不合理的状况时有出现。施工单位为节约施工成本,选择质量较差的原材料,使施工质量不达标,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偏低施工工差,没能按照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施工中管理漏洞较多,这都直接用影响质量管理,从而也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功效。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人力资源问题
第一,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缺乏内部竞争,不利于调动人员的施工积极性。我国长期以来受到体制影响,人力资源以劳动力的形式被束缚住,这不但让人员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也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当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重视短期利益,不能从长远利益着眼。因而不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企业的发展中受到利益驱使,使企业缺失精神文化,企业的文化建设计划搁浅,这将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管理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以“三农”为契机,不断加大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但要实现最后一公里还有较大的缺口存在。特别是农村的基层农田水利,可用的投资资金比例较低,原因是我国的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出现权责不明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水利工程施工时无人监管。随着农业收益的逐年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年减弱,所以参与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人员积极性较低。在政府资金难以落实,地方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水利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建设烂尾现象频发,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没能起到灌溉的功效。
二、强化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政策
(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中设计十分重要。设计的优质与否,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所以设计时需要灵活应对,面对各类不同地区,模式不同方案,在征求专家建议的同时,确保工程建设能做到科学有序,并严格的根据招标单位工程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内容分别是:水源排涝工程、渠沟工程、排水沟设计等工程。除此之外,为让工程能顺利的进展,施工中要做好严格的施工计划,设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确认施工的条件,保障施工用电。另外,施工的方法和工艺设计中,要求进行基础层土方的开挖、土方的回填夯实等具体的施工环节,并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钢筋布设绑筋等施工,基础层单位管理,做到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层层培训,节约用水工序。
(二)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重点是转变现有的管理主体。当前出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是管理主体陈旧,依旧沿用原有的主体管理模式,传统的水利管理更重视物的管理,不重视人的管理。物是固定的,人是灵活的,物可以被人所建造。故此,需要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在完善各类竞争机制的前提下,不断的拓宽人才渠道,使用奖惩分明的配套策略激励人才竞争和创新。完善人才的评价以及选拔机制,并打破传统用人理念,要求凭借人的想法、能力、工作责任心为前提,形成公开和公平的竞争,择优录取中,为人才营造良好的选拔氛围。
(三)建设和管理工作评价制度
第一,基层水利作为管理主体,需要建立对应的员工评价体系,应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求从整体层面上评价农村水利单位员工的工作状况,体系的构成分为三方面,分别是员工整体的工作状态、单位的战略合作发展状况、单位员工的具体工作成效。第二,建立科学的员工评价系统,评价中了解员工工作中获得的成果,并探究成果的重要性,对此进行评价。并要在评价过程中建立对应的鼓励机制,让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水利工程的既定目标,并优化水利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水利工程才能留住人才。人才留用的具体措施:首先,把员工的利益和单位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管理中,员工不关心农村水利发展现状的趋势,这样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能干劲十足。其次,合理的精神鼓励也十分很重要,物质鼓励是有限的,但精神鼓励是无线的,人如果有精神支撑,再苦再累都感觉很值得。所以水利单位要将自己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相结合。
(四)推进水利管理改革
逐步开展灌溉用水的使用量控制管理模式,要求水使用开展有补偿和转让方式,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也能让农民在节水灌溉总结节水经验。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具有运行管理意识,适度的让技术人员给予技术培训指导,并深化农村水价的调控,形成完整的梯度收费机制,从经济上控制农民用水。节约用水.
三、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分析和管理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但能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时效性,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前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2015,(08):35-36.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2
一、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农村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因为农田水利的建设不仅要为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还要满足人畜饮水等问题。如下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
1.基层水利建设权责不明确。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明确,造成了一些乡镇、村的基层小型水利工程长期缺乏管理,而使一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修理而提前损坏。另外,还会造成水利建设口号喊得过多,但是缺乏实际举措。特别是当农民收益降低的时候,造成他们对农业缺乏信心和热情,也直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基层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2.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由此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3.基层水利工程设计水平不够高。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造成了设计过于仓促,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另外,设计方案还具随意性,设计图纸在施工的时候可能遭到随意的更换。
4.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如某乡(镇)田间灌溉渠道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县(区)政府负责管理,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工程完成60%~70%,停工一年多也无人过问,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5.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6.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乡(镇)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7.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理工作不到位。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而且技术装备过差,人员素质水平不够高,缺乏维修设施的保障。各级水管单位的人员管理费用和工程维护费用不能够按时落实到位,甚至使水利单位入不敷出。最重要的是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和基层水利建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造成了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一些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工作责任心,没有监理经验,没有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造成了监理工作不到位,对工程质量监测不够。
二、改进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规范,并在施工工程中落实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施工时,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的每道工序、一定要求严格按章操作,并对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对于建设施工材料和设备也要严格检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
3.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和村里干部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强村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每分钱都能用到实处,此外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受益民众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用于当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面,增加水利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对策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说明,农村基层农田水利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显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实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建设的解决措施,另外在建设管理中,一定要提出有时效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在真正的实施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也要加大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促使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有一个现代化的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思考;建议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本文通过对利津县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利津县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民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有差距。
利津县境内有褚官河、刁口河等小型河流,但开发利用不够,水利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致使仍有近10万亩农田属于“望天田”,农作物抗旱能力低,遇到大旱天气,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各乡镇虽然每年都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因财力有限,从而影响了人们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有部分乡村干部认为修水利应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主体是农民群众,政府只能引导鼓励;而大多数民众认为修水利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管不问,甚至在乡、村组织挖沟修渠时,因损害责任田而出现农户阻挡施工或索费现象。
1.2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后期管护,责、权、利不明确。
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造成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的局面,致使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建成后,部分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归责于政府,故而出现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1.3农田水利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乡镇缺乏基层水利工作人员,水利技术力量薄弱,农村水利建设缺乏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与管理。
2. 几点思考与建议
2.1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1.1加强领导。要坚持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强化行政引导和政策引导,适当增加水利公益性项目经费投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抓好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2.1.2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2.1.3抓好管护督查。各乡镇、村组要指定专人,结合农民耕作的实际,对重要路口、机耕道沟渠、涵管进行管护,防止群众种植时填沟进地耕作损坏农田水利建设,保证乡镇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
2.2明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所有权。
2.2.1各乡镇、村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落实农田水利项目所有权问题,探索管理上新路子。我认为,对一般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等方式,让农民自己管理。
2.2.2对非公益性水利由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民投资,探讨水利建设发展的多供给主体。
2.2.3对于农村公益性水利,可逐步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实行合资、独资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在管理上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农田水利充分发挥其应该发挥的效益。
2.3建立良好的农村水生态环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生态建设,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促进全县农村形成天蓝地绿、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水生态保障。
2.3.1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建设,目标是:塘变深、水变清、岸变绿、家园变得更加洁净。
2.3.2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在继续抓好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力争将水土流失率降至最低限度。
2.4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2.4.1提高农民的生活饮水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件大事。因此,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4.2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促进农业丰收和农民生活富裕。
3. 结语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水平,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刘群昌.水利灌溉与农业、林业贡献率计算方法比较[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第4期 .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4
在调研的基础上,省水利厅形成了《江西省水利厅关于水利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并开始组织编制《江西省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为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实现这一蓝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使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__年5月10日-17日,我厅派出8个调研组,就“水利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赴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调研。厅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孙晓山厅长亲自带队赴南昌县、修水县、武宁县进行调研,朱来友副厅长带队赴吉安市进行调研,并在吉安主持召开了6个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水利局长参加的座谈会。
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一是现场了解全省各地水利发展情况;二是进一步了解当地政府和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对水利的需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就水利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次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到了全省11个设区市、31个县(市、区)、44个乡镇、45个村,召开了38次座谈会,与县、乡、村670多名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
一、水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我省水利在实现治水思路的深刻转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__年底,对2162座大、中、小型重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提高了水库的安全保障;解决了1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完成“十五”10个电气化县建设任务,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2.74万千瓦,增加发电量15亿千瓦时,农村水电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对6个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了21个县级节水增效示范区。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多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92.11多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4;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8.16万公顷,修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35万座(处);20__年,我省启动了对上饶市的鄱阳、余干、万年县的机电排灌泵站应急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711.4万元。20__年5月,省财政又列出专项资金2亿元,计划用2年时间对全省1980年以前投入使用的农村中型机电排灌泵站共117座进行应急更新改造,20__年已完成71座10.9万KW的泵站更新改造。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的发展,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指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调研当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表示出由衷的感激,群众对调研组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解决我们农业生产条件”等言语是对水利与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形象和真实的表述。
(二)水利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水利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生活宽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一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调研当中,农民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用上了卫生、方便的饮用水,带动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已喝上卫生、方便自来水的村民告诉调研组,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过问过我们喝水的问题,现在党和政府不但让我们喝上了干净水,还用上了自来水,现在我们也用上了热水器、洗衣机,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三)水利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近年来,通过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安全、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门塘建设、渠道整治等工程实施,改善了农 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调研组在赣州市兴国县调研时,江背村农民万耀宗给调研组回顾了他自己亲历的农村水利发展变化的历程。他说:“当年我们农民是靠水利部门解决‘命脉水’,才解决了生存问题,今天又是水利部门解决‘干净水’,让我们走上文明生活的道路,我们还盼望水利部门进一步搞好渠系配套,搞好农业灌溉,让‘致福水’帮我们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大量生动的事例表明,农村水利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客观上承载着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水利人要有高度认识,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水利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动参与,当好参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水利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水利部门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给政府当好参谋,是做好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赣州市水利局在新农村规划之初,及时组织调查摸清了全市水利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联合市村建设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农村建设改水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切入点。
(二)通过政府资金为引导,发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的主体作用。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明确凡是经镇农业服务中心立项验收的工程,统一按工程总造价的30-50给予奖励和补助,取得了明显效果,20__年,镇财政投入90多万元,吸引和带动了社会和农民投入230多万元,对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建立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德安县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兴建小型水利工程和改革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政策,成功引导和发挥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落实了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宜春市召开的座谈会上,万载县、潦河灌区工程管理局等介绍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工作经验。宜春市针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管理不落实、水费征收难的难题,已出台以组建农民用水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讨论稿),计划在5月下旬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维护和水费收取等工作。
(四)发挥村组集体的带动作用,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宜春市袁洲区寨下乡白沙村,原来是个村容脏、乱、差的村组,在20__年开展文明村建设以来,村组干部带领村民,通过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政府帮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修建了自流引水自来水工程,使全村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对流经村内的200多米渠道进行三面砼衬砌,并修建了排污渠网和化粪池;在乡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门塘。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村容整洁了,卫生条件好了,村民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农村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当前水利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水利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的水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问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是调研组听到的最多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农村巨大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渠道淤塞破坏,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得不到保障;三是小型电排(灌)站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已瘫痪多年,农田灌溉与排涝得不到保障;四是还有众多的病险水库,还有大量没有加固除险的万亩圩堤,防灾减灾体系还不够健全;五是水利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六是蓄水工程特别是山塘水库淤积严重,蓄水能力衰减;七是渍害田等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仍需加强;八是农村水环境亟待治理。
(二)体制机制问题。一是投入机制。一方面,我省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建设管理和维护投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水利的投入,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两工”的全面取消,“一事一议”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办水利仍处于滑坡状态。据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报表数据显示,20__年与20__年相比,政府投入增幅达到60,群众投入却减少了23。而我省农建投入的大头仍然是靠群众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仍是水利发展的根本难题。二是管理机制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资金短缺是个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管理。面对工程管理的问题,基层干部及农民群众仍然希望国家包办。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主体,没有形成一套良性的管理机制,工程水费收取困难,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也遇到了较大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
(三)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管理部门较多,“多龙治水,群龙无首”是水利建设长期存在的难题,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没有一个长远的综合规划。加上20__年政府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管理站全部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受到削弱,农田水利建设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造成许多水利工程无序建设、盲目建设、工程质量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
(四)当前水利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当前水利工作如何更好地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是这次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与当地政府、水利部门和群众代表的座谈,调研组了解到了一些在工作衔接上存在的困难。一是试点建设与全面推进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个需要长久持续推进的工作,水利工作也是如此。而目前新农村建设以示范点为推进,示范点多选择在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的自然村。这样一来,一些原安排在相对贫困落后地方的资金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中,可能造成农村新的发展差距,不利于农村的平衡发展。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问题。由于农村饮水不安全地区主要在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规划工作早已完成,而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新模式,选择在交通、住房、水源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此,客观上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改水工程建设结合的难度。据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农村饮水不安全地区相符的只有5-30,同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示范点相对分散,这样就必然造成今年大部分农饮安全项目不在规划范围内,且工程规模较小,影响工程效益和管理,并造成水价过高,工程难以长期有效地运行。
四、对策和建议
(一)水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对策
我省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内侧丘陵广亘,中北部平原坦荡,整个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筲箕形地形。省境中、南部地形复杂,低山、丘陵、岗地与盆地交错分布。北部以平原和水域为主,间以丘陵、岗地。调研当中,在不同地区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普遍反映的农村饮水安全、防洪和农村水环境问题,赣南山区反映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治理,丘陵地区的提灌和蓄水工程建设,湖区排涝泵站的改造等问题。归纳起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提高农村饮水保障程度为着力点,把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放在第一位。“十五”期间,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饮水困难人口180万人。据20__年调查评诂,截止20__年 底,我省共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340.41万人。调研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代表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已解决饮水特别是喝上自来水的地方,为改善村容环境和树立文明乡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民群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在饮用不干净、卫生不达标水的村民,大多数表示,群众积极性很高,希望能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早日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为此,水利要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是以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为着力点,坚持继续搞好农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加大病险水库和圩堤除险加固的推进力度,加强农村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重视中小河流防洪建设和地质灾害防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防洪安全。各调研组了解到,在全省各地,圩堤防洪标准低、病险水库需要治理、排涝泵站老化失修、河流淤塞、水土流失形成地质灾害等问题均不同程序地存在,严重威胁到防洪的安全。
三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粮食生产能力为着力点,坚持继续加大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继续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加大对我省中部丘陵山区提灌泵站工程、湖区易涝易渍地区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同时,完善农村小型灌排设施,提高灌排效益。
四是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适应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继续抓好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长治"工程农发水保项目、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一期工程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及科技示范园建设。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优化配置、综合治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高度重视对开发建设项目的预防监督,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五是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为着力点,积极科学地发展农村水电。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扩大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解决部分无电地区生活和生产用电问题。改变广大山区农村烟熏火燎以柴做饭的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是以农村水利改革为着力点,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良性机制和农村水利服务组织体系。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工作,实行民主决策、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尽快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乡镇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设,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几点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进程中,特别是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落实到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使农村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真正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新农村建设应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应以点带面、重在面上,要达到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目标,要尽早地拿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来,避免出现农村新的发展不平衡。水利工作要根据水利的流域特性、区域特性,在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前提下,同时注重面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按照国家有关项目投资和建设要求,推动整个面上水利建设。即要符合国家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要求,又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建议省级用于新农村建设资金,在按照使用原则的情况下,由市、县统筹安排。
3、加强宣传,建立水利建设新机制。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工作中要加大对国家五部委关于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和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的意见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改革,切实建立起水利工程良性投入、运行和管理体制。
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导农民发挥建设管理主体的作用。针对我省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要实施工程体制改革和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完善的工程体系是基础。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省级应加大水利投入,承担一些基层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做一些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
5、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我省农村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水利在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强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级水利部门尽快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赣南山区,应重点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打造生态赣南,减少地质灾害;在中部丘陵地区,要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工程,抓好提灌和蓄水工程建设;而在北部湖区,要着力解决好排涝泵站改造和重点圩堤的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灌区基本情况;建设与管理的成效;存在问题;原因;结论
1 鸭河口灌区的基本情况
鸭河口灌区地处豫西南南阳盆地腹心、汉水流域唐白河之间,总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灌区兴建于1966年,1970年开灌。效益8个县区35个乡镇办,现有白桐、鸭东干渠2条、分干渠8条、支渠118条,各类建筑物6万多座,设计灌溉面积238.1万亩,是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同时也是国家节水改造项目投资重点、全国大型灌区综合改革试点、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信息化建设试点和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灌区。
2 灌区建设与管理成效显著
(1)灌区建设。鸭河口灌区自1998年开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通过持续实施,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0万亩。近几年,在省厅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坚持“两改一提高”的治水新思路,着力打造现代灌区,骨干渠系基本实现了工程景观化、面貌园林化,管理标准化,灌区综合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实现南阳粮食总产超百亿斤大关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整合资金,集中连片,协调推进末级渠系的改造,相继建成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高标准现代灌区示范区和田园化农田水利精品示范点等农村水利样板工程,灌区五级渠系全面配套面积不断扩大,灌区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2)灌区管理和运行维护。为巩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灌区效益,近年来灌区坚持以“规范化、经常化、标准化、多元化”为目标,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常抓不懈。一是推行干渠管理俗蓟。重点是对市局管两条干渠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定具体标准,实行一季度一考评,基础工资与出勤挂钩,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联系奖惩,落实管理。二是实行干渠工程维修养护经常化。年初,在全面普查确定维修养护计划的基础上,对两条干渠及跨县分干渠段的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做到养护经常化。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联系包干经费拨付和奖惩。三是推行支渠管理规范化。主要是依据《鸭河口灌区支渠管理规范》,对支渠的四大管理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制定落实规划,采取开展达标验收活动的办法,推动由过去的弹性管理走上了指标管理。四是推行末级渠系管理多元化。
主要采取四种形式,来摸索解决末级渠系的管理问题。(1)以渠系或行政村为单元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把支渠以下末级渠系的经营权、管理权完全交给用水户,实行民主管理。(2)以乡为单位,由水管所在全乡聘任群管人员,组建末级渠系管理队伍,实行划片承包管理。(3)以专管组织为主,实行延伸管理。(4)以村为单位,对集体经济好、党员干部战斗力强的地方,实行村支部或村委自管。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末级渠系管理缺位。国家对灌区的管理机构只设到支渠(骨干工程)一级,斗渠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位于灌区渠系的末梢,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一直属于村集体,而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主体缺位,出现了 “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有人毁有人怨无人修”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实行后,改变了原来社队集体与农户的关系,出现了农田水利公共事务缺乏组织与管理的现象,而不少群众甚至县乡干部都认为只要是工程没人管,群众浇不好地都是灌区管理单位的事。虽出台了政策性文件,仅靠一个行业很难做到。特别是改革涉及到经费来源和人员,难以破解,导致田间工程管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2)骨干工程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全灌区管理人员呈现出严重短缺的局面,且人员高龄化严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体改后,一部分管理人员按政策退休,而各个县区因财力原因严格控员控编,一直没有新进人员、补充年轻人。(3)灌区工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的控制标准,不能保证建成后完全发挥效益。各职能部门投入灌区的项目建设,主要以修路打井为主,附带修渠,规划设计和建设各自为战“多龙治水”,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把关的部门,对规划设计、实施上进行统一的安排,并结合灌区实际状况进行有序实施。(4)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占用灌区有效灌溉面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官庄工区、高新产业集聚区的成立,其管辖区域内的职能发生新变化,各类项目加速落户,这成为下步灌区有效面积减少的最大因素。而灌区管理部门作为一个行业部门,目前状态被动,也只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5)权益保护面临挑战。渠道作为野外敞开式工程,特殊天气和放水防汛期间,在强化各级管理责任和实行严格巡检措施的情况下,仍易发生溺水或交通安全事故,处置后续问题给管理单位造成极大压力,形成的诉讼案事件,法律判决形成的赔偿使仅仅依靠财政供给本就吃紧的经济艰难维持运行,这成为基层水利部门下步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6)灌区普遍执法难。在遇到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等违法事件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执法效果,最终按照法律程序强制执行也受到和谐稳定指导思想的束缚,出现执行难,也难以达到效果。(7)水费征收困难。农业税取消以后,国家对农业还给予了种粮补贴,群众认为种粮国家都给补贴,水费就不应该再收,交费热情不高,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收费任务,采取了乡镇财政垫支的方式。另一方面,灌区管理部门人员精力也根本无法做到把用水与收费服务延伸到农户。
4 结论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发展策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的发展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农村整体水平的提高,成为农村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水电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以农为本,历史的发展进程离不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形态多样,旱涝灾害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也为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损失。“三农”问题一直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然灾害为我国农业带来的损失,亟需大力发展农村的水电水利工程,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模式,进而充分保障农业生产。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粮食的灌溉、农村的电力、农产品养殖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报告强调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因此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二、农村水电水利工程现状简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农业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基础设计的建设的财政投入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并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技术性保障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初见规模,据统计一些小型工程约两千多万处,这些工程的涉及了水电站、农业灌溉、水库等,为水利提供了实效保障,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大部分建设于建国后的几十年,设备比较陈旧,依靠的主要是国家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实质是公益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年代较早,加上主要的人力资源是农民队伍,因此工程的技术水平较低,而且近些年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翻建,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上存在诸多隐患。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得不到技术性保证,濒临废弃,为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严重者危及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管理人才的缺失
我国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是国家财政投资,并且划分到农村集体进行管理维护。而乡镇政府和集体组织的资金比较紧张,不仅在工程的设备方面没有能力更新,而且也没有实力去聘请相关的技术管理人才。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工程利用不得当,一定程度降低了工程使用寿命。同时,由乡村自主管理的水利水电工程,一些管理模式比较传统陈旧,工程的配置落后,而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低,制约了工程的合理使用和与农业的生产发展。
(三)管理模式的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个行业不断引入更加现代的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与社会体制相适应。 我国农村的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模式及其落后,管理人员数量多,但是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整个工程的资源配置不科学,劳务管理不善,资金浪费。过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着农村水利水电的发展进步,落后于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
三、农村水电水利工程的发展完善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计划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于较为陈旧的工程进行返修、整建,二是在一些需要建设水利水电的农村,合理规划,建设相关设施。无论建设工作如何开展,首先重要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合理利用财政资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工程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条件,使水利工程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用水需求的有效保障,水电工程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用电以及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同时,可以吸收一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技术方面,实现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
(二)完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模式
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系统比较繁复,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必须达到技术的稳定以及管理的成熟,才能保证工程运转的顺利。因此,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模式亟需完善,需要建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保证每个环节的分工详尽,各个岗位各尽其职,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同时,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自然状况,对于水利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效利用。管理模式要不断引入现代的一些管理理念,保证政企分离,政府要尽到财政支持的责任,企业承包的工程要以实现农村发展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并且在进行管理活动时要符合政府对于农村的方针政策。
(三)提高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利用效率
农村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实际的应用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工程的利用效率,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的保障。对于我国农村一些闲置的水利水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整修,尽快投入使用。对于一些陈旧的设备,要定期维护维修,保证正常运转。同时,工程在管理要不断引入现代科技,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通过更先进的手段,不断满足当地农村的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的更新,不但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且有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了建设更全面的小康社会,要高度重视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相关部门的协助配合、农民群众的热情参与,我国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将逐步改变管理不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金珍.分析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6)
[2]陈志勇.浅议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J].水利天地.2013(08)
[3]孙晓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1)
[4]常翔.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3(02)
[5]罗运军.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风险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05)
[6]崔敏湘.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J].北京农业.2013(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