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养殖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1
一、对评建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次评建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评建工作是对学校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内容多,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学校确确实实需要这样一次评估来全面检验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我院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随着这几年高等教育大发展,学院办学规模从几百人到近万人,迅速发展,目前学院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院能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以,我院也确实需要一次这样的评估来锻炼我们的队伍,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学校下一步的发展。
二、为切实做好评建工作,我们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评建工作宣传手册》。要把评建工作做好,目前首要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评建工作宣传手册》,真正钻研这个文件,多思考、多探讨我们面临的工作,哪些离评估指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是需要改进的。在学习反思的过程中,切实改变我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评建工作的要求上来。可以说,对青年教师而言,评建工作是一个检验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调适心理使之内外更加协调的过程。
三、加强师德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评建工作,就要将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也就是完成育人的工作,对于年轻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至关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这关系到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的问题。至于工作作风,可以说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教师怎么样对待这个职业,对待这个课堂,对待这个课程,都影响着学生以后怎样对待工作。
——软件学院徐明
浙江省教育厅4月份将对我院进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迎评估,以实际行动促学院建设。
首先,我们应把评建创优当作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关心,积极参与。评建工作,对于我们学院来说是一次考验,但同时也是一次契机,我们每一个人从思想上要非常重视该项工作,紧密围绕评建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智力、体力都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更应主动关心,积极参与。
其次,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创优意识,服从和服务于评建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评建工作的各项任务。我们学院许多教师主动加班加点,这在我们周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在座的包括我在内都是青年教师。我们是否应该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次评估呢?在评建任务面前,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力争将评建工作做得更好。
再次,要认真执行学院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这一点说得其实很实在,就是指大家的日常本职工作,上课上得是否好,状态记录本写得是否详细,班级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应该做到的,而且还可以借评建之风更上一层楼。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2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日语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2007年招生140名,到2008年54名,2009年76名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从我校的日语专业学生的历年毕业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率达到92.7%以上,但是真正从事以日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05级学生18%,06级25%,07级占总人数的19%左右。嘉兴地区有如此良好的就业环境,而我校的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的低下,也说明了日语专业必须要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走一条符合嘉兴市场人才需求之道。课程组于2010年6月到12月,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对4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以及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日企的人才需求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看法进行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关情况如下。
1 调研的对象和方法
截至2010年12月,课程组教师在平湖百翎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浙江谱创仪器有限公司、杭州海花进出口有限公司、嘉兴骏力服饰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利用暑期下企业锻炼,和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的访谈。通过网络调查,同时在嘉兴五县两区发放4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了35份。行业主要为日资企业、外贸公司和服务业。对日语专业09级的学生每班随机抽取了20位学生,总共40位学生回答问卷。
2 调研内容
2.1 目前嘉兴地区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现状
2.2 企业对日语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期望
2.3 了解企业与学生对订单式教育的认识与期望
3 调研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主要围绕:企业与学生对订单式教育的认识与期望;嘉兴地区日企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企业对日语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期望开展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3.1 目前嘉兴地区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现状
从调查结果以及与企业负责人访谈中,发现公司每年招聘员工人数在20-40人之间占了绝大多数66.7%,其中77.8%表示招聘岗位人数最多的为一线操作工和技能工。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不是以日语人才为招聘急需,相反以一线操作和技能工作为招聘的大项。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包括日资企业)自身拥有日语翻译岗位的比例才达到0.2%-1%,公司一般都是根据公司日本员工的人数来对应招聘翻译。基本上语言岗位的人才一般工资在2000-3000左右,甚至更高,收入较好,工作稳定,鲜有跳槽的现象。所以这类岗位人才流动性不大,只有在业务扩大,或者有新的日本员工来时才会新进翻译,其数量每个单位也最多1-9人,根据公司规模而定。那么,企业里是否只有翻译会日语呢?在访谈中,企业的每个部门的重要技术岗位都有会日语的员工,也就是说,企业不会大批量的需要日语翻译,他们青睐既会技术又懂日语的员工。
在2010年7月,对通过嘉兴人事人才网的调查发现,该月招聘日语人才的企业有37家(含有多个岗位),所需人才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工作,岗位需求为26人;第二类是从事管理、技术工作,为26人;第三类是从事商贸工作,为10人。这表明,在企业招聘的岗位中,以业务、跟单、技术、报关、税收、销售、企划、会计等外贸类技术岗位的占了58.06%。这说明企业对翻译等具有语言专业的能力有一定需求,但是既有一定技能又会日语的人才的需求开始超过并呈现上升势头。也就说明企业目前需要的不单单是语言这一单方面的要求,由于企业规模大小的限制,在大企业中,由于业务繁忙,可能对岗位更需要细分化,而对于一些小规模的企业来讲,他们模糊岗位概念,更需要员工身兼数职,即会做业务、销售、财务等专业技术工作,又要能够在一定场合会自由交流或帮助翻译的人才,这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3.2 企业对日语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期望
通过查询2010年7月嘉兴人事人才网发现,在招聘日语翻译的企业中,除了要求日语1级或2级的资格证书外,像川之江造纸机械(嘉兴)有限公司还要求有一定的造纸机械设备的经验,嘉兴新兆光贸易有限公司要求英语6级,对会计有相当的理解以及要有贸易及国际贸易的经验,善于电脑操作。像莱格机械设备(嘉兴)有限公司要求有3年以上工厂现场的相关经验,能够辅助日方布置和落实生产和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这虽然只是几个公司的例子,但也反映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在嘉兴市场上,企业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既要会说普通话,能够懂得当地方言,具有一定听说能力的日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技能,又要会一定的经贸知识和简单机械、服装经验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他们不太雇佣只会日语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外语毕业生。尤其在平湖日本电产的翻译岗位上,他们更是提出了日语听说良好,笔译功底深厚,精通中日互译,中文文笔优美,能和公司的翻译团队一起合作的良好团队精神的高标准。不难看出,企业对日语专业的学生,除要求其深厚的语言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思想品德。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又提高了一个门槛。
3.3 企业与学生对订单式教育的认识
在受调查的企业中间,有88.9%企业认为订单班的学生能够擅长操作技能,44.5%的企业认为订单班的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职业转换方面比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要扎实,同时77.7%的企业认为高职日语专业实行订单式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88.9%企业认为订单式教育作为高职日语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同时愿意与学校开展订单教育的企业有33.3%,这些愿意与我校开展订单式教育的企业所需求的人才,主要为一线操作工等单纯性劳动工种。
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37.5%的学生愿意进入订单班学习,同时有45%的学生认为订单式教育是具有一定前途的人才培养模式。62.5%的人认为目前的日语专业设置是有点合理,认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优势的占80%,其次是专业综合素质39.5%,最后是专业理论27.5%。认为采取订单式教育能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占了绝大多数55%,其次是可以提高实践技能50%,最后才是学习有目标,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27.5%。
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相当敏感,只有在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清晰的概念之后,他们才能自觉树立学习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感觉学生不好教,或者觉得学生的胃口难调,这都与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所致。光靠老师在课堂里苦口婆心的教导,还不如将这些学生带到企业,通过企业专家的指导和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这样一个大炼炉中,让他们在学校锻炼成一名合格的企业所需人才。
同时从企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于订单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认可的,所以有小部分企业也有意愿与我校结成订单班这样的校企合作关系。但是在实地的调研中,可以看到企业需要的人才订单主要为一线操作员工或是某一技能工种,比如操作员、喷漆、焊接等,而这些岗位对日语基本不作要求,企业对单纯的日语人才的订单要求不是很高。
那么既然对日语人才的订单要求不高,那么日语专业是否就无法组建日语订单班呢。在日语专业的课程研讨会中,我们通过到会的企业专家了解到像村上石崎公司在日本大地震之前,每年都会招聘20-30人左右去日本研修。他们通过向日本母公司输出新员工,使其在日本工作2-3年,再回到嘉兴的分公司来做老师傅。一方面解决了总公司的技术员工不足问题,节约了公司的成本,更大程度上也保证了公司的员工的技能素质。另外在中盈瑞博这种外包服务公司中,我们也了解到他们“电脑打字+日语”基础员工的需求。像这类公司的特殊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例如以企业间的出国劳务为目的“日本研修订单班”,旅游与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就可能会是“日语酒店班”,“涉外日语导游班”,或是以外包服务等。如果能够组建像这样的联合几家具有相同共性的需求的企业建立订单班的话,第一解决了我们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加强了专业的建设,第二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免去招聘的风险,能够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得到最优质稳定的员工。同时使得学校的老师能够通过组建订单班,和企业专家共同商讨教学改革,提高自身实践教学水平。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3
摘 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的主要是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等专业人才。由于报关报检工作的对象就是海关、国家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因此这些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笔者通过与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2011级欣海报关公司管理培训生订单班的教学实践,提倡推行“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 报关与国际货运 人才培养模式 行标导向 四方联动 素能一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关、报检及国际货代业务量的不断攀升,沿海各高职院校顺应形势相继设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该专业在近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完善、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师资匮乏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来深入探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笔者通过与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2011级欣海报关公司管理培训生订单班的教学实践,提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应根据本专业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推行“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根据我国报关报检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报关员和报检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和报检从业资格,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报检工作。国家有关法律和条例对报关员和报检员的特殊规定决定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紧依托所属行业标准,充分挖掘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关协会、报检协会、货代协会、报关报检货代龙头企业等各方面的有利资源,走“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道路。“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和学校等四方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按照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标准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组建“校企双能、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合作办学,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双优”人才的培养模式。“行标导向”是指以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标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四方联动”是指海关、检验检疫等行政管理部门、报关报检货代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和学校等四方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一支由“行业是专家、教学是名师”的专业带头人、“企业能顶岗、教学会双语”的骨干教师,“业务为骨干、实践会示范”的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专业教学事务。“素能一体”是指高职院校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既要增强毕业生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二、推行“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报关报检货代行业的规范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报关报检货代等这些现代服务行业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市场,能够提供技术含量、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的服务产品,承担了全国90.7%的进出口报关报检和货代业务。但就总体上来说,有关报关报检货代服务运营的规定散落,标准的执行力度不高。随着《国际货运作业规范(GB/T22151-2008)》、《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等行业标准和规定的陆续出台,标志着中国报关报检货代行业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与标准化。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紧密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行业标准调整进程,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有利于推动行业标准的普及化教育,从而推动报关报检货代行业的发展,促进这些行业最终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有利于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作为专门培养报关、报检、货代和制单人才的对口专业,为了能够给企业培养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湛、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嵌入相关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让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掌握相关行业标准及具体企业标准,对于毕业生顺利找到合适工作岗位、就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中熟悉和掌握行业标准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因此,按照行业标准(包括冠名企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培养熟悉和掌握行业标准的专业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当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任,以便能够最终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专业和行业深度融合以及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3.有利于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普遍不容乐观。相当多的院校片面认识“就业导向”,片面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片面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学生的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精神淡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深陷困境。我校近几年在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建立高职教育新型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我校坚持“人本教育”的必然选择,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思路
1.构建“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的报关报检货代等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成熟,“政行企校”也具备共同合作的社会利益基础,“政行企校”四方相关专业人员创建战略联盟平台,即四方联动共同进行组织制度设计,形成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推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保障合作长效运行。
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由政府主管部门、报关报检等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代表等组成;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专业人士作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综合实训指导、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等工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重点解决好发展规划、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施等问题,解决好双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问题。
2.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建设“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际货运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
“行标导向、四方联动、素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时,首先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分析实际业务岗位中的工作任务,打破原有的课程限制,构建符合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职业成长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学校将行业、企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使课程开发、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链接,同时强化素质教育,打造素能一体的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本专业必须紧密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行业标准调整进程,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例如2012年报关系列岗位行业标准将正式实施,我们与学校签约单位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合作,按行业标准,完善《报关实务》课程标准;2013年,国际商务单证员、报检员职业资格标准讨论稿将正式出台,相应地要将最新行业标准嵌入《国际商务单证业务处理》、《报检实务》课程标准;与上海货代协会合作,完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标准。通过制定行业特色鲜明的核心专业课课程标准,提高毕业生多证书取得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共建开放性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
为了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接轨的专业人才,必须加大力度推动“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共建该专业综合实训基地,根据典型岗位分解职业能力模块,设置实训场所,建成高度仿真的实训实践“学工转换基地”,努力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双优”人才。
具体来说,行政主管、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由学校以项目形式申请建设资金,提供实训场所、实训师资,由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实训指导、操作业务流程、单证资料,由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行业发展的政策顾问、技术支持,“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制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制定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建成的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也可以作为行业、企业培训员工的中心,更可以成为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主管部门宣讲政策,培训学校、行业、企业员工的阵地,最终打造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性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基于网络、面向社会的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经贸类专业群共享的开放性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
4.“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打造“校企双能、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努力打造“校企双能、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内部培养方面,侧重于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展视野,同时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造去政府相关机构、行业和企业学习的机会,及时了解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和行业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外部引进方面,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优势,从海关、检验检疫机构聘请资深关员和质检员来学校开办讲座、指导实训课程教学,从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引进报关、报检、货代等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多渠道塑造“双师型”教师,打造多元化兼职教师队伍。
5.建设校园文化,强化素质教育,培养素能一体的职业人才。
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英、美、德、日、韩包括新加坡、香港、台湾的职业教育都高度重视人格教育、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均衡发展。美国劳工组织一项调查显示,85%的美国企业把职业人文素质放在企业选人的第一标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新数据库显示,中国转型中的企业对技能人才最重要的3项能力依次为: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团队精神和执行力;然而,据《中国青年报》引用的一则调查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有职业素养的不到10%。
以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法律意识、行为自觉、健全人格以及通用核心能力为目标,打造“至诚至仁,商达天下”的特色校园文化。从行为规范、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三个方面入手,分阶段各有侧重地全面贯穿素质教育。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育人队伍,紧扣市场,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和错位竞争,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有素养、有后劲、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梁春梅.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3]滕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2).
[4]夏伟华.高职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2(6).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4
关键词:高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63-03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原则
(一)校企深度融合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既要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又要结合本学院专业办学条件设计制定。根据专业调研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接轨”,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甚至引领区域产业行业发展。
(二)课程优化整合原则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合,根据职业岗位群系统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课程类型,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和培养模式,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实践教学原则
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安排。建立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培训与考核体系,实施“课证结合”改革,实现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规范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本专业建设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经本系部审核批准、教务处审核、主管院长签字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要全面、结构应完整、表述应准确、行文要规范。经审批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五)持续改进原则
专业建设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结合行业、企业及专业教学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最终构建出独具本专业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设计
(一)人才培养规格调研。
1.行业企业调研。专业教师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饮料制造、汽车制造、安全等典型行业开展企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大量环境安全事故凸显,引起国家和企业对环保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企业对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这一新兴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广东省内企业数量较多,尤其是外资、合资企业约占全国30%,外资、合资企业及重点污染行业均非常重视设置工业环保与安全管理部门,工业环保、安全与健康(EHS)人才备受该类企业青睐。企业中EHS岗位的高职学历人才比例约占20%,从学校招收应届生约占60%。
2.专业教学调研。专业教师对同类专业院校、教育专家进行了教学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全国培养缺口较大,广东省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更是凤毛麟角,远未能满足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行业教育专家还强调,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体现环保、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卫生等岗位群;根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训课程,拓展职业资格证书领域,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主要面向企业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EHS)部门、环境健康认证咨询机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基层环保管理部门、基层安监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企业环境保护、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企业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环境监察、安全监察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管理人才。
2.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招生对象为普高生或三校生,修业年限为三年(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主要就业岗位(群)为: 企业环境安全健康(EHS)管理人员、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人员、基层安监部门监察人员等。
3.构建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分析EHS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根据工作过程导向构建本专业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4.学分制及职业资格证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推行“双证制”,学生必须修满学分并获得职业资格证方可毕业。本专业必考职业资格证书为ISO14000&OHSAS18000内审员资格证,选考职业资格证书为特种作业管理(操作)证、初级急救员证、消防员证、污水处理工证、水环境监测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可置换公选课学分。
5.实践教学要求。根据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技能培养的特点,按“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独具本专业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图1)。本专业实践教学按照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训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在校一、二学年结合专业课程安排企业参观、课程实训(实验)、集中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重点培养综合技能,安排不少于16 周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 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保障
本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初步建成环境/安全管理实训室、工业安全实训室、环境应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及一批校外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环境建设、实训室管理文件建设、实训教学文件建设;同时,根据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岗位具有专业性、复合型、广泛散布于企业等特点,还要开拓更多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确保一年校外顶岗实习与校内实训在内容上有机衔接、环境上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实训、实习等内容完整的实践教学要求。
(二) 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保障
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强化高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及专业授课,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深度融合保障
按照“政校联动、依托行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本专业将通过与当地政府联动,依托环保行业优势,逐步与广东省内环保、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型企业、EHS咨询与认证部门广泛建立联系。以实质性项目为牵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本专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39-40.
[2]罗先进,黄霞春,葛庆,周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创新——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成教育研究,2011,(6):111-112.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5
高职金融保险培养目标人才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关于最新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是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什么是“高素质”?文件中进一步解释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理念”,能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人才。这表明目前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意在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企业岗前培训相区别。一般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不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企业岗前培训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强调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内成为某一特定岗位的初级工,甚至是熟练工;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既强调学生的短期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还强调具有长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变化。毕业时它可能只能成为某一岗位的初级工,但是它具有快速成长为熟练工的能力,并具有从一个岗位向另一个岗位转移的能力,或者在行业内多次转移基至是跨行业转移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据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将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额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或岗位群能力。其原因或许是受招生压力的影响,各高职院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就业率,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使原培养学校拥有较高就业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愿望。”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胜任某种岗位”、“具备胜任某种岗位的能力”,显然是不适应这一规则要求的。
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飞速进行。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因此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短期就业与长期就业的相结合。放弃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专注于单一岗位技能的培训,也许会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问内适应对应岗位的工作,并使期培养学校得到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如此培养的学生必然会在长期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反过来影响原培养学院的声誉。高职院校要想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严伟、黄晓兰在《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一文中用实证调查得出相同的结论:金融专业偏向技能本位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企业看重的是综合分析素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界定为为整个金融保险领域服务,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相关文献表明,高职高专生的生均培养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校的 2.5倍左右,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各地在教育投入上往往偏向于本科教育,没有给高职高专在内的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产业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吻合性差。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整体认同度偏低,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的学生家长调查显示:有 65%的人认为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53%的人承认在与孩子谈理想时,会轻视职业教育。
随着国内“金融保险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融保险,然而很多人误以为金融保险很时髦、很神秘,认为金融保险是一个高工资和高就业率的专业。这种误解造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现象。实际上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必须先就职于金融保险一线岗位,积累经验,才能发展成才。很多人对金融保险一线岗位操作的实际情形缺乏了解和认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期望值过多过高,对未来的工作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毕业后的学历相当于专科学历。根据调查,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被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录取,大多从事接待和服务之类的工作。
从金融服务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来看,国内银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发展基本稳定,对金融人才会有一定量的需求,但一般对学历要求较高,而且数量不会太大;而中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只设一个支行或分行,业务也主要是以对私高端客户和公司的理财为主,储蓄业务有限。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些银行未来会增设一些分支机构,从而会增加对柜员和精通理财、信贷等业务客户经理人才的需求;其他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柜员的需求量会比较大,而且这些银行对于所需人才的学历不会做太高要求,主要要求精通、熟练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业务主要与信贷有关。这两类公司需要一定数量的精通信贷业务的金融人才。以上其他银行和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是未来高职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从保险业来看,各大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人才的需求数量很大,要求的起点也比较低,而且人才需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保险公司主要需要的是保险客户经理,随着保险公司业务开展的不断规范,保险公司形象的好转,人们对于保险公司认识以及保险观念的转变,保险市场人才需求潜力很大,而目前人才供给市场短缺,所以保险专业的高职教育大有空间。
三、加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高职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中,办出一流水平,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院校金融保险课程应结合院校所处的地区及本校实情,从现实出发,找出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重点提高课程设置的弹性和适应度,以确保课程设置的质量。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课程
上面已经谈到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包括信贷)、柜员服务和保险客户经理等一线具体工作。可根据这些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金融基础、点钞技术、会计基础等课程系列。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为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个人理财、商业信贷业务、银行卡业务、保险营销、证券投资实务操作等课程。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即基层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理财三种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主要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方式进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严伟.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分析[J].现代农业,2010,(1).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 6号.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6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人体结构生理学;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普遍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有两年,涉医专业大多要在一学年内学完所有医学基础课,时间短、任务重。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专注于覆盖各知识面,往往在进行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后才发现学生未能构建起应有的知识架构。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组织课堂测试、学生讨论等阶段考核、评价的方式,从而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能及时掌握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有利于学生随时掌握、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师生之间寻找教、学"默契点",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中药养生与保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保健养生知识前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基础课,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组成。该课程内容抽象、覆盖面广,对于刚刚从应试教育角色转换过来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讲,学习困难重重。结合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学教育原则,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及时获取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节、优化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个解决难点、掌握重点,避免到课程结束、期末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存在众多知识学习盲区。
1.注意教案设计,使用临床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理论教学,临床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取决于其个人兴趣。每次课程开始前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目的适当使用临床案例平滑引入本次教学,上课后马上介绍理论知识稍显突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笔者在课程第一次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网页截图:班里一位学生在微博上向笔者咨询小腹右下部疼痛,伴有体温升高、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同班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吸引到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连续提问分阶段提起并转移学生的关注点:这位学生是生理性腹痛还是病理性腹痛?该腹痛学生可能患了哪种疾病?在没有其他辅助诊疗手段的情况怎么进行初步诊断?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转移到讲台上来,如果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辅以髂前上棘到肚脐三分之一的体表定位展示,学生的(好奇)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到极致。这个时候以学习人体解剖学之于触诊、学习生理学之于血象的作用强调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调课程学习全程互动及成绩评价方法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了解、掌握相关知识面。当前有限的教学资源如生师比例、实践场地决定无论使用任何评价方法,卷面考核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当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所占比例,适时强调提高平时成绩即课堂提问及平时作业重要性。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科学,将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生搬硬套到大学的课程学习,他们关注的是习题集,并没有意识到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过分关注学生答案结构的准确率,而应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即使学生给出的回答与标准答案南辕北辙,只要有一套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应该首先予以肯定,鼓励,并帮助分析出现思维方向偏差的原因。
3.注意课堂教学技巧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时设计严重不足,要在短短六十节课传授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的基本知识,难度可想而知。教师授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技巧,对于一些内容相对简单、学科联系较少的章节内容,可以使用PBL教学法进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的思维路线、思维模式不可能为全班学生所接受。90后学生强调自我,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课堂走神"的可能性,强制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全程被动紧随授课教师的思路可能性基本为零。
强调学生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线组织学生听课,围绕问题进行学习;转变学生角色,由被动填鸭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和本质,通过探索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构建综合医学思维;适时分组讨论,锻炼团队精神,引入竞争机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讨论积极性。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还应注意及时根据学生表现予以评价,评价应不渗透入任何主观意见。不应因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佳或者回答欠缺准确性而给予讽、贬,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只要其学习热情不减,就应及时的给予肯定,以热情的态度与学生讨论问题、分析不足。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进步,增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学习理念,从而进入到"学习--进步--增强信心--热情提高"的良性循坏。
4.教师应善于接受、综合使用各种P2P(点到点)通讯APP
移动互联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反馈的模式及场所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智能手机及各种平板电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比较各种获取教学反馈方法的过程中发现,90后大学生乐于使用微信,微博等应用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并提出学习疑惑,尤其是部分课堂表现极其安静的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提问反而活跃,且愿意将学习交流成果以点到点转发的形式与同学分享交流成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都具有推送功能,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推送信息并及时予于解答。
教师在虚拟课堂上给予指导、解答还应注意统计点击率及评论率。点击次数高意味着学生普遍对该问题兴趣浓厚或存在疑问;评论率高则意味着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对话,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一种肯定,是教学效果显著的标志之一。
5.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有效补齐传统教学媒体短板
为更直观的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上常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宏观如解剖图谱、人体标本,微观如细胞膜载玻片等,这些传统教学媒体是历代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开发出来的,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在教学活动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传统教学媒体存在人机界面不佳、可阅读性差等不足,在形象性和信息传递方面具有明显的缺点;为压缩篇幅大幅删减插图、为压缩成本使用黑白印刷导致教材难以展现人体宏观构造和细胞微观机构在时空和运动的连续变化过程。以上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如细胞膜镶嵌模型等知识要点。
我国的人体生命科学教学媒体开发裹步不前,高职院校硬件实训条件普遍欠佳,教学媒体的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面较窄,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辅教媒体能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迅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以神经系统的脑干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媒体多使用脑干彩色图谱"脑干背面观"和"脑干腹面观"两张插图辅助文字描述,大多数学生反映难以直观认识脑干结构,笔者在神经系统教学中大量使用医疗应用"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其具有全息三维360度无缝展示的特性,在展示脑干结构及神经通路走向时可以直观、快速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弥补平面图谱结构展示先天不足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