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从社会环境出发,通过对美国的两个重要高技术产业基地128公路地区及硅谷进行对比,发现宏观科技环境对科技对区域的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熊彼特从竞争视角提出,在众多影响科技创新的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中资金因素是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却经常很难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林毅夫(2001)、束兰根(2011)等提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金融机构往往无法准确及时获得科技创新信息,从而很难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评估,造成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1][2]葛建新(2002)、陈雪梅(2001)等从市场失灵角度,探讨了由于科技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定价失真且对企业有严格的准入限制,科技创新的市场融资有限。[3][4]张捷(2002)、钱颖一(2001)等出于社会结构关系考虑,认为在社会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网络效应,当公司高层主管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众多,就很容易通过网络融资,若公司高层主管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较少时,融资量就会减少;而科技创新型公司的高层管通常社会关系网络节点少,融资量自然就十分有限。[5][6]为有效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实业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金融模式,即科技金融市场模式、科技金融银行模式和科技金融关系模式等。文章通过对这些模式的分析比较,借鉴各模式的结合机理,试图从系统分析角度对我国科技金融的结合模式加以研究

二、科技金融市场模式

科技金融市场模式利用市场的分散风险的功能,将科技创新的风险转嫁、分散给市场中众多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的成果即未来现金收入流做定价,并通过种种工具为其提供变现这种定价的手段。其中美国就是科技金融市场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的很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人文体系都来源于英国。但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却在19世纪80年代后远远的落后于其后继者———美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不同。英国自“南海泡沫危机”后颁布了“反泡沫”法案,严格限制股份有限公司,造成了英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可美国却与此相反,自1929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严格限制了银行业的过度竞争,企业融资只能通过金融市场,从而间接的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且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美国的科技创新者在进行科技创新时,由于科技创新的高风险而很难独自完成,且收益是未来的现金流,科技创新者可能需要花极长的时间才能获取科技成果的收益,也就抑制了其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困境下,科技创新者可以将科技创新的高风险通过美国完善的金融市场予以分散,同时利用金融市场的未来定价功能,对科技成果进行市场定价,形成科技成果市场价格,实现创新者的未来现金收入流提前兑现。如果这些科技创新者愿意,通过提前兑现已建成的科技成果,他们还可继续其它的创业和创新,加快速度,加深深度。金融市场为科技创新解决了风险和变现的双重困难。一方面,科技创新自有的风险很大,通过市场投资者可以分散承担这些风险,并且市场投资者通过分散化投资亦可减少自身风险,实现风险的对冲。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对创新创业者的成果即未来收入流做定价,并为其提供变现这种定价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退出机制,让社会提前看到成绩,让创业者提前实现财富;看到这种对未来做定价的好处和自由可靠的退出机制后,不仅激发出更多创新创业者,而且也带动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资本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退出机制、如果看不到退出时所实现的投资回报倍数,就没有人愿去冒险创新和创业。

三、科技金融银行模式

银行是最为传统的融资金融机构,然而科技创新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资产抵押物品,且由于科技创新未来信息难得,往往限制了科技创新企业从银行取得的资金额度。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需与科技创新企业达成长期的且较为全面的合作关系,从而方便二者信息渠道的形成,便于信息传递。具体的银行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专门的科技金融银行,这类银行常与科技型企业发展业务,对科技研发的具体流程和风险都有较为详实的掌握。另一种是全能银行型或主银行型,银行对合作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可以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风险承受力有整体信息来源。日本是科技金融银行模式获取成功的有力佐证。日本自幕府时代,经济结构中的互助合作组织形式就很流行。在那时由于受到日本本国气候地理条件和不稳定的政治条件的影响,日本的经济生产者大都很难独自承受经济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又不得不从事经济生产活动,为此各个生产组织者相互参与其他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以期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种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的日本逐步发展为公司的相互持股机制,最为典型的是财团组织。财团组织的内部成员相互持有本财团内部公司的股份,通过派遣董事参与公司的治理,并建立财团内部的财务公司或主银行,通过主营银行为财团内部融资,支持财团内的企业发展。当财团内的科技创新公司需要资金进行科技研发时,主银行为科技创新公司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支持,并且通过持股、干部派遣等形成了综合性、长期易关系,主银行能够准确地了解科技创新公司的业务信息、动态,掌握其风险的发展过程,从而方便主银行及时进行风险控制决策。在针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时,日本成立了相当多的科技金融银行,他们包括政府组织成立的,也包括民间自发形成的。这些科技金融银行专门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为他们提供全程的财务指导,熟悉科技创新的详细流程,能够准确地评估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适时适当地进行金融风险管控。

四、科技金融关系模式

一般而言,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更倾向于选择距离型融资。企业融资通常采取的是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的方式,科技创新企业很少或很难从银行借到款,大多是向所有者或经理们的社会关系网寻找资金。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自留利润和其他储蓄进行自我融资、通过亲朋好友关系非正式借款以及出口订单和其他抵押物担保向银行借有限的款。当某些科技创新企业(如极具增长潜力、前景看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潜在优势被“预期”到的时候,银行就愿意和企业合作,通过某种协议给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并且,初始的贷款条件也是比较宽松的,如较低的贷款利率、较宽松的抵押要求以及较低的信贷比率等,与企业形成融资的长期关系型模式。这种融资的最大好处在于融资者对筹资者的完全了解,双方合作是建立在完全互利基础之上的。但同时这种融资模式由于信息不透明,会形成隐性的违约风险,积聚社会的总风险,为此社会应规范关系融资模式,形成透明的关系融资机制。台湾当局为规范关系融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例证。台湾当局为了有效地促进银行为科技创新企业贷款,加强银企合作,于1974年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科技创新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科技创新企业申请融资时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同时分担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风险,提升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意愿。为了有效地辅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1982年,台湾当局财政厅组织成立了“科技创新企业联合辅导中心”,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财务诊断、融资辅导和信用保证服务。同时,台湾地区的民间机构还通过科技创新企业的互助保证制度来分担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向金融机构争取较优惠的贷款利率及金额。此外,台湾当局还积极地引进风险投资,从机构的设立到具体运作程序都有政府的参与,政府对其提供了充足的优惠扶持政策。台湾当局亦于1994年批准设立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并于2000年4月推出了第二类股票,这是为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企业尽早进入资本市场而专设的板块,即台湾创新成长企业类股。此外,兴柜股票市场(又称三板市场)于2002年1月2日正式挂牌,作为一个特殊板块,它上柜门槛很低,这为达不到上柜一般类股票和第二类股票发行上市标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五、中国的科技金融模式分析

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三种路径与金融实现结合,即市场路径、银行路径和社会关系路径。科技金融市场路径模式,通过证券市场可以为成熟的大型现代公司和初创的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由于银行融资适用面最广,适于多种类型的企业,满足了全方位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一国处于经济发展较低阶段时,银行主导的发展路径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若一国的企业主要通过自留利润和其他储蓄进行自我融资、通过亲朋好友关系非正式借款以及由出口定单和其他抵押物担保向银行借有限的款时,社会关系型科技金融路径在一国的地位就会凸显。这三种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以某一种渠道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实现金融结合,而是以某一渠道为主导,其他模式协同发展。在现阶段的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投资来实现,科技创新主要由政府来主导,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完成科研攻关,但这种模式不能提供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且亦容易造成科研问题政治化,这种科技金融政策更多的表现出过渡性质。我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在社会转型阶段不能简单地套用上述的任何一种模式,而应根据现实的国内和国际情况,发展我国自身的科技金融模式。

(一)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阶段,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本来就很重要,在现阶段更应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弥补市场的缺陷。所以在发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过程中,应积极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建立政府性的科技金融结合平台,为各方科技金融主体提供沟通的渠道。

(二)在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银行融资仍是社会融资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亦只能通过银行这一主要渠道。但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壮大和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应积极地发展资本市场,鼓励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2

关键词:科技中介 科技创新平台 主体 作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49-02

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中介在我国的发展已有30余年的历史,科技中介是指为科技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居间的服务,并且向科技创新平台的各个参与者提供有偿或无偿的交易信息、机会的服务性组织。科技中介在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上起作用,它在科技创新各主体之间、各要素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了科技创新平台的知识信息转化为科技技术,并推动了科技社会的进步。科技中介是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科技中介与科技创新平台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部门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主体,主要通过制定良好的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并凭借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干预,达到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目标,因而政府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协调者;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企业可以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用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以此来证明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是知识创造以及科技劳动力生产的源泉,他们拥有高素质的科研创新人才、先进的科研装备,不断地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技术。至于科技中介,它本身并不直接参与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提供居间服务,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2.1 科技中介与政府的关系

在我国,政府是科技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投资者,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政府既是顶层设计者,又是协调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相关机制的引导及成本等问题,政府成为了平台的主要运营者,承担了科技中介机构的部分职能。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要积极为科技中介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转化政府的职能,促进科技中介的发展。目前,有大部分的科技中介与政府部门有着相当密切的利益联系,它们有的是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的,有的则是某些政府的下属事业单位。随着科技体系的发展、完善,科技中介将成为独立的机构,并将取代政府科技部门的部分职务,提供评估、咨询等服务。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也应有所改变,它们需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在宏观的重大问题上进行引导,把自己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的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当然科技中介的发展程度,如:服务能力和数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进程,政府职能的转变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技中介组织,让科技中介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转移出来的大量管理职能。因此,科技中介和政府在某种意义上讲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2.2 科技中介与企业的关系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主体,也是平台资源建设的直接受益人。企业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投入资金,平台的发展不仅需要靠政府的财政资助,同时企业的资金投入也是平台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科技研发资源主要集中在高学和科研单位。企业还没成为研发的主体,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些地方还是力不从心,因此科技中介的提供的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科技中介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通过促进技术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减少了企业的科研成本的方法,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其进行集成创新,从而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另外,科技中介还可以通过主办人才招聘会、请专业人员定期给员工做培训和专题讲座等的形式,加大人才储备,为各企业输入和培育各种类型急需的的人才,以适应企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因而,科技中介和企业是互动的关系。

2.3 科技中介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关系

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承担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依托主体,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在“产、学、研”这一体系中,主要扮演的是后两种“学和研”的角色。高校及科研院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改变重科研轻服务、把科研与服务分离的现状,把技术服务与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从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不仅仅把科研工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同时让科研结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这点上,科技中介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科技中介可以通过利用它所具备的信息资源优势,站在商品市场的角度,指引高校及科研机构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科研活动,这样才能及时的调整科研方向,使科研成果及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科技中介还可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引入企业的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 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科技中介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目前,由于缺乏有关科技中介的规范,科技中介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致使科技中介机构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因为科技中介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不明确,而相关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及运行机制也受到质疑,还没得到普遍认可,导致科技中介市场运行不规范,使科技中介等不到迅速的发展。

(2)科技中介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强,缺乏专业人才。科技中介要在创新平台的各个主体之间起到桥梁和剂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专业水平较高的从业人员,他们既要懂管理和专业,又要懂技术和法律。就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来看,他们的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主要表现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还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科技市场的开拓能力有限,科技中介的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科技创新平台各主体对科技中介的作用认识不够。由于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各界对科技中介还是缺乏应有的认识,还不习惯于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科技中介的有偿服务也因此受到冷遇。高校及科研单位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模式,他们通过申报科研项目,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然后等待验收及报奖,因而不够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致使科技中介严重缺位。而企业对科技中介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对科技中介的作用认识不够,不愿出资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这些都是影响着科技中介发展的因素。

4 关于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制的几点建议

(1)完善科技中介的法律、法规,为科技中介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法制化的今天,有关科技中介法律、政策体系的建设应及早提上议程得到重视。首先要逐步明确各类科技中介的法律地位、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然后通过立法,明确划分政府与科技中介之间的关系;最终为科技中介提供一个法律定位明确、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的发展环境。由此,政府就需从微观具体业务的管理中退出,站在更高的层次,出台相关政策,为科技中介的发展营造有利于的法律环境。政府还应提高自身社会化服务水平,并积极引导科技中介的发展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产业结构相适应,创造适合科技中介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

(2)重视人才培养,建设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主的人才队伍支撑体系是科技中介能够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高度重视这部分人才在科技中介机构中的突出作用。要加强对科技中介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积极向国外科技中介组织学习,同时为留学人员回国从事中介服务工作或创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战略思想。并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根据科技中介机构运行过程中,科技成员的贡献和作用来进行项目成果的分配,以充分调动科技中介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树立科技中介的良好形象,加强对中介机构作用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对科技中介有全新的认识。科技中介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连接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改变公众对科技中介的原有认识,让各个主体主动与科技中介合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科技中介的良好形象直接关系到公众对它的认识和信任度。过去由于许多关于科技中介作用的宣传不全面,仅仅停留在局部或某些行业,行业之间中介服务的作用也渗透迟缓,科技中介的服务范围和空间受到限制。现在要充分重视科技中介作用的发挥,对中介服务的运行模式加以说明,提高公众对科技中介的认识层次,创造有利于科技中介发展的文化氛围。

(4)加强科技中介行业间的网络化协作,建立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的网络平台,为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综合性的配套服务。加速行业间信息的流通,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整体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与科技中介的沟通力度,全面提升科技中介的形像和影响力,使科技中介机构的知名度、信用度等多方面得到加强。降低科技创新平台各主体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打破原有的由政府垄断的信息资源的结构,促进科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松尧.科技中介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及其体系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4(1):109-113.

[2] 葛丽敏.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与组织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2008.

[3] 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103-105.

[4] 肖新友,聂鸣.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4):40-41.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3

1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指的是要在坚持科学人才观的基础上,利用高校在高科技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验室研究优势,通过学校的积极引导,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本科生尤其是博士生和研究生的积极性,以创新为宗旨,培养真正能有利于社会、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所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今天,高校迫切需要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科研成果和科技开发来增强竞争能力和办学实力。另外,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所以,高校必须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以此促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优势科学的发展。

2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过度强调竞争,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文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不断取得新成绩,这必然离不开必要的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发展的动力。但是过度强调竞争可能导致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的教师大多各自为政,同一单位同一研究领域的人才也习惯于各自闭门造车,极其强调研究进展的保密性,回避或抵制合作与讨论,从而因为合作和沟通经验的不足和技能的缺乏造成合作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过度强调管理、考核,缺乏支持自主长期以来很多高校管理者都坚信,考核是进行人才管理和激励的有效手段。依靠强而有力的考核机制,才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强化体制,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防微杜渐。然而实践一再证明,控制并不是科学的管理,尤其在面对众多科技创新型人才时,监控型管理更是事倍而功半。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在于:其一,他们具有较强的学术、教学和科研能力,这些能力足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工作规划、课题选择,而外部的过多干预和评价带给他们的可能是无谓的干扰;其二,高知识人才的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源于强烈的内部动机,他们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对探索过程的执著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然而监控型管理却一再暗示他们工作的目标是外部因素,如职称、奖金、领导的认同,这些外部因素非但不能促进内部动机,反而带来更多的迷惑和误导;其三,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自主需求,渴望尊重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原本热衷的科研活动如果变成是外部强加的(如领导指派或限期完成),也可能引发抵触和回避的消极情绪。管理方式不当,易忽视激励与压力管理高校在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管理中,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在不少科技创新人才觉得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同时不少科技创新人才与直接领导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很多领导没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此外,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措施还存在培训机制零散、以制度建设取代文化建设、学术强化与社会强化脱节等问题。带着这样的沉重负担,很难期望高校在人才激励、培养和管理上有质的进展,而大量高科技人才的低效运转和高比率流失最终必然带给高校建设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3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基本内涵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Theory),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中提出的。该理论将个人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与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界定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激励性因素,指出使个人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与具体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这类因素称为保健(Hygiene)因素,保健因素对个人不具有直接激励作用;使个人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有关,这类因素称为激励(Motivation)因素,激励因素对个人产生持久有效的激励作用。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中的应用分析

1)运用保健因素,营造良好的科研外部环境。作为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外部因素,保健因素尤其重要,因为高校科研外部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影响巨大。首先,高校必须尽可能地加大原始创新经费投入。经费投入始终是高校进行原始创新的重要保证,经费投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原始创新潜能的开发和高水平原创成果的产出。对政府来说,要加强对高校在原始创新初始阶段的资金投入,鼓励高校更好地开展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升创新能力;要加强对高校在原始创新的产出阶段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拨专款有计划地让高校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技术,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不断鼓励高校进行原始创新。另外,高校必须加强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评价是对科研目标、科研活动及其创新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强烈的导向及激励督促作用。学术研究的关键在于创新,但由于创新具有探索性、风险性、积累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它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验证。尤其是追踪学科前沿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和具有开拓性的理论研究,更需要一个艰苦的研究过程。为此,科研评价工作要遵循原始创新的规律,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2)运用激励因素,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动机。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运用保健因素是必要的,但是一味强调保健因素忽视激励因素,就会使科研人员缺乏工作激情,难以产生持久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要科学合理运用激励因素,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激情。首先,必须注重精神激励,增强创新个体的成就感。管理中个人激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高校人员对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可能得到该结果的概率,用公式表示为:M(激励力量)=E(期望值)×V(效价)。要调动高校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和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通过精神激励,可使创新个体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创新激情,充分挖掘创新潜能。另外,需要搭建多种平台,提高创新个体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4

关键词 科普图书;科技创新;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76-02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图书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普图书也在积极发展,每年科普图书都有上千品种出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虽然科普图书每年出版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引进版科普图书占了很大比重,原创科普图书精品很少。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大力推广,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加快了科普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升了人们的科技素养。然而人们对科普图书的关注度在逐年下降,传统科普图书已经不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种困境中需要改变现状,寻找一条发展之路。

1 科普图书发展面临着困境

1.1 科普图书的特点及作用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简称。是通过各种传媒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科普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一种科学传播活动。

科普图书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通常用最简明的语言来解释各种复杂的科学知识,做到深入浅出。科普图书具有六大特点: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独创性、思想性、文学性。科学性是科普图书最基本特点和根本属性,科普图书的出版主要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为了能引起更多的读者兴趣,科普图书要保持通俗特性,让更多的人都能获取到科普知识。所以科学性、通俗性是科普图书两大基本特点。科普图书丰富了科学知识,培养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年轻人研究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对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2 科普图书面临的困难

1.2.1 原科普图书创作难,编辑水平有限

21世纪以来,我国原创科普图书创作难、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凸显出来。首先,国内缺少优秀的原创作者,科普图书要求作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文字水平,既要有科学性又要通俗易懂,内容还要生动有趣,作者都要兼顾,创作周期长,难度很大。其次,科普图书每年出版的数量和种类很多,但是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知识陈旧,语言生硬,营销方式传统,缺乏创新性,科普图书编辑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策划能力不强,图书编辑水平不高,导致图书市场原创科普图书精品少,制约了原创科普图书的发展。

1.2.2 科普图书质量不高,缺少亮点

科普图书的同质化也比较严重。书名相似,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缺乏创新性。图书内容描述只有科学知识,没有融入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读者很难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科普知识。

1.2.3 科普图书的关注度下降,读者需求发生变化

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社会节奏加快,人们集中时间阅读有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科普图书关注度下降。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愿意关注与生活、工作、娱乐相关的书籍,对科普图书的兴趣不高。

目前,科普图书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高度重视。科普图书必须找出阻碍科普图书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研究科普图书的发展对策,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迎接新的挑战。

2 科技创新开辟科普图书新天地

2.1 国外引进版科普图书带动我国原创科普图书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版社与全球知名出版社合作,版权引进比较活跃。引进版的科普图书发展迅猛,精品科普图书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我国科普图书市场。

2.1.1 学习国外引进版科普图书创作经验

第一,国外引进版科普图书在内容上以读者的视角为主,考虑到读者不同年龄段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第二,国外引进版科普图书大多是系列书,系列化的丛书封面设计统一,容易吸引读者关注。

第三,表现形式多样,趣味性强。不仅有漫画科普、科普绘本,还有立体科普等等。

第四,国外科普作者科普工作经验丰富,文笔扎实。国外科普出版社专业性很强,拥有稳定的科普作家团队,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资源,保证了科学知识准确性和权威性。

2.1.2 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的创新发展

通过科普图书获奖可以反映出我国科普出版日趋回暖,原创科普图书在出版领域变得越来越活跃,应该值得鼓励。但我们也要看到,原创科普图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努力解决,振兴科普图书还任重道远。

2.2 科普图书注入新的科技创新元素

2.2.1 用多媒体技术研发多媒体出版物

多媒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传统出版物,多媒体出版物深入到很多学科领域,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科学技术等等。多媒体技术与科普知识相结合,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多媒体出版物,这样可以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阅读环境。

2.2.2 有声读物发展壮大

有声读物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出版物的结合,通过阅读器使传统出版物具有声音、图像等功能,纸质图书也具有了多媒体的特点,增加了传统图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数字出版领域,有声读物实现传统出版产业升级,使传统出版物焕发青春,是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一项重大突破,市场前景广阔。有声读物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有声读物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科普图书未来发展走科技创新之路

3.1 大力发展原创科普图书,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一,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普精品,加强原创科普图书选题的科技创新。

第二,出版社加强与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科普知识。

第三,重视科普作者队伍建设,要求作者具备科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第四,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关注科技动态,吸引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入科普图书编辑队伍。

3.2 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增加科普图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一,科普图书要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读者对象。尤其是少儿科普图书,要想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就得提升图书质量,设计精美图片,采用立体效果、二维码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吸引读者。

第二,加大对读者的吸引力和神秘感,让读者有兴趣探索阅读。今后的科普图书中,在图文上融合多媒体元素,加入一些智能科技。

第三,科普D书知识深浅度要符合读者的认知水平。

第四,科普图书的整体设计要更加贴近读者。科普图书尤其是少儿科普图书应该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科学性和趣味性兼顾,提高科普图书整体设计水平,吸引更多的读者去阅读体验。

3.3 大力推广创新营销模式

当今互联网日益盛行,大多数读者都在关注网络信息,关注科普图书的读者逐年减少,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营销方式。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做好科普图书的网络宣传,吸引读者关注新出版的科普图书,运用移动互联网营销手段,快速抢占科普图书销售市场,社群销售模式的兴起,也给传统科普图书带来更多的商机。其次,在推广方面可以和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学校等合作,开展各种适合读者的科普活动,阅读新出版的科普图书,活动涉及科普图书的主要内容,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

4 结论

我国把“科教兴国”定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并颁布了科学普及法,科普图书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科普图书发展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形式的多样化会吸引读者获取更多的科普知识。科普图书要想有所发展,就要学习国外优秀科普图书的创作经验,提高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编创水平,将现有内容资源与创新科技相结合,打造适合大众读者喜爱的原创科普图书精品,培养少年儿童科学探索的兴趣爱好,从而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振兴我国图书出版业,为早日实现中国的科技强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驱动力;产业结构;创新环境

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和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省委全会精神,都要求江苏要用创新的实践和成果,为全国发展探索路子、多作贡献。科技创新驱动力主要是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以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都是产业革命的起源,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苏北经济发展提速不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目前相较苏南和发达地区而言,主要经济指标值整体水平差距仍然不容小觑。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驱动力不够强,还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无法实现突破。下面将通过研究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苏北五市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一、创新人才比较匮乏

2014年苏北人均GDP仅有49101元,而江苏省人均GDP已实现136730元。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悬殊差距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匮乏是有着紧密关系的,毕竟科研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决定着区域创新活动的质量。据江苏省统计局最新的《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信息,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活动人员55.3万人,比上年增长8.2%,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7%;其中,按地区看,企业的研发人力投入仍然以苏南地区为主,苏南五市工业企业有R&D人员36.2万人,占全省比重为65.5%;苏中三市工业企业有R&D人员10.5万人,占全省比重为19.1%;苏北五市工业企业有R&D人员只有8.6万人,仅占全省比重为15.5%。[1]同时,苏北地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低,甚至许多行业、企业的员工还是文盲,这直接导致科技创新驱动力匮乏,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受阻。

除了科研人员之外,科技创新人才还包括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 B. say)在1800年前后就曾经说过,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家的充分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企业家的必备品质,也是引领一个企业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经济学家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之一,并认为企业家尤其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企业家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对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总值和经济增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而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明显,苏北虽然实施了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为导向,打造科技型企业家队伍,着力培养造就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但需要正视的是,高端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相对仍然不足。

二、技术创新欠缺主动

知识产权的授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活力与效率,2014年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全年授权专利达20万件,而苏北全年授权专利共计30327件,仅占全省的15.16%。可以看出苏北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2014年苏北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51.2%,而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0%,可以看出苏北的科技创新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升级的引擎作用,今后依靠其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同时,技术创新为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扩大生存发展空间,如果不创新,企业就难以获得持续发展。但是现实存在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残酷现实,就是苏北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现一定品牌价值的企业基本上近些年一直躺在原先的成就上睡大觉,没有什么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只是基于原有的企业资源,借用已有的品牌效应扩大经营领域来增加收益,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长时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地区分工地位。而培养技术创新能力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甚至工业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因此,企业如何利用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主动积极的进行科技创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资本创新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是提高创新驱动力的必备硬件,一定数量及比重的资金投入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保障。2014年苏北的科研投入方面,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258.89亿元,占 GDP 比重平均为1.65%。而江苏省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6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4]苏北对创新驱动的资金投入数量、比重在江苏省内都没有彰显其优势,所以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吸引人才和技术、甚至创新型企业的安家落户。这肯定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动动力的发展空间,影响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四、结构创新期待调整

苏北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共计10154.62亿元,平均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9.6%,增速较高,但是相较江苏省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9.5%,还仍有不小的距离,这里尤其是苏北的宿迁市的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仅仅只有19.9%,的确需要加快赶超的步伐。总体上,苏北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有些缓慢。传统产业近期内仍处于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但面对传统产业普遍处于较低层次的现实,唯一出路就是整合与创新。所以,苏北一方面需要提升传统产业层次,调整投资结构,提高科技创新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值,调整地区整体产业结构,逐步实现持续优化。

五、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创新环境就是创新管理方式,突破瓶颈,为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开拓新的发展氛围,为创新型区域建设塑造良好的环境,从体制机制上提高创新驱动力,强调推动环境支撑要素。

首先,苏北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有待完善,项目、资金、人才、平台四位一体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全面推进。苏北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实现集聚效应,创新载体和平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构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体制。孵化器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建设,在产业选择、内部服务等方面还有待探索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孵化器成为培育科技企业、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集群、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

其次,苏北还没有成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没有产学研活动品牌,产学研合作模式还有待创新和完善,合作网络平台应该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和校企联盟还没有足够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叠加”以及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向融合”,就各开发区、园区布局,重点建设产业还没有相关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对口支撑。

最后,融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除了政府支持和自有资金以外,还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懂得从外部进行融资。而现有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和融资服务不足以支撑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所以还需要政府一方面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或上二板市场,扩大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和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以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达到实现对科技创新的实际支持。

以上所述就是苏北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主动性,进而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创新驱动力,最后会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速度。(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SJD805)“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实现苏北经济行稳致远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江苏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9-10.http:///dzyx/dzyx_jlyhz/201509/t20150910_2193054_2.shtml.

[2] [法]萨伊(J.B.say)(著);陈福生 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策略研究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中,地方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高校实现科技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举措。本文从服从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和高等学校中长期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工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创新科研成果,坚定不移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及发展体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细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领域等各方面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形成。要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鼓励科研团队联合攻关。

(3)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自主创新。

(4)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统筹考虑,构成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5)建立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

近年来,地方高校通过管理和思维创新,推进产业和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有效地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现有的区域优势。东北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提出“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近十年,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校企研发联盟”和“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农业生物种业,生物环保等领域与哈尔滨市共建集“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广辐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累计示范面积1.36亿亩;学校70%左右的获奖科研成果得以推广与转化,共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297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7亿元,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成果转移通道。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努力产出知识创新原创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0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共申请专利68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量3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件。在上述指导方针指引下,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空间,优势和特色在于能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其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多科性、综合型地方大学,学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新增科研总经费比2004年同比增长3倍:获发明专利授权比2004年同比增长1.5倍:公开进入三大检索数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6倍,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今后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2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取得重大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难

(1)人才问题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比如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竞争,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队伍等问题。地方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地方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以及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导致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重点大学拥有集人文环境、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研平台于一身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条件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差,难以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认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积淀少,因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担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在着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

4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4.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地方高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策略如下:

4.1 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设,针对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将吸引和引进高级人才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实行。地方高校应主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学科前沿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及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校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2 注重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创新型科研队伍的整合和建设,结合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团队的和谐理念和持续的学习创新理念,为建设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地方高校要重视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深入发展,争取获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于取得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在政策上作为学校的急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经费上给予优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练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应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学校优势学科方面推陈出新,突出亮点。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给入园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咨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减免政策,对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应给予积极引导,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社会化。

4.5 注重内涵提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使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给教师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氛围,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校系科研机构为羽翼的科技创新组织结构,在地方高校优势方向,瞄准学科前沿,深入、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4.6 建立开放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知识共享是最重要的环节,个体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上升为团队知识及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设备要根据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制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复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