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管护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1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市容部门组织协调,沿线乡镇政府属地管理,县公安(交警)、交通、公路、市容、规划、国土、林业、工商、农机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着力治理合水公路路容路貌方面存在的脏、乱、差等问题。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基本解决合水公路路容路貌差、集镇管理无序、超载超限车辆乱行等问题,将合水公路创建成为文明大道、平安大道。
二、综合治理范围及责任单位
此次综合治理活动范围北起县城长淮南路,南至双墩镇元一高尔夫球场段合水公路红线控制范围内。
(一)强化交通管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提高沿线群众、中小学校学生,尤其是农机操作手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遵守交通法规。减少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行车环境。(沿线群众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协办单位:县公安局。)
2、加大治理超限超载超速车辆力度。县交通、公路、公安部门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组成联合执法队伍,设置一个固定治超点和若干流动治超点,按照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从严查处超限超载超速车辆,坚决打击交通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交通局、公路分局)
3、严格控制沿线单位和群众在公路两侧违规开发建设。按照合水路道路规划控制红线要求,严控集镇端点,严禁无序开发建设。对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及时制止;已建成的违法建设限期拆除。积极推进合水路沿线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规范农建房审批行为。合水公路两侧设置的加油站、饭店等营业场所,应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排水设施,禁止将污水排向公路。(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县规划局、国土局、公路分局)
4、依法规范合水公路路政许可行为。因建设确需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的应进行安全论证后,办理许可手续,并应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合水公路,因通信、电力、水利、铁路等其它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的,需征得公路管理机构同意。在合水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广告牌、宣传牌等非公路标志,不得影响公路的安全和畅通,并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县公路分局;协办单位:县安监局、市容局、沿线乡镇人民政府)
(二)清理乱堆乱放,改善路容路貌
1、加强路面清扫保洁。保洁人员要保证每周五次以上清扫次数,做到无垃圾积存、无建筑材料明显积存。及时处理公路破损路面,无明显坑槽,及时修复公路附属设施,保持公路路面平整、完好,附属设施完好。(集镇端点以内路段清扫保洁,责任单位:沿线各乡镇人民政府。端点以外的其余路段,责任单位:县公路分局)
2、加大公路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合水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打场晒粮、设置障碍等损坏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违法行为。加强公路巡查频度,及时制止乱堆乱放行为,对不听劝阻的违法行为人,从严从重查处,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县公路分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
3、认真做好公路绿化。严格控制农民在合水路两侧公路用地范围内种植农作物。按照合水路统一绿化要求,完善绿化方案,打造绿色长廊,绿化合水公路。(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县林业局、交通局、公路分局、安监局)
(三)强化穿集镇路段管理,提升集镇文明形象
1、加强集镇市场经营管理。切实做好陆桥、左店、朱巷、陶湖、下塘、罗集等集镇路段骑路贸易治理工作,规范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做到集贸市场摊点划行归市,禁止占道经营,达到市场管理有序。坚决制止公路两侧经营户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现象,确保公路路面干净、整洁、卫生。(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县工商局、市容局、公路分局)
2、加强集镇路段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清理乱停、乱行、乱放在合水公路上的各类机动车辆,尤其是要加强小四轮、手扶拖拉机的规范管理,保证集镇路段的交通畅通。车行、人行有序,各行其道。(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协办单位:县农机局)
3、加强集镇路段公路及市政附属设施维护管理。及时维护花池、路缘石、下水道、路灯、站牌等公用设施,保持完好、整齐无损坏,完善集镇路段硬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责任单位:沿线乡镇人民政府)
三、综合治理工作阶段
综合治理分为集中治理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和长效管理阶段。
(一)集中治理阶段(年11月20日—12月20日)。沿线有关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责,确定工作任务,突出治理重点,迅速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治理,着力整治合水公路脏、乱、差的现状,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巩固提高阶段(年12月21日—年元月21日)。各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对前一阶段的整治效果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强化措施,巩固成果。
(三)长效管理阶段(年元月22日以后)。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公安、交通、公路、市容等部门要按照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统一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实施长效管理,稳步推进合水公路的综合治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开展合水公路综合治理是进一步提升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合水公路综合治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抽调人员具体抓落实,要按照方案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细化目标,限时完成。要认真履行职责,杜绝推诿扯皮、等现象,形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
2、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县公安、交通、公路等部门及各有关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综合治理合水公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案,宣传公路管理、市容环卫管理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教育动员沿线群众、中小学生及广大司乘人员积极参与合水公路综合治理。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2
关键词:给水敷设方式;明敷;暗敷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住宅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完全商品化阶段。在住宅方面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有房住即可,人们已经对住宅的舒适度、安全性、精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眼光的房地产商也越来越注重住宅产品的细节。而且对于具体的项目,在后期交房和使用的过程中,业主对房屋质量的投诉,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水管渗漏的质量问题上,因此本文将在这里通过案例讨论住宅户内给水管道敷设方式的优劣,期望能找到一个适合具体项目特征的敷设方式,以保证供水的安全。
通常来说,户内给水管道的敷设方式分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户内给水的供水方式主要分上行下给和下行上给两种方式。
2 案例分析
2.1暗装敷设
住宅户内给水管的暗装敷设通常与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相结合,即给水管在户内敷设在地面的垫层内,沿地面敷设至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等用水区域,再竖直向上转入墙体,暗敷至用水点。
2.1.1案例 泰悦豪庭项目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区石墙片区。规划净用地面积:32062.8平米,总建筑面积:162441.74平米。由1至9栋 建筑组成,其中1#至7#楼为住宅,30到31层高,8#楼和9#楼为商业建筑。
泰悦豪庭A户型给水平面图见图1。
泰悦豪庭A户型给水系统图见图2。
2.1.2暗装的优势
①管道在室内暗装,人们只是看见户内阀门和给水点,给人以美观愉悦的心情;
②管道在室内暗装,不占空间,不影响户内装修;
③管道在室内暗装,避免氧化、光照、酸腐等物理及化学因素,不易老化;
④管道在室内暗装,管材外的覆盖材料一般为砖墙或水泥制品,还能起防火作用;
⑤管道在室内安装,在靠近灶台或与热水器接驳时,更有优势。设计规范【1】明确,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因此在空间很局促的时候,暗敷在避免火焰或热辐射损坏水管方面更有优势。
2.1.3暗装的缺点
①暗敷需要压槽。在绑扎完楼板面筋时一般需要压槽,以满足后期水管的安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破坏钢筋的结构强度;如果不压槽,则需加厚楼面浇筑的完成面,不然加上土建施工的误差,很难掩盖住水管;
②室内地面标高不同,造成暗敷困难。一般来说厨房会比客厅、卧室低50mm,卫生间和生活阳台会比客厅、卧室低100mm。这样就造成不易暗敷。如泰悦豪庭项目便是如此,见《图1泰悦豪庭A户型给水平面图》。
③卫生间梁大于墙体,造成不能暗敷。大多数卫生间的墙体下面的梁会突出墙体,此处如果建筑上不加考虑,根本不能暗敷。
④与排水管距离不易保证。设计规范【2】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宜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如果卫生间降板,给水管采取下行上给,便会遇到这问题。如果卫生间不降板,也可能会出现给水管与排水管太近。
⑤管道外径不宜大于25mm。设计规范规定: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由于管道还会有管件来连接,就算室内管道外径为25mm,但有管件的地方则肯定会出现大于25mm的时候。而且,对于大户型、用水量大的用户,管道外径的限制更显劣势。
⑥ 水管交叉的影响。室内冷热水管平行暗敷,到用水点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交叉现象,虽然有“过桥弯”,但还是会使此处埋深过浅,“过桥弯”也会影响水力条件,此处冷热水管也会挨得太近现象。
⑦暗敷水管材料的选择。易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⑧发生渗漏,不易检修,造价高。发生渗漏一般都需剔凿地面,损坏地砖或木地板,尤其在采用地暖的户内造成损失更大。
⑨管道敷设处的成品保护。竣工时需要划线标识,后期使用过程中在此处应注意不可放重物。
⑩卫生间发生渗漏,容易被污染,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污染水质,严重造成水体健康。
综上所述,泰悦湾户内给水管的布置,虽然设计是完全暗敷,但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客厅与厨房和卫生间的完成面有高差,管道不易暗埋,见《图1泰悦豪庭A户型给水平面图》;卫生间墙体下的梁突出墙体,此处也不易暗埋。
2.1.4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的难点
在主体施工时期:必须在预先设计出给水管的大致敷设办法和占用空间,平面上需要在楼层板面成型时进行压槽,竖面上管道穿楼板的时候需要预留出孔洞,而且需要土建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有机电施工人员跟进调整,如果不进行预留的话,日后开槽、开洞的时候就可能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安全,为结构所不容许。
对材料的要求:应注意选择冷热伸缩量小和一定承受压力的给水管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由于温差造成给水管伸缩从而引起地面皲裂和水管承压过大时的破裂等问题。
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要求必须是有责任心,,前期土建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现场跟进,以保证压槽深度;后期土建施工找平层时也需要全程跟进,以保证施工的管线必须一次性可以被找平层覆盖。在找平层覆盖之前试压试验均合格,在做完找平层硬化后最好再次试压,以保证交房时不出意外。
成品保护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房间内的找平比房间外公共部分装修要早,这样就造成半明半暗管道施工完成后,户内水管已经在找平层内隐蔽而公共部分的管段任然处于“外露”的现象,公共部分板面的细小杂物等进入原先压好的槽内造成管线被“顶升”,后期隐蔽时候出现高出找平层的质量缺陷。
给水管暗敷后,应该及时把管线走向进行画线标识,以免后期业主装修时被破坏。
2.2明装敷设
住宅户内的给水管明装敷设时通常与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相结合。即户内给水管沿顶板和墙体的阴角,在墙上明敷,进入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等用水区域在转入墙体,暗敷至用水点。
2.2.1案例 南城都汇项目
本项目占地1980亩,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区石墙片区,主要为18层、30层的住宅建筑,小区配套有会所、110KV变电站、学校、商业等。
南城都汇2B期01户型给水平面图见图3。
南城都汇2B期01户给水系统图见图4。
2.2.2明装的优势
①管道在室内明装,检修方便;
②管道在室内明装,避免与排水管平行或交叉布置,施工方便;
③管道在室内明装,可避免楼面有高差,和有突出梁不能布置的情况;
④管道在室内明装,可安装大于25mm的水管。
2.2.3明装的缺点
①在外,不美观;
②需要做防结露措施;
③占用空间;
④梁上一般需要预留孔洞,以使水管尽可能的高。
此种布置,如果觉得明装管道不够美观的话,也可以采取做架梁包裹明装管道,这样,室内便基本上看不见明装管道。
2.2.4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前期施工阶段,要注意在绑扎钢筋的时候,对需要穿梁的给水管预埋套管,套管周围需要在结构上加钢筋补强;水管从墙体暗敷时需考虑以后设备安装的位置,比如,在生活阳台处,有热水器、燃气表、燃气远传插座、洗衣机插座,需综合考虑,最好在此处做设备综合安装尺寸图。
户内明装水管需要做防结露保护,以免结露损坏装修。
成品保护的特殊性: 水管暗敷后需要做标识,以免后期装修破坏。
3总结
通过案例的比较我们发现,暗装和明装各有优缺点。只有仔细分析,根据具体的土建结构图和具体项目特征等因素综合分析比较,扬长避短,才能选择出适合本项目的户内给水方式。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3
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资金投入量的相对不足与大量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亟需改善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就必须以科学的建设方案为引领,要在认真分析本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建设方案编制上做到三个结合:
(1)建设方案要与农民群众意见相结合。
农民群众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明确目的性。农田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从下到上的模式,通过组织“一事一议”、村组协会自主申报等有效方式,充分听取农民群众意见,作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2)建设方案要与科学指导相结合。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专家,应当深入农田水利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既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工程的措施、类型,又要因势利导,使公共财政投入发挥引导农民群众筹资投劳的积极性。
(3)建设方案要与优化比选相结合。
通过对建设方案进行整体评估和比选,注重实施效果,讲求实施效益,提高建设方案的比选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优选最佳建设方案。
2加强工程监管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虽然单项规模小、施工较简易,但工程总量大、分布范围广,质量监管不能按照大中型水利项目的模式,而应当予以简化和创新。
(1)通过建立公示、公告制度,主动接受项目所在地农民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公示、公告的内容应当详尽,体现项目的地点、范围、投资额、实施内容、工期、施工队伍等内容,使农民群众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
(2)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技术指导。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合同管理,在合同环节上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要严格工程材料采购,施工材料需经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严格鉴定,材料、设备进场前,工程监理、项目村干部和监督员对材料设备质量和供货数量加以确认,确保工程材料合格。
(3)加强质量监督。
可以通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村集体组织、用水户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项目建设管理任务,有效参与涉及其自身生产生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督体系。通过项目村推选负责人、懂技术的村干部、老党员作为村级质量监督员,配合现场水利技术人员、监督人员,全程监督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工程完成后,由村级质量监督员与参建各单位相关人员签字联合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创新管护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管护机制建设。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从制度、管理模式、监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使农民用水户协会等自律组织能够按照程序有效运行。
(2)把明确管理权属、落实管理职责作为工程建设的前置条件。
做到先有责任主体,后有工程项目,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责任落到实处。按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点,分类别确定管护机制,对于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实行“自有、自用、自管”,对受益范围较大的工程,交由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组织、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放产权证。
(3)落实管护资金。
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以水养会,以会促水”的机制,实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的良性发展。同时,合理安排土地收益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的20%养护资金,在养护资金中适量切块用于扶持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使财政性资金能够引导农民群众积极筹资筹劳投入水利设施建设。
4完善评价体系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当通过加强绩效评价来评判项目建设成效。
(1)明确绩效评价的总体标准。
总体标准的设立首先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价值,即改造后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超过其全部的直接和间接的成本,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水价能够起到明显的调控作用。其次要考虑公平原则,谁从设施提供的服务中受益,谁就应该承担该项服务一定的成本,即付费或纳税;获益较多的,付出也应该是较多的,水价应当作为调控用水量的要素,既满足经济效率标准,又达到合理使用水资源、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效果。再就是要考虑社会效益。农田水利设施关乎农户的经营生产生活,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根据小型农田水利辐射和服务范围窄、规模小、建设投资额度少、受益对象有限的情况,将对农户影响大、长年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小型水利设施作为投入的参考因素。
(2)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应当涵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选择、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管理维护等。在评价指标的设立上,要体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特点,项目选择应包含现场调查、听取受益群体意见程序;资金分配应将因素分配与特殊情况相结合;资金使用应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规范控制;项目建设应强化现场监督,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竣工应严格相关程序;管理维护应明确管护责任,保证长远发展。
(3)建立定期回访制度。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4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 管护 机制 对策
农田水利关系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关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关系国家粮食安全。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又是和农民联系最为密切、农民受益最为直接、农业增收最为明显的民生工程,因此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工程结构毁损、新建资金短缺、管理维护失灵等方面,而管护机制上的滞后与失灵又成为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应该在于,明确小型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投资及管理的作用,加快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新机制。
一、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管护主体缺位,产权机制不明
实行之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逐步下降,大多数原本归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流于形式,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由于管护主体的缺位,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致使公益性设施财政支持缺乏,略带经营性设施很难实现良性发展,并且出现了“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村民管不了”的现象。近年来新建的一批水利设施大多数投入则集中在具有代表性、政绩性的主体骨干工程上,而对于相关配套设施及管理维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即重主体轻配套、重新建轻管理。由于新建的小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缺乏管护意识,尚未明确具体的管护责任,形成了只建不管、管用脱节的局面。对于具体的小农水工程项目来说更是存在严重的管护问题:一是项目多方管理,实际都没有管到位;二是项目无人监管,项目管理失控;三是项目重复安排,资金监管难到位。这些都造成了管护主体的缺位,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各方面效益。
2、管理方式不当,运行效率低下
2002年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取消了“两工”和各项费用,村委会丧失了收取“共同生产费”的权限,这也大大降低了村委会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村委会,无法筹集足够的经费来进行小农水设施的管护与新建,而国家倡导的农民自发形成用水协会的实际作用往往不及村委会,很难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效果,造成了地方政府主导的村级代管模式失效。在实地调查中,广大村民对“小农水”管理问题上最有争议的就是水价问题,乡镇政府以及村委会将一些灌溉用小型水利工程移交给村民成立的用水协会。用水协会上接政府,下接村民,成为小水利运行的关键一环,但实际中,村民对用水协会的定价并不满意,而用水协会考虑到日常维护成本以及部分新建成本定价较高,造成了村民的用水矛盾。并且,大多数农民用水协会运作不够规范,管理水平较低,协会工作经费缺乏,又收不到足够的水费,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工程维修养护缺乏必要的资金,没有建立起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韩俊,2011)。而对于其他一些小水利工程则严重缺乏管理,由于年久失修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防洪、灌溉作用。再者,村委会将部分可供发展养殖业的山塘、小水窖委托给专人管理,由于其经营性较强,受委托方难免为例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及社会效益,大大影响了其防洪抗旱的功效,不合理的养殖导致水质变差,水资源污染严重,村民矛盾不断,运行效率低下。
3、管理人员技术缺乏,管护机制失灵
虽然部分水利工程(小型泵站、附属配套设备、小型引水闸等)设有专人管理,但是管理人员多为象征水利部门或村委会委派的亲戚或熟人,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并不专业。一方面,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普通村民对小水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管理报酬较低、管理资金不到位、日常管理任务较轻,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知识水平有限,管理技术滞后,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小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病险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进行整治,进一步加剧了小水利工程的老化实修,功能衰减,难以维持工程的正常高效运转。最近几年以来,乡镇水利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工作人员多、编制少、支出大于拨款的现象。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下,很多水管站、水利站都被撤销或者合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刘竹梅,2012)。
此外,最为关键的便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机制没有完善,新建时主要是政府组织、出资,农户投劳出力,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工程建设不规范、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建成之后由于产权不明,没有合理明确维护责任,工程年久失修、效益大大下降后也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保修维护机制,最终严重影响了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功效。
二、创新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机制
1、明晰权责分工,完善产权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最为基础的工程项目,承担着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对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因而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准公共性,各级政府理应成为“小农水”工程的主要投资和管护方。国家的投入、管理、监督力度直接决定了“小农水”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县乡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方面处于主体地位、肩负主要职责。县乡政府,作为与小农水关系最密切的政府层级,理应承担小农水设施新建运营管理维护的主要责任,并且有效合理地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而不能只建不管,建管脱离,权责不一。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应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格界定各类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和农户家庭经营的个体性矛盾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逐步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用水和管水主体,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工程自主管理职权,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田水利服务体系。
2、创新运行模式,完善方法机制
(1)构建引导规划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受益性民生工程,政府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程序作出合理化规定。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资金的筹措、劳工的组织、预期的效果、建后管护方案等合规性审查程序,项目资金拨付程序,资金使用程序及财务公开方案等都要做具体说明,使这个小农水工程建设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所有程序的制定都要以文件等形式发给农民,使农民知道哪些程序由自己完成、哪些程序由政府负责办理。农民在政府规定程序的引导下,有序地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来。使之实现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的最优模式,形成项目规划的长效机制。
(2)倡导民主参与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广、周期长、任务重大、影响深远。只有在政府的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拨付下,依靠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才能顺利完成。要把农民组织好、发动好,把项目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建立和创新一种农民自主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新机制。其中包括:第一,参与项目规划过程,保证规划民主决策。因为不同乡镇地区结构、地理构造不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建设规模、出资比例、投劳方案、管护模式等系统规划问题都要由村民自行组织参与民主决策,进而保证项目方案受益的公平性,效益的长期性。第二,参与项目申报过程,确保项目优质合理。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由农民自主决定申报哪些项目和实施项目的顺序等,有助于实现项目的建设后受益的公平性,真正体现村民的意志,防止部门代言,政府专断。第三,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确保过程高质高效。在小农水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是工程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通过投劳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工程,可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可在政府指导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用水产协会组织公开邀投,择邀专业队伍组织完成。通过农民自己参与工程建没,使他们成为建没主体,让农民对项目的质量问题、标准问题、工期问题、投入问题等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从而为建后管护打下良好基础。第四,参与水价制定过程,确保价格公平合理。灌溉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确保灌溉用水有效合理,是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用水价格又是村民感受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用水价格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民主协商,综合考虑各方面建设维护成本,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村民满意的价格,进而确保村民用水的公平合理,真正达到小农水的灌溉功效。
(3)管理机构改革机制。乡镇政府作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管理主体,构建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对于小农水利工程的管护至关重要。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管理机构改革,甄选合格管理人员,有效合理地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是当务之急。因此,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要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管理站及其相应管理机构改革,在精减低效管理机构人员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专业大学生等高素质人员辅助管理。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和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职责。
(4)完善后期维修机制。由于小农水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使用强度大,工程功能衰减或设备老化在所难免。在钟祥市的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地方的小水利设施出现故障时通常采用“发现问题—年度汇总—集中申报—资金下达—集中维修”的程序,对于工程故障设备或需维修的项目实行“捆绑式”申报。这样当一些规模小、维修资金量小但较为关键的小水利设施出问题后,很难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导致后期维护资金的严重滞后,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为此,要在乡镇水利管理单位(通常为水管站)设立水利设施管理专项资金,主要针对工程使用旺季故障维修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小农水利工程能够持续高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保障农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管理专项资金的严格审查和监督,防止资金的挪用或贪污情况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小农水管理的财务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保障各项资金的高效用转,促使乡镇政府在小农水设施建设中切实担任起新建、运营、管理、维护的各项职责,真正提升小农水设施的管理质量。
(5)创新运营模式机制。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较多,不同的工程类型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管理,而要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护模式,因地制宜。根据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广泛采纳乡镇水利管理部门和广大村民意见,制定了新模式(表1)。
3、加强监督机制,完善法律保障
(1)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小农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各项功效的发挥,关系到农业生产质量和粮食增收的保障,也关系到政府投资的有效性。因此,要建立起政府部门对施工单位、村民对施工单位、村民对政府的监督机制。首先是要对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建立和推行项目公示制,让乡镇政府、农民群众明白各项工程的实施情况。其次要通过政府部门质量跟踪监督和严格项目验收等方式,强化对项目质量的监管,防止出现劣质工程。
(2)加强对工程资金使用的监督。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管,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对各阶段的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公示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转。
(3)加强小农水建设的法律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农田水利有关法规和政策,比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政策都是按行业线条式制定的,对农田水利虽有涉及,但不系统、不明确,难以有效规范和指导农田水利发展;大部分政策,权威性不够,需要提升法律效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关于小型农田水利的法律法规,如《农田水利法》等,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地位、作用、性质、投资机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有针对性地对小农水的建设进行法律规范和约束,对不同的监管主体、利益主体的行为制定明确的规范。
三、总结
建设好、发展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小农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管护问题。本文在研究其问题的同时,针对现有的农田水利提出了新的监管机制,探索了新的管护模式,以加快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农业的发展,切实服务于三农,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俊、何宇鹏、王宾:加快推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1(7).
[2] 胡学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四种机制创新[J].中国水利,2008(22).
[3] 张文:浅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2012(3).
[4] 李俊峰、李恩瑶:探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1).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沟渠;设施改建;设计;施工;U型槽
中图分类号: F30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19
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技术实施,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是农民生活收入,农村经济稳步提升的核心后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对其都处于“重建轻管”的发展建设状态,管理主体与职责分工不够明晰,投入水平偏低且技术推动方面也无法跟上节奏,所以客观讲其整体的建设过程都是被动不利的。
1田间沟渠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地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乡镇基层,例如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措施等都有所强化,以此来巩固农村农业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走势。在国家对“三农”问题格外重视的时期,田间沟渠与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现实意义则更加凸显。
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田间沟渠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还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的严重不均衡问题,相关单位与个体对相关设施的S护与管理义务都不能准确及时落实到位。所谓“三分建设七分养”,在该方面的管护发展还应做到积极全面,通过更多手段来完善管护工作,例如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1]。
2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
2.1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国内某县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建设与20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建设技术与经济条件影响,其整体建设标准偏低,其中多数田间沟渠是典型的传统土渠,由于年代久远存在严重的渗漏、淤塞问题,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严重倒塌,该水利工程的水源可利用系数只有0.3~0.5,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
2.2设计原则
基于该工程实际状况,要依据当地所希望实施的农田灌溉规划来展开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对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性改造。在保留原有灌排功能的有效基础之上,对该渠道工程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优化,例如对水利渠道实施裁弯,保证渠线始终处于平顺水平。
2.3设计管护过程的技术要点
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施工设计管护,涉及以下施工技术要点。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U型槽的断面规格设计。根据工程项目中灌溉区域的实际状况, 依据灌溉面积对其进行设计,分别将干渠、斗渠、支渠设计流量都具体计算出来,明确水利渠道中损耗流量与净流量之和。再根据所获得的设计流量值对U型槽内空断面尺寸进行确定,直接决定内控断面尺寸,再配合U型槽内设计纵坡降来明确槽内过水流量,最终计算出U型槽断面的最合理规格,给出U型槽相关构件基本参数。
3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流程分析
3.1利用混凝土预制U型槽
利用混凝土预制U型槽是小型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的首要步骤,工程中所利用的是LZYB-1成型设备,它可简化对U型槽的设计制备流程,且成本投入较低,后期管护工作也相当便 利。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保证每一条U型槽的设计长度为0.5米,壁厚设计在3.5~4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按照该小型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基本标准要求,以水泥沙石物料与技术水平为基础依据,正式展开混凝土配比试验,最后获得水泥、卵石、砂子、水泥的总配比为2.06∶1.55∶1∶0.45,中粗砂细度为2.5~4,得出上述水灰比数据后展开对预制U型槽的养护工作,保证24小时基础养护,过程中必须注意对U型槽的保湿与防冻措施,以保证设计标准达到规定强度,同时确保U型槽表面光滑平直,没有任何蜂窝麻面和变形问题。
3.2 U型槽的施工安装技术要点
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U型槽施工安装需关注以下技术要点。一是要进行基础挖填,为此要先放样,然后开挖土方,以开挖线为准实施具体的开挖作业,避免超挖现象出现;二是在填土横直过程中必须注意顶面平整度,保证U型槽挖槽准确性。在挖填土方结束以后,要保证U型槽的放置间距在20毫米左右,同时保证断面间拉线自上而下展开,并对基槽断面进行修整,让土槽与U型槽之间的普通构件口宽在2厘米左右;三是要在过田地段增加渠底垫层,最大限度防止由于田面水位过高(高于渠内水位)而导致倒流现象。
U型槽安装要配合C15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灌于U型槽内,保证浇灌厚度在4~5厘米,其宽度则要达到U型槽的1/2。随后便可进行U型槽安装,要自下游向上游顺次安装,保证U型槽相邻间隙在20毫米宽度,这样便于留作勾缝。对勾缝的施工流程如下:先利用比例为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涂刷,然后配合1∶2的泥浆对勾缝实施抹光、压平,最后填埋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施工中每间隔5米距离设置一道沥青麻丝伸缩缝。
混凝土现浇压顶,这一道工序决定了U型槽的使用寿命,解决稳定性问题。该工程中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空心压条,它的强度等级为C30,尺寸孔径为50毫米,断面面积为150×150毫米[2]。
4工程效果分析
针对该工程中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施工技术改造,基于U型槽让渠道外观更加美观,对周边环境改善也有极大促进作用,而且其后期管理简便,确保了农田水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减少了淤塞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5结语
本文从设计施工角度,简要分析了某地方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除该技术性改造外,应从更多角度做好建设工作,增加工作紧迫感,从根本上促进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以促进农业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新.田间沟渠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117.
水利管护方案范文6
l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成效
1)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开辟了我省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的投人主渠道,田间工程建设加快提速,全省旱涝保收田建设大幅增长。2010年,新增灌溉面积55.4万hm,占十一五规划指标的50%,大大加快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以来,使大型灌区、大型泵站的田间工程配套率快速提高,水利工程效益逐步显现,特别是全省灌区以占全省20%的面积,实现了全省40%的粮食产量。
3)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两年的重点县建设,项目区内的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了15%,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事实已经证明,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就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是一项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既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4)探索了财政支持农田水利的新模式。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已经成为我省发展农业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战略选择,是老百姓热衷关注农业增收的一项崭新模式和重要措施。
2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重点县的主要措施
要紧紧抓住国家高度关注水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建设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按时、高标准完成,推动我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1)加强前期工作。主要重视:①转变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本着高标准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的理念,切实提高工程标准,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现代化灌区、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②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和质量。设计单位充分做好项目勘察测量等基础工作,深入项目区实际踏查,充分了解当地情况。项目法人要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全程参与,共同完善方案设计。③注重建设规模化。按照综合性治理、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用水户参与的总体思路,力争把“小农水”项日建成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④方案设计尊重群众意愿。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要与当地群众见面,灌溉形式和工程布局要充分当地群众意见,充分满足群众需求。⑤要深入实际,充分了解情况。各重点县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实施方案,在确定项目内容和具体工程类型时,一定要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出适合当地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实施方案,要综合考虑新形势、新技术等各种因素,搞好试点、做好宣传,让当地干部群众了解、认识、赞同,保证方案不脱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2)加强建设管理。本着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组织、高标准施工的理念,加强以下建设管理工作:①注重完善建管机制。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不断完善项目申报、项目审查、项日实施、项目验收、资金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制度。②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县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要完善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从源头抓起。要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格监督、审计和稽查,确保重点县建设的T程质量和资金安全。③抓进度、保质量。重点县建设要快开工、抓质量、促进度、完善制度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规范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运行管理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