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1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活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色彩。如在教学完乘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景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大家想不想去游览一下,去找一找春天?春游时得带食物,下面是一些零食的单价:面包2元;饮料3元;梨子1元;话梅2元;饼干3元;瓜子2元……让同学们用30元去买。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这样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效果。
应用数学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人说,它是我们的全部知识中,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的那一部分。应用数学只限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大家常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专门研究信息的“信息论”,就是应用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有3个最显著的特征: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加减法,修筑房屋总要画图纸。三角形很稳定,许多支架都是三角形的,这就运用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数学公理;我们玩玩具枪时,总是用眼睛瞄准准星和靶心,使之成为一条直线,这样命中率才高,这就证明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数学公理;轮胎之所以设计成圆的,是因为它容易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发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观给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概念往往坐不住,甚至感到厌烦。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数学;生活;应用
1 为什么要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
1.1通过数学认识世界
很多人问过我: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的学科,而数学的创造性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古人“涉猎计数”,“结绳计事“,可见,在早期的古代社会文明中数学就已经有了它自身的萌芽和开端。数学是我们接触生活,认识世界的桥梁。
1.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有生命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应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达到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按照 生活――数学――生活 的方式,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2 将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课堂引入中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真正看到、听到。在教学 “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物体,通过分类,找出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等的特征了,而且能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以后看到粉笔盒就知道那是长方体了,看到金字塔就知道那是圆锥了。同时也能将枯燥的数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都说教学相辅,讲练结合,在课后练习中我们也可以将习题与生活相联系起来。比如曾经有过这样一道题目:蜗牛要爬出十米深的水井,但是一天每爬三米要向下滑两米,问要多少天才能爬出水井?这个题目的答案不是十天,而是七天。这就需要同学们将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到数学的习题中。学生学习数学是 “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使数学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乘车的情景,同组的同学轮流扮演司机和乘客,要求乘客算出司机所提的行程方面的问题才能顺利开车。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情境中活学活用,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数学知识。
3 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思维
曾有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就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书本知识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3.1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
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没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有一次某初一的老师上“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的公开课,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她首先将生活中的一组包含了许多字母的图片展示了一遍,比如KFC,FBI,NBA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其实字母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人名、地名、组织、商标等等,引出字母还可以表示数。这样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数学思维眼光去认识生活中的事物,那么课后当学生们在街上真的看到KFC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是用字母在表示肯德基这个快餐店,当他们在电视上看到NBA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是用字母在表示美国男子篮球联赛,等等。我们必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3.2学会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所学习的知识。如:在学习有关价钱问题的数量关系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进行编题,并让其他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其中所提出的问题。
3.3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生活中 “ 找 ” 数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如在购物时计算一下要多少钱;在玩乐时比较一下多少远近;在家里统计一下家庭开支情况等,都是让数学生活化的体现。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令数学教学生活化,令数学学习充满生机。
4 结论
所以说,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数学中体现生活知识。数学与生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现代数学教学中就应该让两者更好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真正体现出数学的价值,而生活中有了数学,生活才会提升它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罗晓芳.数学在你身边[M].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树禾.数学演义[M].科学出版社,2004
[3]盛立人.生活中的数学[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康安华.数学之眼看世界[M].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多年,然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仍然相对低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地进行教学系统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相应的把握。
1 突出三维教育目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传授,通过大量的数学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训练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相对枯燥、无味,使得学生很难感兴趣,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的方法,培养一定的数学思维,体会到数学的美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具备三维教育目标的意识,在备课之前充分理解本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根据三维教育目标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2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大都还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角,需要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概念、演示公式,并通过课堂例题给学生进行详细的步骤解释。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真正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才能真正增强小学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是起到外在的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适度的帮助和支持。
3 营造多媒体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最终产生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逐渐地深入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包括教学情境的日益多媒体化、逼真化。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生动的、逼真的教学情境,以图片、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形式提供教学信息,由静态信息转换成动态信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克服小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的不足,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欲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激活小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主动投入探究、推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是所有的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有很多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同时面对很多学生进行大范围的授课,相应的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同时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在传统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数学课程的特点、教育内容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争取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用比较多的教学方法是差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小学生存在不同状况的现实,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程度的练习,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程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体最大化、个性化的发展。
5 强调生活化实践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普遍的,生活中随时、随处遇到数学问题。也可以换句话说,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好地让学生服务于生活,比如买卖东西需要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时,需要将数学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例题、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和课外实践活动,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数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生活气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全面地、系统地考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争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当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不断的教学尝试、实践,反复地摸索、调整和修正,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适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有效教学策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芬.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微[J]. 小学教学参考,2012(1):26.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高职数学;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1-0116-02
1在高职数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
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方式,并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成为高质量、高技能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数学建模就是将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到实际情况。从实际问题出发,将问题类比规划并且通过抽象形式的表达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数学公式的变化中将实际问题解决,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和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是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意义。数学建模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中职数学的学习能力,并且在中职数学学习中能够独辟蹊径,寻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中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更具有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数学建模思想和高职数学的结合
高职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建模的思想能够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慢慢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主要作用是在潜移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实际高职教学中能够将数学建模思想和实际的高职数学教育目标结合在一起,是高职数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高职数学教育更多地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数学建模思想则更好地将实际问题推送到数学面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长久的数学建模思想和高职数学教学的结合培养下,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这种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完成高职数学教学目标。
3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中渗透方法研究
3.1在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上引入数学建模思想
以往的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更趋向于对理论数学知识和公式概念的教学,这些基本知识都不能很好地和实践应用相联系,不能很好地让高职学生明白数学的意义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职数学中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和实际工作学习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高职数学学习内容中函数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在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掌握得不够好,函数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如果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函数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应用到函数的学习和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函数知识。比如在高职学生参加工作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工时和工作任务量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工作时间T内完成最大的工作量X,则需要学生利用函数关系得出最大工作效率Y,这些应用都加深了高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2在高职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加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门性技能人才,他们更多地和实际操作工作相接触,而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知识应用上的渗透则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技能型工作中的问题。在高职数学知识的应用上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就是将具体的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类比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则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数学建模思想在中职教学中知识内容应用上的渗透则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大量的数学计算。例如,在饮料工厂的生产中如何设计饮料瓶使工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方形的瓶子,而更多的是圆形饮料瓶,这就是通过装等体积的饮料,如何设计才能使得饮料瓶的面积最小,也就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节约物料、节约成本的目的。通过面积和直径,体积和直径的关系来设计出最经济的饮料瓶外形,则是对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内容应用上比较好的案例。
3.3在高职数学考试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在数学知识内容和数学知识应用上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更要在实际的学习中应用到数学建模思想。比如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考核上,采用更多的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判断,可以利用小组同学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理解,利用考试中数学建模方法和思想帮助学生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4结语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中的应用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了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专门技能型人才,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高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以后的生产实践工作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进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国富,郭宗庆.关于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4):143-150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 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语言 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为数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探索的源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熟悉的事物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学校准备组织二年级学生春游,但是学校只有2辆车可以用,每辆车限乘70人,而二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有34人,二班有32人,三班有35人,四班有36人,那么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应该如何安排学生乘车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给出合适的乘车方法。学生经过热烈讨论,给出了三种乘车方案:第一种安排可以让一班和二班乘坐一辆车,三班和四班乘坐一辆车;第二种为一班和三班乘坐一辆车,二班和四班乘坐一辆车;第三种为一班和四班乘坐一辆车,二班和三班乘坐一辆车。教师先对学生的认真思考和总结归纳给予表扬和鼓励,再提出问题:这三种方案到底哪一种是可行的呢?如何证明其正确性呢?从而因势利导,顺利地引入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数学概念抽象深奥、逻辑性强,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很容易使其产生枯燥单调的感觉,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专业术语和抽象的数学名词,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和阐述,从而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在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如:1个苹果的价格=2个梨的价格,1个梨的价格=2个香蕉的价格,那么1个苹果的价格=()个香蕉的价格;小朋友们在玩老鹰捉小鸡,老鹰已经捉住6只小鸡,还有4只小鸡没有被捉住,问有()个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年时,哥哥和弟弟都收到压岁钱,如果哥哥给弟弟5元钱,哥哥和弟弟的压岁钱就一样多,那么哥哥比弟弟多()元压岁钱。教师用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不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从学以致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生活素材取之不尽,教师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满足学生对于趣味教学内容的需求。此外,教师利用生活化的语言也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力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奥的转变,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规律,为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要注重作业的生活化,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可能对于很多的教学内容来不及消化和吸收,而数学作业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让学生从作业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在《加减法估算》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家庭作业:对家庭附近超市中的学习用品(如台灯、文具盒、书包和书桌等)的价格进行调查和了解,然后假设自己身上有100元钱,那么可以买到那些学习用品,并将调查结果和自己的购买计划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了探索欲望,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了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总之,数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内容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转化和阐述,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在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做好教学内容的延伸工作,注意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作业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温习,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数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1-01
1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意义
教师是工作在我国教育事业一线的工作者,他们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直接人员。初中数学教学要分成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就是教师要做的工作,教授知识,另一部分是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播的教学内容和要使用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做努力。而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这种思维更是学生一生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素养,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对师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当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存在的不足
2.1 思维定式现象严重
思维定式现象是说当前的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看问题过于片面化,没有做到从整体上很好的把握所学知识,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能从一种角度着手,追求唯一的解题答案,无法做到多角度看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看到题目之后感觉自己有思路,也知道用什么算法来解题,但是经常出现卡在最后几个步骤上,无法继续做题的情况。
2.2 思维肤浅现象严重
思维肤浅是说当前的很多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不了解,在做题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且对解题步骤自己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缺乏学习过程中的求知务实态度。数学公式定理如果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使用到做题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做题无法举一反三,灵活处理的情况,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问题表面。
3 使用问题教学法提升学数学思维的措施
3.1 问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之后,如何才能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主动学习,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法之前,应该重点考虑怎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数学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趣味性,让教师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来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为了让问题设计具有趣味性,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学方法的帮助。比如,老师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讲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尔通过发现自然界中的蜘蛛可以借助网格来确定苍蝇等猎物的位置受到了启发,进而发明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就很好的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老师在针对直角坐标系提出一些教学问题,就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单纯的讲故事,老师在教学的开始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问题设置的趣味性,把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更好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总之,只要是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设置过程,都能够很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3.2 问题的设置尽量结合实际生活
实际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环境,初中生要学生到的数学知识也有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数学思维的培养也与实际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数学知识是离不开的,如果老师可以把这些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素材,就能让学生感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能够应用到数学知识。而且以生活实际作为教学素材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学生问题也能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
把生活实际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起来的做法就是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问学生一些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场景,用这些生活场景来引出教学内容。而且老师在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假设好问题的生活场景,给学生更真实、更生动的感觉,这样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脑海中才能更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认真的思考,也会对问题的答案产生更强烈的兴趣,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3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的养成需要学生经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把数学思维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应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上,老师能做的只能是正确的引导,扮演好学生的指路人角色,而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路,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把数学思维更好的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和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帮学生把一道题的解题步骤书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记住做题步骤,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不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到不给学生书写解题步骤,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写,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写出完整的答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对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大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更好的应用问题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初中生数学思维的鉴定与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