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消防、给排水管道;防治措施;现场管理;规范性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和对感观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对美观和舒适度的需求逐步增大,对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消防、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建筑物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必须严格把好建筑物消防、给排水施工质量关。本文结合作者从事多年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管理的实践,对消防、给排水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归纳,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一、应注意消防给水系统安装的规范性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两步进行,强度试验压力一般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是指工作压力,一般是指水泵扬程来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对于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强度试验是管网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然后将试验压力缓慢降至工作压力,经检查无渗漏,则严密性试验为合格。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设计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低于1.4 MPa;当设计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水压强度试验是管网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0min,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而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无泄漏为合格。
其次是消防管道连接方式一般是按大于等于DN100的采用卡箍连接,小于DN100的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有许多工程由于6米长管材无法运到各楼层施工现场,只有将管材切为二半,采用施工梯运到各楼层。这就造成在管道安装时,管道支、吊架就不能按规范要求的间距施工,因为卡箍连接为柔性连接,卡箍两边必须有一个支、吊架,否则管道接口处容易造成变形或脱口。还有许多工程不重视管道支、吊架的管卡安装完整性,有支、吊架但无卡、或管卡螺母上不到位,也将造成变形或脱口现象的发生。解决措施是检查、整改到位,特别是隐蔽之前。
再次是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或者喷头距周围障碍物体太近,而使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或是由于设计考虑欠周全,部分工程喷淋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公共走廊处,附近没有排水管或地漏,造成试验过程中流出的水无法从排水系统中迅速排走;对于不吊顶的房间,喷头设置为上喷时,当通风管道或排管宽度大于1.2m时,按规范要求,其下方必须设置喷头,以保证使用要求;在粉饰顶板时,存在不可避免地将涂料喷洒在喷头上现象,当火灾发生时,系统不能及时动作或缩小了保护的范围;水力警铃未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出的振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它人员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二、应注意生活给水系统安装的合理性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下列问题:首先是水表安装不符合要求,各户水表、阀门明装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有些工程为考虑抄表方便和美观,将各楼层各户的管道总阀门和水表均设置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无任何防护措施。当住户维修室内管件或被人误关总阀门时必须到楼下检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当楼层各户水表集中布置在水管井处时,由于管井尺寸的限制或者施工工艺欠佳,使得水表相邻距离或水表外壳距墙内表面距离过小,造成了抄表和维修的不便。并且水表前后直线管段长度不符合规范规定,影响了水表运行的准确度。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和污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8~10倍水表直径的直线段,其他水表的前后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管段,明装在室内的分户水表,表外壳距离表面不得大于30mm。
其次是生活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不当,并且无防污染措施:部分工程水池溢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出口直接伸入集水井中,而且无设置网罩。这样当水位控制器失灵时,不能保证将多余的水从溢流管顺利排出,导致从水池顶盖满溢。另外出口伸入集水井中无设置存水弯,会使积存的臭气回流至水池或者老鼠等动物顺着管道进入水池,污染水质。合理的做法是溢流管的管径应按排泄贮水池最大流量确定,并宜比进水管大一级。溢流管的出口应设置存水弯和网罩,溢流管的排水方式宜采取二次排水方式,即先流至地面水沟,再经过水沟流入集水井内,通过空气隔断来防止污秽气体污染水池水质。
三、应注意排水系统安装的实用性
排水系统存在以下通病:首先是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有些室内地漏安装高出地面,造成积水,影响使用环境;或者地漏过低,在地面上形成地坑,影响地面的洁净且不便行走;有的将无管道井立管安装距柱子、墙太远,装饰包封时将太大,占用空间;有的将地漏安装距柱子太近,造成后期柱子挂石材时被覆盖;而屋面雨水斗的周边不造成坡度,无形成有组织排水,其格栅使用了普通透气管的网罩,未按照雨水斗格栅进水孔的有效面积应大于连接管横断面积2~2.5倍的规定造成因雨水倒进水孔被堵塞而使屋面积水的可能。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东北地区;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有4800多万公顷,但还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以及大量木材的看法开采工作使得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正在逐年递减。除此之外,随着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我国东北地区森林面临着严重的森林病虫害挑战,却给森林病虫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东北地区保护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轻或控灭森林病虫危害,有必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研究主要对东北地区常见的县级森林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防御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从而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旨在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防护效益,减少森林资源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东北地区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东北地区县级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加之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年连续干旱、且冬季偏暖,导致害虫越冬死亡率低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县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不断剧增。尤其是在进行县级森林造林阶段,都是在一片地域中使用单一树种,这也使得纯树种的森林的抵抗森林病虫害的能力低。其次,成灾病虫种类增多也是东北地区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40种左右。随着外来新物种的不断入侵,加之尚不能完全控制的松毛虫、天牛类、杨扇舟蛾等病虫害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导致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的数量逐年增加,危害损失严重。最后,常有顽固难治现象暴发。受地理位置影响,很多县级森林防护部门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常常具有暴发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等成灾的特点。
2制约东北地区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要因素
首先,由于县级森林防护部门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方面的能力不够,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初期阶段,导致地方防护部门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状况,更谈不上预报和指导防治工作。其次,县级林业内部部门只注重育苗、造林等基础性工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预防机制差,导致县级林业内部部门的各个阶段中的工作环节之间严重脱节。再次,县级林业内部部门的防治手段落后,仍然采用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工作,缺乏生物防治技术等新技术研究,导致县级森林防工作时因污染环境、病虫抗药性增强、杀伤天敌形成等因素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县级森林防护部门的森林检疫工作不到位,由于缺乏防治经费,使得县级森林防护部门缺乏必要的测报、检疫、防治、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导致检疫工作不及时,病虫害的防治率低,调运检疫严重失控。
3提高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县级森林病虫害的预测工作
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将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以级测报点为基础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定时调查,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避免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状况。还应该在自身林木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特点,全面开展地方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工作。
3.2改进病虫害防治手段,加强林木检疫
首先,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工作,利用物种之间的食物链特性,加大推广普及生物防治工作。其次,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降低森林病虫害对于化学农药的抗性,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后,加强林木检疫工作,防治危险性外来病虫入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护工作对于保护东北地区森林资源、改善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防治病虫害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机构缺、金短缺失、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积极开展的防御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袁钦成.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林业劳动安全,2005,04:31-33.
[2]夏志彬,石端富,高殿文.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8:118.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环保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46-01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自然环境也受现代工业的严重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失调,生态的不平衡。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现就我个人的教学体会,结合化学教材(人教版),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树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教育观念
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环保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否具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教育观念,是环保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积极探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化学的结合点,研究环保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法,情境等,从而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二、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书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常识及环境保护的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1、在单元二《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及成份测定,O2的性质、制备及用途,以及大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在单元六《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介绍了碳的单质,CO2的制取,CO2和CO的性质以及CO2过多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单元七《燃料及其利用》中又提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对此,我并不是呆板性知识型传授,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合理地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如“现代工业发达,烟窗林立,同时人类又对森林乱砍滥伐,大肆破坏植被,空气中哪些成份会增多”?“为什么在一些城市要禁止机动车入城”?“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什么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如何”?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据教材内容,展开讨论,从而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及防治措施,知道环境关系与化学的密切关系,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单元三《自然界中的水》中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以及在课题4中又进一步强调“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而在此后又紧跟着介绍“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教材前面介绍水资源丰富而后面却提出水危机,这是采取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水资源的珍贵,也强调了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此时,教师可以将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适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了解水资源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做到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三、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灌输环保意识
人类认识过程都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材,难以较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初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比较肤浅,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很好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兴趣,激活思维。也只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教育目的。
化学老师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经常收集有关环保问题的资讯和素材。如九六年的湛江12级台风,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特别是2006年湛江市世界优质地质公园――湖光岩水面下降,和2007年湛江市区附近一些海洋出现的赤潮现象更让学生亲历其境,感受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也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四、在化学实验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更具有直观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本地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保教育。通过课堂演示的示范作用,和学生实验中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认识行动上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习惯,并且学会处理环保问题的技能和思维判断能力。
五、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知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4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00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 20xx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 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煤矿开采发展绿色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70%左右。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造成大量农田以及建筑物被破坏,矸石堆积成山,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严重干枯,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如何使煤矿的开采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率先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集约化经营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煤炭工业体系。现就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以及我国煤矿开采对环境破坏的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建议。
一、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内涵
煤矿绿色开采,基本出发点是从开采的角度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减少采煤对环境的破坏,形成一种使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开采技术。主要表现在:改革开采技术减轻对水土的破坏和地表的扰动;减少废弃物排放;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其中,岩层控制理论是基础,改革开采技术是根本。
二、我国煤矿开采的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由于地下采掘引起的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沙漠化、采煤废水排放以及煤矸石露天堆放污染等。我国煤炭开采主要采用冒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造成地面沉降和陷落,因而引发村镇、铁路、桥梁和地面管线设施破坏。大量的农田因塌陷、盐渍化和水土流失无法耕种。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生产用水涌入井下而成为矿井水,目前矿山的年排水量约为22亿m3。以山西省为例,采煤破坏地下水达4.2亿m3/a,导致井水水位下降或干涸共计3 218个,影响水利工程433处、水库40座及输水管道793.89 km,造成1 678个村庄,81.271 5万人以及10.824 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显示,该省因采煤漏水和矿井水排放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达300多亿元。我国现有煤矸石山1 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超过5 000 hm2,在大气降水淋溶时还会进一步污染周围水体、农田和地下水。目前有自燃现象的矸石山约140多座,自燃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成为大气污染源。矿井瓦斯主要是矿井中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它既是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祸根,又是一种严重的温室效应气体。研究显示,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所占份额为15%,仅次于二氧化碳。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据初步估计,我国2 000 m以浅范围内具有30~35万亿m3煤层气资源,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煤层透气性差,难以在开采前抽出。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 500余次,2001年由于瓦斯事故的死亡人数占煤矿总死亡人数的40%。煤矿每年排放瓦斯70――190亿m3。
三、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一)煤炭地下气化。煤炭地下气化是指将地下煤炭通过热化学反应在原位把煤炭转化为可燃气体。可以部分消除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煤炭燃烧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破坏。煤炭地下气化是一种整体绿色开采技术。它开始于英国1912年,由于热值低、成本高而未得到发展。我国于1958 ――1960年曾在16个矿区进行试验,于1962年停止,1984年又开始了新的试验,1994年达到连续产气295 d,产气量为200 m3/h,热值13.81――17. 57 MJ /m3,采用的是有井式、长通道、大断面的煤炭地下气化方法。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与重庆中梁山矿业集团合作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优质水煤气和混合煤气。但是,地下煤炭气化燃烧产生的苯和酚是致癌物质,有可能毒化水资源;燃烧形成的大量二氧化碳对空气也是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地下气化技术仍处于工业试验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二)保水开采。保水采煤在不同的矿区有不同的技术内涵,缺水矿区要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为主;大水矿区,要以减少水资源破坏和防治水灾害为主。因此,保水开采包含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煤水共采)和水灾害防治等多项重要内容。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含水层的原始径流,大量排出地下水;采空区上方导水裂隙带与地下水体贯通,形成大规模地下水降落漏斗,造成区域含水层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采动影响稳定后产生的地表沉陷往往影响到地表水体(河流、湖泊、井泉等)的原来形态,造成部分沟泉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进而影响区域植被生长,甚至土地沙漠化。我国大部分矿区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每年采煤破坏地下水22亿m3,可见保水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水砂充填开采。水砂充填采煤法是利用水力通过管道把充填材料沙粒送入采空区的充填采煤法。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应用水砂充填采煤法,目前水砂充填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地面用矿车将采出、破碎及筛分后的成品砂运到贮砂仓贮存。在贮砂室,砂与水混合成砂浆,经充填管路送至工作面采空区,并在采空区脱水,砂子形成充填体,废水经采区流水上山和流水道流入采区沉淀池,经沉淀后,澄清的水流入水仓,用水泵经排水管将水排至地面贮水池,以供循环利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充填致密,可减少煤尘危害,能有效地控制地表下沉和变形,但井上下充填系统复杂,设备及设施投资大,充填材料昂贵,提高了吨煤成本。
四、总结
总而言之,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指导,有着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的实施依据,框架体系内主要技术的发展将为我国煤炭开采中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提供重要保障,达到煤炭行业“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
[2]许家林,钱鸣高.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矿业,2001.
[3]许家林,连国明,朱卫兵,等.深部开采覆岩关键层对地表沉陷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7.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岩土工程与环境地质灾害概述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良以及工程安全运行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岩土工程学科。由于岩土工程学科仅从工程角度出发,没有与减轻地质灾害的施工技术相结合,致使工程地基或边坡的加固程度不足,极易在深层的地质灾害中遭受巨大破坏,如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站、矿山等均发生了类似事故。为了对岩土工程学科进行补充和完善,地质工程学便应运而生。地质工程学是研究工程自规划到竣工以及投产使用后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学科。该学科将地质体与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涵盖岩土工程内容,又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内容。岩土工程主要是指工程建设中岩土体开挖与巩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指因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防治,充分体现了合理开发和管理地质生态环境的思想。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将地质灾害概括为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由于环境地质灾害会对岩土工程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时必须采取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以达到降低工程风险的目的。
二、引起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具体原因分析
岩土工程产生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是客观的环境问题,通常情况下不能变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发生变化,至始自终以固有的形态和自然特性存在;其二,因人为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如大量开采、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对地质自然形态造成的破坏,进而引发种种灾害。大部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岩体会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演变,要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但是,如果因人为因素导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那么则会大幅度缩短岩体自然演化周期,增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同时,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大,如由于大规模工程开发和建设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进而会导致区域性环境的逐步恶化,引发区域性旱涝灾害,若不加以控制便会增大全球性荒漠化的风险。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等废气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进而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一种极具破坏性、危害性的灾难事故。
三、防治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一)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对它的防治应当予以重视。在滑坡灾害的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认真分析导致滑坡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治。目前在众多滑坡灾害治理方法中,控制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改善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这两种方法最为有效,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通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能够进一步减轻水体对边坡的危害。刨除人为破坏这一因素,水是造成滑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滑坡现象的出现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换言之,要是能够消除水对边坡的影响,那么便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对滑坡区域以外的地表水进行控制,防止其流入到滑坡区域之内,可以通过修筑截水沟对地表水进行截留;其二,可在滑坡区域范围内修筑排水沟,将位于滑坡范围内的地表水排除,以此来减轻其对边坡的影响。
2.改善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比较有效的措施有削坡减载和加固边坡,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应当按照边坡的实际情况而定,若是两种方法全部适用时,加固边坡较之削坡减载更经济实用。现阶段,在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多的边坡加固技术有柔性防护技术、挡土墙等等。
(二)崩塌的防治措施
岩体崩塌的危害性仅次于滑坡,所以对它的防治也必须重视,传统的崩塌防治措施有拦截法、支挡法、排水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对崩塌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具体方法的选择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近几年里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即SNS柔性拦石网,该技术在落石能量较高、坡度较陡的条件下能够起到极佳的防护效果,现已被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等工程建设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地表变形的防治技术
1.填堵法。填堵法适用于处理塌陷深度较浅的坑洞,先清除干净坑洞中的松软土体,而后再将石块和碎石填入坑洞内,使其形成防滤层,最后在上方覆盖粘土,并进行夯实处理。
2.强夯法。强夯法是指将大吨位夯锤作用于土体,利用夯锤强大的冲击力提高土体的强度,该方法具备预防和防治的双重作用,且适用范围较广,应用效果较好。强夯法不仅能够夯实发生塌陷后的松软回填土,还能够将坑洞中的软弱带转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土体。
3.灌浆法。灌浆法是将填充材料灌注于人工钻孔或岩体自然空洞内,从而达到强化岩土,加固土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乐美玉.基于矿山工程特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用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报.2012(5).
[2]黄露.基于Map GIS IG Server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