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衔接;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知识、基本的运算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初中数学更倾向于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的基本特征

1.学生主体地位更为明显

目前的教学环节强调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明显,它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断进行实践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索实践并且最终解决问题的机会。整体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体现了教师的组织以及引导作用,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分析。

2.教学的趣味化特征表现较为明显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有限,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对于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小学数学更体现出趣味性的特征,更多关注身边周围环境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增加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小学生对于这样形式多变、具有趣味性的知识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3.教授基本数学知识,培养基本能力

与高等教育不同,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小学数学主要强调的是基本的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针对所有学生进行的。在教材的内容选取以及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都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二、初中数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侧重对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进行培养,其中主要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等。在教学内容方面,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也有了较大的扩展,初中数学中引入了平面几何、二元方程等方面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1.初中数学在深度与广度方面进一步拓展

初中数学包涵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组、平面几何以及代数等方面的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等有理数的基础上,初中数学引入了无理数等方面的概念;在小学对于简单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初中数学引入了平面几何的相关内容;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初中数学引入了方程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此外,小学数学的基本思想等都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2.初中数学的逻辑性以及推理的严密性要求更高

小学数学主要是一些直观的数学知识以及简单的运算,更多地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以及推理分析的严密性,这与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知识积累是紧密联系的。初中数学中对于二次方程的讨论、函数变量之间的联系的描述等都需要具有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这是与小学数学不同的特点。

3.初中数学应试的目的性更为明显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小学生进入初中学校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多地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数学除了形成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外,还要承担升学方面的巨大压力。

三、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1.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要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基本数学概念的讲解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值运算能力和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以及解题习惯。

2.逐步渗透中学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理念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能够逐步渗透中学数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为中学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分析整数以及小数的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让学生知道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在进行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图形方面的知识的思考。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属于数学教学的不同阶段,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在课程的内容、课程教学的侧重点等方面,二者都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以及初中数学的基本特征,并从小学数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衔接的可行性,以期能为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借鉴,提升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广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心得[J].校长阅刊,2006,(07).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的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的数学学习应该富有挑战性且有现实意义,初中数学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观察、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并不高,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成为我国初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本文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创新的必然性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尽管有很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升教学成效,但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影响颇深,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来看,教学成效难以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学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成效的判定标准,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2)教学方式落后。在我国初中学校中,大部分数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要模式,课堂上很少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3)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更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沉闷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2.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必然性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从数学的特点来看,数学学科的发展就是创新的结晶,只有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富有创新内涵的数学;从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从数学考试改革要求来看,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初中数学考试改革加大了对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核,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是数学考试改革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创新性教学,在重视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提升数学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1.注重交流互动

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主要由课堂教学成效决定,初中生思维活跃,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综合复习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呈现问题、引导回忆、课堂辩论、归纳总结、灵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作为媒介,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询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校操场的旗杆有多高。设置题目“在某一时刻,测得2米长的竹竿垂直放置时的影子长度为3米,在此时对旗杆的影长进行测量时,发现由于教学楼的阻挡,旗杆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如图1所示,测得地面上旗杆的影子长度为21米,墙上的影子高度为2米。试求旗杆的高度。”

在解此题时,可以过图中C点,做旗杆AB的垂直线段,交点设为E 点,根据图中对应关系不难看出,AB=AE+EB=AE+CD,结合竹竿与影长的比例,可以得出AE/EC=2/3,计算可得AE=14米,则旗杆AB=14+2=16米。

2.应用多种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粉笔、黑板等工具,效率较低,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很难同时实现传授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学校中应用较为广泛,初中数学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整合网络资源和实际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相关的资料解决数学难题。

3.注重实用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就可以通过举出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分组研究,经过讨论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例子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强的联系,避免因为例子太陌生而失去参与的兴趣。例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授课,在上课时请几名学生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告诉学生自己可以猜出他们的年龄,通过询问学生“你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的结果是多少”,在学生回答后说出学生的年龄,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告诉学生自己是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算出来的。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后,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通过“猜猜年龄”的小游戏加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内涵编写相关的题目,让小组成员互换题目并解答对方编写的题目。

4.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要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创新教学模式,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反馈,让初中数学教师了解自身教学的缺陷、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以此为参考,让初中数学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提问式教学,以有效、有趣的提问方法向学生提问,通过整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把握;在课堂外,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所使用的解决方法,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列为课堂授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述,将学生所使用的好的学习方法、思路在课堂上予以推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好初中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今后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注重交流互动、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综合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乐于学习数学,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臣,张昌伟.再谈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J].中学数学杂志,2010,4(11):35-36

[2] 孟永芳.创新教学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J].都市家教( 上半月),2011,12(15):16-18

[3] 高伯瑜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J].甘肃教育,2010,7(18):36-37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5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方面。但是,我们也看到现行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认清目前的现状并对有效性教学进行探析,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求。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师生主客地位转换困难。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但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

1.1过分强调自主性,缺乏教师主导作用。俗话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教师都是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1]。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灵魂,在课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使整个课堂得以顺利进行。传统教学一直墨守成规地遵守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

1.2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数学这门学科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要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数学的教学,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1.3教材编制不合理。新课改后的初中数学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①教材内容安排得不够合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②教材内容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做了删改,出现了许多数学探究性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围。③某些章节内容难度设置过高,如函数的应用等。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对策

近年来,为培养如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实行了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就新课改后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课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没能把学生置于整个课堂的中心,取不到预想中的教学效果[3]。因此,必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新课改应是真正的新课改,而不是 "换汤不换药"。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和学生应由以前分散的部分成为如今完整的整体。教师发挥其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其次,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学生的作业,数学学习中练题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这种方式对学生弊大于利。

2.2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综合发展的现状[4]。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上问题的能力。主要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的目标,进而有计划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任务,在课堂上设置生活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车站钟楼上有一个电子钟,在钟面的边界之上,每一分钟的刻度处都装有一只小彩灯,晚上9:35:2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α内装有多少只小彩灯?学生通过解决上述的问题,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

2.3以教材为本,适度开发教学资源。初中数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消化、吸收教材知识,从而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初中数学以教材为本,但也应适度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需要运用思维的学科,单调的一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发现数学之美,爱上数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如某教师在讲授解析几何时,由于难度较大,学生普遍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该教师从网上找来一段关于解析几何基础和应用的有趣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感到新奇,注意力空前集中,结果取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地理解了该概念。

新课改的确改进了许多传统教学的缺点,但新课改并不是完美的,它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上升性、永恒性,新课改亦如此。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贡献,初中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方峰泽.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7)

[2]杨官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07)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4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当代的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里,突出强调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

为了更好的让数学探究学习方法广泛应用,首先要了解其内涵,以及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探究性的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学习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把现行的数学教材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的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探究问题,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情境设置

探究是从问题的产生而开始的,而问题又不能脱离情境的创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发现问题,运用比较,分析,结合已经掌握数学知识,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多设置这样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若先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以此形成学习交流的小组,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师生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类似问题的创设,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建议,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究性学习法符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功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加探究能力。

(二)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说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把探究性学习运用到教学当中,为学生享有自由创造,探究学习提供了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学习方式的革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来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的转变,需要数学教育从“为了获得数学知识”,转向 “为了获得数学能力和数学态度”,即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加深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才能真正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革新,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一)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传统教学里学生知识的接受是被动,消极的,对数学的知识的认识不深,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开展探究性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探究者。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体实践活动,在探究中学,在学中探究,教、学、探究为一个有机整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交流,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统一。

(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要了解一般性数学教学的探究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开展探究性教学,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多样的探究性问题的创设,是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探究,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的,机械式学习方式向主动的,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以及掌握数学探究的方法。

(三)评价数学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达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包括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如何“学”的方式,如何把“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两者统一,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及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研究的开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里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培养独立实践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好的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8.(12)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方法探究

数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关注的却是大量繁杂的公式,陷入了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而很少有学生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数学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有的老师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数学主要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但随之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数学学的不好,就是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差,进而表明智商低。就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的教学,以下分几个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新课标《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首先要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要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给予成功的满足。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建新的以学生为在中心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把学生当作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终极指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注重个体的同时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都得到焕发;在教学评价中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达成,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身心整体发展,关键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和研究性学习,尤其在教学中是否真正意义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能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其次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再次要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最后要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炼就学生质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评价

当代的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中,突出强调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让数学探究学习方法得到广泛应用,首先要了解其内涵,以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学习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把现行的数学教材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探究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情境设置

探究是从问题的产生而开始的,而问题又不能脱离情境的创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发现问题,运用比较,分析,结合已经掌握数学知识,探究合作交流,锻炼数学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多设置这样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以此形成学习交流的小组,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师生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类似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建议,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究性学习法符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功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探究能力。

(二)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探究性学习运用到教学当中,能够为学生进行自由创造,探究学习提供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一)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接受是被动、消极的,对数学的知识的认识不深,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成为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探究者。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体实践活动,在探究中学,在学中探究,教、学、探究为一个有机整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交流,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统一。

(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要了解一般性数学教学的探究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开展探究性教学,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多样的探究性问题的创设,使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探究,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的、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数学探究的方法。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研究的开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培养独立实践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